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内容提要】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独立、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该类犯罪是我国刑法中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因此被排在十大类犯罪之首。

危害国家安全罪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本类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的团结统一,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本类犯罪与其他各类犯罪区别的关键所在。

2.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背叛国家、分裂国家、投敌叛变、叛逃、间谍等各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所有犯罪的表现形式都是作为,且大多数都属于行为犯。

3.本类犯罪的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只有少数犯罪属于特殊主体,如叛逃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背叛国家罪和投敌叛变罪只能由中国公民构成等。

4.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其中大多数为故意,只有少数犯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应重点掌握的罪名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共计12个具体罪名,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罪名如下:1.背叛国家罪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3)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认定背叛国家罪,要注意划清其与分裂国家罪的界限。

2.投敌叛变罪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2.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3.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

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

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

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

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A.以合同诈骗罪220万元未遂论处,酌情从重处罚B.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论处,合同诈骗120万元作为未遂情节加以考虑C.以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论处,合同诈骗100万元既遂的情节不再单独处罚D.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与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并罚6.A.乙提供钥匙的行为对甲成功实施盗窃起到了促进作用,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B.乙提供的钥匙虽未起作用,但对甲实施了心理上的帮助,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C.乙欲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D.乙的帮助行为的影响仅延续至甲着手开门盗窃时,故乙成立盗窃罪未遂的帮助犯7.A.甲欺骗乙望风,构成间接正犯。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习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习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习题及答案解析(二)一、多选题(共60题,共120分)1.丁某教唆 17 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2.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B. 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3.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4.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

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强迫交易罪实行并罚B.乙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

李某要求归还时,乙谎称摩托车被盗。

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C.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D.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属于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吸收犯5.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

在服刑 13 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B.乙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9 年,犯嫖宿幼女罪判 8 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5 年。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试题和答案(2)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试题和答案(2)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试题和答案(2)推荐文章国家安全法规定的相关考试试题是什么热度: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题目热度:保密知识的相关测试题目以及答案热度:国家工作人员保密法知识的测试题热度: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答案解析热度:(B)24.齐某在A市B区利用网络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宣称刘某系当地黑社会组织“大哥”,A市中级法院院长王某为其“保护伞”。

刘某以齐某诽谤为由,向B区法院提起自诉。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B区法院可以该案涉及王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C.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王某应自行回避D.齐某可申请A市中级法院及其下辖的所有基层法院法官整体回避(A)25.成年人钱甲教唆未成年人小沈实施诈骗犯罪,钱甲委托其在邻市检察院担任检察官助理的哥哥钱乙担任辩护人,小沈由法律援助律师武某担任辩护人。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钱甲被拘留后,钱乙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B.本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公安机关应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钱乙C.检察院讯问小沈时,武某可在场D.如检察院对钱甲和小沈分案起诉,法院可并案审理(C)26.下列哪一证据规则属于调整证据证明力的规则?A.传闻证据规则B.非法证据排除规则C.关联性规则D.意见证据规则(C)27.甲涉嫌盗窃罪被逮捕。

在侦查阶段,甲父向检察院申请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由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负责B.审查应不公开进行C.检察院可向公安机关了解本案侦查取证的进展情况D.如对甲父的申请决定不予立案的,应由检察长批准(C)28.甲系某地交通运输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巡查执法时致一辆出租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司机乙重伤,乘客丙当场死亡,出租车严重受损。

甲以滥用职权罪被提起公诉。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可成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B.交通运输管理所可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C.丙的妻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D.乙和丙的近亲属可与甲达成刑事和解(D)29.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2018司法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啦,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C.改造与教育相结合
D.罪刑法定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C.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D.从重从快从严
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主客观相一致
B.罪责自负
C.罪责刑相适应
D.刑法人道主义
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根据宪法
C.维护主权
D.罪刑法定
二.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中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罚个别化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中有( )。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三.简答题
简述罪刑法定原则为什么排斥类推。

四. 论述题
试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CD )A、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B、对于牵连犯都是择一重罪处罚C、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D、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2.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BC )A、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B、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C、入室抢劫罪的非法侵入住宅与抢劫行为存在吸收关系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3.实质的一罪有( ABC )。

A、想象竞合犯B、结果加重犯C、继续犯D、连续犯4.在以下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有( CD )。

A、结果加重犯B、继续犯C、连续犯D、吸收犯5.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ABC )。

A、连续犯B、牵连犯C、吸收犯D、惯犯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答:对于刑法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

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根据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进行判断,不能以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否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因为其假设存在而存在。

(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锁链”,一现象是某一现象的结果,其本身又可以是另一现象的原因。

因此,要确定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必须把其中的一对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孤立的考察它们。

至于哪一对现象需要抽出被研究,则要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因为刑法中研究因果关系的目的,是要解决行为人对所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所以此处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犯罪构成要件【4】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犯罪构成要件【4】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犯罪构成要件【4】21.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 )。

A.主观要件B.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C.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或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要件D.主观内容22.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A.应当预见B.可能预见C.明知D.已经预见23.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 )。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B.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24.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

A.可以负刑事责任B.必须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25.犯罪的直接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C.认识到并希望发生D.明知并希望发生26.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的这样一种心理态度,即(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其某种结果B.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C.实现其内心起因D.是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27.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 )之中。

A.故意犯罪B.直接故意犯罪C.间接故意犯罪D.过失犯罪28.某种行为在刑法上不认为是犯罪,但行为人由于误解法律认为是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叫( )。

A.对行为认识错误B.过失犯罪C.对事实认识错误D.假想犯罪【参考答案】1. CD2.ACD3.CD4.AB5.BC6. AB7.CD 8CD 9.AD 10.ABCD11.AC 12.ACD 13.BCD 14.AD 15.ABD16.AB 17.AB 18.ABCD 19.ABC 20.AD21.ABCD 22.BD 23.BCD 24.ABC 25.ABCD26.AB 27.CD 28.BC。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2) 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犯罪是的行为。

A.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B.危害社会C.违反法律D.应受法律惩罚2.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犯罪的阶级性4.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A.危害了社会B.损害了国家利益C.损害了公民利益D.违反了刑法5.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是。

A.主观罪过性B.阶级性C.刑事违法性D.犯罪概念二. 多项选择题1.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主观罪过性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2. 免予刑事处罚是指。

A.宣告有罪,免予刑罚处罚B.宣告无罪,免予刑罚处罚C.宣告有罪,免予刑罚处罚,但可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D.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免予刑罚处罚3.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

A.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者单位B.危害社会的行为C.犯罪对象D.犯罪方面【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B2.C3.A4.D5.D[说明]第1题.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是A,即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因为这一答案与危害社会较为接近。

第2题.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是A、B,即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或者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因为这里的但书所规定的内容容易与刑法所规定的免予刑事处罚相混淆。

二. 多项选择题1. ACD2.AC3.ABCD4.AB[说明]第2题.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有D,即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免予刑罚处罚。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习题答案二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习题答案二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习题答案二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习题答案二1.甲欠乙债款5万久拖不还,乙为了逼甲还债把甲锁在自家地窖中三个月,甲称无钱可还,乙很恼火把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B?非法拘禁罪但应从重处罚C?故意伤害罪D?绑架罪2.刘某与张某因小事生隙,刘某为报复张,捏造了张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张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

刘某的行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报复陷害罪D?侮辱罪3.继父甲长期虐待其女乙,将乙折磨得皮包骨头,精神恍惚。

一日甲又无故殴打乙,乙有所反抗。

甲拿起一根筷子向乙眼睛刺去,当场使乙一只眼睛失明,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只构成虐待罪B?致人重伤是虐待罪加重情节C?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D?只构成故意伤害罪4.李某酒后登上一辆长途公共汽车前往外地旅游,行程中发现邻座的妇女于某十分漂亮,就开始动手动脚进行调戏。

于某愤然站起斥责。

李某仍不停止,反而亮出随身携带的匕首以毁容相威胁,进而伸手将于某衬衣撕破,致使其上身大半裸露在外。

李某的行为属于:( )A?侮辱罪B?强奸罪(未遂)C?强制猥亵妇女罪D?不负刑事责任5.甲、乙、丙是某商场保安,其在商场内以抓小偷为名将两名顾客关在商场的仓库中,并对两顾客进行殴打,逼迫其承认自己是小偷。

两顾客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小偷,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两顾客与家属联系,每人交纳8000元赎金才放人。

将两顾客关押了72个小时,等顾客家人将钱送来时,甲某等人才把两人放走,对甲乙丙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构成绑架罪B?构成抢劫罪C?构成敲诈勒索罪D?构成敲诈勒索罪和非法拘禁罪6.甲某在某市火车站捡到一个弃婴抱回家准备自己收养,3个月后,其为结婚费用不够与未婚妻产生矛盾,就想把孩子丢掉,好换点钱花,正好此时刘某想要收养孩子,甲某称小孩是自己的亲生子要求刘某给8000元抚养费方可将孩子送给刘某,刘某当即给了其8000元钱。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2.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

乙某的行为属于( D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D )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

对于黄某行为的认定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借口防卫将张某手臂打折。

对于李某行为的认定C、一个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误认为窃车贼,司机立即找了几个人手持铁棍赶到现场,而民警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

对于民警行为的认定。

D、一日夜晚吴某在一僻静小巷行走,见一陌生人突然袭击他,遂挥拳打去,直至将其打瘫在地。

后查明此陌生人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经常袭击路人,已造成好几起轻伤事件。

最新-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真题卷(二)及答案 精品

最新-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真题卷(二)及答案 精品

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4.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5.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

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

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预备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6.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正当行为【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正当行为【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正当行为【2】一. 单项选择题1.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 )。

A.不法侵害已经开始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C.不法侵害尚未结束D.不法侵害已经着手实施2.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 )。

A.不法侵害行为B.已经着手的不法侵害行为C.第三者D.不法侵害者本人3.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不符合时间条件要求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事前防卫B.事后防卫C.防卫不适时D.防卫过当3.本题误选的答案可能是A、B,即事前防卫与事后防卫。

因为事前防卫与事后防卫也属于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的情形之一。

4.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5.实施正当防卫的起因是( )。

A.为了保护合法利益B.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C.防卫行为没有造成损害D.有不法侵害行为人存在6.某甲在正当防卫过程中误将前来制止不法侵害的公安人员当成犯罪分子的同伙加以伤害。

甲的行为属于( )。

A.假想防卫B.防卫挑拨C.防卫不适时D.防卫过当7.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 )可能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B.不能明显小于C.可以等于D.必须小于8.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之一是( )。

A.危害来源B.实施条件C.实施目的D.实施对象9.我国刑法规定,只能是在( )的情况下,才能实行紧急避险。

A.危险已经发生B.迫不得已C.危险将要发生D.危险可能发生10.紧急避险的对象是( )。

A.危险B.第三者的合法利益C.不法侵害者本人D.自然灾害。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基础习题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基础习题答案(2)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基础习题答案(2)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基础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刑法》基础习题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上山去打猎,在一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以为是兔子,于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

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甲、乙所使用的枪支、弹药型号完全一样,无法区分到底是谁所为。

对于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甲、乙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D.甲、乙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核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刑法中的打击错误;二是刑诉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甲、乙误把小孩当作兔子打死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处理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有过失的成立过失犯罪;二是无过失的成立意外事件。

但是,本题题干中没有给出甲乙是否存在过失的相关信息,而是从另外一个知识点也考查对甲乙的处理。

即从刑诉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中来考查对甲乙的处理。

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可知,小孩的死亡是甲乙所致,但是,到底属于甲乙哪个人的行为所致,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因此,没有证据证明甲乙任何一个人导致小孩死亡的话,只能认定甲乙都无罪。

因此,D项说法正确。

2.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B.教唆犯都是主犯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刑法》第347条第5款,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因此,A项说法正确。

主犯、从犯的区分标准是在犯罪过程中起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犯,作用小的是从犯。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含答案)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

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

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2.甲与乙女恋爱。

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

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

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

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4.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最新-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真题卷(二)及答案精品

最新-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真题卷(二)及答案精品

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4.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5.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

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

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预备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6.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试题及答案2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试题及答案2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试题及答案2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精选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1.被告人某甲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死刑,决定执行死刑,在上诉期限内,某甲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

此案死刑复核程序是( )。

A.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即可B.直接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C.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同意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 故意杀人罪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贪污罪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

对此案应当做出处理是( )。

A.撤销案件B.不起诉C.终止审理D.宣告无罪3.拘传只适用于( )。

A.自诉人B.犯罪嫌疑人C.证人D.辩护人4.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的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而没有移送全部案卷材料的,应当决定( )。

A.开庭审判B.驳回起诉C.退回补充侦查D.不予受理5.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证人关于被害人品行的证言B.被害人关于张某抢劫其财物的陈述C.鉴定结论D.杀人凶器6.下列案件中,可以成为自诉案件的是( )。

A.渎职案件B.盗窃案件C.虐待案件D.抢劫案件7.当事人申请回避后不能因此而暂停的诉讼程序是( )。

A.侦察程序B.审查程序C.第一审程序D.第二审程序8.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 )以内审结。

A.十日B.二十日C.三十日D.六十日9.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况有( )。

A.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B.被害人死亡的C.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长期无法继续审理的D.被告人死亡的10.下列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被告人所作与本案无关的供述B.被害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陈述C.证人关于被告人实施犯罪情况的证言D.鉴定人关于被毁物品的鉴定结论【参考答案】1.C 2.A 3.B 4.A 5.B 6.C 7.A 8.B 9.A 10.C11.下列哪一案件中,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被告人周某是文盲B.被告人许某家境困难;C.被告人林某可能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D.被告人何某刚满18周岁12.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二)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二)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A.法官执行判决时严重不负责任,因未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当事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B.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甲,甲要求上厕所,因检察官违规打开械具后未跟随,致甲在厕所翻窗逃跑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10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300万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选项A错误。

该项中的法官构成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而非玩忽职守罪。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选项B错误。

该项中的检察官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而非玩忽职守罪。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选项D错误。

该项中的市政府基建负责人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而非玩忽职守罪。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刑法各论概述【2】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刑法各论概述【2】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刑法各论概述【2】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 )。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刑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

A. 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C5.D6.C7.B二、多项选择题1.A B C2.A B C D。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练习题及答案(二)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练习题及答案(二)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练习题及答案(二)由整理的“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练习题及答案”,供考生们参考复习,更多司法考试资讯,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练习题及答案(二)(1)《刑事诉讼法》规定,下级法院接到最高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有关情形时,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作出裁定。

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适用该规定?A. 发现关键定罪证据可能是刑讯逼供所得B. 判决书认定的年龄错误,实际年龄未满18周岁C. 提供一重大银行抢劫案线索,经查证属实D. 罪犯正在怀孕(2)下列哪些案件应当由检察院立案侦查?A. 骗取]出口退税案B.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C. 隐瞒境外存款案D.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3)下列哪些情形不能数罪并罚?A. 投保人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杀害被保险人B. 十五周岁的甲,盗窃时拒捕杀死被害人C. 司法工作人员甲,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D. 运送他人偷越边境的甲,遇到检查将被运送人推进大海溺死(4)关于贿赂犯罪。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B.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C.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5)甲厂是某市建筑装潢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2007年1月某市建筑装潢公司经批准与甲厂脱离隶属关系。

2007年4月.行政机关下达文件批准某市建筑装潢公司的申请,将甲厂并入另一家集体企业乙厂。

对此行为,下列何者有权向法院起诉?A. 甲厂B. 乙厂C. 甲厂法定代表人D. 乙厂法定代表人(6)李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二答案】1.ABCD。

对属地管辖的把握,首先注意把握“地”的含义。

属地管辖的“地”包括中国领域,即领土、领水、领空;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也视为中国领域(第6条第2款)。

其次,对于属地管辖意义上的“犯罪地”既包括犯罪行为地,也包括犯罪结果地(第6条第3款)。

选项A,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选项B犯罪行为地,同时也在中国领空内;选项C,犯罪行为地在中国航空器内;选项D,犯罪行为地在中国领域内。

因此,选项ABCD都应选。

2.C、D。

根据刑法第59条,没收财产的范围仅限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选项A、B属于非法财物,但并非没收财产刑的对象,而应当根据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没收或者追缴。

3.BC。

宣告前数罪,罪名相同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宣告前的数罪的罪名不同的,才实行数罪并罚。

选项A的情形,犯罪数额累计计算,按一罪处理。

选项D的情形,因为前罪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当然也没有并罚的问题。

4.BC。

甲的行为不具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构成假想防卫,不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符合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和对象条件的情形下,但不符合限度条件的防卫,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行为人有过失的且刑法有规定的,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

因此,选项B、C应选。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不存在故意犯罪的问题。

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甲明知不存在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致使乙死亡的,才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题干“甲误认为”表明不是“明知”。

5.ABCD。

根据刑法第225条第1项,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根据刑法第140条,销售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据此,选项A、B、C均正确。

甲的行为由于侵犯不同客体而构成不同罪名,构成想象竞合犯。

据此选项D应选。

6.ABCD。

对属地管辖的把握,首先注意把握“地”的含义。

属地管辖的“地”包括中国领域,即领土、领水、领空;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也视为中国领域(第6条第2款)。

其次,对于属地管辖意义上的“犯罪地”既包括犯罪行为地,也包括犯罪结果地(第6条第3款)。

选项A,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选项B犯罪行为地,同时也在中国领空内;选项C,犯罪行为地在中国航空器内;选项D,犯罪行为地在中国领域内。

因此,选项ABCD都应选。

7.BC。

甲的行为不具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构成假想防卫,不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符合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和对象条件的情形下,但不符合限度条件的防卫,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行为人有过失的且刑法有规定的,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

因此,选项B、C应选。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不存在故意犯罪的问题。

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甲明知不存在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致使乙死亡的,才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题干“甲误认为”表明不是“明知”。

8. BD。

刑事责任年龄。

依据是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该规定15岁的人对盗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9.ABC。

犯罪特殊主体。

要领是熟悉法条规定或具体犯罪的特殊主体。

A.选项是破坏监管秩序罪与脱逃罪主体的差别问题。

A选项所列的是脱逃罪的主体,而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范围略小于脱逃罪的,只包括依法被关押的罪犯(已决犯)。

不包括嫌疑人、被告人这样的被关押的未决犯。

法律这样规定大约是因为惩罚脱逃罪着重点在关押秩序;而惩罚破坏监管秩序罪着重于监狱秩序。

B选项有两点不妥:1.扩大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2.未限定“在刑事诉讼中”。

C、D二选项涉及金融诈骗罪的主体范围,对此刑法第200条对单位可否构成金融诈骗罪的主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贷款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都不包括单位。

关于特殊主体的掌握包括两方面:1.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一般理解为当然包括自然人;至于单位主体必须依法有明文规定为限。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理解为当然不包含单位主体。

2.自然人犯罪主体中的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一般主体问题属于总则关于责任能力、年龄的一般规定;特殊主体属于分则各罪的特殊规定。

着重掌握:(1)不包含自然人主体的情形。

(2)包含单位主体的情形。

(3)特殊主体。

而这三种情形都需要用个案的方法掌握,即一个罪一个罪地记忆,非常麻烦,而且不值得。

因此只能大致了解,然后结合推理。

通常自然犯(伦理犯)不包含单位主体,如杀人、抢劫、盗窃等;反之,涉及经济、环境等法定犯(行政犯)包含单位主体的可能性较大。

特殊主体主要是记住常见罪的,尤其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的特殊主体的犯罪。

因为这涉及案件的侦查管辖归属于检察院还是公安机关。

此外,渎职罪、贪污贿赂罪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只要记住这两章的罪名中那几个不是特殊主体就可以了。

10.BCD。

间接故意的认定。

间接故意的要点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通常发生在追求一个犯罪结果(张某死亡)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其他人死亡)的场合。

黄某对张某死亡结果是直接故意,对放火导致其他人(李某)死亡是间接故意。

本题是非常典型的教科书式的说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例子。

因为黄某本有放火杀人致人死亡的故意,所以排斥对行为直接结果(死亡)成立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

故C、和D、选项肯定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的心态。

关于本题有3点值得一提:1.从错误论方面解释。

黄某本想放火烧死张某,因为对象错误,实际烧死了李某,属于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错误,黄某对李某死亡结果同样承担故意的罪责。

2.从案件处理结论上讲,就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3.如果问:黄某构成放火罪还是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要点是看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如果造成重大火灾并烧死了李某,应当认定为放火罪,李某死亡作为放火罪的结果,不必另外定故意杀人罪。

如果没有引起重大火灾,也就是说没有实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属于使用放火的方法杀人,仅成立故意杀人一罪。

答案】1.B。

根据刑法第12条,刑法不溯及既往,除非新刑法对犯罪人有利,即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

本案中,1979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就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因此仍应当适用犯罪行为当时的1979年刑法。

2.B。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根据一般客体无法进行犯罪分类。

而直接客体就是某一具体犯罪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仅仅是阐明该具体犯罪,不能说明其他犯罪。

犯罪对象相同的犯罪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性质相同的犯罪。

因此都不是犯罪分类的依据。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分则就是按照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十大类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3.C。

遗弃罪(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据此,遗弃罪只能以不作为方式构成,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4.C。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减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题干中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即意味着该犯罪分子已经被剥夺人身自由,因此,应当排除选项A、B。

5.D。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据此,选项D应选。

6.D。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

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

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的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B。

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据此,排除选项C。

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

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

因此,选项D应选。

7.B。

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8.A。

甲前往乙住所,并到达乙居住地附近,这只是构成开始预备犯罪,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因素致使犯罪无法实行,因此构成犯罪预备。

9.B。

选项A中,甲的罪过形式明显是间接故意(放任)。

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实际造成的危害结果定性,因此选项A应该定为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款,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因此,选项B应选。

根据刑法第239条第1款,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仍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

选项D的行为客观上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

10.A。

首先排除选项B、C,二者都要求仅存在一个违法行为,而本案中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

连续犯,要求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而本题数行为触犯了不同罪名,因此排除选项D。

甲实施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属于牵连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