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名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中秋佳节,人们一直以来都习惯用诗歌来表达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之一,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意蕴。
以下是几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怀。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中秋夜仰望明月时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诗人表达了对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
2. 《月夜忆舍弟》 -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之一,通过描绘边关戍楼、秋天的一声鹅鸣、明亮的月光等元素,再现了中秋夜的景象。
诗人借助夜色和月光来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中秋有怀》 - 张谓消磨岁月寞无聊,落尽星辰满眼愁。
何事东篱折花忆,家山迢遥在梦游。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张谓的作品,通过描绘中秋月下孤独的情景和对故乡山川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在中秋夜思乡的忧郁之情。
4. 《思乡赋得月明中》 - 曹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诗是曹操的《短歌行》之一,描绘了在中秋夜仰望明月时,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归家之情。
通过对明月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中秋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且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
以上几首古诗,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描绘了人们在中秋夜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秋节一直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通过这几首古诗,我们领略了古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也感受到了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哪一首诗,在中秋夜的月光下,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
中秋节不仅是人们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时。
与中秋有关的名篇
与中秋有关的名篇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度这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的名篇有很多,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篇与中秋有关的经典文章。
一、《月下独酌》《月下独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篇名篇。
文章以中秋月圆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品酒的情景。
诗人借饮酒陶冶情操,借酒浸润心灵,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文章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中秋的独特感悟。
二、《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诗人独自思念远方的亲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短短几行的文字,却能唤起人们对中秋的深深思念之情,展现了中秋节的浓厚人情味。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名篇。
文章以中秋之夜,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唤起了人们对中秋的回忆和情感。
四、《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传说故事。
相传,嫦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因误食了仙丹而飞升到了月亮上。
中秋节,人们会在夜晚仰望月亮,想起这个古老的传说。
这个故事让人们感叹嫦娥的美丽和她为了爱情和家庭的牺牲精神,也让人们对中秋节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向往。
五、《团圆之夜》《团圆之夜》是一篇描述中秋团圆的文章。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
文章通过描写家庭团圆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渴望。
从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中秋节带给人们的温馨和幸福,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以上是几篇与中秋有关的名篇。
这些文章通过不同的形式,描绘了中秋的美好与传统,展现了人们对中秋的思念和向往。
无论是诗词还是故事,它们都让人们更加热爱中秋节,珍视家庭和团圆的重要性。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与亲人团聚,共度中秋佳节的快乐时光。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词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词歌颂中秋节的古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8、《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0、《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节为什么是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是团圆的节日。
此外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名家散文
中秋节的名家散文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对中秋节的热爱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中秋节散文。
1. 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
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这首名篇通过描述明月和中秋节、离别情怀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曹禺《中秋夜》:曹禺是中国现代作家,他的散文《中秋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独特感悟。
文章以亲情为线索,通过描写亲友们团聚、赏月、品茗的场景,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3. 老舍《中秋总爱做的事》:老舍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巨匠,他的散文《中秋总爱做的事》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他在中秋节期间做的各种事情,展现出一种平淡而温馨的节日氛围。
通过描写家人团聚、欣赏月亮、品尝美食等传统习俗,老舍表达了对家庭、传统和温暖的向往。
4. 钱钟书《中秋月》:钱钟书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他的散文《中秋月》以细腻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对中秋月亮意象的深情追忆和哲思。
文章中,钱钟书通过回忆童年中秋,赞美中秋的明月形象,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这些名家散文在不同的角度和风格上都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热爱、
对家庭团圆、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秋节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传承的节日。
中秋节的文学作品
中秋节的文学作品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文学家的热爱和关注。
在文学作品中,中秋节往往作为主题或背景,为读者传递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和诗意美感。
下面将介绍几部代表性的中秋节文学作品,让我们一同感受中秋节在文学中的魅力。
一、《月下独酌》——杜甫杜甫是唐代文学巨匠,他的诗作中也涵盖了中秋节的主题。
他的《月下独酌》描绘了中秋夜孤独饮酒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四句诗通过对饮酒的描绘,结合明月和自己的影子,表达了阔别亲人时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中秋节这个团聚之时,人们不禁会想起故乡和亲人,杜甫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这种情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
二、《嫦娥奔月》——白居易《嫦娥奔月》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中秋节文学作品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中嫦娥神话被赋予了中秋节的寓意。
白居易在诗中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嫦娥奔月的神秘情境,同时借此表达了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诗中写道:“驾长空,赴琼宫。
灵珠一颗照沧洲,飞惊流萤争窈窕。
惊乘挂…。
”这些贴近人生的描写,使诗作在中秋节庆祝活动中更具含义和情感共鸣。
三、《乡思》——辛弃疾《乡思》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名篇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作为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在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辛弃疾借助中秋节的背景,以浓郁的家国情怀抒发了对离乡背井、在外漂泊的归乡之思。
诗中写道:“燕然未勒归无计,拂衣东风意欲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辛弃疾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无奈,着重强调了中秋节作为一个与家人团聚的节日的珍贵意义。
以上介绍了中秋节文学作品中的几位代表性人物和他们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思想表达方式,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
无论是杜甫的孤独饮酒,还是白居易的嫦娥奔月,亦或是辛弃疾对故乡的思念,都在文学的舞台上展现了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有没有你喜欢的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团聚家人,赏月、品茶、赏菊、吃月饼等,而古人也会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他们对中秋的情感。
在古代,中秋节是一个文人雅士们展现才华的好时机,因此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中秋古诗词。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看是否有你喜欢的。
1.《广陵散》2.《广陵散》是一首古乐府诗,通过对中秋的月明感慨,悲叹人生无常的意境。
2.《静夜思》3.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自然写景,意境深远。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这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名篇,在描绘月夜之美的动人的情感仿佛旋律般回荡。
4.《水调歌头》5.这首词是北宋大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景中融入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月下独酌》6.此作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佳作,以觥筹交错的场景烘托出诗人独饮的孤寂与悲凉。
6.《赋得古原草送别》7.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7.《夜泊牛渚怀古》8.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写景中融入了对古代历史的思考。
8.《次北固山下》9.此篇为唐代名臣王勃的作品,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人生感慨。
9.《望岳》10.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之一,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10.《青玉案·元夕》11.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月色之美,情感深厚。
11.《忆江南》12.南宋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12.《贺新郎》13.这是唐代名词人王建的一首作品,展现了中秋佳节的快乐氛围。
13.《月夜忆舍弟》14.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怀念,展现了中秋深情。
1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5.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写景中夹杂着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15.《竹里馆》16.此篇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中秋的月色之美。
以上就是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这些诗词充分展现了古人对中秋节的思考与情感,读来令人思绪万千,不知是否有你喜欢的呢?愿你在中秋节能够与家人团聚,共赏明月,共度佳节。
中秋节名家文章
中秋节名家文章
1. 《月夜忆舍弟》- 苏轼:这是苏轼在中秋佳节思念家人的一
篇文章,描绘了他在月夜中遥想故乡和远离家人的思念之情。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白居易以古原草送别的情景,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别离之苦。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王之涣以登上鹳雀楼的景象,写下
了他在节日中怀念亲友和感叹光阴飞逝的感触。
4. 《广陵散》- 欧阳修:欧阳修以广陵散乐曲的美妙旋律,描
绘了中秋节团圆和浓郁的乡情。
5. 《静夜思》- 李白: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在月夜里思乡的情感,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6. 《闻一多中秋作》- 闻一多:闻一多在这篇作品中以中秋为
背景,表达了他对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7. 《泊秦淮示吴宫人》- 杜牧:这是杜牧以泊船在秦淮河上的
情景,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身世之思的追溯。
8. 《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杨万里在夜晚泊船于牛渚江上,借景抒发了对故土、生活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9. 《晚泊牵牛子》- 李贺:李贺以夜晚泊船为背景,描绘了他
旅途中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10. 《望月怀远》- 张九龄:张九龄以望月遥思远方的情景,抒发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中秋节吟诵的古诗
中秋节吟诵的古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诗人们抒发情怀、表达思念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常常会聚在一起吟诵古人的诗篇,以寄托对家乡、亲人乃至祖国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适合在中秋节吟诵的古诗。
1. 《静夜思》——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李白的名篇之一。
诗人在静夜思的时刻,透过窗户望见明亮的月光,仿佛是铺满在地上的一层霜。
诗句简洁而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情景。
诗人把花间的美景与邀请明月共饮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通过对话影子和月亮,诗人创造出无限的遐想空间,让读者心生浪漫之情。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是杜甫致敬好友王昌龄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遭遇困境的思念。
诗人以杨花凋谢、子规鸣叫的景象作为引子,寄托了对友人遭遇的忧伤,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流亡异乡时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世事一场大梦惊,山河飞去,一瞬间。
五十年前容易见,一万年后谁曾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作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这首词以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为题材,借用明月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让人思索生命的短暂和世间万物的无常。
5.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冷山夜雨中。
一声七里塘,两树天边雁。
可怜青年白发,谁忍长相送?此意古难为,盘水行舟宿。
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在牛渚西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古往今来英勇豪杰和悲壮历史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牛渚、七里塘、长相送等地名和景物,给人带来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意境,颇具江南水乡的诗意。
总结:中秋节是吟诵古诗的好时光,通过吟诵古诗,人们可以表达对故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可以借用古人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中秋文学经典名篇
中秋文学经典名篇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寄托着家人团聚、思念亲人和民族团结的节日。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不妨回顾一些中秋文学经典名篇,感受中秋的独特魅力。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佳节的代表之作。
诗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美好与遥远的向往,再现了人们在这个团圆的节日中的喜悦和思乡之情。
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十首最经典的诗之一。
这首简短的五绝诗通过描绘明月和思乡之情,展现了一个在异乡的心灵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正如这首诗中简洁而有力的描述,让人们在中秋夜晚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3. 《乡思》 - 辛弃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辛弃疾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乡思》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深触动了许多人。
诗中所表达的乡愁和思乡之情,在中秋之夜尤为突出。
辛弃疾通过对月亮和乌鸦的描绘,勾勒出一个思乡者的内心世界。
4. 《中秋月·时摇九霄仙露分》 - 文天祥时摇九霄仙露分,少子娇腰纤细寸。
玉钩秋水狂瓢语,魏帝宫中事已闻。
惜花风月不为君,叫甲朝炊羞涂身。
也应天子惊奇处,不信时人都远君。
文天祥的词作《中秋月·时摇九霄仙露分》以其词牌婉约,意境深远的特点而著名。
这首词将中秋节的美丽景色与对爱人的思念巧妙结合,将读者带入一幅优美的画卷中。
5. 《月下独酌四首》之《明月几时有》 - 杜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月明如昼中秋节古诗名篇选读
月明如昼中秋节古诗名篇选读在古代的中秋节,人们纷纷登高赏月,吟诗抒怀,以表达自己对丰收的感激和对团圆的期盼。
许多优秀的古诗作家也借助这个节日来写下了一些经典的诗篇,成为了我们后人传诵的名篇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选取了几首古诗名篇,带领读者一起欣赏这些关于月明如昼的佳作。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通过境界纯美的月色描写和怀念故乡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的思考之中。
每逢中秋佳节,这首诗都会在人们的口中流传。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借景抒怀,以富有哲理的语句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勇往直前的精神。
正如中秋节一样,我们在欣赏明亮的月光时,也应该思考未来的前景。
3. 《红豆词》 - 王之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词以红豆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月明如昼的中秋夜,更是让人心生相思之念。
这首词旋律悠扬,意境深远,更是中秋佳节中不可缺少的佳作之一。
4. 《嫦娥》 - 张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充满忧伤和离愁的诗篇,以嫦娥奔月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中秋佳节,人们通过赏月寻思念故乡之情,与这首诗情相呼应。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美丽意象和留恋情感的节日,而这些古诗名篇则成为了我们饱览中秋之美的艺术品。
无论是感受李白的豪迈情怀,还是沉浸在王之涣的哲思之境,这些诗篇都能为我们带来启示和感悟。
在中秋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经典名篇,与古人共赏明亮如昼的中秋月光。
中秋节古诗词名篇有哪些
中秋节古诗词名篇有哪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赋诗等传统习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秋节的古诗词。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古诗词的名篇,以及对它们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杜牧的《月夜忆舍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
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的感觉。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
描述了作者与明月共饮,形成了一幅愉悦的画面。
3.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亲人的情感。
通过简洁明了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心境的宁静与思念之情。
4. 白居易的《长恨歌》短歌行,长恨歌。
这首诗以长恨歌形式呈现,揭示了作者对长恨歌中述说的故事的关注。
描绘了人们在中秋之夜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抒发了对离别之苦的思绪。
5. 苏轼的《夜泊水村渡》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酣。
这首诗以水村渡夜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中秋的赞美之情。
描绘了夜晚水村渡的宁静景色,并邀请读者一同共饮。
以上是一些中秋节古诗词的名篇,这些诗作具有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各自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独特情感和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还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中秋的热爱与祝福,增添节日的氛围和意义。
此外,除了以上列举的古诗词,在中秋节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如辛弃疾的《鹧鸪天·登石头城感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文环境。
阅读这些古诗词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和独特魅力。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8篇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8篇中秋节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古代的人们也会庆祝重要的中秋佳节,来看看古代诗人们如何描写中秋节的。
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生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2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宋代〕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秋凉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3十五夜望月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宋代〕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5阳关曲·中秋月苏轼〔宋代〕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6中秋月晏殊〔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节古代诗歌必读古诗名篇7一剪梅·中秋元月辛弃疾〔宋代〕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月也杯中一作:月在杯中)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沉着,杯且沉着。
中秋节古诗名篇经典
中秋节古诗名篇经典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团圆节。
中秋节的到来让人们怀念过去的光景,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会朗诵或吟唱一些古诗名篇来表达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浓厚氛围。
以下是一些中秋节古诗名篇,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经典之作。
1. 【定风波】 -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 【月下独酌】 -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 【渡汉江】 - 张继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秋节古诗名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诗意和回忆。
这些经典之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表达展现出诗人们对中秋节的情感寄托和对团圆的向往。
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可以与家人、亲友相聚,一同吟唱或背诵这些古诗名篇,共度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夜晚。
中秋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与亲友分享美食的时刻。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常常会品尝月饼等传统的食物。
与诗词相伴,品尝美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中秋节的亲切和温暖。
总而言之,中秋节古诗名篇经典不仅是我们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对中秋节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之美,在于其简洁却含蓄深远的意境,通过这些古诗名篇的赏析,我们更能体验到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在中秋佳节中,品味这些名篇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秋节的唐诗有哪些
中秋节的唐诗有哪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例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以此表达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唐代,许多诗人也以中秋节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中秋节唐诗。
1. 《静夜思》 - 李白(701-76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秋节常被引用的诗句。
诗人借由夜晚的明月唤起思乡之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月下独酌四首》之一 - 杜甫(712-77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杜甫的四首名篇之一,“月下独酌”系列诗歌被视为描绘中秋景象的代表之作。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月色,以及随意品尝美酒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留恋之情。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675-74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形容中秋月色的佳作。
王之涣借用鹳雀楼这一建筑物,寄托了他对登高远望的向往,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通过观赏月亮唤起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明月出天山》 - 杜牧(803-85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首诗歌描绘了中秋的月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边塞征战的士兵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英勇的战士形象,凸显了中秋节的深远内涵。
5. 《长恨歌》 - 白居易(772-846)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中秋节与传统文学名篇
中秋节与传统文学名篇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赏月、吃月饼、赠送礼品等方式来庆祝。
而与中秋节相关联的还有许多传统文学名篇,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中秋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嫦娥奔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文学名篇。
这个故事讲述了嫦娥因为误食了仙丹,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这个故事通过嫦娥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嫦娥抛弃了尘世的繁华,选择了一个更加纯净和自由的世界。
这与中秋节的主题相呼应,中秋节是人们思乡、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嫦娥奔月》这个故事通过嫦娥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寓意。
另外一篇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文学名篇是《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在长城边哭泣的故事。
孟姜女的坚持和执着,展现了对爱情的忠诚和不屈的精神。
这个故事与中秋节的主题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中秋节是人们团圆的时刻,而孟姜女为了找到丈夫,不顾一切地寻找,也是为了实现团圆的愿望。
这个故事通过孟姜女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团圆的珍贵和重要。
除了以上两篇名篇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文学作品。
比如《赵氏孤儿》、《牛郎织女》等。
这些作品通过各自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中秋节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与中秋节的思乡、团圆、向往美好生活等主题相呼应,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秋节的浓厚氛围。
中秋节与传统文学名篇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通过阅读这些名篇,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意义。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让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更加思乡、团圆,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
同时,这些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和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总之,中秋节与传统文学名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些名篇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有关中秋节的名篇佳作
有关中秋节的名篇佳作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4、《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中秋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6、《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待月》唐·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古代中秋诗人名篇
古代中秋诗人名篇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十五”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观赏明亮的圆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而闻名。
在古代,中秋节也是文人雅士们翘首以盼的节日,许多诗人都通过他们的诗文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远方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位古代中秋诗人及其名篇,感受他们对中秋的独特表达。
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文章内容继续…)以上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文学评论家,以其辞章华丽,才情横溢而闻名于世。
这首词以对月的思忆为主题,形容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乡愁的无限思念之情。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文章内容继续…)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悲剧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推崇。
在这首诗中,杜甫寄托了对远在边疆的弟弟的思念和担忧,展现了战乱时期的家国情怀。
3.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文章内容继续…)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人通过对瓜洲山川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用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瓜洲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4.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文章内容继续…)这是南宋末年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以其激昂热情和对现实的关注而著名。
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展现了热闹喜庆的元宵夜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中秋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中秋古代文学名篇赏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与春节并称为中国的“两大节日”。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与中秋相关的名篇佳作。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篇中秋古代文学名篇,一同感受中秋节的美好。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书法家,他的诗文被誉为“苏门四学士”,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著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挚爱美景的词作,也被广为传唱。
词作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入,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向往和对命运的质问。
词的后半部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映射了人们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娓娓道来,让人心中顿生愁思之情。
全词以其独到的表达方式和写实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二、《静夜思》——李白李白被誉为中国古代的“诗仙”,他的诗才横溢、豪放奔放,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静夜思》无疑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关于中秋的一首经典名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静夜思》的开篇,描绘了一幅月下的静谧景象。
诗人感受到月光的明亮,疑似地上的霜。
接着,诗人思念起千里之外的人,思绪回到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整首诗通过简练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中秋夜的寂静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晏几道晏几道是北宋词人,词风婉约细腻、以描写女子的多情为主要主题。
他的作品《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秋佳作之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作品开篇以描绘庭院景色为主。
接下来,诗人以“抬望眼,仰天长啸”表达自己对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痛惜之情。
全词以其婉约的文辞、写实的手法、纤细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流年往事的感慨。
中秋节的古诗5言四句
中秋节的古诗5言四句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秋季的重要节点。
古代文人墨客经常以古诗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中秋节的思念和祝福,以下是几首有关中秋节的古诗,每首都是五言四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是李白的名篇之一,写的是一个人独自在花园中畅饮,借月亮作伴,与自己的倒影一起饮酒。
中秋节的夜晚,明月高悬,月光洒在人的身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李白借此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情调,表达了自己对中秋佳节的向往。
2. 《秋夜寄邱员外》——韩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韩翃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美丽景象,写的是一对相思的情侣们。
中秋节的夜晚,灯火通明,银烛辉煌,此时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心中的思念也更加浓烈。
通过描写夜色的凉爽和宁静,以及银河中的牵牛织女星,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
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人们远离故乡的时候,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故友。
李白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绘,将对故乡的思念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无限怀念之情。
4. 《中秋》——张若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已薄未更衾。
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
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之一,写的是中秋佳节中一对相思的情侣。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光、轻罗和梨花,刻画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和浓郁的情感。
诗中的“谢君王”指的是中秋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他们在中秋佳节相会,寄托了无尽的思念和爱意。
5.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边关戍楼上的守夜人。
中秋节的夜晚,他听到了边界上的戍鼓声,看到了孤雁南飞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名篇【篇一: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汇总】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汇总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传统活动1、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3、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4、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5、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8、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
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
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
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
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
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
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
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篇二: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