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生物测试操作规程20170123
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偏差纠正
▪ 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 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
▪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 的资质是否确认;
▪ 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 ▪ 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 ▪ 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 ▪ 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 ▪ 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表面微生物的监测标准操 作规程
目的
▪ 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 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依据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本)
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 物的检测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
▪ 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 面设置:
▪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 接触碟( 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cfu/25cm2。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 仪器与材料:如使用自制培养基,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药典制备营养琼脂培
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灭菌制备成Rodac (Replicate Organism Detection and Counting)的培养皿,也可在外购买。 ▪ 取样:表面微生物监测用于表面菌监测,接触平皿法广泛应用。取样时,打开碟盖, 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去仰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 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 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 培养: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3天,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在23~ 28℃培养5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总和为最终结果。
(精选文档)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
责任: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人员、化验室主任及质量部部长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1.标准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2.洁净区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2.1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2.2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2.3房间的用途2.4与产品的距离2.5 人流物流方向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3.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3.1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3.2接触碟(φ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 cfu/25cm2。
4.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4.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4.2 取样: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4.3 取样后,应立即用75%酒精喷洒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4.4 培养: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3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加和报告最终结果。
5.偏差纠正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5.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是否确认;5.2 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5.3 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5.4 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5.5 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5.6 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6.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趋势分析每年应对洁净区表面微生物进行趋势分析。
如果发现表面微生物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通知质量部,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纠正。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内容:1、测试方法:擦拭法2、仪器、设备、培养基2.1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2.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2.3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2.4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3.1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3.2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3.2.1洁净区(室)的大小;3.2.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2.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3.2.4易受污染的部位。
如关键功能间的门、地面、墙面、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位等。
3.3不宜每次固定在同一点取样,应在取样点附近的不同位置取样,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
4、采样量:表面微生物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5、测试状态及时间:动态测试。
6、测试6.1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6.2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6.3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6.4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6.5擦拭方法如图:6.6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洁净室表面微生物检测规程
洁净室表面微生物检测规程一、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
三、责任: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人员、化验室主任及质量部部长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1.标准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2.洁净区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2.1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2.2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2.3房间的用途2.4与产品的距离2.5 人流物流方向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3.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3.1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3.2接触碟(φ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 cfu/25cm2。
4.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4.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4.2 取样: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4.3 取样后,应立即用75%酒精喷洒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4.4 培养: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3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加和报告最终结果。
5.偏差纠正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5.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是否确认;5.2 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5.3 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5.4 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5.5 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5.6 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6.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趋势分析每年应对洁净区表面微生物进行趋势分析。
如果发现表面微生物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通知质量部,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纠正。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测。
2.2 发生有暴发流行。
3.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5.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6.采样方法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见表(5.5)。
表5.5化学消毒剂的常用中和剂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复合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2~1.0+2.0+0.3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过氧化氢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5~1.0+2.0+0.3碘酊碘伏硫代硫酸钠+吐温80 0.5+2.0甲醛双甲酮+马林 1.0+0.6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 2.0+2.0乙醇吐温80+卵磷脂 3.0+0.3氯已定吐温80+卵磷脂注:配制各种中和剂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7.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8.结果计算:8.1规则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见式(A.2):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8.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程序,便于更准确的掌握洁净室微生物的负荷情况。
2范围适用于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包括人员表面微生物的监测。
3职责QA、QC及生产人员遵照执行。
4内容4.1测试仪器包括培养皿、培养基、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φ55mm培养皿。
4.2测试方法包括接触碟法、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每种提供的数据都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的评价。
4.2.1接触碟法:适用于平整的规则性表面取样。
培养基充满碟子,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
取样时打开碟盖,使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确保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接触10秒钟左右,再盖上碟盖。
取样后需用75%酒精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4.2.2擦拭法:用于不规则表面(尤其是设备表面)取样。
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
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
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擦拭完后,将棉签在平皿上以取样相同的方式轻轻划过并放入平皿,进行培养。
擦拭方法如图:4.2.3表面冲洗法:适用于监测大面积区域内表面的微生物含菌量,包括设备轨道、储水罐等。
用定量的无菌水冲洗表面,收集淋洗水,用膜过滤法来计算微生物数量。
4.3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4.3.1洁净区(室)的大小;4.3.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4.3.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4.3.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至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桶、传输带)等。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4.责任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行5.内容5.1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5.1.1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5.1.2房间的大小和布局5.1.3房间的用途5.1.4与产品的距离5.1.5人流物流方向同一种培养基(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5.2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5.2.1日常监控一月一次5.2.2接触碟( 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cfu/25cm2。
5.3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5.3.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5.3.2仪器与材料:如使用自制培养基,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药典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灭菌制备成Rodac(Replicate Organism Detection and Counting)的培养皿,也可在外购买。
5.3.3取样:表面微生物监测用于表面菌监测,接触平皿法广泛应用。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去仰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5.3.4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5.3.5培养: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3天,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在23~28℃培养5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加和报告最终结果。
5.4偏差纠正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5.4.1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是否确认;5.4.2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5.4.3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5.4.4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5.4.5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5.4.5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内容:1、测试方法:擦拭法2、仪器、设备、培养基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3.2.1洁净区(室)的大小;3.2.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2.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3.2.4易受污染的部位。
如关键功能间的门、地面、墙面、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位等。
不宜每次固定在同一点取样,应在取样点附近的不同位置取样,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
4、采样量:表面微生物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5、测试状态及时间:动态测试。
6、测试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擦拭方法如图: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7、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采样方法
二、检测方法
充分震荡采样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 ml接种平皿,将冷却至40~45 ℃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 ml,36±1 ℃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三、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1、规则物体表面:
细菌菌落总数(CFU/ cm²):平均每皿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²);
2、不规则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四、判定标准
1、Ⅰ、Ⅱ类环境: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
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
面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²。
2、Ⅲ、Ⅳ类环境: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工流产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检
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²。
五、采样中的注意事项
1、采样时机:日常常规检测时可在消毒后采样,怀疑医院感
染暴发、进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物体表面被污染时,应随机采样。
2、常规对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检测时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物体表面被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采样、接种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题目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检测规程编码SOP-QC-011-00 文件属性■新订;□确认;□修订,第次,替代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颁发日期2018.07.23 生效日期2018.08.01 分发部门品质管理部1份,检验检测部2份,行政人事部1份,共印4份1. 目的:规范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检测程序,以确切反映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内包括设施、墙面、地面、设备表面和洁净服、操作手套等表面的微生物监测。
3. 责任人:QC:负责培养基的准备及取样后培养观察记录结果。
负责培养皿(液)的中间转运、记录填写及报告发放。
各车间工序指定人员:负责正常生产时对无菌注射剂车间动态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检测。
4. 正文:4.1 测试条件:4.1.1 被测洁净室(区)温、湿度、静压差、换气次数和空气的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4.1.2 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消毒;4.1.3 被测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测定。
4.2 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4.3 测试前准备:4.3.1 定量法培养皿的准备:为购买的预灌装表面接触碟平皿,成分为大豆酪蛋白琼脂营养基(TSA),具有三层包装且经钴60辐照的预灌装表面接触碟平皿,可供采样用。
4.3.2 定性法培养基的准备:4.3.2.1 取250ml锥形瓶加入2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后,置121℃湿热灭菌20min后备用;4.3.2.2 取500ml锥形瓶加入4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后,置121℃湿热灭菌20min后备用;4.3.2.3 取20ml试管注入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后加塞,置121℃湿热灭菌20min后备用。
4.3.3 擦拭工具准备:4.3.3.1 擦拭用洁净棉签放在烧杯里包裹后,经过121℃湿热灭菌20min后备用。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表面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表面微生物检验操作。
三、责任人:QC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QA负责人、QC负责人监督检查。
四、内容:1、测试方法方法提要表面微生物测试可采用棉签擦拭法取样或市售预制TSA培养皿直接接触采样法,即通过对一定面积的(约25m2)的表面进行取样后,接种至培养基后,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判定洁净环境内表面和操作人员单位面积表面的活微生物数,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a)一次性采样管;b)培养皿;c)培养基;d)恒温培养箱。
注意事项:1)采样用采样棒及培养皿或培养基均应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密封完好。
2)所有取样操作应在生产关键操作结束后取样。
2、测试步骤:、棉签擦拭法取样选择取样点后,打开一次性采样管,提出采样棒,于管口处轻轻挤压多余的溶液,在取样范围内,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翻转取样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擦拭时稍用力。
取样方式:擦拭取样示意图取样后立即将采样棒插入采样管中,拧紧,并用消毒剂对取样点进行表面擦拭。
将取样后的采样管用力振摇3分钟以上,将管内溶液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置于30~35o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计数。
、表面接触皿取样选择取样点后,打开市售预制TSA培养皿,对取样范围表面进行接触取样,接触时间不少于5秒钟,取样完成后立即加盖,并用消毒剂对取样点进行表面擦拭。
将取样后的培养皿用其所附包装袋包装好后,置于30~35o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计数。
3、取样对象及取样点3.1 洁净区操作间及设备表面100级区(A级区):每班3个样品,在关键操作点任意取样(灌装机轨道、台面,胶塞振荡斗、胶塞下料轨道、理瓶盘、触摸屏、冻干箱搁板、周转盘、人手须接触的容器具表面、不锈钢桶盖提手处)万级无菌区:每班任意在工作面取2-3个样品(回风口上方墙面、地面、人物流门把手)万级区、十万级区:在关键操作点设备、容器具表面或操作间表面取3-5个点。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doc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确保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标准化,以评估和控制洁净环境的微生物污染。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洁净室(区)。
3. 责任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检验操作,并记录检验结果。
4. 术语和定义洁净室(区):指按照特定要求控制空气、表面等微生物污染的封闭空间。
表面微生物检验:指对洁净室(区)内表面进行取样和分析,以评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过程。
5. 检验准备5.1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验操作规程。
5.2 检验工具和材料:准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和材料,如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培养基、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5.3 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洁净室(区)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
6. 检验操作步骤6.1 表面取样6.1.1 取样点选择:根据洁净室(区)的布局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取样点。
6.1.2 表面消毒:对取样点进行消毒,以减少非目标微生物的干扰。
6.1.3 取样: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取样点表面,收集样本。
6.2 样本接种6.2.1 培养基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琼脂平板。
6.2.2 接种:将取样棉签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确保样本均匀分布。
6.3 培养6.3.1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6.3.2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
6.4 结果分析6.4.1 计数:根据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计算每平方厘米的微生物数量。
6.4.2 鉴定:对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必要的生化试验,以鉴定微生物种类。
6.4.3 数据分析:分析检验结果,评估洁净室(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7. 检验结果的评估7.1 标准对比:将检验结果与洁净室(区)的微生物污染标准进行对比。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检测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保证洁净区达到要求。
应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室的质量控制责任人: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员。
内容:1 仪器与材料灭菌的培养皿及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培养皿中倒入20ml培养基、121℃灭菌30分钟,然后30~35℃培养24小时,如无菌生长,则可用于试验。
2 取样检测方法包括:接触平皿法、棉签擦拭法及表面冲洗法。
取样人员于取样前检查琼脂平皿。
不得使用被污染、水汽过多、过于干燥或分装不均的平皿。
同一物体应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2.1 接触平皿法2.1.1 适用于对平整的有规则性表面进行取样。
碟子为直径50~55mm,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
2.1.2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
2.2.3 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2.2 棉签擦拭法2.2.1 适用于平皿接解法不适用的设备和不规则表面取样。
2.2.2 棉签的种类可选棉质、涤纶等。
将100个棉签用无菌生理盐水或0.1%的蛋白胨溶液约50ml浸湿,包上铝箔放入不锈钢饭盒中,121℃灭菌30分钟。
2.2.3 取样时,握住棉签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4~30 cm2,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浸湿溶液中,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铺平板法计数。
2.3 表面冲洗法2.3.1需要确定设备内表面的生物载荷或面积较大时采用此法。
2.3.2用经121℃灭菌30分钟无菌水冲洗内表面,刻度吸管吸取淋洗液1ml,膜过滤后,检测。
3 培养 30~35℃培养48小时。
4 采样量每个采样点分别用棉签法取样或使用接触平皿法充分接触。
5 采样结果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与限度比较得出最后的评判。
6 偏差纠正发现表现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取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6.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等。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微⽣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表⾯微⽣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接触平⽫法)1.⽬的建⽴表⾯微⽣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本)3.范围本规程适⽤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微⽣物的检测。
4.责任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5.内容洁净区微⽣物测试点选择表⾯微⽣物监测的采样点数⽬及其布局根据以下⼏个⽅⾯设置: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房间的⼤⼩和布局房间的⽤途与产品的距离⼈流物流⽅向如何布点:对于同⼀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采2个样。
如墙⾯2个采样点,地⾯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微⽣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1.洁净区(室)的⼤⼩;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产活动的重要性;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地板(⾄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少两点)、公⽤介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
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分为三类:关键表⾯(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般表⾯(如设备的外表⾯、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物限度要求。
表⾯微⽣物的每点取样⾯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为避免⼲扰,宜在⽣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洁净区微⽣物测试频率和限度⽇常监控⼀⽉⼀次接触碟(55mm)50cfu/25cm2 ,警戒40cfu/25cm2 ,纠偏45cfu/25cm2 。
洁净区表⾯微⽣物测试⽅法(接触平⽫法)。
洁净区表⾯微⽣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仪器与材料:如使⽤⾃制培养基,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药典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灭菌制备成Rodac (Replicate Organism Detection and Counting)的培养⽫,也可在外购买。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本方法适用于300, 000级的控制区和洁净区域的表面微生物检查。
1 制备培养基
1.1 肉汤琼脂培养基成分(g/L):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牛肉膏 3g
水适量
琼脂 15~20g
1.2 制法:
取蛋白胨,氯化钠、牛肉膏,加入热水中溶解,调PH值7.4±0.2加入琼脂,煮沸,使溶化,加水补足1000ml。
分装,115℃灭菌30min。
1.3 浇注平板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冷约40℃左右,在净化台上无菌操作,把融化的培养基约20ml注入90mm的培养皿,稍冷后,盖上平皿盖子,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送培养箱培养。
1.4 验证
1.4.1 细菌培养基需经35±2℃培养48h,证明无菌方可使用。
1.4.2 培养基经接种某一已知菌液,经培养后,应生长良好。
2 用具的灭菌
将棉球(棉签)、镊子等用具,包装好,在121℃±0.5℃高压灭菌30分钟。
物品取出后,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冷凝,易致染菌,应加温烘干。
3 取样
经培养后的培养皿放在密闭的不锈钢无菌箱送至取样地点用棉签或其它用具擦拭被测物件表面,然后将棉签擦拭面在培养基表面轻轻涂抹几下,迅速盖上平皿盖子,送至培养箱培养。
4 结果判定
取样后的培养皿置培养箱35±2℃培养约48h后,其菌落数应符合标准规定:
标准
区域
300000级
内容
标准平均≤ 15
测定位置关键操作点、墙面、地面记录
1 表面微生物测试检验记录
2 表面微生物测试检验报告单
记录空白样张附后。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测。
2.2 发生有暴发流行。
3.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5.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6.采样方法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见表(5.5)。
表5.5化学消毒剂的常用中和剂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复合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2~1.0+2.0+0.3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过氧化氢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5~1.0+2.0+0.3碘酊碘伏硫代硫酸钠+吐温80 0.5+2.0甲醛双甲酮+马林 1.0+0.6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 2.0+2.0乙醇吐温80+卵磷脂 3.0+0.3氯已定吐温80+卵磷脂苯扎溴铵吐温80+卵磷脂注:配制各种中和剂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7.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8.结果计算:8.1规则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见式(A.2):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8.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洁净区(室)表面微生物监测操作规程
建立一个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
三、职责: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人员、化验室主任及质量部部长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1.标准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2.洁净区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2.1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2.2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2.3房间的用途2.4与产品的距离2.5 人流物流方向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3.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3.1 A级每月测定一次,C级、D级每季度测定一次。
3.2接触碟(φ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 cfu/25cm2。
4.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4.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4.2 取样: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4.3 取样后,应立即用75%酒精喷洒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4.4 培养:收好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不少于2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加和报告最终结果。
5.偏差纠正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5.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是否确认;5.2 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5.3 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5.4 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5.5 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5.6 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6.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趋势分析每年应对洁净区表面微生物进行趋势分析。
如果发现表面微生物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通知质量部,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操作规程,确定洁净区中物体(包括工作服)表面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洁净区的消毒效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无菌室和净化工作台的表面,洁净室(区)设备表面,进入洁净室区人员表面。
日常动态检测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检测。
3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化验员、负责洁净区洁净度动态测试的质监员。
内容
1 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棉签擦拭法、表面冲洗法。
测试方法必须考虑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可以从定性和定量来选择。
1.1 接触平皿法:只适用于规则物体的表面。
1.2 棉签擦拭法:适用于平皿接触法不适用的设备和不规则表面的取样。
棉质和涤纶棉签可以浸入到肉汤培养基内得到定性结果。
1.3 表面冲洗法:当需要确定设备表面的生物载荷时,或面积较大时。
用无菌水来冲洗内表面,然后收集、膜过滤后得到定量结果。
2 仪器、用具与培养基:
2.1 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压力蒸汽灭菌器、药物天平、冰箱。
2.2 用具:培养皿(ф55mm×18mm的培养皿)
2.3 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
3 操作前准备及要求
3.1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3.1.1 培养皿的清洗与灭菌:取培养皿,用饮用水清洗,凉干后浸入清洁液中,浸泡12小时以上,用饮用水冲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冲洗三遍,置铁筒等密闭容器内,121℃湿热灭菌20分钟,备用。
3.1.2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大豆酪蛋白琼脂40g,置2000ml烧杯中,加水1000ml,置电热炉上,加热煮沸使溶解,滤过,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用棉塞把瓶口塞好,包扎牛皮纸,在121℃湿热灭菌15分钟,备用。
3.1.3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时,在无菌操作下取培养基约10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加盖后室温放至凝固,制备后培养基平皿在2℃~8℃存放。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培养皿及培养基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3.3.2 表面微生物检测人员穿戴与生产区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的工作服,按照《微生物检查实验室管理规程》进入洁净室(区),外面的衣服不能带进洁净区,盛装培养皿的容器从物流通道或传递窗进入洁净区。
4 测试状态:
4.1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运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4.2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
4.3 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产尘量大的操作间对相邻房间应保持相对负压。
5 取样
5.1 取样点数目及其布局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空调系统初始确认的结果;房间(或区域)的大小和布局;房间(或区域)的用途;与暴露产品的距离,人流物
流方向等。
对于同一洁净区或区域,每个相同取样物体应采1个样。
5.2 取样方法及步骤
5.2.1 培养基平皿进入洁净室
培养基平皿随检测人员进入一更后缓冲间,检测人员换洁净工作鞋、洗手消毒后,用蘸有75%乙醇溶液的丝光毛巾擦拭盛放培养基平皿的铁桶外表面,进入二更室,检测人员按照相应更衣程序更衣后,进入二更后缓冲间,手消毒后,再用蘸有75%乙醇溶液的丝光毛巾擦拭盛放培养基平皿的铁桶外表面,烘干,即可进入C、D级洁净区使用;培养基平皿在进入A级洁净区前应先将盛放培养基平皿的铁桶置紫外灯下灭菌20min。
5.2.2 取样方法
5.2.2.1 A级洁净区检测人员戴上无菌手套,将密闭铁桶放置于A级环境下,打开铁桶盖,取出所需数量的培养基平皿后盖上铁桶盖,取出的培养基平皿其中1只平皿不打开平皿盖,正放在A级环境下作为空白对照。
为检测培养皿运输或搬动过程中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另取3只培养基平皿作为空白对照。
其余平皿进行下列取样操作:
5.2.2.1.1 设备环境取:样在关键生产操作完成后,打开培养基平皿,将培养皿扣在灌装机表面,使培养基与灌装机表面接触,10s后盖盖,在取样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培养皿放回密闭铁桶内。
采样结束后立即用注射用水及消毒剂对取样部位清洗消毒。
5.2.2.1.2 人员取样:在关键生产操作完成后,对在A级环境下的操作人员进行五指手套取样。
打开培养皿,使操作人员五指轻轻按在培养基表面,10s后盖盖,在取样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培养皿放回密闭铁桶内。
取样结束后在空白对照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空白对照培养皿放入铁桶内。
5.2.2.2 C、D级洁净区检测人员将盛放培养皿的密闭铁桶放在C、D级洁净区工作台上,打开密闭铁桶,取出所需数量的培养基平皿后盖上铁桶盖,取出的培养基平
皿中1只平皿不打开平皿盖,正放在C、D级环境下做为空白对照,以检测培养皿运输或搬动过程中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其余平皿进行下列取样操作:
5.2.2.2.1 设备环境取样:打开培养基平皿,将培养皿扣在墙壁、地面、天花板、设备表面等任意部位取样,使培养基与取样部位接触,10s后盖盖,在取样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培养皿放回密闭铁桶内。
采样结束后立即用纯化水及消毒剂对取样部位清洗消毒。
5.2.2.2.2 人员取样:打开培养皿,对操作人员口罩、洁净工作帽前额处、两只眼镜镜片,工作鞋与工作裤连接处、前胸处、手肘处取样,将培养基轻压在取样部位,10s后盖盖,在取样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培养皿放回密闭铁桶内。
5.2.2.3 取样结束后在空白对照培养皿外编号标识,将空白对照培养皿放入铁桶内。
5.3 培养
将取样培养皿及空白对照培养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同时另取3只同批次配制的培养基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做另一空白对照试验,以检测培养基保存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培养48h。
5.4 菌落计数:
5.4.1 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用肉眼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
5.4.2 若出现在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辩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5.4.3 用做空白对照的培养基平皿均应无菌落生长。
6 注意事项:
6.1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6.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过程中的污染和其他可能对样本的污染。
6.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做详细的记录。
6.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基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必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物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6.5 采样前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6.6 培养皿在用于检测时,为避免培养皿运输或搬动过程造成的影响,宜同时进行对照试验,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TSA)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结果应无菌落生长。
7 洁净室区微生物检测限度
8 结果评定
8.1 每个采样点表面微生物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中的界限。
8.2 测试时若某测点的表面微生物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
才能判为合格,否则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8.3 测试时若取样过程中留出的空白对照培养基长菌则重新取样,若质量控制部留样用空白对照培养基长菌或两者均长菌则另取一批培养基重新取样检测。
9 记录:
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洁净室(区)的检测日期、洁净室名称、洁净级别、检测状态、培养基名称、培养基批号、培养箱编号、检测依据、检测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