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1今天看老残游记,读到老残拿了药水去救人,看看头上的题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过去几页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残续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这是本好书,淡淡的科技色彩杂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说来,清新异常。

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国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种改革方式,我国的知识分子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子,大部分是“有知识无文化”,而成为老残这样的人。

老残是一个热爱科技的人,而且不辞辛苦,愿意身体力行。

作者自称“燕北闲人”,状物描景很有点朴拙淡雅的情景。

他写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还是蛮好的,比如写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还评价说“撂在地上摔三截儿”(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时候,用“音细若发,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轻,能够飘上天或者冲上天)。

比如雪夜宿玙姑家,听玙姑演说佛道儒三家的异同,又听玙姑黄龙子等的“交响乐”一段,让人如入天堂,写玙姑颇有林下风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

只是临走的时候,黄龙子又玄不唧唧的说了一些预言,挺无聊的。

写翠花翠环的一段,也特别有意思,了解一些社会人情世态。

这三段,算是正好写了三个社会等级的女子。

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谋生的;翠环一等,则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种。

作者对黄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离之苦,通过翠环的口,写得如此细致,让我这个从没有经历过什么苦的人为之唏嘘。

这本书我之所以去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还是谁,说他初中时候看得课外书中最喜欢的。

所以就去看,是比较信任他们的话。

这一次去看,却发现原来我去年看过的,至少看过前五回。

可见我去年看书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真是可恶!《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2周六周日没事,浏览一下书架,拿下了一本古典名著,是《封神演义》和《老残游记》的合订本,内蒙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六本,八大古典名著,其中包括四大古典名著,剩下的四大就是《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我正在看的这两部。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1《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游历者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晚清社会现状。

这部作品对晚清中国的官僚制度、社会生活、人民疾苦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刘鹗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名叫“老残”的人物,通过他的游历,展现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中通过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通过对老残的自我介绍,让读者了解到老残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游历者。

他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对官僚腐败和社会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作者通过老残的观察和行动,向读者展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在小说的第二章,老残到了玉皇大帝面前,见到天境、太上老君、灶王爷等神仙,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老残对道教进行了批判。

他指出道教的存在使得人们忽视了真正的道德和正义,而追求虚幻的仙境和长生不老。

在小说的第三章,老残到了晚清官僚制度下,见到了一幕幕令人震惊的情景。

他描写了官僚们互相攀比、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行径,这些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在小说的第四章,老残到了晚清社会,见到了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情景。

他描写了人民的苦难、贫困和饥饿,这些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在小说的第五章,老残到了白妞、黑妞的家乡,见到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情景。

他描写了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描写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

在小说的第六章,老残到了晚清的江湖世界,见到了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情景。

他描写了江湖骗子的生活、行骗手段和江湖文化的种种弊病,这些描写展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通过《老残游记》的阅读,我对晚清中国的官僚制度、社会生活、人民疾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通过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民的苦难。

作者对道教的批判以及对江湖骗子的描写,展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_作文1250字_读书笔记_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_作文1250字_读书笔记_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是高鹗写的谴责小说,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我们对这部小说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老残游记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篇一《老残游记》正是在这以北京下出现的,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新文学的前驱,旧文学的墓场,可惜,文化的多元化在政治的一元化下抵消,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的成就与启示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只是在人们的头脑中以谴责小说家和谴责小说的定义规定着。

但当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到《老残游记》发表一百周年的今天的时候,我们却在寻找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新背景下发现他们新的时代价值。

回到现在,其实刘鹗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现在的思想仍旧需要改进,《老残游记》中所表现的政治理想、特别是吏治思想和太谷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重枷,但这种体现近代身世之情、家国之情、社会之情、种教之情的传世之作,却是一个中国人不甘屈辱,反帝反封,要求国家富强的思想品格的充分体现。

刘鹗和《老残游记》是现代话的另一种阐释,是民间力量的合理表达,清政府的极力扼杀是旧中国的历史悲剧,可幸的是,当代中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和海纳百川的理论勇气,刘鹗式的民间力量在当下有了千载难逢的施展才能的环境,《老残游记》复杂的思想内涵,将有助于我们对二十世纪转折时期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有更深的了解,这无疑是积极的,有益的,定将为我国的现代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篇二《老残游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认识晚清社会一部形象化档案。

作者刘鹗,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但自幼受到西方文化、近代科学的影响,精通医学、数学、水利工程、音律等,博学多才。

小说以老残的见闻为线索,描写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小说渗透了浓重的佛教思想,解脱、放下、自在,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慈悲救世的佛教精神。

从行医救人、姑子逸云关于“住世出世”的许多言谈,环翠的最终去向,及续集中老残梦游阴间等多个章节都有集中体现。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读书笔记篇1《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老残四处游历的所见所闻,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一面,被誉为批判封建社会的佳作。

刘鹗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比、象征等,来表现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他通过描绘繁华的济南和破败的曹州之间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

同时,他运用象征手法,如将白妞的回眸一笑比作"活脱的精神",将铁英化作济南的名胜之一百骏图,来表现他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和讽刺。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深地被老残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所打动。

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时,他并不退缩,而是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唤醒更多的人来改变这个社会。

同时,我也被老残对黄河的爱所感动,他不仅仅是一个游历者,更是一个关心民众、热爱自然的环保者。

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社会的黑暗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改善社会而努力。

总之,《老残游记》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游历记,更是一部批判社会黑暗面的佳作。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篇5《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方晓舟的游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吏的丑恶嘴脸,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生活。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文笔的细腻独到而广受好评。

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是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描绘。

方晓舟在游历过程中的见闻,不仅仅是表面的风景人情,更是深入到了社会的肌理。

从官吏的腐败到百姓的苦难,方晓舟以一种冷静而深刻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这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官吏的腐败,也让人对百姓的苦难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刘鹗的文笔细腻独到,语言简洁明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事物的本质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1当然可以,下面是一篇关于《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1.背景介绍:《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老残四处游历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包括官场腐败、百姓困苦等。

刘鹗在这本书中试图揭示社会的真相,呼唤社会的变革。

2.深入分析:《老残游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例如,在小说中,老残看到了许多官场腐败的现象,官员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的死活。

此外,小说还描绘了百姓的困苦生活,包括贫困、疾病和失业等。

这些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3.对比与参照:《老残游记》与其他古典小说相比,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例如,与《红楼梦》相比,它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西游记》相比,它更加强调人性的弱点,对官场腐败进行了更加犀利的批判。

4.个人观点:《老残游记》是一部揭示晚清社会真相的作品。

刘鹗通过描绘社会的种种弊病,试图唤醒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尽管其中有些描写过于残酷和犀利,但是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5.创作风格:《老残游记》的创作风格独特。

刘鹗善于运用冷静的笔调,描绘社会的真实面貌。

同时,他通过对主人公老残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关注社会、关心百姓的游侠形象。

这种形象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6.结论和评分:总的来说,《老残游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功地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真相。

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并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评分上,我会给这本书9.5分的高分。

虽然其中的描写可能过于残酷,但是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2《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老残四处游历的故事,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和官府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篇1《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刘鹗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这个人物,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示。

在这本游记中,刘鹗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鲜活、真实而又充满矛盾的社会。

《老残游记》的叙述结构十分独特。

刘鹗通过“游历”的方式,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现象、人民疾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刘鹗以“老残”的视角,游历了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通过这些地方的人和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刘鹗的文字所吸引。

他的笔触细腻,描绘的人物、景物生动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他的语言犀利,对社会问题的批判直戳人心,让人深思。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的疾苦,也让我更加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在书中,有许多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对山东名胜“蓬莱”的描绘,作者用生动的文字将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对山东济西道台刘书办贪污的描写,则让人对这个腐败官员的丑陋面目暴露无遗。

这些描写让我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刘鹗通过他的作品,将这些问题呈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的文字也让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

我认为,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改革和进步,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总的来说,《老残游记》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刘鹗的文字优美犀利,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深入人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我相信,这本书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篇2《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刘鹗观察深刻,文笔犀利,作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剖析,对官僚腐败进行了强烈谴责。

这本书融合了刘鹗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1当然可以,以下是一篇关于《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1.背景介绍:《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本书通过一个名叫“老残”的人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官场黑暗、社会不平进行揭露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刘鹗在这本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平等现象。

2.深入分析:《老残游记》以鲜明的讽刺手法,描绘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刘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平等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3.个人观点:《老残游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平等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更是一部思考人性和社会的作品。

作者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描绘,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让我们对于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对比与参照:与其他的讽刺小说相比,《老残游记》更加深刻和犀利。

作者刘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比其他的讽刺小说,这本书更加具有批判性和深刻性,对于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进行了更加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5.创作风格:《老残游记》的创作风格独特,刘鹗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读书笔记老残游记篇2《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游历山东时所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本书的主题主要是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对老残这个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种种不公和苦难。

老残是一个四处漂泊的人,他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困苦,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五篇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五篇

《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五篇《老残游记》的读书笔记个人书评1《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

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

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

但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全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__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

老残,原名铁英,号补残。

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可巧,天从不绝人之路,某日,老残偶遇摇串铃的道士,传授其治病技艺,包治百病,从此以后,老残一串铃铛闯天下,凭借高超的医术走上了他算不上飞黄腾达,却也可说是风生水起的游历生涯。

其实纵观老残发迹史,除了他的为人善良,品行忠厚之外,根本的原因主要还是他的行医技能,他的医术撑起了他之后的广阔天空,因此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得出,人有一技之长是多么的重要,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机会来临时刻,你有那本事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吗?文章开头,以老残梦境中同好友文章伯与德慧生相约拜访蓬莱仙境日出为线,引出了湖中大船中各色男男女女的不同智慧与看法,揭示乱世中老残目睹国事糜烂,再加上自身一生事业上的失败以及政治理想的幻灭,《老残游记》事实上也是他个人情感的寄托。

他曾在书中自叙:“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国家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鍊生因此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由此可知,《老残游记》为当时中国社会之缩影,更是作者一部以文字代替哭泣的著作。

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将它称之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原因。

在《老残游记》中,老残与官府的关系可以用若即若离来形容,算是半个官人,庄宫保、黄人瑞、王子谨、白子寿这些官员无不对其敬重有加,治水断案等公事如何决断也常向老残请教一二,可当“宫保要他搬进衙门去住,替他捐官”时,他便“半夜里逃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老残游记》是一部醒民救世的哭泣之作。

作者刘鹗是一个思想开明、力主实业救国的爱国人士,奉行“尊良知,尚实行”,但在腐朽的晚清王朝,他的作为受到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排挤,事业屡屡失败,最后竟落得个“勾结洋人,盗卖仓米”的罪名发配新疆,次年病逝。

刘鹗自言《老残游记》是其哭泣之作,在自序中,他解析“哭泣”,最后总结,“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若年轻时读此书,一定会感觉很痛快。

主人公老残是一个手摇串铃的走方郎中,在游历之中,代筹计策,请来武功巨擘坐镇,使酷吏治理之下的一县百姓免遭不幸;出资救妓出火坑,后又助其皈依佛门;修书助孤孀释奇冤,巧计勘破十三条人命大案……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老残,博学、睿智、侠肝义胆,堪称“文侠”,但凡侠义之举,总是让人心潮澎湃、心生敬慕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老残本是有着兼济天下宏愿之志士,喜爱结交奇人异士,原是相约倘若国家需要之日,俱要出来相助,其时讲舆地,讲阵图,讲制造,讲武功的,各样朋友都有。

后来明白: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其辈所讲所学,
全是无用的,故尔各人都弄个谋生之道,混饭吃去,把那雄心便抛入东洋大海去了。

痛惜家国之命运,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一叹也!
老残以独特的视角,直指晚清大厦摇摇欲坠的原因,虽切中要害但未指出根本。

书中第一回,老残做了一梦,一只大船在巨浪洪波中行将沉没,船上载满了人,老残认为驾驶的人并未曾错,错的是船上的水手,因为驾驶的人所缺的是一个指引方向的向盘,而水手却不顾船只沉没,坚决拒绝接受“最准的盘”。

类比书中故事,老残批判了那些表面“清廉的格登登的”实则刚愎自用、肆意残害百姓、滥杀无辜的“清官”,以及表面求贤若渴,实则昏谬无能、纵容“清官”肆虐的“好官”(在此,“清官”“好官”即是水手),却因自身局限,未曾指出酷吏、昏官误国的根本原因,也即那驾船的人才是关键之所在,此二叹也!
不能兼济天下,起码能补救残世。

痛感国弊民穷,老残并未放弃“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拯民于水火而得解脱”的人生理想,只是,自己本是那送去“最准的盘”的人,可以让大船向着正确的方向行驶,保得一船平安,而今只得在洪波巨浪中打救那一个又一个沉没的人,顾得这个又失了那个,一生所学及抱负,只得如此,三叹也!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生活。

”年逾不惑,愈能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悲情与
悲壮。

以此标准,老残亦是英雄,致敬所有的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