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长怎样和孩子无缝隙相处
西方大人同孩子相处的方法
西方大人同孩子相处的方法
西方家长往往会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他们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
2.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
西方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他们会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让孩子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 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西方家长认为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同样重要,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
他们会与孩子一起玩耍、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4. 采用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措施
西方家长认为惩罚和奖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
他们会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哪些后果。
同时,在孩子表现优秀和有进步时,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
总之,西方大人通过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自主学习、尊重情感需求、采用合理惩罚奖励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从而实现家庭和谐、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 1 -。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
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
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
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
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
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
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
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 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
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
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
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
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适应环境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
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
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
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
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
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5、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
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
美国人教育孩子黄金法则
美国人教育孩子黄金法则一、归属法则: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1)快乐环境的创造:1、像孩子表达爱意额头上的亲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张传达爱意的小纸条、一声“谢谢”2、从小开始幽默训练在他学步摔倒时,向他做个鬼脸表示安抚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快乐带孩子带野外旅游、放风筝、在田地里奔跑4、父母要幽默、开朗、乐观、创造和谐家庭气氛(2)进去环境的创造:让孩子学会主动争取1、肯定孩子的才能“你真行、你真棒”2、协调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3)分享的环境的创造,让孩子体会快乐(4)关爱的环境的创造,让孩子学会友善二、希望的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1)让孩子从小拥有伟大的梦想(2)让孩子制定目标,引导他前进 1》及时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2》重视目标的个体差异(3)遇到困难也要保持希望三、力量法则:父母要学会以理服人一父母不是权威而是朋友要与孩子有共同的爱好、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找时间和孩子共度二善用父母的力量,以理服人 1以委婉的方式取得认同“我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是怎么做的 2 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接纳孩子3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三摒弃棍棒和呵斥,学会引导孩子四必要时,要敢于批评孩子 1,不要说否定性的语言 2,尊重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意识 3,不要轻易发火 4,尽量让孩子说话四、声音的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和孩子良好的沟通1)做孩子信赖的人: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赏识和理解孩子的好方法。
这样,孩子有事和父母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问好,做饭帮手,饭后洗碗擦卓扫地。
父母又是批评过头,当时不顶嘴,过后再解释。
他们常对孩子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教育你们,也有义务帮助你们,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许多如你们,这是正常的。
我们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
2)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停止做其他事:孩子想要和自己谈时,要放下正在做的事。
二、回应认同孩子的感觉:三、做出保证:例如在谈话结束时,说“希望事情有个好的结果”、“那确实非常有意思”3)让孩子把话说完: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嘴封起来,自己说个不停,这太不公平了。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1、鼓励支持孩子去体验。
美国教育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不太看重最终的成果。
2、不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
孩子想拆一件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
因为完全可以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甚至当孩子看人家开飞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国车手来教。
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光是开得快,还有体能、耐力的艰辛训练。
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
3、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
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开展程度不同,把握这点有些困难,但一定要尽力去了解。
4、不吓唬欺骗孩子。
中国的习惯是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时连骗带吓。
比方“不听话,魔鬼就来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但大多数美国家长对此很敏感。
他们认为小孩的压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吃不下。
5、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长进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6、给孩子失败的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美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7、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从小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长进的表现。
8、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
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
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
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
美国家庭教育的40条法则
美国家庭教育的40条法则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集中反映了西方家庭教育的真谛。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订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讓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26.详细制订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的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西方国家父母跟孩子相处和谐的案例
西方国家父母跟孩子相处和谐的案例案例一:曾是美国第一夫人的米歇尔·奥巴马近日开玩笑地透露,当她和丈夫巴拉克·奥巴马与两个女儿萨莎和玛丽亚共进晚餐时,他们根本“插不上嘴”。
这位非常宠爱孩子的母亲透露了关于女儿们的家庭趣事: “如果你也坐在我家的餐桌旁,和我们共进晚餐,就会发现我和奥巴马在席间一句话也插不上。
女儿们侃侃而谈,和彼此分享生活的趣事和见闻。
我们喜欢这样的轻松时刻,也乐于倾听她们的趣事。
“米歇尔在事业上主力丈夫奥巴马,在生活中也是好妈妈。
在奥巴马八年的白宫生活中,米歇尔确保她的两个女儿能尽可能地享受正常的成长环境。
米歇尔谈到了玛利亚在哈佛大学的第一天,她表示:“最令人欣慰的是看着女儿们进入独立的下一阶段。
“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是培养自给自足、体贴周到、富有同情心的人,为了让他们完全接受走自己的路,我们必须支持让他们选择走自己的路,这样他们才能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玛利亚和萨沙都非常独立,在各自的大学里都很优秀。
玛利亚现在是她在哈佛大学的最后一年,而萨沙在密歇根大学。
玛利亚在毕业后将会前途似锦,因为最近有消息称,22岁的玛利亚已经和唐纳德·格洛弗一起找到了一份电视编剧的工作。
案例二:英国女王的在位时间,已经超越了家族历史上任何一位国王,这些年她不仅见证了王室的起伏兴衰,同时也看着自己的后代越来越多。
现而今她有8名孙子孙女,12名曾孙女,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如果要说她最喜欢哪一家,那么自然是剑桥公爵威廉和他和3个可爱萌娃乔治,夏洛特还有路易了,毕竟将来王位可是要传给这一系的。
8岁的乔治王子和6岁的夏洛特公主,此前也多次跟随父母一起参加王室公务活动。
至于3岁的路易王子,今年则有机会在王室圣诞聚会中露面。
平日里只有没有公务安排,威廉凯特都是亲力亲为地照顾他们的三个孩子,陪着他们吃饭,陪着他们玩耍,送他们去学校上课。
如此接地气亲和的生活方式,相当拉动粉丝们的好感。
美国妈妈在日常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美国妈妈在日常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一位移民美国的中国妈妈,发觉很多美国妈妈不会像中国长辈一样对孩子诸多限制。
美国妈妈会让孩子“随心所欲”并从旁引导,在她们严峻,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家长要做的是对孩子引导,而不是限制。
在美国妈妈眼中,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家庭不同,每个小朋友也是不同的,适合小朋友的育儿方式就是最好的育儿方式。
美国小朋友开朗、独立的性格,与爸爸妈妈的放养粗养,是分不开的。
那么,美国妈妈在日常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1、孩子直接喝冰冷饮料美国妈妈认为,孩子都是喜凉而不喜热,自宝宝6个月大开头,平常喝水,都是水笼头的水接来直接喝,或者直接喝冰箱里放出来的冰水;而象果汁酸奶一类需要放冰箱的食物饮料,也是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吃或喝。
而在中国,假如在冰箱里拿出来的果汁直接喂给孩子,家长的长辈都会惊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给他喝这么凉的东西,不生病才怪!”而经争论表明,美国妈妈喂养孩子的方式,并没有让孩子简洁生病,反正更加简洁适应寒冷的环境,削减感冒、发烧的几率。
2、宠爱凉快,总比别的孩子穿得少美国的小朋友自诞生以来,受儿童医生和护士的教育,孩子总是和爸爸穿一样多的衣服、比妈妈少穿一件衣服,小朋友也不感冒、也不生病;反而,假如多穿一点衣服,孩子就会感觉浑身不舒适、不拘束,总和爸爸妈妈别别扭扭。
在中国,许多家庭都可怕孩子着凉,总会让孩子穿多一件衣服。
而美国妈妈认为,孩子冷的时候会表现出要穿衣的信号,热的时候也会想脱衣服,作为家长,不应当一味依据自己要求去照看孩子,反刚要多观看孩子的举动。
3、假如饭点不吃饭,就确定不会再给孩子支配很多中国小朋友有时由于贪玩而不想吃饭,心思全在玩上了,中国家长总担忧饿坏孩子,于想尽各种方法让孩子吃饭,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他们养成依靠心理,觉得自己不吃饭,家长更加紧急。
而美国妈妈对此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吃就不吃吧,这顿不吃,饿着等下顿,小朋友饿一顿没有关系,从来不由于一顿没吃而给明明加餐。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成功秘诀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成功秘诀《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
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一:统一家庭教育阵线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所有成员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
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创设丰富环境环境是一本大书,环境更具有教育功能,而3—6岁的孩子正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创设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环境,以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寻找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
例如家长可在自家阳台墙壁上贴上大白纸设计成“宝宝创作园地”,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蜡笔,水彩笔、蜡光纸、剪刀等,鼓励孩子进行意愿画、想象画等。
三:构建“学习型家庭”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建立这样的家庭,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全员、平等”的特点。
家长应该带头学习和读书,因为这是一种无声但却是十分有效的教育。
四:鼓励体育运动强调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孩子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
另外,对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应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孩子不光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较低。
五: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
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与我国的教育方式大不相同,那么欧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欧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欧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
”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美国父母育子之道
美国父母育子之道美国人在教育、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质和共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阅历。
在美国,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育他们独立生存的力气。
培育品质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后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准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舞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
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
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了还向父母要钱很不光荣。
9、没有午睡的习惯。
10、大人鼓舞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1、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
一句话,孩子不摆阔,不赶时髦。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
熟识社会熟识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单位。
父母在孩子开头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识别自己家庭四周的环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通过日常的培育,孩子丢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并且增加了孩子应付外界环境的自信念,使其遇事不致惊慌失措。
另外,还会教孩子一些在大路上行走的常识。
熟识药品及了解用药常识。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确定数量的药品备急,父母会把一些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辨认,使其慢慢了解药品名称、用途及用法,这样既让孩子增长了学问,又降低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另外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还顺便教孩子熟识医院,以便解除孩子对医生的恐惊感,学会协作治病,或在发生意外时能自己到医院求助。
西方大人同孩子相处的方法
西方大人同孩子相处的方法在西方文化中,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强调平等、尊重和关怀。
以下是一些西方大人同孩子相处的方法。
1. 尊重孩子的感觉和需要在西方文化中,家长不会轻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感觉和想法,并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例如,如果孩子觉得不喜欢某个活动或者对某个人不感兴趣,家长会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2. 注重沟通和协商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商关系。
他们会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同时也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
双方会共同商量家庭重大决策,例如孩子的学习和娱乐安排等,决策的结果也会得到双方的认可。
3.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在西方文化中,独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因此,家长会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和探索世界,以及在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会让孩子有机会独立完成一些任务,例如如何做饭、处理家务、制定自己的日程等。
这些都会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独立能力和社交技能。
4.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在西方文化中,家长经常会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关心,以及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他们会对孩子的优点进行称赞,并鼓励孩子继续发挥自己的潜力。
如果孩子犯错或者有一些缺点,家长也不会轻易批评和惩罚孩子,而是会耐心地指出问题所在,给孩子积极的建议和帮助。
5.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密关系在西方文化中,家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长会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密的家庭关系,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处。
家长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旅行,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彼此了解。
家庭成员之间也会经常通过共进晚餐、谈心等方式增进互相之间的联系。
美国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
美国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经验1: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
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
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经验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例如扮演一名教师、售票员或足球教练、汽车司机。
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
所以,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与孩子一起读书和游戏。
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
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要是能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
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经验3: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经验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
美国人对待孩子的12个法则
1.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在哪里都通行。
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上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来管束。
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
也不可采用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2.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3.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家长检点言行极为重要,孩子的教养,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家长也要注意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
4.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
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5.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
但不是不可以批评,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比如孩子做错了何事,可以罚其几天不能看电视,但决不能不许孩子吃饭,或者罚站数小时,打骂更是违法的。
6.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时候,成人都说不清楚后果和危害,光对孩子横加指责,就无法服人。
因此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人首先得周密思考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7.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做到这点不算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
或许有人以为美国很开放,但实际上,美国人对待道德感情、家庭责任、AA行为等,都不会超越底线,也少有人因为帮亲友社会关系而腐败违法的。
美国父母为何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
美国父母为何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作者:陈丁鸿来源:《留学》2015年第10期在国内,时常听身边的朋友们无比艳羡地感叹美国爸妈们“不太管教孩子”的轻松生活。
可是,在美国,爹妈真的就那么好当吗?在中美生活多年,我发现美国的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也管教孩子。
他们每天少不了和成长中的孩子斗智斗勇,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他们没少出力出钱。
不过,大多数美国父母和孩子的相处,确实要比中国父母来得轻松自如。
那么,他们当爹当妈的淡定轻松是从何而来的呢?和美国家庭处久处多了,发现他们和孩子相处时,都特别在意提高自己的Parenting EQ(为人父母的情商)来增进亲子关系。
什么是Parenting EQ(为人父母的情商)情商(EQ)在每种人际关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身边的美国父母觉得拥有为人父母的高情商(Parenting EQ),会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
情商(EQ)的一个关键是共情能力。
共情就是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在亲子关系中,Parenting EQ中的共情意味着,当家长与孩子互动时,当父母的必须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并尝试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
孩子和高情商的父母相处时,能更少地受到负面情绪的破坏,更容易适应环境,父母也能把握好时机,把正能量、爱、智慧以及快乐更好地传递给孩子。
Parenting EQ的根本:互相尊重我发现美国人从小所受的教育中的一点—互相尊重,在他们为人父母以后起了很大作用。
那些高情商的父母,都非常懂得尊重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美国家庭教育的真谛,更多的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启蒙和引导,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启迪智慧,享受快乐。
懂得互相尊重的美国父母,把子女视为一个享有同等权益的人,尊重子女本人的意愿。
这是我身边的美国父母们,对我心灵触动的最大之处。
他们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量体裁衣,提出生活学习的要求。
他们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放弃了对孩子的支配欲望。
美国父母怎样维持良好亲子关系
美国父母怎样维持良好亲子关系在美国,尊重小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怀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确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不管父母依旧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
专门是小孩,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形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因此要让小孩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小孩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小孩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小孩对话,使小孩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幸免他有“低一等”的感受。
小孩吃饭时不能硬逼;小孩做错了事不得横加斥责;要小孩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小孩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小孩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小孩,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小孩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可不能在小孩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小孩批判。
他们认为,小孩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小孩有那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依照情形适时适当地做出说明和说明,以做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承诺当着人面斥责小孩“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损害小孩的自尊心,父母如此做是一种犯罪。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爱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爱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小孩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小孩同父母大多专门合作,亲子关系良好。
他们待人友善,明白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差不多上小孩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国外家长怎么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国外家长怎么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父为子纲”,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只知道一味命令、训导,孩子只有被动服从的份。
这种专制主义思想对当今许多父母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这样一来,如何能将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呢?怎么能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呢?在这一点上,中国家长实在需要向美国父母学习。
据《现代教育报》报道,美国家长是这样跟孩子说话和交流的:有效地知道孩子的想法美国的父母,他们会时不时地去了解一下孩子们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时所受到的挫败感。
当十二岁的琼斯比赛后一脸疲惫地回到家里时,妈妈迎上去,紧紧抱住她说:“孩子,我知道你今天很辛苦。
”没有过多的话语,但琼斯会觉得很受用。
当孩子遭遇到挫折时,美国家长常常会对孩子说:“我对你有信心。
我知道你能做得很好。
”当孩子在学校表现出色时,美国家长则会表扬他:“我为你感到骄做。
作为你的父亲我感到很荣幸。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美国父母非常尊重孩子,把他们看做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尽管在内心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或朝自己希望的那样发展,但父母只会潜移默化地引导,最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决定。
哈佛大学的教授在他儿子6岁生日的时候,送给他儿子一个非常漂亮又美味的蛋糕,然后问儿子长大了想干什么,他的儿子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想成为糕点师。
这位教授父亲没有取笑他,而是真诚地说:“那么祝你成功,未来的糕点师。
”和孩子“漫不经心地交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美国家长,特别是父亲,会和孩子做一些“漫不经心的交流”,如晚饭时间、运动时间,甚至是看电视的时候,父母会找不同的话题和孩子沟通。
例如,约翰的父亲总会在周末跟儿子一起玩棒球并借此机会和儿子漫不经心地谈天,从而了解儿子最近在跟哪些同学交往。
这种沟通交流主要是为了知道孩子的想法和他们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而不是为了教育他们。
美国人改善亲子关系的10句话
龙源期刊网 美国人改善亲子关系的10句话作者:苏柏林来源:《37°女人》2015年第03期I care(我在乎)家庭成员之间说“我不在乎”(I don’t care)是很危险的事。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无所谓。
父母和孩子之间,理应相互关心,做让对方开心的事情,尽量避免让对方难过,让对方摔跟头。
如果一切都不在乎,家庭成员之间就会各顾各的,相互孤立。
在乎如同纽带,让家庭成为一个紧密的集体。
You can have your personal space(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有时候需要和父母保持适当距离。
有些话,没有必要一再唠叨。
给他人一点儿空间,也给我们自己一点儿空间。
有“安全的距离”,反而让关系更亲密。
Let’s talk(我们聊聊)孩子和父母发生矛盾,不如找个双方都很放松的场合,比如咖啡馆、茶楼,用“我们来谈谈”开始,推心置腹谈谈。
话闷在心里,委屈了他人也看不见。
有问题就要解决,回避是不行的。
直面问题,面对真相,真相会让你自由。
与其在背后讨论他人的短长,使得话传来传去传走样,不如直接和对方说。
Try to forget and forgive(尽量忘记并原谅)家庭内部,相互之间有所得罪,要是计较下去,一环套一环,错误和冒犯相互纠结,没有理清的时候。
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只能是忘却和原谅,这是我们摆脱关系困境的唯一办法。
对大部分人来说,胸怀是练出来的。
从小就让孩子练习,使得他们把忘却和原谅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这样他们以后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和谐。
I’ve got an anger issue(我的怒气成问题)美国人往往把愤怒看成是一个不好的品质。
常发怒的人,被视作有怒气问题,严重的被视作心理疾病。
这不等于说人不要有正义感,不能有任何怒气,但是最好的出路,是寻找改善处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找一个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出气筒。
We are all dysfunctional(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正常)。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四注重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四注重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充满童趣。
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亲也绝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象伙伴似的直呼长辈名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大人丝毫也不会感到尴尬或认为非礼。
在美国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谈话时也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孩子虽然小,但也是独立的人,只是他们矮一些,所以应该蹲下来跟他们说话。
同孩子脸对脸互看着说话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在这样宽松的一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子或乱划,在我们国家大人定会坚决反对。
而在美国父母们看了会笑嘻嘻的,高兴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带着孩子的顾客进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一张高高的椅子,前面有一方桌板,两旁有挡板与背相连,吃饭时家长把食品挟到方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
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桌子,孩子7-8个月就坐着自己抓着吃。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在孩子日常事务的处理上,父母只帮助孩子做一些在当时的年龄上还无法做到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小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潜意识。
美国人认为孩子应该自立,很早就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自己挣钱来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美国的小学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美国家长怎样和孩子无缝隙相处
美国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他们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许多事情最终要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这是美国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核心。
不像我们中国父母,往往把孩子看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喜欢自己一手包办,其结果常常是出力不讨好。
那么美国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法则是什么呢?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孩子。
10.热心参加他们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家长会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他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13.不妨经常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做的事,并参与其中。
15.对幼儿园布置给孩子的工作同样热心。
16.耐心地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17.尽量多地和他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18.有时可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19.让他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20.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21.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22.为了能随时照顾孩子,你也须照顾好自家。
23.向他们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家长。
24.见到孩子时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们说你真诚地爱着他们。
当然,美国父母除了和孩子直接沟通以外,还特别注重和老师的交流。
在美国幼教机构,家长与教师约谈已形成制度。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制定的《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中明文规定:教师每学年至少与每个孩子家长约谈一次,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安排,以讨论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进步、成绩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家长怎样和孩子无缝隙相处
内容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整理美国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他们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许多事情最终要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这是美国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核心。
不像我们中国父母,往往把孩子看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喜欢自己一手包办,其结果常常是出力不讨好。
那么美国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法则是什么呢?
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孩子。
10.热心参加他们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家长会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他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13.不妨经常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做的事,并参与其中。
15.对幼儿园布置给孩子的工作同样热心。
16.耐心地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17.尽量多地和他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18.有时可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19.让他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20.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21.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22.为了能随时照顾孩子,你也须照顾好自家。
23.向他们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家长。
24.见到孩子时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们说你真诚地爱着他们。
当然,美国父母除了和孩子直接沟通以外,还特别注重和老师的交流。
在美国幼教机构,家长与教师约谈已形成制度。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制定的《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中明文规定:教师每学年至少与每个孩子家长约谈一次,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安排,以讨论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进步、成绩与问题。
教师与家长约谈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家园沟通方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般老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准备工作。
要及早告知家长约谈的时间、地点与内容,征得家长的同意。
在约谈前,教师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
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
实际上,这项准备工作在孩子人园后就已开始。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材料夹,用于存放教师平时观察记录的材料及孩子的作品等,可供约谈前挑选、查看与使用。
2.营造宽松的气氛。
有些家长,对约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比如:先倒一杯咖啡,说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
在交谈时也要自然一些,显得亲切,像开始时可先问一句:“玛丽近来在家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家长好回答,从而能自然地进入交谈。
3.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采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家长听得懂。
在介绍孩子发展情况时,不要说得过于笼统,而要具体一些。
比如:不要光说玛丽的小肌肉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要补充实例或换一种说法,像玛丽还要继续学习串珠子,用手剪剪东西,我们在教他。
4.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训家长,不要发号施令似的老是说“必须”、“应该”怎样,更不能责怪家长,要尊重家长,多倾听家长的话。
教师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宜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
5.谈孩子缺点时要注意方式。
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要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
在谈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如果与家长很熟悉,可以说得直率一些。
有些家长自尊心强,对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感到有压力。
所以,教师特别要注意方式,不要用“迟钝”、“调皮”等字眼来形容孩子,以免家长听了不舒服。
6.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孩子。
与家长不要谈论别的孩子,也不要随意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说长道短。
因为这样做会使家长产生疑问,不知老师在别人面前怎样说自己的孩子。
7.交谈完了要肯定约谈收获。
教师要指出谈话对家园双方都有益,强调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如进一步了解了孩子,有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同时,对家长来参加约谈表示谢意,欢迎家长以后继续支持园里的工作,自己愿意竭诚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8.约谈完毕后,教师要做小结。
小结的内容包括:谁提出约谈;谁参加了约谈;提出了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和措施;约定了什么时间继续沟通;有关措施实施情况。
【延伸阅读】与孩子相处的12剂良方
1.每次都让孩子把话说完。
2.不马上发表意见的倾听,会让孩子想你敞开更多的内心世界。
3.永远有耐心听孩子说话,以防有一天孩子习惯了有话不和你说。
4.用协商的方法解决非原则性冲突,不做说一不二的“老大”和“老板”。
5.不好当面说的事情,不妨给孩子发个邮件或者写封信。
6.如果你对孩子的爱好了解较少,就请孩子讲给你听,他会津津乐道的。
7.支持而不是打击孩子的梦想,哪怕那个梦想是很幼稚的,幼稚是孩子成熟的必经之路。
8.给孩子空间,不去企图孩子处处随父母的心意。
9.寻找或者创设一个能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
10.控制自己的情绪,既不迁怒于孩子,也不应为高兴迁就孩子。
同时,要求孩子也这样。
11.经常和孩子开善意的玩笑。
12.对孩子的重要行为报以最大的责任心,并且举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