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
尿的名词解释
尿的名词解释尿是人体排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尿液是由肾脏通过尿素、尿酸等废物的过滤作用产生的一种液体。
它在人类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排除体内废物,还能提供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下面将从尿液的形成、成分和尿液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是通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作用来实现的。
首先,肾小球通过毛细血管网络对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进行过滤,产生初尿。
初尿中含有水分、尿素、尿酸、葡萄糖等物质。
随后,在肾小管中,血液中的物质被重吸收回体内,而需要排泄的物质则经过分泌排入尿液中。
最后,经过肾小管的作用,形成最终的尿液。
尿液最终由尿管输送至膀胱存储,然后通过排尿的过程排出体外。
二、尿液的成分尿液的成分包括水分和各种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类:1. 水分:尿液中绝大部分是水分,占总量的92%至96%。
水分的含量与人体的饮水量和排汗量有关。
2. 尿素:尿素是尿液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是评估肾功能和机体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对于肾脏功能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尿酸过多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疾病相关。
4. 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出现葡萄糖。
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是糖尿病等代谢障碍的表现。
5. 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可作为尿路感染、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参考。
三、尿液的临床意义1. 用于疾病诊断:尿液的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尿液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排除尿路感染等疾病;尿液沉渣镜检可发现肾小球疾病、尿路结石等病变。
2. 观察水平衡:尿液的排出量和颜色可以反映人体的水分平衡状况。
如果尿液排出量过多或过少,或者尿液颜色发生变化,都可能与机体的水分调节失衡有关。
3. 监测药物代谢:尿液的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尿常规12项分析,轻松读懂的技巧在这里!
尿常规12项分析,轻松读懂的技巧在这里!尿常规检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医学检测,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状况,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尿常规检查中包含了12项分析,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检查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可能让人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向您介绍尿常规12项分析,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尿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1. 尿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尿液是人体排泄的液体废物,由肾脏过滤血液产生。
它主要由水、尿素、肌酐、尿酸、电解质(如钠、钾、氯等),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和小量有机物组成。
尿液的主要作用是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电解质、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从而维持水分、电解质平衡,保证血液的正常成分和酸碱度,并有助于调节血压。
2. 尿液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尿液在我们身体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尿液帮助我们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防止它们在体内积累,从而减少对器官的损伤。
其次,尿液通过调节水分、电解质平衡,保持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和生理活动。
此外,尿液检查还可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等,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尿液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二、尿常规检查的意义1. 尿常规检查在疾病预防与诊断中的应用尿常规检查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
通过对尿液中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医生可以初步了解肾脏、泌尿系统以及全身代谢状况。
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如血友病等)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尿常规检查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测和药物疗效评估。
2. 尿常规检查对于特定人群的意义(如糖尿病患者)对于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尿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尿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是尿液系统的一部分。
它是由肾脏过滤血液而产生的,其中包含了人体中废弃物和多余的水分。
尿液不仅是一个有机化学物质的输送器,还是人体内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尿液的组成主要由水、尿素和其它溶解物质组成。
其中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副产物,是由肝脏分解氨基酸过程中形成的。
尿液中还含有尿酸、尿素酸、氨、无机盐、尿酮体、葡萄糖等多种物质。
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排泄来维持平衡的。
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呈现黄色或透明的颜色,这是由于尿液中存在的胆红素和尿黄素等色素物质的存在。
对于健康的人而言,尿液的气味通常是淡淡的,没有异味。
但当尿液产生异常时,比如出现奇怪的气味、颜色变化、浑浊等,可能是身体存在某种问题的表现。
尿液的外观、颜色和气味等特征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比如,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尿液呈现血红色可能是尿液系统出血的迹象;尿液散发出强烈的氨味可能是尿路感染等。
因此,及时观察和了解尿液的特征,有助于人们提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尿液除了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比如,尿液的pH值可以用于判断一个人的酸碱度,从而了解一个人的代谢状态。
此外,尿液还可以用于药物和毒物的检测,因为一些物质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被排出尿液中。
虽然尿液在医学上有很多用途,但很多人对它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困惑。
其中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尿液是脏的或有害的。
实际上,尿液是由肾脏精细过滤并排出体外的,并不含有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因此,正常情况下的尿液是无害的,可以安全处理和处理。
另一个误解是认为尿液是身体内湿热排出的产物。
实际上,尿液中的物质和体液中的湿热没有直接关系。
尿液中含有的水分主要是肾脏过滤血液后排出的多余水分,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
尿液的名词解释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入地了解尿液的机会。
它是我们身体的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还有多种临床应用。
临床生化检查之尿液分析
临床生化检查之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生化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提供关于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介绍尿液分析的原理、常见的测定项目以及其临床应用。
一、尿液分析的原理尿液是由肾脏经过滤、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形成的生理液体,其中含有多种物质。
尿液分析的原理就是通过对尿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定,了解机体的代谢情况、肾脏功能以及其他系统的状况。
二、尿液常见的测定项目1. 尿量:通过对尿液总量的测定,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人的尿量一般在1500-2000ml/24h之间。
2. 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尿液的质量与等量水的质量之比,反映了尿液的浓缩程度。
正常尿液比重一般在1.010-1.025之间。
3. 尿pH值:尿液的酸碱度与机体的代谢状态和饮食习惯有关。
正常尿液的pH一般在4.6-8.0之间。
4. 尿蛋白: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用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尿蛋白的正常范围在10-20mg/dL。
5. 尿糖: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了解机体的糖代谢状态,如糖尿病等。
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有糖。
6. 尿潜血:尿液中的潜血表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情况。
阳性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7. 尿酮体:尿液中的酮体检测是判断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8. 尿白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泌尿系统的感染、炎症等疾病。
9. 尿液沉渣镜检:尿液沉渣镜检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结晶、细菌等来判断泌尿系统疾病。
三、尿液分析的临床应用1. 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存在。
同时,尿液中的酮体检测也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2.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尿液分析可以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
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白细胞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和炎症程度。
3. 药物代谢与中毒的监测:一些药物和毒物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分析可以监测药物代谢和中毒情况,如抗生素、镇静剂等。
尿液健康标准
尿液健康标准
尿液健康标准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的生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外观等方面的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尿液健康标准:
1. 成年人每日尿液量通常在800-2000毫升之间,具体取决于个体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
2. 尿液呈黄色或淡黄色,这是由于尿中存在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
3. 尿液应该是透明的,不应该有混浊的颗粒或悬浮物。
4. 尿液pH值通常在5-8之间,表明尿液是稍微酸性或碱性的。
5. 尿液中正常情况下应该没有葡萄糖、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等。
6. 尿液中可以有少量的尿酸结晶、少量胆固醇晶体和少量食物残渣。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的健康标准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外界环境和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如果尿液呈现异常的颜色、气味、浑浊度等情况,或者出现频繁排尿、尿液量减少、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以确定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尿液生成基本过程
尿液生成基本过程
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肾小球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会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2. 肾小管重吸收:原尿在肾小管中流动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和大部分水分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同时,肾小管也会对原尿进行酸化和电解质的调节。
3. 肾小管分泌:肾小管还会分泌一些物质到尿液中,如氢离子、钾离子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4. 集合管收集和浓缩:经过肾小管处理后的尿液会进入集合管,集合管会收集来自不同肾小管的尿液,并对其进行浓缩,使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升高。
5. 尿道排出:最终,经过浓缩的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以上是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肾脏的调节和控制,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如果这个过程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尿液异常和肾脏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是对尿液生成基本过程的简单描述,实际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理机制和调节。
如果你对具体的生理学或医学问题有兴趣,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学专家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尿常规标准操作规程
尿常规标准操作规程一、收集尿液1.告知患者收集尿液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通常采用随机尿样,早晨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最佳。
2.确保患者已清洁尿道口,并告知其排尿时不要混入粪便或其他物质。
3.收集尿液于专用的清洁尿杯中,避免污染。
二、记录信息1.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及尿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
2.询问并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症状等,以供后续分析。
三、样本处理1.将收集的尿液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保存导致细菌繁殖等问题。
2.若不能及时检测,将尿液放置于4℃冷藏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
3.如有特殊要求,如细菌培养等,需按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四、显微镜检查1.制作尿沉渣涂片,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初步判断,并记录数据。
五、试纸分析1.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试纸条,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2.将试纸条浸入尿液中,然后取出平放,待其反应完毕后进行结果判读。
3.根据判读结果,记录数据并进行初步判断。
六、结果分析1.根据显微镜检查和试纸分析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2.参考正常值范围,判定尿液成分及浓度的异常情况。
3.对于异常结果,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性评估。
七、记录结果1.详细记录尿液分析的结果,包括显微镜检查和试纸分析的数据。
2.根据诊断性评估,填写相应的诊断意见或建议。
3.将记录结果妥善保存于病历中。
八、异常处理1.对于尿液成分或浓度的异常结果,应及时告知患者或其监护人,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2.若尿液检测结果显示可能的疾病或病症,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尿液
第一节尿液分析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而形成。
肾小管基底膜的毛细血管壁可以允许血液中的水、离子、糖、尿素以及小分子蛋白质自由通过,但是其中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入血。
每天肾小球滤过约180L的液体,而其中99%均被肾小球重吸收,所以,成年人实际每日(24h)尿量约1000~2000ml左右。
生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暂存,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成分及其含量的改变不仅受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而且与血液循环、内分泌、消化、代谢、呼吸等系统的生理或病理变化有关。
尿液分析(urinalysis)主要包括尿液的常规检查(理学检查、常见化学成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细胞与管型的定时绝对计数(如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测定),尿液的特殊化学检查等。
一、尿液常规检查㈠适应症1、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
2、全身性疾病伴继发性肾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等。
3、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疾病,如糖尿病、溶血性贫血、黄疸性肝炎、水与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等。
4、肾毒性药物的治疗监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某些三代头胞菌素、磺胺类药物、某些免疫抑制剂。
5、健康体检,如接触重金属类导致肾损害的职业病监测等。
㈡、标本采集1、采集前准备:患者正常饮水,用药者应需注明药物种类及用药时间。
收集尿液前清洁采集部位,包括尿道口和周围皮肤,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包皮垢、粪便等影响,不能从便池内采集。
2、准备收集尿液容器:一般为专用的惰性材料制品,如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最好带杯盖,杯的容积应大于50ml,若要检查12或24h尿量则应用500ml以上的透明玻璃瓶,但必须洁净、干燥、无渗漏。
尿液标本 国标标准
尿液标本国标标准
尿液标本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样本,其分类标准如下:
1. 晨尿标本:晨尿标本是指晨起后第一次排出的尿液,因为在夜间睡眠中,人的新陈代谢减缓,晨尿中的代谢废物浓度较高,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态。
2. 随机尿标本:随机尿标本是指在任何时间采集的尿液,用于一般检查或筛查。
3. 24小时尿标本:24小时尿标本是指患者在连续24个小时内收集的尿液。
尿常规的正常范围如下:
1. 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并且尿液比较透明。
2. PH值:检测时尿液的PH值为。
3. 红细胞:正常范围:男性为0,女性在0-2之间。
4. 白细胞:正常范围:男性在0-3之间,女性在0-5之间。
5. 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6. 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7. 酮体:正常范围为阴性。
8. 尿胆原:要小于10mg/L。
9. 胆红素:正常范围为阴性。
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尿液颜色为血尿,可能判断出患者患有泌尿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除此之外,如果检查结果中有胆红素尿,可能判断出患者有肝细胞性黄疸。
另外,如果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在检查结果中还会有脓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尿液分析报告
尿液分析报告
尿液分析报告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项检查,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和
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或发展。
尿液分析报告通常包括尿液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学检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将对尿液分析报告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尿液外观是尿液分析中的第一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
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透明度较好,无异味。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者浑浊、有异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脱水、感染或者其他疾病的情况。
其次,化学成分是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胆原等多个方面。
其中,尿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功能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质,如果尿蛋白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肾脏疾病。
而尿糖的检测则是用来筛查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如果尿液中出现糖分,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性。
此外,微生物学检测也是尿液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细菌
和白细胞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细菌和白细胞,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报告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通过对尿液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学检测等多个方面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或发展。
因此,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尿液分析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尿液相关知识
尿液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负责生成和排出。
关于尿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1. 尿液的成分和特点:
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尿酸、尿胆原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现出淡黄色或透明色。
尿液的成分和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疾病等。
2.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两个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首先,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然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最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 尿液的排出过程:
尿液从肾脏排出后,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体会产生尿意,通过大脑的支配,使尿液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液的异常情况:
尿液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尿量异常、尿液颜色异常、尿液气味异常等。
尿量异常可能与疾病、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尿液颜色异常可能提示肝胆疾病、肾脏疾病、溶血等;尿液气味异常可能与细菌感染、有机物质分解等有关。
5. 尿液的检测:
尿液检测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尿液检测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尿液检测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尿酸等。
尿液健康标准
尿液健康标准
尿液健康标准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的理想化学和物理性质。
以下是常见的尿液健康标准:
1. 外观:正常尿液呈浅黄色至琥珀色,透明或微浑。
如果尿液出现浑浊、混浊或有悬浮物,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
2. 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在5.0到7.0之间,稍微酸性。
不
同的食物和饮料摄入,药物或疾病可能导致尿液的pH值变化。
3.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应该没有或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质。
过多的蛋白质可能表明肾脏或泌尿系统的问题。
4. 糖:正常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糖。
高血糖可能导致尿液中有糖的出现,可能表明糖尿病等代谢问题。
5. 比重:正常尿液的比重在1.003到1.030之间,反映尿液的
浓稠度。
过低的比重可能表示过多的水分摄入或肾脏问题,而过高的比重可能表示脱水或尿液浓缩。
6. 细胞和物质:正常尿液中不应包含红细胞、白细胞、细菌或其他异常细胞。
它们的存在可能提示尿路感染、肾脏问题或其他疾病。
请注意,个体之间的尿液差异是正常的,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尿液分析和解读。
如果尿液出现异常或引起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
尿液的名词解释临床检验
尿液的名词解释临床检验尿液,是人体排泄系统将废物和多余物质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通过检验尿液,可以了解我们的健康状况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可能性。
临床检验是通过对患者的体液、组织等生物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以诊断和观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是常见且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
尿液检验通常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液生化检查和尿液微生物学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尿液检验项目之一,包括外观、颜色、清澈度、气味等方面的观察。
此外,尿液的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等指标也会被检测。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初步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
尿液生化检查是进一步分析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和功能状态的检验项目。
常见的尿液生化检查包括检测肌酐、尿素氮、尿酸、电解质、有机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肝脏以及其他器官的正常或异常功能。
尿液微生物学检查是针对尿液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进行的检验。
通过培养尿液样本,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并进行鉴定。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判断尿路感染等疾病。
尿液检验的结果能够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比如,尿液失血可能与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相关,尿蛋白可能表明肾脏有损伤,尿糖可能暗示患者存在糖尿病。
临床医生根据尿液检验结果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例如,尿蛋白的检测对于肾脏疾病的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而保留蛋白质不被排出。
但是,当肾脏出现异常时,蛋白质会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中。
这时,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上升,形成尿蛋白。
通过定量检测尿液中的尿蛋白量,可以判断肾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
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在进行尿液检验前,正确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也是十分重要的。
收集尿液样本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同时,在送检前要将样本正确保存,避免样本受到污染或降解。
生物尿液相关知识点总结
生物尿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尿液的成分尿液主要由水、氨基酸、尿素、尿酸、无机盐等组成。
尿液的成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有机物、无机物和水。
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等,无机物包括无机盐和水的组成。
尿液中含有多种代谢产物,如肌酐、酮体、尿素等,它们能够反映出人体代谢状态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二、尿液的产生过程尿液的产生过程主要发生在肾脏。
首先,肾小球滤过血液,将血液中的水和溶质透析到肾小管中,形成初尿。
然后,在肾小管中发生重吸收和分泌过程,初尿中的水和溶质被重新吸收或分泌,形成最终的尿液。
最终的尿液经由尿管排出人体,完成尿液的产生过程。
三、尿液的生物学意义尿液作为一种体液,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通过监测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状况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尿液中含有多种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它们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尿液的检测和分析对于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尿液与疾病的关系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例如,尿蛋白的增多可以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的表现,尿酸盐结晶可以导致尿路结石的形成,尿糖的增多可以是糖尿病的表现等。
因此,通过对尿液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尿液的临床应用尿液的检测和分析在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尿液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肾脏功能、内分泌状况等,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尿液检测也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尿液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体液,它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尿液的成分、产生过程、生物学意义和与疾病的关系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尿液的重要性,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因此,加强对尿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生物学和医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的学名词解释
尿的学名词解释作为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尿液(urine)是由肾脏经过尿液形成过程排泄出来的。
尿液在医学上也被称为尿,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特点和组成成分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尿液的组成与特点尿液主要由肾脏将体内过多的废物和水分通过尿液形成过程排出体外,并包含一定细胞废弃物、代谢产物和其他物质。
尿液颜色一般为黄色,但也可能因人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以及服用药物等因素而出现变化。
尿量和尿液浓度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水量、环境温度、运动强度等。
尿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分、含氮物质、尿酸、尿素、无机盐等。
其中,尿液中的含氮物质包括尿素、尿酸和肌酐等,是肾脏排泄氮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
此外,尿液中还可能含有一些病理性成分,如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等,这些成分的异常含量可以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的线索。
尿液的形成过程肾脏是尿液形成的重要器官。
尿液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步骤。
首先,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毛细血管壁和肾小球血管囊内形成无细胞、无蛋白的初尿。
然后,初尿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有选择地将体内一些重要成分如葡萄糖、碳酸氢根离子等重新吸收到体内循环系统中,而将其他废弃物和水分排泄到尿液中。
最后,尿液从肾小管经过集合管汇聚到肾盂,经过输尿管运输到膀胱,最终通过排尿将尿液排出体外。
尿液的临床意义尿液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常用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
尿液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肾功能、代谢状况、感染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尿蛋白定性可以作为肾脏损伤的指标,尿糖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尿培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
此外,尿液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进行药物检测和毒物检测。
通过分析尿液中药物或毒物的代谢产物和浓度,可以评估药物的代谢过程和作用效果,或者检测是否存在药物滥用或毒物中毒现象。
尿液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尿液的信息在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尿是怎么形成的
尿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都知道,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一种,它经过肾脏、尿管、膀胱等器官排出体外。
而尿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工作,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尿液的形成过程吧。
一、尿液的形成过程1.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关键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调节血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等。
肾脏的功能良好,才能保证尿液的正常形成和排出。
2.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人体的血液通过肾脏时,会先进入肾小球,经过滤过器的过滤作用,把水、离子、小分子有机物等物质过滤出去,形成初尿。
3. 过滤压力的作用初尿形成后,进入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分泌和吸收过程,逐渐形成尿液。
在肾小管中,尿液的形成是通过过滤压力的作用实现的。
肾小管对水、离子和其他小分子有机物的吸收和分泌是受到肾小管壁细胞的控制。
当过滤压力较大时,肾小管对离子和水的吸收较低,容易形成大量尿液;相反,当过滤压力较小时,肾小管对离子和水的吸收较高,尿液的含量就会减少。
4.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尿液形成的最后一道关卡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在肾小管中,经过多次的吸收和排泄后,最后剩余的物质被进一步浓缩后形成尿液,随后进入肾盂和输尿管,最终被排泄出体外。
二、影响尿液形成过程的因素1. 血容量的变化血容量的变化会影响肾小球的过滤速率,从而影响尿液的形成。
当血容量增加时,肾小球能够过滤的血浆量也会增加,形成尿液的速率也会相应增加。
相反,血容量减少时,尿液的含量和产生速率都会相应减少。
2. 肾小球的疾病对于患有肾小球疾病的患者,由于肾小球的过滤能力受到影响,尿液形成的速率也会变化。
如果疾病进展到严重程度,会导致尿液的形成速率显著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
3. 年龄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能力变差,肾小球的过滤功能也会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尿液的形成和排泄。
许多老年人出现频繁小便、排尿困难等情况,均与肾脏和尿液形成过程的变化有关。
学生尿检内容
学生尿检内容
学生尿检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尿液颜色: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黄色,清澈透明。
如果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如红色、深黄色、浑浊等,可能表明存在某些健康问题。
2. 尿比重:尿比重是尿液中物质的浓度,是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的尿比重应该在之间。
如果尿比重低于,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受损或出现其他问题。
3. 尿蛋白:尿蛋白是肾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少量蛋白质,如果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4. 尿葡萄糖:尿葡萄糖是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糖尿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5. 尿酮体:尿酮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酮体,如果尿酮体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尿检还包括其他一些指标,如pH值、亚硝酸盐、胆红素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尿常规名词解释
尿常规是指对尿液中的生化、微生物学及物理学性质进行检查和分析,以了解个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的一种常规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一些尿常规中的名词解释:
1. 尿液外观:指尿液的颜色、清澈度、气味等表面特征。
2. 尿比重:指尿液的密度,一般用于评估肾脏的浓缩功能。
3. pH值:指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范围为
4.5-8.0。
4. 糖: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含或仅含微量。
5. 蛋白质: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很少或没有。
6. 酮体:指尿液中的酮体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含或仅含微量。
7. 亚硝酸盐:指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指标之一。
8. 白细胞:指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的指标之一。
9. 红细胞:指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可以作为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指标之一。
10. 细菌:指尿液中的细菌数量,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原尿——血浆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尿液——是由水`电解质·代谢废物·及细胞等成分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血尿——只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
肉眼血尿——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的。
镜下血尿——离心尿检时每高倍视野均见3个以上的红细胞尿比重——指在4。
C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潜血试验——当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少时,肉眼看不出尿液的颜色变化,但化学定性为阳性本周蛋白(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至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
100°c时溶解56°C时恢复凝固脓细胞——炎症时,变性死亡的白细胞,结构模糊,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常连成团。
透明管型——形态呈圆柱状,一般较短小,也有较大者,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两边平行,两端钝圆,折光性较弱,适合较暗视野观察。
蛋白尿——当尿蛋白排量》150mg/24h`或尿中蛋白浓度》100mg/L时,常规化学定性检查呈阳性。
血红蛋白尿——在急性溶血性疾病时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肾阈值1.5g/L后即可出现尿中。
糖尿——当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肾阈值0.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尿糖定性为阳性1.尿量不少于30ml2.随机尿:用于门诊,急诊3.午餐后2h尿:(糖耐量检查4 中段尿:无菌容器, 清洁度高尿液标本保存与处理——尿液标本:2h内送检/不能及时检验:冷藏法:4℃冰箱化学防腐法:甲醛:用于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检查,甲醛溶液5ml/L尿甲苯:用于化学成分检查,5ml/L尿浓盐酸:用于激素代谢产物等有机成分检查,10ml/L浓盐酸尿液理学检查: 尿量. 颜色. 比重检测方法: 累计法、直接法、计时法: 参考值:健康成人:1.0-2.0 L/24h临床意义:多尿:尿量超过2.5 L/24h 少尿:少于0.4L/24h或少于17ml/h无尿或尿闭:尿量<0.1L/24h 正常尿:淡黄色,透明血尿:淡红色至红色(结石、肿瘤、外伤、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血红蛋白尿:暗褐色或酱油色(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脓尿和菌尿:黄白色、云雾状(肾盂肾炎、膀胱炎)胆红素尿:浓茶色、豆油色(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常用尿蛋白常用的定性方法——磺基水杨酸,加热乙酸法,干化学试带法尿液酸碱测定常用的方法——(干化学法)(pH试纸法)尿比重测定方法——(比密计法)(干化学法)(折射仪法)尿糖定性实验方法——(班氏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易出现假阳性干化学法(试纸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尿三胆包括——(胆红素尿胆原两者又称尿二胆)尿胆素用于黄疸的鉴别:血清胆红素(μmol/L) 尿液检查结合型非结合型尿胆红素尿胆原正常人0~6.8 1.7~10.2 阴性弱阳性阻黄强阳性-/↑强阳性减少或缺如溶黄-/↑明显增高阴性强阳性肝黄中度增高中度增高阳性阳性加热乙酸法原理——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酸可使蛋白质接近等电点,促使蛋白质沉淀,还可溶解碱性盐类结晶。
本法是最为经典最准确的方法,敏感度150mg/L斑氏法原理——葡萄糖的还原性醛既在热碱性条件下,将蓝色硫酸铜还原为氧化亚铜,进而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1.尿蛋白的存在:白蛋白、T-H蛋白2.肾小管尿液浓缩、酸化能力3.具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类是管型物体有——1粘液丝2类圆柱体3假管型4细胞团5玻璃划痕尿沉渣镜鉴内容—— 1 尿液沉渣检查方法2尿液细胞检查3尿液管型检查4尿液结晶检查尿沉渣中可见到有行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细菌HCG诊断——绒毛膜上皮癌,流产,急腹症鉴别,恶性葡萄胎,早期妊娠尿检十一项:ph值,比重(d(SG),蛋白质(PRO),葡萄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亚硝酸盐(NIT),隐血或红细胞(BLD),白细胞(LEU),Vitc(ASG)粪检组成——食物残渣:淀粉颗粒、植物细胞、纤维2消化道分泌物:胆色素、粘液酶,无机盐3分解产物:粪臭素、靛基质、脂肪酸、气体4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5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1/2 ~ 1/3) 脓液、血液寄生虫及虫卵、包囊体、致病菌、胆石等。
取材——采取标本应用干净的竹签挑取含脓血,粘液等病理成份外观异常的须丛表面,深部多处量至少5g哪些人需做此项检查——1.肠道感染性疾病: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2.肠道寄生虫感染:查找寄生虫及虫卵3.消化道出血鉴别与肿瘤筛查4.了解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5.黄疸的鉴别诊断粪便性状——外观——. 正常便:正常日便量100—300g 黄褐色成形柱状软便2. 粘液便:小肠、大肠、直肠病变3. 脓血便:各种肠炎、痢疾、血吸虫病、直肠癌、肠结核等。
4. 鲜血便:见于直肠癌、直肠息肉、肛裂、痔疮等。
5. 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菌痢6. 稀糊状稀汁样便:见于伪膜性肠炎、艾滋病伴肠道隐孢子虫感染。
7. 米泔样变: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8. 乳凝块: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9. 白陶土样便:见于梗阻性黄疸10.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潜血实验(OBT)__用化学方法或免疫法等方法能证实出血实验称潜血实验夏科雷登结晶——为无色透明呈菱形·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的结晶(多见于阿米巴疾俐)血晶——为棕黄色斜方形结晶,不溶于氢氧化钾溶液遇见硝酸呈青色。
(该结晶多见于胃肠道出血)隐血试验检测原理及方法——应该素食三天1.化学法:含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解过氧化氢,催化色原物质呈色。
(常用方法)2.免疫胶体金法:利用单克隆技术与胶体金技术结合,使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抗体特异性结合。
1.化学法——最灵敏,达0.2-1mg/L HB,特异性差:食物及药物影响易出现假阳性(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显微镜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取异常部位或多点取材,加盖玻片镜检(2)集卵-1.水洗粪便沉淀法 2. 离心沉淀法3 .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虫蠕虫:蛔虫,钩虫,蛲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姜片虫,带绦虫原虫-阿米巴(直接镜检查滋养体,碘染色查包囊)鞭毛虫和纤毛虫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细胞外液,主要由侧脑室和第三.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作用形成的一、采集标本1.部位:第四腰椎间隙2.压力测试:80-180mmH2O 3.取三管试验:每管1——2ml 第一管:细菌培养第二管: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理学及显微镜检查颜色—— 1.正常:无色透明 2.红色:见于穿刺性出血或出血性疾病3.黄色:见于陈旧性脑出血、椎管梗阻、重症黄疸(核黄疸)。
4.白色或灰白色:化脓性脑膜炎5.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瘤。
透明度——正常:清晰透明。
浑浊:化脓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凝固性——正常:无凝固网膜状:结核性脑膜炎凝块或沉淀物:化脓性脑膜炎胶胨状:蛛网膜下腔梗阻酸碱度测定——正常:7.31-7.41 pH值明显降低: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注意事项——(1)室温低于10℃,苯酚试剂置37℃保温(2)加标本后应立即观察(3)红细胞过多,离心取上清检测(4)穿刺出血混入血清蛋白可引起假阳性(5)所用器材必须干净以免造成假阳性(6)注意试剂的存放,饱和度降低引起假阴性参考值:定性阴性临床意义:(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①脑膜炎:化脑、结脑、病脑;②出血性疾病: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脊液循环障碍:脑部肿瘤椎管梗阻蛛网膜下腔梗阻浆膜腔积液浆膜腔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统称漏出液-——由于各种非炎症性原因引起的积液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②血浆胶渗压降低③淋巴回流受阻④钠水潴留渗出液——凡由各种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积液,渗出液多为炎症积液炎症、肿瘤、结核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漏出液渗出液原因非炎性积液炎性积液外观淡黄深黄色凝固不自凝能自凝粘蛋白定性阴性阳性蛋白定量<25g/L >30g/L葡萄糖定量接近血糖低于血糖细胞计数<100 >500细胞分类淋巴细胞不定细菌学检查阴性可找到致病菌透明度清晰透明微混浑浊精液检查组成:精子(5%)精浆95% 精子——头,体,尾组成标本采集方法:手淫法注意事项——(1)采集时间:禁欲3-5天(2)采集次数:2-3次(3)送检时间:保温,30分钟内送检(4)不完整的精液标本不适宜检验1.外观:灰白或乳白色血性精液:鲜红或暗红色脓性精液:黄色或棕色2.量:正常2-5ml,少于1ml或多于8ml为异常3.粘稠度与液化时间:37℃,10’观察一次,5-10 ’始,30 ’完全Ⅰ:30分钟基本液化,玻棒法:< 2cm Ⅱ:60分钟不液化:精液延迟液化症Ⅲ:24小时不液化无精液症——若5-7天未射精,其量仍少于1.5ml视为精液减少,精液量减少至数滴甚至排不出精液液化时间——指排出的精液友胶冻状变为自由流动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子活动力——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是直接反映精子质量的一项指标精囊液——含有大量的维持精子生命的物质精子活动率方法:湿片法:观察100个精子并计算体外染色法:红色为死精子参考值:≥75% 临床意义:1小时,精子活动率为80-90%,至少大于60%;受孕最低限为活动率<45%。
2)精子活动力(4级)a:活动力良好,直线前向运动;b:活动力较好,缓慢前向运动;c:活动力不良,缓慢或原地打转;d:不动。
参考值:a和b之和≥50%3)精子数量减少——①精索静脉曲张;②睾丸疾病;③输精管或精囊缺如;④重金属损害;⑤药物作用;⑥年龄影响。
精液检验的目的——①评估男性生育功能,为不育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②协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③输精管结扎术后疗效观察;④计划生育科研;⑤为体外受精和精子库筛选优质精子;⑥法医学鉴定。
精液常规检查—— 1. 精子功能检查2. 精浆生化分析 3. 免疫学检查 4. 微生物学检查 5.遗传基因检查6.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前列腺炎液1.量——正常前列腺液,一次量为数滴至2ml。
前列腺炎症时则显著减少甚至无液可采。
2. 颜色——正常前列腺液,呈乳白色稀薄液体。
黄色、脓性见于前列腺炎症时,红色或血性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前列腺结核及肿瘤。
有时按摩过度也可引起少量出血3. pH值——pH6.3~6.51.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且大小不等的折光性小体,似脂肪小滴,体积小于红细胞,散在分布。
正常:卵磷脂小体为多量或满视野。
前列腺炎症时:数量减少,且易聚集成堆。
前列腺炎时:——呈黄色、脓性液体;镜检:卵磷脂小体常减少,白细胞增多,可找到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