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预设一:第二自然段(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图片)冬天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节气是哪个节气?(大寒)冬至离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离温暖的春天就更远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长而寒冷的时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再看这段话,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
(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习作例文与习作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例文与习作(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习作例文的结构特点与表达方式,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积极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习作例文: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例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
2. 习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或自由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出有深度、有个性的作文。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习作例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及优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例文的看法和理解。
4.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习作例文分析:列出例文的主要结构、表达方式和亮点。
2. 写作技巧总结:总结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3. 作文题目:板书布置的作文题目。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篇命题作文,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 选做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如日记、读后感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此教案旨在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通过导入、新授、讨论交流、写作指导、课堂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画好之后,上台展示。
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融情于事)二、“借”助课文学方法(一)锁定重点,回忆心情,尝试先写1.请大家回忆事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在心情变化图中标出。
2.在本子上把这部分写下来。
提示: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
3.展示一个同学的片段,共同评价。
(1)读语段,猜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说说哪里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小结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直白表达自己的情感,事件的描写多为概述,有一些动作、语言等描写,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具体、自然。
4.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阅读例段,学习方法,修改片段1.再读学过课文中的语段,在比较中学习方法。
(1)学习“直接抒情”。
①出示: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从这个句子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明显吗?②出示: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直接抒情”。
③找找本单元中还有哪些课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2)学习“融情描写”。
①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这个句子哪里表现出“惊惶”?②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融情描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学会写作品梗概。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提炼出作品的精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作品梗概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作品梗概的含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经典的作品梗概,让学生了解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写的作品梗概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修改和提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2. 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能够准确表达作品的精髓。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根据学生的需求,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上就是我对于《写作品梗概》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精华版
在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习作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习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语文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而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习作复习,更是让学生们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拓展思路和视野的重要环节。
本篇文章将介绍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精华版。
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2.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熟悉题目让学生仔细阅读习作题目,理解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例如,题目是《我的书法老师》,要求在作文中描述自己的书法老师,以及老师所教授的笔法和技巧。
第二步理清思路让学生列出自己要写的内容,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逻辑思路。
例如,在作文中可以先从介绍老师的长相和性格开始,描述老师所教授的笔法和技巧,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突出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第三步细化段落让学生将整个作文分成段落,并细化每个段落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第一段可以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第二段可以详细介绍老师所教授的笔法和技巧;第三段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四步拟定语句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转化成语句。
例如,在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方面,可以用“他(她)那温和的笑容和谦逊的态度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样的语句来形容;在描述老师所教授的笔法和技巧方面,可以用“他(她)的笔法雄奇、流畅,让人仿佛感受到了一种美妙的韵律。
”这样的语句来描述。
第五步修改润色让学生在写完整篇作文后,仔细检查每一段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并在必要的地方修改和润色。
例如,如果一段语句表达不清楚,可以对其进行改写或补充;如果语言不够生动,可以增加细节和形象的描写。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习作复习教案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习作例文 优质教案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与方法,自信地表达。
语言运用: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思维能力:从习作例文中学习表达真实情感的方法。
审美创造:能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解析】关注旁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旁批自读思考,旁批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别了,语文课》中我的情感变化,体会《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并且从这两篇例文中体会充满爱和感恩的情感。
关注习作例文写作方法: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1.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文的情感的。
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
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重点】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难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内的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情感有变化,将至变化写清楚。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想象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如果有一天你将不再学习语文,不再学习中国文字,你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少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机会学习语文了,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2.出示习作例文题目:《别了,语文课》(出示课件2)二、自主阅读,交流情感(一)《别了,语文课》(出示课件3)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别了,语文课》,借助旁批,说一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习作
习作:家乡的风俗本次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本次话题不仅与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选编本次习作的意图是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一步理解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并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重点:合理安排详略,表现出家乡风俗的特点以及魅力。
难点:能发现别人和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1.教师课前设计资料收集单,引导学生从风俗的由来、内容或活动形式、寓意以及人们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等方面搜集资料。
2.在学生完成搜集资料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班内交流。
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习作内容,列出习作提纲。
3.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详略安排,确定本次习作重点介绍什么内容。
4.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写相同风俗,或是习作内容相似的同学一起交流评改,互相启发。
1.教师设计“我最喜欢的风俗”调查问卷,学生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完成调查问卷。
2.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2课时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合理安排详略,表现出家乡风俗的特点以及魅力。
一新课导入1.教师课件出示诗词,学生读诗词并且说一说分别描写了什么节日的风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分别是写哪一个节日的。
2.师:春节、元宵节、重阳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庆祝这些传统节日,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那么风俗是什么呢?3.学生交流自己对风俗的看法。
预设: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俗,用手中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习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段落等。
2. 复习习作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事物的外貌和内在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习作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合理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2. 复习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用生动有力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使文章既准确、生动又富有情感。
2. 如何使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学生作文题目。
2. 复习教材中相关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习作的基本要素(15分钟)1. 温故习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段落等。
2. 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分析其组成部分。
3. 引导学生总结习作的基本要素,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作文。
二、复习习作的写作技巧(20分钟)1. 复习描写事物的外貌和内在特征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用形容词、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
2. 复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5分钟)1. 设定一个新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给定的写作题目。
2. 引导学生先整理思路,再展开写作,并注意文中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指导学生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生动性。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3. 鼓励学生加强写作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1. 习作的基本要素- 标题- 开头- 结尾- 中间段落2. 习作的写作技巧- 描写事物的外貌和内在特征-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理思路- 展开写作- 修改、润色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围绕“真情流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真情流露”的含义,懂得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3.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优秀作文范文、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讲解“真情流露”的含义,分析优秀作文范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并运用写作技巧。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写一篇习作,要求真情流露,字数不限。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习作,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解决,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写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注:本文为示例性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课程,主题为“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文字抒发内心情感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用文字抒发内心情感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习作纸、笔等基本学习用具。
2. 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拍照设备,用于拍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以及这些美好给自己的感受。
3. 写作指导:讲解写作技巧,如何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写作。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2. 重点内容: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实感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作文,要求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2. 选做题:拍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用文字抒发内心情感的习惯。
在作业设计上,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和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目标]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1.什么是风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
(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
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
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
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
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
“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
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
这么多的风俗都有着它存在的一定道理,我们如何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请走进第一单元的习作阅读提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风俗活动。
2.尝试介绍自己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重点介绍经历和感受。
3.初步知道介绍风俗活动的介绍方式和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文字介绍。
【出示课件1】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2分钟)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板书:家乡的风俗)通过介绍民族文化,知道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
(板书:多样性→)【出示课件2】1、“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教师出示,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
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出示课件3】2、结合ppt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9830;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小学毕业班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六年级语文组XXX2020年6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已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
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二、复习内容1.学会20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已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6.能掌握《读读背背》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享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三、复习要点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相关推荐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精选11篇)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对复习要有起码的安排和目标的制定,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
那么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篇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临近小考。
为了搞好复习,特定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本班人数3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7人期中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共计20。
有几个同学在优秀边缘上。
具体表现为,学生基础知识有个别同学错误多,阅读题也有失误,习作题差不多。
奋斗目标:保证总率20。
二、复习方法:遵循上级安排计划分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段:系统复习:严把基础知识关,针对教材内容逐个过关,查缺补漏。
第二段:针对考试要求,细化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楚,精选列题,对两边生逐个过关落实。
第三段:试题训练,把好考试关,精选题组,强化测试。
三、措施:1、严把基础知识关,面向全体,照顾差异。
2、考查学生知识遗漏,采取补救措施。
3、对边缘生逐个过关。
4、精选习题,强化知识综合应用。
5、狠抓边缘生,以鼓励为主。
6、指导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
7、考核要严格。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1、巩固汉语拼音;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掌握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能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会用汉语拼音和部首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悉地查字典、词典。
(基础知识方面)2、阅读有浓厚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十二册指定背诵的课文,默写十一、二册指定的诗词;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习作
习作:心愿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心愿,心愿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希望,六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与期盼,心中常常蕴藏着许多的美好心愿,本次习作能唤醒他们埋在心底的美好心愿,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1.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2.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1.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愿。
2.教师引导学生想想选择什么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然后组织学生分享交流习作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
4.习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自己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习作与最想交流的对象进行分享,提出修改建议,再修改完善习作。
1.教师设计“我的心愿调查问卷”,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地完成调查问卷。
2.制作本课课件。
3课时1.了解心愿的美好。
2.能用流畅的语言相互交流各自的心愿。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歌曲《心愿》。
2.学生欣赏歌曲后,说一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
3.师: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愿望,我们的愿望想要马上实现是不大可能的。
可是我们可以把这些愿望在作文中成为现实,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完成的习作内容——心愿。
可引导学生先理解心愿,即梦想、愿望。
通过歌曲导入课题,学生初步感知自己的心愿,有效地过渡到习作教学的情境中。
1.教师视频播放“流星雨”的画面,学生面对画面许下自己的心愿。
2.师:传说对着流星雨许一个心愿,这样这个心愿就可以实现。
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刚才的心愿是什么吗?3.师: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的心愿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面对流星雨许愿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习作的热情。
二归纳整理,梳理心愿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的“心愿图”(见教材第74页),和学生一起进行梳理,说一说由哪些方面的心愿组成。
2.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3.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互相诉说自己的心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品梗概的概念和作用,理解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提炼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撰写清晰、连贯的作品梗概。
4.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定义:介绍作品梗概是对一部文学作品主要内容进行简洁、系统的概括,它通常包括作品的主要人物、情节、背景和主题等。
2. 作品梗概的作用:阐述作品梗概对于快速了解文学作品、进行文学评论和研究的重要性。
3.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讲解作品梗概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如何安排内容的逻辑顺序。
4. 撰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作品、提取关键信息、组织语言并撰写梗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撰写出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的作品梗概。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从复杂的文学材料中提炼出核心内容。
- 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撰写出既简洁又全面的作品梗概。
教具与学具准备- 课文选段或完整的文学作品。
- 习作纸、笔。
-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要点和示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简短的故事引入作品梗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概念:详细解释作品梗概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3. 示例分析:提供几个经典作品梗概的示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4. 实践指导:分步骤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作品、提取信息并撰写梗概。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合作撰写作品梗概。
6. 展示与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梗概,全班讨论,给予反馈和建议。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品梗概的重要性和撰写技巧。
板书设计- 作品梗概的定义与作用-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 撰写作品梗概的步骤- 学生作品展示与讨论要点作业设计- 让学生独立选择一部文学作品,撰写作品梗概。
部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 总复习教案(全册)
尝试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浏览课文
梳理知识点
导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每课的主要内容。
生字
1.易读错的字
屏幕(píng) 拆开(chāi) 琼浆(qióng) 插槽(cáo) 闪烁(shuò) 学弈(yì) 鸿鹄(hóng hú) 凸出(tū) 凹陷(āo) 纬度(wěi)
引导学生品读,欣赏,理解
当堂检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字:易读错字、易写错字、形近字、多音字;
词:近义词、反义词、成语、词组等;
句:好句 、句意、 背诵。
篇章:写什么、表达的思想情感、运用的表达方法
课后反思
学科
语文
承教者
授课时间
2019.12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四单元理想与信念
课型
总复习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理想与信念”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为人民服务》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习难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浏览课文
梳理知识点
导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每课的主要内容。
字:(1)易读错:
逶迤(shī yí) 日寇(kòu gòu)
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 tiěsuǒ fèi téng bīng báo
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博而不精( ) 精益求精(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作梗概》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作梗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写作梗概,学生能够简单叙述梗概的作用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简单的作品梗概。
3.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文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掌握如何写作梗概的技巧和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重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
三、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或电影,让学生自由分享感想和梗概。
2.认识梗概:概念解释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梗概,梗概的作用是什么。
3.写作梗概的结构教师可以用模板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梗概的结构,即要素是什么;简短扼要、精确表达;不要照抄原文。
4.分步指导写作梗概:(1)学习范文教师向学生出示范文,学生自己品读并理解内容。
(2)量身定做每位学生对针对所看过文学作品或电影进行梗概的书写。
(3)逐一呈现交流环节,教师可逐一点评学生的梗概,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5.巩固练习让学生各自选择一篇课堂学过的文学作品或电影,或者其他自己曾经读过或看过的小说、电影用新学技巧进行撰写梗概。
6.作业布置教师对学生进行再次梳理和回顾,并给予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并到班级学习平台中投稿,让大家互相分享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方法1.问答相结合的教学法。
2.模范引领法。
3.小组合作法。
4.让学生自由发挥并积极参与。
五、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写梗概的技巧认识和掌握材料。
2.学生能否分析、归纳、总结关键点和概括主旨。
3.学生表达思路和能力、语言和文字组织能力的发展情况。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习作教案
心愿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 (板书:心愿)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
”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复习教案习作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五、小结习作,提出任务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六、欣赏佳作,师生互动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
(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
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
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二)复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复习过程: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四、形成作品集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三)复习目标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1.自改自评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
说一说:⑴老师修改了什么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a交换作文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
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
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
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
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四)复习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
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评改作文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范文: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息/在暴风中/听来/最美/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它甚至能窘困/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
而这部着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
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
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
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
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
”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五)复习目标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汇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轨迹,带给了我们快乐、醉人、难忘、忧伤等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令我们的童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今天让我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流于笔端,共同分享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读书,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调动储备,精心选材1.读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请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你与同桌交流的同时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赶紧拿起笔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三、修改习作,评价赏析1.学生自改请将你的习作朗读两至三遍,对照习作要求自己进行修改。
2.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①画出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说说好在哪里。
②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
3.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润色作文。
4.精彩赏析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说说好在哪里(着重注意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打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