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5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了解和掌握长江防洪体系树立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淮河流域管理工程的主要作用。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我国的防灾减灾任务阅读教材P76~P79第1段,完成以下效果。

1.目的: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继续开展,必需防灾减灾。

2.指点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措施(1)公布和实施了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指导并展开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正误判别。

(1)防灾减灾主要靠公民自觉。

( )(2)我国防灾减灾的指点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 )【提示】(1)×防灾减灾必需经过立法,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

(2)√教材整理2我国严重减灾工程项目阅读教材P79第2段~P83,完成以下效果。

1.长江防洪体系树立工程(1)洞庭湖水系管理:使长江中下游地域逐渐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

(2)洞庭湖水面的恢复即〝洞庭湖4350工程〞。

(3)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改善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状况,有效遏制水土流失。

(4)三峡水利工程:作为管理开发长江、防范长江洪水关键性工程建成后,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地域的要挟将进一步减轻。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范围:地跨西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局部地域。

(2)〝三北〞地域的环境效果(3)措施:经过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收获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以树立一个功用完备、结构合理、系统动摇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成效:①使三北地域森林掩盖率由5%提高到15%,荒漠化土地失掉有效管理,水土流失失掉基本控制;②重点管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清楚;③促进了该地域乡村经济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讲防灾减灾的意义及措施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讲防灾减灾的意义及措施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考试要求]列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第一讲防灾减灾的意义及措施一、我国的减灾防灾工作1.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1)颁布和实施了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与减灾(1)应用⎩⎪⎨⎪⎧ 灾害前兆监测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帮助救灾,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2)举例⎩⎪⎨⎪⎧ 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对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对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对洪水灾害的预报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 (1)作用: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

(2)应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

3.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

三、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其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

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考点整合]1.自然灾害的防御性措施(1)非工程性措施(2)工程性措施2.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1)主要气象灾害[应用体验]2015年1月27日~3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局地降水量超过25 mm,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以及湖南北部、贵州中部等地最低气温低于0 ℃,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等省遭受低温冷冻和雪灾。

说明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的成因、对交通不利影响及采取的防御措施。

解析:读图,这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发生在1月份,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南下或寒潮南下影响而成。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湘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湘教版选修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能说出一些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2.能列举一些我国的重大减灾项目;3.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4.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5.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学会用实例说明国际防灾减灾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通过调查当地防灾减灾的做法以及效益||,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增强民族成就感与自豪感;2.通过学习||,明白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只能预防和减轻灾害程度而不能避免的道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和灾害意识;3.通过学习||,强化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4.通过了解许多灾害在其带来灾害的同时||,还有其有利的一面||,进一步掌握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1.我国防灾减灾的做法2.重大减灾项目[教学难点]主要减灾项目的分布与防治方向||。

[讲授过程]【板书】一、减灾防灾1.方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6页第一自然段内容||,说明防灾减灾的必要性、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2.有关法律【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76的材料“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讨论材料后的三个思考题:(1)防灾减灾为什么要立法?(2)除上面列举的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以外||,你还能补充吗?(3)收集上述某一法律文本||,阅读并找出其中有关防灾减灾的条款||。

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湘教版选修5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基础巩固]1.我国防灾减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②成功防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③建立并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④自然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D。

①②③④都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成就的描述。

2.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法律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属于防灾减灾的法律。

3.“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助于( )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②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③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④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主要从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

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解析:选A。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防止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5.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C.绿化撒哈拉大沙漠D.太行山绿化工程解析:选A。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目前为了防治“三北”地区荒漠化而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林。

6.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解析:选D。

淮河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

⾼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5第⼀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习⽬标定位] 1.了解我国⼀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减灾项⽬,知道国际减灾⼗年与国际减灾⽇。

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程、“三北”防护林体系⼯程和淮河流域治理⼯程的相关内容。

3.初步学会根据⾃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法。

⼀、我国的防灾减灾⼯作1.指导⽅针:①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了中国“③国际减灾⼗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系列活动。

思考1.2006年“国际减灾⽇”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想⼀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答案学⽣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的减灾意识和⾃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

⼆、我国重⼤减灾⼯程项⽬⼯程措施效益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程加固堤防、平垸⾏洪、④退湖还⽥、移民建镇、修建⽔库等摆脱了“⑤⼈争⽔地,⽔致⼈灾”的恶性循环局⾯。

在长江上游地区实⾏⑥退耕还林、⑦封⼭育林措施,有效遏制了长江上游不断加剧的⽔⼟流失“三北”防护林体系⼯程采取⑧⼈⼯造林、封⼭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实⾏⑨乔、灌、草结合,带、⽚、⽹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森林覆盖率提⾼到15%,⑩乔、灌、草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得到基本控制,⽣态环境和⼈民群众⽣产⽣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淮河流域治理⼯程治理?⽔⼟流失,对?病险⽔库、河堤进⾏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提⾼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供⽔保证率。

发挥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思考2.你了解我国有哪些防灾减灾⼯程?答案如我国的长江三峡⽔利枢纽⼯程、“三北”防护林⼯程、全国⽔⼟流失防治⼯程、淮河治理⼯程、太⾏⼭绿化⼯程和太湖综合治理⼯程等。

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一、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有:第一是灾害前兆监测;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救灾;第四是建立灾害模型。

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

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其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

探究点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答案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和不合理的增加建筑用地,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答案修建水库;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

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下表所示: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湘教版选修第四章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件

湘教版选修第四章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件

【讨论】 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
致。 ③夏季风异常加剧洪灾危害。
人为原因: ①上游山区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减
小了森林的调节功能,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 河道的泻洪能力降低。 ②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 削弱。
材料二:长江流域地图
材料三: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情
材料四: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把大 片森林砍光、烧尽,在森林废墟上戳洞下 种,发展农业生产。
材料五: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 湖平原在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时,受灾最 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各个民 垸,在洪水上涨期间,大约占总数73%的 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过程及其作用:l978年 “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始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封 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三北”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得到基本的 控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实践活动】
(1)查阅资料,找出“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的省级行政单 位。
【点拨】(1)建国后国家治理淮河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90年 代、2003年以后;做法有修建水库、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等。
(2)今后一个阶段淮河治理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
【阅读】
阅读教材P78材料“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 说明: (1)“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具体时间及主要目的。 (2)“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
点拨:(1)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 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 灾害十年”。 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目的,在于通 过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努力,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 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将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减轻到最低限度。 (2)1991年以来,每年l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被确定为“国 际减灾日”。

2017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能说出一些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2.能列举一些我国的重大减灾项目;3.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4.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5.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学会用实例说明国际防灾减灾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通过调查当地防灾减灾的做法以及效益,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增强民族成就感与自豪感;2.通过学习,明白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只能预防和减轻灾害程度而不能避免的道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和灾害意识;3.通过学习,强化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4.通过了解许多灾害在其带来灾害的同时,还有其有利的一面,进一步掌握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1.我国防灾减灾的做法2.重大减灾项目[教学难点]主要减灾项目的分布与防治方向。

[讲授过程]【板书】一、减灾防灾1.方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6页第一自然段内容,说明防灾减灾的必要性、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2.有关法律【探究活动】阅读教材 P76的材料“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讨论材料后的三个思考题:(1)防灾减灾为什么要立法?(2)除上面列举的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以外,你还能补充吗?(3)收集上述某一法律文本,阅读并找出其中有关防灾减灾的条款。

高中地理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习目标】 1.了解并能说出一些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

2.能列举一些我国的重大减灾项目。

3.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有关知识。

4.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

5.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主要重大减灾工程1.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③________________”委员会,1991年以来,每年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定为“国际减灾日”。

二、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1.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做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建水利重大决策,治理后长江下游摆脱了“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的恶性循环局面。

2.主要措施:在中下游地区主要有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等。

在上游地区实行⑩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等措施,全面地改善了长江源头⑫______________的状况。

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⑬__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__和⑮______________地区,涉及我国北方13个省区,建设范围东起⑯____________省、西至⑰______________自治区,总面积达⑱________万平方千米。

2.三北部分地区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增加、⑲____________、战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从而产生了土地荒漠化、⑳____________和干旱灾害等。

3.“三北”防护林的建设:1978年,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通过采取○21____________、○22________________和○23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以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请依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忆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明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正]①长江防护林体系②〝三北〞③遥感技术④生物工程技术地质灾祸的进攻1.角度思索,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将四幅图叠加剖析可知,图中丁区域距断裂带较远,地震破坏水平较弱,次生灾祸发作频率较低,最适宜城市重建,应选D。

【答案】 D(2021·天津高考)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继续下沉区。

2.为了减轻未来能够发作剧烈地震形成的损失,断裂带左近的城市制定修建防震规范应主要思索(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解析】烈度是地震发作后修建物的破坏水平,因此在制定修建防震规范时要着重思索。

【答案】 C水文灾祸的进攻3.2~3米。

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域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域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挺拔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域易发洪涝灾祸。

以下图表示里下河地域位置和河网散布。

图8提出里下河地域防治洪涝灾祸的措施。

【解析】洪涝灾祸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应〝因河制宜〞。

由标题的图文信息知,里下河地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这是洪涝灾祸发作的重要缘由,因此防治洪涝灾祸的工程措施应包括开挖入海河道、修建蓄洪工程、退耕还湖等方面,而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增强监测、注重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看法等。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树立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时期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理才干;退耕还湖;增强预告监测;增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看法。

4.(2021·浙江高考)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

高中地理 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

高中地理 4.1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学案(湘教版选修)【学习目标】.了解并能说出一些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

.能列举一些我国的重大减灾项目。

.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有关知识。

.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

.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主要重大减灾工程.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是“①,②”。

.年月成立了中国“③”委员会,年以来,每年④被确定为“国际减灾日”。

二、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做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建水利重大决策,治理后长江下游摆脱了“⑤,⑥”的恶性循环局面。

.主要措施:在中下游地区主要有⑦、⑧、⑨等。

在上游地区实行⑩、⑪等措施,全面地改善了长江源头⑫的状况。

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⑬、⑭和⑮地区,涉及我国北方个省区,建设范围东起⑯省、西至⑰自治区,总面积达⑱万平方千米。

.三北部分地区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增加、⑲、战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从而产生了土地荒漠化、⑳和干旱灾害等。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年,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通过采取、和等措施,以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的意义:“三北”防护林重点治理区的有了较大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的提高。

四、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淮河治理的目标:通过治理,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改善航运条件,提高。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抗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救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防抗救同等重要,无主次之分考查点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不包括().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漠化速度下降.涵养水源.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美化环境考查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世界上最大的已建成的绿化生态工程是().“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绿化撒哈拉大沙漠.太行山绿化工程考查点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方法技巧练方法图解法理解工程性防御措施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系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4.3 自然灾祸与我们[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明白在灾祸发作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知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患祸和地震灾祸的正确方法。

(二)进程与方法1.经过搜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祸的典型事例和方法;2.能多途径地取得资料并经过对众多资料停止选择、归结、剖析,构成观念并在讨论中宣布自己的看法;3.依据外地实践状况,设计在灾祸发作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现场演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典型例子,培育先生应对自然灾祸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响;2.培育先生面对自然灾祸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肉体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看法,树立人类打败自然灾祸的坚决信心;3.强化生活身手看法,强调生活才干教育,提高先生的生活才干。

[教学重点]1.我们面对自然灾祸的态度2.应对洪水患祸和地震灾祸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祸的正确方法和看法浸透到先生的思想当中,构成生活身手。

[讲授进程]【导入】在日常消费和生活中,能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情,这个时分,在场的人假设有一定的知识,组织大家展开自救和互救,就能增加损失,到达减灾防灾的目的。

作为未来的树立者,高中生有责任、有义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能自动的充任防灾减灾的宣传员。

一、面对自然灾祸,我们应该怎样做【探求活动】阅读教材P92~93资料〝逃生的时机就在眼前〞,组织先生交流:在灾难事故中我们应该怎样办?【先生发言,教员总结】明智和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判别,逃离现场;忍痛自救。

【讨论】(1)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逃生措施外,你还能补充吗?和同窗们交流你的想法。

(2)你能否碰到过险情?如碰到过,你是如何应对的?把你的阅历和经验通知大家。

(3)把你搜集的人们应对灾祸成功或失败的例子通知大家。

(4)结合教材,讨论面对自然灾祸,我们应该怎样做?【先生发言,教员总结】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祸知识和减灾知识;2.听:经常留意收听国度和中央政府发布的灾祸信息,不听信谣传;3.备:做好团体、家庭的各种举动预备和物质、技术预备;4.察:留意观察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用惊慌,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作出判别;6.抗:灾祸一旦发作,应发扬大无畏肉体,组织大家和团体自卫;7.避:灾前作好团体和家庭规避和抗御灾祸的举动布置,选好避灾的平安中央,一旦灾祸发作,团体要组织大家停止避灾;8.断:在救灾举动中,首先要切断可招致次生灾祸的电、火、煤气等灾源;9.救: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预备一些必备药品,以便在灾祸时期医疗系统不能正常任务的状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10.保:为了增加团体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要充沛应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2.理解和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主要作用。

(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阅读教材P76~P79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目的: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防灾减灾。

2.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正误判断。

(1)防灾减灾主要靠公民自觉。

( )
(2)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 )
【提示】(1)×防灾减灾必须通过立法,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

(2)√
教材整理2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阅读教材P79第2段~P83,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洞庭湖水系治理:使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

(2)洞庭湖水面的恢复即“洞庭湖4350工程”。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改善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状况,有效遏制水土流失。

(4)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治理开发长江、防范长江洪水关键性工程建成后,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将进一步减轻。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范围: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

(2)“三北”地区的环境问题
(3)措施: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以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成效:①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15%,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②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③促进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1)淮河治理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2)淮河多水灾的原因:一是支流多;二是落差小;三是河道弯曲狭窄;四是湖泊淤积;五是暴雨频繁。

正误判断:
(1)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

( )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主要是防治地震灾害。

( )
【提示】(1)√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对防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显著作用,因为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

探讨1:设立“防灾减灾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探讨2:举例说明我国长江流域的重大减灾项目。

【提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核心点击]
工程性防御与非工程性防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性防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

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工程”是“软件”还是“硬件”。

(2)联系:
[体验评价]
1.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

据此回答(1)~(2)题。

灾中应急行动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B.泥石流
C.旱灾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是用于水灾中的救援救生物品。

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和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影响到应急时间。

【答案】(1)D (2)C
[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


探讨1:从自然角度看,古代凤阳“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主要受哪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提示】洪涝灾害。

探讨2:从地理角度分析,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主要得益于哪项重大减灾项目工程?
【提示】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核心点击]
1.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治理
(1)河流洪灾的形成原因
影响洪水形成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
①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②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

③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建设原因
(2)建设措施
[体验评价]
2.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为改善图示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土整治工程有( )
①“三北”防护林工程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退耕还牧工程④退田还湖工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2)洞庭湖“4 350工程”的含义是( )
A.将洞庭湖的湖泊容积扩大到4 350立方米
B.将洞庭湖湖泊面积扩大4 350平方千米
C.退田还湖面积4 350平方千米
D.将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恢复到4 350平方千米
【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严重。

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一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保持水土;二是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湖泊对洪水调蓄功能。

第(2)题,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安全,我国政府下决心把洞庭湖水面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面积,即由目前的2 625平方千米恢复到4 350平方千米。

【答案】(1)C (2)D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据此完成1~2题。

1.减灾防灾的核心是( )
①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②战胜自然灾害③杜绝自然灾害④减轻灾害发生的损失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
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
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
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
【解析】第1题,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自然”、“杜绝灾害”。

第2题,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

以防为主就是防患
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

【答案】 1.C 2.B
对点训练2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4.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
①霜冻②干旱③土地荒漠化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3题,①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第4题,“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

“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要减轻上述自然灾害。

【答案】 3.C 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