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弥留之际》中的非典型对话性
浅论《我弥留之际》异化主题
浅论《我弥留之际》异化主题论文关键词:异化上帝自然社会论文摘要:《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艾迪-本德伦葬礼的描述,小说展现出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反映出福克纳对现代人处于异化状态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上帝和人与社会。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的杰作。
小说讲述了本德伦一家将其主妇艾迪・本德伦的遗体从居住地老法国人湾运到40英里外的杰弗生镇安葬的经历,从而刻画了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呈现给我们一个充斥着通奸、兄弟反目、弑父和背叛的“荒原”社会。
福克纳本人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称它是“神品妙构”,有一个时期对其评价甚至超过其代表作之一《喧哗与骚动》。
那么.福克纳创作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何在?这部小说看似简简单单,可越深究就越发令人迷惑不解。
尽管福克纳曾经多次说过这部小说是他作品中最简单易读的一本。
但评论家对其主题的解释向来众说纷纭:或认为是关于美国南方贫苦白人农民的现实主义社会调查;或认为是描写生活中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诸如家庭的忠诚与背叛,荣誉,还有英雄行为的实质等;或干脆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多面、复杂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是福克纳“最复杂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小说之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表现出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正如文学批评理论中所说,一种阐释往往只能照亮它的一个侧面。
而不可能穷尽它的全部意蕴。
其实,这也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的一种展现。
本文将进一步解析小说中三种关系的异化:人与上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分析造成异化的社会原因,并尝试找出现代人走出异化状态的途径。
一、关于异化异化(alienation),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它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使用的一个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概念,指的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分裂出他的对立面的客体,而客体后来反成为支配主体的力量。
异化在人类历史上的表现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
论《我弥留之际》中圣经原型的异化研究
论《我弥留之际》中圣经原型的异化研究《我弥留之际》是中国作家鲁迅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是其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部分。
小说以一个弥留之际的人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其中有一些意象和情节与圣经中的原型密切相关,这种异化的手法给小说增添了一层深刻的意味。
小说中的主人公孙铭是一位年轻的护士,他在弥留之际的青年患者身边守夜,并与其展开了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中蕴含着对生命、死亡和宗教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性的洞察和痛苦的抒发。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圣经中原型的异化运用。
小说中描写到了主人公孙铭身穿白色制服。
白色在圣经中常常象征着纯洁和圣洁,代表了天国的永恒和完美。
而孙铭身穿白色制服,从侧面塑造了他的形象,使其具有一种“天使”的形象。
他在守候患者的过程中,像天使一样默默守护着生命的边缘,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小说中还涉及到了人物的姓名。
主人公的名字孙铭,可以联想到圣经中耶稣的门徒之一——马太福音中的马太。
马太是福音书《约翰福音》中重要人物耶稣的亲密弟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深厚的。
孙铭的名字与马太有着相似的音韵,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含义。
这种对圣经中人物的借用,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具体。
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些与圣经有关的意象和情节。
小说中的患者对孙铭说:“有一个布道团在一个地方……有很多人。
”这段话让人联想到圣经中耶稣的弟子们传教的场景。
这种场景的出现,使得小说具有一种宗教性的氛围,加深了对死亡和人生意义的反思。
通过对《我弥留之际》中圣经原型的异化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鲁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意象,通过这种异化的手法,使小说中的情节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通过对圣经原型的引用,小说也展现了对宗教、生命和死亡等人类永恒话题的思考和探索。
这种异化手法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性,也使读者在阅读中更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叙事艺术
弥 留之 际 》 这 部 小说 中运 用 多重 的叙 述视 角 , 体 现 了人 物 不 同的 内心世 界 , 改 变 了传统 小说 的叙 述模 式 , 极 大 增 强 了读者 的 阅读兴趣 , 成功 塑造 了一 个 多重 的话语世 界 。
刘 黎
( 西 北师 范大 学知 行学 院 外 国语 言 文学 系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作为 美国南方代表作 家之一的威廉 ・ 福克纳曾创作 了小说 《 我 弥留之际》。该作品 自问世 以来, 就 因其 丰 富的 内涵和 独特 的创 作 手法 受到 了读 者和批 评 家的一致好 评 。福克 纳所 采 用的 多重聚 焦手 法为作 品
・
2 0・
读者通过这一家人 , 可以看到当时美 国南方穷苦白人 内心独 自的方式呈现故事。福克纳这样安排整部作 的生活 , 以及南方这片封闭而传统的土地所具备 的独 品 , 巧 妙地 使小 说 在不 同人 物 的 内聚焦 叙述 视 角 和外 特人文 特征 和历史气息。这种讲述方式体现 了福克 聚焦叙 述 视角 之 间来 回转 换 , 给读 者带 来 一定 程度 的
关 键词 : 福 克 纳 ;《 我 弥留之 际 》 ; 内聚 焦 ; 外聚 焦 ; 聚 焦转换
中图分 类号 :1 7 1 2 . 0 7 4
引言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5 )0 6 . 0 0 2 0 . 0 2
一
、
立 却又 彼此 紧密 连接 的世 同角度讲述了 自己的感 式 直接 地 走进 他 们 的 内心世 界 。 《 我弥 留之 际 》 中频 受和旅途经历。因此 , 读者必须在各个人物的叙述之 繁 出现的是十五个人物以第一人称为角度 的内心独 间来 回转换 , 从不同角度理解整部小说 的情节和人物 白, 即内聚焦模式。由于这种聚焦模式只能展现人物
论《我弥留之际》中的陌生化技巧
论《我弥留之际》中的陌生化技巧作者:封莉云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6期内容摘要: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小说《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运用了各种陌生化技巧,不守传统小说“常规”,使小说特点鲜明。
本文分析《我弥留之际》中的陌生化技巧。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福克纳形式主义陌生化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南方文学的最著名且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家,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我弥留之际》是一部長篇小说,是福克纳叙事技巧运用最多一部作品。
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视角,采用了多视角叙事方式,特点鲜明,从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看来,福克纳采用了陌生化技巧,使其小说具有文学性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前人对《我弥留之际》的研究大致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异化以及人物形象解读等角度展开论述,而以陌生化理论来分析这本小说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将用俄国形式主义的相关陌生化理论来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陌生化写作技巧。
一.陌生化理论20世纪初,伴随着雅格布森提出的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
所谓“陌生化”指的是“使之陌生”,就是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赵339-341)。
形式主义者强调形式的可感性,认为作品的“文学性”通过陌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即所谓“文学艺术”不应是现实复制版的机械反映,而是创作者有意识地去艺术加工,使作品陌生化。
福克纳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陌生化技巧,使阅读者摆脱乏味的自动化感知,体验审美的快感。
二.小说陌生化技巧分析在《我弥留之际》中,作者运用了诸多陌生化技巧,其中包括两大类即语言的陌生化和叙事的陌生化。
语言的陌生化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小说主题的表达大有裨益,而叙事的陌生化让读者产生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鲜的观感。
陌生化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可读性,新奇却也复杂难读,小说的审美价值在陌生化的语言及叙事中得以体现。
《我弥留之际》文学语言特色解读
yuwenjianshe001@27《我弥留之际》文学语言特色解读吉林医药学院 李丽娜摘要:《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
这部作品主题深刻,语言丰富,体现出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风格。
本文对《我弥留之际》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 福克纳 语言特色引言威廉·福克纳在美国文坛上享有盛名,被西方称为“现代的经典作者”,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小说,一共有十九部长篇小说以及七十多篇短篇小说,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福克纳的小说作品主题深刻,对当时社会现状以及人性等进行深入思考,反响强烈。
《我弥留之际》是他的代表作,对当时社会上人性的冷漠、自甘堕落的现象进行了揭示,尤其是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性的消亡充分地展现出来。
福克纳创作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因此也被外人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这个系列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从美国独立战争以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场的人物数量也比较多,而且几个主要的人物在他的多部作品中交替出现,可以说是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重要体现。
《我弥留之际》文学语言特色很好地反映出福克纳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整体风格。
一、《我弥留之际》简介福克纳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有三部,分别是《喧哗与骚动》,主要讲述杰弗生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我弥留之际》主要讲述安斯·本德仑携儿子运送妻子的灵柩回杰弗生安葬的时候,在途中经历的多种磨难;《押沙龙,押沙龙!》主要讲述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在庄园中的生活以及庄园毁灭的故事。
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风格迥异,对社会深层次的思考,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有韵味,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弥留之际》以艾迪·本德伦为轴心展开故事,艾迪本来只是一个小学教员出身的农村妇女,经过几十年的煎熬,最终去世。
小说是以艾迪的去世作为开篇的,艾迪有五个孩子,她希望自己死后可以被送回杰弗生镇与自己的娘家人葬在一起,在将艾迪的灵柩送回家乡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
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我弥留之际》
能 体现人 与人 之间 的感情 。 《 我弥 留之际》是 福克 纳 于1 9 3 0 年 创作 的一 部 家庭小 说 。 这部 小说 , 讲 述 了 本 德伦一家 为了完成母 亲希望安 葬在 自己老家 的遗 愿, 在父亲 的带领下 , 运送 母亲 的遗体 回杰 弗生镇 的 艰 难历程 。 一 路上 , 本德伦 一家经 历了洪水 与烈火 的 考验, 也遭受 了他人 的讥 笑 。 经过 长途跋涉 与痛苦 挣 扎, 母 亲 的遗愿 终 于得 以实现 。 但 是 在小 说 的字 里 行 间, 读 者 感受 到 的不 是 家庭 成员 互 帮互 爱 , 共 度
第l 6卷第 1 期
2 0 1 4年 3月
河 北 软 件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S o f t wa r e I n s t i t u t e
Vo I . 1 6N o . 1 Ma r . 2 0 1 4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6
遗 体运 回 自己的家 乡 , 对此最 肤浅 的解 释是 除 了娘 家 的血亲关 系之外 , 她对 别 的都感 到不可 靠 , 只有和
作者简 介 : 李凡 ( 1 9 8 9 一 ) , 女, 河北 石家庄人 , 在读硕 士研 究生 , 研究方 向为英美文学 ; 张纪鸽( 1 9 7 2 一 ) , 女, 陕西 渭南人 , 副教
难 关 的动人 场面 , 而是 本德 伦家 庭成员 之 间冷淡 疏 音乐 , 想借此机会去源自上买留声机 ; 女儿杜威 ・ 德尔
从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重释《我弥留之际》
作 为诺 贝尔 文学 奖得 主 , 威 廉 ・ 福克 纳 ( Wi l l i a m F a u l k n e r , 1 8 9 7 — 1 9 6 2 )不 仅 是 南 方 作 家 , 也 是 现 代 美 国文 学 巨 匠 , 国 际 批 评
的研 究 领 域 , 已 经 弓 l 入 了 女 性 主 义理 论 进 入 福 克 纳 的 研 究 ,这 不 同 与 以 往 的福 克 纳 小 说 的 女 性 形 象 研 究 不 同 ,国 内 的 福 克 纳 女 性 主义研 究 处 于方 兴未 艾 的 阶段 , 有研究 的前瞻性。
一
界 对 其 评 论 和 争 议 的 热 度 仅 处 于 莎 士 比 亚 之 后 。 与 之 形 成 对 比 的 是, 国 内学 界 论 文 大 多 关 注 《 喧 嚣 与骚 动》 和《 献 给艾米丽 的玫瑰 》 , 而对 《 我 弥 留 之 际》 这 部福克纳 自 己称 之 为 “ 神来之笔 ” 的作品有所 忽 视 。 这 部 小 说 是 福 克 纳 的第 十 五 部 小 说 ,跻 身 二十 世 纪 最 佳 小 说 之 列 , 当时 作 者 每 天 在 发 电 厂 上 班 的 时 候 从 午 夜 写 到 凌 晨 四
主题 的奥德赛之旅 , 主人公 “ 我” , 也就是艾迪 ( A d d i e ) 是 本 德 伦 ( B u n d r e n ) 家 庭 的母 亲 , 只 在 全 书 五 十 九 个 章 节 中 占据 一 个 小 节 的 内心 独 白 , “ 我” 看 着 自己弥留 , 鉴 证 自 己 归 乡 入 土 ,看 着 家 人 、 孩 子、 邻居 、 医 生 围 绕 弥 留 的 自己 展 现 出各种怪异 的举动 ,然 而却 不 说话 、 或 者不能说话 , 因为 “ 我” 认 为“ 语言是无用 的” 。 女性 主 义 认 为 ,女 性 当下 被 压 抑 的 窘 境 是 由 于 父 权 制 话 语 体 系 造 成 的 ,伊 丽 格 瑞 的女 性 主义 伦理 学 认为 , 两 方 形 而 上 学 从 开 始 就 缺 乏 一 条 从 母 亲 到 孩 子 的 话 语 体 系 , 而 仅 仅 由 父 亲 到 孩 子 的 话 语 体 系 维 系 社 会 和 家 庭 生 活 ,导 致 女 性 的 话 语 逐 渐 缺失 了 、 不 在场 了 、 失语 了 , 这就 是 伊 丽格 瑞 为 什 么 要 构 建 “ 女性 谱系 ” 的 原 因 。 福 克 纳 似 乎
形式即内容:论《我弥留之际》中语言现象下的深意
义的,而语 言是新 颖又耐人 寻味 的,在 这些语 言表 象下面埋藏 着作 者 《 弥 留之 际》 中,有 很多 复杂 句 使读 者感 到些 许迷 惘 。在 这些 我 对全文 主 旨的精确把 握 ,以及 对社 会现 象的巧妙抨 击 。本 文通过 对 复杂 又饶 舌 的语 句背 后 ,暗 藏着 说话 者 的精 神状 态和 更 多表 达主 《 弥留之 际 》的语 言形式 的探讨 ,从 而挖掘更 多内容上 的意义—— 题思想 的线 索 。来看 下 面这个 例子 : 我 即福 克纳人们感情不足理性有余的现代通病感到愤慨和惋惜。 当你 掏 空 自己准 备 去睡 ,你 就不 是 你 。而你 在 熟睡 的时 候 , 关键词 :重复 复杂 句 人称混乱 形式即内容 你就 从不 曾是过 你 。我 不知 道我 是什 么 。我 不知 道我 是 不是 我… 睡觉 就 是什 么都 不是 … 艾迪 本德 仑什 么 都不 是 …如 果我还 没 有掏 形 式 即 内容 , 内 容在 形 式 中得 到升 华 。众 所 周 知 ,一 部 好 空 自己 的话 ,我 就还 是 自己 。 ( 尔 ) 达 的作 品需 要深刻 的内容 和精 辟 的语 言 ,而 深刻 的 内容则 需 要 由精 以上 这段 话是 达尔 在 马 车上入 睡 前 的思 想 ,很 明显 ,在此 , 辟 的语 言 作为支 撑 , 因为只 有恰 到 好 处的语 言 才 能更好 的传 达 作 福 克 纳在 他 的叙 事 中运用 了 “ 识流 ”的手 法 ,从而 精确 的表 达 意 者 想要 表达 的深 刻含 义 。语 言必 须 符合 内容 的要求 ,而 内容 也 会 出 了达 尔那 说不清 道 不 明的 意识 。达 尔 的这段 话 正是 “ 失落 的 自 刺 激语 言 的运用 ,这 样 我们 就 总是 能透 过研 究 文学 的语 言 来一 窥 我 ”的一 个例 子 。达 尔想 “ 空 自己 ”,他试 图站在 一个 远离 自 掏 内容 的究竟 。威 廉福 克 纳正 是这 样 一位 作家 :他 不 仅 能在 内容 上 我的角度分析 自我——究竟什么是自我?也许他想掏空的这个空 反应社 会现 象 ,在运 用 语言 方面 也 是一 位大 师 。他 的代 表作 之 一 正代表 着本 德仑 一家 的冷漠 和 疏远 。 《 弥 留之 际》写作于 13年 ,是其 “ 克纳 帕塔瓦体 系” 中的一 我 90 约 三 、人称 混 乱 . 部作 品 ,作 品通过一个家 庭七个 不 同成 员的视角 和 口吻 来描述 了同 《 弥 留之 际 》 是 用 “ 识 流 ”手 法 写 成 的 ,是 以表 达 人 我 意 件 事:将刚过世 的女主 人送到她 的家乡进 行埋葬 仪式 的过程 。 物 的 内心独 自的方 式来 叙述 故 事 的 ,在 这 些 内心独 自中 ,有 时候 会 有人 称 混乱 的情 况发 生 。特 别是 第 一人称 和 第二 人称 之 间 的错 语言 重复 在 《 弥 留之 际 》这 部 作 品中 ,语 言 的重复 是被 多 次运 用 的 乱 。这 个语 言现 象 还揭 示 了说 话 当事 人 的精神 状况 自我缺 失 的现 我 种 语 言形 式 ,在 这 种语 言 形式 的背 后 ,暗 藏着 更 多 内容上 的意 象 :他 们仿 佛都 被 代词 ,名 字和 头 衔所 迷 惑 ,他们 无法 确认 “ 自 义和 主 题 。实际 上 以重 复的方 式 ,作 者 大致 想要 揭示 说 话人 当 时 身 ”在 这个 社会 中的意 义 ,有 这样 困 惑 的人往 往在 社会 中扮 演着 的 内心想 法和 思想 境 地 ,从而 批 评一 种社 会 现象 。人 物 的叙 述语 疯 子 ,预 言 者或 者 二 者 品质 兼 有 的 角色 。达 尔就 是 这 样 一 个角 言可 以传 达 出说 话人 的感 受 ,如 不安 ,怀 疑 ,紧 张 ,或 者是 某种 色 , 以疯人 的外 表 和预 言家 的某种 内涵 示 人 。而预 言 家代表 着社 道不清 说不 明 的情绪 。例如 : 会 的声 音 ,达尔 也 能从 某种 程度 上 代表 社会 的声音 —— 他是 一个 “ 不会 把我 的驴 弄 到水 里 去吧 , ”我 说… “ 的 驴不 会给 失 去 了代表 整个 社 会堕 落 的预 言性 质. 言家 。而 这正 是威 廉福 你 我 的预 弄到 水里 去 的, ”我 说 … “ 的驴 才 不要 趟 水 ,”我 说 。 ( 我 图尔 克 纳想要 传递 给大 家 的信息 。 :2 ) 10 朱厄 尔和 我 从 田地 里上 来 ,一 前一 后 的走在 小 道上 。虽 然我 图尔 是本 德仑 一家 的邻 居 之一 ,他 将 他 的驴 子借 给本 德仑 一 走在 他 跟前 的十 五 英尺 处 ,任何 一 个从 棉花 房那 里 看我 们 的人都 家好 让它 去拖 棺材 , 当他们 准 备过 河 的 时候 ,他很 紧 张 自己的驴 能看 见 朱厄 尔 的破草 帽 足足 高 出我 一个 头 。…朱 厄 尔 ,跟在我 后 会不 会被淹 到 ,作 者就 运用 了上面 这种 重 复 的形 式来 表达 图 尔的 面 十五 英尺 远 ,看 上去 笔挺 挺 的 ,一步 就垮 进 窗户 。他 那苍 白的 心情 :恰如 其分 的表达 了他 不愿 驴子 下河 的不 安 的心情 。 树木般 的眼仁镶 嵌在 树木 般 的脸上 ,直 勾勾 的看 向前 方… … 达 尔 是我 的哥 哥 ,我 是达 尔 的弟 弟 。…达 尔他 去 杰克 逊 了我 现在 ,换 朱 厄尔 在 我前 方五 英 尺 的地方 走着 ,我们 还是 一前 的哥 哥达 尔是 我哥 。 …达尔 是 我哥 。我 哥 要去 杰 克逊 了 。…我 哥 后 ,顺着 小 路往前 走 去。 ( 达尔 ; 1 ) 哥…达 尔是 我 哥 。…达 尔他 去 了杰 克逊 我 的 哥哥达 尔 。 …他 去 了 这 是全 书开 始 的一 段 陈 述 ,仿 佛 作 者 有 意 要 让读 者 从 一 开 杰 克逊 。…我 哥哥 叫达 尔 。他 坐着 火车 去 了杰 克逊 …达 尔 。达 尔 始就 发现 ,达 尔似 乎 有 一种特 殊 能 力 ,能看 到 自己背 后 发生 的事 是 我哥 。达尔 达尔 达尔 。 ( 瓦达 曼 ;9 ,294 ) 5 3— 2 他 类似 于 一个 预 言者 , 总是 能预 知将 要 发生 的事情 。他 的意 我 们 都 知 道 , 瓦 达 曼 是个 智障 男孩 ,仿 佛 他 说 话 不 停 的 重 识 时常会 超越 肉眼所 见和 “自我 ”的限 制 。福克 纳 说: “ 《 我弥 复 是再 正常 不过 的 了 ,但是 在此 之 下仍 然有 深沉 的东西 可挖 。瓦 留之 际 》证 明 了观 点 可 以相 互 制 约 也 能 相 互 作 用 从而 刨 造 出令 社 达曼是个疯子,他经常分不清 自我和他人的区别,所以他运用重 人 满 意 的叙 述 方 式 。 ”如 此看 来 ,达 尔 的命 运 就 是做 “ 会 之 复 试 图 来 理清 思路 。在 这 个 例 子 里 ,他 说 了很 多 次 “ 尔 是我 声 ”。而达 尔 预言 性 的破 灭代 表着 整 个社 会 的失 败 ,这正 是福 克 达 哥 ” ,表达 了他 内心的 怀疑 和紧 张 。达 尔是 他 哥 ,可现 在达 尔要 纳 想要 传达 给 读者 的信 息 。在 全 书 的最后 。达 尔 因为 纵火 和 “ 疯 被 家人 送到 杰克 逊 的疯 人 院去 。对 此 ,瓦达 曼 的 内心很 纠 结—— 癫 病 ”被 自己的家 人送 进 了 “ 克逊 笼子 ”,他 终于 失去 了书 中 杰 为什 么 家人 会把 亲骨 肉送 到 疯人 院 去昵 。瓦 达曼 的 自我 独 自实 际 开始 所 暗示 到 的 “ 能力 ”, 而他 的叙述 语 言 也变得 贫瘠 ,几 超 上有 两层 讽 刺意 义 :第一 是 达尔 被送 到 疯人 院去 了,而 他这 个真 乎 只剩 下重 复和焦 躁不 安 的情绪 。 正 的疯人 却还 在这 里 自言 自语 ;第 二是 只有 瓦达 曼 这个 疯子 小弟 四、结 语 为 达尔 被送 去疯 人 院一事 感 到难 过 。这 样我 们就 能 窥探 到暗 藏在 虽 然全 书 由思 想独 自和 对 话组 成 ,但在 字 里行 间,我们 还 是 重 复这个 形式 下 内容层 面 的 意义 了 :人们 之 间 的情感 冷 漠 。当谁 能 感到 各 自为 人 的冷漠 和本 德 仑一 家 的疏远 和 无趣 。这 也就 是 全 也 不关 心达 尔的 时候 ,倒 是 一个 患有 精 神疾 病 的小 男孩 在一 旁独 书 的宗 旨所 在— — 通过 对语 言 形式 的 驾驭和 运 用 ,进而 暗 示 了现 自感 到怀疑 和不 安 。 实 中人 们 的冷漠 和 社会 的 失败 ,揭 示 了人们 自私的 人性 ,以及感 “ 厄 尔 , ”妈 说 ; “ 朱 朱厄 尔 …朱 厄尔 , ”妈 说 。 “ 厄 情不 足理 性有 余 的现 代通 病 。 朱 尔 …”然后 她 说 : “ 快进 屋 来然 后 到床 上 去… 朱厄 尔 , ”妈看 你 着 他 说 。 “ 要给 你一 我要 给 …要 给 … ”然后 她 开始 哭 了起来 。 参考文献 我 (2 ) 18 1《 . 我弥留之 际》 ,威廉福 克纳,李文俊译 ,上 海译文 出版社 ,20 04 这 一段 话�
《在我弥留之际》之不可靠叙述透析
收稿日期:2016-04-27作者简介:黄莹(1993-),女,安徽安庆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胡戈(197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在我弥留之际》之不可靠叙述透析摘要:《在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自称仅在6周内创作完成的一部备受争议而涵义深刻的经典诺奖小说,该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营造出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索和思考。
文章从叙事学理论中的不可靠叙述出发,全面剖析福克纳小说《在我弥留之际》,指出小说中不可靠叙述体现出的可靠性,分析导致不可靠叙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叙事学;不可靠叙述;可靠性;《在我弥留之际》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9-0075-03(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黄莹胡戈∗∗∗第36卷第9期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9月Vol.36No.9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Sep.2016《在我弥留之际》借助英雄史诗般的寓言形式深刻展示了人类惊人的忍耐力,透过黑色幽默的语言揭露了美国在残酷经济危机冲击下的严峻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从表现手法而言,福克纳在文本中大量采取多重视角、意识流、拼贴、错位、跨越传统时空束缚的非线性结构等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表现手法,以故事中每个人的名字为线索,看似杂乱无章的随机排列章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遵守对亡妻的承诺,一家人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不辞辛劳地将其遗体运回相隔甚远的家乡安葬的故事。
正是这些15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59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心独白构成了这部典型的巴赫金式的复调小说。
不可靠叙述理论是叙事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叙述策略,主要借由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的互动得以实现。
一方面,该叙述隐指作者设置在文本中的对叙述主体的有意分化,另一方面又关乎读者自身的自我阐释和阅读情感反应。
论《我弥留之际》中的反讽叙事
隐性意义的对立与悖反;二是作者尽量回避表述意义和 对作品中所呈现的任何事物的态度,往往通过对叙事者、 叙述视角等的安排在暗处对作品的呈现做出调度;三是 反讽中包含的悖反因素之共存使作品达到平衡,并给作 品带来张力。
二、《我弥留之际》中的反讽叙事
(一)视点反讽 学界一般将作品中通过异常视角进行叙述并与常理 意义上的视角形成对照,从而构成反讽意义这一手法称 为“视点反讽”。 《我弥留之际》中视点反讽的来源之一就是叙述者 达尔所述内容的“质”(真实性)与“量”(篇幅)之 间的悖反。叙述者是作者所选择的、讲述故事内容的人, 其所述内容的真实性极为重要,因为它是使读者相信故 事从而参与故事的动力。《我弥留之际》中共有十五个 叙述者,每一节由一个叙述者完成,从而构成五十九节 内容。在这五十九节的内心独白中,属于达尔的有十九 节,占据了作品的最大篇幅。一般而言,当作品中存在 多个叙述者的时候,承担最多叙述内容的叙述者往往最 为重要,但正是作品快要接近尾声时,读者被告知达尔 是个疯子。当然,所占篇幅的多少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 所述内容的真实性,福克纳的高明在于他通过五十七节 以前所呈现出来的叙述帮助我们构建了“智者”的达尔 形象。作品中,达尔的形象由他的自我叙述和旁人对他 的叙述共同构成。由其叙述可知,他通常处于时刻观察 他人的位置,由此深谙家中的秘密。他知道父亲给母亲 送葬是为了进城从而给自己换一副假牙、妹妹杜威·德 尔未婚先孕且想借送葬进城的机会打胎、朱厄尔是母亲 艾迪与他人生下的私生子。而在他人的眼中,达尔则是 这个家中唯一有脑筋且靠得住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洞察 世事的聪明人,结果被众人界定为疯子,而当读者得知
说的整体叙述呈现出一种压抑式的喜剧色彩,而正是这
由“本德仑们”构成的第一人称内视角叙述为读者 种喜剧式的叙述与所述内容的严肃悲哀形成悖反,从而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当我翻开《我弥留之际》,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描述生死边缘的小说,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它所包含的远不止这些。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家庭、爱与责任的人性百科全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故事围绕着一个家庭在面对亲人弥留之际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挣扎展开。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困境,他们的喜怒哀乐、爱与恨、责任与逃避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而真实的人性画卷。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
他们有的善良、有的自私、有的勇敢、有的懦弱,但正是这些复杂的人物形象,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性的多样性。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他们的选择和决策都充满了真实的人性挣扎。
除了人物塑造之外,《我弥留之际》的叙事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采用了多视角、多线索的叙事方式,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层次感,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每个人物内心的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故事中的角色们都在经历着生死的挣扎,他们面对亲人的离去、自己的困境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展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选择。
这让我思考到,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活出自己的价值。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时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此外,《我弥留之际》还让我意识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家庭成为了每个人物心灵的避风港和归宿。
尽管家庭成员之间有时会有矛盾和纷争,但当面对生死大事时,他们都会团结一心,共同度过难关。
这让我意识到,家庭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应该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心去经营和维护家庭关系。
最后,我想说,《我弥留之际》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和人性的复杂和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指引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有关《我弥留之际》的习题
有关《我弥留之际》我对《我弥留之际》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因为它出现在了我最低谷的那段时间里,对我的内心起到了巨大的治愈作用。
我最开始被它吸引一是因为福克纳的名头,二是因为这个书名看上去很符合我颓靡不振的人生状态。
它只讲述了短短十天的苦难,但读完后却像走过了漫长的一生。
也正是那段时间里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状态下理解力和感受力会有多么大的差别。
处于低谷时阅读,能明白太多处于巅峰时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我弥留之际》共59节,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
故事围绕美国南方底层农民埃斯•本德伦一家展开。
安迪去世后,她的丈夫埃斯遵照她的遗愿,带领着五个孩子,依次是开什、特尔、朱埃尔、德威•特尔和瓦塔曼,将遗体送到四十里外的杰夫森安葬。
仿佛是上天有意作对,他们这一路的苦难由此开始:他们先后经历了洪水,火灾,炎热;停放多日的尸体招来越来越多的秃鹰,引得路人侧目,乡邻反感,警察干涉……安迪终于顺利下葬了,一家人也散了。
戏剧性的是,最后就埃斯的结局看起来还不错:为自己安上了新假牙,还找了一个新婆娘,开启了新的生活。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七个人物的评价比较倾向一边倒,例如对安迪和埃斯多倾向负面,对开什则倾向正面。
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和复杂的,结合他们的生存环境、经历和表现来看,一切都并不是那么绝对。
安迪是女主人公,《我弥留之际》中的“我”在书中直接所指的就是安迪。
安迪不信上帝,世界观中充满了虚无。
作为乡村教师的她总是很盼望鞭打小孩子们,这种扭曲的想法反映了她心中强烈的孤独感和与人交流、被人理解的渴望。
她和埃斯婚后的生活丝毫没有缓解她的孤独,反而使她深感受到了婚姻的欺骗。
她愤怒于自已作为生育机器的生理使命,拒绝与子女的关系,否认语言的意义。
几乎是出于一种复仇心理,安迪要求埃斯在她死后将尸体送到她的娘家——四十里外的杰夫森安葬。
后来她为了满足埃斯没有给予自己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和牧师惠特菲尔德通奸并生下了朱埃尔。
作为母亲,安迪的孤独、冷漠、悲观、失职带给子女的影响可想而知,可以说她的五个孩子中没有一个在精神上是健全的。
《我弥留之际》中艾迪形象之尼采式解读
第43卷 第1期Vol.43 No.1昭通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 2021年2月Feb.2021收稿日期:2020-10-28作者简介:廖偲祺(1997— ),女,四川达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化研究。
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主要描写的是美国南方本德伦一家在7月份为刚去世的女主人艾迪进行的长达10天的送葬之旅。
尽管小说故事主要在艾迪去世后展开,但艾迪的死至始至终都对本德伦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反应和外在行为有着深刻影响。
作为故事中心人物,艾迪在小说中却仅有一节的独白,并且该独白大胆袒露着自身生前隐秘的内心生活以及各种逆主流行事的经历,因此,该独白以及艾迪的形象不断吸引着学界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
福克纳在其作品中流露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艾迪形象的探询提供了广阔空间,“福克纳笔下的人物形象已经融入他本人力图通过‘死亡’震醒人的价值意识的主体意向和对生存本质的严肃的哲学思考” [1]71。
笔者认为,艾迪在独白中提及的各种颠覆性尝试本质上与尼采的生存美学不无契合。
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有限性让自身存充满悲剧色彩,但尼采所提出的生命的狄奥尼索斯精神在于:即使深刻意识到这种有限性,也不应因此厌倦和否定自身生命的意义,反而更应以充沛的情感、勃发的生命肯定自身的有限存在。
尼采在狄奥尼索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权力意志观,他将生命视作一种力的表达,认为生命通过力的自我积累与释放,彰显出生命的主动、积极、肯定的性质。
本文将借助尼采的生命哲学视角,从生命的酒神精神和权力意志来剖析艾迪种种颠覆性行为,以此为《我弥留之际》的艾迪形象研究注入新的阐释角度。
一 、艾迪的酒神特质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
日神精神从日神阿波罗发展而来,引导人们沉浸在美好的幻象世界中,忘却存在的真相,它代表了强调“节制”“适度”“自知”的“个体化原理”,人们在这种具有秩序、法则和界限的阿波罗式现象世界中,可以应对存在的偶然性以及死亡的必然性带来的恐惧感。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
这一家子可真是奇葩大集合。
首先是那个一心要把妻子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的安斯,你说他这是执着呢还是轴呢?他就像一头认准了一个方向的老牛,拉着那辆破车,车上载着他死去的老婆,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回头。
一路上各种意外状况,河水涨了、大火烧起来了,他就像个木头人似的,只想着自己的目的,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有点麻木不仁。
不过呢,你又觉得他有点可怜,好像他的世界里就只剩下完成这个任务了。
再说说他的几个孩子,那也是各有各的古怪。
大儿子卡什,整天就知道闷头干活,做那个棺材。
他做棺材的时候可认真了,感觉他把对母亲的感情都倾注到那些木板和钉子里了。
可是他好像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就像个沉默的工匠,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还有那个女儿杜威·德尔,她怀着孕,心里藏着好多秘密和欲望。
她跟着这趟行程,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那些事儿,对母亲的死好像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悲伤,又有被自己的事情搅和得乱七八糟的迷茫。
这本书里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福克纳的写法。
他就像一个拿着摄像机的导演,一会儿拍拍这个角色的内心独白,一会儿又切换到外面的场景描写。
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多幕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而且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这么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
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是个偷听者,在听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想法。
而且这一路的经历啊,就像是一场荒诞的闹剧。
那辆载着棺材的马车就像个移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在表演着自己的人生百态。
有争吵、有算计、有无奈,也有偶尔的温情。
他们在经历这些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一会儿觉得好笑,一会儿又觉得悲哀。
《在我弥留之际》之不可靠叙述透析
《在我弥留之际》之不可靠叙述透析
黄莹;胡戈
【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在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自称仅在6周内创作完成的一部备受争议而涵义深刻的经典诺奖小说,该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营造出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索和思考.文章从叙事学理论中的不可靠叙述出发,全面剖析福克纳小说《在我弥留之际》,指出小说中不可靠叙述体现出的可靠性,分析导致不可靠叙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黄莹;胡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小说“叙述化中的不可靠叙述形式”——以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为例 [J], 郝静迪;
2.叙事观念的转变:从可靠叙述到不可靠叙述 [J], 陈志华
3.第一人称叙述下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论《消失的爱人》中不可靠叙述和个人型叙述 [J], 左佳;朱蕴轶
4.《泄密的心》中的不可靠叙述及背后叙述者的可靠身份建构 [J], 王鑫昊
5.让不可靠叙述"可靠化"
——《A&P》之叙述艺术 [J], 阙钰聪;刘明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机无处不在——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危机无处不在——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高剑华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我弥留之际>是威廉·福克纳在当时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作者试图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迥异的性格,并进而在总体上彰显他们对相同的事件所做出不同的反映.小说通篇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十几个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拼图一样,拼出了一部小说.但是这幅拼图是不完整的,需要靠已有的图案去猜想出那些没有拼出来的画面.这些图案也是不美丽的,因为它们反映出的人物的心理状态是非健康的.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底层人民的身份危机与精神危机,揭露了当时人们的心灵创伤.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高剑华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水意象 [J], 李红
2.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空间叙事研究 [J], 胡媛;白凤欣
3.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叙事艺术分析 [J], 卢俊
4.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叙事艺术分析 [J], 卢俊
5.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空间叙事研究 [J], 胡媛;白凤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我弥留之际》是作者裘德·桑德斯(Jude Sander)创作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方式叙述了主人公患癌症后仅有的四个月生命历程。
这本小说让我深受震撼,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在小说中,主人公沉醉于自己的世界,无论是过去的美好回忆还是未实现的梦想,他将所有的经历和感受都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他的彷徨、愤怒、无助和无尽的思索。
作者以极为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主人公身体逐渐消瘦、精力逐渐衰竭的过程,让读者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是如此无情。
主人公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对命运和意义的诘问,都如同一把利刃直击读者的内心。
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和回忆,我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权利与财富,而是在于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在面对死亡的时刻,人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广阔,认识到自己曾经忽略了许多本该珍惜的事物。
在小说中,我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情让我深受触动。
此外,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主人公得知自己患有绝症后,家人和朋友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情绪和反应,但最终他们都选择陪伴在主人公身边,无论是陪伴他度过剩余的日子,还是在他离世后仍然铭记他的存在。
这种亲情和友情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意义。
生命的可贵在于与他人的联系,感受他人的关怀和理解。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思考的重点并不是个人的成就和价值,而是与他人的连结和交流。
此外,对于死亡和永恒的思考也贯穿于整个故事中。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即将面临的死亡的景象,这种描写既美丽又令人心碎。
同时,主人公对于死亡的思考也令人深思。
他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对死亡充满了好奇。
他追问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能够在死后延续自己的意识,这种思考让我感到无限的敬佩和救赎。
通过《我弥留之际》这本小说,我正视了死亡这一存在于每个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事实,并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将握住未来的恐惧,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每一刻。
对“生命悲剧”的思考——评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
对“生命悲剧”的思考——评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孙志刚
【期刊名称】《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福克纳是一个很善于哲学思辩的作家。
他的《我弥留之际》就是一个哲理味十足的小说,全书由十五个人的五十九段意识流式的独白组成,它主要叙述一家人荒诞而又奇特的送葬过程,但这里有着深刻的悲剧意义,这是一种生命自身的悲剧。
《我弥留之际》讲述的是一个极为荒诞的故事。
偏远的山区,一家贫穷的农民正在等待为即将死去的主妇操办后事。
主妇死去之后,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家人准备把尸体运到女主人艾迪的家乡——杰弗生镇。
虽然到镇上要走很多的路,但这是艾迪的丈夫安斯早已允诺的事,所以一定要去作的。
母亲死后,最小的儿子佛达曼亲眼见母亲被钉入棺材,怕母亲气闷,偷偷地在棺材盖上钻了孔,钻头曾两次钻入死者的面部。
第二天,入殓时,邻居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孙志刚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专中文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叙事的审美价值 [J], 许会荣
2.“夏洛特女郎之镜”--福克纳史诗性小说《我弥留之际》中的镜像叙事 [J], 杨晓丽
3.评福克纳小说的南方幽默及语言表征 [J], 解长江
4.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的叙事艺术 [J], 郗雪蓉
5.他们在苦熬──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评析 [J], 梁克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非常钟爱的一部作品,他曾多次说自己只花了六个星期,就在密西西比大学的锅炉房里将它“神品妙构”(tour de force)出来。
(Faulkner,1959:87)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说,的确是鬼斧神工,全书由15个叙述者的59段独白组成,除此之外并无任何插述旁白,也没有统摄全局的叙事者。
尽管利用内心独白的有限视角来建构小说已经属于经典技巧,但像福克纳这样把多声部叙事推向极致的却不多见,这也体现了当时现代主义的试验风格对他的影响。
布鲁姆甚至认为,这部小说代表了“福克纳对文学惯例的确凿性的最强烈抗议”。
(Bloom:3)诚然,很少有一部作品像《我弥留之际》那样,容纳并存如此众多的独立声音,并完全倚赖这些有限视界的拼合来讲述故事。
对于这种结构上的鲜明特色,许多评论家都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加以解读,并断言这是一部典型的“复调小说”。
但笔者认为,在福克纳的这部作品中并没有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dialogicity)存在。
在分析《我弥留之际》时不加甄别地套用巴赫金的批评术语,不仅是对“对话理论”本身的一种误读,也容易让我们忽视这部小说本身的美学特质。
本文所试图厘清的,正是福克纳在建构多声部小说背后的独白性,以及它与巴赫金“对话(复调)小说”貌合神离之处。
在正本清源之后,笔者将为福克纳式的“非典型对话性”进行辩护,以证明这种有悖于巴赫金定义的“对话性”对解读《我弥留之际》的意义。
独白还是对话?《我弥留之际》之所以不是正统的“对话(复调)小说”,首先是因为小说中的独白者大部分都被作者表现为缺乏沟通意愿和表达能力的“沉默的大多数”。
无论是本德仑一家,还是塔尔一家,他们都是上世纪初美国老南方的穷苦白人,单调贫困的生活令他们对人际间的言语交流似乎都兴趣索然。
如果在寡言少语之余,他们之间确实还有话说,那么这种语言交际就被福克纳展现为一种粗糙原始、语法混乱、重复乏味的形式。
塔尔家母女俩的对话就是一例,它足以说明这种交流危机的严重程度。
当时科拉正在照顾病危的本德仑太太,便和女儿凯特提起城里的某女士订了她的蛋糕却又毁约一事。
科拉沉浸在对城里有钱人言而无信的联想中,而凯特却只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她应该把蛋糕买下来的”,(Faulkner,1957:29-31)尽管这种唠叨在当时的语境下已经变得有些莫名其妙。
同样,科拉的丈夫在说每句话时都要加上“这一点都不假”(I be durn if),而朱厄尔的口头禅则是“你去下地狱”和“你遭天谴”。
甚至当卡什的伤腿被石灰严重烧伤时,他的回应也不过是机械地重复“这一点不碍事”(It dont bother none)。
假如对话的参与者没有意愿或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话语并加入自己的反馈,那么这与其说是交谈,还不如说是自说自话、鸡同鸭讲。
所以,小说里那个异常虔诚的基督徒科拉从来就理解不了内心幻灭的无神论者艾迪,而当着母亲面锯木头做棺材的卡什在村医皮保迪眼里也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艾迪在她仅有的那段独白中甚至说,“言词是最没有价值的,人正说话间那意思就已经走样了。
”(Faulkner,1957:163)然而,在巴赫金的理论建构中,“对话”意味着每一个话语都具有独立的主体和自身的价值,它们相互平等独立,每一句对语都蕴含着积极的理解,“每一个词都具有微义,接受评价和再阐释”。
(Bakhtin:29)巴赫金描述的对话主义是一种永不完结、意蕴丰富的词语间的交互作用,而这种模式对于《我弥留之际》的主人公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对话“乌托邦”,因为福克纳笔下南方农村的那种孤独、异化和冷漠(或者如艾迪所言的“隐秘而自私的生活”)阻碍了家庭内外的对话式交流。
当言语交际龟缩成相互隔绝的内心独白(或者像达尔和瓦达曼那样的幻想)后,它们大部分都只是孤独的唯我主义呓语,无法与具有主体性的他者话语进行沟通。
因此,仅仅像《我弥留之际》这样把各种高度异质的叙事角度拼合起来,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对话小说,因为这种“对话性”的有无,取决于“对话关系”的存在。
假如主人公的独白话语不是处于“对话关系”之中,那么即使平行并置再多的声音或叙事角度,也无法掩饰这部小说的独白本质。
那么,什么是“对话关系”呢?董小英认为,对话关系是“两个不同主体的话语之间所具有的同意和反对、肯定或补充、问和答的关系。
”(董小英:46) 巴赫金则强调说,“对话关系又不可归结为逻辑关系,不可归结为指物述事的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述诸言语,变成话语,变成现在语言中的不同主体的不同立场,相互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对话关系。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243)换而言之,对话关系需要具备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由不同主体产生的完整话语,和逻辑关系。
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将多种声音、思想、情节在文本里进行混合拼贴,或者对位的安放就能产生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关系。
重要的不是语言和人物的多样性,关键恰恰在于,“上述各种语言材料是按照怎样一种对话的角度,平行或并列的组织在一部作品之中。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240)福克纳的这部小说如同描述了这样一个极端的反例:两个聋子在用有声的语言相互“交谈”,他们表面上和一般的对话并无差别,但两方话语都没有互相理解,因而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
另一个让“对话小说”的标签难副其实的因素是作者。
此处,我们很容易认为福克纳并未让一个全知全能的叙事声音登场,而是选择让十五个人物分别成为赋格乐中不同的复调演奏者,他们的声音各司其职、超然独立,其自由不受小说作者的掌控。
《我弥留之际》似乎代表了一种“人物-作者”间的这种新型民主制关系,它颠覆了文学中的独白传统,这也正是巴赫金在对话理论中所大力推崇的。
然而,正如格非提醒的那样,“复调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叙事学上的方式技巧,它还涉及到作家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对生活的理解和形而上的把握。
”(格非:77)福克纳毕竟并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游戏方式是一面高调彰显作者叙事声音的缺位,一面却又在文本中暗自篡夺小说人物的主体自由,隐晦地传达这位“造物主”的统治立场。
第一个证据是福克纳这部小说中的命名体系。
例如艾迪(Addie)可以分解为“ad”和“die”;前者在是一个拉丁语前缀,表示“朝向”,而后者则和全书探讨的存在主题休戚相关。
艾迪的长子卡什(Cash)来自法语“casse”,该词又源自拉丁文中的“capsa”,意思是“盒子”(case),而这正是木匠出生的卡什要为母亲制作的最后归宿(棺材也是一种盒子)。
这个家族的姓氏本德仑(Bundren)是从夫姓后的艾迪继承而来的新身份,这又容易让读者联系到“负担”(福克纳的《八月之光》里主人公乔安娜﹒伯顿的英文姓氏就是Burden),这种姓氏设计本身就是对这个家庭悲剧的一种影射。
至于小说里私生子朱厄尔(Jewel)的名字则充满了《红字》式的反讽,因为霍桑笔下那对悖德情人的女儿正好叫珀尔(Pearl),而艾迪和海斯特各自的牧师情人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福克纳的讽刺声音亦体现在那些地名的设计上,譬如本德仑一家渡河的噩梦是从那个叫“新后普”(New Hope)的地方开始的,而艾迪还乡的目的地叫杰斐逊镇(Jefferson),而该地名所纪念的美国总统当年是重农主义的倡导者,这种理念后来被日益现代化的南方城市所背弃。
所有这些充满双关、暗指和反讽的名字游戏证实了福克纳对笔下人物的全局设计和价值判断。
戳穿作者不在场假象的另一个有力证明,是福克纳处理某些叙事声音时的奇怪方式。
当不满十岁的瓦达曼描述朱厄尔的那匹马时,他使用的语言是:“天黑了…好像黑暗方才正把它从它的整体里溶解出来,变成一些毫不关联的零散部件——喷嚏声、顿脚声;逐渐变冷的肉体和带汗气的鬃毛的气味;还有一种幻觉,认为那是一个由有斑痕的马皮和强壮的筋骨组成的同位整体,而在里面,超然、秘密、熟悉的,是一个与我的‘存在’截然不同的‘存在’。
”(Faulkner, 1957: 55)没人可以相信一个农村儿童竟然能够这样观察生活、组织语言和进行哲思,因此有评论家认为瓦达曼此处不可能是“作为人”(as a person)在进行表达,福克纳对这个少儿叙事者的处理方式是有悖常识的。
(Franklin: 57-65)同样,未受任何正式教育的青年农民达尔则几乎通篇在用一种诗性的语言进行独白,譬如“微风正一点点从谷仓那边吹过来,因此我们把她放在苹果树底下,在那里,月光把苹果树斑斑驳驳的阴影投射到沉睡中的长木板上,在木板里面她有时会发出一阵轻轻的细语,那是流水般的秘密的喃喃声。
”(Faulkner, 1957: 202)这种文体上的语言失真恰好与福克纳在别处苦心经营的现实主义模仿背道而驰。
毕竟,在刻画安斯、塔尔等人物时,作家常常稔熟地运用各种南方方言,用惟妙惟肖的直接引语来再现各色人物的谈吐。
福克纳作为一个“口技”大师,在《我弥留之际》中不仅处心积虑地模拟了那个地域和时代人们的惯用语、发音方式和非规范语法,还刻意让人物的语言符合其年龄、性别、职业、个性,甚至特定语境下的心情。
既然如此,福克纳又为什么要破坏叙事声音的整体性,用自相矛盾的方式来表现达尔、瓦达曼等人的(内/外部)语言呢?对于福克纳这样的文体大师而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这不过是作者故意运用的写作策略,其目的是分裂出“作为诗人的达尔”和“作为农民的达尔”,而前者正是渗透了作者话语的人格面具(persona)。
换而言之,就如布莱卡斯坦评论的那样,福克纳的复调叙事表面上点缀着各种有限视角和平行声音,但其实不过是“伪装的全知全能”(omniscience in disguise)。
(Bleikasten: 64)贝克也认为,“很多时候,作者在创造出头脑简单的人物之后,就将其排挤出舞台…所以他(福克纳)的很多人物话语中既有他们自己,也有着威廉•福克纳的声音。
”(Beck: 43)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弥留之际》是一部在结构手法上与“复调”相似的小说,但其本质上却更多地带有独白主义色彩。
这种独白主义,符合本德仑一家的精神处境,因为他们都被囚禁在自我的孤岛中,几乎无法和彼此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
他们之间很少产生真诚的对话交际,更绝少通过对话实现相互理解和同情。
而福克纳之所以要运用多视角的写作方式,其初衷也不是为了营造《罪与罚》那种内部对话的舞台,只是为了达到“立体主义”(Cubist)绘画的效果。
二三十年代,绘画艺术中那种激进的透视技法变革启发了年轻的福克纳,使得他试图在小说写作中也创造出类似的“多重观察模式”(multiple modes of seeing)。
(Pettey: 27-28) 我们在这部小说中会读到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如过河)的不同观察和感受,但是他们彼此都从不揭示这种分歧(更不用说去进行争辩),反而只是将他们各自的视角“客观化”,然后藏于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