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制订教师:张娟城市学院2015年12月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模块01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1、设计步骤工作任务 任务1:“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任务2:“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概念设计 任务3:“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任务4:“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学习目标理解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和步骤掌握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绘制E-R 图的方法 掌握将E-R 图转换为数据表逻辑形式的方法 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2、设计内容任务1-1 “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四个阶段。

在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可以独立于任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而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则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密切相关。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需求分析说明书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的特征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特征数据库概念模式数据库逻辑模式数据库物理模式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要求。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并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形式加以描述。

概念设计主要是把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化为概念模型。

概念设计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我们将使用E-R 模型作为概念模式设计的工具。

逻辑设计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概念模式转换为逻辑模式。

因为逻辑设计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密切相关,本书以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讨论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就是为关系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譬如MS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流程课程信息选课情况人数未满人数 已满成绩处理成绩查询统计报表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学生登录学生网上课程选修课程开设教师登录重选实施教学教师网上录入成绩系统功能结构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课程管理人员管理系统登录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班级管理网上选课成绩录入系部信息维护专业信息维护班级信息维护学生信息维护教师信息维护课程信息维护任课信息维护学生成绩查询学生信息查询教师信息查询班级成绩报表学业警告报表新增更新删除学生系统登录教师系统登录管理人员登录系统登录从“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学生要登录系统进行课程选修和个人成绩查询等操作;教师要登录系统进行课程成绩录入和课程成绩查询等操作;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登录系统进行系部、专业、班级、课程等信息维护等操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New

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New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实验指导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一.设计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为了配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开设的,是将数据库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重点掌握如下环节——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要求如下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学生如有事不能上课要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并且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允许超过课程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

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按照缺勤次数/考核次数比值计算),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二.适用专业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三.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本课程设计分五个阶段:1)选题与搜集资料:选择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

2)分析与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功能与数据分析,并进行数据库、系统功能等设计。

3)程序设计:在具体的DBMS环境下,创建数据库、建立表及必要的其它部分(如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运用掌握的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所设计的模块功能(可选)。

4)调试与测试:自行调试程序,成员交叉测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

5)验收与评分:指导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开发的系统,及每个成员开发的模块进行综合验收,结合设计报告,根据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评出成绩。

四.本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的每个步骤,以及提交各步骤所需图表和文档。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的方法实验要求:使用Oracle 11g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实验条件:计算机,Oracle 11g实验内容:1、假设你是DBA,需要定义系统中的所有表。

试根据下面给出的关系模式,用SQL完成数据表的建立。

假设“阿里巴巴”酒店数据库中有如下的几个关系模式:(1)客户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2)客户入住信息(身份证号,客房号,入住时间,退房时间)(3)客房(客房号,客房类型号)(4)定价(客房类型号,客房类型名,单价)(5)订票(身份证号,机票号,订票时间)(6)机票(机票号,起始地,目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机票价格,机票状态,航空公司号)注:机票状态只有三种 0:未出票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7)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号,航空公司名,电话)(8)雇员(雇员号,姓名,雇员年龄,雇佣日期,被投诉次数)(9)打扫(雇员号,客房号)说明:数据库表中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及宽度,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数据库名、表名、字段名中英文均可,但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含义。

2、试根据下面的完整性约束要求,用SQL对上面已经建立好的“阿里巴巴”酒店数据库表进行完整性约束定义。

(1)雇员的年龄必须大于20岁小于55岁,被投诉次数不能超过10次。

(2)客户的性别只能是“男”或“女”。

(3)客户每次入住的客房号和入住时间不能为空。

(4)各种类型客房的定价不得低于100元,也不得高于2000元。

(5)机票的状态只能有三种:0:未出票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实验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查询、更新的方法实验要求:使用Oracle 11g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更新操作实验条件:计算机,Oracle 11g实验内容:1、试用SQL完成下面10个查询操作。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2008.1目录目录 (Ⅰ)前言………………………………………………………………………………………实验一初识SQL Server 2000…………………………………………………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三表的创建、管理及数据操作……………………………………………实验四单表查询……………………………………………………………实验五连接查询…………………………………………………………实验六嵌套查询……………………………………………………实验七视图的创建和管理……………………………………………………实验八游标的使用……………………………………………………实验九T-SQL语言编程基础…………………………………………………实验十函数…………………………………………………………………………实验十一索引、默认值约束和默认值对象………………………………实验十二数据完整性的实现…………………………………………………实验十三存储过程…………………………………………………实验十四触发器…………………………………………………实验十五系统安全管理…………………………………………………实验十六数据备份、恢复和导入导出………………………………………实验十七综合训练…………………………………………………前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了所有应用领域。

例如,办公系统、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业管理等,都广泛应用了数据库技术。

本实验指导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资料。

通过安排实验及布置的任务,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进行数据库及表的创建和管理、查询、Transact—SQL程序设计、各类约束的创建及使用、视图及索引的创建与管理、SQL Server 的存储过程的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 的触发器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及恢复。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实验的地位、作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先导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至少一种,最好已学习了《软件工程》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M1S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软件开发方面核心实践课程。

本课程在内容方面着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开发的MIS系统的用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开发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

四、题目的有关说明M1S系统的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是需求分析,即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工程,弄清一个MIS系统要“做什么”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软件工程理论专门将需求分析阶段上升为需求工程的根本原因。

本实践课考虑到学生通过现场调研、用户走访的方式来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对于一部分题目不够现实,有些题目的专业知识背景也非短时间能解决,因此在鼓励学生尽量通过实际用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的同时,对部分题目给出一个概要的用户需求,特别建议对于没有实际调研的题目,学生要尽量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去设想用户需求,从一个尽可能翔实的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等。

有关用户需求部分,也建议学生进行充分的相互讨论,包括与指导教师的讨论等。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教学目标《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是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通过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对前期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理论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以及撰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一)、主要内容:(1)、掌握数据库设计(包括六个阶段)的基本方法(2)、熟练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3)、了解MIS系统的常用的开发模式(4)、掌握一种MIS开发工具(ASP,PB,VC++,Delphi,,C#等)(5)、具体设计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MIS)(二)、要求:严格遵循软件开发的规范与信息系统的开发规程,整个设计过程严格按如下的几个阶段要求执行,并提供规范设计文档。

(1)、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该阶段结束后要求提供完整的数据字典、数据流图中处理过程的描述。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

该阶段结束后要求提供完整的E-R图。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数据库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该阶段结束后要求提供优化的关系模式。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针对具体的DBMS,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5)、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数据库前端应用开发)采用某种MIS开发工具,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

(6)、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完成数据的载入、应用程序的调试、数据库的试运行及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三、课程设计题目安排课程设计典型题目已给出,要求每组(小组成员不得超过3人)一题,可以选择相应的题目,也可自拟题目,但要符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达到的功能和难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五版)(2013010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五版)(2013010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2013 01 02前言当前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实验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然而,作为专业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环节却缺少必要的教材,致使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过程难以控制和管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将影响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鉴于此,整理这本《数据库实验指导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据库实践教学的依据,从而使实践教学管理有据可依,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在安排实验的内容和学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校数据库教学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在2010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验学时更改为18个学时,加大了实践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此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每一学期都在进行修改,使其更加贴近教材,更加贴近实际。

由于萨师煊王珊编写的《数据库概论第四版》于2006年9月出版,与其第三版有了较大的改进,增加了不少内容,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应用,这次对实验指导书的修正也是基于此。

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因本实验内容考虑不周,会出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届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及时地修改。

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5)第三章实验项目 (6)实验一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7)实验二SQL语言初级查询 (10)实验三SQL语言高级查询 (10)实验四视图、索引及数据更新 (19)实验五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 (24)实验六存储过程的建立与使用 (25)实验七触发器的建立与使用 (26)实验八数据库连接与登陆 (28)实验九数据库并发控制 (30)实验十数据库数据备份与恢复 (31)实验十一综合应用编程(一) (32)实验十二综合应用编程(二) (33)第四章实验项目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34)第五章参考文献 (35).第一章概述数据库实践教学是数据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参加工作后都要用到得课程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2008.1目录目录 (Ⅰ)前言………………………………………………………………………………………实验一初识SQL Server 2000…………………………………………………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三表的创建、管理及数据操作……………………………………………实验四单表查询……………………………………………………………实验五连接查询…………………………………………………………实验六嵌套查询……………………………………………………实验七视图的创建和管理……………………………………………………实验八游标的使用……………………………………………………实验九T-SQL语言编程基础…………………………………………………实验十函数…………………………………………………………………………实验十一索引、默认值约束和默认值对象………………………………实验十二数据完整性的实现…………………………………………………实验十三存储过程…………………………………………………实验十四触发器…………………………………………………实验十五系统安全管理…………………………………………………实验十六数据备份、恢复和导入导出………………………………………实验十七综合训练…………………………………………………前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了所有应用领域。

例如,办公系统、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业管理等,都广泛应用了数据库技术。

本实验指导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资料。

通过安排实验及布置的任务,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进行数据库及表的创建和管理、查询、Transact—SQL程序设计、各类约束的创建及使用、视图及索引的创建与管理、SQL Server 的存储过程的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 的触发器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及恢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要求⼀、课程设计⼀的及基本要求《数据库原理及应⽤》课程设计是为数据库原理及应⽤课程⽤独⽤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课程设计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的实际动⽤能⽤和提⽤学⽤综合素质⽤分必要。

本课程分为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应⽤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三个阶段进⽤。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标是:1)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平。

2)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课题,进⽤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动⽤能⽤,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阶段1) 通过社会调查,选择⽤个实际应⽤数据库系统的课题。

2)进⽤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写出系统分析和设计报告。

3)设计数据模型并进⽤优化,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应⽤程序设计阶段1)完成数据库定义⽤作,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录⽤。

2)实现应⽤程序的设计、编程、优化功能,实现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和并发控制技术等功能,并针对具体课题问题提出解决⽤法。

(3)系统集成调试阶段对系统的各个应⽤程序进⽤集成和调试,进⽤步优化系统性能,改善系统⽤户界⽤。

三、主要实践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5标准版或企业版。

⽤级程序设计语⽤为JAVA或C#。

四、设计⼀式与基本要求设计课题在附表的选题表中选择⽤个课题或者⽤选课题。

可以1-2⽤⽤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分⽤合作,课题组独⽤完成。

课程设计需要提交的内容:课程设计成果要求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系统实现的数据库和程序源码。

(1) 、装订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2) 、数据库与应⽤系统(以⽤组或班级为单位刻光盘提交)。

五、考核内容与办法1.课程设计实现的应⽤系统程序应功能完整,设计⽤法合理,⽤户界⽤较好,系统调试通过,运⽤正常。

2、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不少于3000字,可以使⽤统⽤的设计说明书稿纸(16开),⽤写。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立数据库实验目的:熟悉SQLSERVER2005实验环境和SQL语句,能够利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工具和SQL语句两种方式建立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并向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

实验内容:1、启动和关闭SQLSERVER服务器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具完成下列工作1)创建大学教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称:JXGL 位置:D:\userDB数据文件jxgl.mdf日志文件:jxgl_log.ldf2)创建大学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学生关系表S ,专业关系表SS,课程设置关系表CS,授课关系表TEACH3)为大学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基本表添加,修改,删除数据。

4)根据需要为大学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建立和查看索引,为SName字段建立唯一、非聚集索引,参看教材例4.8和例4.93、使用SQL语句在查询编辑器中完成下列工作:1)创建大学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学生关系表S,课程关系表C,学习关系表SC,教师关系表TCREATETABLE S(s# char(9)primarykey,sname char(10)notnull,ssex char(2)check(ssex in('男','女')),SBIRTHIN datetime NOTNULL,placeofb char(16)notnull,SCODE# CHAR(5)NOTNULL,CLASS CHAR(6)NOTNULL);CREATETABLE C(C# char(7)primarykey,Cname char(16)notnull,CLASSH INT);CREATETABLE SC(S# CHAR(9),C# CHAR(7),GRADE SMALLINTDEFAULT(0),PRIMARYKEY(S#,C#));CREATETABLE T(T# char(8)primarykey,TName char(10)notnull,TSex char(2)check(tsex in('男','女')),TBIRTHIN datetime,Titleof CHAR(10),Trsection char(12),tel CHAR(7));2)利用SQL语句给学生关系表S和学习关系表SC中插入数据记录insertinto S(s#,sname,ssex,SBIRTHIN,placeofb,SCODE#,CLASS)values('200401003','王芳','女','1982-12-12','江苏','S0401','200401');insertinto Svalues('200401004','王丹','女','1982-02-02','江苏','S0401','200401');insertinto sc (S#,C#,Grade)values('200401001','C401001',96);insertinto sc (S#,Grade,C#)values('200401001',100,'C401003');3)从学生关系表S中删除籍贯为“上海”的所有学生的记录DELETE FROM S WHERE PLACEOFB = ’上海’;4)从学习关系表SC中删除“李建平”的所有课程的记录DELETE FROM SC WHERE S# IN(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 = ‘李建平’);5)把学习关系表SC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不及格成绩全部改为61分UPDATE SC SET GRADE = 61WHERE grade < 60 and c# =(select c#FROM Cwhere CNAME ='计算机网络');6)在学习关系表SC中修改“数据结构”课程的成绩,若成绩低于该课程的平均成绩时,则将其成绩改为该平均成绩。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ACCESS版)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ACCESS版)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辅助实践教学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设计要求:通过设计一完整的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环境、目标和方法。

熟练掌握两个主要环节:①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要求如下:1.以小组为单位,1~3人为一组。

2.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5.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但要保持联系畅通,密切合作,培养良好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设计说明书(设计报告)提纲(特别提示:报告要有自己思路的完整详尽的论述[3000字以上],不能只有图表)设计说明书内容如下:概述:系统的基本任务,主要业务,开发目标(一)需求分析1.用户需求:系统现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的具体指标等。

2.业务分析及整理:描述系统的业务工作流程,画出规范的数据流程图及必要的数据字典。

3.功能需求分析:改进完善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需要拥有哪些功能来完成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写出由基本项构思ERD的四条原则及根据每条原则相应得出的实体、联系及其属性,并确定主实体的主标识,画出ERD;用原则4检查改正错误;对其中复杂的多元联系进行分析,必要则改进。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类别: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编号:总学时:学分:适用专业:信管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及操作实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地位、作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上机实验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进一步强化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

实验的任务是要结合数据库原理和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实验一 SQL的数据定义(4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DBMS的数据定义功能(2)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语句2、实验内容(1)创建、删除表(2)查看、修改表的定义(3)导入导出数据(4)备份和还原3、实验要求(1)熟练掌握SQL Server的基本操作(2)写出实验报告4、实验步骤设有一个学生-课程数据库,包括学生关系Student、课程关系Course和选修关系SC: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Memo)课程表:course(Cno,Cname,Ccredit,Memo)学生成绩表:score(Sno,Cno,Grade)用户表:userpass(UserID,Pass)(1)创建、删除表,例如:student(Sno int,Sname varchar(20),Ssex int,Sage int,Sdept varchar(50),Memo varchar(50))Primary key (Sno)course(Cno int,Cname varchar(40),Ccredit int,Memo varchar(50))Primary key ( Cno)score(Sno int,Cno int,Grade decimal(10,2))Primary key (Sno, Cno)userpass(UserID varchar(10),Pass varchar(10),Memo varchar(50))Primary key (UserID)实验二 SQL的数据查询(4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DBMS的数据查询功能(2)掌握SQL语言的数据查询语句2、实验内容(1)SELECT语句的基本用法(2)使用WHERE子句进行有条件的查询(3)使用IN,NOT IN,BETWEEN等谓词查询(4)利用LIKE子句实现模糊查询(5)利用ORDER子句为结果排序(6)用SQL Server的统计函数进行统计计算(7)用GR0UP BY子句实现分组查询的方法(8)UPDATE 语句用于对表进行更新(9)DELETE 语句用于对表进行删除(10)INSERT 语句用于对表进行插入3、实验要求(1)熟练掌握SQL的数据查询语句SELECT(2)掌握多表查询的技术(3)掌握使用嵌套查询的方法(4)掌握SQL的数据更新语句INSERT、UPDATE、DELETE(5)写出实验报告4、实验步骤对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选修表SC进行查询:(1)SELECT语句的基本用法例如: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周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2.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又要分工明确。

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编程语言可由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悉。

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参考使用的语言有:C#。

二、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周一:需求分析,总体设计
周二:详细设计
周三-周四:上机调试
周五:应用程序打包并撰写实验报告,做好答辩准备。

1)
2)具有留级、休学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功能。

3)能输出常用的各种报表。

4)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1)学生成绩表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2)对于新生班级,应该首先进行基本情况录入、选课、然后才能进行成绩录入。

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图书基本信息表,借书卡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图书分类信息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图书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办理借书卡模块。

3)实现借书功能。

4)实现还书功能。

5)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6)对超期的情况能自动给出提示信息。

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图书编号可参考国家统一的图书编码方法,再完成基本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尽量使系统能具有通用性。

题目三银行储蓄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定期存款单,活期存款帐,存款类别代码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储户开户登记。

2)办理定期存款帐。

3)办理定期取款手续。

4)办理活期存款帐
5)办理活期取款手续。

6)实现利息计算。

7)输出明细表。

8)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1)要进行实际调研,系统功能在实现时参照实际的储蓄系统的功能。

(2)同时要考虑银行系统数据的安全与保密工作。

题目四设备管理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设备明细帐表,设备使用单位代码表,国家标准设备分类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设备的录入、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2)实现国家标准设备代码的维护。

3)能够对设备进行方便的检索。

4)实现设备折旧计算。

5)能够输出设备分类明细表。

6)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具体设备编码参考国家统一编码方法,功能实现也要考虑通用性。

题目五医院药品进销存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药品分类代码表,药品库存表,供货商信息表,采购信息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新药品的入库。

2)过期药品的出库登记、处理记录。

3)药品库存检索。

4)供货商信息检索。

5)药品采购记录管理。

6)药品用药说明信息管理。

7)输出相应的数据报表。

8)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具体项目内容去医院进行调研,药品编码也应参考国家统一编码方法。

题目六英语学习助手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英语分级单词表,常用单词例句表,短文分级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英语单词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实现常用英语单词例句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3)实现英语单词检索、翻译等。

4)常用英语单词例句检索。

5)根据难度随机生成一份单词测试题目。

6)能够检索出短文极其翻译对照表。

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系统要考虑实用性,尽量实现英汉互译。

英语单词和短语可以考虑加上声音。

题目七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表,专业信息表,地区代码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对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等。

2)实现毕业生专业信息的维护。

3)定时发布用人单位的毕业生需求信息。

4)方便的实现对人才需求信息的检索。

5)对用人单位的级别能够自动进行变更。

6)能够对历年的毕业需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方便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检索,可考虑将就业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

题目八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教师基本信息表,课程表,教室资源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对上课教师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2)对全院开设的课程进行管理。

3)录入教师基本上课信息。

4)实现自动排课功能。

5)简单计算工作量。

6)能够进行各种数据统计。

7)能够输出相应的报表。

8)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
软件功能主要考虑实用,具体功能模块一定要先进行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