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其临床特点为胃黏膜萎缩,黏膜下层纤维组

织增生,胃腺管数量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的保护功能下降,易于发生胃溃疡、胃癌等并发症。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

等损害引起的,但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气虚弱,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因此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疗效。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类,其中气

虚型、湿热型、瘀阻型各20例。采用中药治疗,气虚型采用补气补脾方;湿热型采用清

热利湿方;瘀阻型采用活血化瘀方,每日服用3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

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4个疗程后,气虚型患者总有效率为85%,其中症状改善者占45%,

临床痊愈者占40%;湿热型患者总有效率为75%,其中症状改善者占35%,临床痊愈者占40%;瘀阻型患者总有效率为80%,其中症状改善者占35%,临床痊愈者占45%。三种类型

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气虚型患者治疗效果最好。

综合来看,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

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治疗期间需要注意

饮食和起居习惯,以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简介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发生退行性变的疾病,以黏膜的腺体萎缩和纤维组织的增生为特征。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辨证,中医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中药汤剂、针灸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

辨证

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通过辨别病情的不同表现,判断疾病的病机所在,进而制定治疗方案。对于萎缩性胃炎来说,常见的辨证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等。

1.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辨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治疗时应调养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常用的中药包括养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2.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萎缩性胃炎的另一种辨证类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时应补气养血,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养血汤等。

3.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辨证中的另一种情况,表现为胃痛、腹泻等症状。治

疗时应调节阴阳平衡,常用的中药有四逆散、调胃承气汤等。

论治

针对不同的辨证,中医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

药汤剂、针灸等。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根据辨证选

用相应的中药。常用的药物包括养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养血汤、四逆散、调胃承气汤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脾胃功能、补益

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等作用,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胃的功能。

2. 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对于萎缩性胃炎也有一定的疗效。常用的中药汤剂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四君子湯、养胃汤等。这些中药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补气养血等作用,帮助恢复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

你好名老中医堂着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

“徐老,我是不是得了癌症了,某某医院的某专家说我的病是癌症前期,治不好了,只能定期检查”

近几年由于大环境的恶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几乎每个到你好名老中医堂就诊的患者刚到时就会和徐振盛教授这样诉说自己的病情,言语中难以掩饰自己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奈。

萎缩性胃炎到底能否治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现代医学的病理诊断名称。由于国内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本病的病理诊断有所增多。其临床表现,是以胃脘痞满胀痛,病程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形体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胃痞”和“胃脘痛”的范畴。

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均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其机理与中医胃阴不足,津液缺乏相通。先贤唐容川说:“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故胃阴不足乃是本病之根本所在。然临床中,由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血瘀络滞,湿热阻滞者亦不少见,故要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着名中医专家、北京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你好名老中医堂)特约出诊专家徐振盛教授,以他从医60年的丰富经验,结合8个病例来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方法的谈话内容:

胃阴不足型宜益胃养阴法:

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胃气的强弱又与胃阴密切相关,当胃阴充足,胃才能得以顺降,能化生水谷,并游溢精气输津液。若胃阴不足,临床上可见纳呆不化,胃脘痞满,嘈杂不舒,如烧灼感;饥饿而不欲食,食则胃脘胀满,甚则作痛;津不上承则口干舌燥,液不下施则大便燥结;阴虚内热则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或弦数。治疗上以益胃养阴为主。处方:生地、当归、北沙参、麦冬、白芍、石斛、香橼皮、枳实、决明子、甘草、枸杞子、川楝子、生山楂、乌梅。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例 M E患者 中 , P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送 检 5 次 , 1 2 无 例阳性 。 文献 中报道送检 17次 , 4 竞无一例 阳性 , 见其对 MP 可 E患 者
的诊断价值不大 。文献认 为痰细胞 学对于发现 鳞状上皮癌 、
胸 液找瘤细胞 的病例 中, 若病 变较靠 近胸壁 , C 行 T介 导下的 经皮肺 穿刺灵敏 度极 高 , 2c 对 i n以下的病灶可准确定位 , 且
联合 出版社 ,9 4:6 . 19 17
[ ] 许志祥 . 2 胸腔积液细胞学和微生物学诊 断的某些进展 . 国外医
学内科 学分册 ,98,5 1 l. 19 2 ( ):4
[ ] 张敦华 , 男 , 3 陈英 屠春 林. 胸腔镜 检查在 恶性胸腔 积液诊 断和 治疗时的应用价值. 中华肿瘤杂志 , 9 , ( ) 13 . 1 61 2 : 5 9 8 2 [ ] 蔡柏蔷 , 龙芸. 和 呼吸病 学. 京协 和 医科大 学 出版社 , 4 李 协 北

1 8・ 1
中 国 现代 药 物 应 用 2o 0 8年 1 2月 第 2卷 第 2 4期
C i hnJMo rgA p, c20 V 12 N .4 dDu p lDe 0 8,o. , o2
肺癌 , 和本文有所不同。
肌脂肪垫下淋 巴结检查 , 以获得组织学 诊断依据wk.baidu.com。只有 当活 检 的部位与壁层胸膜转移的部位 相吻合时 , 胸膜活检才能 获 得 阳性结果 , 因此各 家报道其 阳性率有很大 的差异 。文献 认 为胸膜活检 阳性率 为 4 % ~7 % , 0 5 本文 中在 3 5例胸膜 活 检 中患者有 2 7例获 得 阳性 诊 断 , 阳性率 为 7 . % 。本 文 6 7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 1 0 ] Bo r d e r WA, Ru o s l a h t i E. Tr a n s f o r mi n g g r o wt h f a c t o r 一
N I D DM[ J ] . Di a b e t e s C a r e , 1 9 9 6 , 1 9 ( 1 o 1 : 1 1 1 3 — 1 1 1 7 .
T GF - D a n t i b o d y a t t e n u a t e s k i d i n e y h y p e r t r o p h y a n d he t e n h a n c e d
e x t r a c e l l ul a r ma t r i x g e n e g x pr e s s i o n i n s t r e p t o z o t o c i o n— i n d uc e d
团唾
重国同
2 0 1 4 年 4月第 1 2 卷 第1 0 期

中医中药 ・ 2 0 1
[ 7 ] B o e h m G , S e n g e r H, L o r e n z I , e t a 1 . I n f u l e n c e o f p r o t e i n i n t a k e a n d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o n a c i d b a s e b a l a n c e i n p r e ma t u r e i n f a n t s [ J ] . Ac t a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个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消瘦等。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病理不同有关。因此,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切实解决病因病机,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本文在充分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辩证论治

1. 脾胃虚弱型

病因:脾胃功能低下,消化能力降低,导致食物不易消化,胃肠道蠕动缓慢,产生消化不良症状。

治法:健脾益胃,调和胃气。

方药:四君子汤,六君子汤。

临床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脾胃虚弱在人体的表现,四君子汤方能补脾健胃,而六君子汤可以补益中气,起到扶正祛邪之作用。临床应根据病情轻重和脾胃虚实程度进行选方,连续服用1-2个疗程,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阴虚火旺型

病因:肝肾阴虚,阴血不足,导致胃中阴虚火旺,出现上腹灼热、口干口渴等症状。

治法:滋阴降火,益肾养胃。

方药:六味地黄汤,六味丸。

临床疗效: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六味丸方可滋阴养肾,起到了滋阴润燥的作用,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

二、临床疗效观察

1.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

2. 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治疗后,患者的不适感、食欲、体重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体重增加、食欲提高、不适感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的随访时间内再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疗法临床效果论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疗法临床效果论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疗法临床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以期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对症治疗的方法,观察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康复21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效果显著,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措施。【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疗法;临床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易癌变等特点[2]。患者经常出现上腹部饱胀、烧灼痛、钝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胃粘膜发生萎缩性病变而出现慢性炎症,此病情无明显规律性,患者胃粘膜可能发生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病变。依据中医辨证疗法,此病可分为脾胃虚弱型、湿热中阻型、中焦瘀阻型及瘀毒壅盛型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收治的65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9例,病程半年到22年不等,年龄范围28-72岁。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萎缩,其中重度萎缩14例、中度萎缩32例、轻度萎缩19例,部分患者伴有重度肠化生10例、中度肠化生22例、轻度肠化生32例,以及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轻度非典型增生21例。1.2 临床表现大部分人有上腹部胀痛、早饱和痞闷的症状,为38例。出现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症状患者26例。存在便秘、腹

泻症状的患者7例,而有4例患者无自觉症状。

1.3 诊断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如下诊断标准:①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消瘦、贫血等症状;②病理学上,胃粘膜腺体上皮细胞数量减少,萎缩腺体间的纤维组织有增生、炎性浸润现象,固有腺体缩小、化生,出现肠上皮化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并被管状小腺体取代;③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萎缩,血管暴露。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赏析
传承 仁术。
1 病 机 阐 微
情志失调 ,肝失疏泄 ,木郁克土 ,肝 胃不和 ,气机阻滞 , 血行 不畅 ,瘀 阻胃络 ,凝结 日久为本病 。田泽 6 j 也认
为本病病位在脾 胃,与肝脏 关系密切 ,多为本虚标 实。 而李老认 为,本病虽 以脾 胃虚寒 ,肝气犯 胃、气滞 血瘀 , 饮食停滞为常见病因 ,但多是 由于为病久延不愈 ,或温 热病伤阴及药物 的副作用耗伤 胃阴而致 。
稿 之 模 板 撰 写论 文 。凡 此 类 论 文 ,均将 列入 “ 京 2 世 纪环 球 中 医 药 网络 教 育 中心 十 二 五科 技 攻 关项 目 ( : 1 2TC 0 ” 北 1 No 2 C15 M0 1) 中统 一 管理 ,欢迎 来稿 ! 本 刊 编 辑 部
国 医大 师 李振 华 教 授 治 疗 慢 性 萎缩 性 胃炎 验 案 赏析 ※
※基金项 目: 北京 2 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 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
目【 o:2 c1 5 CM0 】 N 1 2T 01
对于本病 的治疗 ,石爱伟[宜 用疏肝和 胃、健脾和 7 J 胃、补 肾和 胃三法来治疗 。祁丽杰【针对本病 的病理基 8 】 础 ,认 为主要应 以活血 理气、温 中养 胃为主 。陈建雄 [ 9 等认 为治疗宜重在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姚杰 良L 认为 1 卅 治疗 宜针对 不同病 因,分别采取疏肝和 胃、健脾益 胃, 清肝和 胃、活 血化瘀 等法 ;丁家祥[] 1等认 为根据 “ 1 肾为 胃之关 ”理论,治疗本病宜从 肾治 胃,通过滋 肾阳而养 胃阴 。因为肾中所藏之真 阴,乃诸 阴液之本 ,亦 为脾 胃 阴液生化之源。任世玉 】 认为治疗本病宜用补气升 阳、 甘寒濡润 、辛开苦降之法 ;文 明 】 针对本病 的病机特 点和 临床特征 ,认 为宜采用养 阴益 胃为主 ,佐 以益气健 脾 治疗 。而李老认 为,本病 多见于 胃病后期 ,多为气 阴 衰败居 多,治宜从益气 补阴入手 ,以酸甘化 阴,益气和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胃安散-----专治萎缩性胃炎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胃安散-----专治萎缩性胃炎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胃安散-----专治萎缩性胃炎

胃安散

【组成】生黄芪、莪术、潞党参、淮山药、蒲公英、枸杞子、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炮穿山甲、木蝴蝶、凤凰衣、甘草等。

【用法】共碾极细末,每服4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阳虚则加良姜、炒白术各60克,荜茇30克。

【功用】益气消瘀,养胃制肝,温脾化湿。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溃疡病。

【方义】朱老认为,慢性萎缩性

施治,各有侧重。就其病理而言则一,故凡病理切片报告,见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均应加刺猬皮、炮穿山甲,以软坚散结,消息肉,化瘀滞。舌质红,脉弦者,可再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白

英等。黄芪配莪术,能益气化瘀,剂量宜视症情而增减,有祛瘀生新之功,坚持服用,病变往往可消弭于无形。疼痛甚著,应加用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失笑散,因其不仅善于止痛,而且有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和神经血管营养,从而促使肠化生和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余之经验,凡脘胀甚者,徐长卿必不可少,以其善于行气消胀,缓急止痛。至于凤凰衣、木蝴蝶二药,功擅养阴清肺,通常均用于久咳、咽痛、音哑,其实还有补虚、宽中,消除慢性炎症及促进食欲之功,朱老说临床对于溃疡病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屡用得效。

朱批点睛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整个病程中是错综复杂的,有时较单一,有时诸多症情同时出现,辨治贵在辨证明确,切中病机,切忌见病治病,就事论事。我在选方用药时,以“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为根据,各有侧重,虚实兼顾,力求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祛邪不伤正,理气而不伤阴。一旦药中肯綮,则应坚持服药,不宜轻易更方。如药后病情已获好转,续予散剂冲服,一则服用方便,患者易于坚持,以巩固疗效;二则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若用之得宜,则效如桴鼓。除此之外,尚应注意饮食,掌握食疗,调节情志,避免忧怒,以利于胃体之康复,疗效之巩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
2 辨证论治
本病病机, 主要表现为气虚、 气滞、 寒凝、 血痕之特 点; 尚有肝失条达, 胃失和降, 痰湿中阻, 而表现蕴湿化 热, 伤及胃阴之病理特点。 因此笔者对本病常分气虚寒
10 2 .
W O R L D CH IN E SE M E D IC IN E
M a r . 200 7 , V o l. 2 , N o . 2
1 病 因病机
滞型和阴虚痰热型论治。临床上以前者多见, 根据“ 久 病久虚致痰”“ 、气滞血癖”“ 、寒凝血痕” 等理论及笔者 的临床经验, 健脾、 益气、 理气、 祛寮. 温中, 即调气法与 活血化痰法并用 , 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2. 1 气虚寒滞型:上腹部胀闷, 疼痛, 暖气, 遇寒加重, 得热则舒 , 倦怠懒动, 纳谷减少, 大便塘稀, 舌淡暗, 或
杀 HP 以消弱其攻击性, 两者相辅相成, 达到治疗 HP 感染的 目的。 在随症加减方面, 当伴有结节隆起和肠上皮化生
20g , 延胡索 20g,获术 20g, 白花蛇舌草 20g , 水煎服。
服 2 剂胀痛减轻 , 效不更方, 守方继进。服 6 剂纳
谷增加, 精神尚可, 仍有隐痛不适, 原方加炙甘草 9g ,
继服 7 剂, 诸症悉除。嘱其坚持服药 2, 3 个疗程, 以巩
固疗效 。
者, 加三棱 20g , 炒穿山甲9g , 15g , 海藻 另加服水蛙粉 5g(每日 早晚分冲) 。伴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者, 减去五味子、 乌梅, 加白及 l og, 三七粉 4g(早晚分 冲) , 海缥峭 30g。 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的胃赫膜固有

国医大师治萎缩性胃炎

国医大师治萎缩性胃炎

国医大师治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一般即指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表面反复炎症受到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往往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黏膜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层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而且往往是癌变的前期表现。病因可能与遗传,重金属接触.放射治疗,缺铁性贫血,慢性肝病,免疫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甚或饮食因素,精神因素有关。西医治疗方面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起来非常棘手。传统中医在此方面则有比较独特的优势。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脾胃虚寒四肢怕冷,胃脘不适或微痛,喜热食,食冷发病,喜用手按或热熨,得按痛减,泛吐清涎,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或沉。

胃热阴虚胃脘不适,时有痞塞,灼热,饥不欲食,Lj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形体消瘦。胃痛常由热性食物诱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寒热夹杂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食欲减退,口苦口粘,大便不畅或时有干结。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胃气不足脘腹胀满,暖气呃逆,食后更感脘腹胀痛不适,神疲乏力,时有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气血亏虚素体虚弱,面色胱白,唇淡,食欲不振,易感冒,常自汗出,动则乏力气短,头晕心悸,胃痛隐隐,喜得揉按,空腹痛重,

进食缓解。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气滞血瘀每遇情志不畅而胃脘部不适、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按之明显,入夜痛甚,嗳气,饥不欲食,心烦少寐,口渴不欲饮。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涩。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论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论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为难治的一种。尽管其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因其与胃癌的发病关系密切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曾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即难以逆转,很多资料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经中医药治疗后,其病理改变不仅可以,逆转,有些病例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下面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畴,作者认为本病病变主要在脾胃肝,也有人认为本病与肾有关。发病原因不外乎外邪侵犯,情志失调,饮食伤胃及禀赋不足等,致病因素亦无外乎食湿痰瘀。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多从脾胃虚弱,胃阴受损,肝气犯胃论述,嗜食辛辣,长期饮酒,生冷无度而损伤脾胃;或因精神因素的反复刺激,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反胃;或郁久化火,耗伤胃阴所致。病初在经属气,病久入络属血,但总以脾胃为中心,以脾胃虚弱,胃阴受损,土虚木承,胃络瘀阻为本病主要病机。亦有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血瘀”。而从本病病程长,体质虚弱,长期消化不良,气血不足来分析,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生理上既能相互促进,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久而久之,酿成里虚之证,即脏腑气血不足,阴阳两虚,归纳为气血阴阳不足。由于本病的症候大多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多个脏器及气血湿热等,很少出现单一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

杂,寒热交错的病理现象。

1 证治分型

1.1 脾胃虚寒证见神疲乏力,胃脘隐隐痛,食后胀饱嗳气,得暖后缓解,大便多稀溏,神疲肢软,四肢易凉,舌质淡,脉沉细。治疗上应以健脾养胃,温中止痛为主。临床上常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重用饴糖意在补脾益气,和里缓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若泛酸者去饴糖,加吴茱萸温胃暖肝,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等温胃化饮,待胃痛缓解后,可用六君子汤巩固疗效,从而使胃肠运动的紊乱状态得以调整,胃部肌肉得以儒养,伸缩有力,诸证缓解。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肠化生;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中药汤剂中主药蒲公英入肝入胃,解热凉血;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柴胡、川芎、芍药、香附疏肝解郁;当归、牡丹皮、白芍、丹参养血和血化瘀;配以神曲、麦芽、枳壳调理脾胃助消化。诸药合用共奏解热凉血、和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化积之功效。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95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qu yanhong

abstract: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belongs to chinese medicine “epigastric pain, bloating, noisy” category,is a chronic process of gastric mucosa injury and repair,the main pathological features is inflammation, atrophy,intestinal metaplasia; the patients in the stomach, relates to the liver and spleen. deco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dandelion into the liver into the stomach, dangshen, fuling,heat liangxue; atractylodes, zhigancao spleen qi;bupleurum, chuanxiong, peony, rhizoma cyperi shugan jieyu;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是胃粘膜损伤

与修复的慢性过程。多是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不愈而导致,患者多表现为上

腹部不适,饱胀感,尤其早上更为明显,进食稍微多一点,便会出现明显的腹胀,有着伴有腹痛。更甚者消化不良,嗳气,纳差,出现全身症状,贫血、消瘦、精

神不振。但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与病变程度也不完全一致。所以,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进

行辨证施治。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施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与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部

胀满,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患者病理特点为胃黏膜萎缩,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发生癌变等。临床上确诊该

病的金指标为胃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等。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彻底治疗改病的有

效方法。而中医辨证施治,在治疗该病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且疗效非常显著。现

结合中医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

主要特征。有学者认为该病具有本虚标实、滞损交加的病机特点,笔者结合自己

的临床经验,认为中医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之说,慢性萎缩性胃炎

也不例外。

1.1内因情志不舒,郁怒思虑。“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同时肝属木,喜

条达,主疏泄,若谋虑不遂,情志郁怒,则伤肝,肝失条达之性而横逆犯胃。由

于胃属土,五行中木克土,本属于正克,而此时肝气已经横逆,致使胃气失于和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传统中医药

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因素

有关。因此,在中医领域内,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被广泛应用。本

文将从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出发,观察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

床疗效。

根据中医辨证疗法,中医将胃病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脾胃虚弱症、湿

热胃病、肝胃气滞症等。根据不同的证型来制定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言,常见的中医辨证是脾胃虚弱证和湿热胃病证。

对于脾胃虚弱证,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具体

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

习惯,避免冷热刺激、杂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临床上观察到,辩证

施治的患者往往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明显改善,食

欲增加,体重回升,胃黏膜恢复较快。

对于湿热胃病证,中医常常使用清热利湿、解毒的中药。常用中药有

黄连、黄芩、苦参等。此外,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等。通过中医辩证施治,患者往往可以明显感觉到胃部的不适症状减轻,如胃痛、胃胀、恶心等。胃黏膜炎症程度减轻,排便次数正常,胃酸

分泌水平也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根据

临床观察,中医辩证施治可以减轻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恢复食欲,体重

增加,胃黏膜炎症程度减轻。中医辨证施治可以从调整脾胃功能入手,改

善胃病的根本原因。此外,辨证施治还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使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疗

效评价研究

一、概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规律,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医籍中就有相关记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湿热内蕴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脾胃、调和气血、清热利湿等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副作用小、复发率低、长期疗效稳定等。目前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尚显不足,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规律,包括常见的证型、症状特点、治法方药等。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腺体萎缩、变薄,黏膜肌层增厚,或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为病理特点。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上腹部饱胀、疼痛、嗳气、反酸、恶心、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感染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

“徐老,我是不是得了癌症了,某某医院的某专家说我的病是癌症前期,治不好了,只能定期检查”

近几年由于大环境的恶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几乎每个到你好名老中医堂就诊的患者刚到时就会和徐振盛教授这样诉说自己的病情,言语中难以掩饰自己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奈。

萎缩性胃炎到底能否治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现代医学的病理诊断名称。由于国内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本病的病理诊断有所增多。其临床表现,是以胃脘痞满胀痛,病程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形体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胃痞”和“胃脘痛”的范畴。

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均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其机理与中医胃阴不足,津液缺乏相通。先贤唐容川说:“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故胃阴不足乃是本病之根本所在。然临床中,由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血瘀络滞,湿热阻滞者亦不少见,故要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著名中医专家、北京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你好名老中医堂)特约出诊专家徐振盛教授,以他从医60年的丰富经验,结合8个病例来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方法的谈话内容:

胃阴不足型宜益胃养阴法:

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胃气的强弱又与胃阴密切相关,当胃阴充足,胃才能得以顺降,能化生水谷,并游溢精气输津液。若胃阴不足,临床上可见纳呆不化,胃脘痞满,嘈杂不舒,如烧灼感;饥饿而不欲食,食则胃脘胀满,甚则作痛;津不上承则口干舌燥,液不下施则大便燥结;阴虚内热则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

质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或弦数。治疗上以益胃养阴为主。处方:生地、当归、北沙参、麦冬、白芍、石斛、香橼皮、枳实、决明子、甘草、枸杞子、川楝子、生山楂、乌梅。

例一:姚×,女,55岁,军人。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三年,呈针刺样,时为隐痛,食后胀满作痛,平素腹胀,伴泛酸、烧心、嗳气,口干喜热饮,大便时干,先后三次做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肝胃阴虚,治宜养阴疏肝益胃。处方:生地、当归、北沙参、麦冬、石斛、白芍、香附、黄连、元胡粉(冲服)、枸杞子、川楝子、陈皮、吴茱萸、焦三仙。以次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两月后症状明显减轻。

中气不足型宜补中益气法:

萎缩性胃炎发病之初,胃虚脾弱者不多,至中后期,随着病情之发展,常出现胃病及脾,阴损及阳,中气不足之证。临床上见胃脘痞满,食纳不佳,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或质软不成形,形体消瘦或伴有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沉弱。治疗上以补中益气为主。处方: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炒白术、茯苓、柴胡、升麻、陈皮、生苡仁、白芍、广木香、元胡粉(冲服)、生姜、大枣(切)。

例二:徐××,女,45岁,干部。素有胃下垂病史二十余年,现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食,嗳气频作,肠鸣,食后脘腹堵塞,每日进食二三两,身倦乏力,大便干,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细弱。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此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治宜益气升提,和胃健脾,理气消胀。处方:黄芪、当归、云苓、炒白术、党参、炙甘草、鸡内金、陈皮、升麻、柴胡、炒枳壳、广木香、焦三仙。后因大便干,加入决明子、炒莱菔子、焦槟榔、川军等。服药后痞满脘痛消失,肠鸣大减,食纳增加,二便正常,自觉很好。

脾胃虚寒型宜温阳散寒法:

萎缩性胃炎患者,初起以阴虚为多,中期渐出现气虚者,若日久失治,则运化无力,气血两亏,导致阳虚,临床上见脘腹痞满时痛,喜暖喜按,按之痛减,纳少,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便溏或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若甚者又可兼有腰膝酸软、眩晕、健忘、畏寒怕冷等肾阳虚症状。这一类病人的胃镜检查,多为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多呈重度萎缩的改变。治疗上以温阳散寒法为主。处方:黄芪、党参、白芍、炙甘草、熟附子、肉桂末(分冲)、乌药、干姜、炒白术、陈皮、焦山楂、乌梅、大枣(切)。

例三:刘××,男,41岁,干部。胃脘疼痛七年余,平卧时轻,站立后加重,形体消瘦,纳差,身倦乏力,脘腹喜暖喜按,大便溏薄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脉沉迟。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均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及幽门管小弯侧糜烂。诊为脾胃虚寒,治以温阳散寒。处方: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白芍、元胡、良姜、香附、炙甘草、肉桂粉(冲服)、乌药、生姜、大枣(切)。服此方后症状大减,继以温中散寒的方药巩固之,病情明显好转。

肝郁气滞型宜疏肝理气法:

胃为传化之府,以通降为顺。然其通降之性又需肝气的正常疏泄条达才能完成,若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则造成气机壅滞,形成气滞、食积、湿阻、火郁、血瘀等诸症,临床上常见到脘腹胁胀,遇怒则甚,头晕目眩,口苦口干,纳呆不欲食,呃逆不舒,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或弦细。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法为主。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香附、川芎、郁金、川楝子、佛手、吴茱萸、黄连、青皮、决明子。

例四:张××,女,47岁,工人。胃脘胀痛四年,加重半年,恼怒后加重,呃逆,嗳气,烧灼感,行走时脘痛尤甚,食纳不佳,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稍暗,苔薄黄,脉弦细。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辨证为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止痛为主。处方: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香附、川芎、丹参、砂仁、郁金、陈皮、川楝子、广木香。

此方连服七剂,胃脘疼痛消失,余症亦大有好转,唯觉脘部有压迫感,前方加鸡内金、炒莱菔子以巩固。

胃气上逆型宜和胃降逆法:

胃为水谷之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而为逆。胃得以降则水谷能正常腐熟,糟粕可正常排出,若胃气失于和降,阻滞于中,则胃脘痞满胀痛,呃逆频发,甚则呕吐、纳呆、便秘,舌暗苔黄腻,脉弦细。治疗上以和胃降逆法为主。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枳实、乌梅、竹茹、苏梗、砂仁、广木香、旋复花、代赭石、焦三仙、生姜。

例五:康××,女,26岁,工人。胃脘痛十余年,近来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纳不佳,食后腹胀,大便不畅,心悸,头晕,舌红苔少,脉沉细。胃镜检查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及胆汁返流。辨证为胆热上扰,胃气不降,治宜和胃降逆止呕,理气止痛。处方:旋复花、代赭石、枳实、竹茹、黄连、吴茱萸、半夏、茯苓、陈皮、乌梅、苏梗、生姜、广木香。以此方加减,服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瘀血阻络型宜活血化瘀法:

萎缩性胃炎一般初起病在气分,以胀为主,久则血瘀阻络,以痛为主。临床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可有血瘀之变。造成瘀血的原因:一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二为久病入络;三为胃阴不足,化热络伤,血凝积为瘀。临床表现为胃脘刺痛,固定不移,舌暗红或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处方:丹参、砂仁、檀香、当归、川芎、乌药、香附、元胡、赤芍、炒枳壳、炙甘草、香橼、炒五灵脂、蒲黄、焦山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