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教师要懂得心理学》读书笔记2000字

《教师要懂得心理学》读书笔记2000字

《教师要懂得心理学》读书笔记20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教师要懂得心理学》读书笔记字篇1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

对于我来说此刻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

于是在网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

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

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九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我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我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此刻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资料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向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非常困惑。

我们固然非常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非常难把握。

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在这个落叶纷飞的秋季,我有幸拿到了一位台湾国中的理化老师唐全腾先生写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

静静地品读,合上书细细冥想,我一次次地反思着自己的教学。

这本书犹如缕缕阳光,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为我带来了阵阵暖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小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生,他们反应敏捷、兴趣广泛、知识储备充分,还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见解,这样的学生鞭策着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充电。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总有几个“老大难”的教学问题,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正常教学计划外的“小意外”……因此,批评教育在所难免,但是怎样去批评才能更有效呢,这在一直在之前困扰着我,直到看完唐全腾老师写的心理学知识,我才拨开云雾见光明。

(一)不忘初心,明晰批评的意图 案例 刚上班的第一年,一年级的班级,晚托课抄完回家作业,学生们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回家作业或者画画等做想做的事情,前提是不能发出声音打扰到其他学生。

这时候我通常在批改课堂的作业并让做错的学生订正,刚开始总是很安静的,但过不了多久,窸窸窣窣的声响就开始了,一般先提醒:“保持安静”便继续批改作业,学生老实了会儿发现老师在抓订正了,又开始悄悄说起话来,讲的激动了还忍不住笑出声,这时候我都会提高音量“恐吓”一句:“谁再讲话,站到前面来!”又消停了一阵,但总有几个小捣蛋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转来转去说个不停,于是“杀鸡儆猴”挑出一个站讲台旁边让大家知道后果,又怕抓订正顾不上其他,就让站着的那个小朋友找到另外一个讲话的同学,交换才能回座位,但细碎的讲话声总是充斥在教室中,被批评上台的同学也总是吊儿郎当。

在嘶吼“不要讲话了”中,放学的铃声总能那么尴尬的响起,因此也总是不了了之了。

思考 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认识到在这件事情上,我作为批评的手段“杀鸡儆猴”,非但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反而赋予了一些孩子站上去就能拥有指定下一位是谁的权利,这是本末倒置的,批评是一种消除学生不良行为的短暂手段,它的意义在于,批评之前需要让犯错的学生知道他为什么被批评,而批评之后也要让学生知道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可以取代他原本不良的行为。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我的阅读心得,介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这些心理学知识将使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并且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学习风格。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被动,可能是因为他或她害怕被嘲笑或出错。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和支持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也是教师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面临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也有所不同。

通过了解这些发展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

最后,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教师的角色来说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例如焦虑、抑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关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困扰,建立一个开放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身体活动和放松练习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作为教师,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对于提供优质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支持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的最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1本学期通过教师在线培训学习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本门课程培训主讲教师为北京大学胡佩诚教授。

老师讲了很多东西,这门课其实讲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课时所限只能初略学一些,稍微讲讲我对这门课的心得。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医学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是全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许多医学院校招收的一个心理学或医学的一个专业方向。

本次培训围绕着如何学好这门课来进行教学。

从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难点、重点有特别的分析;对于医师资格要求掌握的重点有深入的讲解;对于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介绍,特别有最新的情景教学法与英文演讲的介绍;全课贯穿着对于人生和医学生以至于医生如何健康的度过一生、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益的引导;对于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两大手段有精辟的要点分析。

其中普通心理学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与医学有关的理论也很多,但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物理论、认知理论等能较全面解释医学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增多。

心理咨询门诊的诞生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场所。

心理测验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应用。

心理常识的宣传,对预防心理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础心理学的部分,他几乎包括了基础心理学的全部内容,比如认知的形成啊,怎么会形成记忆啊,注意,思维,感知啦,兴趣还有我们一直看重的气质啦。

甚至是马斯洛的精神需求理论。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一直觉得马斯洛先生的这套理论很神秘,学后也觉得很有意思。

临床应用部分。

这又更加专业了,我觉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括荣格的理论都是非常深奥的东西,等到真的看到这一部分时,觉得非常有意思,关于梦的解释啊,分析啊,还有移情等等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前文所说的“兴趣”。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1《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是一本好书,书中重点研究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有大量的教育案例来支撑这些心理学观点,作者唐全腾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用心理学来看学校教育,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角度解释了从众、模仿、习得无助等现象,并结合教学场景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从个体的学习,到班级的管理,无所不包。

这便是全书的大致内容。

对于教师或相关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不仅是非常有用的一本书,也是一本很适合教师阅读,更是教师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作。

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这本书介绍的一些学生心理知识,如:习德无助、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

当自己面对课堂情景和学生表现时,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制造好的舆论导向,把学生引导到好的一面,把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

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真的分析得透彻,深刻。

比如书中举例:面对上课时,有学生在剪指甲,究竟应该怎样?“要不要和学生起冲突?”“有没有能力压制这个学生的态度?”“要在教室处理还是到办公室里处理?”“要自己来还是请学务处帮忙?”有些学生感觉比我们教师还拽,理直气壮的,和我们叫喧,实在没办法处理他的违规犯记现象。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的读书笔记doc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的读书笔记doc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的读书笔记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

学生不会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教师,而当教师确实有知识时才会敬重和信任教师。

教师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很难提高教学效率,若是身无千斤力,何来四两拨千斤” 。

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 ,教师要想都好教好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应不断为自己“充电” ,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常师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并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所思所想,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因材施教。

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

”这就需要教读完《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学到不少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对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现将此书中提及的第11—17 个“心理效应” 中精彩、值得深思的部分整理出来,便于以后工作中参考应用:11. 泡菜效应——创造适宜学生成长的环境泡菜效应”盐的量大小不同,泡菜味道不同。

它揭示了环境对事物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在性格、气质、素质和思想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

“出淤泥而不染”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很难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敬不教,性乃迁。

”这里的“性”指道德品质,习”指言行举止,而“迁”则有变迁之意,即人从母体出生时,天性是样的,但每个人成长的环境、生活经历、所受教育却是不样的,导致人生道路是不一样的。

12. 情绪效应——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情绪效应恐惧和焦虑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使用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吸引他们; 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必然学过心理学。

但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加以运用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给了我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在几乎每一篇论述之前,先以一段故事或实例来铺陈,来加强读者对这些心理学知识的了解。

读了这本书,确感有趣,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破窗效应的论述。

美国学者研究指出,在一栋建筑物里,若是有一扇窗子的玻璃打破了,却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很快地就会再破第二块、第三块。

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整个破坏的速度更会呈倍速上升。

关于调皮学生的控制。

班主任要对班上调皮的学生严格控制,加强管理。

尤其要抓好带头的。

如果对这些调皮学生疏于管理,会干扰整个班级教学秩序,也牵制班主任大量的精力。

我班有一学生陈某,刚到我班时很是调皮,我对他以前的表现也早有耳闻。

所以我对他特别“关照”,控制和他一起玩的学生,经常找他谈话,适时加以鼓励,所以一段时间下来转变很大。

我想如果当时不及时采取措施,他就会带动一部分学生调皮,形成破窗效应。

现在不是他影响别人,而是好学生影响他。

事情变好或变坏,往往只是一个关键点的突破而已,坏同学多到一定的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好同学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全班也会快速地步上正轨。

作为班主任要知道破窗效应的道理,控制好班级的调皮学生。

对控制调皮学生,在开学第一个月最为关键,如果能有效控制调皮学生,让好学生带动整个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班级团结,,奋进,有朝气。

关于学困生的管理。

对学习上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教师不能对之失去信心。

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无论从学生个人方面还是从整个班级方面都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否则也会形成破窗效应,后果严重。

我班有一学生杨某,学习很不理想。

课后我找她谈话,告诉她,你不要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每一次只要进步就是成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因此,我读了一本名叫《心理学与教育》的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陈美华撰写,共分九章,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儿童心理发展、人格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与记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等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从书中学到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例如,人类的性格特征是由遗传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情感是由认知、生理和社会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现象;记忆是由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四个主要环节所构成的。

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我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容易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

其次,我认识到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结合儿童的阶段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儿童的发展变化,给予他们充分的照顾和关心;在青少年时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学中的实践技巧,这些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他们的某种行为;还可以运用协同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如,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学的方法,如采用情境化教学法、积极支持性教学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

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老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篇1】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

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

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

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

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

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

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

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随笔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随笔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随笔一、第一章:教师的心理学基础在拿起这本《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时,我对它寄予了厚望。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本将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实用指南。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必修课,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的必要准备。

第一章“教师的心理学基础”让我对心理学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一章中,我了解到教师的心理学基础包括了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则、心理发展理论等核心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充满了与学生心理的交互,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情绪和学习过程。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从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到学生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作为支撑。

这让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就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

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这一章还介绍了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教育工作的压力是巨大的,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自身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有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也是心理学知识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感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成长。

也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期待更多心理学知识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帮助我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 心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介绍在我阅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心理学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领域,更是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

本书的第一部分,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详尽而系统的介绍,给予我很多启示。

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中学教师读书心得《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寒假期间,阅读了唐全腾写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本书实用性强,教学案例生动典型,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和感悟:从众是指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

通常是个体在实质或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行为。

我的读书感悟: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跟随。

教学要着层带动学生,先带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性来带动其他学生。

比如作业也可以分层布置,由优等生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从众的积极作用。

单纯曝光效果:即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但是该效果需要注意频率和个体本身的态度。

我的读书感悟:在生活中这个效应也可以广泛运用,孩子在吃饭时可以播放英语磁带听英文歌等,来培养孩子对英语的热爱。

让英语的学校不断地出现在孩子身边,暗示性的促进孩子对英语的热爱。

模仿: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会经由观察别人行为的表现方式,以及行为的后果(奖励或处罚),间接学习到是否要表现某一行为。

间接学习的过程称为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则称为楷模。

我的读书感悟:在教学中要及时恰当的表扬热爱学习、勤奋认真、优异的学生,从而树立榜样,让其他学生模仿学习。

恋爱基模:基模一词最早由皮亚杰提出,指“个人内在会自行建构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套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

因不同的情境,基模会不断地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就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我的读书感悟:当我们真正去谈恋爱的时候,心中就会有所期待,因为我们其实已经为自己写好剧本了,当然会希望照着剧本来走。

年龄过小的学生对爱情只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作者认为“太早谈恋爱往往会使自己永远错失这样“最珍贵的初恋”的机会。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以下是关于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全然没有一般心理学书籍那些枯燥难解的专业术语,没有刻板无趣的说教,读之仿佛朋友之间的一次倾心交流。

作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鲜活生动的学校典型案例,使我们老师感觉到就像在倾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然后作者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学实验,对学校案例进行了深入而浅出的剖析。

每每读到作者那些总结性话语的时候,都让我有豁然开朗感,多少年的教学迷惑被他一语道破,让我遂生相见恨晚之感。

书中除对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非常实用易行,简直就是一线教师的管理宝典。

作者在本书中的恋“爱基模”一节中谈到一个普便的心理现象——基“模”现象。

皮亚杰说:“基模指一个人内在会自行建构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个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

因应不同的情境,基模会不断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由此我想,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个不断建立基模和突破基模的过程。

建立基模可以让我们有一套认识与适应世界的体系,让我们产生一种生活安全感;突破基模可以让我们体验创造的快乐,让我们人生得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

我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弄清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基模,近而引导他们去修正扭曲或错位的基模,建立更加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模。

由此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设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和原理,让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心理现象。

在课堂上,这种心理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如果第一个回答的学生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后面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影响,也跟着给出错误的答案。

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让先回答的学生的答案影响到其他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从众心理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表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感染,也积极参与进来。

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近因效应则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种效应。

在开学之初,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和期待。

在每节课的结尾,也要总结重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和鼓励。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和成长,这种积极的心态会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努力。

四、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人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适度的挑战和困难,让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调整自己的认知。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作为教育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关注与引导。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点,克服不足,成为自信而积极的人。

最近读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是一本很不错的教师心理学指导书。

本书由心理学专家写作,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品德情感的培养。

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是深刻而积极的。

本书在内容上非常详实,介绍了很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知识。

比如,作者阐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总结了情绪管理的技巧,回答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感受到作者的丰富经验和看问题的深刻性,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1、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这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本书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之友,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总之,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教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提供了很多与心理学相关的技巧和科学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成长成为积极向上的人非常重要。

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和情感,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影响学生的情绪。

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阅读并加以运用,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翻开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

起初,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没想到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莫测的理论堆砌,也没有让人昏昏欲睡的长篇大论,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案例,像一位亲切的朋友,把那些看似复杂的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我听。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学生“从众心理”的部分。

书里提到,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那么原本不太爱学习的同学也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

那是一个初一的班级,刚刚接手的时候,我就发现班级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总是交头接耳,作业也不认真完成。

我试过单独找他们谈话,也给过一些小惩罚,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

有一次上课,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同学纷纷举手回答,而且回答得都很不错。

这时候,我发现那几个调皮的孩子居然也抬起头,认真地听着同学的回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羡慕。

我灵机一动,马上表扬了那几个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并且给了他们一些小奖励。

接着,我又把目光转向那几个调皮的孩子,微笑着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也想试试回答这个问题呀?”他们先是一愣,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那节课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孩子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上课的时候不再总是捣乱,偶尔也会跟着大家一起思考问题。

我趁热打铁,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那几个调皮的孩子渐渐地融入了集体,他们发现,当自己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时候,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还能收获知识和快乐。

就这样,一个原本有些混乱的班级,因为这种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风气变得越来越好。

以前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也在大家的影响下,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多么重要。

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的思维、行为以及情绪相关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引导教师更科学地开展教学工作。

近日,我读完了心理学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种种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使我对心理学学科的范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我明白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指导。

例如,当我发现某个学生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我可以运用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水平。

通过将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意识到在课堂中,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指导。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有关激励和奖励的心理学原理。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了解激励和奖励的心理学原理,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如,我可以通过设立小组竞赛、制定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团队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本书还提醒了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阅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它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角落,让我对学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重新的审视。

书中提到的众多心理学现象和原理,都与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

比如“从众心理”,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其他学生往往会受到他的影响,从而产生相似的回答。

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时,要鼓励多样性,避免单一的思维模式占据主导。

“首因效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学期开始,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仪表、态度、开场白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在整个学期对这门课程和教师的看法。

这就提醒我,每次与学生的初次接触都要精心准备,展现出积极、热情、专业的形象。

“罗森塔尔效应”让我明白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我们对学生寄予积极的期望,并通过言语和行动传达给他们时,学生往往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努力。

相反,如果我们对学生持有消极的看法,这种负面的期望也可能成为他们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让我更加谨慎地对待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可能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是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了过多的挫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再比如,学生在考试中的焦虑情绪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过度的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掌握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之间的交往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教师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智力和性格的重要角色,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中的能力,我读了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

首先,我深刻意识到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教师不能将他们一视同仁。

书中提到,有些学生是外倾型,善于与人交流;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内向,比较喜欢独自完成任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辅导方法。

只有真正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绩。

其次,我学到了赞赏的重要性。

赞赏是一种正面的反馈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书中提到,赞赏不仅可以用来表扬学生的成绩,还可以用来赞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作为教师,我应该学会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赏。

通过赞赏,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此外,我也了解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会怎样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情绪管理不仅仅意味着控制情绪的表达,还包括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遭遇挫折或者情绪低落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最后,我认识到了教育与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品格培养。

书中提到,教师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与人格的双重培养下成长。

通过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了。

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个性化的教育。

我也懂得了赞赏的重要性,以及情绪管理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将这些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身为一个师范生,虽然学过一个学期的《心理学》而且那年的期末考试还得了个83 的高分(因为当年心理学老师批改试卷比较严,大家得分都比较低,基本上都是60、70 分),可是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心理学名词都说不上来。

究其原因,当然不排除当时学得不认真的可能性,但主要应该还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而且学的都是一些纯理论的东西,在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机会,所以印象不深,很容易就忘记了。

现在,作为一名渴望成为好教师的有志青年,我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去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正好在这个时候,合肥新东方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得以从早已习惯的快节奏生活中停下来,收拾好心情,坐在窗前,泡上一杯茶,静静地翻开这本《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去品味心理学的博大精深。

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的零零散散的时间,我终于把这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完了。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值得每一个在职教师或是未来有志于走上教师这一行的人士好好品味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唐全腾是台湾的一名一线教师,教国中理化十二三年之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与其他的一些深奥枯燥的心理学著作不同,他结合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历,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总结了从众、单纯曝光效果、模仿等23 种教育心理现象,结合教学场景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
和处理方法,给了我们读者很多包括个体的学习、班级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方法。

作者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23 个心理学知识,其中“习得无助”这部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对于学习中“习得无助”这一概念,作者是从两个场景的描述开始的。

场景一是以一个学生的口吻展开描述的。

这个A
同学因为对上课这件事提不起劲,只好在上课的时候趴在课桌上,其他同学写纸条传纸条,聊天,偷听MP3,更有甚者,好像在和老师
玩躲猫猫一样,通过做一些动作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从而达到整老师的目的。

对于考试这件事,学生们也是毫不在意,觉得了不起就是零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者没有立刻就场景一呈现的情况展开讨论, 而是紧接着给出了另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站在A 同学老师的角度展开的。

这位B 老师想到
要上班这回事,就让自己疲惫得下不了床,所以早上在按掉闹钟之后,还赖着不肯离开。

不能说他不是个认真的老师,他按照学校排给他的课表在班上认认真真的上课, 可是学生们一点都不配合他,还总是在课堂上制造各种状况来整他,他尝试过向上级反映,可是反映的结果还是要自己解决,还要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到最后B 老师只好放弃了,“算了,就这样子吧!反正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师,准备混吃等退休就好。

”在描述完上述两个场景后,作者用专业的语言透彻地分析了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刻的心理学知识。

他先简单介绍了心理学上发现“习得无助”这个现象的过程,指出,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这样一种现象就叫做“习得无助”。

概念提出之后,作者又介绍了另一个实验,说明了“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会如何影响个体日后遭遇困难后的表现。

最后, 作者带着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案例,指出“习得无助”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想读较弱,如果总是经历失败,那么对事情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尤其是像学习这种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活动。

而对学习一旦失去了信心,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午了,当然也就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了。

所以,对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给予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更多的成功,体验更多的成功后带来的喜悦。

这样孩子才回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动机。

只有有了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学习才会变得轻松。

同时,在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会更有信心,也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困难, 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和不断的进步。

作者还指出,会感到“习得无助”的人绝对不是只有学生,当教师不断地重复教学动作,却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时候,教师也会有习得无助的感觉。

但是,作为老师,要有坚定的心信念,要主动地可服困难,面对暂时的困难要积极的应对,树立信心,绝对不能走进自己的精神误区,要相信有些感觉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会很明朗的,一定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最无奈最煎熬的日子。

还有关系部分的“自我实现预言”,给我的感触也很深。

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想法,会影响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最后
导致他人(或自己)的表现,符合一开始预期的态度及行为,就好像印证了他人(或自己)的预言一般,这样的现象就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家长看老师,老师看家长,比如主任对老师们的看法,学生对老师们的看法,特别需要提到这个现象发生在老师对学生的时候。

很多学生在转到一个新的学校或新的班级的时候,一份记录着以往表现及成绩的档案总是也会同时到达新的班主任手上,大部分的班主任也会在第一时间打开这个档案来了解这个学生过去的背景,然后在脑中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

而且除了少数是因为家长的工作因素而转学,大多数的转学生通常都是因为在之前的学校或班级存在行为适应的问题,造成他不得不转学或转班来重新开始。

这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在档案上的负面记录,是不是会让老师对学生做出负面预期,从而成为学生不能从头开始的阻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档案制度到底好不好, 也值得大家去好好研究。

书中有很多观点,都能让读者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

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

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可是教师的专业地位是不是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呢?作者觉得,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心理教育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这本书里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 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话, 值得每一个渴望投身教育行业的有志之士反省 深思,因此,我想把这些话摘录下来,以备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慢慢
品味: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应该试着去1.
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2. 其实,不管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不是要考“人”来
把他实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
题,当然要从“人”的角度切入,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 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
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

4. 我觉得这几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会逐年下降是有道理的, 因
为我们总是把教育专业摆在分数追逐的后面。

如果学校还
一直在钻“分数追逐”的死胡同,老师们也就只好继续忧
郁下去了。

5. 大多数的迷宫都可以在入口处看到终点,这样才能让我们
在心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可以依循,但是如果直直的
往终点前进,我几乎可以保证一定走不到终点。

6.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地发挥它的影
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跟随。

7.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8.
我觉得还是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吧!
9.
接受它。

”然而,我们会不会太容易就承认环境是无法改变而委屈自己接受呢?
10 . 某种程度来说,运用睡眠效果好像是在说谎骗人似的,其
实换个角度来思考,让同学们来相信自己很优秀又有什么
不好呢?只要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硬是要让乌龟相信他
是可以跑赢兔子。

适度的提供自信,绝对有助于发挥潜能。

11 .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要求老师们超级优秀,优秀到虽然教育体制乱搞也能拯救被放弃的学生。

真正应该要求的是体制,希望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可以让多数的老师都能够很简单地做好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12 . 我觉得做事真的不能只是贪图眼前的方便,更应该思考我们的一举一动,长期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3 . 当老师的人就像是这个有着豪情壮志的人,带着满腔的热情闯进“教育”的丛林里。

教书数年之后,或许你会感到迷茫,或许你会感到灰心,或许你会感到气愤,但是一直困在这个情绪之中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回到原点,重新再出发。

14 . 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是一个“重要的人” ,这是很积极而正面的想法,但是若是需要牺牲掉别人才能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荣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