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已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内涵、动因、模式及其实施效果,分析其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实践,以及这些战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文章首先对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综述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随后,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将详细考察若干成功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探讨其战略选择、实施过程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还将探讨这些战略对中国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启示。
本文将提出对跨国公司未来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建议,以促进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概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领域广泛,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合作等方式,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普遍采取本土化战略。
这包括产品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等方面。
例如,一些跨国公司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聘用本地员工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本土化管理能力。
虽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如市场竞争激烈、法律法规环境复杂、文化差异等。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跨国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其本土化战略,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三、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内涵与类型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简言之,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采取一系列策略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文化、法律和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理论及应用研究
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理论及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经济现象的重要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服务业发展理论等,以此为基础构建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理论框架。
接着,文章将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动因、路径和效应,分析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还将关注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对东道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本文将揭示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共性和差异,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本文将总结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规律和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战略建议,以促进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健康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理论基础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扩张行为,既受到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也深受特定行业特性和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
在理论层面,其扩张行为主要受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服务主导逻辑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理论的支撑和解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由英国学者邓宁提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跨国经营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对于服务业跨国公司而言,其专业知识、品牌、管理经验等构成了所有权优势通过内部化服务交易,避免市场不完全竞争带来的风险,实现内部化优势而目标市场的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和消费者需求等则是其选择扩张的关键区位因素。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ServiceDominant Logic)强调服务在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认为服务是价值共创的过程,而非简单的商品交换。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取得成功,跨国公司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了解中国市场特点在制定营销策略前,跨国公司应该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也面临着语言、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挑战。
了解这些特点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前提。
三、定位与市场细分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跨国公司需要确定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将市场分成不同的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跨国公司应该根据产品特点、消费者需求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细分。
四、产品定价策略产品定价是营销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非常敏感。
跨国公司应该根据产品的独特性、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来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五、渠道选择与分销策略在中国市场中,渠道选择和分销策略对于跨国公司的营销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和消费习惯的多样化,选择适合的渠道和制定合理的分销策略对于扩大市场份额至关重要。
六、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品牌建设和推广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市场中,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较高。
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有效的推广策略和增加品牌曝光度,跨国公司可以提高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七、与中国伙伴合作在中国市场中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
与中国伙伴合作可以帮助跨国公司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解决文化和语言障碍,并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
八、适应本地化需求成功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都注重适应本地化需求。
这包括产品本地化、营销活动本地化和服务本地化等方面。
跨国公司应该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九、总结与展望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欧洲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战略分析
欧洲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战略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在欧洲,许多跨国公司也纷纷将业务扩展到中国,以获取更多的机会和利润。
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非易事,需要公司制定本土化战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本文将对欧洲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战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
欧洲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果实。
中国市场与欧洲市场有着许多的不同,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
欧洲跨国公司需要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制定本土化战略,以适应当地的需要和变化。
二、本土化战略的内涵本土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外国市场时,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以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法律、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在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本土化: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文化等因素,调整产品的设计、功能、包装等,生产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2. 营销本土化: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包括广告、促销、渠道等,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和消费欲望。
3. 人才本土化:建立本地团队,培养当地员工,吸引和留住中国的优秀人才,构建与中国员工和管理团队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4. 制度本土化:了解和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中国市场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5. 创新本土化: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进行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本土化战略的制定需要跨国公司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和变化,同时灵活应对,不断优化和调整战略和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近年来,许多欧洲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制定并实施本土化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将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探讨欧洲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实践经验。
浅谈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
垫蛆 Q: 韭
SCI ENCE & TFC _ HNOIOOY N { I FOFMA1ON I
学 术 论 坛
浅谈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
林增华 ( 天津工业 大学经 济学院 天津 3 0 O 01 ) 6 摘 要 :近年来 ,众多 国际 知名的跨国 品牌被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及 巨大的 市 ‘
在 我 国的基 本发 展情 况 :
。1 。
・ .
‘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新特点 II 投资的规 模不断扩大 :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在 20 年6 04 至
l 月的 半 年 时 1
间内 ,对全球 10 余 家跨 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进行 了 00 调研 分析 。本次 所调查的跨 国公 司以 商 业周刊) )全球 10 0 0强 企业为主 ,覆盖欧美 日韩 ,以及 台港地 区的跨 国企业 ,涉及 I T、 电子 、汽车 化 工、生物制 药等领域 。调查 统计 ,8 %的跨 国公 2 司继 续扩 大对华投资 , 无论是生 产、销售 、 技术开发 的投资规模 与速 度 , 在逐 步提高; 查显示 3 %的跨国公司处于投资整备 ‘ 都 调 5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公 司在华直接投 资主要采用合资 、 跨 合作的方 式, 这种 投资形式约 占其在华投资的 7 %。 0 但近年来 独资化趋势 成为跨 国公司的新动 向。 9 7 19 年以前 , 中国新批 外商合资企业项 目数一直 多于独资企 业数 量。从 1 9 9 8年起 ,外商独资企业开始 多于合资企业 ,独资企业 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则从 2 0 年起超 00 2. 不利影 响。 过合资企业 。 221 . . 容易形成垄断 ,危害我国生产厂 商和 消费者的利益 。 跨国投 资新特 点形成 的原因可以 概括为以 下两 点 : 由于新 的外商投资有规模大 、 术水 平高等特 点 , 技 它们拥有核心
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及其启示
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及其启示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以本土化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战略,不断对我国企业形成有力冲击。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时的品牌策略,并提出了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启示。
我国企业必须借鉴其有益经验,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标签: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一、跨国品牌本土化的涵义跨国品牌本土化指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沿袭当地文化传统,建立适应东道国经营环境的生产体系和经营模式。
跨国公司正在以中式思维加速品牌本土化过程,品牌本土化适应了中国的市场环境的需要,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消除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融入中国民族文化,树起良好企业形象。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本土化品牌扩张的方式跨国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十分注重适应中国独有的国情,主动根据中国消费者需要、习惯和支付能力等因素,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其品牌本土化策略:1.品牌特许经营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统一的品牌、技术、管理经验等,受许人要向特许人支付一定费用,作为受许人的国内公司借助同一品牌,在相同经营模式下运作品牌。
特许经营是很多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所采取品牌运作方式,它不但可以节约费用,降低风险与成本,还可以借他人之手宣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企业形象。
但该扩张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国内企业在运作品牌的过程中可能操作不当。
或者跨国公司对于国内企业的操作品牌的手段失控,降低跨国公司品牌的價值,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
实施品牌特许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当数麦当劳,目前,麦当劳在国内的加盟店已有500多家。
2.兼并中国本土知名品牌由于品牌效应及由此带来的高利润使品牌的价值倍增,而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品牌越来越值钱,因此创造和树立一个品牌形象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一个陌生的市场树立一个新品牌更是是长期功夫。
所以树立一个新品牌不如买一个老品牌,买一个好品牌就等于买了一个市场,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举两得。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对策分析
1 . 1实施 并 购 的 主体 多为 大 型跨 国公 司且 并 购 方 多是行业 的龙 头企 业 第一 , 国公 司并 购 规模 呈 扩 大化 的趋 势 。 跨 近年
进入许可。 那些竞争力比较强 、 对产业结构影 响深远
的行业 , 往往 是跨 国公 司选 择并 购 的重 点 企业 。 无疑
3 8
2 5 1 9 6 8
射 其次 , 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 开放 以来 的迅速
表二为美商企业在华并购动因中居于前 四位的 主要因素 , 分别为 当地市场扩张 、 良好 的经济前景 、 基础设施良好 以及工人工资等 。 其中 , 最为重要的因
素 是并 购企业 在 当地 的市场 扩 张 ,其 次 是是 否具 有 良好 的经济前 景 。 21 .搭乘 中 国经 济 高速发 展 的顺 风 车 我 国市场 前景 巨大 ,对 于 一个 在投 资上 已经 落 后 于其 他竞 争 对手 的跨 国公 司来 说 , 要快 速 进入 想 我 国市场 , 已经存 在 的竞争 对 手争 夺 市场 份额 , 与 跨 国公 司并 购我 国企 业无 疑是 最好 的选 择 。随着 中国 经 济 的飞速发展 , 吸引 了许多 跨 国公 司 的 目光 , 望 希 通过 并购 分享 中 国经济 飞速 发展 的成果 。国际钢铁 巨头米塔 尔公 司 ,向来 以对 投 资 的时机 把握 准确 出
4 52 43
20 03 20 1 44 9
4 10 2 3
发 达地 区 5 8 1 0 96
发 展 中固 2 7 7 ll 塞
发 达 国家 4 30 4 20 发 展 中国 家 8 68 2 8
69 8 741
7 03 4o
15o 9 4 6 5 0 65 9 19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跨国公司带来了资金、现代管理经验和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但是中国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且不十分成熟的市场,这给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了解中国市场对国外投资者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中国市场环境,找出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营销活动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一、中国市场环境的新变化1、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被世界各国普遍看好,认为中国市场是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
许多跨国大公司都认为不去争夺这一市场,就会失去一次最好的获利机会。
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上。
跨国公司正逐渐失去他们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因为国内的企业已经部分地掌握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出现了生产过剩、竞争过于激烈的现象。
在技术较为成熟的市场上,跨国公司的产品性价比不再占有绝对优势,边际利润的降低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同时有可能使企业丧失消费者的信任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损害企业的市场价值。
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必须开发新产品,有所创新,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合理的价格,这样的竞争环境迫使跨国公司给与他们的产品更好的定位、更加关注产品的设计和其他的市场因素。
这给跨国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发生了显著变化。
90年代进入中国的外资主要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这些跨国公司实力相当,竞争更加激烈,他们将其垄断竞争手段引入中国,主要依靠资本实力和品牌优势压垮对手,使竞争进入“白热化”垄断竞争阶段。
2、国内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样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市场营销者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购买行为,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文化将影响他们进入市场的时间、投资方式和市场运营方式。
外资在华扩张现状及反思
本文通过选取数据,分别从
上海市吸收 F I D 规模的变化 、 资投资方 外 式的变化 、实际利用外资的产业构成 , 以 及 外商投 资的行业分 布等四个方 面来呈
外资在华扩张现状及反思
口文 / 沈 越 周元成 廖安 然 。
( ) 三 上海市 实际利用外 资 的产 业构 年就确立 了改革开放政策 , 我国真正意 但 成( 3 。 图 ) 上海实际利用 F I D 的产业结构 义上 的对外 资开放始于九十年代初 , 各行
外 资规 模 持续上 升 ,0 2年后 直接 利用 例 更 是 突 破 了 7 % , 20 0
外 资合 同金 额 均 在 10亿 美 元 以上 , 际 伴 随 着 上 海 要 于 0 实
嚣 8 % O
襄0 6 %
4 % O
利用 FI D 连续九年保 持大 幅增长 。
22 0 0年 之 前建 设 成
节 的微 电子产业 链。据数 据统计 , 现有外
一
O多个 国家和地 区的企业在上海 建立 了 是投 资领域不 断扩 大, 业集聚明 3 行
资企业 7 0家 ,占行 业总数 的 5 . 外 显 . 9 3 %, 7 目前, 在上海服务业投 资领域方面 , 外 7 0多家物 流公司 , 0 全球排名前列 的物流
我 国 开 放 程 度 的 不 断 加 大 , 外 资 在 各 方 对
一
蚤2 0 % 0 %
豢豢襄蓑豢量季菪誊荟誊誊§菪§
一 一
图 2 外资投资方式变化情况
比例 还 有可 能 继
( ) 海 市吸 四 上 1 上 海 市 吸 收 、
办企的 比例 则逐渐递增 。到 目前为止 , 上 续 上升 。
的年代 。 在我 国经济开放与招商引资的政 为主) ,但另一方面 也反 映出第一产业不 业分布。 外资在工业 上的投资业绩十分突 2 第二产业吸收的投资额波动较大 , 钢材制造业、 、 生物医药、 电子信 息业、 石油
fdi论文
湖南女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FDI的发展及对策分析摘要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对华投资现象日益普遍。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市场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以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现象。
另外独资化倾向日益加深,并且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外资政策的脚步更加倾向于追逐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独资的方式提高其股权比例,独资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
本文主要叙述跨国公司在华FDI的现状及问题,先通过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和统计数据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FDI的发展趋势,再根据其发展趋势从我国经济市场的角度考虑,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市场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服务业ABSTRACTMak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s a big move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There're many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finding inroad into Chinese market step by step with economic globalized and it's universal that more and more foreign capitals are investing in Chinese market. 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have found a new way to invest in and access to Chinese market. And it has presented a phenomenon with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s the main way to invest,take the service industries as the main project。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投资经营,其中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也有来自亚洲的新兴企业。
他们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希望在这里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与本地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对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跨国公司的在中国运营模式及对策。
一、符合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
为了让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为该市场设计符合该市场的运营模式。
这需要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政策法规等因素,来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
跨国公司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就需要将自己的商业模式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需要注意到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这将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
例如,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中的表现优异,因为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他们倾向于购买高端品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另外,中国市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这意味着跨国公司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价策略,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二、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适合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还需要具有本地化的管理团队和人才。
跨国公司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应该要有一定的本地文化背景,并且能够理解、适应和与当地市场保持联系。
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能够提供有关当地法律、市场和文化的信息。
其次,当地专业人士更能够与当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并获得支持和资源。
第三,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费者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产品和服务。
三、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跨国公司需要在中国维护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因此,跨国公司不仅需要考虑设计符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还需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品牌。
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文化、慈善和社会责任等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和商业形象。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邱立成于李娜(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天津300071)摘要: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的基石,也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当地竞争以及当地的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中国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国际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国外经营的一种制度安排,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的基石,不同的进入模式代表了跨国公司的不同程度的控制、参与和风险水平。
进入模式的选择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在一国市场所有的未来决策与经营。
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也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当地竞争以及当地的市场结构。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涉及的影响变量很多,也很复杂,因此,在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之前,论文首先对目前有关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理论与模型进行探讨。
1.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影响因素跨国公司最常见的进入模式有四种:出口、许可证、合资企业、独资企业。
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实践经验看,还包括合作企业、合作勘探、合作开发等几种辅助形式。
每一种进入模式所涉及资源投入、风险、控制以及灵活性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独资企业方式涉及的资源投入多、风险较大而且灵活性低,但是控制程度高;出口、许可证等非股权进入模式涉及的资源投入少、风险少而且灵活性大,但是控制程度低;合资企业则在资源投入、风险以及控制程度等方面处于独自其业余非股权方式之间。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理论:一为交易成本论,该理论描述了跨国公司的跨国界活动的理性行为,认为在商品生产到消费的价值增值链的每个环节,跨国公司都会以成本最小化作为其追逐的主要目标。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跨国公司会努力将尽量将交易转移到公司内部。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环境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是追求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增长,但是,他们也需要充分了解和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因为它与他们此前潜在的市场存在巨大的差别。
因此,在跨国公司确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需要进行一项全面的“环境分析”,以了解与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商业和非商业因素。
以下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应该考虑的一些主要商业和非商业因素。
商业环境:市场规模和趋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幅消费增长的势头已经使其成为全球消费市场中的一个强劲力量。
跨国公司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充分了解商业规模和趋势,以确定其本地化战略和目标市场。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可以考虑进入中国的中心城市,以利用这些城市高人口密度、高收入、更创新的市场。
政治和法律环境跨国公司操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和长期业务计划。
中国的法律和规定已经得到了改善,并开始逐步发展,但跨国公司需要仔细了解其中的限制和风险,尤其是谦虚地了解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规则。
品牌和文化在中国市场中扩展品牌是跨国公司的首要目标之一,而品牌力和文化是中国消费者衡量到购买特定品牌的两个必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必须要遵循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以获得消费者的称赞和认可。
跨国公司也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上不同人群的消费者分类,因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区别很大,从而对各种品牌存在偏好。
竞争环境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特定行业。
跨国公司需要在这个环境中展开斗争,建立品牌和提高市场份额。
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可以在新的部门充分扩展,启动多种市场活动,以增加产品曝光率。
非商业环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一般是不透明的,对跨国公司也提供了很大的挑战。
不同行业和城市的限制不尽相同,务必谨慎实践。
例外是,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法规对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有重要影响。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公司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它们的要求因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异。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
然而,要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成功,跨国公司需要制定合适的投资战略。
本文将从中国的投资环境、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挑战与机遇等方面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
一、中国的投资环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如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增加投资保障,降低税收等。
此外,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拥有广泛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二、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战略。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投资战略直接投资是指直接在中国设立企业或购买中国企业的股份,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中国市场的运作中。
直接投资可以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权,同时也能够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2.收购并购战略收购并购是指通过收购或合并中国企业来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份额和核心能力,并扩大业务范围,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
3.合资战略合资是指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经营一项或多项业务的战略。
双方共同投资,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既可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适应成本,又能够与中国企业共同发展。
三、挑战与机遇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1.文化差异中国与其他许多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商业习惯。
因此,跨国公司需要了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市场的商业环境,以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2.政策变化政策变化是跨国公司投资的常见风险。
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跨国公司需要时刻关注政策变化,并做好应对准备。
3.本地竞争在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不仅面临来自其他跨国公司的竞争,还会遇到来自本地企业的强烈竞争。
本地企业掌握着更多的本土市场信息和人脉关系,所以跨国公司需要尽快熟悉当地的商业环境。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
制 ,通 过 对 外 直接 投 资 在 其 他 国 家 和地 区设 立 子 公 司 ,从 事 国 际 了 解 我 国 市 场 需 求 的 新 趋 势 , 从 而 有 针 对 性 地 研 究 和 开 发 相 关 化 生产 、 销售 活 动 的大 型 企 业 。 产 品 , 以 支 持 其 产 品 的 先 进 性 和 在 技 术 行 业 的 垄 断 地 位 , 占 领 三、全球 战略概念 更多的市场份额。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运营的发展--以沃尔玛为例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零售业的高效运营------以沃尔玛公司发展为例前言:在全球一体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以及贸易壁垒逐渐减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我国作为其投资发展的国家。
由美国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创建的沃尔玛公司,也于1996年进军中国市场,在这片拥有16亿人民的土地上,开始了传奇之梦。
本文从沃尔玛进军中国的原因、本土化经营模式和风险规避三个方面着手,研究跨国投资零售业在我国的良好发展趋势及发展模式。
关键字:沃尔玛;中国零售业市场;本土化经营;风险规避据统计,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中在华开展投资合计投资企业230家,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注册资本总额为26.39亿美元,合同外资总额为18.39亿美元。
其中,交通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投资额占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仍然较大。
[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多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及当选最具价值品牌,沃尔玛集团公司也成为了中国这片广阔领土上,零售业的“领军化企业”。
目前沃尔玛在中国经营多种业态,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等,截至2010年8月5日,已经在全国20个省的101个城市开设了189家商场,在全国创造了超过50,000个就业机会。
[2]一.沃尔玛全线进军中国市场的原因分析(一)我国政策支持及沃尔玛强大的实力在制定全球战略时,公司要对进入新的国外市场或建立新的供应来源进行认真的选择,沃尔玛公司选择了最为高级的方式:就地直接投资[3]。
这与沃尔玛公司先进的运营能力、技术特点、管理资源以及公司的长远目标等内部优势密不可分但同时与我国的政策、政治风险的大小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外部因素也紧密相连。
入世后中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对外商开放,投资政策的宽松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商对华投资的安全性增强,是吸引外商加大投资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策略
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国际扩张,跨国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增加其盈利空间。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策略需要经过深入研究和谨慎选择。
首先,跨国公司在选择国际扩张策略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地理和文化因素。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公司需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并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习惯的产品或服务。
例如,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是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其菜单,以适应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也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作为推广手段。
这种灵活和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并提高公司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中还需要考虑当地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外国公司的参与程度和要求不同,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同时,找到合法和有效的参与方式。
例如,一些国家对外资企业的股权比例或行业准入有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或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市场参与。
此外,跨国公司还可以考虑通过收购或合并的方式进行国际扩张。
通过收购或合并,跨国公司可以快速获得当地市场份额和资源,并且可以借助当地企业的经验和网络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海尔集团就通过收购日本的海尔电器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规模。
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也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实现快速的国际扩张。
最后,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中还需要考虑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政治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变化,跨国公司需要在选择扩张国家和地区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一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的现象,跨国公司需要谨慎考虑其进入的时机和方式,以避免因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
总之,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以并购为例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广阔发展潜力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己经并将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在投资政策、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迈出更开放的步伐,由此也为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活动的一个新动向。
但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期,所以外资并购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中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购给我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经济全球化Abstract: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and maj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ea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being intensified continuously, the market of China,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upgraded market levels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focu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joining WTO, China has become more open in its policies related to investment, market access and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leads to many m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by the way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ough we are in a turn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merge.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putting forward some advice on how to facing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trend.Key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merger and acquisition;economic globalization引言跨国公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方报刊。
1960年,美国学者戴维?利连撒尔在其《多国公司的管理》一文中正式使用了跨国公司提法。
此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跨国公司、多国公司、国际公司之类的名称。
跨国公司从经营的战略定位上,企业必须具有全球一体化战略,而不单纯追求某一企业或局部区域利益的得失;从经营的跨越国度上,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经营性实体;从经营的控制权上,跨国公司需在一个国家设立母公司总部,总部对海外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从经营的决策体制上,通过一个决策中心贯彻母公司的战略意图。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技术更新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改变了各国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基础;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不断加剧的竞争环境,跨国公司需要及时做出其战略调整,以保持并扩大其竞争优势。
90年代末,全球掀起了第五次并购的浪潮,这次并购浪潮持续五年多,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国家都被卷入这次浪潮中,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它已经成为世界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这是跨国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战略重组活动。
本文试图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给我国带来的利弊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概念解析(一)并购概念第一,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兼并的方法包括:(1)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它公司资产;(2)购买其它公司的股份或股票;(3)对其它公司的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原股权,从而取得其它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第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收购的对象有两种形式: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
股权收购是购买一家企业的股份,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因此要承担该企业相应的债权和债务;而资产收购则仅仅是一般资产的买卖行为,收购方无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
兼并和收购都是以产权为交易对象的交易行为。
它们的基本动因是相似的: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拓宽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实现企业生产战略调整等。
是一种有效地增强企业实力和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策略和途径。
兼并和收购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在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将丧失法人地位,兼并企业将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和债务的承担者;但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它的产权只是部分转让,收购企业以其出资成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债务。
在实践中,由于兼并和收购二者的相似之处远超过其区别,所以经常将其统称为“并购”或“购并”。
(二)并购类型企业并购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第一,按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横向并购。
当并购双方处于同一或相近的行业、生产或经营同一或相近的产品,并购使资本在同一市场领域或部门集中时称为横向并购。
如1998 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并购。
横向并购可以加强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但并购后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个别企业规模扩大,容易形成共谋或垄断,对竞争有潜在的负作用,因此横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管制。
(2)纵向并购。
它发生在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是在生产、经营、销售上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间进行的并购。
如制造业企业对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的运输公司、下游的销售商甚至最终用户的并购。
生产链的前向并购和后向并购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实现生产交易内部化,更有效的组织专业化生产。
(3)混合并购。
是对处于不同产业领域、不同产品市场、从事不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间的并购。
并购后将产生跨部门、跨行业的多种经营企业。
这一类并购可以降低单一行业企业风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范围。
可以实现不同企业间的资源互补和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还实现企业经营行业的战略性转移。
如以生产“万宝路”香烟而闻名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将香烟利润转移,并购一系列食品公司,进行跨行业经营,最终成为全球第二大包装食品公司。
第二,按并购实现的方式来划分,并购还可以分为协议并购、要约并购。
(1)协议并购,又称直接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联系,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达成共同协议,实现所有权的转移的并购方式。
它容易得到目标企业的理解和股东的合作,并能够较好得获得目标企业的一些内部资料和信息,降低并购的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难度。
但谈判过程可能因耗时长,目标企业要价高导致契约成本会过高。
这种并购一般属于善意并购。
(2)要约并购,又称间接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并不向目标企业直接提出并购的要求,而是通过在股票市场上收购目标企业已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方可以利用目标企业股价下跌之际,大量购进;或是在证券市场上以高于目标企业当前股价水平大量收购该企业股票,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这是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并购上市公司的基本形式。
当并购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取得一定比例的目标企业的股票时,要依法向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和所有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并按依法公告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票以获取股权。
间接并购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受到市场规则的限制,而且极有可能引起目标企业的强烈反抗,采取各种反并购手段,最后使并购方付出过高代价取得目标企业。
这种并购属于敌意并购。
第三,按并购是否是双方友好协商来划分,并购可分为善意并购、敌意并购。
(1)善意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事先与目标企业进行协商,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种并购方式。
双方在谈判中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降低并购风险,避免因目标企业反抗而造成的额外支出。
但善意并购中并购方不得不牺牲自身的部分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合作。
(2)敌意并购。
是指并购方并不事先协商,在证券市场上采取大量收购目标企业股票,意图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在遭到其反抗后仍强行收购的行为。
这种方式使并购方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行动快,时间短,不会因为时间拖延而失去良机。
但由于无法取得对方的合作和内部资料,给公司估价带来困难,而且目标企业的反抗也会带来较高的收购成本。
由于敌意并购容易引起股市的波动,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各国政府都会对其有一定的管理和限制。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分析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
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这一切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有力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进展更快,外资方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涉足力度加深,跨国公司对一些垄断性较强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浓厚的兴趣,外资并购的操作手段更为广泛。
(一)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方式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分为并购非上市型与上市型企业两种类型:第一,跨国公司并购非上市型企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