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肺吸虫
肺吸虫病
诊断
• 凡是流行区曾进食生的或半熟的蟹或其他事物,或生食水源,均有感染此疾 病的可能,如小儿长期咳嗽、咳铁锈色痰,如果小儿皮肤出现游走性结节及包 块,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癫痫等症状,需要考虑此疾病的可能。需要至 专业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辅助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细胞占25%以上,少数呈现嗜酸 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四川肺吸虫病患者血象变化更病原治疗:硫双二氯酚是治疗肺吸虫 病的首选药物,口服易吸收,且又无 明显积蓄作用,此药副作用主要为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偶见中毒性 肝炎,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禁 忌或慎用。其次吡喹酮是抗吸虫、绦 虫等光谱杀虫药物。
其他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颅内压升高 可用脱水剂,癫痫发作使用镇静剂。必要 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合并感染加用抗生 素治疗。如果部分局灶出现积液,可以采 用抽出液体。
成脓腔。 • 2.囊肿期:脓肿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形成纤维囊腔,构成本病特有的肺吸虫囊
腔。 • 3.纤维瘢痕期:囊腔内容物逐渐被吸收,肉芽组织填充,形成瘢痕。 • 此外:四川肺吸虫病引起的肺部病变较轻,主要为片状出血,少见脓肿与囊肿。
但其蚴虫主要入肝,导致肝嗜酸细胞性脓肿及结缔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大部分人多见于感染后半年左右缓慢发病,起病时间长,但少数病人因摄入大 量感染,可于2周内发病。虫卵寄生部位不同,所出现的症状也不同。 一、全身症状:早期有低热或者驰张型发热、食欲减退、咳嗽、盗汗、荨麻疹等。 二、呼吸道症状:肺脏是肺吸虫最常见的寄生部位,可以表现为干咳、咳痰、咳 血,此表现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四川肺吸虫患者,一般无铁锈色痰,主要表现为 胸腔积液,如量多,可能导致胸腔积液。 三、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少数便血,右下腹可以有 压痛,但无肌紧张,有时可触及包块,如虫体在腹腔游走,可导致腹膜炎,四川 肺吸虫常侵入肝,引起肝脓肿。导致肝功能受损。 四、皮下结节及包块:是成虫从腹腔穿出进入皮下组织所致,结节常见于腹部及 大腿周围,病理活检有时可见幼虫。
肺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肺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肺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肺并殖吸虫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相关内容。
病因
肺并殖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肺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呼吸道内的寄生虫,通过感染感染寄主,如融合在叶腺肺吸虫,产卵,卵排入体外,成虫则死亡堵塞在气道,又可引起肠出血、脑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虫体产生管源性癌,甚至引发以上,肺叶消失。
临床表现
肺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
•咳嗽
•咯血
•呼吸困难
•胸痛
•发热
•虚弱和乏力
在临床表现方面,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随着疾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诊断
诊断肺并殖吸虫病的主要方法包括: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
•血液检验(寻找虫卵)
医生会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来确诊肺并殖吸虫病。
治疗
肺并殖吸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氯喹,或联合用药物如他唑巴坦等。
支持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镇静止咳、增加免疫力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预防
预防肺并殖吸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及时治疗。
有患者能迅速将的病态疗愈后,身体会从新也端生疾病。
综上所述,肺并殖吸虫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关键。
对于患者来说,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预防肺并殖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肺并殖吸虫病的了解,并加强防范意识。
肺吸虫
虫卵:
金黄色,虫卵形状变异较大,卵壳厚 薄不均匀,但基本形态为水缸形,较 大的一端有明显的卵盖。较小的一端 卵壳稍增厚。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 和许多卵黄细胞,
二 .生活史:
需 要 的 宿 主
终宿 主人
保
犬 虫虎 猫 宿豹
主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溪蟹蝲蛄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从囊蚴进入人体至在肺内发育为成虫产卵约 需2~3月。
成虫寿命:5~6年,甚至20年。
有些童虫可终生在宿主组织内穿行直至死亡, 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侵入皮下、肝、脑、脊髓、 眼眶等组织,造成异位寄生。
三.致病:
致病期:童虫和成虫。
童虫在到达肺之前在组织与器官内移行窜 扰,造成损害。
成虫进肺后寄居破坏,机械性损伤及代谢 产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不但感染人,还感染动物,包
括野生动物。 目前世界上报道的有50多种,广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布亚洲、非洲及 美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报道有30种(包括同种异
名和亚种),我国将能致病的
归纳为 两型
人兽共患型 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代表
兽主人次型 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代表的
卫氏并殖吸虫
根据病变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⒈急性期:主要是童虫引起的。人吃下囊蚴最早
2天出现症状。
由于脱囊童虫穿过肠壁,在腹壁游行窜扰可 穿过肝脏,脾、隔肌等引起局部组织出血、炎症 等。
临床症状,轻的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食欲不振、 乏力、消瘦、低热等。重者毒血症明显,如发热、腹痛、 腹泻等。血像检查, WBC 升高,呈类白血病反应,其 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一般为20%~40%, 高者可超过 80﹪。
肺吸虫病的原因
肺吸虫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肺吸虫病的简介*二、肺吸虫病的原因*三、肺吸虫病的危害*四、肺吸虫病的高发人群*五、肺吸虫病的预防方法肺吸虫病的简介肺吸虫病(Pulmonary paragollimiasis)是分布较广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及浙、台、闽、湘、鄂、赣、豫、黔等地,国内以卫氏并殖吸虫病为主,也有四川或斯氏肺吸虫流行。
肺吸虫成虫为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各一个,人和哺乳动物是它的终宿主。
肺吸虫病的原因肺吸虫病的病原体为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脏,其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后先在水中发育成毛蚴,继而侵入第1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尾蚴又侵入第2宿主(甲壳类动物)发育成囊蚴,人在进食未经煮熟的带有囊蚴的淡水蟹和蝲蛄,沼虾,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或生饮被囊蚴污染的溪水后即遭感染。
肺吸虫病的危害1、夺取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的虫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就愈多。
如蛔虫和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夺取大量的养料,并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引起宿主营养不良;又如钩虫附于肠壁上吸取大量血液,可引起宿主贫血。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
有些寄生虫尤其个体较大,数量较多时,这种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例如蛔虫多时可扭曲成团引起肠梗阻。
棘球蚴寄生在肝内,起初没有明显症状,以后逐渐长大压迫肝组织及腹腔内其它器官,发生明显的压迫症状。
另外,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造成严重的损害,如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时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
3、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这是寄生虫危害宿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
例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粘膜和肝时,分泌溶组织酶,溶解组织、细胞,引起宿主肠壁溃疡和肝脓肿;阔节裂头绦虫的分泌排泄物可能影响宿主的造血功能而引起贫血。
另外,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又都具有抗原性,可使宿主致敏,引起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
【优秀文档】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
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
人体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有卫氏肺吸虫和斯氏肺吸虫两种。
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肺吸虫病的相关知识。
临床症状因虫种种别、寄生部位等而异,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及幼虫移行症。
入因生食或半生食合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喇蛄而感染。
多种肉食动物如猪、犬等以及野生动物如虎、豹、狐、狼等也能自然感染,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
肺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由童虫及成虫在组织内游走或定居,对局部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
此外,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导致的免疫病理反应和虫卵诱发的异物肉芽肿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
1.浆膜炎
虫体在体腔内移行和寄生时,可引起纤维素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或胸膜炎,渗出液内可找到虫卵,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炎性渗出物如不能完全吸收,日久后可因纤维化引起腹腔内器官间粘连、胸膜粘连甚至胸腔闭锁。
2.组织破坏及窦道形成
虫体在组织中穿行时引起坏死及出血,形成迂回曲折的窦道。
镜下见窦壁有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可见虫卵,以后可发展为纤维化。
3.脓肿、囊肿及纤维瘢痕形成
童虫或成虫在器官内定居时,最初引起组织坏死及出血,继而引起强烈的炎性反应,其中除嗜酸性粒细胞外,还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而形成脓肿。
随后渗出的炎细胞和坏死组。
肺吸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肺吸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肺吸虫病主要是由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吸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并殖吸虫病。
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代表的大多数致病性并殖吸虫主要在人体肺脏中寄居,并成熟产卵,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肺型并殖吸虫病,病人和病兽、病畜是主要传染源,斯氏狸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但可到处游走移行,引起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外型并殖吸虫病,病兽、病畜是主要传染源。
本病流行于亚洲,非洲、美洲也有报道。
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达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14个省发现病人。
病因及发病机制肺型并殖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团山并殖吸虫、宫崎并殖吸虫及墨西哥并殖吸虫。
肺外型并殖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斯氏狸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寄生在宿主肺脏,发育成熟后产卵,虫卵随宿主痰液或者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为毛蚴,随即钻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以及子雷蚴而产生许多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者喇蛄,发育为囊蚴。
人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蟹、喇蛄而感染,也可因生食或半生食带并殖吸虫童虫的猪肉、野猪肉、鸡、鸭肉而受感染,直接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溪水、用被囊蚴污染的溪水洗手或使用被囊蚴污染的食具等也可能感染。
囊蚴在肠腔内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
在腹腔中移行发育为童虫,童虫穿过横膈进入胸腔,童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可侵犯肝、脾、肺、脑及皮肤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症状特征分潜伏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潜伏期:一般3~6个月。
急性期:起病急骤,初发症状为腹痛、腹泻,稀便或黏液便,伴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继之出现畏寒、发热、胸痛、胸闷、气短、咳嗽。
机体可对虫体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变态反应,引起荨麻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达30%~40%以上,血沉增快。
人体寄生虫学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主要的致病虫期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及侧枝循环形成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血吸虫感染免疫:伴随免疫第一:淡水螺类即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交替1.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具有口腹两吸盘相同中间宿主感染阶段:尾蚴寄生虫进入人体途径不同2.生殖孔靠近腹吸盘,排泄孔在虫体后端,第二:淡水鱼虾形态生活史寄生部位宿主转换3.吸虫无肛门,未被消化的废物经口排出体外复杂——世代交替宿主关系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终宿主概论猫,犬等保虫宿主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生活史囊蚴感染阶段食入含囊蚴的鱼虾(经口)感染途径小肝胆管内寄生部位一般20~30年成虫寿命肝脏的次级胆管损伤损伤部位虫体分泌物,代谢物,机械刺激机制虫体阻塞胆管局限性扩张,上皮增生,严重病例: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病变并发症:胆结石,肝胆管梗阻,原发性肝癌潜伏期:1~2月致病轻度:症状不明显华氏睾吸虫(肝吸虫)急性期: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中等症状慢性期: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体征:肝肿大(多),脾肿大(少)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明显腹泻,消瘦,水肿,贫血重症型晚期:肝硬化,腹水,胆管癌,死亡重症,死亡率高,智力发育障碍,极少可致侏儒症儿童,青少年感染1.涂片法:操作简单,检出率低,虫卵小,容易漏诊2.集卵法:漂浮集卵法,沉淀集卵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病原学检查(粪检找到华支睾吸虫卵是确诊的根据)3.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检出率高,技术复杂,患者难接受实验诊断免疫学检查(广泛应用)B 超,CT 检查影像学检查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能排出华支睾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广泛(猫,狗,猪)传染源粪便入水,水中有合适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当地人群有(半)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传播途径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流行关键因素是当地人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鱼虾习惯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防治成虫——卵——毛蚴—钉螺—母、子胞蚴——尾蚴—皮肤钻入—童虫(异位寄生,肺脑皮肤等)—移行至门脉,肠系膜静脉—成虫生活史尾蚴性皮炎:局部丘疹和瘙痒尾蚴过敏性血管炎童虫轻微的静脉内膜炎(吸盘),Ⅲ型超敏反应(代谢物等)成虫毛蚴释放ESA (可溶性抗原)IV 型超敏反应,何博礼现象虫卵肉芽肿致病机制在肝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重症感染者,在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干线型肝纤维化虫卵原因:窦前静脉广泛阻塞门脉高压继发:肝,脾肿大,腹壁,食管,胃底V 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患者:①初次感染者②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后潜伏期:多数感染后5~8周(毛蚴),少数<25d (童虫)畏寒,发热,多汗,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全身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消化道急性血吸虫病多干咳,偶可痰中带血丝,有气促,胸痛呼吸系统吸虫神智迟钝,黄疸,腹水,高度贫血,消瘦等重症皮疹,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急性期症状消失而未经病原治疗者患者经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轻度肝/脾肿大,肝功正常隐匿性间质性肝炎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临床表现慢性血吸虫病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巨脾型腹水型晚期结肠增值型侏儒型上消化道出血:>50%患者死因肝性昏迷(以腹水型为最多):死亡率>70%乙型肝炎:促进和加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晚期血吸虫病粪便直接涂片法(重症和急症感染者)尼龙袋集卵法毛蚴孵化法病原学检查(从受检者粪便或组织中检获血吸虫病原体(血吸虫卵或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实验诊断定量透明法(改良加藤法)直肠镜活组织检查免疫学诊断传染源水网型(平原水网型)流行湖沼型(江湖洲滩型)流行区类型(与钉螺滋生相关)山丘型防治成虫:虫体扁平,大而肥厚,形似斜切的姜片,新鲜虫体呈肉红色,固定后变为灰白色形态虫卵:淡黄色,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壳薄,有卵盖。
肺吸虫病感染途径、感染典型症状、临床类型、特点及预防措施
肺吸虫病感染途径、感染典型症状、临床类型、特点及预防措施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引起肺吸虫病常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摄入含有囊蚴的生蟹、蝲蛄等水产,生吃、腌制、烤制等均可引起感染;另一个是饮用被污染的生水,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被感染典型症状1、急性肺吸虫病。
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病变初期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畏寒、发热以及反复出现的荨麻疹,之后出现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
2、慢性肺吸虫病。
起病缓慢,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
故潜伏期难以推断,长者10余年,短者仅数天,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胸痛、咯血以及游走性皮下结节。
此外,还有脑脊髓、肝脏等器官受损害的相应表现。
临床类型及各自特点根据病变累及的脏器,有以下几种分型:1、胸肺型。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卫氏并殖吸虫感染所致,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
咳嗽最早出现,早晨较为剧烈;初期咳白色黏稠痰,痰中可见少许血丝,病变典型时表现为烂桃样的铁锈色血痰;胸膜病变较重者,可以出现黄色或血红色胸水。
2、腹型。
约占30%,表现为全腹或右下腹部隐痛,还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虫体迁移到肝脏时,会形成肝脓肿,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
3、皮肤型。
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或条索样皮下结节或包块,多位于胸腹、腰背部及四肢,具有游走性,为虫体在体内迁徙移动所致,皮肤表面无异常,触压有疼痛感或痒感。
4、脑脊髓型。
儿童常见,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肢体瘫痪、失语、颅腔出血、下肢麻木或刺痛、大小便失禁等。
预防措施1、不吃生食、半生食。
2、不喝生水,包括泉水、河水及自来水等未经煮沸的任何水源的水。
3、不随地吐痰及大小便。
虫卵会随着痰液而排出,有传播感染的风险。
肺吸虫生活史
肺吸虫生活史肺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的生活史非常复杂。
在不同的宿主体内,肺吸虫会产生不同的生殖细胞,这些细胞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交配和繁殖。
以下是肺吸虫的生活史。
1. 单细胞阶段肺吸虫的单细胞阶段发生在螺旋蚴体内。
螺旋蚴是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它会吞食肺吸虫的卵,然后在肠道内孵化出肺吸虫的幼虫。
这些幼虫会穿过螺旋蚴的肠壁,进入到螺旋蚴的体腔中。
在螺旋蚴体内,肺吸虫的幼虫会经历两个单细胞阶段。
在第一个单细胞阶段,幼虫会变成纤毛虫,然后在螺旋蚴体内游泳。
在第二个单细胞阶段,幼虫会变成囊蚴,然后在螺旋蚴体内形成一个囊状的结构。
2. 二细胞阶段当螺旋蚴被第二中间宿主(通常是淡水贝类)吞食时,肺吸虫的幼虫会被释放出来。
在贝类体内,囊蚴会变成二细胞阶段的幼虫。
这些幼虫有两个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另一个是肌肉细胞。
在贝类体内,肺吸虫的幼虫会繁殖。
生殖细胞会分裂,形成多个生殖细胞。
这些生殖细胞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叫做“卵囊”的结构。
卵囊会从贝类的体内排出,然后落在水中。
3. 自由游泳阶段在水中,卵囊会孵化出幼虫。
这些幼虫被称为自由游泳阶段的幼虫。
它们会游泳到水面,然后等待被第三中间宿主(通常是蚊子)吸食。
4. 囊蚴阶段当自由游泳阶段的幼虫被蚊子吸食时,它们会进入蚊子的体内。
在蚊子体内,幼虫会变成囊蚴阶段。
这些囊蚴会在蚊子的体内繁殖,然后形成一个结构叫做“蚊子瘤”。
5. 成虫阶段当蚊子叮咬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时,肺吸虫的囊蚴会进入宿主体内。
在宿主体内,囊蚴会进入肺部,然后穿过肺泡壁,进入到肺组织中。
在肺组织中,囊蚴会变成成虫。
成虫会在宿主体内繁殖,然后产生大量的卵子。
这些卵子会被咳出来,然后排出体外。
当卵子落在水中时,它们会孵化出幼虫,然后开始肺吸虫的生活史的下一轮循环。
总之,肺吸虫的生活史非常复杂。
它需要三个不同的宿主才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在不同的宿主体内,肺吸虫会经历不同的生殖和繁殖阶段。
了解肺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肺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
43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病
A.致病机制: 是以细胞免疫为基础 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B.临床类型: a.急性血吸虫病 b.慢性血吸虫病 c.晚期血吸虫病
.
44
血吸虫寄生于兔肠系膜静脉
.
45
血吸虫寄生于兔肠系膜静脉
.
46
.
47
兔血吸虫病肝、肠病变
.
48
血吸虫肝脏病变嗜酸性肉芽肿
.
40
血吸虫保虫宿主(水牛)
.
41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三、致病作用
1.尾蚴:尾蚴性皮炎 2.童虫:呼吸道过敏反应 3.成虫: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
42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三、致病作用
4.虫卵:是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 1)虫卵去向 — 沉积于肝脏 沉积于肠壁 随粪便排出 2)所致疾病 — 血吸虫病
.
36
二、生活史:
1.发育过程
1)在中间宿主体 内的发育
2)在终宿主体内 的发育
.
37
.
38
血吸虫中间宿主活钉螺
.
39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二、生活史
2.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 — 肠系膜下静脉 2)感染阶段 — 尾蚴 3)感染方式 — 经皮肤 4)宿主 中间宿主 — 钉螺 终 宿主—人 保虫宿主 — 牛(水牛)
.
15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三、致病作用
1.致病机制
2.肺部基本病变:1)脓肿期
2)囊肿期
3)纤维瘢痕期
3.其他 组织器官病变:
腹型、脑型、皮下
型、肝型等
4.临床表现
肺并殖吸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肺并殖吸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肺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一种由并殖吸虫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地方寄生虫病。
昆虫主要寄生于肺部,主要表现为咳嗽嗽棕红痰,也可寄生于脑、脊髓、胃肠道、腹腔、皮下组织等各种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
肺并殖吸虫病是由肺并殖吸虫引起的。
世界上有近40种已知的肺并殖吸虫病,其中8种对人体有致病性,主要是魏氏并殖吸虫病和四川并殖吸虫病。
肺并殖吸虫病的第一个中间宿主是20多种淡水螺钉,第二个中间宿主是螃蟹和蟋蟀寻找甲壳类动物。
最终宿主是哺乳动物,如人或狗、猫和猪。
除人外,这些动物也被称为保虫宿主,是自然疫源的主要传染源。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囊虫从口腔进入人体,在肠道脱囊成虫,通过肠壁进入胸部,通过膈膜进入胸部,在肺部发育成虫。
昆虫移动,产卵刺激组织,导致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坏死和脓肿。
病变周围的肉芽组织增生形成囊壁和囊肿。
囊液呈棕红色果酱,含有昆虫和夏季科学-雷登结晶和嗜酸性细胞。
昆虫死亡,内容物排出或吸收,囊肿被纤维组织取代,形成疤痕。
由于卵不在人体内发育成毛囊,也不分泌可溶性抗原,只会引起机械或异物刺激,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成小米大小的假结节。
属于异物肉芽肿反应,逐渐纤维化。
昆虫具有游走性,可引起各种组织、多部位的病变。
肺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也多样化,潜伏期为几天至20年,多为1年,根据其侵犯的主要器官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1、胸肺型:肺是魏肺并殖吸虫最常见的寄生部位,咳嗽、血痰、胸痛最常见,典型痰棕色可持续数年,如肺组织坏死为烂桃血痰,当肺并殖吸虫进入胸部时,可引起胸痛、渗出性胸膜炎或胸膜肥厚,四川并殖吸虫引起胸痛、胸积液、咳嗽血痰。
2、腹型:以腹痛、腹泻、肝肿为主要表现,右下腹痛最常见,严重程度不同,可有腹泻棕色脓血便,紧急后,脐周压痛,偶尔触及结节或肿块,腹腔移动昆虫可引起腹腔积液或广泛炎症粘连,四川并殖吸虫常侵入肝脏,在肝脏形成嗜酸性肉芽肿。
三、结节型:皮下或肌肉结节最常见,约20%魏氏并殖吸虫病患者有这一迹象,主要位于下腹至大腿皮下肌肉,结节可见成虫卵、嗜酸性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四川并殖吸虫病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发病率高50%~80%,结节和包块1~6cm大小,好发部位为腹壁,其次是胸壁、腰背和大腿内侧。
肺吸虫(冯)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肺吸虫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多种肉食 哺乳动物体内,如犬、猫、虎、狼等的体内。 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 为淡水蟹和蝲蛄。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一)生活史图解
成虫
(肺部)
随痰液吐出或 随粪便排出
体内移行
童虫
(肠壁) 经 口 感 染
虫卵 入水 毛蚴
(在人体内发育)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肺吸虫成虫体肥厚,背面隆起, 腹面扁平。
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 固定后为椭圆形、灰白色,
体长为7.5~12mm,宽为4~ 6mm,厚3.5~5mm。大小、形态 均似半颗黄豆。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附着器官: 卫氏并殖吸虫的口吸盘、腹吸盘大 小略同,口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位 于虫体中横线之前。 消化器官: 口→咽→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 生殖器官: 雌雄同体 卵巢与子宫并列于在腹吸盘之后。 睾丸左右分支,并列于虫体后端 1/3处。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二)慢性期:童虫进入肺及成虫寄生引起
1、脓肿期(组织破坏期) 虫体移行 组织破坏/出血 病灶,四周肉芽组织增生 脓肿
窟穴状/隧道状
脓肿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
X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二)慢性期:
2、囊肿期(组织反应期)
脓肿内大量细胞浸润/集聚/死亡/崩溃/液化,脓肿内容 物 赤褐色黏稠液体,镜下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 结晶/ 虫卵,囊壁肉芽组织增生 周界清楚的结节 状虫囊。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二)生活史小结
1.成虫寄生部位:人或犬,猫等肉食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以 破坏的组织或血液为食 2.宿主: 人是终宿主,犬科和猫科等肉食哺乳动物是保虫宿主,野猪等 可作为转续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肺吸虫
肺吸虫【寄生部位】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也称“卫氏并殖吸虫”。
隐孔吸虫科。
体呈卵圆形,背面隆起,体表多小棘。
长7-15毫米,宽3-8毫米。
红褐色,半透明。
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相等。
寄生在人的肺脏内,也可异位寄生在脑等部位。
猫、犬、猪等也能感染。
卵一般呈卵圆形,黄褐色,壳厚,有小盖。
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寄生在鳃、肌肉等处)等。
人因食生醉和未煮熟的蟹或喇蛄而受感染,引起肺吸虫病。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虫体在人体组织中游走或定居时对脏器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人体感染后经过3~6周的潜伏期,长者可达1~数年,有人感染后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有的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在急性期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出现剧烈的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
若虫体移行至皮肤可出现皮肤或肌肉的皮下结节,多见于下腹部和大腿处,也可在胸壁、腹壁、阴部、腋窝、颈部、四肢等处,出现蚕豆大至核桃大、圆形或椭圆形的皮下结节,散在或多个成串,稍隆出皮面,皮色正常,有轻度的痒感或刺痛感。
结节初起时较软,后期变硬,结节有游走性是本病的特点。
虫体的代谢产物或虫体死亡后所产生的异性蛋白吸收后出现变态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流行】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猪肉中囊包里的幼虫在-15℃需贮存20天才死亡,在腐肉中也能存活2~3个月。
晾干、腌制、竻烤及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但在70℃时多可被杀死。
因此,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居民有食“杀片”、“生皮”、“剁生”的习俗,极易引起本病的暴发流行。
曾报道,吉林有因吃凉拌狗肉,哈尔滨有吃涮羊肉而引起人群感染旋毛虫。
此外,切生肉的刀或砧板因污染了旋毛虫囊包,也可能成为传播因素。
【防治】1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及野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肺吸虫病的科普知识
摄入感染的中间宿主后,虫卵在人体内孵化 ,随后移行至肺部成熟。
感染后,虫体会引起肺部炎症及其他并发症 。
பைடு நூலகம்
肺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肺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
感染后,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 道症状。
有时伴有发热和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肺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肺吸虫病可能导致肺部脓肿、 慢性支气管炎等。
该病主要影响人的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的多种症 状。
什么是肺吸虫病?
流行情况
肺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 。
在中国南方某些地区,肺吸虫病的病例较为常见 。
什么是肺吸虫病? 病原体
肺吸虫是一种扁形虫,成虫通常寄生在肺泡中。
其卵通过痰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再经过中间宿主 (如淡水虾、蟹)传播给人类。
肺吸虫病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肺吸虫病? 2. 肺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3. 肺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4. 如何预防肺吸虫病? 5. 肺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肺吸虫病?
什么是肺吸虫病?
定义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肺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途径
肺吸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熟或生的淡水虾、 蟹传播给人类。
常见于食用生海鲜的习惯,尤其是在农村地 区。
肺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易感人群
在肺吸虫病流行的地区,食用生鲜海产品的 人群风险较高。
儿童和青少年因好奇心强,可能更易感染。
肺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加强水源和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中间宿主 的栖息地。
肺吸虫病的诊断
肺吸虫病的诊断背景介绍肺吸虫病,也称为肺吸虫症,是一种由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常见于湿润地区,主要由肺片吸虫引起。
肺吸虫病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肺部和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咯血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全身乏力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肺吸虫病的诊断常通过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
在X射线检查中,可见肺部阴影、空洞和纤维化改变,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辅助肺吸虫病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医生肺吸虫病的可能性。
痰检查通过痰检查可以检测肺吸虫病患者痰液中是否存在肺吸虫幼虫或卵囊。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吸虫病。
诊断注意事项鉴别诊断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似,易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混淆。
实际诊断中需要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负氮试验负氮试验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通过略大剂量气管插入苯硫脲溶液,并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反应,有助于判断是否患有肺吸虫病。
结论肺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痰检查等多种诊断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肺吸虫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肺吸虫生活史
肺吸虫生活史
肺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幻与复杂。
肺吸虫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它的卵,这些卵会在感染了宿主的肺部内孵化。
一旦孵化,肺吸虫的幼虫就会开始寻找宿主的体内器官,最终定居在肺部内。
一旦肺吸虫成熟,它们会开始产卵,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呼吸道排出体外,最终进入水体中。
在水中,肺吸虫的卵会孵化成为毛蚴,毛蚴会寻找适合的介体——通常是螺类——进行寄生。
一旦寄生在螺类体内,毛蚴会继续生长和发育,最终形成尾蚴。
尾蚴会离开螺类体内,继续在水中寻找宿主。
一旦找到宿主,尾蚴会穿透宿主的皮肤,进入宿主的体内,最终定居在肺部内。
这样,肺吸虫的生命周期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肺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幻与复杂,它们在不同的宿主体内完成不同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终完成了它们的生命周期。
对于人类来说,肺吸虫是一种危险的寄生虫,但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肺吸虫的生活史也是一种奇妙的生命现象,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肺吸虫病是怎么回事?
肺吸虫病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肺吸虫病的病理病因,肺吸虫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肺吸虫病病因
病原体感染(95%):
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蚴的蟹、蜊蛄、沼虾、水生昆虫红娘华等可获得感染。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发病机制:
世界上已知的肺并殖吸虫近40种,其中对人体有致病力者8种,主要是卫氏并殖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
肺并殖吸虫的第1中间宿主是20多种淡水螺,第2中间宿主是蟹类,蛄寻甲壳类动物。
终宿主是人或狗、猫、猪等哺乳类动物,除人以外这些动物又称保虫宿主,是构成自然疫源地的主要传染源。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肺吸虫病病因,肺吸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肺吸虫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肺吸虫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流行
1.分布:
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 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安徽、浙江、上海、广东、四川、台 湾等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
2.流行因素:1、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川卷螺、溪蟹、喇蛄 3、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喇蛄 4、转续宿主的存在:犬、野猪等
Charcot Leyden Crystal
These diamond shaped crystals are often seen in paragonimiasis and may also be present in other parasitic infections. ×400.
检查: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脏检查未见异 常,右肺下部呼吸音减弱。腹部正常。血常规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 膜增厚。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经抗捞治疗1月多,复查胸片,右胸水消失, 右下肺出现状阴及胸膜增厚,怀疑原诊断。 追问病史,患者在94年曾多次生食溪蟹。 疑为 ? 感染。 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8/L。某寄生虫 抗原皮内试验:阳性;ELISA:阳性(1 : 1280)。痰查虫卵阳性。确诊为某吸虫病。 经药物治疗,患者所有诊状消失,痊愈出院。
3. Metacercaria is spherical, about 300400µwith two layers of transparent walls, in crab and crayfish.
成虫
痰或粪
卵
入水
3周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人和多种哺乳 动物的肺内
侵入川卷螺 第一中间宿主
结囊产卵
慢性期引起的病变经历三个过程: 脓肿期→囊肿期→疤痕期
脓肿期:病灶呈隧道状或窟穴状,内可 有虫体和血液等。X线:边缘不清。 囊肿期:腔内形成赤褐色粘稠液体,镜 下为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虫卵等。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疤痕期:囊肿内容物排出,肉芽组织填 充,纤维化。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痰液检查未见虫卵,肺吸虫血清学试验 IHAT1:160。按十日疗法服吡喹酮,2个疗 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X线影像显示肺渗 出性病变消散,左肋膈角闭锁。 思考题: 1、为什么怀疑该患者可能为肺吸虫感染? 2、本病例是如何进行综合判断的?还有什 么方法能够确诊?
患者,男,22岁,云南盐津人,小学教师。 主诉:反复咳嗽,胸痛,胸闷伴气紧一年 多,患者于95年六月不明原因出现畏寒,双 侧胸痛,咳嗽,食欲减退。 当地县医院就医,摄胸片发现侧胸腔积液,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经抗炎、抗结核治疗近五月后,上述症状 明显好转。但同年10月又出现胸痛,咳嗽, 咳痰并较上次症状加重。故转院就医。
临床表现
1.急性期:童虫钻行形成出血、炎症 轻者:腹痛、高热,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严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咳嗽、 肝大并伴有荨麻疹;白细胞增多等。 误诊:肺炎,肺结核,结合性胸膜炎等
2.慢性期: 虫体进入肺以及其他组织后引起的病变, 大致可分为: -胸肺型: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胸膜炎 -腹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脑脊髓型: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 -肝(腹)型:肝大、肝痛、腹痛、腹泻等 -皮下型:游走性皮下包块 -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多种免疫反应 呈阳性。
预习:日本血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吸虫纲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
吸虫,亦称肺吸虫(lung fluke);
一、形态
1.成虫 中型吸虫,虫体肥厚:7.5 ~ 12×4 ~ 6×3.5 ~ 5mm 生殖系统并列:子宫与卵巢;一对睾丸;
2.卵 :平均80~110×48~60µm, 金黄色,卵壳厚,
卵盖明显,对端明显增厚, 内含1个卵细胞和 10余个卵黄细胞。
六、防治
– 忌生食蟹、蝲蛄、动物肉,不喝生水
– 治疗病人:吡喹酮(首选药物)
硫双二氯酚(别丁)
患者,男,23岁,工人。1978年9月因双 侧胸痛,咳嗽,痰中带血,虚弱入院。入 院时体温37.8℃,双侧呼吸音减弱,嗜酸 性粒细胞22﹪,x线胸部正位和左侧位见 肺下部纹理增粗,右侧叶间胸膜硬化,肋 隔角处积液,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 患者发病前曾多次生食“醉蟹”和“油炸 小螃蟹”,疑为 ? 感染。 肺吸虫
夏科-雷登结晶
肺吸虫感染肺部照片
实验性狗肺吸虫囊肿解剖:
囊内可见两条肺吸虫
脑型 肺吸虫病人
四、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断
1.询问病史
2.病原检查: 检获虫卵或成虫
1)痰检、粪检: 检获虫卵
2) 病理检查: 摘除皮下包块、结节,查找 成虫或卵。
3.免疫学检查:皮试, ELISA
成虫
肺 穿 过 膈 肌 腹 腔
童虫
穿 过 肠 壁
终宿主 食入
囊蚴
尾蚴
侵入 溪蟹、 喇 蛄 等体内
第二中间宿主
(异位寄生) 移行
Crayfish
crab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中间宿主: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致病机制 – 童虫钻行所致的隧道样损害 – 成虫定居所致的机械性损害和周围组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