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cb0a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6.png)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设计理念】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
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我们──(焦急紧张)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嘲鸫──(突然啄拉到)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
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
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
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4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7d521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a.png)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4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一、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1、指名三学生读这句话,比比哪位读得好。
读后让学生评价,哪一句让你感到最紧张。
2、联系第三段讲一讲,想想当时是什么情形。
3、再指名读,齐读,读出紧张。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教学结合上文的理解,指名让学生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并由学生自己来评价谁读出了紧张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无疑是删繁就简,简化了教学环节,但又增强了学生自己的体悟。
读懂、读透这一句话,才能为下文的理解做好铺垫。
二、研读向导的表现1、面对同伴的焦急与紧张,向导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生找到句子回答。
出示向导的话: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抓住重点词──“若无其事”,学习写向导的话。
什么是“若无其事”?生说对该词语的理解。
带着这样的感觉自己读读,再指名读。
3、说说对向导的表现你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生说: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4、向导真是冷淡呀,招来了同伴们一片“总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老师来当那个向导说那句话,请同学们来做做当时的同伴,来呼喊向导(用喊)。
5、从这些话中你们觉得向导怎样?生说。
6、为什么向导原先不救,现在却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理解“不情愿”。
大家是怎么理解“不情愿”的呢?生说。
想象说话:向导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小龟回到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会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这样很快会引来很多食肉鸟,这些幼龟就会成为它们的口中之食。
)7、指导朗读:想想向导的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走进了向导的内心世界,了解了生物学家向导面对同伴们的焦急和紧张自己却“若无其事”的原因。
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用朗读来表达情感达意。
三、学习向导这样做的结果部分1、向导这样做,结果是怎样的呢?出示有关文句: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a3cd2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4.png)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自然之道》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老师就找几名同学分自然节读课文。
指名读文后(选一个C类的学生汇报作者一行人的目的)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面对我们的表现,向导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第三到第八自然节,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深入研读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重点了解C类学生掌握情况:(出示幻灯片)思考: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向导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汇报交流:⑴ 学习三—四自然节:① 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联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看见探头小龟有危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8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ad2ae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9.png)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8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语言。
4、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5、能把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有时好心也会办坏事。
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收到危害”这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带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一、激趣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有着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界法则的故事。
板书课题:14、自然界之道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新词1、要求:请大家自由读故事,借助生字表及字典读准字音。
2、提示:读正确的同学将课后的生字朋友的名字读一读。
3、激发兴趣:有信心接受挑战吗?(1)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词语:提示:边读边思考: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懂。
4、提示:把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做到读流利。
带着生字新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5、谁愿意把你的朗读成果展示给大家?6、引导: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
1、自由记忆字形。
2、谁来把你最好的记字方法展示给大家?3、激发兴趣:让我们为他们找找朋友吧!4、引导:观察每个生字,你觉得在写的时候哪些字的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四、讲一讲身边违反自然界规律的故事同孩子们一起分享。
五.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朗读课文,通顺流利。
书写本课生字并组词语,看谁写得漂亮、组得多!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文本分析:这篇课文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打动人的故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fec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9.png)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自然之道》。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自然之道的精神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自然之道》课文内容简介:讲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现象,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重点生字词: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规律等。
2.2 自然之道的精神内涵理解自然之道是指自然界中的规律和原则,人类应该尊重和遵循。
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如季节变化、植物生长等,来体会自然之道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如“你们对自然界有什么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老师讲解重点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3 例子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作业4.1 课堂练习老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问答题等,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阅读其他有关自然道的文章、写一篇关于自然之道的短文等。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5.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字迹工整程度等。
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自然之道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有关动植物的文章、自然现象的解释等。
学生自主阅读,增加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认识。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06cc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d.png)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理解“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2)自读表演,理解内容;(3)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1)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1、读题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幼龟进入大海,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自我保护的方法,而“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们”做了件什么事?2、请你浏览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概括“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二)默读课文,深入探究1、默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思考:(1)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为什么?(2)向导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小组交流,提出疑问。
3、汇报交流。
(1)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①看见探头幼龟遇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
(指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
)原因是爱护幼龟,担心它受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规律。
②不顾向导的劝阻,执意要向导把幼龟抱进大海。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ee21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6.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抓“道”字,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二、学文,领悟“道”1、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筛选问题: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七篇
![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ce1c3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七篇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搜集大自然的启示故事一.问道文题1.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什么意思?2.平时父母怎么讲道理?本文作者也通过一个故事讲道理,从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对故事有什么要求?(板书:关注细节)二.问道文章1.复习读词语。
2.故事中哪几个自然段藏着自然之道?(4.8自然段)三.悟道细节(一)学第4自然段。
1.出示4自然段,自由读,道藏在哪儿?(藏在对话细节里)问:我们为什么着急甚至呼喊?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为什么向导不坚持自己的想法?2.分角色读。
(二)学第8自然段。
1.出示8自然段。
2.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自由读8自然段。
你此时心情怎么样?道藏在哪儿?有感情读向导说的话。
文章所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
如果我们早知道这个道,会怎么说怎么做?3.学5-7自然段。
大家之因此有这样的体会,就全靠作者的描写。
作者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教训,对这个惨痛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⑴自由读5-7自然段,哪些让你过目难忘,给你心灵震撼,或许一个词,一个句,一段经历。
⑵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明确提出反衬的写法。
出示:食肉鸟的欢乐与小海龟的惨状对比。
四.说道出文1.本文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呢?(板书:不违背自然的规律)2.说你了解的跟自然之道有关的故事。
3.文章怎样才能让读者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呢?总结写法。
五.道出细节。
树上,蜗牛爬得慢极了,我蜗牛摔下来了。
板书设计:自然之道不违背自然规律细节描写反衬四年级《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自然之道》板书题目,你是怎么理解自然之道的“道”的?预设:学生能回答的: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道理。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规律。
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确都有他自己的规律。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自然之道呢?同学们都进行了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你都读懂什么了?还有哪些不懂的?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然后小组长带领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1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7f90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f.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1篇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1一、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2、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3、自主识字:⑴ 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
(如,读“愚”字不能读成yí,“吁”不能读成xī)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如,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如,写“啄”字第九笔的“点”不能丢掉,写“帽”右边的“曰”不能写成“日”等)⑴ 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⑴ 着眼学法,重点强化。
(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4、读课文:⑴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⑴ 交流练读情况。
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
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
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
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二、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1、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
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2、心声吐露:⑴ 与同桌相互交流;⑴ 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
教师做要点板书。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
(问学生有什么问题)⑴ 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⑴ 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⑴ 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4篇】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facd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2.png)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4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让学生交流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根据四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启示。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本篇课文讲的是关于自然界的规律,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我准备采用视频课件和谈话法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怎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突出重点,精读研讨,落实词句段训练,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总结升华,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明确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db886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9.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愚蠢”等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上下文、表演体验、想象内心、朗读体验”等策略深入文本,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自然之道”,受到遵循自然规律的启迪。
3.通过学习,能生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深悟自然之道,学习“通过写自然现象带给人启示”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自然之道”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游客到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看一看。
出示世界地图,标注“加拉巴哥岛”一词,这个岛名很难读,让我们一起读两遍它的名字吧。
指导读准。
2.初识“自然之道”,理解题意。
读了课题,你知道“道”这个字的意思吗?(可想象、推想:规律)那么,“自然之道”什么意思?(大自然的规律)二、整体感知,浅悟“自然之道”(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交流预习,了解学情。
(1)通过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找出难读的字,读准字音;找出难写的字,找到写正确、写美观的方法,指导点拨,实现以学定教。
(2)同桌合作检查:请互相检查文后的生字,看是不是都能读正确了,如果都读正确了,就在对方的生字表上方画一颗五角星,读不准的互相帮一帮。
(3)全班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出示第一组:嘲鸫、海鸥、鲣鸟。
指名读。
读了这三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发现这都属于食肉鸟(板书);出示图片,了解这些鸟,教师简要介绍嘲鸫。
出示第二组:孵化、巢穴、踌躇、鱼贯而出。
指名小组表演鱼“鱼贯而出”“鱼贯而入”游动的情景,在表演中理解体会。
从这组词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这些都是写什么的?——幼龟。
指导“幼”的写法,左边是个“幺”旁,右边是个“力”字。
出示第三组:若无其事、愚不可及、蠢事、悲叹。
重点指导写好“愚、蠢”两个字。
“愚”,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精品4篇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精品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d43a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7.png)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课题)自由朗读,自主预习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
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
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a77da81711cc7930b71687.png)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谈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青岛的海底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个龟岛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之道》。
学生齐读课题。
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依据学情纠正出现的错误,着力指导难写的字。
(2)学生能发现各组词语的特点并分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题目的浅层次理解。
检查预习,了解学情,针对学情进行重点指导,以学定教;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内容做准备;发现词语特点并分类,进行词语积累的归类训练,同时也为概括主要内容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3.自主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
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清主要内容,掌握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f98cd8581b6bd97f19eae0.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课题)自由朗读,自主预习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
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
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9240f1cc7931b764ce15ce.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三篇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
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2)基于阅读指导朗读、默读,诵读课文,展开想象。
“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
2、教材分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学生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差,他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 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 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13060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f.png)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篇4【教材分析】《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
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
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
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
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
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
(见大屏幕)神态语言我们向导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b232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7.png)
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四班级语文《自然之道》教案1教学目标1、熟悉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响彻云霄、踌躇、愚不行及、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同学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课件;同学预习,提出疑问。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合导入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
〔从整体入手〕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秀丽无比;布满生气,也布满了神奇。
今日,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遇到不熟悉的字查字典,留意培育同学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行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多媒体出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同学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3、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精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同学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沟通: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留意:要将同学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准时解决;若不能立刻解决,可以简洁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肯定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1、大屏幕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行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⑴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1ece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1.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自然之道说课稿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方法与过程:通过初读、再读、细读这三个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体会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 解释课题:自然之道。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自然之道的意思。
2 检查对课文内容了解了多少: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生物学向导、我们、绿龟、嘲鹰和海鸥)学生答,老师板书。
3 检查生字。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注意思考,根据黑板上已经有的词语,把生词写在恰当的位置上。
(巢穴、侦察兵、食肉鸟、饱餐、若无其事、棒球帽、气喘吁吁)4 检查对错,然后请学生们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即考察了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也了解了在初读课文中学生是否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文章脉络。
1 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
要想学好课文,首先就要读好课文。
读课文不能盲目的读,每次读了课文,我们都要有收获才行。
你们看昨天的预习大家就都有收获,昨天的课文就读的有意义。
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今天再读课文,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理清文章脉络。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就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2 全班交流,通过理顺故事的过程进行分段。
指名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们渗透阅读方法,给叙事性的文章分层,可以按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展开来进行。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精品)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9c8d6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0.png)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精品)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自然之道》这本书,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原理和规律;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2.对自然界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自然之道》教材;2.指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的工具和材料;3.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和学习目标介绍(2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堂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课时:自然观察实践活动(40分钟)1.分组指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实践活动,让他们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自然现象和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背后的原理和规律;3.收集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
第三课时:自然之道的阅读和讨论(30分钟)1.学生阅读《自然之道》的相关章节,并做好阅读笔记;2.分组讨论学习中的疑问和发现,互相交流和探讨;3.整合各组的讨论结果,开展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观点。
第四课时:写作和展示(3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阅读和讨论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之道的文章;2.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帮助他们组织自己的思路和材料;3.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在班级内展示优秀的作品。
第五课时:总结和评价(20分钟)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本主题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3.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意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自然观察实践活动,并形成习惯;2.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探索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3.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宽学生的自然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
2、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自然之道的含义。
3、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手段: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领悟“道”
(一)整体感知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生自读)
2、请几位学生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了?快打开书读读课文。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随机板书)
板书:嘲鸫幼龟救食肉鸟群龟
你们能按这样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1、师:我们当时究竟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使得我们那么紧张,而向导却若无其事呢?你能把描写这个情景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学生读第3自然段。
2、出示画面及文字: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 自由读这段话,指名读。
指导朗读。
理解“突然”、啄、“欲出又止”。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踌躇不前)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小幼龟的踌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
四年级语文教案
3、师:明明面对的是同样的情景,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师:我和同伴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随学生回答,出示2: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
师:“若无其事”什么意思?理解吗?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
师: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结合你的体会说说。
师: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师:这就是向导说的“自然之道”,在他看来,这在自然界中是很正常的,难怪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你能读出来吗?
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师: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
师:苦苦的哀求;发自内心的劝告;你对他进行了指责;
师:我们怎么忍心看着这一幕发生!老师请全体女同学读同伴说的话,全体男同学来读向导说的话,请一位同学来读叙述者的话。
4、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但在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声中,向导也只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请你体会我们和向导当时的心情,完整读读第4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5、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
6、真实的故事结局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看看故事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7、后来故事情节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你们能说说我们救幼龟的过程吗?出示课件3:填空: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8、师:我们就是这样救幼龟的,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话,先看看有什么不同,再读一读,你又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4:对比句子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们的向导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9、学生说不同,说自己的体会理解。
就请你们体会着我们以及向导万分焦急的心情读读这几句话吧。
出示课件3: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0、师:你能想象出我们当时看到什么情景才使得大家如此奋力拯救这一群幼龟的呢?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播放视频。
画外音:幼龟从巢穴爬向大海,要经过一大段无遮无拦的沙滩,此时虽是黄昏,阳光仍很明媚,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了。
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同座互相说说。
谁愿意把你想象的情景描述给同学们听。
(二至三名同学说说)
11、听了他的描述,你感受到那一大群海鸟的凶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