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战兵法
QQ四国军棋兵法三十六计之一
第九计:隔岸观火
书曰: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意为:敌方内部矛盾激化,我方静待其恶化。敌方反目为仇,必自取灭亡。我采取顺应的态度,坐收渔翁之利。
实用1
有时一敌骂另一敌不助其,干脆猛攻骂者,以战绩来激怒矛盾,观其“反目”。多次见被骂者强退,也竟有骂者傻乎乎地自已强退。
实用3
友军正在试攻敌旗,我就深入敌内部吃小棋。
实用4
见友军司令硬杀敌阵,必遭炸时,干脆自己司令也上去,而敌只能炸一个。
第六计:声东击西
书曰: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意为:敌指挥不当,如无头之蝇乱揞.撞乱碰,意科不到所发生的事情,这是《易经》萃卦中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因此要利用敌失控的时机将其消灭。
实用2
敌方追击我友军一部,友军疲于奔命,我则攻敌后方。
实用3
敌方军长把守军旗,我无法突入,故意调一小股让敌军长外出吃,于是我迅速出一兵把敌军长“回家”的后路拦断,让友军进攻。
实用4
敌长驱直入吃我友军一子,我一子挡出,断敌后援,以利于友军全歼敌长驱直入之部。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五计:趁火打动
书曰: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意为:敌方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击取得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胜的策略。
实用1
友军正在杀敌,趁机也去捞上一把。
实用2
北方人发明的“快速战”正是因为其“快”,因而守方一时方寸很乱,而攻方的友军也在边上趁势助攻,守方顾此失彼。
书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意为:敌我悬殊,这很明白。而友军态度未明了,要引友军与敌作战,利于保存自已力量。运用《损》卦中关于“损下益上”的逻辑推理剧,要演得巧妙。
五子兵法
《那氏五子兵法》: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初盘争二,终局抢三,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连三连四,易见为明,跳三跳四,暗剑深藏。
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那氏五子兵法(五子棋战术)京都五子棋队总教练那威〔国际连珠六段〕多年来刻苦钻研五子棋,潜心发掘中国民间五子棋的阵法,他将五子棋行棋的要领和临阵对局的经验加以总结,得出一套类似兵法的五子棋秘诀,称之为“那氏五子兵法”。
谨将那氏五子兵法转述如下:先手要攻,后手要守。
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这句说明了下五子棋先后手的应有态度,攻击可作防守,但防守绝不可作攻击,只是等侍可有反击的机会。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
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当决定由攻击转为防守或防守转攻击时要想清楚当中的变化。
取得先手者便能控制整局棋的走势,所以要争夺先手。
)守取外势,攻骤内力。
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防守在外令攻方不能突破,攻击便要令防守的棋不能聚集,令自己在内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这儿的八卦是指防守时两子之间形成一“日”字形,如象棋中马的步法,这样的防守很有功效,成角是指三子形成一直角,这样对攻击很有帮助。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
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将对方的棋分开,不要让其聚集,这样便可安稳。
如全局棋也不去争先手,这样要胜就如登天般难。
)初盘争二,局终抢三。
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开局时多争取活二,快要完结时便要用活三来抢攻。
有眠三时不要乱冲四,将来留下的变化很多,说不定可救回你一命。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
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当有很多先手时要想清怎样攻击,不要把次序搅错。
下什么棋次序都是很重要的。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
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三十六计与围棋的结合
棋策:当对手出现两片孤棋时,可以先佯攻一块,使自己走厚,然后全力攻击另一块。
第七计无中生有释义:没有的东西说成有,凭空捏造。
棋策:该计适合掏空,当对手已形成外势,看似铁空时,可以配合局势,进行掏空,尤其在边和角,或者做活,或者打劫,达到无中生有效果,改变全局。
第八计暗渡陈仓释义:正面迷惑敌人,暗中进行活动。
棋策:通常在三四路迷惑对手,然后通过一路手筋暗渡成仓,扳、虎、倒虎等手段将两块棋进行联络。
在劫材有利时或均势时,形成打劫也算成功。
第九计隔岸观火释义:隔着河岸看火,对他人危难不予救援棋策:当出现重要劫争时,要审视全局,数清目数,有时即便损失上百目,也要果断消劫。
虽然牺牲一块棋,但赢得整个棋盘。
第十计笑里藏刀释义:外表和气内心阴险。
棋策:对弈中,保留是经常的手段,看似暂时没有进行攻击或者杀棋,但要时刻小心。
一旦时机成熟,利刃出鞘,就来不及了。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释义:相互顶替或代人受过。
棋策:弃子是对弈中常用的手段,通过弃子牺牲局部的利益去保全全局,从而达到全局胜利。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释义:毫不费力,顺手拿走别人东西。
棋策:在官子阶段,如果对手有薄棋或形状有缺陷时,应该尽量进行搜刮,得到很多目数。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释义:打草惊动蛇,做事不周密,容易暴露。
棋策:在追杀对手大龙时,通常切勿直线攻击,容易惊动大龙,要先在外围通过一系列先手进行布局,然后展开残忍杀戮。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释义:已经消失或灭亡的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棋策:死棋复生或被利用,僵尸流赋予死棋生命,关键时刻改变局面,赢取胜利。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释义:想方设法引诱人离开原地,以便行事。
棋策:行棋中要勇于脱先,让对手远离大本营和厚势,露出破绽,引诱对手孤军深入,从中获取实利。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释义: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放松一步。
棋策:屠龙时,不宜将对手逼的太紧,这样容易将自己逼入绝境,也不易杀之。
要保留尺度,即便杀不掉,也可以获得巨大实利。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释义: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见棋策:对弈时,要通过试应手寻找头绪,比如在角部的一碰,就出来味道,不论对手上扳、下扳、立、并都可能被利用到。
象棋三十六计
象棋三十六计象棋三十六计1.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易经·蒙》卦)(译文)用极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糊里糊涂地上当。
(新解)“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
传说唐朝诗人常建,听说赵嘏来到苏州,断定他要去游灵岩寺,就在寺前写了两句诗,赵暇看到后,便在后边续了两句,完成了绝句一首,而且后续的比前两句好,后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
军事上此语用作计名。
含有“利而诱之”的意思。
《孙子·势篇》中说:“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意思是说:善于调动敌人的指挥员,欺骗敌人,敌人必为其所骗;于敌以利,敌人必为其所诱。
以小利引诱,调动敌人,以伏兵待机掩击敌人。
在两军交战中,诱敌和迷敌是紧密相连的。
古人认为,迷惑敌人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办法,不是那种只知张设旗帜,鸣锣擂鼓的虚张声势,而是善于运用战术伪装,示假隐真,以利诱敌。
钓鱼要求诱饵,“引玉”先得“抛砖”。
先让敌人尝到点甜头,才可能引它吃大的苦头。
“抛砖”,作为一种示形于敌的伪装,主要表现为小分队对次要方向上的佯攻、佯动。
要使它真能引出“玉”来,关键在于针对敌人的心理状态,使敌人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佯为真。
【棋解】棋战中的“抛砖引玉”之计,是一种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谋略。
主要是采用以利诱之,示假隐真的办法。
予敌以小利,使之上当受骗,因此而受到大的挫折,吃到大的苦头。
凡是以代价较小的子,换取较大代价的子;以较弱的子作为诱饵,得到敌方较强的子作为补偿;以处于不利位置的子,交换处于要隘的子,都属于“抛砖引玉”,以“砖”换“玉”的谋略。
“抛砖引玉”已出版专集,可参阅之。
(局例)如图,是1996年全国团体赛中,浙江陈孝堃对广东吕钦激战到第五回合时的形势,由“进马对进卒”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双方大子、兵卒相等。
红方车、马盘踞河口要津,但已残一相,帅不安位;黑方右翼有沉底炮攻势,但左翼车、马受阻。
现在轮到黑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31.…………卒5进1——“以利诱之,以卒待之”。
中国象棋基本战术要领
中国象棋基本战术要领!象棋战术可分为十章,下面分别简单做一概述。
一:牵制战术牵制,又称为“拴链”或“牵拉”,是象棋做战尤其中局战斗中常用的一种战术。
它是通过运用自己的约束对方的子力,使之丧失活动的自由,从而陷入被动地位,此时,主动牵制的一方,为了更好的发挥战斗效能,或抓住时机围歼被牵棋子,或集中优势兵力攻其薄弱环节。
牵制手法在象棋中局实战中运用较多,形式多种多样,运用方式也各不相同。
二:封锁战术棋战中,一方运用子力控制要点,封住对方某些子力的出路,使之难以发挥作用,以便达到一定作战目的的手段称之为“封锁战术”,也叫“封制战术”或“控制战术”。
封锁战术一旦形成,往往可以收到“兵不血刃,破关擒王”的效果。
封锁战术在布局.中局.残局中都可运用,是值得重点研究的一种战术。
三:堵塞战术堵塞,主要变现两种形式,即运子堵塞和弃子堵塞,只要是指塞对方的相(象)腰,是对方双相(象)失掉联系,然后加以攻击。
弃子堵塞,主要是通过弃子手段,造成对方的子力相互堵塞尤其是堵塞将(帅),使其无法动弹,从而克敌制胜。
堵塞是棋局中较为常见而又比较凶悍的进攻手段。
四:围困战术围困战术是指对弈中运用己方兵力向对方孤立无援或孤立少援的子力进行围困,进而加以攻击.歼灭;或者通过围困住对方子力,限制其发挥作用,达到扩先取势或“围魏救赵”的目的。
围困战术场在中局战斗中运用,是一种常用的谋子手段。
五:拦截战术拦截战术是之通过弃子或运子阻击对方在攻击中起作用的子力,使之受到阻滞或失去攻守能力的一种基本战术。
其主要表现为:进攻时,常以袭击手段扰乱对方的防卫线;防守时,切断对方子力联系,断其进攻道路。
因此,拦截具有攻守兼备的作用。
拦截战术包括阻拦,阻击,阻碍等手段,这些在中局战斗屡见不鲜。
六:腾挪战术象棋对弈中,若因某个子力位置不好,而妨碍自己其他棋子发挥作用,这时采用将.杀.弃.捉等方法,挪开这个碍事的棋子,以发挥其他棋子的作用,这种移动棋子位置的战术叫腾挪。
象棋有关的兵法术语
象棋有关的兵法术语一、飞将飞将是指将军通过车马炮等棋子的帮助,使自己的将军能够迅速地从一个位置“飞”到另一个位置,从而躲避敌方的攻击或者突然出击。
飞将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棋术,需要棋手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顺势而为顺势而为是指在对局中,根据局势的变化和对手的走法,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战术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顺势而为要求棋手具备主动思维和灵活的变通能力,能够根据对手的走法做出相应的应对,从而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三、炮打双飞炮打双飞是指将军利用炮的特殊走法,通过跳跃吃子的方式,将对方两个棋子同时吃掉。
这种战术常常出现在对局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对手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四、包围战术包围战术是指将军利用多个棋子,将对方的某个棋子包围起来,使其无法脱身或者吃掉。
包围战术常常出现在对局中,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手的活动范围,阻止对手的发展,从而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五、吃将吃将是指将军利用自己的棋子吃掉对方的将军,达到胜利的目的。
吃将是象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终的目标,因此在对局中,棋手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吃掉对方的将军。
六、空城计空城计是指将军利用自己的棋子布局的特殊性,使对方产生错觉,以达到欺敌的目的。
空城计常常出现在对局中,可以使对方误以为自己防守不力,从而产生侥幸心理,进而掉入自己的陷阱。
七、兵挡将兵挡将是指将军利用自己的兵棋阻挡对方的将军的行动,迫使对方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兵挡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战术,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的活动范围,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
八、连环计连环计是指将军利用多个棋子的连续配合,形成一个连环,将对方的棋子困住,使其无法脱身。
连环计常常出现在对局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对手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九、点将点将是指将军利用自己的棋子将对方的将军包围起来,使其无法脱身或者吃掉。
点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战术,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的活动范围,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
十、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指将军利用自己的棋子将对方的某个棋子包围起来,迫使对方放弃该棋子,以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棋子。
象棋兵法术语
象棋兵法术语一、屯兵东路在象棋中,屯兵东路是一种常见的开局策略,即将兵力集中在东侧,以便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这一策略在战争中同样适用。
在军事行动中,屯兵东路可以指将主力军事力量部署在东侧,以便控制东部地区。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东部建立稳定的防线,阻止敌军进攻。
在现实生活中,屯兵东路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东部市场的开发上,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样,在学习上,我们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东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以便更好地适应东方国家的发展。
二、顺势而为在象棋中,顺势而为是指根据棋局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战术。
这一原则在战争中同样适用。
在军事行动中,战争形势经常发生变化,指挥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战术,以便获得最佳的战斗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顺势而为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同样,在个人发展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稳中求胜在象棋中,稳中求胜是一种常见的战术,即通过稳定的布局和防守来逐渐积累优势,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一战术在战争中同样适用。
在军事行动中,稳中求胜可以指通过稳定的防线和有序的进攻来逐步击败敌军。
在现实生活中,稳中求胜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有序的复习来积累知识,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同样,在事业发展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努力来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四、围魏救赵在象棋中,围魏救赵是一种常见的战术,即通过围攻敌方的一个棋子来解救自己的棋子。
这一战术在战争中同样适用。
在军事行动中,围魏救赵可以指通过围攻敌军的一个部分来分散敌军的力量,以便解救自己的军队。
在现实生活中,围魏救赵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兵法与围棋
兵法与围棋
古代带兵的将领无一不把围棋作为研究兵法的作战方略,因为围棋与古代战争的形式相仿。
古代的战争多数为围战,包围而群击之,这是由古代兵器和击杀敌人的力量与距离所决定运用的方法。
围棋运用了战争群击,创造了四子围敌,吃子活眼的游戏。
古代的兵法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二万多卷,但这些兵书主要是论述战争的整体思维,没有讲述兵士博击的方法。
围棋在兵法上补充了将士不足的思考。
围棋的百战百胜梯形战术,正是反映了战争战场上最重要的战术部署进攻与防守的主要方法。
围棋的梯形战术由三角形防守与进攻结合的战术思想产生。
一个
梯形战术的防守,可以处处组成三角形防守阵式。
三角形进攻阵式。
紫色子是围棋为三角形防守连接位置。
单一三角形防守阵式。
三角形战术在战争中主要意图是分散敌人的集合兵力,使己方两队兵力中的一队兵力与敌方一队兵力相当,然后各个消灭分散的敌人。
在现代战争中,三角形战术仍然是各兵种战斗的主要战术。
歩兵经常使敌人左右难顾,兵心焕散。
坦克战更难首尾相顾。
海军常用此法围攻击败敌艦。
空军用三角形战术避开敌机攻击,并取得主动攻击位置。
现代战争主要是远距离战争,对付敌人的导弹攻击,也需要三角形战术布防。
当敌人的导弹攻击,一角的反导弹先行攻击,另一角的反导弹部队正准备一旦第一拦截失败,立即发射第二级拦截导弹。
作万无一失的部署。
围棋梯形战术的基本兵法——三角形战术,无论在古代或是在现代,都是很重要的兵法与战术。
鍾華聖
2013年4月26日。
象棋中局制胜精妙战法——弃子攻杀法
象棋中局制胜精妙战法——弃子攻杀法象棋对弈的最终目的是取胜,又称制胜。
制胜,是制服对方以取胜。
如《孙子兵法·虚实篇》所言:“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世人常有误用“致胜”二字,实谬。
弃子攻杀,亦称弃子入局。
两军对垒,处于决战的关键时刻,通过弃子突破对方防线而构成杀势,是弃子攻杀入局的目的。
弃子是中局拼杀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利用弃子手段的精彩攻杀场面常常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弃子的方式在实战中多种多样,而且常常与其他战术组合在一起运用。
弃子攻杀法的战术核心,要求算度准确,运用恰当,一旦实施,可在争先、取势、攻杀、解围时起着推波助澜、使战局发生突变的作用。
很多精彩杀局和起死回生的妙手都是通过弃子实现的。
弃子攻杀,弃车、马、炮、兵(卒)四个兵种,实施弃子的精妙战法,以达到突破对方防线,打开缺口、占位攻杀,吸引或引离敌方主帅(将)、相(象)、仕(士),使其暴露,予以歼灭而胜之。
弃车局“弃车攻杀”,指的是以弃(献)车为战术手段进行攻杀,最后造成杀局的精妙杀法。
“车”是攻击力最强的兵种,是主力,纵横进退,有“一车十子寒”之说。
而弃车入局,则是弃子战术中最为严厉的手段,常常带有惊人的爆发力和冲击力。
“弃车”是精彩的,也是较难实施的。
弃车包括主动弃车和被动弃车。
主动弃车的前提是,首先要对局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算准弃车后是否有子力补偿;其次要设计一套可靠的作战方案,使弃车后可直接占有强烈攻势,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被动弃车的条件是:只有舍车才能阻挡对方攻势,扭转局势;弃车后必须能得到物质及缓解局势的回报。
弃马局“弃马攻杀”是中局攻守最常见的一种战术,因为马的价值和车、炮相比是较低的,所以常以弃或献马为诱饵,来达到运动子力发动有效攻势,以实现争先、取势、谋子、入局的目的。
它起到了“势”大于“子”的积极效果,通过运子严厉的手法以弃马等战术手段来完成攻杀制胜。
弃炮局“弃炮攻杀”是中局进攻一种泼辣的战术手段。
象棋大小吃法规则
象棋大小吃法规则
中国象棋的大小吃法的排序:将,士,象,车,马,兵按此顺序由大致小。
但要注意兵是能吃包括将在内的任何棋子,炮可以吃任何东西但一定要隔一个子才能吃。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扩展资料
象棋技巧:就是象棋战术,就是棋手为达到自己战略目标的而采用的手段。
象棋战术的使用贯穿象棋开局、中局和残局三个阶段。
其中由于中局对攻激烈,变化复杂,所以象棋战术又称中局战术。
简单地说,战术的使用就是使棋局的发展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象棋技巧有:开局技巧;布局技巧;实战技巧;残局技巧。
中国象棋之孙子兵法
中国象棋之孙子兵法中国象棋要领一、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二、一车十子寒三、死子勿急吃四、卒子过河后应注意:1.其它后勤子力(车、马、包)须能配合以利推进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五、布局反先要点:1.逼使对手走子还原(重复)2.促使对方有效步数减少3.干扰敌方布阵或造成僵局,使对方无好棋可下六、马吃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包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七、边卒挺进有三用处:1.压制对方边马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八、巡河炮应对要领:1.上士勿急,以免被瞄象控制2.跨河车联合小卒围捕之3.随时注意对方平包脱根兑子或叫杀之着九、河口马应对要领:1.高车骑河驱之。
若对方有巡河炮保马的棋则考虑先七星剑弃兵拆除炮架,再用车驱之(横线、纵线均可)2.伸炮跨河借彼兵做炮架击之3.伸炮跨河伏进卒渡河做炮架击之十、当对手炮打边卒时: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包阻之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沈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象棋口诀(一)两军对垒旗鼓相当。
车马跑将士象尚有小卒在前方。
象飞田,马追日,车卒直进炮翻墙。
围魏救赵显身手,明车暗马渡陈仓。
莫说他人兵马肥,应恨孤家不爱将。
你杀我战马,我诈尔大炮,枪见红,刀见血,你来我往,直杀得硝烟迷茫。
想十招走一招,千军万马胸中装。
象棋场上无常胜,吃亏添智技艺长。
丢卒保车为上策,车代将死又何妨。
通观全局不漏眼,巧出奇兵最难防。
将士一心是根本,克敌制胜不狂妄.当头炮马来跳屏风马士角炮象棋势长安,中宫士必鸳,车在河上立,马在后栅栏,势成方动炮,破敌两旁边。
一炮在中宫,中兵向前冲,引车塞象眼,一马换两象,其势必英雄象棋口诀(二)两军对垒旗鼓相当。
车马跑将士象尚有小卒在前方。
象飞田,马追日,车卒直进炮翻墙。
围魏救赵显身手,明车暗马渡陈仓。
莫说他人兵马肥,应恨孤家不爱将。
你杀我战马,我诈尔大炮,枪见红,刀见血,你来我往,直杀得硝烟迷茫。
中国象棋中局的战术技巧
中国象棋中局的战术技巧棋战变化万千,小小棋枰上,经过对弈双方的共同劳动,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乐普。
本文为大家介绍中国象棋中局的战术技巧,欢迎阅读了解。
中国象棋中局精华实战中,双方布成阵势以后,即在中局进行较量:先手方使用各种战术力求伺机扩大优势,后手方则使用各种战术争取达到并先和反先。
这是个普通知识,但是较难驾驭。
由于中局千变万化,局势错综复杂,资历接触频繁,使对局的高潮部分,战斗激烈。
双方在攻杀防守中,很多关节都需通过分析形势,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相机运用不同战术。
这些战术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分述如下:一,运子取势。
实际上,棋战一开始,每步棋也就是在运子。
由于下棋的目的在于擒王取胜,因此每一步棋也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取势,易于掌握主动,如何取势则要事先制订的战略进行,或侧翼沉底,或中线突破,或稳己而后攻敌,或以实力决胜负等等。
无不根据对手和本人情况而定,因此运子取势可说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术体系。
如中路突破,既要集结中线,用当头炮盘头马强渡中兵威胁对方中路,随时可以进马四六线破象攻杀,进三七路盘顶胁角,继而再进二八路窥视卧一槽,又要根据对方上士情况,出车抢占两肋,控制对方将门,先发制人。
这种运子战术须要在一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通盘考虑,缜密策划,并根据临阵的具体局面,通过一系列的运子过程,以达到取势争先的目的。
如果没有好的形势,很多攻杀战术就无所依托,很难实施。
二,弃子强攻。
如弃兵,弃马,弃车,弃炮以达到争先,取势,攻杀,解围,入局的目的,这是在开中局阶段常常运用的战术手段。
它对一盘棋的胜负往往起关键作用。
这类战术的指导思想,多在通盘考虑之下,舍子攻帅,弃小就大,牺牲局部利益争得全局胜利。
至于中局阶段的弃马,弃车,弃炮的战术,则更是不胜枚举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对子争衡。
争衡,包括通过兑子谋求优势,争取先手或简化局势,缓和危机,甚至败中求胜。
兑子战术,也和运子,弃子两大类战术一样,是中局攻杀战守中最常见最普通最基本的战术之一。
中国象棋基本战术文字教学
中国象棋基本战术文字教学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悟出某种哲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中国象棋基本战术教学,望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教学捉双是在中国象棋战斗中常用的基本战术,也叫一箭双雕,朵一朵不了二,必失一子。
捉双战术可得子。
双重威胁单方活动一子以后.同时给对方两个方面的威胁,一面捉子,一面威胁将死或同时从两个方面给以将死的威胁等等,这叫。
双重威胁。
双重威胁是基本的战术。
攻势较凶。
闪击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的战术,叫闪击。
是常用战术。
闪将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将(帅)战术,叫闪将。
抽将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将(帅)同时闪开的子吃掉对方的有根子,叫抽将。
是常用战术。
引离用弃子或兑子手段,把对方某个棋子从重要位置上引开,这种战术叫引离。
也称作‘调虎离山术’是每局必用战术。
吸引用弃子手段,把对方某个棋子从重要位置上引到闭塞处,这种战术叫吸引。
同属‘调虎离山术’是每局必用战术。
堵塞对局中的一方,采取弃子手段使对方子力自行阻塞其将帅出路。
或者运子阻塞象(相)眼,象(相)路。
破坏联络。
是常用战术。
拦截用弃子手段切断对方子力之间的联络或者阻塞对方进攻路。
牵制使对方子力不能及时发挥作用,限制对方子力的自由活动的常用战术腾挪移动自阻的己方子,打开通路。
常言‘磨刀不费砍柴功’封锁用己方子力封锁棋盘上的某条线路,使对方子力不能越过,从而限制对方子力的发挥。
叫作‘封锁战术’借力借用己方某子力力量或作用,运动另一子展开攻杀的战术。
表现形式:借炮使马;借炮使车;借车使马;借车使炮;借炮使兵;等等迂迥在进攻不易得手的情况下,有意识的组织子力转向敌后,进行攻杀或捉子的战术。
交换清洁棋面,打开通路,组织新的进攻或防守。
顿挫采取,照将;捉;吃;威胁等强制着法,迫使对方变化子力位置,赢得先手。
等着先手方走的看似无用棋实质是利用对方小欠行为进攻做的准备。
中国象棋36计之走为上计
中国象棋36计之走为上计中国象棋用具简单,是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那么你知道象棋的三十六计吗?下面是有中国象棋36计之走为上计讲解,欢迎参阅。
中国象棋36计之走为上计讲解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易经?师》卦)(译文)全军退却,避强待敌。
这种以退为进的指挥方法,是符合正常的用兵法则的。
(新解)在敌强我弱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要避免同敌人决战,出路只有三条:投降、请和、退却。
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请和算一半失败,退却则有机会转败为胜,所以称“走为上”策。
“走”可以理解为有计划地主动退却,包含着积极的内容,而不是消极逃跑。
弱军对强敌,常常要通过“走”,诱进分敌,创造战机。
《孙子?谋攻篇》中说:“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意思是: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交战。
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孙子?谋攻篇》中阐述的这一策略与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不谋而合。
(棋解)棋战与军事有所不同,下棋投降是彻底失败,而承和则属平分秋色,各得一分;退却则还需继续再战决一胜负。
所以棋战在敌强我弱,形势对我方明显不利,在没有取胜的局势下,一般情况是“和为上策”。
当然,在求和之前要计算双方得分(大分和小分)、时间等情况,如果负、和一样,(局例)如图,是1982年第二届“五羊杯”冠军赛第三局,湖北柳大华对上海胡荣华激战到第18回合时出现的中局形势,由“中炮对反宫马”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双方大子齐全。
红方少双兵、残一相,炮镇中路,捉倒马,中兵过河,双车分占两肋,还有先行之利,形势一派大好;黑方车、炮分置左右两翼,双马暂无出路。
现在轮到红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19.马六进七…………红方贪子,失却良机,殊为可惜。
此时,应改走炮七平八拦车,黑方有两种着法; ①车8进3,车四退三,车2平6,马六进八,绝杀。
②炮7进1,车四退四,炮7平5,车四平五,红方占优。
围棋与兵法三十六计
围棋与兵法三十六计三十六计,语出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此语后世赓相沿用,演为成语典故,譬如:宋·惠洪《冷斋夜话》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词。
及明末清初,有高人博采群书,《三十六计》出焉,著者为何人至今已难确考。
夫为今日,笔者借古之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命意“围棋三十六策”,故曰:「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围棋三十六计,分为六套:围棋胜战计,亢龙有悔也;围棋敌战计,或跃于渊也;围棋攻战计,飞龙在天也;围棋混战计,见龙在野也;围棋并战计,终日乾乾也;围棋败战计,潜龙勿用也。
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这前三套乃处于优势棋局所用之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这后三套乃棋局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列表如下: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赋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苦肉计、反间计连环计、走为上棋牌运动,隐喻了“三十六计”的全部棋牌运动。
这些兵家谋略化用到围棋领域,不止是围棋棋力、围棋战术等单纯的浅层次问题,而是围棋千变万化的、无一定之规的、大谋如何变通的问题。
怎样记忆“围棋三十六计”,可借助一位学者的诗,把三十六计每取一字并依次成诗,全诗共八句,除了首句“檀公策”三字指人以外,其他字字皆为一策,每句诗对应的计策条目依序为:1.金玉檀公策〔金蝉脱壳、抛砖引玉〕;2.借以擒劫贼〔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3.鱼蛇海间笑〔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4.羊虎桃桑隔〔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5.树暗走痴故〔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6.釜空苦远客〔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7.屋梁有美尸〔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8.击魏连伐虢〔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象棋兵法巧施陷阱
象棋兵法巧施陷阱象棋兵法巧施陷阱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
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
下面店铺给你介绍象棋兵法之假痴不颠-象棋实战技巧,欢迎阅读。
象棋兵法之假痴不颠象棋实战技巧博弈之道,贵乎严谨。
然取胜之法,各不相同。
或急攻猛冲,强取豪夺;或抽丝剥茧,精雕细刻;或步步为营,威逼利诱,不一而足。
象棋游戏,原是战争之模仿。
故兵法之三十六计,运用在棋艺较量上,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名曰“假痴不颠”。
痴:呆傻。
颠:发狂。
假痴不癫,意为外表呆傻,内心清楚。
在某种程度上,“假痴不癫与将计就计是同义词。
2011年市象棋赛上,笔者遭遇南市王隆生的一局棋,就上演过这一幕。
这次比赛,采用一小时自由包干,每走一步加3秒的用时,超时作负。
至如图形势,王的时间很紧张(快到了),而我还有十几分钟(我走棋一般速度较快,是优点也是缺点)上一手,王走炮1平8,意图我冲兵时退炮击双。
临局时我稍作思考,立即走兵七进一,其实正是“假痴不癫”之计!黑时间非常紧,立即退炮打双,造成速败(应走炮6平7)。
在对手时间紧张之下,故露破绽,施以“假痴不癫”之计,往往收到奇效。
利用对手的时间恐慌,巧施陷阱,也是实战中的一种技巧。
利用对手的时间恐慌巧施陷阱弃车杀士,车兵绝杀1. 兵七进一“假痴不癫,故露破绽”,诱黑退炮击双。
这是我看到对手时间非常紧张。
炮8退4速败之着!应走炮6平7.在时间紧张之下,疏漏也是自然,不必过于指责。
2. 车六平四弃车杀士,精妙。
以下车兵连将成杀。
车6退33. 车五进二将5平44. 车五进一将4进15. 兵七进一将4进1,车五平六杀。
中国象棋36计之围魏救赵
中国象棋36计之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那么象棋中的围魏救赵你是否了解呢?下面是有中国象棋36计之围魏救赵,欢迎参阅。
中国象棋36计之围魏救赵讲解共敌不如分敌,我阳不如敌阴。
(译文)打击集中的强敌,不如把它调动分散以后再打,先兵出击不如后发制人。
(新解)此计源于战国时期的齐魏桂陵之战。
其基本思想是强调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以达到趋利避害,机动歼敌的目的。
古人认为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要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决定其作战方针。
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若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孙子?虚实篇》中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 敌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意为: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紧教的地方,行动于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
……所以我若求战,敌人即使深沟高垒,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敌人所必救的地方。
“围魏救赵”是攻其必救、以攻为守的计谋。
(棋解)象战中的“围魏救赵”。
一般都是指自己某一强子受困或某一侧垂危时,发现对方某一部位有隙可乘,于是避其锋芒,采取“捣虚”的方法,分导引流,“攻其所必救”,迫使对方进攻的强子回防救援,以达到解救自己受困的子力或垂危的局势的目的。
象战中使用“围魏救赵”计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一)目的要明确。
就是要通过“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战术,解救被对方重兵攻击的某一侧或被围困的某强子,在“调运”过程中歼灭敌人。
(二)方向要正确。
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双方子力与形势的判断要正确,根据双方作战地形的险易、远近、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判断,根据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的多少、强弱,结合地形占领情况,衡量对比,对作战方向进行正确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棋战兵法(1) 广陵棋客
序言
棋战就是在棋盘上的模拟战争。
在原始时代为了保卫和掠夺生存资源的土地和水源,产生用树干、石块,生产工具作为武器的暴力战争,于是产生了占领土地大小为目标,“围”(棋)的模拟战争,其中占地的生存条件决定于水源的有无,也就是“眼”的有无,“眼”就是水源,至今打一口水井叫打一“眼”井,(关于井田制度问题这里从略)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铁器的出现,阶级社会的产生,战争开始有组织的分工和战争工具的使用,为了在战争前后模拟研究分析战争的过程,于是就产生了象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日本将棋那样有明确棋子分工的象棋,“象”是象形的象,不是大象动物的象(见贾题韬先生《象棋指归》),象棋本身起源于战争的模拟,所以与指导战争的兵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中是把围棋谱归入兵书一类,《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法第一部经典,而中国第一部棋艺的经典,汉代的《棋经十三篇》的作者明确说明是按照《孙子兵法》十三篇编写的,由此产生了棋战与兵法相结合的第一部著作,随着战争的规模和战争工具的进步,小小的棋盘已经不能完全模拟现实中大规模的战争,在现代电脑大屏幕的模拟战争对抗软件出现以前,在中国的汉代早就用大型沙盘作业代替了棋盘作战争的模拟,而象棋成了雅俗共赏的斗智游戏,但是它兵法的内涵随着棋艺的发展也越来越丰富,中国象棋第一部与《孙子兵法》相结合的著作是山西贾题韬先生的《象棋指归》①,本文就国际象棋为对象,
用中国传统的兵法来阐述棋战的原理,事属创举,抛砖引玉,希海内高明,不吝指正。
广陵棋客
癸末甲子序于海上待曙楼[①]
①贾题韬先生,当代著名佛学家。
山西洪洞人,1909年生。
先后任山西大学、金陵大学、成华大学教授,讲授逻辑学、哲学等。
四十年代在成都创建“维摩精舍”,解放后在西藏、四川等地从事佛教领导和研究工作。
对于佛学,特别是禅学造诣甚深,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此外,业余爱好象棋,开拓了中国象棋理论研究之先河。
贾先生于1995年1月逝世,享年86岁,是棋界的高寿者之一。
绪论
棋战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分出胜和,我们称为一局棋,这个“局”字在古代也作棋盘解,《棋经十三篇·论局篇第一》(以下简称《棋经》)中说:“局方而静,棋圆而动。
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
《传》曰:“日日新。
”,这前面的“局”字是指棋盘,而后面的“局”字是指对局的过程,虽然棋盘的格点是有限的,但是棋子在棋盘上无限的活动,就产生了不同的对局过程“无同局”,面对这“日日新”的对局,棋手要提高棋艺水平,《棋经》明确指出必须“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
在棋艺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研究和分析的便利,把一局棋的过程,分作开局,中局和残局三个阶段,这种的分法本身就是很模糊的,虽然《现代国际象棋的理论问题》(伊·奥·李卜尼茨基著张雄飞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62年5月版)把开局定义为“当大部分子力投入行动,王的地位已经确定的时刻,开局就可以算是告一结束。
”,而把“王投入战斗”作为残局开始,其中间一段就是中局,如果把现在流行的西西里防御的“纳道夫变例”开局来说,其开局的研究已经到30—40步了,尤其是高水平电脑开局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的出现,从对局的第一步起一直到胜和的结局,每一步棋都决定对局的结果,把一盘对局分为开局、中局、残局来研究,说什么开局、中局、残局的优势和劣势,这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对局三阶段理论”(以下简称“对局三段论),只适宜于学棋入门的阶段,而棋手继续提高的重点是学习研究全局的战略思想,中国的国际象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得“对局三段论”严重影响中国棋手的进步,小波尔加形容中国男棋手时说:“中国男棋手很注重战术,但不太重视战略的系统化和理论,缺乏总体计划的考虑。
”,就是揭露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外国棋手所研究的是棋理,战略性的探讨,中国棋手所研究的是手段(俗称“鬼头刀”),战术性的陷阱设计,在《棋经》九品中也只不过属于第六品“小巧”与第七品“斗力”之间的水平。
前世界冠军拉斯克说:“从对局开始走第一步,我已经算到了最后一步的杀着。
”。
国际象棋太阳王阿列亨说过,对手至少要在开局,中局,残局赢他三次才能够战胜他。
前世界冠军的豪言壮语,都说明了一个问
题;在对局中每一步棋都决定对局的结果,而不是在哪个阶段占到了优势就是胜利了,有许多高手在自己认为对方是低手对局时“翻盘”,就是认为自己已经在某阶段占到了绝对优势,取胜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结果忽视全局性的战略计划,放松了积极的思考,造成失败。
《棋经·审局篇第七》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临局交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就是对局走子计划的连贯性,“着着求先”就是每着棋都要争取主动,在对局没有决出胜负前,一点也不能疏忽。
所以学棋入门,了解了开局、中局、残局的一般知识之后,就必须重点学习研究全局战略计划实施的典范——大师的对局,从大师的评论注释中学习对局双方如何在对局中贯彻实行自己的战略计划以及战术手段的运用,本文就是从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及为了实现战略计划所采取的战术手段着手来讲棋战的兵法。
东西方的兵法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东方兵法重在人的精神力量,西方兵法重在物质的力量,东方兵法重在启发,举一而反三,意简言赅。
西方兵法重在教条,操典条令,包罗无遗。
东方兵法圣典《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共计五千三百余字,西方兵法经典《战争论》上、中、下三卷汉译本共计78万字,《孙子兵法》的五千三百余字从二千年前至今仍然发挥出灿烂的光芒,而《战争论》随着战争的发展和进步,逐渐被西方新的兵法所修改和替代,《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奉为兵法圣典,因为它是以人为本,从战争这一历史的社会现象,总结
和提升到斗争的哲学高度来说明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前人说,“今古兵法尽于七经,而七经尽于孙子……”(李贽《孙子参同》梅国祯序),“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
(《武备志·兵诀评·序》)。
现代《孙子兵法》已经成为全世界上至政治,军事,下至各行各业,斗争竞争的经典。
棋战起源于战争的模拟,与兵法有“血缘”的关系,因此中国第一部棋艺的经典《棋经十三篇》即以《孙子兵法》为其理论的基础,但是棋战不能等同与现实中战争,棋战只是在有限的棋盘上调动有限的无生命的棋子而进行的一场智力的竟赛,因此用兵法来论述棋战和指导棋战,是个艰难的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好在古今中外大师留给我们许多精彩的实战对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研究战例。
========================================= ============================
上篇棋战兵法基本知识
对局链、形、审形、、度势与决着
(一)对局链
棋战是棋手双方在棋盘上轮流走子来决定胜和的,每方走的每一步棋,称为“着”,这每一着棋,成为一个环节。
对局中双方轮流走子,环节紧密相连,从对局开始到结束,就形成一条“对局链”。
由此棋手双方的对局可以设想为;棋手双方在用“对局链”做拔河的游戏,任何一方的棋手在他所走的一着环节,也就是加上的一个环节中的
“失误”,在双方反向拉力的作用下造成环节断裂,于是就产生对局胜负的结果。
(二)形
对局中棋手每下一着棋在棋盘上所呈现的局面,称为“形”。
(三)审形
棋手对“形”的思考分析称为“审形”。
(四)度势
“审形”时棋手在头脑中对双方移动棋子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的“形”进行分析计算寻找最佳变化的过程,称为“度势”。
(五)决着
“审形”、“度势”过程中选择最有利的一着下在棋盘上称为决着。
(五)“审形”的分析计算
《孙子兵法<形篇>》:“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_者,形也。
(六)什么是“算”
《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
《兵法》中所说的“算”是名词,是指古代计算时用的算籌,是我國古代的計算工具。
「籌」即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用骨或金屬材料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