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性缺失——从中国文化的现世性局限谈起
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缺位的原因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缺位的原因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和忽视。
教育体制改革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社会价值观的快速变迁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媒体文化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传统文化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愈发凸显,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亟待重视和加强。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应该被重新认识和体现,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稳定、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价值观、现代科技、媒体文化、传承、弘扬、教育、重要性。
1. 引言1.1 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缺位的重要性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缺位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议题。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对于塑造民族精神和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弘扬面临重重挑战,其缺位现象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的缺失不仅导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淡化和失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所传承的道德伦理、家国情怀、敬老爱幼等价值观念,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柱,缺乏足够的传承和弘扬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缺位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和宣传推广,才能有效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传统文化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悲剧文学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对比
中国悲剧文学与西方悲剧理论的对比艺术是民族审美方式的体现,悲剧作品是民族悲剧精神的体现。
由于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作品形成了不同的特殊品格,以至于一些人产生了中国没有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的看法。
其实,从中国悲剧内部联系和深层结构进一步深入探索,就会发现中国悲剧具有较为完备的美学系统,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通过与西方悲剧理论相比较,从悲剧精神、悲剧冲突与悲剧结局三方面揭示中西悲剧的异同,阐释中西悲剧的美学特征。
一、悲剧精神的差异悲剧作为文学的一个独特种类和艺术的“最高”阶段,在每个民族的文化及文学构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中的悲剧精神源自人们在为命运、理想和追求而奋斗时的受挫、失败或毁灭的审美反思,上升至精神层面即悲剧精神,它是悲剧的灵魂与生命,与民族的文化积淀及其形成和发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文化起源不同据王国维评述,中国的苦戏起源于“巫”“优”的大众娱乐,据“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这种起源与中国发展状况影响了中国悲剧的情感价值取向,使其在选材上大多取自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境况,表现下层人民在生活中所受的欺凌或不幸遭遇,传达出一种哀怜、同情、怜悯的情感。
如备受欺凌却无力还击的窦娥,历经磨难的赵五娘,死后化蝶的祝英台等。
西方各民族的悲剧精神则是抽象于古希腊悲剧的一个美学范畴。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看,古希腊悲剧的形成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祭奠的宗教仪式。
这决定了希腊式悲剧是西方最高贵的艺术形式。
为了与所表达的崇高主题相呼应,西方悲剧总选择严肃、重大的政治题材,以王公贵族或显赫英雄为悲剧主人公。
因此,无论是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公主,还是莎翁四大悲剧中的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他们或人神合一,或威名显赫,或王公贵族,都塑造了一个个盖世英雄的人物形象。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浸染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讲求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心理,以“孝悌”为基本内容的本体追求。
中西古典悲剧特征比较论文
中西古典悲剧的特征比较论文关键词:中西悲剧特征差异比较摘要: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在任何人类文明中都出现过戏剧。
中国戏曲悲剧与西方古典悲剧分属两大戏剧基本系统,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从而使中西悲剧产生巨大差异,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
本文主要从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悲剧结构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对中西悲剧的特征,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说明西方的悲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悲剧的不同。
一、引言悲剧一词的基本解释:1.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2. 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民族的悲剧。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关于悲剧意义:悲剧和喜剧是对立的,互相违背的,一个是让善良有益的事物遭受不幸、磨难,让他们在苦难中挣扎。
详细解释 1. 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
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2. 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
田汉《咖啡店的一夜》:“我家里也有过几次变故,但都不算我自己演出来的悲剧。
”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过去打仗也好,现在搞工业也好,我都不喜欢站在旁边打边鼓,而喜欢当主角,不管我将演的是喜剧还是悲剧。
”中西民族意识不同,人格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悲剧精神也不尽相同,反映在悲剧作品中的美学特征也各有千秋。
本文通过对中西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悲剧结构和悲剧结局等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以欣赏中西悲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中国古典悲剧人物的弱小善良vs西方悲剧人物的高贵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而非剧中的其他人物。
他们的事件和行动影响着全局,甚至决定悲剧的属性,英国戏剧家批评家德莱登说:“怜悯和恐怖之感必须主要地,即使不是全部地建筑在这个人物身上,它们就只能起微小的作用。
浅议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
浅议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否认中国存在悲剧意识。
毫无疑问,悲剧产生于悲剧意识。
一个缺乏悲剧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产生悲剧的。
中国并不是一个缺乏悲剧的国度,中华名族也不是没有悲剧意识的民族。
一、悲剧意识的定义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特别是经过古希腊戏剧家的努力提升了悲剧的地位,伴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悲剧成为艺术的皇冠。
在中国古代美学文献中并没有悲剧这个审美范畴,“悲剧”这个词出现以前,人们称为“哀曲”、“怨谱”、“苦戏”,主要描写凄惨的遭遇而不是剧烈的冲突,突出悲哀、怨恨的审美风格。
我们今天多是用西方的悲剧理论来对中国古代被称为悲剧的作品进行阐释。
悲剧意识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意识。
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隐藏着这样一种悲剧意识。
在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中,始终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来自洪水、猛兽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来自不同种族、部落群体之间的征战,这些都使人类的生命在不断地消失。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又要因为面对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争夺而无谓地牺牲自己短暂的生命。
应该说,在人类自我生产与物质生产中,始终要迎战我们所意想不到、也不愿去承受、但却又无法抗拒的非理性的压力。
正是有了生与死、灵与肉的悲剧性矛盾冲突,才注定了悲剧意识与人类同在。
但人们面对生存挑战,面对非理性的威胁时,却敢于以一种理性精神来面对残酷的现实,这就意味着悲剧意识的生成。
悲剧意识与生命同在,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现实的正视和反省,是凝聚着超越自身能力的冲动,它根源于现实的缺陷、不完满和人的生命的丑恶,这才导致了这种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产生。
二、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建基于儒家的“出世”思想之上,直接的载体就是中国古代的文人,但佛道思想消解了这种悲剧意识。
而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建基于”主客”二分的理念世界之上,对悲剧意识发展为悲剧精神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文化不是缺少悲剧意识,而是整个文化的根基就建立在悲剧意识之上。
孔子于西周末年创儒学,提出一系列理论,开始关注人类自我存在的秩序、价值文化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缺陷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这个说法当然很正确,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怎样批判继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往往对待传统文化要么继承大于批判,例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的提法,要么是批判大于继承,例如“五四运动〞时期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建国之后更是对传统文化进展疯狂的破坏,当今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的时候,才发现中国人已经出现了信仰真空,然而我们已经有了两代人对传统文化形成断层,当今的90后更是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今天讲的是传统文化的缺陷,窃认为不了解这些缺陷就很难与当今普世价值向融合,阻碍现代文明国家的建立,也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此完美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到了为什么会在近现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哪些重大缺陷?窃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这些缺陷是某种类似基因的欠缺。
这些缺陷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方面:没有形成科学观念;没有把客观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重农轻商对社会生产的阻碍;伦理秩序对自由、民主、创新的束缚;缺乏人文主义关心;缺乏法制思想。
一、没有形成科学观念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常识、科学和哲学。
常识就是由我们的感观所获取的那些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
常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历性。
科学是人类应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方法获取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
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规律性。
哲学是以人类的精神活动为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思想的思想或者反思活动。
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批判性。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我们的有着较为兴旺的常识和哲学,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和体系。
在任何一种比拟成熟的科学概念体系中,我们都会发现,它往往是从一些最为精练的初始概念或者假设出发,然后以严密的逻辑手段或试验手段推演归纳出一系列的定理、定律、公理、方程,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为人类认识、理解、描述、预测客观世界提供逻辑根据。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情感表达方式,代表着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离别和孤独等情感。
悲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氛围、情感抒发和寓意象征等多种方式。
通过对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白、杜甫等诗作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悲秋的表现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出发,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和生命哲理的探讨。
第1章典型的文学形象1.1 悲秋意象的生成秋,是一个圆满美好季节的终结,也是未来希望的开端,是一个充满变迁的季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常常被用来表现悲凉、孤独和离别等感觉,“秋意象”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秋天常常被描绘为悲凉、萧条、寂寥、萎靡不振的季节,这与秋季本身的气候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联系密切相关。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一个渐渐衰老的季节,万物凋零,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这种意象不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广泛存在,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悲秋意象的生成,又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植物逐渐凋谢,昼夜渐长,晦暗覆盖,为后来中国人的悲秋情结奠定了基础。
当然还有因为风景的凄美,秋色亦便执向了悲秋的极致。
悲秋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中描述了一种男女恋情怀念的情感,人们常常用“关关雎鸠”来引申表达离愁别绪的情感。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季的悲凉气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意象,表现出了古代文人士子们的离愁别绪、生命的短暂和不可复得。
1.2 文学类型的建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秋情结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学类型,比如“秋思”、“离别”、“怀人”、“思乡”、“伤春悲秋”等等。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悲剧精神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悲剧精神?——悲剧精神新考一个事实常令研究者困惑: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经历了浩劫却至今未创造出相应的悲剧作品;苦难似乎并未进入我们的内心,没有转化为深切的生命体验;即使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中国知识分子也习惯于把灾难喜剧化,甚至将之改造为甜蜜的记忆。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也多半是喜剧性文本,基本上不到悲剧性叙述。
许多批评家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当代中国人——主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缺陷。
这是个合理但含混的判决。
它没有涉及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当代中国人缺乏悲剧精神?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性使然,还是另有缘由?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追究悲剧精神之有无。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美国学者约瑟夫·W·米克也说:“悲剧似乎是西方文明的发明。
它在东方、中东、原始文化中是明显缺席的。
”上述两种说法都把文明当作决定性力量,似乎悲剧属于特定的民族。
然而,这类决定论思想难以经受事实的检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民族也孕育过悲剧作品。
在对“吾国人之精神”下了定论之后,王国维本人先是在《红楼梦评论》中承认“《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而后又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倘若王国维要自圆其说,就必须证明《窦娥冤》、《赵氏孤儿》、《红楼梦》皆“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但这显然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窦娥冤》、《赵氏孤儿》、《红楼梦》确实受了佛教的影响,但它们所吸纳的佛教思想业已融入本土文化,成为“吾国人之精神”的内在构成。
进言之,即便上述悲剧确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下面的问题仍是不可回避的:佛教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传入中国,缘何过了千年之后才结出三个悲剧之果?自元到晚清,为什么汉语文学中的悲剧仍如此稀少?要回答它们,仅仅从民族精神、文化特质、地域文明的角度探讨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另觅他途。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古代文学《试论中国帝王文学》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法。
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文学。
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
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观存在。
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
《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就是舜帝的《南风歌》。
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
在我国第一部政治议论散文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编辑家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文章,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
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
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帝王自然也不例外。
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
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中国古典爱情悲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爱情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审美情感、美学意蕴和现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这一文学题材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通常以抒情为主导,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复杂情感。
这些情感类型包括爱慕、思念、忠贞、怨恨、痛苦等,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作品里。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表现出了真挚、深沉的情感,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则表达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和遗憾。
这些情感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的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现,有的则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
这些情感既有温柔、细腻的一面,也有激情、执着的一面,充分展示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这些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如真诚、美好、感人心魄等,使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探索和思考。
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经典之作。
在文学方面,这些作品展现了爱情的美丽和悲伤,表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复杂情感和追求。
同时,它们也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合理现象,如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等,为后人提供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在哲学方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的爱情悲剧中蕴含着对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探索。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极尽荣华富贵中却深感人生的虚无和幻灭,体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
而《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在面临爱情与道德的抉择时,勇敢地选择了爱情,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道德、命运的深入思考。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迟滞原因之探讨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迟滞原因之探讨王先霈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史和西方古代文学叙事史中,各有一个难题,长期困扰着研究者。
在西方,是“荷马问题”;在中国,是汉族古代无史诗的问题。
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以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傲视外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文化的高峰,作为古代中国文学主体的汉族文学,怎么就没有史诗这样重要的标志性的文学品类呢?希腊史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们的作者是谁?古已有之的说法,是把两大史诗的著作权归于荷马,荷马如果实有其人,而且果真是一个盲诗人,在三千年前的条件下,怎么可能独自完成两大史诗的创作?如果荷马不是一个人,那么,两大史诗是怎样形成,又怎样被记录并流传至今的?本文主要是从前面一个问题开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发展迟滞的原因,而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思考前一个问题不可缺少的参考坐标。
没有后一个问题,前一个问题甚至不会被人们意识到。
20世纪前期,新文学运动的前行者鲁迅、胡适、茅盾等人,在他们各自的学术研究中,曾提出过疑问: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构成完整系统的神话,没有长篇故事诗,没有史诗?19世纪以前的两千年,我们的祖先对域外文学了解十分有限,不会觉得自己的文学整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缺憾。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触到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印度史诗,还有冰岛的《埃达》,英国的《贝奥武甫》,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法兰西的《罗兰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当卷帙浩繁的诸多史诗在国人面前展开的时候,就不免引起疑问以至惊诧了。
鲁迅、胡适和茅盾各自在《中国小说史略》、《白话文学史》和《中国神话研究ABC》中,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做了些解释。
鲁迅和胡适是介绍、转述和发挥日本学者的看法,其理论依据是丹纳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气候不像希腊的爱琴海边,不是温暖湿润而是寒冷干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胼手胝足劳作尚难得温饱,所以,没有精力和闲暇从事长篇创作。
此说颇为牵强,至少,它就不能解释,冰岛、俄罗斯的气候对于农耕来说,劣于黄河流域,何以却有史诗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摘要:悲剧意蕴包括两个层次。
悲剧意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但中国悲剧艺术没有最终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成为“悲感”基础上的“乐感”文化,它有一个嬗变过程。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与悲剧意识相对立的、根深蒂固的反悲剧意识。
它带来了中国悲剧美学特征的复杂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蕴;辨析;嬗变;缘由一、什么是悲剧、悲剧意蕴我们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1],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悲剧?古希腊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对人生存的悲剧本质和抗争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的阐释。
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命运是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支配一切,包括神,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正直、坚强的英雄选择断然与命定的命运做勇敢地斗争,渴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只是一场悲剧,但他们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原来我们是可以反抗的,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以为正确。
而终于有一天,欧里庇得斯开始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反抗决定自己的命运。
悲剧就是与强大的宿命抗争。
古希腊的悲剧震撼人心,长久地滋养着人类的创造力,就在于弱小无助的人一定要抗争那不可抗争的宿命的精神,人对死亡、苦难甚至看起来是真理的的抗争本性。
这就是古希腊悲剧的精神,真正的悲剧精神。
而我国传统悲剧理论起源很晚,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
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i]]476-477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ii]]朱光潜则认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
浅谈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错误的
浅谈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错误的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历史上出现的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观点的错误之处。
“五四”以来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的落后文化,而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社会欲求其出路,不能不实行“全盘西化”,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又说:“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
”因此要现代化,只能全盘西化。
至于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那也是整理归档而已。
为此,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五四”时期胡适一派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此后的西化论者。
1986年,有学者在《文汇报》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求十大冲突》一文,列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冲突,贵贱等级原则与现代平等原则的冲突,中庸思想与现代竞争原则的冲突,如此等等。
在港台,更有不少西化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矛盾的。
诚然,“五四”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人现代化国家,说他们是“洋奴”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他们也未尝不爱国。
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其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
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即使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化人,他们的思想,除了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一面外,还有反映我们整个民族的利益和要求的一面。
比如,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时,他们所表达的那种不屈服于强敌,忠于民族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就绝不能说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而不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
古代文学中的衰落与复兴
古代文学中的衰落与复兴古代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
从古至今,文学经历了无数的繁荣与衰落,其中一些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在经历了衰落之后又重新焕发生机,这就是文学的复兴。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衰落与复兴入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一、古代文学的衰落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导致古代文学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战争、政权更迭等政治动荡,往往使得文学发展受到阻碍。
如唐朝安史之乱后,诗歌创作进入了低谷。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古代文学的繁荣与衰落有着直接影响。
如南宋时期,由于北方地区的经济衰落,导致文学中心南移,南宋词的兴起与这一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很大关系。
3.文化因素:文化观念的变迁、文学审美趣味的改变等文化因素,也会导致文学的衰落。
例如,唐宋时期,由于佛教、道教的传播,使得文学创作中宗教色彩逐渐加重,这与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很大差异。
4.社会阶层变迁:古代文学的衰落与社会阶层变迁密切相关。
如明朝中后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文学创作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这与传统文人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冲突。
二、古代文学的复兴1.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是古代文学复兴的重要前提。
如唐朝贞观之治、明朝洪武之治等时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为文学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学复兴有着重要影响。
如唐宋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文学市场逐渐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文化因素: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古代文学复兴的关键。
如明朝中期,文学家们对唐宋文学进行继承与创新,使得文学创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4.社会阶层变迁:社会阶层变迁对文学复兴也有着重要影响。
如清朝中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新型士人阶层逐渐崛起,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推动了文学的复兴。
三、衰落与复兴的意义1.文化传承:古代文学的衰落与复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高懿德2020年3月22~26日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的这句话虽然在今天仍言犹在耳!但殊为可惜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总体上仍然未能拥有真正的理论思维,从而不仅仍然没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而且仍然时刻备受传统文化非理性思维的严重束缚而致使思想与文化徘徊不前甚至经常面临倒退的风险!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根源首先在于中华民族所谓的悠久辉煌灿烂却极其非理性的思想文化传统无所不在的诱惑和束缚,其次在于中国上一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所承载的现代理性文化启蒙运动的中止与搁浅。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与文化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存在起过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表明它就是基本合理而有益的文化,就如对西方文明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基督教一样。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中华思想文化传统总体上是感性直观和似是而非的无“理”文化,表现在思想方式的感性直观而无理性推证、思想形式的直觉独断而无逻辑推证、思想内容的有道理而无真理、思想形态的有思想而无理论四大方面的致命性缺陷。
这些致命缺陷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
正是这些致命性缺陷导致了中华传统文化长久以来迄至今日的无理化状态,阻碍了中华民族生成科学和哲学理论思维的进程,阻断了中华民族站上科学最高峰的道路,迟滞了中华民族进入现代文明的步伐!然而,当今大多数中国人却仍然没有看到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和危害,还在迷恋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并孜孜以求之。
实在是悲哀之至啊!鉴于上述原因,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计,必须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上述弊端进行全面的揭露和批判,以警醒国人认清真相勿再沉迷于蒙昧的过去,启蒙自己的理性养成科学与哲学的理性思维,发现和创造现代和未来的理性思想、文化和文明。
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一、理性及其基本形态、形式、功能和原则1.理性的本质理性(reason或rationality)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λ?γ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沈尚武1,袁岳2( 1.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上海201800; 2.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摘要:运用辩证观点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
在全球化与超全球化视野中,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的视域中,利用综合创新的方法来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是趋善求治的道德政治型文化,强调道德的人本主义,忽视工艺钻研和器物制造。
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今天,要注入现代要素,道器并重,以器阐道,以器护道,使二者相伴而行,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两翼,体现为文化与经济的并重且相互促进地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点表现为自强不息,人间正道,贵和尚中、以民为本等等,值得自豪。
同时在中国近代也形成了中国科技、制度、经济落伍的三大难题,即李约瑟科技哲学难题、斯密制度哲学难题、罗伯特产业哲学难题。
重要的是要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缺乏的一面,从缺憾中培养出新的文化增长点,进而发展繁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憾是文化的现代化不足、文化的产业化不够,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大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与缺憾; 道器并重; 文化产业一、引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大致有三种观点和态度: 一是倾向于片面扩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甚至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好的,容易形成文化保守主义。
二是倾向于片面扩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甚至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坏的,容易形成文化自由主义、文化虚无主义。
三是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精华的部分,同样也要看待其糟粕和不足的方面,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及时地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的方面、缺乏的方面,进而吸取教训,反其道而利用之,进一步发展繁荣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要在全球化视野下考察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的全球化既是经济、政治与科技的全球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全球化。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消极的一面
浅论中国传统⽂化消极的⼀⾯最近,在论⽂答辩中,答辩⽼师就我论⽂中的⼀句话提出了疑问。
⽼师让我就论⽂中“中国传统⽂化就其实质⽽⾔,呈现出⼀种整体扼杀组成整体的个体的现象。
”这句话作进⼀步解释。
虽然当时我从论⽂中提及的“宗族⽂化”作了解释,也从中国传统⽂化的代表——儒家⽂化作了拓展性回答。
但⾄今这个问题⼀直在困扰着我。
(⼀)中国传统⽂化有其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糟粕。
特别是对个体个性的扼杀,影响深远。
从宗族⽂化⽅⾯来说,既有道德传家、耕读⼈家等的优良⽂化,也有着宗族家法等与现今道德与法律相悖的糟粕。
在⼀定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家庭的放⼤就是宗族,宗族的放⼤就是国家。
这种⽂化背景下,家庭成员⽚⾯地依赖并服从家长,⽽⼴⼤⾂民也是⽚⾯地依赖并服从国君。
它强调的是个体服从整体,并不是服从⾃我,⽽是服从他⼈。
服从是以奉献或者说⾃我牺牲为前提的。
这种宗族⽂化环境中,个体只有服从意识,不具⾃我主张。
⼀旦出现反叛⾏为,那将是⼤逆不道,将成为众⽮之的。
因此,不论宗族的⾏为是否符合⼀个社会的潮流,这个宗族中的所有的个体都得服从。
在这样的传统⽂化中,整体意志代表了个体意志,个体的意志根本不能体现,整体也就实质性地扼杀了个体的个性。
从中国传统⽂化的主要代表——儒家⽂化来说,也同样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也同样存在着对个性的扼杀。
这种糟粕依然在影响着中国社会。
这其中有可以作为现时代精神传承的“天⾏健,君⼦以⾃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优秀品质,“⼠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执政思想等等,其实这些都已转化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还有⼀些儒家思想也⼀直在积极地影响着我们思想。
如传统的“孝”⽂化,“修⼰安⼈”、“正⼼修⾝”等命题。
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仍不乏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摘要:悲剧意蕴包括两个层次。
悲剧意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但中国悲剧艺术没有最终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成为“悲感”基础上的“乐感”文化,它有一个嬗变过程。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与悲剧意识相对立的、根深蒂固的反悲剧意识。
它带来了中国悲剧美学特征的复杂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蕴;辨析;嬗变;缘由一、什么是悲剧、悲剧意蕴我们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1],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悲剧?古希腊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对人生存的悲剧本质和抗争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的阐释。
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命运是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支配一切,包括神,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正直、坚强的英雄选择断然与命定的命运做勇敢地斗争,渴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只是一场悲剧,但他们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原来我们是可以反抗的,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以为正确。
而终于有一天,欧里庇得斯开始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反抗决定自己的命运。
悲剧就是与强大的宿命抗争。
古希腊的悲剧震撼人心,长久地滋养着人类的创造力,就在于弱小无助的人一定要抗争那不可抗争的宿命的精神,人对死亡、苦难甚至看起来是真理的的抗争本性。
这就是古希腊悲剧的精神,真正的悲剧精神。
而我国传统悲剧理论起源很晚,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
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i]]476-477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ii]]朱光潜则认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成败得失
行走在消逝中——正确看待当代文学的成败得失中国当代文学在肯定与否定的交叉注目下已走过60多载。
杂糅着欣喜、喝彩、反思、忧虑、怀疑、愤怒等种种复杂的情绪,中国文学界在试图正视当代文学史但是,但最终呈现的景象依旧是充满争论和困惑。
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拥有一批被海内外肯定的优秀作家与作品,另一方面,文学市场和创作群体的混沌与无序,也令当下的文学蒙上了令人迷茫与不解的尘雾。
中国当代文学是否已经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是陷在泥淖中难以自拔?当两种南辕北辙的评价同时指向中国当代文学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它?顾彬,无疑是在总结“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之争”时无法绕开的名字,这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从几年前开始,便成为“炮轰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在受聘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的受聘会上,他提出,“德国人对中国当代作家的看法是,…他们是真正的作家,还是商人?‟…真正的作家是不会去写剧本的,但是中国许多作家去写剧本‟,“中国小说在德国是遭排斥的庸俗文学”,“中国当代作家普遍古文不好,而且他们基本上不会外语”。
这场争论引发了包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等在内的一大批文学界人士的回应,其中有宽容的声音,也有反驳的声音。
其后,顾彬在接受国内媒体专访时,又称:“中国当代作家不知道人是什么。
”2009年世界汉学大会上,学者们集中讨论了有关“中国文学界应该如何看待海外汉学研究”的问题,汉学家顾彬、著名文艺批评家陈晓明、肖鹰等学者作了激烈的讨论。
顾彬强调中国作家应该学习外语,一个作家应该把自己的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同时也应该把其他国家的作品翻译成自己的母语。
陈晓明在发言时提出了“中国立场”的概念,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新中国建立60年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鹰则认为中国文学在走下坡路,中国文学60年的定位应该在中西学者和中西文学的对话中才能完成。
究竟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可以给出不同角度的答案。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专题讨论1)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专题讨论1 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4月;适用于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专题讨论1 试题及答案专题讨论1本次讨论涉及专题一和专题四的内容,请在学完专题四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9周以前完成。
本次讨论满分100分,即课程总成绩3分。
一、讨论题目:1.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文言“小序”?2.你怎么看《雷雨》中周朴园与蘩漪的情感纠葛?二、讨论要求:1.学生由3-5人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分组进行讨论。
2.每人须发言5次以上,并作一次主题演讲,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讨论记录稿(在记录稿上,每人每次发言记录应不少于50字,主题演讲字数应不少于500字)。
三、讨论评价:讨论结果经辅导教师确认合格者,记入成绩。
答1:《狂人日记》,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着近乎划时代的意义的作品,首次面世就带给世人极大震撼,引发创作白话文作品的潮流,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对当时的每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奠定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但就是这样一篇“狂人”写下的白话日记、用来打响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炮的小说,一篇“从语言到内容、形式都堪称现代的小说”、鲁迅先生偏偏在要以第三人的口吻加上这样一篇小序,而且是——文言文。
乍看之下,这篇小序似乎有颇不合理,但仔细想想,却似乎颇有深意。
文言文的小序,开篇就把我们带入当时那样一个“吃人”的社会。
从小序里陈述的事实来看,为狂人作这篇小序的“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也是一个旧社会下的“正常人”,所以“我”自然要用文言来为狂人的日记作序。
文言小序的添加还使得小序与后文构成反讽。
第一处的反讽是“我”在文言小序中写到的“……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时之病状……今撮录一偏,以供医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