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2)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可以从条件想起。
2.呈现(10分钟)出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问题,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然后,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变式问题,让学生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把他的苹果给了小红2个,请问小明和小红现在各有几个苹果?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列表法解决问题》——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新知学习
1.填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80
72
64
56
48
答:第五天吃了48只害虫。
新知学习
2.列式。
第二天: 80-8=72(只) 第三天: 72-8=64(只) 第四天: 64-8=56(只) 第五天: 56-8=48(只) 答:第五天吃了48只害虫。
新知学习
四个苹果共重500g
答: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50个。
新知学习
你能通过列式计算出答案吗?
2.列式。
第二天:30+5=35(个) 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
第五天:45+5=50(个)
答: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50个。
新知学习
小青蛙第一天吃了80只害虫,以后每天都比前 一天少吃8只害虫,它第五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同学交流一下为什么这样算?解题思路和大 家分享一下。
答:第七天李叔叔可以做35个俯卧撑。
练一练
3.同学们排队上车去郊游,彤彤从前面数 是第8个,从后面数是第9个,这一队一共 有多少人?
彤彤
答:这一队一共有16人。
趣味拓展
丽丽、圆圆、静静扎着漂亮的蝴蝶结一起拍 照片,她们一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蝴蝶 结,一个扎着紫蝴蝶结。已知:丽丽扎的不是紫 的,圆圆扎的不是红的,静静身边的两个朋友一 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蝴蝶结。猜一猜: 她们各扎了什么颜色的蝴蝶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列表法解决问题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
2.初步了解列举、列式、画图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初步了解列举、列式、画图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感受“从条件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意识,习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入题(5分钟左右)1.自主读题,感知题意。
齐读题目,不漏字、不添字。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定小组准备全班汇报,并做一定指导。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一个小组汇报,学生提问,互相补充,理解题意。
1)题中有两个条件。
2)求两个问题。
3)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5个,依次类推。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全班汇报,指导学生如何倾听、如何提问、如何补充。
帮助学生理解三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最后一个。
补充问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条件,你马上能求出一个什么问题?二、自学解题。
(10分钟左右)1.独立探索1.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写出过程。
2.你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吗?1)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2)要求什么问题? 3)“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教师收集学生的方法,准备全班交流。
预设:列举、列式等。
2.全班交流分析收集的各种方法。
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点拨与总结。
3.回顾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帮助提炼方法,总结经验。
如:读清题意,从条件开始想,可以列式可以列举。
三、基本练习(5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72页第1题。
(1)先出示左图,再出示右图。
(2)先出示前两个条件,再出示第三个条件。
点拨:有哪些条件?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什么?73页第3题先不出示括号里的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从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
3.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从条件想起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问题。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份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
例如,图片中有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数起?”从而引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共51张PPT)
新知讲解
1 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 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什么意思?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多摘5个 多摘5个 多摘5个
+5
+5
+5
新知讲解
1 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 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第二天摘的个数:
+5
30+5=35(个)
第三天摘的个数: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小兔 8
弹起的高度=下落的高度÷2
8
4
2
1
想想做做
3、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 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 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芳芳
兵兵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6人。
想想做做
4、用地砖铺成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其 中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花地砖比白 地砖少70块。花地砖有多少块?
20-1=19(个)
新知讲解
回答下面问题。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 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20+1=21(个)
新知讲解
如果把 与 一个一个地排成一行, 有10个, 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回顾反思
说一说你通过本节课习的体会
新知讲解
2
黄花的朵数
是绿花的2倍。
绿花有12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应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元钱,让他去商店买苹果,每千克苹果5元,小明最多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步骤:找出已知条件→分析问题→列出算式→求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提升(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2. 板书内容:(1)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步骤:找出已知条件→分析问题→列出算式→求解(2)实际问题及解答过程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师生共同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步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从条件想起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让他们学会如何从已知条件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让他们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从条件想起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二)》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二)》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4课时,主要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巩固和运用之前学过的“画图策略”、“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等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等教学用具。
2.练习题及相关资料。
3.分成小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谈谈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了解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题过程,分享各自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已经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奖励物品等。
2.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苹果有5个,香蕉有3根,橙子有2个,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呈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用加法计算,5+3+2=1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单应用题的解答策略,另一部分是复合应用题的解答策略。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简单和复合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直观的操作层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和复合应用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和复合应用题。
2.难点:让学生掌握复合应用题的解答策略,能灵活运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问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呈现一个简单应用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例如: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复合应用题,例如:甲、乙两地相距800米,小明从甲地出发,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向乙地走去,同时,小华从乙地出发,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向甲地走去。
问:多少分钟之后,两人相遇?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上册
学习目标
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 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 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提问: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想选择哪些条 你能用一个方法把这些条件既简便又清楚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地进行整理吗? 件?
学习新知
小华用去多少元? 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 题,找出需要的条件 并列表进行整理。 小 明 小 华 3本 5本 18元 ?元
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 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 根据买了3本用去18元, 先要求1本的价钱。 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18÷3×5 =6×5 =30(元) 答:小华用去30元。
提问:要求小军买了多少本,你们能先 列表整理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军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本?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42÷(18÷3)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列表的策略有什么好处? 思考:列表的策略是不是对所有的 解决问题都适用呢?
一个排球 多少元?
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 6个足球或8个排球。
都买篮球能买几个? 56×6÷8 =336÷8 =42(元) 答:一个排球42元。 56×6÷48 =336÷48 =7(个) 答:都买篮球能买7个。
24×3÷4 =72÷4 =18(个) 答:可以放18个教室。
这题是要先求出共有多少花盆(总量), 而且总数是不变的。然后运用求出的总量 和另一个条件算出最后的问题。这样特征 的题目,又叫做归总问题。
小 明
小 军
3本
18元
?本 42元
=42÷6 =7(本)
答:小军能买7本。
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填出括号里的数。 3本 18元 5本 ( 30 )元 ( 7 )本 42元 你发现了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从条件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课件,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3.小组合作工具:准备小组讨论的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钱数”、“物品数量”等。
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条件。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例如,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通过画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相同数量的苹果。
请学生们思考,小明应该如何分配这10个苹果?2. 例题讲解:例题:小明有12个橘子,他想把这12个橘子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相同数量的橘子。
请学生们尝试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讲解:我们可以画一个有12个格子的图,表示12个橘子。
然后,我们需要把这12个橘子分给6个朋友,所以我们可以把图分成6个部分。
每个部分表示一个朋友分到的橘子数量。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每个朋友分到相同数量的橘子。
3. 随堂练习:练习题1:小华有8个橙子,他想把这8个橙子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相同数量的橙子。
请学生们尝试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练习题2:小丽有15个糖果,她想把这些糖果分给她的7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相同数量的糖果。
请学生们尝试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4. 学生展示:让学生们把自己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示例: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1. 确定问题:明确问题要求,找出关键信息。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运用列表法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六、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2. 主要内容:a.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b. 列表法分析问题c. 实例讲解d. 小组讨论e.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安排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2.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此前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经验,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在不断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时安排】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3.练习十 2课时4.间隔排列(综合与实践) 1课时课题 1.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内容】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从已知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的过程和特点,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一)教材地位本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这种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习惯上这也被称为综合法。
前后知识联系:(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段目标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学段目标中提出: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出不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应用意识。
同时也提出:“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2.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三、内容编排特点1.所安排的实际问题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既突出便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1)主备人陶秋月
课型新授课总备课数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63—64例1、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重点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知识的所有答案。
2、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一、情景导入
把7个梨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一起所要学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学习目标: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
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知识的所有答案。
2、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
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二、指导自学(认真自学63、64页思考下列问题)
1、例1中把长和宽一一例举出来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2、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那一种围法面积最大?
3、围出来的长方形周长都是多少?
4、例2中要想找出所有方法,例举时要注意什么才能不遗漏不
重复?
师:为达到这样的目的,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看书(出示)
自学指导: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说出答案,做对练习,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
三、学生自学
1、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紧张地自学,如
有困难,可以请同桌的同学帮助一下。
2、检测自学效果
①检测例1自学
提问:要确定围成一个怎样的长方形,只要确定长方形的什么?
出示自己用表格一一列举的结果。
提问:出示
长方形的长/米8 7 6 5 4 3 2 1
长方形的宽/米 1 2 3 4 5 6 7 8
两张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哪张表是正确
的?为什么?
想一想:四种围法中哪一种围法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表格补
充完整: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长方形的长/米8 7 6 5
长方形的宽/米 1 2 3 4
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周长不变,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
)
②检测例2自学
提问:订2本杂志能不能是同一种杂志订2本这样的情况?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打“ “的方法。
③完成“练一练”
学生列表解决,交流方法。
注意:其中“10+6”与“8+8”的得数相等。
四、点评练习
①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表,找出答案。
(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7:
10)
②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列表解决,指名报答案。
(发出铃声的时间为13:00和15:
40)
五、当堂检测
练习十一第3题
六、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P41—42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1)
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