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文言 文化】“避讳”例说
【文言文化】“避讳”例说“避讳”是指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它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在文字上是不可触犯帝王与尊者之名,口头上也不可直呼,必须用一些方式加以回避,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如清乾隆年间,有位王锡侯的书生,38岁中举,会试落第,用了20年的时间编印了一部字典即《字贯》,在字书的“凡例”上他为了阐述什么是“避讳”举了一个例子:“玄烨,弘历,胤正,不能写出,要避讳”。
乾隆知道后大为恼火,依照大清历律诛之,京城有21人连坐,儿孙7人秋斩,其余入奴,仅有的60多两白银也充官。
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类型:一、避帝讳,也叫国讳,即皇帝及其祖先,后妃、太子等用过的名、字、姓,必须避讳。
如:秦始皇名政,正(与政同音)月改为端月,其字子楚,称楚为荆;郑春是晋简文帝的皇后,凡有用“春”的都用“阳”来代替,富春改成富阳,宜春改成宜阳,《春秋》改为《阳秋》;;三国时的吴,立和为太子,把禾兴县改成嘉兴县等等。
二、避圣人讳及尊者讳。
如:孔子、老子、孟子等圣人的名、字,在封建时代都要避讳,此外尊者、长辈的名、字也要避。
如:范晔,其父名泰,朝廷让他做太(与泰同音)子詹事,他就坚决不做;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把序文称作叙文,而苏洵则把书序叫做引等等。
三、避恶人讳。
古时文人都爱用“桧”作为名,但自秦桧以后就无人再用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一位秦姓书生在游杭州时写下如此诗句:“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汉代吕后名雉,雉,是野鸡,在古代名字中也很常用,自吕后就无人再用了。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改字,即用另一个字代替需避讳的字,一般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
如:汉刘文帝,名恒,恒山用“常”山代替;光武帝名秀,秀才改为“茂”才;汉代有一个叫郑玄的,在清代人们为避康熙的讳(玄烨),清人称他为郑元(音近)等等。
二、缺笔,即不把需要避讳的字写完整。
如:孔丘,写成孔或,玄烨写成烨,李世民写成李民等等。
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
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
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
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
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
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
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
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
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
《容斋三笔》里就说:“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
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 避讳的字达50 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
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
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
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
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
后改“茄子”为“落苏”。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
避讳起源于周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
“讳,忌也。
”(《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微探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微探摘要:避讳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周朝起便存在避讳的风俗,可谓是源远流长,而且每个朝代的避讳文化特点不尽相同。
古代的避讳文化对中国的古代文学乃至现代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避讳的分类、产生原因以及避讳的影响浅谈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
一.避讳的分类所谓避讳,就是在语言文字中的禁忌,即处于畏惧、迷信、憎恨等心理,也可能是由于礼制或者政治等原因,在语文生活中不敢直接成说某物或某人之名而作变异处理的言语替代行为。
[1]避讳分类较多,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避讳可以分为三种:敬讳、忌讳、憎讳。
由于古代封建等级森严,出于尊重的原因不敢直称长辈或者位高权重者的名字,甚至禁止使用与尊长名同形或者同音的字,因而产生了敬讳。
国讳即避帝王之讳,是敬讳的一种,同时受法律的保护。
比如避帝王之讳即国讳,也是法定的避讳。
古代等级森严,因此会存在帝主之讳,一旦触及,必然受到严厉惩戒。
雍正八年,清朝翰林官徐骏曾在奏章里把“陛下”写成“狴下”,皇帝将其革职。
后来朝廷又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到“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由于诗句中含有“清”“明”二字,雍正觉得是对朝廷不满,心存诽谤,倾心明朝,将其斩首。
另外,对圣人名字的避讳即圣讳,也是敬讳的一种。
如孔子和关公。
《宋史》中《地理志》:“大官四年,以暇丘县为暇县,龚丘县为龚县”。
关羽到了元代确立了武圣的地位。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对关羽也十分尊敬,始终不敢直呼其名。
[2]俗讳也叫作忌讳,是指民俗方面的忌讳或回避。
古代吴人忌离散,他们把“梨”叫做“圆果”,把伞叫做“竖笠”。
另外一提死亡,人们心理上都会有种不详的感觉,为了逢凶化吉、避免伤心难过,许多关于“死”的委婉语便因此产生,如故、去世、不幸、殁等。
未成年人发生不幸时,由于不忍直言,“殇”便来指代未成年死亡,意思为早夭、悲痛。
《逸周书· 谥法》中说:“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14 文字禁忌
在古代,不但言谈举止有避讳,连书写文字都有避讳。
这种避讳主要体现在对人名书写的避讳上。
主要有“国讳”、“家讳”、“圣讳”三种形式。
一、国讳,即避讳当朝皇帝的名字。
人们认为直呼皇帝的名字是大不敬,甚至连书写时都不能书写皇帝的名字,也有人因此坐牢的,可见当时对国讳是很重视的。
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便改“正月”为“端月”。
宋朝的国讳尤其厉害,皇帝的七世祖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
二、家讳,即避讳自家父母祖先的名字。
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里,便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道她母亲的名字时也采取了避讳的办法。
三、圣贤讳,就是避讳圣贤的名字,是为了表示尊敬,主要指避讳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宋朝时读读书人读到“丘”字时,要念成“某”字,清朝时,天下姓“丘”的人,全都要加耳字旁改姓“邱”,而且还要读成“七”字。
避讳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改字,即不用避讳字,另选他字代替。
(一)改姓。
汉宣帝名“询”,荀与询同音,“荀”姓改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与基同音,“姬”姓都被迫姓了“周”。
(二)改名。
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世”都改为“代”,“民”都改为“人”。
(三)改地名。
汉文帝“刘恒”,因讳将“恒山县”改为“常山县”;南京本名“建业”,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四)改物名。
节气“惊蛰”,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常与生地配伍的中药“玄参”改叫“元参”。
(五)换用近义字:如:正月改为端月,邦改为国,避刘邦之讳。
治改为理,避高宗李治之讳。
明清古籍中常见的避讳字
清末《鹤林玉露》抄本中,暦字缺末笔避讳
乾隆年间刻《乐善堂全集》中,“弘”字缺末笔
嘉庆帝顒琰,两字皆避讳。“颙”缺末两笔,“琰”缺末笔,或把该字最下面的“火”改为“文”、“又”。因为“颙”、“琰”二字较为少见,所以嘉庆帝庙讳对古籍鉴定帮助贡献不是很大。
雍正年间《香祖笔记》刻本,禛字缺笔
清后期刻本《杜律启蒙》,“稹”字缺末笔
清后期刻本《永历实录》,堵胤锡,“胤”字用“允”字代替,加框
胤字缺笔避讳,缺第一笔
乾隆帝弘历(弘暦),两字皆避讳。弘字缺末笔,与弘有关的字也讳,或改字为宏,常见明朝年号弘治改作宏治、弘光改作宏光。“暦”字有缺笔讳,如厤,或改为“歴”、“厯”,常见把明代年号万暦改作万厯。
以上为清代古籍中,一些有关“寜”字的避讳实例
“旻”的避讳较为少见。此为同治年间《学易集》中缺笔避讳
咸丰帝奕詝,两字皆避讳。均缺末笔示讳,兼讳伫、苎等,但“奕”、“詝”二字较为少见,“詝”字缺末笔,又与道光帝避讳重叠,所以对古籍版本鉴定帮助不大。
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载字基本不避讳,二帝均单讳一字。淳缺末笔为“涥”,或改为“湻”。湉缺末笔,“恬”字也有缺笔的例子。淳字因为常见,所以是个常见的判断年代的用字,而湉字较为稀见。
同治年间《理学宗传辨正》一书中,东汉学者郑玄被改作郑元
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陶山集》《学易集》中,“玄”、“絃”都作缺笔处理
嘉庆年间民间抄本,与“烨”相似的“晔”字,右侧“华”字直接避讳不书
雍正帝胤禛,两字均避讳。胤多见于缺末笔,或改字为允,禛缺末笔,或改字为祯、贞,像康熙年间著名文人王士禛,为避帝讳初改“士正”,乾隆年间又改为王士祯。有时候,一些相近的字像“缜”、“稹”也会缺笔。
古代避讳制度
《红楼梦》中有一段文字,说的是林黛玉在写字或做文章时碰到敏字总要以其它字代替,或缺上一两笔,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制度,这就是避讳。
什么是避讳呢?《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封建礼仪,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就叫做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会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
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所以在看古籍时怎么也看不明白时,就要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字被换掉了。
在古代,全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避讳。
皇帝本人需对其父祖名字避讳;故又称君讳、公讳。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老百姓需用避讳的就更多了,上至皇帝,下至父母都需避讳。
有个笑话就是说的这事,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
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
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
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名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
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
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成语的由来。
可以说避讳制度影响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受其影响。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
避讳字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
不同版本的古籍,其避讳字的运用方式和特征也有所不同。通过对比不同版 本的古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避讳字的运用规律和特点。
总之,避讳字在古籍版本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判断古籍版本、 时间以及作者身份的重要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避讳字的特征和规律,可以 更加准确地开展古籍版本鉴定工作。因此,在古籍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我们应该 高度重视避讳字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我们的古籍研 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内容三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其问候语体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次 演示将从历史渊源、表达方式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汉语问候语的民族 文化特色。
一、历史渊源
汉语问候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严格, 礼数周全,人们的交往礼仪中包含着复杂的问候礼节。例如,古代的皇帝和臣子 相见,皇帝会问:“爱卿,近来可好?”而臣子则要回答:“谢陛下关心,臣一 切安好。”这些问候语不仅体现了双方的尊卑关系,也传递了一种敬意和尊重。
避讳字是指在古代书写中,遇到与皇帝或尊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为避免冒 犯,而采取的回避或替代措施。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尤为盛行,体现了当时 人们对于权威的敬畏和尊重。避讳字大致可分为三类:国讳、家讳和圣人讳。国 讳是避讳皇帝及皇室成员的名字;家讳是避讳家族祖先的名字;圣人讳是避讳圣 贤的名字。
古籍版本鉴定是指对古代典籍版本进行鉴别和评估的过程。这涉及到诸多方 面,如版本类型、时间、作者身份等。在古籍版本鉴定中,避讳字的出现频率和 分布特征可以为鉴定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3、创新性: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注重创新。不仅要满足游客 对于异域文化的探索和体验,还要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活动安排,给游客带来 新的感受和体验。
中国古代的避讳
中国古代的避讳初探中国古代的避讳,渊源流长。
“讳”是什么?讳就是“不敢说”,为什么“不敢说”呢?有的因为顾忌的缘故,有的因为隐匿的缘故,把一个名字或一件事实,知道了却不说,反倒说成别的,这就叫做“讳”。
为什么一个名字、一件事实,知道了要不说呢?照中国传统的高见,是因为说了就是不吉祥或不恭敬或大逆不道,所以才“不敢说”。
“不敢说”的意思,用文言文的说法,是“讳言”,是“讳莫如深”,这一类的说法,还有很多。
对一件事实的“讳”,大部分是指隐匿一种真相。
比如说,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古人却忌讳提到它,认为不吉祥。
所以古人说一个长辈快死了,用的表达法是“倘有不讳”。
“倘有不讳”的意思翻成白话是:“假若有隐瞒不住的时候”,就是“倘若死的时候”。
除了认为不吉祥的意思外,还有一种是指对某种事实的隐瞒。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在他的《上林赋》里就有“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的话,这里的讳,就是指对事实的隐瞒。
《后汉书》刘陶的传里,有“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的纪录,就是说;他敢在大家都隐瞒不说的朝廷里说真话。
照古代思想家兼政治家晏子的认定,一个国家大家敢说真话,“民无讳言”,才是政治清明的表示。
反过来说,若人人都“讳莫如深”,就是政治黑暗的证明。
一、皇帝的避讳避讳,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过高贵,人们不能说,因此避;二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丢人,人们知道太现眼,因此要竭力回避;三是要避讳的东西实在太不吉利,太凶恶,就要避讳。
对皇帝的避讳,主要是因为皇帝太伟大,太高贵了,与皇帝的名字等有关的,就不得不避讳。
皇帝取名用的这个汉字,便由社会公共资源,可以由任何一个人使用,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私有资产,由皇帝使用国家权力,强行排他性地使用,禁止别人使用了。
在所有的文书中,皇帝的名讳都用改字来避免。
汉高祖叫刘邦,汉朝的书籍中凡邦字就用国字来替换;汉文帝名恒,于是恒山被改名为常山;汉宣帝名刘询,战国时期的荀卿(就是伟大的荀子)被改为孙卿;光武帝名刘秀,秀才便被改名为茂才;晋愍帝名司马业,建业(今南京)便改名为建康。
中国古代的名讳
中国古代的名讳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常呼备字。
马超跟刘备混熟了,不叫“⽼⼤”直接叫⽞德,关⽻就⽣⽓要杀马超……中国古代避讳⼀般只避名,不避字。
关⽻吃醋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常呼备字。
关⽻怒“请杀之”。
马超跟刘备混熟了,不叫“⽼⼤”直接叫⽞德,关⽻就⽣⽓要杀马超……中国古代避讳⼀般只避名,不避字。
“冠⽽字之,敬其名也。
”这段话很有趣,关⽻莫⾮吃醋了? 洪秀全的名字洪秀全⾃⼰记载,上帝让他改名时嘱咐“下凡这⼏年”有时要叫“洪秀”,有时候叫“洪全”;后来当了天王给⾃⼰起了个⼩名叫“洪⽇”。
连起来读: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避讳乱七⼋糟,上下级的避讳看官⼤⼩,但杨秀清就不避洪秀全的“秀”;李寿成偏偏把名字改成李秀成(⼀说洪赐的),以为王和王之间姓名冲突没事,可靖王李开芳避翼王⽯达开改成李来芳……避讳改名不计其数。
现在没有皇帝了,倒是普通百姓还有信风⽔的,亲戚之间讲避讳常有改名的。
州官放“⽕” 北宋有个太守叫⽥登,为避讳不许州内说与“登”同⾳字。
元宵节惯例要放灯三天。
写告⽰的只能把“灯”字改成“⽕”,于是“本州照例放⽕三⽇”。
“只许州官放⽕,不许百姓点灯”就这么来的。
谭谈混⽤ 唐武宗叫李炎。
凡是遇到两个“⽕”相重的字都要避讳,⽤其他字代替,⼤都⽤“谭”。
这个说法其实牵强,谭、谈这俩字三国时代就混⽤。
武宗原名李瀍,临死前10⼏天才改名李炎,根本推⼴不了也影响不到。
孙休造字 古代避讳太严重以⾄于字不够⽤,皇上也不想给⼤伙添⿇烦,就造字,武则天那个“曌”现在还能⽤,三国时吴的孙休给⼉⼦造了⼋个字,现在全打不出来:太⼦(⾬单)次⼦(雷⼤)次⼦(⾖巨)……全是上下写,看完这⼋个分裂字,谁眼睛都得散光。
王羲之不避“之” 斐松之、刘牢之、寇谦之、司马孚之、司马亮之、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王羲之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桢之、静之。
上述⼈为什么不避家讳?这⾥藏着个⼤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
王羲之⼀辈⼈名有“之”字的12个,⼦侄辈有“之”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孙9个,五世孙4个……陈寅恪说这些⼈所以不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徽章。
宋代避讳字表
宋代避讳字表导语: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宋代,皇帝避讳是一项重要的礼仪规范,避讳字表也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宋代的避讳字表及相关内容。
一、避讳字表的由来与意义避讳字表,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避免使用某些字词而制定的一张表格。
在宋代,皇帝避讳是一项重要的礼仪规范,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种传统习俗。
避讳字表的制定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宋代达到了高峰。
避讳字表的制定意义重大。
首先,避讳字表是封建社会中皇权的象征,它代表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威。
通过避讳字表的使用,皇帝可以规范官员和百姓的言行举止,维护封建制度的稳定。
其次,避讳字表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限制某些字词的使用,可以保护和传承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二、宋代避讳字表的内容及使用宋代避讳字表共包括了100个字,其中有一些字是因为与皇帝的名讳相同或谐音而被禁用的。
比如,“赵”、“徐”、“贾”、“刘”等姓氏都是被禁用的字。
此外,还有一些字是因为与皇帝的尊号相同而被禁用的,如“宝”、“庆”、“治”、“顺”等字。
在宋代,避讳字表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官员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避讳字表的规定,不得随意使用被禁用的字词。
违反避讳规定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追究责任。
三、避讳字表的影响与反思避讳字表对于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加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统治控制。
通过限制字词的使用,皇帝可以有效地控制官员和百姓的言论,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
其次,避讳字表也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一些字词被禁用,人们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可能对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然而,避讳字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可能造成对言论自由的限制。
人们受到避讳字表的束缚,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其次,避讳字表可能导致文化的贫乏和单一。
由于某些字词被禁用,人们在文化交流和创作中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讳字的用法-详细解释说明
讳字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讳字,是指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而不愿提及或使用的字词。
在世界各地的语言和文化中都存在讳字的现象,其使用方式和原因也各有不同。
讳字的存在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讳字的定义、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讳字的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讳字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讳字的定义和历史,包括其起源和演变过程。
接着将探讨讳字在文化上的意义,包括它在传统礼仪、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讳字的重要性,并讨论在当今社会中讳字的应用以及展望讳字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希望读者能对讳字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和理解讳字的价值和意义。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旨在探讨讳字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讳字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讳字的定义、历史及文化意义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讳字的关注,同时也能够让读者对讳字在语言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讳字的认识,进而促进讳字在当今社会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2.正文2.1 讳字的定义讳字,又称“忌讳字”,是指在特定场合或特定时期要避免使用的字词。
讳字的使用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在古代中国,人们要避免使用与君王姓名相同或谐音的字词,以示对君王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讳字的使用更多地体现在避讳一些敏感词汇,比如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对国家元首的敬仰等。
讳字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讳字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讳字的定义也可能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讳字的定义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特定文化和社会传统的体现。
通过遵守讳字的使用规定,人们可以传承和尊重特定的文化传统,体现出对历史和传统的敬重和维护。
谈谈中国古代皇帝名避讳
谈谈中国古代皇帝名避讳谈谈中国古代皇帝名避讳在清朝康熙年间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天地玄黄”一直都写为“天地元黄”,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
雍正帝胤祯登基后,为了避其名讳,还把“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这里说了,在讲到“女慕贞洁”一句时就不再重复。
如果某个字被皇帝占上了,那别人谁也别想再用,不光《千字文》要改,凡是涉及皇帝名讳的词语都要改。
比如康熙年间,中药材玄参改叫元参,玄明粉改名元明粉,广东玄山寺改名为元山寺,南京玄武湖改为元武湖。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应讳字时候,要按规定要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叫“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正”。
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了。
但有人说《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多数人认为避讳起源于周代,但周代的避讳并不严格,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畜牲、器币就行了。
后来避讳这一霸王条款被发扬光大,历代帝王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都积极推行,将避讳的中心转移并把范围扩大。
有人不服气了:我用个字碍你皇上什么事了,凭什么不让用啊?就这么霸道,就这么不讲理,不服气吗?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你还真别不信邪,要是在避讳之风盛行的朝代,你非要用避讳字,那就是自找倒霉了。
《唐律疏议》规定,主观故意直呼皇帝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不敬”罪,就算是客观无意犯禁,也要收拾你。
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造过反,因此对“僧、贼”二字极端厌恶,大臣们也都知道,但偏偏就有一个不长眼的。
汉字与古代避讳
五、总结
五、总结
汉字与古代丧葬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过探讨汉字的形态和含义,我们 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死亡观念、墓地风水、祭祀仪式和孝道观念。这些信息 为我们研究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 汉字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谢谢观看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含义,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信息。古代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汉字中留 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汉字与古代丧葬文化之间的,揭示汉字在古 代丧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汉字与死亡观念
一、汉字与死亡观念
在古代,人们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观念。汉字中的“死”字,便形象 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在甲骨文中,“死”字被描绘为一个人躺在地下, 形象地表现了人死后安息的状态。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死亡的认 知,即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同时也是安息和宁静的开始。
一、汉字中的婚姻象征
一、汉字中的婚姻象征
在汉字中,有许多与婚姻相关的字,如“婚”、“嫁”、“娶”等。这些字 在形态上与婚姻的仪式和过程密切相关。例如,“婚”字,由“女”和“昏”两 部分组成,表示女性在黄昏时分出嫁的婚礼仪式。这表明,古代婚姻文化中,婚 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女性由此进入男方家庭生活。
四、汉字中的婚姻习俗
组成,表示迎接女方进入男方家庭。这些汉字都反映了古代婚姻习俗中的重 要仪式和象征物。
四、汉字中的婚姻习俗
总之,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研 究汉字中的婚姻文化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婚姻文化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社 会现象。这些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的避讳等8则
古代的避讳等8则作者:李莉来源:《百科知识》2008年第10期古代的避讳在我国,避讳有着悠久的历史。
《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明文规定取名之避。
后《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生,不以器帛”条款,正式宣言“六避”。
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避讳。
秦汉以来,避讳制度日臻完备,避讳有“国讳”、“家讳”、“圣讳”等3种形式。
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
如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一律改叫“马子”,今人所谓“马桶”就是避讳的结果。
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
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家讳。
杜甫母名海棠,因此不作咏海棠之诗。
圣讳,就是圣贤的名字,主要指孔子。
孔子名“丘”,清朝时,天下姓丘的要加耳字旁改姓“邱”,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风凉话”源于唐朝“风凉话”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的盛夏,文宗和几名词臣在未央宫吟诗消夏。
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柳公权跟着应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各词臣也相继吟诵附和。
这一记述出自《旧唐书》,后世诗人对此多有评论。
宋苏轼认为柳公权这两句诗“美而无箴(讽谏)”,于是续上四句:“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意讽文宗在享受殿中风凉时,哪能想到征夫耕叟正苦于夏日之酷热呢?后人就从中引申出“风凉话”一词,指那些不负责任的嘲讽的话。
书院原是修书之地书院之名,初见于唐,本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
后世所称学校式的书院,实始于五代,而成于宋初。
宋人贱视武卒,重文轻武,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书院来安置子弟。
另外,宋代理学兴盛,开宗立派的理学大师及其学生,无法以科举为目的的官学自由讲学,而民间私家所设的书院,没有这样的拘束,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多乐趋于书院。
历代避讳字参考表
历代避讳字参考表《历代避忌字参考表》一、古代避忌字古代社会中,字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许多字被视作忌讳,人们不敢直接使用。
这些字往往与吉祥、疾病、凶险等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避忌字:1. 死:古人认为“死”字带有不祥之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亡”、“亡者”等代替。
2. 病:人们害怕疾病,因此不愿意直接提到“病”字,经常用“疾”、“疾病”等代替。
3. 凶:古人认为“凶”字带有不祥之意,因此在书写、说话时常用“恶”、“不祥”等替代。
4. 忌:人们认为“忌”字与忌讳有关,因此常用“戒”、“避”等代替。
5. 祸:人们害怕灾祸,因此不愿意直接提到“祸”字,常用“灾”、“灾祸”等代替。
二、现代避忌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字在现代也被视作避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避忌字:1. 病毒:近年来,病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敏感词,因为它代表着疾病和灾难。
因此,人们常用“病原体”、“病菌”等词语来代替。
2. 失业:失业是社会问题的一个敏感话题,因此人们常用“就业困难”、“失业问题”等来避免直接提到“失业”字。
3. 贫困:贫困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人们常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等来代替。
4. 战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因此人们常用“冲突”、“武装冲突”等词语来避免直接提到“战争”字。
5. 自杀:自杀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人们常用“自寻短见”、“寻死”等来代替。
三、对避忌字的反思避忌字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敏感和恐惧。
然而,我们也应该反思避忌字的使用是否过于夸大其词,是否会对言论自由产生不必要的限制。
在处理敏感话题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避忌字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敏感和恐惧。
虽然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文化传统,但也要适度反思其使用的合理性。
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敏感话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对历代避忌字参考表的一些总结和思考,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同义字或近义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丗”。
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历代避讳的三种方法
历代避讳的三种方法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有着独特的避讳文化,尊卑有序、礼敬传
统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避讳是指为了表示尊敬而避免直
呼本人姓名的一种文化传统。
据历史文献记载,避讳可以使用三种方式:替代字、谐音字和增字。
替代字是指以不同的字代替本人姓名。
这种方式往往要求使用与
本人姓名意义相近的字,以达到表示尊重、恭敬的目的。
比如:蒋介
石的姓名中有个“介”字,而“介”还可以用“阶”代替,因此在公
开场合,人们经常称他为“蒋阶”。
谐音字是指使用和本人姓名读音相近的字代替本人姓名。
这种方
式在古代尤为常见,因为那时的字音比较复杂。
例如,唐朝著名的诗
人杜甫的名字中有个“甫”字,而甫可以用“父”代替,因此当代表
对他尊敬时,会称他为杜父。
增字是指在本人姓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通常是一些尊称、
尊敬、表达敬意的字。
现代使用增字的较少,但仍有一些例子。
比如
毛泽东的姓名中加上“主席”的字样,成为毛主席,周恩来的姓名上
加上“总理”的字样,成为周总理。
总之,避讳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表达尊重、敬意、礼节的方式。
替代字、谐音字和增字,都是传统的避讳方式,在中国
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仍然存在。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避讳文化,把
避讳作为了解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
中国古代名字避讳的方法
中国古代名字避讳的方法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
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清代的雍正、乾隆时,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
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
但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名论,虽不严格,但一般也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为名,否则便易造成今古不分。
忌讳生冷字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
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必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
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
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
命名固然要避免俗套和雷同,但不能靠使用生僻字。
使用生僻字,在正常的交际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妨碍,可谓得不偿失。
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有些人命名,喜欢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做文章。
例如:石磊,林森,聂耳这个名字即是此例。
这种命名的审美效果颇佳,可惜我们的姓氏能如此利用的微乎其微。
而且即使石、林、聂三姓,也不可能人人都使用这种方法。
有些人取名如果姓名三个字的部首偏旁完全相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单调之感。
特别是当你在书法签名时,就会更强烈地感觉到,偏旁部首相同的名字,如江浪涛、何信仁等,不论如何安排佈局,都有一种呆板单调之感,不会产生点事纵逸、变化多姿、曲折交替,气韵贯注的美学效果。
我们既然是用汉字取名,就不仅要考虑意义上高雅脱俗的抽像美,而且要注意书写时变化多姿的形象美。
上述例子说明名和姓存在形体结构的搭配问题。
如果形体结构没有变化,姓名就显得呆板,拘谨。
在运用字形命名时,过去有两种技巧,一是拆姓为名,另一是增姓为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
避讳起源于周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
“讳,忌也。
”(《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
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
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二)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改字。
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端月,正月也。
秦讳政,故曰端。
”(《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
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
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
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
如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因避讳而曰:“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
”(《史记・孝文本纪》)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唐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
唐人撰《隋书》,为避讳,书隋将韩擒虎作“韩擒”,空“虎”字。
同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
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在传抄或翻刻时,误为“韩擒”、“王充”。
其三为缺笔。
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
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
如《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写的就是黛玉每遇其母的名字“敏”时,读、写都注意避讳(即家讳)。
避讳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延续了千多年。
历朝历代对避讳的规定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的朝代相对较松,有些朝代则十分严格。
总的来看,唐朝以后,对避讳就非常重视了。
历代皇朝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对避讳都很讲究。
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朝一代不能称“虎”。
于是,虎便被“兽”、“彪”等字所替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则成了“画龙不成反类犬”。
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叫,而称其为“大虫”。
宋太祖即位后,规定自其始祖开始,所有先祖的名字都要避讳。
且与名字同音或音近的字,均不能使用。
赵匡胤的祖父名敬,因此宋代不称镜子,只称鉴子。
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
他认为养猪、杀猪,是对皇帝的不敬。
不料此令一下,几年后,全国的猪几乎断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
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国讳是如此,即使是家讳,古人也十分重视。
前述李贺、杜甫等人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则因其父名序,故所撰文章皆改“序”为“引”。
其子苏轼为他人作序时,均改称“叙”。
每当一个新的朝代建立,就有新的国讳。
之后,新皇帝即位,又要增加一两个避讳的字。
如果是短命王朝,到改朝换代时,避讳的字数还不是很多。
但如果是延续时间很长的朝代,到朝代结束前,累积的避讳字数就往往很可观。
直到一个朝代结束,所有曾避讳的字,才可以重新使用。
这对于当朝人写文章,特别是科举考试,造成极大的不便。
稍有不慎,触及讳字,轻者落选,重者获罪,甚至招致杀身之祸,更有甚者还会株连九族。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事物因多次避讳,其名称彻底改变,令后人很难寻觅其踪迹。
如唐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中,记载有一种植物叫“薯蓣”。
唐后期,唐代宗李豫即位,遂改称“薯药”。
入宋后,宋英宗赵曙即位,又改称“山药”。
有些姓氏,也因为当朝皇帝的名讳,而改作其他的姓氏。
如庄氏,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氏,如东汉严子陵,本姓庄;姬氏,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周氏;淳于氏,因避唐宪宗李纯讳,改为于氏等。
不仅改姓,也有因避讳而改名者。
如生活在西汉末年的孔子后裔孔莽,因王莽篡汉称帝,遂改名孔均;唐初宰相裴世矩,因避唐太宗名讳,去“世”,称裴矩。
即使是神,也有因避国讳而改名者。
如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就因避唐太宗名讳,而省去“世”字,称为观音菩萨。
因避讳,不仅在世者要改名字,就连早已故去者也不能幸免。
如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
南齐时,将军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名讳,去“道”字,只称薛渊。
但到唐朝编修《南史》时,又因避唐高祖李渊名,遂改其名为薛深,改来改去,弄得后世读者难以辨认。
古代的地名,也有因犯讳而改名的;如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讳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
西晋愍帝(末帝)司马邺即位,建业(今江苏南京)改称建康。
上述三种避讳的方式,都是古人在长期的避讳“实践”中发明的,在当时满足了秩序和虚荣的需要,对后世却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改字和空字,常导致后人很难推断原字,甚至理解错误;缺笔则更易造成错读成其他字。
如唐睿宗李旦,若省去最后一笔,就变成“日”字。
由于避讳,就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性名称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如先秦文献中记载了一种鸟,称为雉。
西汉时,因吕后名雉,这种鸟便只得改称“野鸡”。
与吕后同样,清末慈禧太后属羊,于是下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
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
于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寿肉”,真是可笑之极。
所幸的是,慈禧的“福肉”“寿肉”没有像野鸡那样被后世所接受。
在封建君权高于一切的时代,避讳被推演到荒唐可笑的程度。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
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
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
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到了宋代,避讳之风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同音、音近的也要避讳。
宋仁宗名赵祯,与“祯”音近的“蒸”也要避讳,“蒸干饭”的“蒸”改为“炊”。
比如,《水浒传》中,吴大郎所卖的饼,本来是蒸熟的,却不得再叫蒸饼,而改叫“炊饼”。
由避讳闹出的笑话也不少。
南宋有位大臣名字叫钱良臣,他的儿子对父亲的名讳自然是非避不可的,每当读书遇“良臣”二字,其子便改读为“爹爹”。
一天,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便在父亲的面前大声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五代时的冯道,字可道,历事五个朝代为相,人称“不倒翁”,自称“长乐老”。
一天,他让一个门客给他讲《道德经》。
门客为避讳,连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在场者都笑得前仰后合。
袁世凯搞帝制复辟之时,北京煤铺墙上“元煤”二字得涂掉,“元煤”的谐音不是“袁没”吗?“元宵”,听来像“袁消”,更不好了,于是将“元宵”改为“汤圆”。
可以说,古代因避讳而更改名称的事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避讳这种习俗,给古代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国讳,更反映了专制统治的特点,也给今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造成一定的难度。
不过,由于避讳具有很强的时限性,一个讳字的出现和消亡,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定。
这也为后人对史料的辨伪,特别是文物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1] 江林森.避讳和古籍版本鉴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2] 陈北郊.汉语语讳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3] 段成荣.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J].山东教育周刊,2005,(1).[4] 周阿根、耿丹.避讳字的民族文化心理探析[J].陇东学院报学报,2005,(3).[5]王章.古人如何避讳字[J].甘肃教育,2012,(5).[6] 窦怀永.唐代俗字避讳试论[J].浙江大学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 牧野.谈史论字话避讳[J].湖南档案,1994,(5).[8] 张煜明.古书中的避讳[J].图书馆学刊,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