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直线的方程导学案.doc
直线的方程-两点式导学案
直线的方程-两点式、截距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方程两点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学习难点: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
直线l过两点A(1,2),B(3,5),求直线l的方程。
回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
2、提出问题:
直线l过两点A(x1,y1),B(x2,y2),(x1≠x2)求直线l的方程。
3、解决问题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的适用范围:
两点式的变形式:(x2―x1)(y―y1) = (y2―y1)(x―x1).
例1三角形的顶点是A(-5,0)、B(3,-3)、C(0,2),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例2.若直线l过点(a,0),(0,b),(ab≠0)求直线l的方程
直线方程的截距式:
直线方程的截距式适用范围:
截距可以为0吗?
(练习)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①.求经过(1,5)A -、(4,1)B 的直线方程。
②.求经过)3,2(-A 、)4,5(B 的直线方程。
③.求经过)0,2(-A 、)4,0(B 的直线方程。
④求经过)3,0(A 、)0,5(B 的直线方程。
2.直线y kx b =+经过点(1,1),(2,3),求此直线的方程
3 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x -y -1=0的倾斜角的2倍,求直线l 的方程。
4:求过点(3,-4)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小结:。
2017_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
三 直线的参数方程[对应学生用书P27]1.直线的参数方程(1)过点M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2)由α为直线的倾斜角知α∈[0,π)时,sin α≥0. 2.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参数t 的绝对值表示参数t 所对应的点M 到定点M 0的距离. (1)当M 0M ―→与e (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同向时,t 取正数. (2)当M 0M ―→与e 反向时,t 取负数,当M 与M 0重合时,t =0.[对应学生用书P27][例1]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0,点P (1,1)在直线l 上,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并求点P 到点M (5,4)的距离.[思路点拨] 由直线参数方程的概念,先求其斜率,进而由斜率求出倾斜角的正、余弦值,从而得到直线参数方程.[解] 由直线方程3x -4y +1=0可知,直线的斜率为34,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tan α=34,sin α=35,cos α=45.又点P (1,1)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45t ,y =1+35t (t 为参数).因为3×5-4×4+1=0,所以点M 在直线l 上.由1+45t =5,得t =5,即点P 到点M 的距离为5.理解并掌握直线参数方程的转化,弄清参数t 的几何意义,即直线上动点M 到定点M 0的距离等于参数t 的绝对值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设直线l 过点A (2,-4),倾斜角为5π6,则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 =2+t cos5π6,y =-4+t sin 5π6(t 为参数),即⎩⎪⎨⎪⎧x =2-32t ,y =-4+12t (t 为参数).答案:⎩⎪⎨⎪⎧x =2-32t ,y =-4+12t (t 为参数)2.一直线过P 0(3,4),倾斜角α=π4,求此直线与直线3x +2y =6的交点M 与P 0之间的距离.解: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3+22t ,y =4+22t ,将它代入已知直线3x +2y -6=0, 得3(3+22t )+2(4+22t )=6. 解得t =-1125,∴|MP 0|=|t |=1125.[例2] 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1,1),倾斜角α=π6,(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2)设l 与圆x 2+y 2=4相交于两点A 、B ,求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思路点拨] (1)由直线参数方程的概念可直接写出方程;(2)充分利用参数几何意义求解.[解] (1)∵直线l 过点P (1,1),倾斜角为π6,∴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π6,y =1+t sin π6,即⎩⎪⎨⎪⎧x =1+32t ,y =1+12t 为所求.(2)因为点A ,B 都在直线l 上,所以可设它们对应的参数为t 1和t 2,则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1+32t 1,1+12t 1),B (1+32t 2,1+12t 2), 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x 2+y 2=4整理得到t 2+(3+1)t -2=0,① 因为t 1和t 2是方程①的解,从而t 1t 2=-2. 所以|PA |·|PB |=|t 1t 2|=|-2|=2.求解直线与圆或圆锥曲线有关的弦长时,不必求出交点坐标,根据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较,较为简捷.3.直线l 通过P 0(-4,0),倾斜角α=π6,l 与圆x 2+y 2=7相交于A 、B 两点.(1)求弦长|AB |; (2)求A 、B 两点坐标.解:∵直线l 通过P 0(-4,0),倾斜角α=π6,∴可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4+32t ,y =t 2.代入圆方程,得(-4+32t )2+(12t )2=7. 整理得t 2-43t +9=设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t 1和t 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t 1+t 2=43,t 1t 2=9 ∴|AB |=|t 2-t 1|=t 1+t 22-4t 1t 2=2 3.解得t 1=33,t 2=3,代入直线参数方程 ⎩⎪⎨⎪⎧x =-4+32t ,y =12t ,得A 点坐标(12,332),B 点坐标(-52,32).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 过点P (2,0),斜率为43,直线l 和抛物线y2=2x 相交于A ,B 两点,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求:(1)P ,M 间的距离|PM |; (2)点M 的坐标.解:(1)由题意,知直线l 过点P (2,0),斜率为43,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则tan α=43,cos α=35,sin α=45,∴直线l 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x =2+35t ,y =45t(t 为参数). *∵直线l 和抛物线相交,∴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y 2=2x 中, 整理得8t 2-15t -50=0,Δ=152+4×8×50>0. 设这个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t 1,t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t 1+t 2=158,t 1t 2=-254.由M 为线段AB 的中点, 根据t 的几何意义,得|PM | =⎪⎪⎪⎪⎪⎪t 1+t 22=1516.(2)因为中点M 所对应的参数为t M =1516,将此值代入直线l 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得⎩⎪⎨⎪⎧x =2+35×1516=4116,y =45×1516=34,即M ⎝⎛⎭⎪⎫4116,34.[对应学生用书P28]一、选择题1.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1+t 2,y =2-32t ,M 0(-1,2)和M (x ,y )是该直线上的定点和动点,则t 的几何意义是( )A .有向线段M 0M 的数量B .有向线段MM 0的数量C .|M 0M |D .以上都不是解析:参数方程可化为⎩⎪⎨⎪⎧x =-1+-12-t ,y =2+32-t答案:B2.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 =3t 2+2,y =t 2-1(t 是参数),则曲线是( )A .线段B .双曲线的一支C .圆D .射线解析:由y =t 2-1得y +1=t 2,代入x =3t 2+2, 得x -3y -5=0(x ≥2).故选D. 答案:D3.直线⎩⎪⎨⎪⎧x =2+3t ,y =-1+t(t 为参数)上对应t =0,t =1两点间的距离是( )A .1 B.10 C .10D .2 2解析:因为题目所给方程不是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参数t 不具有几何意义,故不能直接由1-0=1来得距离,应将t =0,t =1分别代入方程得到两点坐标(2,-1)和(5,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来求出距离,即-2+-1-2=10.答案:B4.若直线⎩⎪⎨⎪⎧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与圆⎩⎪⎨⎪⎧x =4+2cos φ,y =2sin φ(φ为参数)相切,那么直线倾斜角α为( )A.π6 B.π4 C.π3D.π6或5π6解析:直线化为y x=tan α,即y =tan α·x , 圆方程化为(x -4)2+y 2=4, ∴由|4tan α|tan 2α+1=2⇒tan 2α=13, ∴tan α=±33,又α∈[0,π),∴α=π6或5π6. 答案:D 二、填空题5.直线⎩⎪⎨⎪⎧x =2+22t ,y =-3-22t (t 为参数)上到点M (2,-3)的距离为2且在点M 下方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把参数方程化成标准形式为⎩⎪⎨⎪⎧x =2-22-t ,y =-3+22-t ,把-t 看作参数,所求的点在M (2,-3)的下方,所以取-t =-2,即t =2,所以所求点的坐标为(3,-4).答案:(3,-4)6.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35t ,y =45t(t 为参数),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解析:由参数方程可知,cos θ=-35,sin θ=45.(θ为倾斜角).∴tan θ=-43,即为直线斜率.答案:-437.已知直线l 1:⎩⎪⎨⎪⎧x =1-2t ,y =2+kt (t 为参数),l 2:⎩⎪⎨⎪⎧x =s ,y =1-2s (s 为参数),若l 1∥l 2,则k =____________;若l 1⊥l 2,则k =________.解析:将l 1,l 2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得l 1:kx +2y -4-k =0,l 2:2x +y -1=0, l 1∥l 2⇒k 2=21≠4+k1⇒k =4.l 1⊥l 2⇒(-2)·(-k2)=-1⇒k =-1.答案:4 -1 三、解答题8.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5+3t ,y =10-4t(t 为参数).(1)求直线的普通方程;(2)将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化为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 解:(1)把t =x -53代入y 的表达式 得y =10-x -3,化简得4x +3y -50=0,所以直线的普通方程为4x +3y -50=0. (2)把参数方程变形为⎩⎪⎨⎪⎧x =5-35-5t ,y =10+45-5t ,令t ′=-5t ,即有⎩⎪⎨⎪⎧x =5-35t ′,y =10+45t ′(t ′为参数)为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9.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 过椭圆x 24+y 2=1的右焦点,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AB 的长度.解:因为直线l 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为π4.椭圆x 24+y 2=1的右焦点为(3,0),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22t ,y =22t (t 为参数),代入椭圆方程x 24+y 2=1,得⎝ ⎛⎭⎪⎫3+22t 24+⎝ ⎛⎭⎪⎫22t 2=1,整理,得5t 2+26t -2=0. 设方程的两实根分别为t 1,t 2, 则t 1+t 2=-265,t 1·t 2=-25,|t 1-t 2|=t 1+t 22-4t 1t 2=⎝ ⎛⎭⎪⎫-2652+85=85, 所以弦AB 的长为85.10.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4cos θ,y =2+4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经过定点P (3,5),倾斜角为π3.(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PA |·|PB |的值. 解:(1)曲线C :(x -1)2+(y -2)2=16,直线l :⎩⎪⎨⎪⎧x =3+12t ,y =5+32t (t 为参数).(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方程可得t 2+(2+33)t -3=0,设t 1,t 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t 1t 2=-3,所以|PA ||PB |=|t 1||t 2|=|t 1t 2|=3.。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导学案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利用直线的点斜式 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2、掌握直线方程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发现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这两种形式求出直线方程.3.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具体实例,学会用点斜式 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公式求直线方程的方法;4.了解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学习过程: 同学们,如果把直线当做结论,那么确定一条直线需要几个条件?如何根据所给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一.自学导引1.(复习)<1>直线的斜率定义是什么?直线的斜率公式是什么?<2>如何确定一条直线?<3>过已知点),(000y x P 的直线有多少条?过点),(000y x P ,斜率为k 的直线有多少条?2、阅读教材第92—93页内容,然后回答问题(点斜式方程)<1>如果已知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 ,设点),y x P ( 是直线l 上不同于点0P 的任意一点,你能求出直线的方程吗?<2>我们由<1>所得的方程是斜率存在的情况,若斜率不存在也就是倾斜角是直角的情况,方程怎么求?倾斜角为零度呢?预习自测:请同学们自学教材例1,并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1、2.第95页练习:1.(1) ,(2)(3) ,(4)2.(1)斜率是 ,倾斜角是 .(2)斜率是 ,倾斜角是 .3、阅读教材第94页思考上面的内容,回答问题(斜截式)<3>如果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 ,代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3>我们可以得到 .即 ,我们把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0(b 的 坐标b 叫做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 斜截式方程. 预习自测:①请同学们记住这个结论,并且思考,截距是距离吗?②观察方程b kx y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k 和b 分别表示什么含义?③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3.第95页练习3:(1) ,(2)4.阅读教材94页例2,回答问题(复习直线垂直、平行的条件)<4>已知直线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那么21//l l ,21l l ⊥的条件分别是什么?若反过来,成立吗? 结论: 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 .(要注意特殊情况,譬如斜率不存在和斜率为零的情况) 预习自测:教材第95页练习4;(1) ,(2)5、阅读教材95—96页内容,结合前边内容,回答问题(两点式)<1>已知直线)),(),,(2121222111y y x x y x P y x P ≠≠,(,求直线21P P 的方程; 结论:<1>当21x x ≠时,所求直线的斜率)/()(1212x x y y k --=,任取),(),,(222111y x P y x P 中的一点,例如取),(111y x P,由点斜式方程,得, ))](/)[(112121x x x x y y y y ---=-(,当12y y ≠时,我们可以把方程写成下列形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这个式子对称、美观);这个式子是由两点得到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2>若点),(),,(222111y x P y x P ,21x x =或21y y =时,直线的方程又该如何表示? 结论:<2>方程为1x x =或1y y =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点式运用的时候需注意什么?你能归纳出两点式的适用范围吗?②预习自测:第97页练习:1.(1)___________________6、请结合教材第96页例3,回答下列问题(截距式)<3>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a A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B ,其中()0,0≠≠b a ,求直线l 的方程.结论:<3>把)0,(a A 、)0,(b B 两点代入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以得到 ,这个方程由x 轴的截距a 和y 轴的截距b 所确定,所以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方程的截距式方程.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a 、b 表示截距是不是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截距式不能表示平面坐标系下哪些直线?请同学们试着归纳总结一下!②预习自测:教材第97页练习1.<2>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小结: 点斜式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 )斜截式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点式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截距式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例分析:例1: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21,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求直线l 的方程.例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A (-5,0),B (3,-3),C (0,2),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例3:求经过点P(-5,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三:拓展延伸:1.求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周长为9,且斜率为 34 的直线方程2.已知直线l 经过点P(1,2),并且点A(2,3)和点 B(4,-5)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 的方程.四:当堂检测:(1)经过点A(-1,2),且与直线 y=3x+1垂直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_____. (2)斜率为-2,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5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_____.(3)过点A(7,-4),B(-5,6)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______(4)经过点P(0,5),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五:小结:(1)知识内容:(2)学习方法:六:作业:1、必做题:习题3.2A组2、3、5、9,10;2、选做题:习题3.2B组1,7,8。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学案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节直线与方程复习目标: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一、课前预习基础回顾考点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x轴_____与直线_____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动态定义:旋转(2)倾斜角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2.直线的斜率(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________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______,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_________.考点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关键要素:点,斜率,截距名称条件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斜率k与点(x1,y1)y-y1=k(x-x1)不含直线x=x1斜截式斜率k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y=kx+b不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两点式两点(x1,y1),(x2,y2)=不含直线x=x1(x1=x2)和直线y=y1(y1=y2)截距式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1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0)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双基夯实]一、疑难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其斜率越大.( )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其倾斜角存在.( )3.过点P(x1,y1)的直线方程一定可设为y-y1=k(x-x1).( )4.直线方程的截距式+=1中,a,b均应大于0.( )二、小题快练1.[2017·贵州模拟]已知直线l经过点P(-2,5),且斜率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 )A.3x+4y-14=0B.3x-4y+14=0C.4x+3y-14=0D.4x-3y+14=02.[课本改编]直线x+y+1=0的倾斜角是( )A.B.C.D.3.[课本改编]过两点(0,3),(2,1)的直线方程为( )A.x-y-3=0B.x+y-3=0C.x+y+3=0D.x-y+3=04.若点A(4,3),B(5,a),C(6,5)三点共线,则a的值为______.考向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看菜如图,比较直线,,的斜率、、的大小.1.直线2x-y+4=0同时过第()象限A.一,二,三B.二,三,四C.一,二,四D.一,三,四2.直线l1:ax-y+b=0,l2:bx-y+a=0,在同一坐标系下l1和l2的图像是()3.如图,已知直线l1:y=-2x+4与直线l2:y=kx+b(k≠0)在第一象限交于点M.若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A(-2,0),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拓展:(1)若M在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若M在第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变式训练3】已知直线l:kx-y+1+2k=0(k∈R).(1)证明:直线l过定点;(2)若直线l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例1 直线l过点P(1,0),且与以A(2,1),B(0,)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1若将题中P(1,0)改为P(-1,0),其他条件不变,求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直线l的斜率直线l的倾斜角α区别直线l垂直于x轴时l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垂直于x轴时l的倾斜角是90°联系①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倾斜角(90°除外)为一一对应关系.②当α∈[0°,90°)时,α越大,l的斜率越大;当α∈(90°,180°)时,α越大,l的斜率越大.③所有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变式训练1】如果直线l经过A(2,1),B(1,m2)(m∈R)两点,那么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0≤α≤πB.0≤α≤或<α<πC.0≤α≤D.≤α<或<α<π考向2 求直线的方程例2 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1)直线过点(-4,0),倾斜角的正弦值为;(2)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3)直线过点(5,10),且到原点的距离为5.【变式训练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3),求:(1)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2)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3)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触类旁通求直线方程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写出直线方程,选择时,应注意各种形式的方程的适用范围,必要时要分类讨论.(2)待定系数法,即设定含有参数的直线方程,由条件列出方程(组),再求出参数,最后将其代入直线方程.考向3 直线方程的应用例3 已知直线l过点M(1,1),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1)当|OA|+|OB|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2)当|MA|2+|MB|2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变式训练3】已知直线l:kx-y+1+2k=0(k∈R).(1)证明:直线l过定点;(2)若直线l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A,交y轴正半轴于B,△AOB的面积为S(O为坐标原点),求S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核心规律1.明确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点斜式、斜截式方程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两点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x、y轴的直线;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2.求直线方程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先设直线方程,再求直线方程中的系数,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满分策略1.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判断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2.根据斜率求倾斜角,一是要注意倾斜角的范围;二是要考虑正切函数的单调性.3.截距为一个实数,既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还可以为0,这是解题时容易忽略的一点.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把x轴所在的直线绕着交点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____________称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2)倾斜角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3)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α≠90°时,k=________,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________.(4)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2.直线方程的五种基本形式名称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不含直线x=x0斜截式不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两点式不含直线x=x1(x1≠x2)和直线y=y1(y1≠y2)截距式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自我检测1.若A(-2,3),B(3,-2),C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________.2.直线l与两条直线x-y-7=0,y=1分别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中点为(1,-1),则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①经过定点P(x0,y0)的直线不一定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②经过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来表示;③与两条坐标轴都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可以用方程+=1表示;④经过点Q(0,b)的直线都可以表示为y=kx+b.4.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第________象限.5.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向量a=(1,2)垂直,且直线l过点A(1,1),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二、教学过程探究点一倾斜角与斜率例1 已知两点A(-1,-5)、B(3,-2),直线l的倾斜角是直线AB 倾斜角的一半,求l的斜率.变式迁移1直线xsinα-y+1=0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直线的方程例2 过点M(0,1)作直线,使它被两直线l1:x-3y+10=0,l2:2x+y-8=0所截得的线段恰好被M所平分,求此直线方程.变式迁移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2)经过点A(-1,-3),倾斜角等于直线y=3x的倾斜角的2倍.探究点三直线方程的应用例3 过点P(2,1)的直线l交x轴、y轴正半轴于A、B两点,求使:(1)△AOB面积最小时l的方程;(2)PA·PB最小时l的方程.变式迁移3 为了绿化城市,拟在矩形区域ABCD内建一个矩形草坪(如图),另外△EFA内部有一文物保护区不能占用,经测量AB=100m,BC=80m,AE=30m,AF=20m,应如何设计才能使草坪面积最大?拓展延伸:例4 已知实数x,y满足y=x2-2x+2(-1≤x≤1).试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三、回顾与反思: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学案例这篇文章共9802字。
17..2.2.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②过点(0,2),斜率为-1;
③过点(-3,1),平行于x轴;
④经过点(-2,0)且垂直于x轴
⑤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x轴平行
⑥经过A(-1,8),B(4,-2)两点
⑦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3
【小结】
探究二:直线 经过点P(2,3),且在x,y轴上的截距相等,试求该直线的方程。
A. y=kx+b B. y=k(x-b) C. y=k(x+b) D. y=kx-b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斜式 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任何直线;
B.斜截式 适用于不垂直于x轴的任何直线
C.两点式 适用于不垂直于坐标轴的任何直线
D.截距式 适用于不过原点的任何直线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一: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拓展】在直线y-1=k(x+1)中,k取遍所有的实数,可得无数条直线,这无数条直线都过定点_________
【小结】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方法
课题: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提高求直线方程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各种直线方程的运用方法。
3.激情投入,高效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魅力。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必修二课本P77-81,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自学二次阅读并回答;
2.推导过 ,且 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提示:利用点斜式)
3.已知直线 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截距为b,且 ,求证直线 的方程可写为 (这种形式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课时教案(第一课时)
课时教案一、课题直线的参数方程(第一课时,共两课时)二、教学目的1.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以及参数的几何性质2.能根据直线的几何条件,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3.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三级目标。
三、课型与教法新授课引导—发现模式四、教学重点直线参数方程的构建五、教学难点从动点M点的坐标变成直线l的参数方程的转化、t的几何意义、证明直线的参数方程、辨别是否是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六、教学过程探究一建立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1.复习引入(1)若点是直线l上的两相异点,则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倾斜角为时,直线单位方向向量为;(2)已知两个向量),则共线的充要条件是;(3)如果直线l过定点,且倾斜角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
2. 讲授新课问题1 如图1,位于原点的机器人以单位速度沿单位方向向量行走时间t到达点M,求M点的坐标。
借助前面准备的知识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不难得到,写成方程即。
问题2 如图2,如果初始位置不在原点,而在点,其他条件不变,求点M的坐标。
借助前面问题1和坐标的定义,不难得到,写成方程即。
问题3一般地,设直线l过点,且倾斜角为,点为其上任意一点,求M点的坐标。
可以提示学生引入参数t,则学生可类比得到(t为参数),此即为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
问题4 你能写出具体推导过程吗?指导学生利用向量法证明,同时指导学生借助点斜式方程进行证明。
探究二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几何意义问题5直线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很容易由问题1,2,3得出是变量,是常量。
问题6 参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从,且,得到,也可由。
由此可知|t|表示直线上的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即为参数的几何意义。
问题7参数t的取值范围是什么?t的正负与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中的正负可确定和的大小,从而确定的正负与点位置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图3可知:当时,点在点的上方;当时,点在点的下方;当时,点与点重合。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与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2.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学习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方程的综合表示形式,与前面学习的其他形式的直线方程的一个不同点是: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够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不能表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通过研究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指出它们都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从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一个重要事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的方,可以写成关于x,y的一元二次方程;反过来,任何一个关于x,y的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为以后继续学习“曲线和方程”打下基础.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对前面学习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持,也是后面要学习的两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等知识的必需形式.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直线的一般方程”,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节课注重综合分析归纳,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掌握直线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能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方程,并能在几种形式间相互转化【教学过程】1.在方程Ax+By+C=0(A,B 不同时为零)中,A,B,C 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的直线(1)平行于x 轴;(2)平行于y 轴;(3)与x 轴重合;(4)与y 轴重合. 答案:当A=0时,方程变为y=-CB ,当C≠0时表示的直线平行于x 轴,当C=0时与x 轴重合;当B=0时,方程变为x=-CA ,当C≠0时表示的直线平行于y 轴,当C=0时与y 轴重合.2.直线方程2x+3y+1=0化为斜截式为 ; 化为截距式为 . 解析:方程化为3y=-2x-1,则y=-23x-13;方程化为2x+3y=-1,得-2x-3y=1,即x -12+y-13=1.答案:y=-23x-13; x -12+y-13=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判断下列两组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三、达标检测1.思考辨析(1)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可表示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 )(2)当C=0时,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表示的直线过原点.( )(3)当B=0,A≠0时,方程Ax+By+C=0表示的直线与y轴平行.( )(4)任何一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都能与其他四种形式互化.( ) 答案(1)√(2)√(3)×当C=0时,直线与y轴重合.(4)×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时,不能转化为截距式或斜截式.2.两直线ax-by-1=0(ab≠0)与bx-ay-1=0(ab≠0)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解析:当a<0,b>0时,直线ax-by=1在x轴上的截距1a<0,在y轴上的截距-1b <0;bx-ay=1在x轴上的截距1b>0,在y轴上的截距-1a>0.只有B满足.故选B.答案:B3.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x-2y-1=0 B.x-2y+1=0四、小结五、课时练【教学反思】通过复习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四种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找出其其局限性,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更为完美的代数形式可以表示平面中的所有直线?学生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引导学生分类讨论,使学生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方程3.2.2第一课时人教A版
第三章 直线方程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 教学目标[1] 明确理解直线一般式方程的形式特征 [2] 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3] 能在总体把握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4] 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结合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各种直线方程间的互化3专家建议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由前面所学习的四种直线方程的形式概括形成的,它克服以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四种方程“特殊式”的局限性,由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0不全为零、其中B A c By Ax =++是关于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因此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0不全为零、其中B A c By Ax =++是一一对应的。
直线的各种方程各有各的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直线,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同学熟练掌握各自特性,灵活使用。
4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教学5 教学过程5.1 复习引入【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哪几种形式?它们各适用于具有什么条件的求直线方程问题?适用的X 围是什么? 【板演/PPT 】引导学生回答各种直线方程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 1(x 1,y 1)的坐标,和直线的斜率k ,则直线的方程是斜截式:已知直线的斜率k ,和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b 则直线方程是两点式:已知直线上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直线的方程是: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为a ,b ,则直线的方程是【师】他们所适用的X 围是什么? 【生】点斜式:适用于有斜率的直线问题 斜截式:适合存在斜率且已知纵截距的直线问题 两点式:适合已知两点,且不垂直于x 轴或y 轴直线问题)(11x x k y y -=-bkx y +=121121x x x x y y y y --=--1=+by a x截距式:适合已知截距,且截距不为零的直线问题5.2 探索新知 [1]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师】下面我们看一看屏幕上的问题: 【板书/PPT 】1.过点(2,1),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____________ 2.过点(2,1),斜率为0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 3.过点(2,1),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的方程_________【师】你能根据实际条件,写出直线方程吗?并思考:你所列出的直线方程能看作是二元一次方程吗?【生】讨论与计算 【板书/PPT 】(1)中方程可化为2x-y-3=0,故直线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导学案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导学案2.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设P(x ,y)是线段P 1P 2的中点,则⎩⎪⎨⎪⎧ x = y = .知识点一 利用两点式求解直线方程例1已知△ABC三个顶点A(1,1),B(-2,-1),C(3,-3),求△ABC三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及AB边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点评当已知两点坐标,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若满足即可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应用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方程.变式训练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0),B(2,1),C(-2,3),求:(1)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2)BC边上的高AD所在直线的方程;(3)BC边上的中线AE所在直线的方程.知识点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应用例2求过定点P(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点评(1)如果问题中涉及直线与坐标轴相交,则可考虑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系数即可.(2)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时,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能否过原点以及能否与两坐标轴垂直.如果题中出现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截距互为相反数”、“在一坐标轴上的截距是另一坐标轴上截距的m倍(m>0)”等条件时,采用截距式求直线方程,要注意考虑“零截距”的情况.变式训练2求过点(4,-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知识点三综合应用例3 光线通过点A(-2,4),经直线l :2x -y -7=0反射,若反射光线通过点B(5,8).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变式训练3 光线经过点A(1,2)射到y 轴上,反射后经过点B(4,-3),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经过定点P 0(x 0,y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0=k(x -x 0)来表示B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1)(x 2-x 1)=(x -x 1)·(y 2-y 1)来表示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x a +y b=1来表示 D .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来表示2.一条直线不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则它的方程( )A .可以写成两点式或截距式B .可以写成两点式或斜截式或点斜式C .可以写成点斜式或截距式D .可以写成两点式或截距式或斜截式或点斜式3.过点(-1,1)和点(3,9)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是( )A .-32B .-23 C.25 D .24.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4的直线方程是( )A.x -3+y 4=1B.x 3+y -4=1C.x -3-y 4=1 D.x 4+y -3=1 5.过点(5,2),且在x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在y 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 )A .2x +y -12=0B .2x +y -12=0或2x -5y =0C.x-2y-1=0 D.x+2y-9=0或2x-5y=0二、填空题6.过(2,5)、(2,-5)两点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7.过点P(6,-2),且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上的截距大1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8.过点P(1,3)的直线l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若P为AB的中点,则直线l 的截距式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l经过点E(1,2),且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求直线l的方程.10.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0,4),B(-2,6),C(-8,0).(1)求边AC和AB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AC边上的中线BD所在直线的方程;(3)求AC边上的中垂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灌南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导学案:直线的方程1
1 学习目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及运用
自主梳理: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①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把x 轴所在的直线绕着交点按 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 正角称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②直线的倾斜角α的范围为 .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 ,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 (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 (3)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 的关系式
例2.已知点2(1,)A a 、3(,)4
B a ,(1)求过点A 、B 的直线斜率,( 2)求直线AB 的倾斜角的范围,。
直线与方程导学案
第一节 直线与方程的导学案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不同时为)(2) 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包含的两方面的含义:①直线的方程是都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②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形是直线.(3) 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教学重点 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教学难点 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的含义.考点及要求 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并会灵活的应用于求直线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直线_____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 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规定:直线与____平行或重 合时,倾斜角为0°.倾斜角的范围是_______.2.直线的斜率:倾斜角a 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a 的_______叫做直线的斜率,即k =_____;当a =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______________。
3.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直线经过点(x 1,y 1)且斜率为k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2)斜截式: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且斜率为k ,方程为:_________; (3)两点式:直线经过)y ,(x P )y ,(x 222111、P ,且1212,x x y y 构,方程为:_________;(4)截距式: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a,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方程为:_________; (5)一般式:______________(其中A 、B 不全为0).思考探究:直线的倾斜角越大,斜率就越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二 小试牛刀1.已知两点,则直线AB 的斜率是 ( )A. B. C. D.33-3333-()A 3,,B -2.若0ab <,则过点110,-,0p Q b a骣骣鼢珑鼢珑鼢珑桫桫与的直线PQ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2p 骣÷ç÷ç÷ç桫,B ,2,pp 骣÷ç÷ç÷ç桫 C ,2p p 骣÷ç--÷ç÷ç桫.,02D p骣÷ç-÷ç÷ç桫3.的倾斜角为 ( ) A. B. C. D. 4.已知直线l 过点(m,1),(m +1,tan α+1),则 ( ) A .α一定是直线l 的倾斜角 B .α一定不是直线l 的倾斜角 C .α不一定是直线l 的倾斜角D .180°-α一定是直线l 的倾斜角 5若直线 过点(-1,2)且与直线 垂直,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三 方法指津1.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的步骤 (1)设所求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 (2)由条件建立所求参数的方程(组); (3)解这个方程(组)求参数;(4)把所求的参数值代入所设直线方程.2.求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使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方程的选择. 四 考点整合考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斜率0()y a a -+=为常数o 30o 60o 150o120【案例1】 求直线x sin θ+3y +2=0(θ∈R)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l l 2340x y -+=考点二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案例2】 过点(-5,-4)作一直线l ,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5.求该直线l 的方程.2(11)(5,1),,,34A B C A B ABp p D ??【即时巩固】已知在第一象限,,,如图。
高中数学《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导学案
要点二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例2求过点(4,-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
解法一设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
①当a≠0,b≠0时,设l的方程为 + =1.
∵点(4,-3)在直线上,∴ + =1,
若a=b,则a=b=1,直线的方程为x+y-1=0.
又∵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
∴|-4k-3|= ,解得k=1或k=-1或k=- .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y-7=0或x+y-1=0或3x+4y=0.
跟踪演练2求过点A(5,2)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截距的2倍的直线l的方程.
解由题意知,当直线l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零时,
直线l的方程为y= x;
当直线l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设l的方程为 + =1,
将点(5,2)代入方程得 + =1,解得a= ,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2y-9=0.
综上知,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 x,或x+2y-9=0.
要点三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例3根据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且化成一般式.
(1)斜率是- ,经过点A(8,-2);
若a=-b,则a=7,b=-7,直线的方程为x-y-7=0.
②当a=b=0时,直线过原点,且过点(4,-3),
∴直线的方程为3x+4y=0.
综上,所求l的方程为x+y-1=0或x-y-7=0或3x+4y=0.
法二显然直x-4),k≠0.
令x=0,得y=-4k-3;令y=0,得x= .
故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0x+11y+8=0.
跟踪演练1(2014·绍兴高一检测)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A(2,-1),B(2,2),C(4,1),求三角形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高中数学 3.2直线的5种形式的方程 精品导学案
第三章 3.2 直线的五种形式的方程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体会一般式与直线的其他方程形式之间的关系. 3.会应用五种形式求直线的方程,提高运算求解的能力. 【学习重点】重点:各种直线方程的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难点:各种直线方程的局限性,把握求直线方程的灵活性【基础知识】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过点P (0x ,0y ),斜率为k 的直线l 的方程为:()00x x k y y -=- 斜率存在的直线方程为()00x x k y y -=-;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方程为0x x =或0-0=x x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b ,0的直线l 的方程为:b kx y += 。
其中我们把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b ,0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也称纵截距。
纵截距不是距离,它是直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所以可以取一切实数。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其实是点斜式在00=x 时的特殊情况。
对于直线1l :11b x k y +=,2l :22b x k y +=有①1l //2l ⇔21k k =,且21b b ≠②1l ⊥2l ⇔121-=k k3.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经过两点1P ()11y x ,,2P ()22y x ,(其中21x x ≠,21y y ≠)直线l 方程为:121121x x x x y y y y --=--若21x x =,21P P 与x 轴垂直,此时的直线l 的方程为1x x =;若21y y =,1P 2P 与y 轴垂直,此时的直线l 的方程为1y y =4.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经过点A ()0,a ,B ()b ,0的直线l 方程为:1=+by a x ,其中a 、b 分别为直线在x 、y 轴上不为零的截距。
注意:1x x =,1y y =和kx y =的直线不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
a y x =+表达的是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均为a 且a 不为零的直线方程。
精品导学案:直线与方程
第1讲直线与方程[最新考纲]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①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②规定: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③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当直线l的倾斜角α≠π2时,其倾斜角α的正切值tan α叫做这条斜线的斜率,斜率通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tan_α;②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y2-y1 x2-x1.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3.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线段P 1P 2的中点M 的坐标为(x ,y ),则⎩⎪⎨⎪⎧x =x 1+x 22,y =y 1+y 22,此公式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坐标公式.辨 析 感 悟1.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理解(1)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与斜率.(×) (2)过点M (a ,b ),N (b ,a )(a ≠b )的直线的倾斜角是45°.(×)(3)(教材习题改编)若三点A (2,3),B (a,1),C (0,2)共线,则a 的值为-2.(√) 2.对直线的方程的认识(4)经过点P (x 0,y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0=k (x -x 0)表示.(×)(5)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1)(x 2-x 1)=(x -x 1)(y 2-y 1)表示.(√)(6)直线l 过点P (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x +y -3=0.(×) [感悟·提升]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斜率k 是一个实数,当倾斜角α≠90°时,k =tan α.直线都有斜倾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倾斜角为90°的直线无斜率,如(1).2.三个防范 一是根据斜率求倾斜角,要注意倾斜角的范围,如(2); 二是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是否具有斜率时,应对斜率存在与不存在加以讨论,如(4);三是在用截距式时,应先判断截距是否为0,若不确定,则需分类讨论,如(6).考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例1】 (1)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B.⎣⎢⎡⎦⎥⎤0,π4∪⎣⎢⎡⎭⎪⎫3π4,π C.⎣⎢⎡⎦⎥⎤0,π4 D.⎣⎢⎡⎦⎥⎤0,π4∪⎝ ⎛⎭⎪⎫π2,π (2)若直线l 与直线y =1,x =7分别交于点P ,Q ,且线段PQ 的中点坐标为(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13B .-13C .-32D.23解析 (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sin α,其中sin α∈[-1,1],又θ∈[0,π),所以0≤θ≤π4或3π4≤θ<π.故选B.(2)依题意,设点P (a,1),Q (7,b ),则有⎩⎪⎨⎪⎧a +7=2,b +1=-2,解得a =-5,b =-3,从而可知直线l 的斜率为-3-17+5=-13.答案 (1)B (2)B规律方法 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π),而这个区间不是正切函数的单调区间,因此根据斜率求倾斜角的范围时,要分⎣⎢⎡⎭⎪⎫0,π2与⎝ ⎛⎭⎪⎫π2,π两种情况讨论.由正切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α∈⎣⎢⎡⎭⎪⎫0,π2时,斜率k ∈[0,+∞);当α=π2时,斜率不存在;当α∈⎝ ⎛⎭⎪⎫π2,π时,斜率k ∈(-∞,0). 【训练1】 经过P (0,-1)作直线l ,若直线l 与连接A (1,-2),B (2,1)的线段总有公共点,求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范围. 解 法一 如图所示,k P A =-2-(-1)1-0=-1,k PB =1-(-1)2-0=1,由图可观察出:直线l 倾斜角α的范围是⎣⎢⎡⎭⎪⎫3π4,π∪⎣⎢⎡⎦⎥⎤0,π4.法二 由题意知,直线l 存在斜率.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1=kx ,即kx -y -1=0.∵A ,B 两点在直线的两侧或其中一点在直线l 上. ∴(k +2-1)(2k -1-1)≤0,即2(k +1)(k -1)≤0. ∴-1≤k ≤1.∴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3π4,π∪⎣⎢⎡⎦⎥⎤0,π4.考点二 求直线的方程【例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 (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2)过点A (-1,-3),斜率是直线y =3x 的斜率的-14.(3)过点A (1,-1)与已知直线l 1:2x +y -6=0相交于B 点,且 |AB |=5.解 (1)法一 设直线l 在x ,y 轴上的截距均为a ,若a =0,即l 过点(0,0)和(3,2), ∴l 的方程为y =23x ,即2x -3y =0. 若a ≠0,则设l 的方程为x a +ya =1, ∵l 过点(3,2),∴3a +2a =1, ∴a =5,∴l 的方程为x +y -5=0,综上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0或x +y -5=0. 法二 由题意,所求直线的斜率k 存在且k ≠0, 设直线方程为y -2=k (x -3),令y =0,得x =3-2k ,令x =0,得y =2-3k , 由已知3-2k =2-3k , 解得k =-1或k =23,∴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3)或y -2=23(x -3), 即x +y -5=0或2x -3y =0. (2)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依题意 k =-14×3=-34.又直线经过点A (-1,-3),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y +3=-34(x +1), 即3x +4y +15=0.(3)过点A (1,-1)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为x =1. 解方程组⎩⎨⎧x =1,2x +y -6=0,求得B 点坐标为(1,4),此时|AB |=5, 即x =1为所求.设过A (1,-1)且与y 轴不平行的直线为y +1=k (x -1), 解方程组⎩⎨⎧2x +y -6=0,y +1=k (x -1),得两直线交点为⎩⎪⎨⎪⎧x =k +7k +2,y =4k -2k +2.(k ≠-2,否则与已知直线平行) 则B 点坐标为⎝⎛⎭⎪⎫k +7k +2,4k -2k +2. 由已知⎝⎛⎭⎪⎫k +7k +2-12+⎝ ⎛⎭⎪⎫4k -2k +2+12=52, 解得k =-34,∴y +1=-34(x -1),即3x +4y +1=0.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1或3x +4y +1=0.规律方法 在求直线方程时,应先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的形式,并注意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用斜截式及点斜式时,直线的斜率必须存在,而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或经过原点的直线,故在解题时,若采用截距式,应注意分类讨论,判断截距是否为零;若采用点斜式,应先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训练2】 △ABC 的三个顶点为A (-3,0),B (2,1),C (-2,3),求: (1)BC 所在直线的方程;(2)BC 边上中线AD 所在直线的方程; (3)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的方程.解 (1)因为直线BC 经过B (2,1)和C (-2,3)两点,由两点式得BC 的方程为y -13-1=x -2-2-2,即x +2y -4=0. (2)设BC 中点D 的坐标为(x ,y ), 则x =2-22=0,y =1+32=2.BC 边的中线AD 过A (-3,0),D (0,2)两点,由截距式得AD 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2=1,即2x -3y +6=0.(3)BC 的斜率k 1=-12,则BC 的垂直平分线DE 的斜率k 2=2,由点斜式得直线DE 的方程为y -2=2(x -0),即2x -y +2=0.考点三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直线l 过点P (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如右图所示,求△ABO 的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审题路线 根据截距式设所求直线l 的方程⇒把点P 代入,找出截距的关系式⇒运用基本不等式求S △ABO ⇒运用取等号的条件求出截距⇒得出直线l 的方程. 解 设A (a,0),B (0,b ),(a >0,b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l 过点P (3,2),∴3a +2b =1. ∴1=3a +2b ≥26ab ,即ab ≥24.∴S △ABO =12ab ≥12.当且仅当3a =2b ,即a =6,b =4. △ABO 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12. 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6+y4=1. 即2x +3y -12=0.规律方法 (1)与函数相结合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是利用直线方程中的x ,y 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关于x (或y )的某函数,借助函数的性质解决; (2)与方程、不等式相结合的问题:一般是利用方程、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如方程解的个数、根的存在问题,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等)来解决.【训练3】 在例3的条件下,求直线l 在两轴上的截距之和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 解 设l 的斜率为k (k <0),则l 的方程为y =k (x -3)+2,令x =0,得B (0,2-3k ),令y =0,得A ⎝ ⎛⎭⎪⎫3-2k ,0,∴l 在两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3k +3-2k =5+⎣⎢⎡⎦⎥⎤(-3k )+⎝ ⎛⎭⎪⎫-2k ≥5+26, 当且仅当k =-63时,等号成立. ∴k =-63时,l 在两轴上截距之和最小, 此时l 的方程为6x +3y -36-6=0.1.求斜率可用k =tan α(α≠90°),其中α为倾斜角,由此可见倾斜角与斜率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牢记:“斜率变化分两段,90°是分界,遇到斜率要谨记,存在与否需讨论”.2.求直线方程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先设直线方程,再求直线方程中的系数,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思想方法9——分类讨论思想在求直线方程中的应用【典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AB =2,BC =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试写出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 (1)当k =0时,此时A 点与D 点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 (2)当k ≠0时,将矩形折叠后A 点落在线段CD 上的点为G (a,1).所以A 与G 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 有k AG ·k =-1,1a k =-1⇒a =-k .故G 点坐标为G (-k,1),从而折痕所在的直线与AG 的交点坐标(线段AG 的中点)为M ⎝ ⎛⎭⎪⎫-k 2,12.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k ⎝ ⎛⎭⎪⎫x +k 2,即y =kx +k 22+12.∴k =0时,y =12;k ≠0时,y =kx +k 22+12.[反思感悟] (1)求直线方程时,要考虑对斜率是否存在、截距相等时是否为零以及相关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2)本题需对斜率k 为0和不为0进行分类讨论,易错点是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自主体验】1.若直线过点P ⎝ ⎛⎭⎪⎫-3,-32且被圆x 2+y 2=25截得的弦长是8,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A .3x +4y +15=0B .x =-3或y =-32 C .x =-3D .x =-3或3x +4y +15=0解析 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该直线的方程为x =-3,代入圆的方程解得y =±4,故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8,满足条件;若直线的斜率存在,不妨设直线的方程为y +32=k (x +3),即kx -y +3k -32=0,因为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8,故半弦长为4.又圆的半径为5,则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为52-42=⎪⎪⎪⎪⎪⎪3k -32k 2+1,解得k =-34,此时该直线的方程为3x +4y +15=0. 答案 D2.已知两点A (-1,2),B (m,3),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当m =-1时,直线AB 的方程为x =-1, 当m ≠-1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y -2=1m +1(x +1),即y =1m +1x +1m +1+2.答案 x =-1或y =1m +1x +1m +1+2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直线3x-y+a=0(a为常数)的倾斜角为().A.30°B.60°C.150°D.120°解析直线的斜率为k=tan α=3,又因为α∈[0,π),所以α=60°. 答案 B2.已知直线l经过点P(-2,5),且斜率为-34.则直线l的方程为().A.3x+4y-14=0 B.3x-4y+14=0 C.4x+3y-14=0 D.4x-3y+14=0解析由点斜式,得y-5=-34(x+2),即3x+4y-14=0.答案 A3.若直线(2m2+m-3)x+(m2-m)y=4m-1在x轴上的截距为1,则实数m是().A.1 B.2 C.-12D.2或-12解析由题意可知2m2+m-3≠0,即m≠1且m≠-32,在x轴上截距为4m-1 2m2+m-3=1,即2m2-3m-2=0,解得m=2或-12.答案 D4.(2014·佛山调研)直线ax+by+c=0同时要经过第一、第二、第四象限,则a,b,c应满足().A.ab>0,bc<0 B.ab>0,bc>0C.ab<0,bc>0 D.ab<0,bc<0解析由题意,令x=0,y=-cb>0;令y=0,x=-ca>0.即bc<0,ac<0,从而ab >0.答案 A5.(2014·郑州模拟)直线l 经过点A (1,2),在x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15B.⎝ ⎛⎭⎪⎫-∞,12∪()1,+∞ C .(-∞,1)∪⎝ ⎛⎭⎪⎫15,+∞ D .(-∞,-1)∪⎝ ⎛⎭⎪⎫12,+∞解析 设直线的斜率为k ,如图,过定点A 的直线经过点B 时,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3,此时k =-1;过定点A 的直线经过点C 时,直线l 在x 轴的截距为-3,此时k =12,满足条件的直线l 的斜率范围是(-∞,-1)∪⎝ ⎛⎭⎪⎫12,+∞. 答案 D二、填空题6.(2014·长春模拟)若点A (4,3),B (5,a ),C (6,5)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k AC =5-36-4=1,k AB =a -35-4=a -3.由于A ,B ,C 三点共线,所以a -3=1,即a =4.答案 47.(2014·温州模拟)直线3x -4y +k =0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则实数k =________.解析 令x =0,得y =k 4;令y =0,得x =-k 3.则有k 4-k 3=2,所以k =-24.答案 -248.一条直线经过点A (-2,2),并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此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a +y b =1,∵A (-2,2)在直线上,∴-2a +2b =1.①又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12|a |·|b |=1.②由①②可得(1)⎩⎪⎨⎪⎧ a -b =1,ab =2或(2)⎩⎪⎨⎪⎧ a -b =-1,ab =-2.由(1)解得⎩⎪⎨⎪⎧ a =2,b =1或⎩⎪⎨⎪⎧a =-1,b =-2,方程组(2)无解.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2+y 1=1或x -1+y -2=1, 即x +2y -2=0或2x +y +2=0为所求直线的方程.答案 x +2y -2=0或2x +y +2=0三、解答题9.(2014·临沂月考)设直线l 的方程为(a +1)x +y +2-a =0(a ∈R ).(1)若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l 的方程;(2)若l 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直线过原点时,该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为0,当然相等.∴a =2,方程即为3x +y =0.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截距存在且均不为0,得a -2a +1=a -2,即a +1=1, ∴a =0,方程即为x +y +2=0.综上,l 的方程为3x +y =0或x +y +2=0.(2)将l 的方程化为y =-(a +1)x +a -2,∴⎩⎨⎧ -(a +1)>0,a -2≤0或⎩⎨⎧ -(a +1)=0,a -2≤0.∴a ≤-1.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1].10.已知直线l 过点M (2,1),且分别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O 为原点,是否存在使△ABO 面积最小的直线l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存在.理由如下: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2)(k <0),则A ⎝ ⎛⎭⎪⎫2-1k ,0,B (0,1-2k ),△AOB 的面积S =12(1-2k )⎝ ⎛⎭⎪⎫2-1k =12⎣⎢⎡⎦⎥⎤4+(-4k )+⎝ ⎛⎭⎪⎫-1k ≥12(4+4)=4.当且仅当-4k =-1k ,即k =-12时,等号成立,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1=-12(x -2),即x +2y -4=0.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2014·北京海淀一模)已知点A (-1,0),B (cos α,sin α),且|AB |=3,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A .y =3x +3或y =-3x - 3B .y =33x +33或y =-33x -33C .y =x +1或y =-x -1D .y =2x +2或y =-2x - 2解析 |AB |=(cos α+1)2+sin 2α=2+2cos α=3,所以cos α=12,sin α=±32,所以k AB =±33,即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x +1),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x +33或y =-33x -33.答案 B2.若直线l :y =kx -3与直线2x +3y -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π6,π3B.⎝ ⎛⎭⎪⎫π6,π2C.⎝ ⎛⎭⎪⎫π3,π2D.⎣⎢⎡⎦⎥⎤π6,π2解析 如图,直线l :y =kx -3,过定点P (0,-3),又A (3,0),∴k P A =33,则直线P A 的倾斜角为π6,满足条件的直线l 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π6,π2.答案 B二、填空题3.已知直线x +2y =2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两点,若动点P (a ,b )在线段AB 上,则a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直线方程可化为x2+y =1,故直线与x 轴的交点为A (2,0),与y 轴的交点为B (0,1),由动点P (a ,b )在线段AB 上,可知0≤b ≤1,且a +2b =2,从而a =2-2b ,故ab =(2-2b )b =-2b 2+2b =-2⎝ ⎛⎭⎪⎫b -122+12,由于0≤b ≤1,故当b =12时,ab 取得最大值12.答案 12三、解答题4.如图,射线OA ,OB 分别与x 轴正半轴成45°和30°角,过点P (1,0)作直线AB 分别交OA ,OB 于A ,B 两点,当AB 的中点C 恰好落在直线y =12x 上时,求直线AB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得k OA =tan 45°=1,k OB =tan(180°-30°)=-33,所以直线l OA :y=x ,l OB :y =-33x ,设A (m ,m ),B (-3n ,n ),所以AB 的中点C ⎝ ⎛⎭⎪⎫m -3n 2,m +n 2, 由点C 在y =12x 上,且A ,P ,B 三点共线得⎩⎪⎨⎪⎧ m +n 2=12·m -3n 2,m -0m -1=n -0-3n -1,解得m =3,所以A (3,3).又P (1,0),所以k AB =k AP =33-1=3+32, 所以l AB :y =3+32(x -1),即直线AB 的方程为(3+3)x -2y -3-3=0.。
高中数学教案直线方程
高中数学教案直线方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定义及直线方程的含义;
2. 掌握利用点斜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求解直线方程的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点斜式、截距式和一般式的直线方程求解方法;
2. 直线方程应用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真实的例子引出直线的概念及方程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直线方程的表示方法(10分钟)
1. 点斜式:y - y1 = k(x - x1);
2. 截距式:x/a + y/b = 1;
3. 一般式:Ax + By + C = 0。
三、练习及拓展(15分钟)
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以上三种表示方式的求解方法,并引导学生拓展到更复杂的题目中。
四、综合应用(15分钟)
教师出一些应用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两直线的交点等。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作业,用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注重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教案-直线的方程3篇
数学教案-直线的方程3篇数学教案-直线的方程1教案名称:直线的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直线;2. 掌握画出直线的方法,及直线的性质;3. 学习如何求直线的方程;4. 能够运用直线的方程进行问题拓展。
教学重点:直线的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资源:白板、彩笔、教材和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怎样画出一条直线?告诉我一下直线的定义。
二、讲解(20分钟)1. 直线的定义:直线是由许多个点无限延伸构成的图形,两个方向相反。
2. 直线的性质:(1) 任意两点在直线上,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2) 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两条直线称为相交直线。
(3) 相对的两个角互为补角,两个补角相加等于180度。
3. 如何求直线的方程:(1) 一般式方程:Ax+By+C=0(A、B、C 为常量)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就是 Ax+By+C=0,其中 A、B 不全为0,A、B、C均为常数;(2)斜截式方程:y=kx+b其中 b 表示截距,k 表示斜率。
(3)点斜式方程:y-y1=k(x-x1)其中(x1,y1)为直线上的一点,k 为直线的斜率。
(4)两点式方程:y-y1/y2-y1=x-x1/x2-x1(x1,y1)和(x2,y2)两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其中 k=(y2-y1)/(x2-x1) 为直线的斜率。
三、练习(25分钟)1. 求直线的方程:(1)过点 A(-1,3) 和 B(1,-1) 的直线;(2)过点(-2,6) 且垂直于直线 y=2x+1 的直线;(3)过(2,-3)且与直线 y=x+1 垂直的直线。
2. 解答题:(1)求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ABC 所示三角形中 AC 的中垂线的方程;(2)如图,$∠B=105°$,BC=2,AB=5×√3,以 BC 为底边的三角形A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x-2y+1=0$,求 AC 和 AB 的长。
2.1.2.2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一般式-导学案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一般式使用说明: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教材助读设问及自测练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前进行探究案。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一般式的概念 学习难点: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一般式的应用。
预习案 教材助读1. 已知直线上一点()111,P x y ,和直线的斜率k ,则直线的方程是2. 已知一直线过两点()()1122,;,A x y B x y ,求直线的斜率k= 则此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3.已知直线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则直线的方程是4.求经过两点(,0)(0,)A a B b ≠;的直线l 的方程(其中ab 0)。
5.什么是直线方程的一般式?6.(,)0P m n Ax By C ++=点在直线上(A 、B 不同时为0),则m 、n 满足什么关系?预习自测1. 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方程()()()()()()(1)3,2,0,3;(2)0,4,4,0;(3)3,2,0,0;A B A B A B --2. 求经过点()4,3-,且斜率为23,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化为一般式。
3. 求与直线x-2y=0斜率相等,且过点(2,3)的直线方程,并化为一般式。
4. ()()3,2,1m M -已知点P 在过点和N(-3,4)的直线上,求m 的值。
5.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40.x y -+=求直线l 的倾斜角。
我的疑惑: 探究案基础知识探究1.()()2,2,2,5l B 已知点A 在直线l 上,求的方程。
2. ()()1,5,2,5l B 已知点A 在直线l 上,求的方程。
由上面两个题你能发现什么呢?综合应用探究3.方程0,Ax By C A B C ++=、、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直线:(1)平行于x 轴; (2)平行于y 轴; (3)与x 轴重合; (4)与y 轴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三章
§3-2 直线的方程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 92-101完成下面填空
1. 点斜式: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斜率为k ,其方程为 .
2.斜截式:直线l 的斜率为k ,在y 轴上截距为b,其方程为 .
注意: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 轴直线. 若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与x 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 .
3.两点式:直线l 经过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其方程为 .
4.截距式:直线l 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其方程为 ..
注意: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及过原点的直线.
当12x x =时,直线方程可表示为; ;
当12y y =时,直线方程可表示为; ;
5.一般式:所有直线的方程都可以化成 ,注意A 、B 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0(0)Ax By C B ++=≠化为斜截式方程 ,表示斜率为 ,y 轴上截距为 的直线.
【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①经过点()4,2,D --倾斜角是120°
②斜率是-2,在y 轴上的截距是-4
③过点()()122,1,0,3,P P -
④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32
-
2.直线260x y -+=化成斜截式为 ,
该直线的斜率是,在x轴上的截距是.
3.求过点(5,0),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差为5的直线方程
4.在方程0
++=中,A、B、C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的直线Ax By C
①平行于x轴
②平行于y轴
③与x轴重合
④过原点
强调(笔记):
【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5.已知△ABC在第一象限,若A(1,1),B(5,1),∠A=60°∠B=45°,求:(1)边AB所在直线的方程;(2)边AC和BC所在直线的方程.
6. 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3,0)、B(2,1)、C(-2,3),求:(1)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2)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7.求过点(3,2)
P,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8.(1)求经过点(3,2)
+-=平行的直线方程;
A且与直线420
x y
(2)求经过点(3,0)
B且与直线250
+-=垂直的直线方程.
x y
9. 过点P(2,1)作直线l交x、y正半轴于A、B 两点,当△ABO的面积取到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
强调(笔记):
【课末5分钟】知识整理、理解记忆要点1.
2.
3.
4.
【课后15分钟】自主落实,未懂则问
1.过两点(1,1)-和(3,9)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
A. 32-
B. 23-
C. 25
D. 2 ( )
2.已知1122234,234x y x y -=-=,则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直线l 的方程是
( ) A. 234x y -= B. 230x y -=
C. 324x y -=
D. 320x y -=
3.已知点A (1,2)、B (3,1),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
A .425x y +=
B .425x y -=
C .25x y +=
D .25x y -=
4. 设点()00,P x y 在直线0Ax By C ++=上,求证这条直线方程可以写成()00()0A x x B y y -+-=.
5. 已知直线l 经过点(5,4)P --,且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求直线l 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