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试通过此诗的表现手法,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前两句自由自在、任意翔
鸣的的画眉与后两句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 鲜明对比。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 束缚人才的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 向往。
二.辨析下列诗句运用的技巧
1.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众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 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对比 托物言志 拟人、以动衬静 用典 比兴 虚实结合 以乐景写哀情 以小见大
答:同意。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侧面描写。
“衾枕冷”是因为下雪夜冷,“窗户明”也是因雪所致, “折竹声”写夜雪之大,压断了竹枝。全诗从触觉、视 觉、听觉多角度侧面描写,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①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答:半合半开的的阴云、带着雨意的晚云、烟雾缭绕 的青山、隐约而现的点点云帆,构成了一种朦胧幽远的 艺术境界。 ②诗歌的后两句提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两句与陆游诗中 的哪两句名句相似?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②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本诗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艺术上的最大特点
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句写竹坞、水槛,环境清幽, 诗人倍感孤独,引发思念友人之情。阴霾欲雨、四望迷 蒙的天色,雨打残荷的声韵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也更 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 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 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 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 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 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面中 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 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 坎坷崎岖。当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 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 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 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 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 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 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 齿不忘。(《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假如记 忆可以移植》)
•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 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 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 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 知识之艰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 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 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 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 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 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弘的大志 呢!
•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 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 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 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 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 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 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 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的可爱,“千盅不醉”表现豪放,“十岁骑马”表现 勇悍。本诗塑造了一位具有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 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尚武的精神,驭马驰骋的 本领的边塞少年形象。
四.总结
诗词鉴赏答题思路:
1.通过标题以及注释所提供背景整体把握诗歌的主 题和感情基调。 2.根据诗中具体意象、字眼详细判断内容。 3.审清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 诚信如海,可以容纳百川。得名,则可以 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得利,则可取之有 道,泽被后世;得才,则可以匡扶正义, 正道直行。(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人 生之本》
•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 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 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 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元,稳中含刚, 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稳中 求胜》江苏考生)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 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 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 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 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 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 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 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 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 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 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拥抱文学的骄子
——高考专题复习之诗词鉴赏
一、考点知识回顾
◆ 语言
◆形象
◆技巧
◆主题(思想情感)
语言
语言风格
炼字
答题思路:先分析技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结合诗句
分析表达效果。
技巧
修辞(动词)、叠字、色彩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分析
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增强韵律感、 表达效果: 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以渲染气氛等
答: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
颂秋作对比。 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为什么在诗中只写冲天而 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借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
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有人评析这首诗是无一句直接写雪又无一句不是写雪,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热 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 就能抠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 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 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 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 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 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忍 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大义凛然地死,死是热 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 是热爱!(《热爱生活》)
• 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 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 因为他有权了。(《思维,请守住幸福》 海南考生)
• 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 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 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 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 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 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 • 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 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 •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 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 • 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 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的喜欢。 • (甘肃考生《人生的内涵》)
① 语言简洁,语句通畅,运用术语。 ② 紧扣题干,完整全面。 ③结合诗句分析,忌笼统空泛。
力炼整句,打造美文[3]
优秀文段背诵
•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 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的真诚的 搀扶,时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 爱情是人生一笔受用不尽的投资,这投资是生活中的细心 照顾,是风雨路上的一把雨伞,是受伤时的万能药水,是 流泪时可以依靠的一张臂膀。 • 诚信是人生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财富是路上拾遗后的 不私留,许下诺言后的不回头,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 是韩信一饭千金的热情。 •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 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鹿柴是辋川的地名。 ①诗中哪两句景色描写是以动写静?试做一下简要分析。 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再写山间偶尔传来几声人语, 人语过后,更加突出了山谷的空寂。 ②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以三四句为例进行分析
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以动写静。先正
答:不管路途多么曲折遥远,总是会找到前进的道路的。
与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似。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盅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诗中少年的形象生动而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厌原野”表现少年的粗犷,“狐裘蒙茸表现他
•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 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 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 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 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 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 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 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 因噎废食。
•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 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你一旦有了这种 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 一座高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大海, 让你体会辽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 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健;它甚 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与纯粹。(它可能 是一阵风,让你感受凉爽;它可能是一眼泉水, 让你品尝甘甜;它可能是一杯热茶,让你享受馨 香;它可能是一朵花,让你欣赏鲜艳;它可能是 一首律诗,让你体会缠绵)
三.综合训练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诗中前两句写景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本诗前两句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用
“碧”“白”“青”“燃”四字勾画出了一幅浓墨重 彩的风景画。但结合三四句,可知诗人面对此景却无 丝毫的兴致。所以,这两句是以乐景写哀情,更见诗 人内心的羁旅之愁。
答:这首诗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前两句是以动
衬静,三、四句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深林”无疑 是幽暗的,这两句却特意用小片的光亮和无边的幽 暗来构成强烈对比,从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贬郎州时。②排云:冲天。 ①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 现的?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互文 记叙
议论(尾句)
白描
表达方式
技巧
描写
工笔
正侧面描写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典抒情
其他表现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烘托 渲染、以小见大、比兴、想象联想等。
补充说明: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 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并加以对照比较, 以便说明一定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 衬托则是用描绘与其相类的其他事物,从旁 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修辞格。
• 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 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 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时候浩瀚,什么是博 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 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 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上海考生 《面对大海》)
• 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心 灵的宝藏;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 才会看见门外清明的风景;只有我们愿意 打开心内的窗,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 煌才会一片一片飘进窗来;只有我们愿意 打开心内的窗,我们才能坦然勇敢走出门 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