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任务教程模板_项目3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技术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教案(谢希仁)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帧开始 开始 发送 帧首部
帧结束 帧尾部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帧开始符
SOH
帧结束符 装在帧中的数据部分
EOT

发送在前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2. 透明传输
出现了“EOT” 完整的帧 发送 在前 数据部分
SOH EOT EOT
被接收端 误认为是一个帧
被接收端当作无效帧而丢弃




现在 k = 6, M = 101001。 设 n = 3, 除数 P = 1101, 被除数是 2nM = 101001000。 模 2 运算的结果是:商 Q = 110101, 余数 R = 001。 把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 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M + R 即:101001001,共 (k + n) 位。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现在全世界t Protocol)。 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 般都是使用 PPP 协议。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用户到 ISP 的链路使用 PPP 协议
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
主机 H1 电话网 H1 应用层
路由器 R1
局域网
路由器 R2
广域网
路由器 R3 局域网
主机 H2
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帧的流动
R1
网络层 链路层
H2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R2
网络层 链路层
R3
网络层 链路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教材

计算机网络教材

计算机网络教材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

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大家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编写一本全面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势在必行。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第二章:物理层2.1 通信基础知识2.2 传输媒体与信号2.3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2.4 典型物理层设备和标准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基本概念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3 差错检测与纠正技术3.4 数据链路层设备和标准第四章: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基本概念4.2 IP协议与IP地址4.3 网络层设备和标准4.4 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协议第五章: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基本概念5.2 TCP协议和UDP协议5.3 传输层设备和标准5.4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第六章: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基本概念6.2 域名系统(DNS)6.3 文件传输协议(FTP)6.4 电子邮件协议(SMTP/POP3)6.5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7.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7.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7.3 网络管理和监控第八章:无线网络与移动网络8.1 无线局域网(WLAN)8.2 蜂窝网络(GSM/3G/4G)8.3 移动Ad Hoc网络第九章: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9.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9.2 IPv6技术与应用9.3 云计算和大数据总结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将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技术和应用。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教材能够对读者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帮助,并为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1 局域网(LAN)1.3.2 城域网(MAN)1.3.3 广域网(WAN)1.3.4 互联网(Internet)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特点1.4.1 功能1.4.2 特点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1.5.1 互联网应用1.5.2 企业内部网络1.5.3 科研教育机构网络1.5.4 军事通信网络1.6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6.1 OSI参考模型1.6.2 TCP/IP参考模型第二章:物理层2.1 物理层的定义和作用2.2 信道的基本概念2.3 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1 数据信号的基本特征2.3.2 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3 模拟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4 编码技术2.4.1 奇偶校验码2.4.2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2.4.3 海明码2.5 数据传输方式2.5.1 单工传输2.5.2 半双工传输2.5.3 全双工传输2.6 传输介质2.6.1 有线介质2.6.2 无线介质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作用3.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3.3 HDLC协议3.3.1 HDLC基本概念3.4 PPP协议3.4.1 PPP基本概念3.5 以太网3.5.1 以太网的基本概念3.5.2 以太网的帧格式3.6 虚拟局域网(VLAN)3.6.1 VLAN的基本概念3.6.2 VLAN的实现方式3.7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3.7.1 总线型拓扑结构3.7.2 星型拓扑结构3.7.3 环型拓扑结构第四章: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定义和作用4.2 网络层的功能4.3 IP协议4.3.1 IP基本概念4.3.2 IP地质分类4.3.3 子网划分及划分规则4.4 路由协议4.4.1 静态路由4.4.2 动态路由4.5 ARP协议4.5.1 ARP基本概念4.5.2 ARP请求与应答4.6 ICMP协议4.6.1 ICMP基本概念4.6.2 ICMP消息类型第五章: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定义和作用5.2 传输层的功能5.3 TCP协议5.3.1 TCP基础概念5.3.2 TCP的连接管理5.3.3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5.4 UDP协议5.4.1 UDP基本概念5.5 端口和套接字5.5.1 端口的概念5.5.2 套接字的概念第六章: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定义和作用6.2 DNS协议6.2.1 DNS基本概念6.2.2 DNS域名解析过程6.2.3 DNS消息格式6.3 HTTP协议6.3.1 HTTP基本概念6.3.2 HTTP请求和响应6.4 FTP协议6.4.1 FTP基本概念6.4.2 FTP的工作模式6.5 SMTP协议6.5.1 SMTP基本概念6.5.2 SMTP消息格式附件:附件一:OSI参考模型图附件二:TCP/IP参考模型图附件三:HDLC帧格式示例附件四:以太网帧格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是一系列法律和准则,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免受滥用和不当使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 第二版 项目3 单子网的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 第二版 项目3 单子网的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3.3 项目实践
任务3-1 Cisco Packet Tracer 6.0软件的使用
(7)系统开始安装,如图3-12所示。单击“Finish”,安装完毕 。如图3-13所示。
— 14 —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3.3 项目实践
任务3-1 Cisco Packet Tracer 6.0软件的使用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3.2 项目知识准备
3.2.1 局域网的特点 1.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
5.局域网属单一组织拥有
2.数据传输速率高
— 4—
4.出错率低
3.传输延时小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3.2 项目知识准备
3.2.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 5—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2)选择“I accept the agreement”,接受协 议约定,选择“Next”进入 下一步。如图3-7所示。
— 11 —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3.3 项目实践
— 12 —
任务3-1 Cisco Packet Tracer 6.0软件的使用
(3)安装在C:盘, 选择“Next”进入下一步。如图3-8所示。 (4)默认软件名字为“Cisco Packet Tracer”, 选择“Next”进入下一步。如图3-9所示。
3.2 项目知识准备
3.2.3 局域网的分类 ➢ 1.以太网 (Ethernet)
10Mb/s 以太网
100Mb/s 以太网
— 6—
1000Mb/ s以太网
项目三 单子网的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应用1.2学时安排:本课程为64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1.3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2.1教学内容:2.1.1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互联网协议族与协议分层2.1.2物理层-数据通信与传输介质-信道复用与调制解调技术2.1.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协议-以太网与局域网技术-虚拟局域网与网桥-无线局域网技术2.1.4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与协议-IP协议与路由算法-IPv6协议与转换技术2.1.5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与协议-TCP与UDP协议的比较与应用2.1.6应用层-应用层的功能与协议-HTTP、DNS、FTP、SMTP等常用应用层协议- P2P 技术与 Web 技术2.1.7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VPN与加密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2.1.8网络管理-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网络故障诊断与处理-网络管理工具与策略2.2教学进度:按上述内容划分,理论教学部分为40学时,实践操作部分为24学时。

具体进度如下:-第1-2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4周:物理层-第5-8周:数据链路层-第9-11周:网络层-第12-14周:传输层-第15-17周:应用层-第18-19周:网络安全-第20-21周:网络管理-第22-23周:实践操作-第24周:复习与总结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3.2教学手段:课堂使用多媒体教辅,辅助教学实例演示,安排实验室操作实践,布置课外作业等。

四、教材与参考书4.2参考书:五、考核与评价5.1考核方式:本课程综合考核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网络技术》教学进度表

《网络技术》教学进度表
2
6
6
4
8
15
第12章Windows 2000网络服务
2
实验八WWW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实验九FTP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4
6
6
11
15
16
第13章Web服务器管理
4
实验九FTP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2
6
6
18
22
17
第14章FTP服务器管理
2
实验十实现跨交换机(二层)VLAN互访
实验十一网络高级应用
4
6
6
25
29
教学进度表
学年第学期
系教育技术专业级教研组组长(签字)
课程名称:网络技术任课教师:谢利东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教材编者:冯博琴、陈文革
日期


讲课内容分章和分节的名称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实习、实验
或科学研究
名称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2
3
26
2
1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4
4
4
2
6
6
第5章局域网技术
4
实验五用户管理
2
4
4
9
13
7
第5章局域网技术
2
实验五用户管理
4
4
4
16
20
8
第6章广域网
4
实验五用户管理
2
4
4
23
27
9
第7章网络层
2实验六文件共享和安全性4 Nhomakorabea4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以及常见的网络应用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深入理解,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核心原理。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介绍,各层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章:物理层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2.2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的分类,有线传输媒介和无线传输媒介的特点与应用。

2.3 编码与调制数字信号编码,调制方法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链路的定义,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3.2 介质访问控制随机访问、令牌传递和轮流传递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绍。

3.3 差错控制差错的分类,差错检测与差错纠正技术。

第四章: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网络层的定义和功能,IP协议及其特点。

4.2 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等常用的路由算法介绍。

4.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的方法及其作用。

第五章: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传输层的功能与服务,TCP与UDP协议的特点与应用。

5.2 可靠传输机制可靠传输的原理,滑动窗口协议和停止等待协议的实现。

第六章:应用层6.1 应用层基础应用层协议的定义,HTTP和DNS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介绍。

6.2 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数字证书与数字签名的原理与应用。

6.3 网络管理与性能调优网络管理的基本原则,性能调优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类60学时)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类60学时)

《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网络基础课程编码: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制人员:衣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网络基础》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基础》、《C语言》,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后续课程《网页设计》、《网络管理》、《路由器配置》、《网络设计与规划》、《Linux》等。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材。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的理念鉴于本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结合学生的身份与学习特点,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基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系统化,而是追求和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流程化,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工作中的典型任务的程序和技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多场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多场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

3.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4.学会使用网络命令和工具进行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

5.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OSI七层模型2.2TCP/IP协议栈2.3网络层协议2.4传输层协议2.5应用层协议3.数据通信基础3.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2传输介质3.3网络设备3.4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4.网络互联技术与设备4.1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4.2路由器与交换机4.3网络地质转换(NAT)4.4虚拟专用网络(VPN)5.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5.1网络诊断的基本方法5.2常用网络命令与工具5.3故障排除的步骤与技巧6.网络安全与防护6.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6.2网络攻击与防护技术6.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6.4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三、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网络环境进行讲解。

2.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原理。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4.定期进行课后练习和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1周:计算机网络概述2.第2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第3周:数据通信基础4.第4周:网络互联技术与设备5.第5周: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6.第6周:网络安全与防护7.第7周:复习与实验8.第8周:期末考试六、教学资源1.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IEEE、ACM、中国知网等3.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路由器、交换机等4.辅助软件:Wireshark、GNS3、VMware等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原理、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网络安全与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df

《计算机网络基础》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df

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0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03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帧,帧是包含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数据块,
用于在相邻节点之间进行传输。
帧的概念与格式
帧的概念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包含数据和控制信息的 数据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上层的数据被封装成帧进行传 输。
FTP服务
1 2 3
FTP的概念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的协议。
FTP的工作原理
FTP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用户通过FTP客户 端与FTP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文件的上传 或下载操作。
FTP的传输模式
FTP支持两种传输模式,分别是ASCII模式和二进 制模式。ASCII模式用于传输文本文件,二进制 模式用于传输二进制文件。
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城域网是一种在中等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是一种在大 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要点一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等功能 。其中,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使 得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交换信息;资源共 享使得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 据资源;分布式处理使得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07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组网技术)实训大纲+实训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组网技术)实训大纲+实训内容

计算机⽹络实训教程(组⽹技术)实训⼤纲+实训内容《计算机⽹络实训教程(组⽹技术)》课程实验⼤纲编制说明计算机⽹络技术课程是按照⽹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本科)培养⽅案要求开设的专业主⼲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物理层基础与应⽤、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络层基础与应⽤、传输层基础与应⽤、应⽤层基础与应⽤、⽹络设备应⽤技术、建⽴⽹络基础服务系统、公安计算机⽹络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要求学⽣了解⽹络相关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络协议、⽹络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以太⽹标准、传输层协议的作⽤;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局域⽹的⼯作原理、TCP/IP⽹络的核⼼技术、TCP/IP ⽹络的应⽤、⽹络的主要设备的应⽤、⽹络常见的基础服务⼦系统的实现技术等。

本实训课程是结合课本中所讲知识,让学⽣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课本中讲到的知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计算机⽹络实训教程(组⽹技术)三、课程类型:专业教育模块课程四、适⽤对象:⽹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本科)五、课程学时:60六、教学内容:实训项⽬⼀⽹络常⽤软件介绍⽬的:掌握CuteFTP、Serv-U、Wireshartk的基本使⽤⽅法。

内容:1、利⽤CuteFTP访问FTP站点。

2、利⽤Serv-U配置FTP站点。

3、利⽤Wireshark对⽹络包进⾏分析。

条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实训场所组织:1、教师讲解;2、学员根据⽼师讲解,按照试验报告完成试验,教师点评。

作业:学⽣提交实训⼩结思考和总结在你的主机上运⾏Wireshark,然后登陆你的邮箱,查看你的⽤户ID和密码是如何传送到邮件服务器的。

实训项⽬⼆双绞线的制作⽅法1、了解标准568A和568B⽹线的线序。

2、掌握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法。

3、掌握剥线/压线钳和普通⽹线测试仪的使⽤⽅法。

4、掌握双绞线连通性的测试⽅法。

内容:1、熟悉⽹络机房环境。

2、⼀般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全)

第一章:网络概述第一讲:网络定义、功能、发展 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网络的定义2、掌握网络的发展及各阶段特点3、掌握网络的功能教学重点:网络的功能教学难点: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1、广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狭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联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数据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等功能。

二、网络的发展:1、面向终端计算机系统21969年,美国的arpanet网络建立,四台计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标志计算机网络正式形成3、网络的成熟阶段(1)局域网的发展:lan操作系统的形成如:novell,nuix,windowsn nt 2000/2003及IEEE802体系形成(2)osi体系形成:Iso组织规定了网络规范,提出了osi模形4、网络的互联(internet)90年代,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联在一起够成了internet.5、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光纤作为一种传输介质,使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使网络速度进入到了下全新时代,标志着进入信息社会。

三、网络的发展方向:1、三网合一三网合一就是电话网(也叫电信网)数字网(也叫计算机网)和电视网可以在一起使用,最常见的案例就是中国电信的 ADSL了,可以接电话电脑和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在向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网络的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打电话、上网和看电视等多种服务2、“三金”工程形成1993年,朱镕基主持国务院会议时提出了建设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卡”“金关”工程。

金桥:属于信息的基础建设,是要建设中国的社会信息平台,建设国家的公共经济信息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5章 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5章  局域网技术

1.快速以太网 传输速率为 100Mbit/s 的以太网技术称为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技术。 1995 年 IEEE 802.3 委员会正式批准了 Fast Ethernet 802.3u 标准,规定了 4 种有关传输 介质的标准, 见表 5-2。
2.千兆以太网 数据传输速率为 1 000Mbit/s 的网络为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1996 年 IEEE802.3 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802.3z 工作组,制定了 1 000BASE-SX、1 000BASE-LX、1 000BASE-CX规范, 主要研究使用光纤与短距离屏蔽双绞线的物理层标准。 1997 年 IEEE802.3 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802.3ab 工作组,制定了 1 000BASE-T 规范,主要研究 使用长距离光纤与非屏蔽双绞线的物理层标准。具体标准见表 5-3。
3. 10BASE-T (1)具体含义。 10BASE-T 网络采用 3 类以上双绞线为传输介质,传输 10Mbit/s 的基带 信号, T 表示双绞线。 (2)规则。 10BASE-T 网络的端口通常为 RJ-45 接口,采用以集线器为中心的连接方式, 每台计算机到集线器的连接采用双绞线,其最大长度不超过 100m。 4. 10BASE-F (1)具体含义。 10BASE-F 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 10Mbit/s 的基带信号, F 表示光纤。 (2)规则。 10BASE-F 网络可用同步有源星状或无源星状结构来实现,最大网络长度分别 为 500m 和 200m。
2.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环网速率为 4Mbit/s 或 16Mbit/s,多数采用星状环结构,在逻辑上所有站点构成一 个闭合的环路。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如图 5-8 所示。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项目教程 项目2任务3组建小型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项目教程 项目2任务3组建小型局域网

3.1.3 相关知识
3.交换机的访问方式
要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首先要登录到交换机上。对于 交换机的访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通过带外方式对交换机进行管理。 通过Telnet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Web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交换机的访问方式
(1)通过带外方式管理交换机
S2126 (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
S2126 (config-if)#exit
S2126 (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 0 star
//配置Telnet登录密码为star
S2126 (config)#enable secret 1evel 15 0 star //配置特权密码为star
3.1.3 相关知识
6.交换机端口配置
(1)交换机端口 交换机端口是由交换机上的单个物理端口构成,只有二层交
换功能,分为Access Port和Trunk Port。Access Port和 Trunk Port的配置必须通过手动配置。 1)Access Port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2)Trunk Port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3.1认识交换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1995年出现了 最早的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具备 强大的交换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功能,交换 机和路由器已成为局域网组网的核心设备, 交换式以太网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组网方式。
3.1.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交换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理解并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交换机的三种不同的访问方式; 理解交换式网络三层模型。 2.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交换机的三种不同访问方式登录交换机; 能够完成交换机的不同命令模式之间的切换; 能掌握交换机各种命令,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 能够对交换机端口进行配置和查看端口信息; 能够进行交换机端口镜像的配置; 能够进行交换机三层端口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分层模型。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网络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类型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网络通信协议:、FTP、TCP、UDP等3. 协议分层: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4. 协议的实现:协议栈、协议编码和解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应用所依赖的通信协议。

2. 了解不同通信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网络硬件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教学内容:1. 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4. 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路由选择、交换机转发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作业与练习:1. 分析网络硬件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计划(56学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计划(56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20 -----20 学年第学期授课班级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授课时数56 其中:课堂教学:28 实验: 28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系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年月日1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1 周二1-4节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基础1.1.1 计算机网络定义1.1.2 计算机网络地产生与发展1.1.3 计算机网络地功能1.1.4 计算机网络地应用1.2 计算机网络类别1.2.1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1.2.2 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1.2.3 按其它地方法分类1.3 计算机网络地组成1.3.1 计算机网络地系统组成1.3.2 计算机网络地逻辑组成1.3.3 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地系统组成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2 周四5-8节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4 网络传输介质1.4.1 有线传输介质1.4.2 无线传输介质1.5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地发展1.5.1 三网融合有线传输介质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2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1.5.2 5G技术1.5.3 云计算1.5.4物联网1.5.5 大数据1.5.6 人工智能1.6 技能实训1.6.1 常用网络连接设备1.6.2 双绞线制作地方法3 周二1-4节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2.1 数据通信地基本概念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2.1.2 数据信号分类2.1.3 信道和信道地分类2.1.4 数据通信系统地基本结构2.1.5 数据通信地技术指标2.2 数据通信方式2.2.1 信道通信地工作方式2.2.2 数据地传输方式2.2.3 数据传输同步技术2.2.4 通信网络中节点地连接方式数据通信方式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3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2.2.5 数据传输地基本形式2.3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2.3.1 数据地编码类型2.3.2 数据地调制技术2.3.3 数据地编码技术2.4 数据交换技术2.4.1 电路交换技术2.4.2 报文交换技术2.4.3 分组交换技术2.4.4 数据交换方式比较2.4.5 高速交换技术4 周四5-8节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2.5 信道复用技术2.5.1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2.5.2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2.5.3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2.5.4 码分多路复用技术2.6 差错控制技术2.6.1 差错地产生2.6.2 差错控制编码信道复用技术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4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2.6.3 差错控制方法2.7 技能实训2.7.1 Visio工具软件地使用2.7.2 eNSP工具软件地使用5 周二1-4节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3.1.1 网络体系结构地概念3.1.2 网络体系地分层结构3.1.3 网络协议地概念3.1.4 网络层次结构中地相关概念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3.2.1 OSI参考模型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地功能3.2.3 OSI参考模型数据传输过程3.3 TCP/IP参考模型3.3.1 TCP/IP概述3.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地功能3.3.3 OSI/ISO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3.3.4 TCP/IP网际层协议3.3.5 TCP/IP传输层协议OSI/ISO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5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3.3.6 TCP/IP应用层协议6 周四5-8节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4 IPV4编址3.4.1 IPv4编址概述3.4.2 IPv4地址地表示方法3.4.3子网划分与规划3.5 IPV6编址3.5.1 IPv6概述3.5.2 IPv6报头结构与格式3.5.3 IPv6地址类型3.5.4 IPv6技术地新特性3.5.5 IPv4到IPv6地过渡技术3.6 技能实训3.6.1 构建局域网络实现资源共享3.6.2 共享网络打印机IPV4编址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7 周二1-4节第4章局域网技术4.1 局域网概述4.1.1 局域网地发展历程和其特点4.1.2 局域网地基本组成4.2 局域网地模型与标准局域网拓扑结构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6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4.2.1 局域网参考模型4.2.2 局域网地标准4.3 局域网地关键技术4.3.1 局域网拓扑结构4.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3.3 传输介质4.3.4 ARP与RARP工作原理8 周四5-8节第4章局域网技术4.4 以太网组网技术4.4.1 以太网概述4.4.2 以太网帧结构4.5 虚拟局域网技术4.5.1 VLAN概述4.5.2 端口类型4.6 无线局域网技术4.6.1 无线局域网概述4.6.2 无线局域网标准4.7 技能实训4.7.1 VLAN配置实例4.7.2无线局域网配置实例VLAN配置实例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7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9 周二1-4节第5章网络互连技术5.1 网络互连地基本概念5.1.1 网络互连简介5.1.2 网络互连地要求5.2 网络互连地类型与层次5.2.1 网络互连地类型5.2.2 网络互连地层次5.3 网络互连路由协议5.3.1路由协议选择5.3.2路由信息协议RIP5.3.3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5.4 技能实训5.4.1 静态路由配置实例5.4.2 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实例5.4.3 动态路由协议OSPF配置实例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实例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10 周四5-8节第6章广域网技术6.1 广域网概述6.1.1 广域网提供地服务和其特点6.1.2 广域网地基本组成与结构6.1.3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虚拟专用网络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8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6.2 广域网接入技术6.2.1 ISDN接入技术6.2.2 ADSL接入技术6.2.3 DDN接入技术6.2.4 Cable Modem接入技术6.2.6 光纤接入技术6.2.7 无线接入技术6.3 虚拟专用网络6.3.1虚拟专用网络概述6.3.2 虚拟专用网络分类11 周二1-4节第6章广域网技术6.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6.4.1 NAT概述6.4.2 静态NAT6.4.3 动态NAT6.4.4 端口多路复用PAT6.5 技能实训6.5.1 HDLC配置实例6.5.2端口多路复用PAT配置实例端口多路复用PAT配置实例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9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12 周四5-8节第7章Inter基础与应用7.1 INTER基础7.1.1 Inter概述7.1.2 Inter地管理机构7.1.3 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7.2 INTER地应用7.2.1 服务7.2.2 电子邮件服务7.2.3 文件传输服务7.2.4 域名系统DNS服务7.2.5 远程登录服务7.2.6 电子商务服务7.3 INTER应用地发展趋势与热点7.4 技能实训7.4.1 RIPng配置实例7.4.2 OSPFv3配置实例RIPng配置实例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13 周二1-4节第8章网络操作系统8.1 网络操作系统地基本概念8.1.1 网络操作系统简介8.1.2 网络操作系统地基本功能Ubuntu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10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8.2 认识典型地网络操作系统8.2.1 网络操作系统发展8.2.2 网络操作系统地选用原则8.2.3 常见地网络操作系统特点8.3 技能实训8.3.1 虚拟机安装与使用8.3.2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安装8.3.3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4 周四5-8节第9章计算机网络安全9.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9.1.1 网络安全地相关知识9.1.2 网络安全地基本要素9.1.3 网络安全脆弱地原因9.1.4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9.2 计算机病毒9.2.1 计算机病毒地基本概念9.2.2 计算机病毒地检测与防治9.3 防火墙技术9.3.1 防火墙地基本概念9.3.2 防火墙端口区域和控制策略防火墙配置实例机房A401理论+实践/崔升广11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作业上课地点授课形式/指导教师9.3.3 防火墙地类型9.3.4 认识防火墙9.4 网络故障检测与管理9.4.1 网络故障概述9.4.2 常用地网络管理命令9.4.3 应用程序间地通信9.5 技能实训9.5.1 端口扫描器X-Scan工具地使用9.5.2 防火墙配置实例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章节一: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1.2 网络体系结构1.3 网络协议与标准1.4 OSI参考模型1.5 TCP/IP协议族章节二:物理层2.1 信号与噪声2.2 传输介质2.3 传输介质的特性和分类2.4 调制与解调技术2.5 数字传输技术章节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3.2 帧的结构和帧的同步3.3 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3.4 CSMA/CD和以太网3.5 虚拟局域网(VLAN)章节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4.2 数据包的传输与路由4.3 网际协议(IP)4.4 网络地址转换(NAT)4.5 路由器与路由算法章节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5.2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5.3 传输层连接管理5.4 TCP协议和UDP协议5.5 网络地址转换(NAT)章节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6.2 常见应用层协议6.3 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6.4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6.5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章节七:局域网和广域网7.1 局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2 以太网的搭建与管理7.3 VLAN的配置与管理7.4 广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5 光纤通信和载波通信章节八:无线网络技术8.1 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分类8.2 WLAN和WPAN8.3 Wi-Fi和蓝牙技术8.4 移动通信和移动网络8.5 无线传感器网络附件:附件一:网络设备配置示例附件二:常用网络命令手册附件三:网络拓扑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2. NAT:网络地址转换,一种网络协议技术,用于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

3. VLAN:虚拟局域网,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实现逻辑隔离和安全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计划一、实训背景和目标:1.1 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负责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1.2 目标本次实训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训内容和安排:2.1 实训内容2.1.1 网络概念和基本原理2.1.1.1 网络基本概念2.1.1.2 网络拓扑结构2.1.1.3 网络通信原理2.1.2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2.1.2.1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2.1.2.2 TCP/IP协议栈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1.3 IP地质和子网划分2.1.3.1 IP地质的分类和表示方法2.1.3.2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2.1.4 网络设备和协议2.1.4.1 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分类2.1.4.2 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应用2.2 实训安排2.2.1 实训时间:共计10周,每周实训2小时,共计20小时。

2.2.2 实训地点:计算机实验室。

2.2.3 实训内容:第1周:网络概念和基本原理第2周: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第3周:IP地质和子网划分第4周:网络设备和协议第5周:实践操作1:搭建简单的局域网第6周:实践操作2:配置IP地质和子网划分第7周:实践操作3:配置网络设备和协议第8周:实践操作4: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第9周:实践操作5:网络安全与防护第10周:实训总结和考核三、实训方法和评估方式:3.1 实训方法本实训以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的实训内容将会有相应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练习。

3.2 评估方式学生的实训成绩将根据平时实践操作成绩和实训考核成绩综合评估。

平时实践操作成绩占60%,实训考核成绩占40%。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一个标准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规范化和层次化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止等待协议的基本思想 HDLC是通用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 CSMA/CD的工作原理 令牌环网(Token Ring)的主要工作原理 令牌总线(Token Bus)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谢谢观看!
同标准的局域网
Page 16
任务4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属OSI第二层的设备,也被称为多端
口的网桥。其中每个端口构成一个独立的局 域网网段,交换机中有一个端口提供到主干 网的高速上行链路。
Page 17
任务4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
Page 21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令牌环网——IEEE 802.5标准 令牌环网由环状拓扑结构组成,各结点间采用
多站访问部件(MAU)连接在一起。 令牌(Token)是一种特殊的控制帧,令牌环(
Token Ring)是一条环路,信息沿着整个环路 单向流动,不存在路径选择的问题。为了保证 在环路上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任何时刻环路 中只能允许有一个结点发送数据。
任务4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中继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它不需要
了解帧的格式,也没有物理地址。中继器直 接连到以太网电缆上,并且不等一个完整的 帧发送过来就把信号从一根电缆发送到另一 根电缆上去。中继器连接的两根以太网电缆 称为网段。
Page 14
任务4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集线器( HUB ):是中继器的一种。集线器 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 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 结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结点上。
Page 28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FDDI光纤环网的特点
高传输速率 大容量 传输距离长、覆盖范围大 高可靠性 保密性好 可动态分布传输能力
Page 29
课程小结
数据链路层位于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传 输单位为帧。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链路管理、帧同步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将数据与控制信息 分开、透明传输机寻址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链路管理功能 帧同步功能 差错控制功能 流量控制功能 透明传输功能 寻址功能
Page 4
任务1 认识数据链路层 流量控制
不需要协议的数据传输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 连续重传请求(RQ)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相比具有的优点:
安装便捷 使用灵活 经济节约 易于扩展
Page 19
任务5 认识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无线HUB 无线接入点AP 无线网桥 无线网卡 无线天线
Page 20
任务5 认识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的分类 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 无线局域网产品
Page 8
任务2 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特点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 总线形结构
局域网的层次模型
物理层 媒体访问控制MAC 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Page 9
任务2 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IEEE 802标准系列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采用CSMA/CD介质访 问控制法。 CSMA/CD的工作原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冲突检测(CD) CSMA/ CD
Page 11
任务3 了解以太网标准
传统以太网:采用CSMA/CD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在一个局域网内只能同时有且仅有一个客户 端发送数据,其他客户端若要发送数据,必须 等待一段时间。
网桥: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联设备 ,用于连接两个局域网,扩展网络的距离。 它是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 转发。
透明网桥 源路径网桥
Page 15
任务4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是在多端口网桥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交换式以太网的主要特点
独占传输信道带宽 允许多对站点同时通信 可扩充性 交换式以太网可以与现有网络兼容,并可互联不
议是在点对点链路上运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协议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 供了一个标准方法。
PPP协议组成 PPP协议帧的格式 PPP协议的工作过程
Page 7
任务2 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网络,是将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各种 数据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通常用来将一个单位的办公区内的个人计 算机和其他办公设备连接起来,用以实现共享资 源和交换信息的目的。
截获令牌 接收并转发数据 清除数据帧且重发空令牌 空闲令牌在环路上高速循环
Page 24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令牌环网的主要特点
控制性能好,同一时刻,环上只有一个数据帧在传 送,采用了无冲突介质访问机制。
网上所有站点共享整个网络带宽。 有最小的传输延迟时间,令牌传输需要一定时间。 数据从一个结点传到另一个结点的时间是可以确定
直接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虚拟局域网概念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Page 18
任务5 认识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技术,取代旧式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 域网,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 视频信号。
Page 5
任务1 认识数据链路层 链路控制规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代表,此协议不 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 HDLC的操作方式
(1)非平衡配置 (2)平衡配置
HDLC的帧的结构
Page 6
任务1 认识数据链路层 点对点协议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协
Page 22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令牌环网帧结构
令牌由信息帧中的SD、AC、ED三个字段组成 。SD、ED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AC是访问控 制字段,共1个字节8位。
Page 23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对于令牌环网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如下
几个基本操作:
的,令牌循环一周的时间固定,可用于实时控制。 高负载工作时,由于没有冲突,因此网络具有较好
的响应特性。
Page 25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令牌总线局域网——IEEE 802.4标准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特点
Page 26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于80年代中期
发展起来一项局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数据 通信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以太网(10Mb/s)和令 牌网(4Mage 27
任务6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FDDI光纤环网的工作原理 具体工作过程为:
(1)令牌传递 (2)数据发送 (3)复制或转发数据帧 (4)数据帧清除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链路层及局域网 掌握数据链路层工作原理
了解局域网体系结构
Page 2
教学内容
认识数据链路层 了解局域网体系结构
了解以太网标准 掌握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
认识无线局域网 了解其他局域网技术
Page 3
任务1 认识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开放系统互连( 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提供相邻结点间透明、 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以太网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非 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多种传输介 质进行连接。版本有10Base-5、10Base-2、 10Base-T和10Base-F。
Page 12
任务3 了解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帧格式
快速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 万兆位以太网
Page 1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控制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信息的合 理传输,对信道进行合理分配的法。目前,局域网中较常 用的访问控制方法有3 种:用于以太网的带有冲突检测的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用于令牌环网的令牌控制 (Token Ring);以及令牌总线控制(Token Bus)。
Page 10
任务3 了解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Ethernet)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