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出均衡就业量N,代入生产函数可求出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宏观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
第4题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常规三种类型?
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期,宏观经济学将总供给曲 线分为三种: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基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调整的假设, 认为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建立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刚性的基础上,认为二者完 全不能调整,因此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介于二个极端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7题
解:(1)联立方程组: ys=2000+p、yD=2400-p 经济均衡时 ys=yD 解方程组得: 价格水平p=200,国民收入y=2200 供求均衡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P
yD=2400-p
ys=2000+p
200 AD
(2)总需求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截距左移 即2400减少了10%,为2400(1-10%)=2160 新的总需求曲线yD=2160-p,总供给曲线不变。 联立方程组,得p=80, y=2080 总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收入减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IS
y1 P P1

y2 D1 D2
y
价格水平为P1时,经济均衡: 总需求=总产出=y1
价格水平为P2时,经济均衡: 总需求=总产出=y2 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 即由P的变动,得到总需求曲线。
P2
y1

y2
y
第2题
为什么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 • •
源自文库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 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 节总需求的政策。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 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 的政策,可以称这为需求管理政策。
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 (1)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总供给曲线AS向左移。 (2)技术变化。技术进步,总供给曲线AS向右移。 (3)工资水平的变动。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AS向左移。 (4)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如进口石油价格上升,厂商成本上升,总供给曲线AS向左 移。
第9题
C 200 0.75Y I 200 25r G 50
P
AS曲线分三种情况
y
第6题:
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二者在形式上的相似之处:图形上都用二条曲线表示。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产出) 为横坐标,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不同之处: ①两模型的对象不同:宏观经济AD-AS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 – 微观经济供求模型说明单个经济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②两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同: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均衡(IS-LM模型),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宏观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 理论。 –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供给 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 ③两模型的功能不同:宏观经济AD-AS模型说明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决定的同时,可 以解释经济波动现象,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 微观经济供求模型说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 线移动对商品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解释微观经济现象和结果。
Y=C+I+G Y=200+0.75Y+200-25r+50 得IS曲线方程:Y=1800-100r
M L P
1000 Y 100 r P
得LM曲线方程:
Y= 100 r
1000 P
联立IS方程和LM方程,(消去利率r)得总需求函数:
500 Y 900 P
设某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函数为i=300-30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 名义货币供给是1500,政府购买G=100。 短期总供给函数为y=20N-0.02N2,劳动力需求Nd=140-12.5(W/P),劳动力供给Ns=70+5(W/P) (1)求IS曲线方程; (2)当价格水平P=1.5时,求LM曲线方程; (3)总需求曲线方程; (4)当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实际工资、就业量和总供给分别是多少? (5)若在第(4)问的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正好平衡,求此时的价格水平P和名义工资W。 (1)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y = c+i+g, y = 200+0.8y+300-30r+100 得IS曲线方程为: y=3000-150r 或 r=20-y/150 (2)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其中:L=y-100r,M=1500,P=1.5, m=M/P=1000 1000=y-100r 得LM曲线方程为:y=1000+100r 或 r=-10+y/100 (3)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 y=3000-150r 和 1500/P=y-100r 消去利率r 得总需求曲线方程为:yd=1200+900/P (4)由Ns=Nd得,劳动力市场均衡时的实际工资W/P=4;就业量N=90, 代入短期总供给函数,得总供给ys=1638 (5)由ys=1638,yd=1200+900/P,得:价格水平P =2.05
(3)总需求右移,新的总需求曲线yD=2640-p,总供给曲 线不变。 联立方程组, 得p=320 ,y=2320, 与(1)比较,经济处于过热状态。 (4)总供给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AS)的截距左移。 即2000减少了10%,为2000(1-10%)=1800 新的总供给曲线ys=1800+p,总需求曲线不变。 联立方程组,得p=300 ,y=2100 总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收入减少。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第3题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总供给: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劳动、资本、技术)所生产的总产量。 宏观生产函数为y=f(N,K)
假设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本存量K为常数,总产出(供给)随总就 业量的增加而增加。经济中的总就业水平N,由劳动市场决定。劳动力 市场均衡的条件为:
Nd ( W W ) Ns ( ) P P
Y
2000
2200
2400
(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 方倾斜的直线,是常 规总供给曲线,而且 是线性的常规总供给 曲线。
第8题
导致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 (1)消费需求; (2)投资需求的变化; (3)政府购买的变化; (4)净出口的变化。 AD=C+I+G+NX,上述因素中一个或几个增加,总需求曲线AD右移; 上述因素中一个或几个减少,总需求曲线AD左移。 (5)政府政策的变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会使需求曲线AD曲线右移。
第1题
总需求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 总需求函数:以产量(国民收入y)表示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于产品市场 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即IS-LM均衡理论
r
r1 r2
E1 E2
LM(P1) LM(P2)
价格水平P下降,P1→P2 导致实际货币供给(M/P)增加, LM曲线右移
名义工资W=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