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2023年延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2023年延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延安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安市政府制定了2023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以下是延安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具体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涉及改造城市主干道、提升道路交通设施,提高城市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2. 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 城市供电改造项目:升级电网设施,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保障城市工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4.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水环境质量。
5. 城市燃气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城市燃气供应能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二、产业发展项目:1. 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选取若干个典型的农业示范基地,加大对其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新型产业园区,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产业项目,推动工业升级和转型。
3. 旅游度假区开发:加大对延安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打造特色旅游度假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体验。
4. 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并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城市改造项目:1.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对老旧小区的交通、绿化、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城市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城市环境整治的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3.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公园、文化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化休闲设施供给。
4. 城市居住区改造: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居住区,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民生活幸福感。
以上项目计划是政府结合当前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制定的。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的通知-延政发〔2016〕12号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的通知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的通知延政发〔201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延安市人民政府2016年4月15日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专业法律、法规、规范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是城市规划的指导性原则,适用于延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区以外的范围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第三条城市规划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原则。
第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四条城市性质定位: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
城市功能定位: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历史文化定位:追寻红色记忆,感受黄土风情。
城市规划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上述城市定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强化革命旧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弘扬、展示、体验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重塑历史风貌特色。
第五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
核心保护区为南至南桥,东西两侧至山脊线,北至石佛沟桥,东至嘉岭桥的“三山”围合区。
重点保护区为市区内168处不同等级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包括宝塔山、清凉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西北局、桥沟鲁艺、南泥湾、抗小、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会礼堂旧址、抗大、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保安处旧址,万佛洞石窟、古城墙遗址等。
延安市城市规划技术导则
延安市城市规划技术导则(稿件)第一章总则1.1、为了加强延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彰显圣地氛围,提升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环境。
加强延安城市山体沟道保护和利用工作,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游、生态优美的城市。
保护圣地,建设新区,疏解老城,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延安市区规划范围内,凡是在延安市区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都应遵守本导则。
第二章规划审批程序2.1、“三规合一”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三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的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划定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等,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目标。
“三规合一”工作以理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管理职能为主旨,加强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的衔接与协调,不编制新的规划,也不取代法定规划。
编制工作完成后,“三规”按照法定程序和内容各自进行调整完善。
2.2、市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参与的“三规合一”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制定工作方案、收集基础资料、开展部门调研、比对“三规”差异、规划衔接评估、划定“三规合一”控制线、制定实施保障措施等程序。
2.3、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审批程序第三章城市规划分区、五线控制3.1、老城区: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旅游服务、文化娱乐、观景购物、居住教育等;围绕上述功能,强化革命旧址、历史遗迹的保护、挖掘与利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的弘扬、展示和互动;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等配套服务设施;历史风貌的塑造和展现等。
中心老城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25•【字号】延政发〔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延安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5日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2月24日延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开启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征程 (2)第一章发展基础 (2)第二章发展环境 (8)第三章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9)第四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第五章战略定位 (13)第六章奋斗目标 (14)第二篇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18)第七章以后整理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8)第八章以高端能化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23)第九章以文化旅游催生服务业新优势 (28)第十章以新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33)第三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37)第十一章畅通区域经济循环 (37)第十二章扩大有效投资 (38)第十三章释放消费潜力 (39)第十四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0)第十五章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41)第四篇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45)第十六章优化区域布局 (45)第十七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52)第十八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6)第五篇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61)第十九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1)第二十章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64)第二十一章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67)第六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70)第二十二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0)第二十三章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73)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75)第七篇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78)第二十五章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78)第二十六章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9)第二十七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82)第二十八章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85)第二十九章推进健康延安建设 (87)第三十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1)第八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 (94)第三十一章推进法治延安建设 (94)第三十二章维护社会安全 (96)第三十三章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98)第三十四章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101)第九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03)第三十五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03)第三十六章规划保障措施 (104)第三十七章规划落实措施 (10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弘扬延安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7〕123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7.06.08施行日期2017.06.08文号陕政函〔2017〕123号主题类别城乡规划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7〕123号延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延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704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镇村布局,结合沿黄生态城镇带建设,在沿黄公路沿线重点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镇村。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3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
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2011年8月)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全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9万,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救国的出发点和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
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式国家,轩辕黄帝的陵寝安卧于我市黄陵县桥山的苍松翠柏之间,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溯源、谒祖祭奠的圣地。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成效十分显著、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2006年以来,全市GDP相继突破400、500、600、7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885.4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4.8%,人均GDP位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底的45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年均增长18.5%,人均财力位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4倍;7个县区先后跻身西部百强,6个县跨入陕西十强。
(二)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是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延安是国家能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全市已探明石油储量13.8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煤炭储量115亿吨。
建设一个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美丽延安
出了“做美延安”的构想。
现在,延安城市人口有50万,聚居在36平方公里的狭长川道里。
城市半径每增加1公里,仅可增加建设用地不足700亩。
在这样的前提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疏解老城区建设密度,保护好革命旧址就成为“做美延安”的当务之急。
延安缺地,但不缺山。
所以,“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个大胆的战略,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中疏”就是要把现在老市区的密度减下来,保护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产业。
“外扩”就是将老城部分城市功能扩到外面去,在山上另辟新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
在规划蓝图上,延安新区分为三个区域,共73.4平方公里,北区38平方公里,主要是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和居住区;南区32.3平方公里,主要是区级行政中心;凤凰山片区3.1平方公里,以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
而延安老城区,将被有效地保护起来,恢复革命旧址,挖掘文化内涵,凸显红色印记、陕北窑洞等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尽最大努力再现革命年代延安的历史风貌,向世界奉献一座展示红色文化、凝聚红色情结的巨大博物馆、一个追寻红色记忆,接受传统教育的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老城与新区,一个回归传统,承载历史,将成为人们汲取革命精神的源泉;一个时尚现代,发达超前,将实现圣地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
二者交相呼应,同样是未来延安的精彩组成。
目前,延安全市革命纪念地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出炉”,投资50.9亿元的红色革命旧址十大景区建设正式启动。
与陕文投、陕旅集团等文化实体合作,打造“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中心区,凤凰山文化产业园区、黄帝陵文化园区等,推出《梦回延安保卫战》、《延安颂》、《延安保育院》、《信天游》等常态化演出,加深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使延安真正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的经典之地,让革命圣地名至实归。
生态作后盾发展谋转型十三年的退耕还林,延安让昔日苍凉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装,退耕还林累计达到900多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几乎每一位对延安充满神秘感和敬畏的游客,来到延安后,会对山青水绿,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充满了惊诧和欣喜——“老照片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现在都是绿色的植被啊!”延安人深知这张“绿色名片”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像爱护眼睛一样虔诚地守护着绿色家园,兑现着对生态环境的承诺。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延安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也是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延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多年来的变革与发展,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经济发展概况延安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现代化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延安市是黄土高原区域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果业、中草药产业等。
农业生产逐渐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延安市也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门类。
延安市自建成原子能研究所以来,逐渐发展成为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同时,延安市也重点发展了旅游业,致力于打造红色旅游的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纪念馆。
二、开放以来的发展自开放以来,延安市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在农村方面,延安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推动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延安市也鼓励农民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延安市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市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延安市还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推动了工业发展和经济的多元化。
同时还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水平和人文素质。
三、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延安市在农业发展上注重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倡导绿色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优良的种苗、养殖技术,改良传统农作物品种,延安市农民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延安市还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规范农田水利,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延安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延安市积极发展农村旅游,通过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增加农民收入。
延安市还推广农村电商,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聚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绿色愿景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聚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绿色愿景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随着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新高度——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五位一体协调推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非常多的新提法。
美丽中国、珍爱自然,总书记在报告中把生态文明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我心潮澎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报告说出了担负着重要使命的林业战线的所有人的心声。
”十八大代表、宁夏林业研究所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健说。
这个在沙窝窝里与荒漠搏斗了大半辈子不掉泪、不屈服的女强人,像所有林业人一样,为报告中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自豪、激动。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22•【字号】延政办发〔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延安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22日延安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陕政发〔2020〕11号)要求,建立健全延安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延安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应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延安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省级“三线一单”框架下,以“优先保护单元不减少、重点管控单元面积相对稳定”为原则,结合“十四五”相关规划及发展需求,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优化提升全市区域“三线一单”布局,编制延安市“三线一单”,并于2021年底前发布实施。
三、主要任务(一)制定技术方案(2021年4月-6月底)落实工作经费,组建技术团队,编制完成延安市“三线一单”技术方案,6月底前报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协调领导小组审核。
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11条建议
的严重程 度差 异较 大 ,因而环保 投资水 力 度 。在榆林 、延 安 、西安、宝鸡 等经 平 应 因地 制宜 。但 省 内各 地普遍 存在 着 济实力 比较 强的 区域的环保 投资 指数应 %以上 ,其它 区域的环保 投资指数不 环保 投资水平 大大 低于环 境 问题的严 重 在4
维普资讯
陕西省在发展经济的 同时 ,也 十分重视生态环境 的保护 , 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环保投资水平不高 、重点流域 取 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那么 。怎样有效解决这些 问题呢?陕西省社会科学 院经济研究所 郭普松对此提 出 — —
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1条建议 1
的建设 。2 0 年 ,陕西实施 了五大环 保 重 。省 内的六条 主要河流 除 了陕南 的嘉 保 护 中的热点 问题 ,积极借 鉴 发达 国家 05 工程 。一 是城市 “ 创模 ” 工程 。宝鸡 作 陵江 、汉 江 、丹江 水质 总体较 好外 ,无 和 国内其 他省份 的成功 经验 ,开展 生态 为陕西第 二大城 市 ,率 先建 成全省 第一 定 河 轻 度 污 染 ,而 渭 河 与 延 河 污 染 依 补偿 的试 点、理论 和应 用研究 ,认真 总 个 国家环 境保护模 范城 市 。二 是生态 保 然严 重 ,排 亏问题 长期 难 以得 到有 效根 结 经验教训 ,修改 与完 善陕西 生态补偿
护工程 。新建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1 ,省 治 。 个
级 l 个 ,国家级 生 态示 范 区2 。三 是 2 个
方面 的地方 性法规 、政 策和措施 。严格
笔者 认为 ,一 个地 区的发展 不 能不 推行 政府 采购节 能和环 境标志 产品清 单 工业 污染源 治理 工 程 。查 办 了 l 2 污 考虑 自身 的资源禀 赋 、科技教 育实 力 、 3家 制度 ,进一 步扩大 节能 和环境 标志产 品 染企业 ,对 l 家企业 实行 强制清 洁生产 人 民的健 康水平 、环境 的 自净能力 等 因 政府 采购 范围 。严 格行 业准入 管理 ,清 8 审核 ,关闭8 家造 纸企业 。 四是 水污染 素 的约束 ,一 味的追 求经济 目标 ,盲 目 理 整顿高 耗能 、高污染 、低效 能产 业 , 5 防治工程 。启动 了渭 河污染 治理工 程 ,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市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市规划绿色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一。
绿色城市规划应该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到社会,从城市空间到城市生态,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管理,从城市建设到城市文化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推动城市现代化和生态保护。
首先,绿色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宏观方面的问题。
这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绿色城市规划要在这些方面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区、城市公共设施、生态保护区等。
同时,城市发展战略也要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城市产业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其次,在城市空间建设方面,绿色城市规划需要注重创新和环保。
绿色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合理设计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公园、公共广场等城市公共设施。
同时,城市建设也要以节能减排和环保为重点,采用环保型材料、绿色施工、建立可持续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设还应注重自然恢复力,尊重自然,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
第三,城市生态建设是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推进城市绿化、城市园林、城市水生态等,建设生态美好的城市。
城市生态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也涉及到社会生产和社会过程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将城市生态与城市中的各种生活、经济活动等有机结合,建设生态共生型城市。
最后,绿色城市规划还需要在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城市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城市政策的宏观调控和中央管理,实施城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城市文化方面,要构建城市文化体系,注重保护和发扬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总之,绿色城市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各方面需要紧密配合,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发展到环境保护,从城市规划到城市文化,全方位、多维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关于延安地区小城镇合理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关于延安地区小城镇合理规划和建设的思考□张莉萍【摘要】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延安地区属于能源化工基地,煤、油、气、盐等多个产业区,矿藏资源丰富。
延安中心城市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城市和石油化工城市。
【关键词】合理规划;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作者单位】张莉萍,安塞县建筑工程招标办公室延安市黄陵、延长、延川、安塞、子长、富县、洛川等重点建设小城镇,要把握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依托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资源优势,努力构建省级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
按照园区引领、城镇带动、项目支撑、三产富民的合理规划,在三到五年时间,以科学的规划编制为引领、增加投入力度、走工业主导、企地合作的特色道路。
构建城乡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经济强镇、生态宜居小城镇。
一、合理规划建设,统筹资源配置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延安地区重点示范镇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纷纷出台重要规划和重点城镇规划修编,即各乡镇总体规划、中心区域控制性详规、新区修建性详规、城市风貌规划、人口聚集规划,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突出资源的统筹与再分配,指导延安地区的经济发展,确保小城镇的规范有序发展。
利用新规划引领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定位———最佳人居小城镇、西部经济强镇、生态文化名镇,打造陕西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统筹城乡示范镇品牌工程。
以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和生态文明的原则进行规划编制,体现服务延安地区集团发展的需要,注意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综合协调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进行布局,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通过科学的规划为重点示范镇建设导航。
二、以新区建设为亮点,将城镇空间外展延安地区延长、延川等县,以标准化模块推进重点示范镇新区建设。
今年以来,榆林佳县坑镇坚持从实际出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拆、建、管”三项措施,投资近400万元,将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克服项目不到位、资金困难等不利因素,彻底整治镇区街道、供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的新跨越。
延安投千亿“削山造城”是否走对了路
延安投千亿“削山造城”是否走对了路2013-01-11 13:30:47 来源:中华建筑报作者:洪鸿通讯员何方8个月前,一场打造新城的运动在“红都”延安拉开帷幕。
延安拟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四个步骤,用10年的时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延安新区。
据称,延安正在实施的这一“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
“这项工程如此浩大,须投资千亿!这么多钱拿来做慈善岂不是更好?用来造航母岂不是更好?填平的土地能建高楼吗?现代版‘愚公移山’,会不会有腐败贪官?如此巨大工程,会不会造福延安人民?”自推土机开始轰鸣的那天起,延安的街头巷尾,人们对一直对此议论纷纷。
延安投千亿“削山造城”自然条件成掣肘仅有50万人口的延安,凭借石油产业链以及红色革命历史,2011年人均GDP 就已突破8000美元,达到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中等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也位于陕西省前列。
然而,延安的发展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瓶颈。
延安城区三山(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抱,两河(延河、南河)环绕,城市设施主要在两河沿岸的川道和沟道上修建,呈“Y”字形分布,是典型的山区带状城市。
市区仅有两条主干道,不少路段还只能单行。
一到旅游旺季,外地游客常常找不到下榻的宾馆。
“城市的发展已经让延安人曾经引以为傲的老城区红色文化遗迹淹没在了高楼大厦之间,甚至连革命圣地的灵魂建筑——宝塔山景观也即将被现代化的建筑所淹没。
这让延安红色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也成为现实难题。
”延安市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功毅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安全城也就十几辆车。
当年建好这些马路时,感觉很宽敞,大街上安安静静的,可以在马路上慢慢溜达。
”延安人邢东说:“现在延安大街上连骑自行车的人基本都没有了,马路上根本没地儿留出自行车道。
路上车快车多,骑自行车已经成了危险的事情。
和大城市一样,堵车现在也是延安的家常便饭。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绿色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并分析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要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
同时,要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首先,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鼓励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其次,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支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严禁破坏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行为。
其次,鼓励开展生态恢复工程,推动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培育。
此外,还要加强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打击,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四、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需要加强环境教育,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还需要加强媒体的引导作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包括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
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努力奋斗。
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
中国革命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的 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黄土 风情文化,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石化、能源 产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规模 (2006-2020)
中心市区人口现状30万,近期40万,远期50万。 相应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现状30平方公里,近期40平方公里, 远期50平方公里。
(2)李渠组团位于中心市区以东11公里,东、西距姚店组团、 延安机场各5公里,座落在延河两岸,南岸西延铁路杨山站 (区段货运站)正在建设中,北岸西包、延马公路从组团建 成区中心通过,城市人口0.96万人,用地0.78平方公里。规 划作为全市仓储区,南岸区集中安排各类大型仓储用地,北 岸完善提高现建成区,并在其东侧扩大用地范围,形成主要 行政、商住区。近期人口1.80万人,用地1.30平方公里,远 期人口4.01万人,用地3.80平方公里。
(5)万花山组团位于中心市区西南16公里杜甫川上游的花 源屯村,山上苍松翠柏,山坡林草丰茂,花源屯村南侧山 麓有千亩野生矮牡丹,东有花木兰墓园,其间有人工湖, 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现有万花山管理处、万花山庄等单 位,有延万公路与中心市区相通。人口0.05万人,占地 1.62平方公里。规划该组团为旅游度假区,布置风景游览、 休疗养、旅游服务和居住等功能区,积极开发利用自然风 景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近期人口0.10万人,用地1.80平 方公里,远期人口0.20万人,用地2.00平方公里。
政策下的规划特色 围绕“三山两河”写意建设: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
把握延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命脉,以革命旧址和窑 洞建筑为基本元素符号,以黄土、灰砖为主要参 考色素,延续传承和挖掘创新城市文化,突出老 城建筑特色,提升新区构造品味。
规划中的部分问题
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促进延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制定《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为使该规划更趋完善、集思广益,现对该规划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如下:一、规划地域范围市域规划范围:延安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37037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宝塔区(除梁村乡、官屯乡)、安塞的真武洞镇、沿河湾镇、建华镇、王窑及甘泉县的城关镇、劳山镇,总面积约3704.5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北过境线、南至三十里铺、东至甘谷驿镇,西至裴庄,以及南泥湾镇区。
其中,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三、规划重点(一)确定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
(二)构筑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结构。
(三)保护革命圣地,逐步疏解老城。
(四).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五)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源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六)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四、城市定位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五、发展总目标按照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的定位和老城神圣化、新区现代化的思路,着力构建优生态、宜行居、有活力、显特色的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
力争做美延安、做大延安、做强延安。
六、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预测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为255万人;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为268万人;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为290万人。
规划预测2015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0%,城镇人口为153万人;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5%,城镇人口为201万人;203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约为85%,城镇人口为247万人。
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0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论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国策提出以后,生态文明再次成了全国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
1.1什么是生态文明要想真正的推进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形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泉源就是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是形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国际渊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公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
一些关注环保的人士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见解,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中揭示了伤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伤害人类自身的事实,提出人和自然是共存共荣的问题。
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示了人类共同保护坏境的新篇章。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7.26•【字号】•【施行日期】2019.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2019年7月26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延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情况的说明和常委会环资工委的审查报告。
会议认为,延安新区自2012年5月17日启动建设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及新区管委会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发作为,顺利完成了新区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一批新经济、新业态相继落地,城市人口提速聚集,实现了形象初显、功能初具、活力初现的阶段性目标。
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延安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实施“中疏外扩”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加强革命旧址保护、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指导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依据《延安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市人民政府安排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规划编制依据充分,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发展定位准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切合延安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基础资料完备,充分体现了空间风貌协调、景观视觉优美、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会议决定同意《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
会议指出,新区开发建设,事关延安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延安人民切身利益,全国、全省、全市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建设规模大,开发周期长,工作难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社 会 经济发 展 与城 乡建 设有 机 地 结合 起 来 。通 过统 一
规划, 综合 建设 , 培育 天蓝 、 水清 、 地绿 、 美 的生 态景 观 , 景 诱 导整 体 、 同 、 谐 自生 、 开放 的生 态 文 明 , 化 经济 高 效 、 孵
环境 和 谐 、 社会 适用 的生 态 产业 , 建设 人 与 自然 和 谐共 处
当代人 类及 其后 代保 护 和改 善 的义 务 。② 为 了维 护 当代
人类 及 其后代 的利益 , 球 上 的任 何 资源 都 应精 心规 划 , 地 合 理利 用 , 如尽 可能 利用 可 再生 资 源 。 而节 约 利用 不 可再
生资源。 ③人类负有保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义务 。
[ 收稿 日期】 0 2 0 —1 2 1— 7 6
【 者简 介】 宝泉 ( 9 o - , , 西宜川人 , 作 张 16 _ ) 男 陕 民进延 安 市委 副主委 , 副教授 , 延安 大学和 中共 延安 市委 党校 兼 职教授 。
第 2 卷 第 4期 6
Vo .6 No4 I . 2
延安 职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J u n l fYa a c t n l& Te h ia n t ue o r a n’n Vo ai a o o c nc lI si t t
21 0 2年 8月
Au 2 g.01 2
号召 。 响 了向生 态 文明进 军 的响亮 号角 。胡 锦 涛总 书记 吹
20 0 8年 1 在 安 塞调 研 指 导 深入 学 习实 践 科 学 发 展 观 O月
活动 时 曾经满 怀 深情 地 指 出“ 陕北 地处 黄 土高 原 。 态 文 生 明建设 任 务很 重 ” ,并 号召 我们 要 从科 学 发展 观 的高 度 , “ 持 不懈 地抓 好 植 树 造林 、 耕 还 林 等工 作 , 力 使 黄 坚 退 努 土高 原披 上更 多 的绿 装 。为 建设 山川 秀 美 的新 陕北 做 出 更大 贡献 。” 是继 江 泽 民 同志提 出 “ 设 山川 秀美 的西 这 建
首先 要形成 全社 会 的生态 共识
又一伟 大 号召 . 近颁 布 的《 甘宁 革命 老 区振兴 规划 》 新 陕 更 是 明确 把 延 安 的生 态 文 明建 设 提 升 到 国 家 战略 的 高 度 。 延 安 地处 西北 黄 土高 原 的腹 地 。是 陕甘 宁革 命 老 区振 兴 的核 心地 区 。搞好 延 安 的城市 生态建 设责 任重 大 , 使命 光 明 , 打造 延安 科学 发 展增 长 极 的重要 环 节 , 须从 战 略 是 必 高度 来精 心筹 划 , 力 实施 , 全 努力 谱写 出延安 城 市生 态 文 明建设 的新 篇 章 。 城 市 生态 系统 由社会 经 济系 统 和 自然 系统 两部 分 构
余 热 。 9 7年 。 18 以挪威首 相布 伦特 兰为 主席 的联 合 国世界 环境 与 发展 委员会 发 表 了一 份 报告 《 我们 共 同 的未 来》 ,
正 式提 出可 持续 发展 的概 念 .并 以此 为 主题 对人 类共 同
关 心 的环境 问题 进行 了全 面 论述 , 到世 界 各 国政 府 、 受 组 织 和舆 论的极 大重视 。在 1 9 里约 热 内卢 的联合 国环 9 2年
发 展 的道路 。
【 关键词】 市生 态 ; 识; 划; 环链; 目带动 城 共 规 循 项
【 中图分 类号】 3 1 X 2
【 文献标 识BI A
[ 编号】6 4 6 9 (0 2 0 0 1 — 4 文章 1 7 - 18 2 1 )4 0 4 0 -
进入 新 世 纪 。生态 文 明建 设 越来 越 成为 全 球人 类 的 共 同追 求 。党 的 十七 大 首次 提 出“ 建设 生 态文 明” 的伟 大
成 , 有 人 为性 、 完 整 性 、 发 性 、 质量 性 、 杂 性 和 具 不 开 高 复
2 0世 纪 的 1 7 9 2年 。 在斯 德 哥 尔摩人 类 环境 会 议上 通 过 的《 类 环境 宣言 》 已经 提 出人类 可 持 续发 展 的 主要 人 就
内容是 : ①人类既享有环境资源与空间的权利 , 又负有对
北地区” 之后 。 和 国家最 高 领导 特别 向我们 延 安发 出的 党
的殷 实 , 康 、 明 、 健 文 向上 的生态 社 区 , 终 实 现全 市经 济 最
效益 、 会效 益 , 社 生态 效益 的可 持续 发展 和高 度统 一 。
围绕着这 样的 目标 . 延安 城市 生态 建设必 经遵 循 生态 优先 、 现 以人 为本 的原则 , 体 师法 自然 、 注重 生物 多样性 的 原则, 系统 优 先 , 强调 整体 效果 的原则 , 因市 制宜 、 出本 突 土特色 的原则 , 扎实有效 地开展 我们 的城市生态 建设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要】 好城 市 生 态建设 , 摘 搞 是振 兴 延安 的光 荣职责 。要 围绕 建设 生 态城 市 的 目标 , 成全 社会 的 建设 共识 , 好整 体 的 形 搞 生 态规 划 , 打造 生 态经 济 的循环 链 , 建立 齐抓共 建 的 生态机 制 , 以重点 项 目带 动全 局 , 动 延 安 的城 市 生 态建设 走持 续 推
④ 为保证各生态系统不致受 到严重 的和不可挽 回的危
害 ,应 停止 以超 过环 境净 化 能力 的浓度 排 放 有害 物 质或
脆 弱性 等特 点 。针 对 城市 生态 系统 的这些 特点 , 索延 安 探 城 市 可持 续 发展 的道 路 。就 必须 走 城市 生态 化 的发 展 道 路, 明确 的 目标 就是 建 设生 态 城市 。其 基本 内涵是 : 在延 安 城 市 区域 区 , 以生 态 环境 建设 和 社会 经 济发 展 为核 心 , 遵循 生态 学原 理 和生 态 经济 规律 , 区域 内生 态建 设 、 把 环 境保护、 自然 资 源 的合 理利 用 、 态破 坏 的恢 复 以及 区域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