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哲学解读

合集下载

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
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讲的是目的~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讲的就是手段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第三~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一切依靠群众~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第四~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应该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第五~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创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
当代中国根本的决策规范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精英主义~又反对大众主义,或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要求无条件代表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反对任何精英特权和官僚等级,~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
2
1
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还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读“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一表述内涵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的深刻体现、系统表达和高度统一。

一切为了群众,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价值观是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价值大小的根本尺度、根本观点。

“为了谁”的问题,实质上是价值观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一价值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确立起来的。

《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组织的政党;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衡量政党价值大小的根本尺度、根本看法,就是能否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群众谋利益,也就是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此,一切为了群众,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一切依靠群众,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何为历史活动的前提、谁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历史有无规律、什么是人类历史的规律等历史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依靠谁”的问题,实质上是历史观问题,反映了对历史是由谁创造并推动的认识问题。

当今世界上政党组织的历史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上帝以及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创造的,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

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一切英雄人物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有可能在历史进步中发挥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群众的作用,而不是英雄人物个人的作用。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时,就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

后来,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中反复阐述和强调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一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权威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深入领会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实际出发,确立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价值目标任何群体和个体在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中,总是遵循一定的价值观,特别是有个最终的目的和目标。

就群体而言,总要解决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立场问题;对个体来说,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人生观问题。

价值目标作为群体或个体的总意向或最高目的,它联系着主体的一切行为活动,贯穿于主体的全部社会实践中,体现着主体的理想追求。

价值目标的选择是以主体对利益的理解为前提的。

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

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

一切为了群众,为人民服务,是群众路线的核心。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深入理解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深入理解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深入理解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和感悟群众路线,作为我国党的基本路线之一,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深入理解群众路线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要进行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我深感这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洗礼,也是能够为我的思想信仰做出新的贡献的学习经历。

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什么是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从而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在实践中紧密地联系群众、检验群众的意见和利益,区分群众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要,从而推进工作和社会治理趋于更加民主、科学、公正。

在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后,具体如何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就成为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党员和干部需要扎实地开展调研,积极倾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以此为依据来推动工作的实施。

仅仅靠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开展一个项目,面临的问题就可能缺乏深入调查和实践、无法得到广大群众和利益相关方的广泛认同,从而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涉及的人群、具体需求和期望,借以调整、优化工作策略与方法;在社区工作、基层服务和反腐斗争等工作中更是如此。

在实践中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离不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必须扩大知情面,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理解什么是群众路线,以及怎样去做才是符合群众路线的工作。

同时,对广大群众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去倾听、讲述、传递群众的声音和期望,这也是一种培养和巩固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信任的好方式。

我们还要避免把群众路线简单化、机械化,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类型、时期、地点和对象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工作方案和策略。

因此,党员和干部要具有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扎实经验和实际行动能力,通过这种实践中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执行力和素质。

你对群众路线的理解与认识

你对群众路线的理解与认识

你对群众路线的理解与认识群众路线是中国我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路线的核心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党的事业。

群众路线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政治力量和执政基础,从而保证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群众路线一直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同志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句名言概括了群众路线的核心精神,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展开,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觉悟,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

党的集体会议以来,主席总领导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三严三实”要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反“四风”斗争,不断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主席总领导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求干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另一方面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深化认识、增强信心、行动起来,一起推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众路线强调把人民群众作为执政的基础,坚持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

群众路线要求干部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意见和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只有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维护党的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谈谈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谈谈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谈谈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谈谈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实践活动的方针和指导思想,也
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群众路线
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深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实践活
动中去。

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群众为中心”,即以群众的利益为前提,
以群众的意志为准则,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尊重群众的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
众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党的实践活动
真正走向群众,真正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

群众路线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有助
于推动党的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它也是党在实践活动中体
现其创新的精神,推动党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使其成为我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不断
深化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改革发展,为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分析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分析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分析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分析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本文就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哲学理论根源;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的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世界的运动,为了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我们应该按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去认识世界。

我们要把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统一起来,即把认识规律、思维规律、存在规律统一起来。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它是我国党的群众路线哲学理论根源。

在实践活动中把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认识,用理论作为实践的主导,从而达到高度的统一。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曾经说过,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它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党一定会取得胜利,我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脱离群众是我党执政后的一大失误。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是我们长时间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积累,是经济建设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法宝,它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党的群众路线,它的产生不断的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性和革命l生的具体统一,也是非常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

认识论也可以是世界观,是对这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根据客观事物的一般状态,而对事物的认识又必须服从于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所以认识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观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观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观点一、引言在哲学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应该从群众中来,也应该回归群众之中。

这一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与群体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使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哲学观点,并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意义。

二、群众对个体的影响1. 群众对个体的塑造群众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习惯都会受到群众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流行让群体的力量更加具有影响力,人们在群众中往往会迎合共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

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消极,因为群众的意见和行为也可以为个体提供指引和支持。

2. 群众对个体观念的冲击在群众中,个体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思想,这对于开拓个人的思维和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个体也需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免被群体思维所束缚。

三、个体在群众中的作用1. 个体对群众的影响每个个体都拥有独特的思想和见解,当个体在群众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对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它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的观念和行为。

2. 个体对群众的引导在群众中,个体可以成为思想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个体可以引导群众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个体与群众的关系1. 个体需要从群众中受益群众中汇聚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个体需要从群众中学习和获取营养,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只有在群众中,个体才能找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2. 个体需要回归群众之中尽管个体对群众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影响力,但个体也需要回归群众之中,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体验群众生活的点滴和温情。

只有在群众中,个体才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总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观点,揭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个体虽然受到群众的影响,但也对群众产生影响。

个体需要从群众中受益,也需要回归群众之中。

在这一哲学观点的启发下,我们应当珍视个体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自己,在群众中实现自我、感受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
克思和列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它强调社会主义是历史必然的社
会发展,宣扬共产主义的理想。

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他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构建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目标,必须以群众的做主权力和工作方式
为发展机制,以促进大众共同参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而建立起一种
新的民主生活方式。

因此,马克思主义把群众路线定义为一种以群众
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重建一种新的群众主义思想。

群众路线的理解

群众路线的理解

群众路线的理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理论。

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时代的党的建设引导了群众路线的探索和实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的一条政治理论。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依据中国革命的实践来探索和确立的,旨在领导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的发展道路的一种政治理论。

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解,首先要了解它的实质。

群众路线的根本实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路线,即实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来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对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提出:“以群众为中心。

”这是指,要把群众的需求放到首要地位,使他们有机会参与领导,享受民主社会的福利。

群众路线有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即党的领导必须渗透到群众中,以群众的组织和活动作为党的领导的基本形式。

从发展角度来看,党必须巩固自身组织,同时要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推动群众参与和发挥作用,积极地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的思想。

群众路线实现的根本取决于党的会员和广大群众深入发挥作用的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对党的会员和广大群众的教育。

只有党的会员充分理解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才能掌握有效的实践方法,施行这一理论。

此外,党的会员必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做到以群众为中心。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探索确立了群众路线,形成了领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活动的一种重要理论和实践模式。

群众路线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坚定信心,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根本出发点。

当今时代,要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实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引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求真务实、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群众路线落实到今天的实践中,实现更加优越的社会主义发展。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毛泽东曾说:“群众路线是一切工作的灵魂。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深入推进群众路线在全党和全国贯彻落实的工作。

群众路线的核心精神是:自觉坚持依法治国、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利、依民情、依民意、依民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

群众路线,要求全党必须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和保障,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管理,以服务社会和公民为目的,加强社会治理,建设有效的社会管理制度,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状况,实现经济就业和收入公平,实现民生改善。

全党牢记群众路线,要以更加全面准确、更加有效迅速的措施,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迫最实际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以情结义”。

建立健全“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认可和有效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工作的中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群众路线,要求全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觉树立良好榜样,自觉把自身的行为,刻画在以人民为本的主体地位上,继续自觉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和干部的身上,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群众路线,对照党章党规,自觉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自律、纪律严明,用党的创造性转变把群众路线贯彻到细节、落实到实处、落到实处。

群众路线,要求全党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离群众,不忘本,让人民群众受益,让艰苦奋斗的人民有所收获。

我们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以民为本,以情结义,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奋斗!。

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它的现实意义

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它的现实意义

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它的现实意义-----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历史学、理论科学。

它通过对社会历史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从理论的高度,而不是从经验的角度直接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历史学,而群众路线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

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通过三大改造,改变生产关系,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十五大的伟大创举,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不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

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取得事业的胜利。

“三个代表”的思想,即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充分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哲学视域下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探析

哲学视域下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探析

哲学视域下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探析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通常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具体化和个性化,一方面贯穿着党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依托着党的组织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的指南和灵魂,党的组织路线是群众路线的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哲学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政治、组织、认识路线,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一、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哲理“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1]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了在历史活动中究竟谁是创造者的问题,同时也深刻地阐述了历史活动的主体问题。

在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当然,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过程也需要有相应的客观环境,而并非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这就是主[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95页.[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即历史客体。

作为历史主体,人民群众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主体也得到了改造,对历史客体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伴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化,以往的认识也不断地得到检验、修正,从而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断达到统一,为历史主体更好地改造历史客体创造了环境。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这一关系,正是因为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在历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才更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路线
一切依靠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 量源泉。


分享:
“鲶鱼效应”告诉 我们,在沙丁鱼群 中放入一条鲶鱼的 话,沙丁鱼就会因 危机感导致异常活 跃。其实,人也是 一样,当危机感来 临或是处在危机之 中时,人就能够激 发出自己的潜能, 做出平时做不到的 事情。
“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 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 基,力量之源。
谢谢大家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 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一,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考察。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对历史人物要坚持阶 级分析方法。
(2)普通个人的作用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 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 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 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无 有 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 合力,即历史结果”。 “每个意志都对合 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 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
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


“人民拥护不 拥护”、 “人民赞成不 赞成”、 “人民高兴不 高兴”、



“人民答应不 答应”
“群众利益无小事” 以人为本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群众 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我 们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十八 大常委见面会讲话》
(三)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群众—领导—群众——> 实践—认识—实践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路线就是国家、政党在一定时期内为实 现政治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路线 群众—领导—群众——>民主—集中—民主 4、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
三、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障碍性因素
(二)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障碍性因素


1、经济性障碍
2、体制性障碍


3、政策性障碍
4、政治性障碍

5、思想作风性障碍
(二)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由之路


1、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
群众路线的哲学解读
本专题主要内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二)两种历史观关于人民群众
观点的根本分歧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指一切对 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 的大多数。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 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 从质上来讲,是指社会的进步力量(推动历史前进 的人),这是相对于反动势力而言的,反动势力不 属于人民群众; 从量上讲,是指进步力量的群体(大多数人),尽 管群体总是由大量个体组成的,但是作为整体的群 体同作为个体的个人终归具有质的差别。人民群众 经常被简称为“人民”或“群体”。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六大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 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户 阶层、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阶层、中介 组织的从业人员阶层、自由职业人员阶层都属于人 民群众( “七一”讲话)
严惩腐败
1、《大明律》规定: 受财枉法者, 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八 十贯则处以绞刑; 2、《明大诰》中惩贪法条高达全 部条文的一半以上,处置更为严厉, 如贪赃罪按律免死者处以最残酷的凌 迟之刑,家财没官,家人发配远恶军 州。 3、创立了两种特殊的法外之刑— —“廷杖”和“皮场庙”制度。

(二)党的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 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 ◆“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认识= >实践),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 作方法。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 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 发点。
焦裕禄
孔繁森在阿里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
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 本出发点。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2、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必须坚持反腐倡廉;
4、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
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反腐倡廉 三部曲
A、廉洁奉公 B、强化监督 C、严惩腐败
官德教育
“当官之德,唯有三 事,曰清、曰慎、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 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 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 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源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 第三,人民 群众的社会实践 是实现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 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 性质,又可以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 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就是我 们的奋斗目标。
民 本 论
“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 政事。”
孟子
荀子
“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则覆舟, 君以此思危,则危 将焉而不至矣。”
10
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 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 质财富的源泉
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 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 “超常性影响”。
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观点 (二)党的群众路线 (三)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路线,也是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向人民群众学习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5、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 的观点 6、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 导群众
不断搅动锅里的水(诺基亚)
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 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践=>认识=>实践)
“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
所积累的斗争经验,所提出的愿望、要求和建议,集 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因为群众的经验和 知识虽然是多方面的、丰富的,但往往是的,所以领 导者必须要深入群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形 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和政策。(感性认 识=>理性认识,即实践=> 认识)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形成的工作指示、方针、 政策再拿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照着去办,化为实际 的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 展。(理性认识=>实践) 实践=>认识=>实践=>认识……使认识一步步地 深化和丰富,各项工作决策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修正和 补充,越来越正确起来。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杰出人物
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 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 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 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一、他们能够反映所处时代的发展 趋势,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 倡导者、发起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第三、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 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 果,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 作用。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舍英雄几 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
——梁启超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 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 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