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
“师生共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10篇
“师生共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10篇“师生共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1】一、取得的成绩:本学期我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我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丛书,本学期我重点学习了《课程标准》、《简明教程》、《行走课程》、《班主任九项技能》、《走进新课程》除此之外,还掌握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教学要求。
通览小学全部教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辅导学习,做好学习笔记。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样通过多渠道地学习,自己有所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明确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每次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并能真正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
做到了学以至用。
学生在本学期阅读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都很认真,有问题时都能做好标注,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解决,真正的懂得了不少知识,并且能根据自己阅读后的想法写出详细的体会。
二、存在的问题:1、我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有急于求成的思想,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把大多数时间都用于家务和辅导学生学习上,学习流于形式,战胜自我的力度不够。
2、学生能认真阅读自己所选择的书籍,但阅读后不善于思考,写出的体会不够深刻。
三、下步设想我会多购书,挤时间多读一些有关新课改的书籍。
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争相背诵唐诗宋词,通过读书,学生开始发现阅读是一种享受,希望阅读时不被打扰,喜欢独自阅读或在笔记本上涂画、标写。
还有个别学生因阅读能力与兴趣不断增长,变成一个“贪婪”的读者。
学生读完后,喜欢与他人讨论读物内容。
喜欢读伙伴读过的读物。
喜欢看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的故事、传记类读物、神秘性、创造性的故事,对过去历史、遥远的地方或未来生活情景的读物尤感兴趣。
开进行推荐一定的书籍名称,由陈欢,高娜参加,让学生写好读后感,办手抄报,制书签,布置文化走廊,并将优秀作品在班级交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家长一起读书,进行交流,同时也让一些爱好读书的同学介绍一些好的书籍或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达到互学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读书的实践活动总结(4篇)
读书的实践活动总结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有关读书的活动总结,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
我认为,爱读书的孩子肯定不是一个坏孩子,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书香渗入到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去。
作为班主任,作为语文老师,我把营造书香班级作为自己班级管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营造书香班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教室图书角。
班级设立一个图书角,成为学校阅览室和家庭藏书的延伸。
先让图书管理员到学校图书室借自己喜欢看的书,再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好看的书,老师自己也从家中带来几本适合孩子们读的书,通过多渠道,丰富班级图书,保证藏书量。
平时在校有空闲让学生随意看,不限时间,培养自主管理意识。
回家后要再继续看得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借,不限时间。
二、引领阅读之路通过书香氛围营造等工作,我们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那么我们就要在阅读上下大功夫。
再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操作:1、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整日说要读书读书,那么首先师生都应该明确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读书有哪些好处呢1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4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2、教给学生知道读什么书。
是啊,书籍浩如烟海,让学生全部读,显然不可能;让学生有选择地读,该读什么呢?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研究
江山市2009年度重点课题一等奖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江山实验小学课题组内容摘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我们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研究。
在实践中,我们走了三步曲: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系列精心设计、组织又行之有效的活动不仅引领着全校师生进入了知识的海洋,让他们时刻沐浴着书香,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并体验着读书的快乐,收获着成功、成长的喜悦。
关键词:宣传活动成长共读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以往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许多弊端:1、学生参差不齐。
爱好学习的孩子能博览群书,可许多学生却常常对课外书视若未睹,在无聊的玩闹中消磨时光;2、学生阅读放任自流。
家长、教师常常任由孩子自己选择书籍,自由阅读,既不重视书籍的质量,又不关注孩子的阅读效果。
3、师生常话不投机。
由于年龄的差异,教师阅读的书籍与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与孩子在阅读上的收获很难进行分享,有时,教师的一厢情愿反而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课题研究很有实际意义,这一研究将十分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发展。
意义一:给予教师展示的舞台2001年,曾有人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非常想读书,却没有时间。
而学校开展“晨读、午读”、“读书会”等活动不仅把师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更促使教师走进阅读的天地,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与孩子们同喜共悲。
而且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师们更全面地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个舞台,让他们可以更尽情地领略诗情画意,表现文采技能。
师生共读《森林报》的实践与思考
师生共读《森林报》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通过师生共读《森林报》,营造了课外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赏读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效性。
关键词:师生共读;有效指导;森林报叶圣陶先生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
我们自己不学习,却硬要学生学习,那是为难学生。
”师生同读一本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大阅读观,也是实现新课标的有效途径。
师生共读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笔者结合师生共读《森林报》的实践,谈谈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
一、大声读,探究语言的联接汉语的特点之一是富有音乐性,大声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是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师大声带领学生读和学生大声带领同伴读的方式促使学生喜欢阅读。
1.教师大声读。
语文课前,教师会率先在班级里大声读《森林报》中的片段,读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作品的情感发展和教师的真情流露可以直接感染到学生,促使他们课后去读这本书。
2.学生诵读引领。
让学生来领读,虽然很简单,但细细地去实践,会增加意想不到的感染力。
而且课程改革特别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探索读写内容的衔接1.在读中捕捉文本信息。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由“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过程。
所谓阅读的“事实判断”,就是准确捕捉文本传递的信息。
所谓阅读的“价值判断”,就是对作品的评价、鉴赏。
准确捕捉文本信息,包括捕捉句子、段、篇的信息。
总之,要能够把握主要信息与重要信息。
例如《森林报》中《小蚊虫跳舞》的片段:在晴朗暖和的日子里,小蚊虫已经开始在空中跳舞了。
你不用怕:它们不叮人,这是蚊群。
蚊群聚集成密密匝匝的一群,像根圆柱子似的在空中旋舞这、拥挤着。
在这种蚊虫很多的那一块天空中,看上去尽是黑点,好像人的脸上长了雀斑一样。
听了之后,有同学惊奇地说真可怕;有的说这蚊虫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不咬人;也有的说,下次见到蚊虫就不再害怕了,不躲着他们了。
师生共学一本书活动方案
师生共学一本书活动方案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籍,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效果。
通过共同探讨书籍中的内容和思考问题,师生能够建立起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使研究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活动内容1. 书籍选择: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阅读水平,选择一本适合的书籍作为共读的对象。
可以是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
2. 活动启动:在启动活动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选书籍的背景和内容,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阅读计划:制定阅读计划,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章节或页数。
4. 讨论和分享:每次阅读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分享,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的理解和感受。
5. 问题引导: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主题的深化、人物的行为动机等,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6. 学生互助: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索书籍中的问题和想法。
7. 总结与评价: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并进行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活动效果评估1. 定期测评:通过定期的测评,评估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的提高情况。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和调整。
资源准备1. 书籍购买:根据学生人数和选择的书籍,购买足够数量的书籍。
2. 活动宣传: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等途径宣传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引导学生和家长的参与。
时间安排1. 活动启动:XX月XX日2. 阅读计划执行:每周二、四下午留出阅读时间3. 活动总结:XX月XX日师生共学一本书活动方案即可。
希望本次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思辨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读书实践报告
读书实践报告读书实践报告篇1让学生的小手牵着老师和家长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通过师生和家长共读活动,使我校读书活动有了一定的成就。
现将我校本学期读书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盛校长亲自挂帅。
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团委、语文教研组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
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
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
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
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师生共读行动有感范文(5篇)
师生共读行动有感范文(5篇)师生共读行动有感范文(5篇)师生共读行动有感范文(精选篇1)“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
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良师。
我和它的相识源于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在教学上也大有长进。
我也经常借来翻阅,感觉非常不错,于是次年自己开始订阅。
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
”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薛法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
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
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
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
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
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师生共读行动有感范文(精选篇2)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几年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
近日读了王起顺老师出版的《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和《成才之道必由之路》两本书后感触颇深,进而对道德与法制相结合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优选3篇)
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优选3篇)【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第1篇】有人说: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礼记·学记》、《学生第一》收获很大。
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一、教师,要爱护学生对你的信任“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
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
师生共读行动收获和感悟(5篇)
师生共读行动收获和感悟(5篇)师生共读行动收获和感悟精选篇1向来喜欢看百家讲坛,而且更喜欢听于丹老师的讲座,是那样的令人心旷神怡,那样的震憾人的心灵,每次阅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都会有很多的收获与启迪,敬佩她的聪明与睿智,以及她看问题的独到见解之处。
于丹教授说,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
当所有忧烦、迷惑或畏惧压在眼前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变得更加智慧聪颖,变得更加勇敢无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没有了吗?所以,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这就是《论语》里所倡导的一种人生观。
于丹教授以自己的心得来诠释论语中难以理解的道理,并结合实际生活帮助人们去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使人们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尤为重要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境遇,别人为什么做得很成功,而自己却为什么总是默默无闻,总在羡慕、嫉妒别人的日子里生活,于是埋怨、愤怒油然而生,使自己身心疲累、郁郁寡欢。
其实他没看到别人的付出,很多时候就是缺乏于丹老师在论语中所说的豁达开朗,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如能以平和的心态想一想,别人的得到一定有他相对应的付出,当然,这个付出有种种。
如果你不想去付出就不要去嫉妒别人的拥有,羡慕别人的生活而看不到自己的珍贵,这是不聪明之举,也是可悲的。
于丹教授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去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林秀琴来源:《教育》2014年第07期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
“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根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的阅读方法;发挥“例子”和教师“导”的功能,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及保证共读的时间等,就成了实践过程中影响共读效果的关键因素。
阅读落到实处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氛围不浓、教师指导和检查不够到位的现状,笔者所在校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共读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读书氛围,搭建读书平台,渗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该活动师生互动,多维并举,课内外结合,重视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亲历一个较为完整的阅读过程,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真正落到了实处。
读什么书共读的书籍,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词往往是“好看”“有趣”,因此挑选读物时要遵循“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什么季节就让他们“开什么花”,千万别去“催熟”,逼其“提前开花”。
顺应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才能读出感觉和情趣来,才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其次,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
教师可结合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从书的体裁、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考虑,力求使阅读的内容既符合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拔节和精神的成长。
例如,低年级可选择文字与图画都较简单的绘本,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中年级可选择儿童故事、中长篇童话,如《亲爱的汉修先生》《长袜子皮皮》和《爱的教育》等;高年级可挑选长篇童话、儿童小说以及一些中外名著,如《乌丢丢的奇遇》《草房子》和《鲁滨孙漂流记》等。
怎么读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采用各种阅读方法。
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推荐3篇)
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推荐3篇)【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感第1篇】最近,读了《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这一书是出自美国。
美国五岁的安东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只看到一个东西”可见幼儿的求知欲并不局限与幼儿园里所教的课程,他们并不是都对课堂活动感兴趣。
美国自由、开放的幼儿园都尚且不能给幼儿的好奇心提供支持,无法使幼儿从幼儿园的经验中有所收获、产生兴奋感。
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更不用说了。
《老师你在听吗》书中谈到孩子的自发型对话。
自发型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只要你给孩子时间去谈话,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件小事例。
一次在堂课中,发现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讲话,小A讲的很投入,有时甚至忘记观察老师。
小B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的微笑表示对小A的话题很感兴趣。
课后我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问起了课堂中他们聊的话题,小A在介绍自己昨晚新买的恐龙玩具,并邀请小B去他家一起玩。
这是孩子们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给孩子这样自由交流的时间太少了呢。
每天各个活动安排很紧凑,每个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规纪律,也许真该找个时间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正去自主交流。
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挤出十分钟给孩子自由交谈,渐渐我发现孩子们上课随意聊天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的关系密切了,交际范围也广了。
在这种自由谈话中老师可以是一个观察者与倾听者,尽量不去打扰到孩子们的谈话,孩子们会在这种自发型的谈话中成长。
另外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中谈到关于课堂中的谈话部分细节。
书中说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让孩子“猜测老师想法”的问题。
老师如果不喜欢这个答案会让孩子继续回答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稍微改变之后再提问,孩子在这个提问中是被动的。
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我的处理方式也会比较急躁不是很妥善。
当一个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是老师所要的答案,也许会有两个现象发生,一个是老师终止了他的回答,另一个可能是他的答案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被忽略掉了。
寒假师生共读的活动总结
寒假师生共读的活动总结寒假师生共读活动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师生交流,以及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而举办的一项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定为“阅读让未来更广阔”,活动时间从寒假开始到年初,共计一个月。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包括读书分享、读书报告、读书沙龙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首先,本次活动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目标,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优秀读物。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需求,我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人物传记等。
通过这些书籍,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此外,我们还在教学楼建立了一个临时图书馆,方便学生借阅书籍,并设置了每天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专心投入阅读。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读书分享和读书报告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分享或报告,让其他同学了解到更多的好书。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有阅读经验的老师和家长参与其中,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阅读指导和建议。
通过这些分享和报告,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他们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一场读书沙龙活动。
在这个沙龙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些知名作家和研究者来给学生讲述他们的阅读经历和心得。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和意义,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
最后,我们还组织了一次书法展览,让学生们通过书法艺术的方式表达对阅读的理解和热爱。
学生们用自己的文字、图画和书法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书籍和阅读的感悟,展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次寒假师生共读活动,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阅读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初中师生跨学科共读一本书实践研究——以《苏东坡传》跨学科整本书阅读为例
初中师生跨学科共读一本书实践研究—以《苏东坡传》跨学科整本书阅读为例✓文丨李冬梅王延强付阳阳跨学科共读立足于课程改革的融合性、实践性和 开放性,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大体现。
山东省淄博 市周村区第二中学经过对初中师生跨学科共读一本书 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体做法与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着 一些问题。
一是将阅读视为语文学科的“专利”,阅读方法单一,对阅读文本缺乏深人、多元、立体地解 读。
二是忽视非语文学科的阅读及相关指导,导致学 生获取知识遇到障碍,自主学习的效果受到影响。
三 是缺少学科阅读间的衔接与互通,忽视学生全学科阅 读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阅读不仅要增进语文学科素养和能力,更应加强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
而跨学科共读 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同一本书从各自学科的角度 进行解读,以阅读为纽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 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及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达到反哺学科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研究以我校六年级第一学期阅读《苏东坡传》为例,介绍一下我校在跨学科共读一本书方面的具体做法。
1.教学目标我们由语文、历史、地理、思政四个学科对《苏 东坡传》进行跨学科阅读指导。
通过同年级四个学科教师交流研讨,确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1)语文学科。
了解苏东坡不同人生阶段的心 态变化,探讨其人生与社会价值。
通过名篇讲读,赏析苏东坡的优秀作品,体会苏东坡的独特的诗情与丰富的人格魅力。
激发学生思考其性格的丰富性与矛盾性,引导学生平衡自我性格。
(2)历史学科。
了解苏东坡生活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探究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道宋词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品读风格迥异的宋词作品,感悟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词风。
通过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出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特征。
(3)地理学科。
师生共同读书的倡议书作文
师生共同读书的倡议书作文《师生共同读书》亲爱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常常被告知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思维和提升情商的有效方式。
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师生共同读书的重要性。
因此,我向大家提出了这个倡议:师生共同读书。
师生共同读书,意味着老师和学生一起选择一本书,然后齐心协力地阅读这本书。
这种形式的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还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老师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样可以更快地理解书本内容。
师生共同读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获取。
师生共同读书,还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乐趣。
在团队的配合下,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分析书中的故事与情节,讨论书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书本内容,还可以培养对文学和文化的兴趣,让阅读不再是一种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师生共同读书,更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和老师一起讨论书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在学习中派上用场,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更大的成功。
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参与师生共同读书的活动,让我们在书中汲取智慧,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提升,让我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让我们的人生得到丰富。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师生共同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和快乐。
谢谢大家!。
小学师生共读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师生共读活动总结范文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为新时代小学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师生共读活动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总结我所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师生共读活动,对该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探讨其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本次师生共读活动主题为“读经典,绘童年”,旨在通过共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唤起师生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文学的能力。
活动时间为一个月,在学校图书馆开展。
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级教师积极参与,并邀请了专业讲师进行主题讲座。
通过师生共读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读《雷锋日记》这本经典的美德教育读物时,学生们深受感动和教育,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同时,学生们也通过参与讲座和小组讨论,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们在活动中还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师生共读活动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系。
通过共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和学生可以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作品中的思想和价值观,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沟通。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教师们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仅肯定了学生的努力,也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思考。
这种积极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此外,师生共读活动还能促进学校家庭教育的融合,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
在本次活动中,学校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共读活动,并通过家长讲座和家校沟通会等形式,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话题和内容。
家长们通过共同阅读,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也加深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
学校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使师生共读活动得到更好地开展,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寒假中学师生读书活动总结
寒假中学师生读书活动总结在寒假中,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师生读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些师生读书活动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首先,学校组织了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每个学生都需要在活动中分享一本自己在寒假期间阅读的好书。
这样的活动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同类型的书籍。
通过听取他人的读书心得分享,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其次,学校还利用寒假期间的时间,组织了阅读角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阅读角是学校为学生创造的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供学生们阅读和休息使用。
学校购置了大量的图书,供学生们选择。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些阅读比赛和阅读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们更多地利用寒假的时间进行阅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的阅读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阅读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另外,学校还请了一些知名作家来校交流讲座。
这样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优秀作家的机会,学生们可以通过听取作家的讲座和交流,更好地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和方法。
这对学生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学校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读书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邀请作家和学生进行线上交流。
这样的活动的范围更广,更能够让学生们参与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特地邀请了一些校外辅导员来为学生们开设写作辅导班。
在这个班上,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可以在一个小组里互相学习和讨论,了解不同的写作思路和风格。
通过这样的辅导班,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结起来,寒假中学校组织的师生读书活动非常成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学生们不仅读到了更多的书籍,而且了解到了更多的读书技巧和方法。
小学师生共读一本书工程实施办法
小学师生共读一本书工程实施办法一、背景和目的小学师生共读一本书是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实施步骤1. 选择适合年级和学生的书籍,可以是课外读物或教材中的一本书。
2. 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师生共读活动,例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选择在课外进行。
3. 师生共同阅读书籍,可以按章节或按目标设定的一定阅读进度进行。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阅读笔记的分享和讨论,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在线平台进行。
5.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在师生共读过程中,可以辅以一些练习和任务,例如书籍的问答、写读后感等,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评估和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阅读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对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
2. 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分享师生共读的经验和心得,在教学团队中共同研究和讨论。
3.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师生共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实施要点1. 确定适合年级和学生的书籍,内容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符合教学要求。
2. 教师要提前阅读和准备书籍,了解书籍的内容和主题,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 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4.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互助互学,鼓励学生之间分享和讨论,促进学习的合作和互动。
五、实施效果通过小学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析师生共读的相互成长
浅析师生共读的相互成长
师生共读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同阅读一本书,并通过阅读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和思考,促使彼此都获得成长。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现代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帮
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师生共读的相互成长进行浅析。
师生共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
生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和
分析能力。
而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获得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拓宽
自己的思维空间。
共读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
力和习惯。
师生共读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
在共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
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来建立更为深厚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关心,从而建
立更加积极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师生共读书情况汇报
师生共读书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师生共读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首先,我们邀请了学校的老师们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老师们以身作则,带头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活动中,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引导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
老师们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包括图书馆、电子书籍等,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其次,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师生共读书活动中。
他们在活动中展现出了很高的阅
读热情和积极性,不仅在课余时间自觉地阅读书籍,还积极参与到课堂上的阅读讨论和分享中。
在活动中,学生们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的学生还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创作了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最后,师生共读书活动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的阅
读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阅读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老师们也更加了解了学生们的阅读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师生共读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
机会和平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将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让阅读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学生们成长的助力。
读书分享会实践活动总结5篇
读书分享会实践活动总结5篇古人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确实,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出好文章。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书共享会实践活动总结5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读书共享会实践活动总结1朗朗读书声,悠悠伴我心,在即将过去的一学年里,我们全体师生进行了读书活动,增添了读书爱好,拓宽了自己的学问视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思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同学在读书中有了许多许多的收获。
如今将读书活动总结总结如下:一、呈现的风采在读书活动中,我校组织同学开展一系列相应的活动。
如:利用早自习,让同学读美文、颂经典。
内容主要以《三字经》为主,此外,《古诗100首》及一些课外故事书等都纳入到我们的读书打算中来。
我们还组织同学开展了“诵读中华经典、争做文明同学”诵读竞赛,更是点燃了全校师生诵读的热忱。
而平常阅读要求同学坚持写读书笔记,鼓舞同学主动向“百花校内报投稿”,与众人共享读书之乐。
通过阅读、积累与展现等活动,不但为同学营造深厚的读书气氛,而且还为同学制造展现风采的特别环境,把我校的读书活动推上新的台阶。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措施(1)要求同学老师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
(2)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扬如何培育孩子读书的爱好。
(3)要求家长、老师以身作则,带头营造深厚的家庭读书气氛。
(4)鼓舞同学多读书,家长要满意孩子的读书愿望。
(5)要求老师、同学坚持写读书笔记,通过读书长智,通过读书明理。
当然活动中也有许多的缺乏之,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家庭读书是个弱项,虽然老师和学校做了多番的努力但还是有些家庭没有重视孩子的课文阅读,认为只要把课本读好就够了。
还有的是留守家庭,对于这样的家庭还没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信任只要一次次的努力,总会有效的。
每天种一朵花,不久的将来就会是鲜花满园、芳香迷人。
读书共享会实践活动总结2读书让我明白了那些特殊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林秀琴
来源:《教育》2014年第07期
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
“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根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的阅读方法;发挥“例子”和教师“导”的功能,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及保证共读的时间等,就成了实践过程中影响共读效果的关键因素。
阅读落到实处
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氛围不浓、教师指导和检查不够到位的现状,笔者所在校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共读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读书氛围,搭建读书平台,渗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该活动师生互动,多维并举,课内外结合,重视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亲历一个较为完整的阅读过程,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真正落到了实处。
读什么书共读的书籍,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词往往是“好看”“有趣”,因此挑选读物时要遵循“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什么季节就让他们“开什么花”,千万别去“催熟”,逼其“提前开花”。
顺应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才能读出感觉和情趣来,才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其次,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
教师可结合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从书的体裁、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考虑,力求使阅读的内容既符合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拔节和精神的成长。
例如,低年级可选择文字与图画都较简单的绘本,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中年级可选择儿童故事、中长篇童话,如《亲爱的汉修先生》《长袜子皮皮》和《爱的教育》等;高年级可挑选长篇童话、儿童小说以及一些中外名著,如《乌丢丢的奇遇》《草房子》和《鲁滨孙漂流记》等。
怎么读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采用各种阅读方法。
朗读法。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方法,“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
”(《朗读者》)教师每天为学生朗读几个片段,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听书”的快乐,进而对阅读产生向往之情,并且爱上阅读。
此方法较适合识字不多、阅读有一定障碍的低年级学生,也适合一些情感浓郁、语言生动优美、内涵丰富的精彩片段。
主题阅读法。
教师向学生推荐主题相同的几本书,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互文阅读,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该方法较适合高年级学生。
例如,升入高年级后,学生接触了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教师以“走进动物世界”为主题,向学生推荐《昆虫记》《小狮子爱尔莎》《狼犬罗依》《夏洛的网》以及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等,进行多角度阅读,互相辉映,让学生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主题阅读法还可以围绕某位作家的系列作品展开,在互文阅读中,对该作家的写作题材、语言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如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后,再向他们推荐《青铜葵花》《红瓦》《根鸟》等作品,学生系统阅读后,就能对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有较全面的了解。
名著导读法。
名著大多年代久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师可从课文的节选入手,充分挖掘其蕴涵的魅力,然后相机引导学生品读名著中其它精彩片段或章节,以一篇带一本,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学完了《草船借箭》后,教师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阅读“孔明用智激周瑜”“诸葛亮智算华容”“孔明三气周公瑾”“孔明定计捉张任”“孔明巧布八阵图”等精彩章节,学生就会对该书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精彩片段品读法。
教师根据阅读进展,精心选择语言优美生动、表现力丰富、内容深刻的片段,定期与学生一起品读,含英咀华,在大语境下积累语言模块,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读写结合法。
这是让学生融入文本、融入角色的好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化身为作者,写写故事怎样发展,或改变故事的结局;也可以化身为书中人物,进行内心独白;还可以写写阅读时的心理感受,评评书中人物,或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等等,沉浸其中,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书的主人。
彰显共读意义
发挥“例子”的功能要让共读成为一个“例子”,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真正实现“培养兴趣、接受熏陶、习得方法、提高能力”的共读意义。
所以,这样的共读,就不能是浅层次的泛泛而读,是师生一起“慢慢走,欣赏啊”的阅读。
其间,有方法的渗透,有思维的碰撞,有读写间的迁移,还有在学生“愤悱”处的点拨,在文章空白处的想象,在语言精妙处的驻足,长期熏染,学生必然受益匪浅。
发挥教师“导”的功能阅读是需要引领的。
师生共读,并不是师生间互不干涉,你读你的、我读我的平行式阅读,也不是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后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放羊式阅读。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导”的功能,做到读前有计划、善营造,读中有指导、善激发,读后有评价、善提升。
教师要做一个阅读先行者,从不同身份去研究读物。
首先以读者的身份,对该书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结构、言语表达等方面作一番梳理;然后以学生的眼光去研读,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惑点、空白点、兴趣点、兴奋点等方面作好预设,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在阅读中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哪些阅读方法、关注哪些表达方式,并提炼出有较大张力的话题,引导学生探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
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加拿大儿童文学教授帕瑞·罗德曼说:“阅读儿童文学的最大乐趣就是交流的乐趣。
”师生共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多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多了一段共同的阅读旅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共同元素,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阅读场”,并善于寻找对话支点,引导学生在碰撞中悦纳,在分享中提升,让共读成为一个摇曳多姿的心路历程。
笔者做法
是,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谈自己阅读的体验、收获与困惑,相互发问、互解疑难,教师巧妙地穿针引线,及时发现学生交流时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筛选、梳理,提炼出有张力的话题。
交流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将探寻引向更深处。
保证共读的时间为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学校在每天午休后,安排15分钟的“红领巾午读”活动,每晚规定学生必须进行15至30分钟的课外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构成了一个“课内外结合、家校互动”的阅读网,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重视阅读效果提升
笔者所在校结合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月活动,将共读活动推向高潮。
如通过读书演讲赛、制作读书心语卡和书签、读书日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彰显。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面的评价。
儿童怎样阅读,就怎样生活。
与学生共读的日子里,教师是诗意的“点灯人”。
当教师与学生一起倾心阅读时,就是和学生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平凡的日子里播撒书香,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获得情感的润泽、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