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技术的系统化模式比较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

合集下载

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理论探索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基于如下的考虑:一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课题以及这些新发展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的影响。

综合中外学者的各种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以下的趋势。

一、多媒体化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的集成,它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包括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等。

多媒体教育应用正在迅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流。

与应用其他媒体的教学系统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一)实现多重感官刺激。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效果。

(二)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

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与图象压缩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象乃至活动画面信息,这是一般的微机系统难以达到的。

(三)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

由于多媒体系统各种媒体信息的存储与处理过程都是数字化的,这就可以高质量地实现原始图象与声音的再现、编辑和特技处理,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和产品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数学方面。

(四)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多媒体教学系统以鼠标、触摸屏、声音选择等为主要输入方式,并有直观的操作提示,使人们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操作。

(五)交互性强。

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丰富的图形界面反馈信息,用户拥有更大的操作自由度,从而能实现更为理想的人机交互作用。

目前,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全新交互方式,人们已开发大量的较为完美的教学系统,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电子出版物供教学使用。

今后,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特别是遍及全球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数字化信息库。

网络的资源共享,快捷通信,交互性和丰富的信息量带来的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网络化对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的根本变革。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摘要:本文运用系统方法,剖析了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开展及其结构特点,绩效技术任务模型的开展及其结构特点,以及经过火析两个模型的结构和特点进一步比拟了两者之间的异同,最后经过一个有关绩效技术在详细范围中的运用的案例,对绩效技术任务模型做更深化更详细的研讨。

关键字:系统方法;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绩效技术;绩效技术任务模型1、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开展及其结构特点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在教育中运用后逐渐构成和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实际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它以多学科实际为基础,综合多种实际自成体系,主要是经过对学习进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布置,创设学与教的系统,以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在一个学科的实际化进程中,形式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这在教学设计的实际研讨中,尤为突出。

形式的建构不时是教学设计实际研讨的中心内容。

通常意义上讲,教学系统设计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简称为ID),它作为教育技术范围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系统方案的进程。

详细地说,就是运用系统方法研讨、探讨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实质联络,并经过一套详细的操作顺序来协调、配置这些要素,使它们可以无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系统功用的进程。

这个进程可以用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系统开发(简称为ISD)形式来表示。

那么,什么是ISD形式呢?我们知道,形式是再现理想的一种实际性的简化方式。

ISD形式那么是在教学设计的实际中逐渐构成的,运用系统方法停止教学设计的实际的简化方式。

既然ISD形式是教学设计实际的一种简化方式,那么教学系统设计范围发作的变化就会直接反映到ISD形式的演化之中。

反过去,剖析ISD形式的演化进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系统设计范围的停顿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学系统设计范围发作了庞大的变化,促使ISD形式也发作了相应的改动,ISD形式可以被划分红各具特征的四代。

第一代〔ISD〕结构图如下:其结构特点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只要四个组成局部:制定行为目的、设计前测、编制教学产品和设计后测。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2013年教育技术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管理——以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为例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管理——以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为例
() 职学 校 的教学 现状 呼唤教 学改 革 。 3中 目前 , 于 中 职 生 由
去,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培训的内容分为 : ①对教师进行计
算 机操 作 的 能力 的培 训 。 内容 有 Wid W 操 作 系统 、 fc nO 8 O ie办
公 软件 的操 作 和 Fa 课 件 制 作 。 对教 师 进行 现 代教 育理 念 lh s ②
() 2 开展 教育 技术 培 训是 教 师专 业化 的需要 。 息社 会 的 信 来临 , 教师 的素 质 提 出 了更 高的 要求 。 对 教师 仅 具有 教 育理 论 素养 和学 科教 学 知识 是远 远 不够 的 ,还 必须 掌 握一 定 的教 学 方法 和教 育技 术手 段 ,通 过这 些 方法 和 手段 把先 进 的教 育理 念和教 学 内容贯 彻 到教 育教 学 过程 . 融人 教 学 实践 活 动 中去 。 因此 .教育 技 术 的应用 能 力 在教师 整 体 专业 素质 中 占据 重 要 地位 .对 于其 开展 高质 量 教学 活动 和 教 师 的专 业 成 长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作用 。
1 对 中职 老 师 进 行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的 必 要 性
( ) 中职 教师进 行教 育技 术培训 是教 育现 代化 的客观 要 1对
维 和分 析解 决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采用 与现 代教 育技术 相应 的新
的教学 模式 是 中职课 堂教学 改革 的方 向 。
求。 在教 学上运 用信 息技 术 , 引起 了教 学 内容 的呈 现方 式 、 学生
和教 学模式 的培训 。 学理 念 由传 统教 学理 念转 变为 与现代 教 教
育技 术相适 应 的教学 理念 , 以知 识为 中心 转变为 以能 力为 中 即 心, 以教 师为 中心转 变 为 以学 生为 中心 , 以课 堂 为 中心转 变 为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论文研究综述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论文研究综述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论文研究综述作者:来丹桂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5期摘要本文以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1996-2012年间的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全部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十多年来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新时期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绩效技术信息技术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过去十几年来教育技术界在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文章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相关论文的作者、年代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以期从中发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规律,并有效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材料准备与研究过程1.1 材料来源与准备本研究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开放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为主,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 = 绩效技术并含主题=教育技术”进行数据检索,共检索到60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1)文献计量分析(B ibliometrcs Analysis,BA)法。

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cs Analysis)本是情报学领域的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的文献计量统计主要基于CNKI的数据模型,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法为了清晰的表征我国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已发展成为一种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信息化教育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绩效技术评价模式比较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绩效技术评价模式比较
较研 究 。 关 键 词 : 校教 师绩 效 技 术 评 价 ; 式 ; 高 模 比较
教师绩 效技术 近年来成为 多学科交叉 的 平 的制度。这也是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之 奖惩性绩效评价的 目 标是将教师的表现和 热 门话题和前沿课题 。信息时代 的到来对教师 所在 。虽然高校教师普遍具有较强 的自我发展 一定的标准 比较后进而判断教师表现优劣或是 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出 了更高 的要求 ,同时 要求 , 采用绩效付薪制度仍然是激励教师努 否 合格 , 但 对业绩和能力下结论 , 发展性绩效评价 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 机遇。 但是 , 目前教师 力提高工作绩效 的重要动力。 高投人的科研 、 教 的 目 标是通过评价提高教师的素质 ,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成本越来越高 ,如何降低教师专业发 学工作需要有高 的薪酬水平。而高水平薪酬反 的发展和教师 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学校 展的成本?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教 过来 又可以保 障教师 安定 的生活和平 和的心 的发展。奖惩性绩效评价中的评价者一般是上 师专业发展效益呢?这些 问题在当前教育技术 态 , 这时从事学术和教学 工作的教师可 以起到 级或上级行政部门, 教师参与较少。 发展性绩效 发展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 ,由此最先在企业界 良好 的激励作用。高校通过 客观 、 正、 公 公平的 评价 的评 价者都可以是同事、高校管理者 、 学 广泛应用 的绩效技术成为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值 绩效评价方式 ,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 生 , 也可以是教师本人 , 教师参与共 同提高 。奖 得 研究 的前沿课题。就绩效技术来说引人到我 分配学术研究资源和学科发展资金 ,对高校进 惩性绩效评价所用 的资料 和证据具有综 合性 、 国教育技术学界成 为热门研究课题也是刚刚开 行特色化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而对那些具有 阶段性特征 ,一般能够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和 始 ,目前在教育技术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还不 浓厚学术研 究热情 的优秀教师来说也是意义 非 当前 的水平 , 注重结果。 发展性绩效评价在关注 太成熟。 绩效技术具体应用到教师专业发展 , 有 凡 ,依据绩效 评价结果不断获得充裕的发展 资 教师当前水平和表现的同时 ,特关注提高教师 个别学者提出了绩效技术在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金 ,是促进教师努力工作并实现 自我发展 的有 水平过程 , 往往重视过程 , 难以体现教师的综合 模式 , 但是还存在不完善和不系统的地方 。因 效激励手段 。 素质及其发展最高水平。奖惩性绩效评价标准 此,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 , 在当前的环境下基于绩 2发展性绩效评价 较为统一 ,得 到的评价结果一般也是规范统一 效技术的教育在线发展模式 的研究具有现实意 发展性绩效评价是更加注意教师未来发展 的, 对标准要求较高 , 强调公平性、 科学性 、 合理 义和应用价值。 和学校 的未来发展。 在实施过程 中, 让教师充分 性 ,并将评价 的结果与教师的声誉和各种利益 高 校教师工 作成效的高 低直接影响高 校 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 望,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 挂钩。 发展性绩教评价参考一定的 目 , 标 但所得 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 服务水平。教 现, 为教师个人发展指 出方向 , 帮助教师制定个 出的结论是个体化的 。主要是用来进行纵向 比 师绩效技术评价对 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对教 人发展 目 为教师提供各种 自我发展的机会 , 较 , 标 无统一标准。奖惩性绩效评价在实施过程 师工作成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 义。党的十六 提高教 师的责任感 、 思想素质 , _ 和教育能力 、 科 中 , 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一般不需要进行交流探 届 三中全会明确提 出 “ 坚持 以人为本 , 树立 全 研能力 , 从而促进教学发展 、 学校发展。发展性 讨 , 向评价。 单 发展性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 面、 协调 , 可持续 发展观 ,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 绩效评价充分体 现了“ 以人为本” 的理念 , 尊重 反馈与教师提出改进建设,将教师绩效评价看 全面发展 ” 和欣 赏教师 。 尊重教师的意愿和感情 , 现状和追 成是 一个评 价者与 评价对象建 设性 的主动过 坚持以人 为本, 就要 以促进广大教师的发 求 , 平和 的对待教 师, 欣赏 教师进 步, 掘教师 程 , 挖 是一种多元评价并双向主动。 展为 目标 , 教师绩效评价是为 了教师, 教师绩效 的潜能 , 肯定优秀 , 而不是去 寻找不 足与缺 失。 4 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 评价服务于教师 , 教师绩效评价要依靠教师。 通 发展性绩效评价不会给评价对象带来心理忧虑 目 ,我 国高校绝大多数教师绩效评价是 前 过教师评价工作为教师谋发展 , 从而促进学校 和过重负担 , 不会增加教师与管理者之间、 教师 奖惩性绩效评价限于教师在评价期间的工作表 的全 面发展 , 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 中, 坚持全 面 与教师之间 、 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 要 现和工作结果 ,检查教师是否履行了应该完成 发展 , 就要科学 的制定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 有利于教师人格 的健全 、有利于和谐人 际关 系 的工作任务 , 工作绩效是否达到标准 , 并根据教 实现对教师 的全面综合评价,促进高校教师综 的形成 , 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有 师工作表现决定奖惩 ,将教师的结果 与薪酬制 合素质的金 面提升 。 发展性绩效评价中 ,绩效评价的结果包含 度 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结合起来 ,以绩效评价结 教师绩效评 价根据评 价 目的可 以分为奖 着大量的教师职业成长相关的信息,评价者向 果为依据和准绳 , 实施相应 的激励和约束 。 惩性绩 效和发展性绩效评价两种模式 。奖惩性 教师个人反馈评价的结果 ,提供他们 已达到或 5结论 绩效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 目的 , 通过教师工作 未达到预定 目标的反馈信息 , 以诚恳 、 坦诚 、 能 总之,发展性绩效评价与奖惩性绩效评价 表现 的评价 , 做出解聘 、 晋升 、 、 调动 降级、 加薪、 让教师接受的方式,让教师及 时了解到 自己的 各有长短 。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过程 中。 减薪等决定 ;发展性绩效评价 以促进教师的专 成绩与不足 , 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 因, 客观地认 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通过奖惩性绩效评价保持 业发展为根本 目的,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 识和评价 自己 , 强 自我认识 , 增 自我教育 , 自我 对 高校教师进度的绩效压力 , 通过发展性绩效 实 现 学 校 的 发展 。 在实 旌 过 程 中 , 教 师 充分 了 提 高 能 力 ,及 时 强 化 调 节 、矫 正 不 良的教 学 行 评 价保 持 对 高 校 教 师的 内 在激 励 ,促 进 教 师专 让 解学校对他们 的期望 , 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 , 为 , 断挖掘 自己各 方面的潜能 , 不 在教学 、 科研 业成长和发展 ,从而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目 为教师指 明个人发展方向,帮助教师制定个人 和服务等方 面合理分配好时间和精力 ,及时避 标和高校发展战略 目标。 发展 目标 , 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 , 提高教师的责 免工作上 的漏洞和 , 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 , 参考文献 任感 , 思想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 从而促进学校 更好的实现教师个体的价值 , 对学生 、 对学选 、 … 刑红军, 张丸铎, 朱南. 中美教师绩效评价 比较 的发展 。 对 社会高度负责的意识 ,更加清楚 自己的努力 研究f. J教育科学研 究, 0,:4 4 . 1 2 964 - 8 0 1奖惩性绩效评价 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具体做法 ,从 而促进教师个 Ij 2张瑞 龙. 高校教师定量绩效评价模型探讨【1 J. 目前 , 我国绝大多数学校 的教师绩效评 价 人发展。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教师绩效评价 中国科技信 息, 0 ,32 4 2 5 2 91:4 — 4 . 0 是建立在着眼于教师在评价期 间的工作 表现 和 的最终落脚点 ,以最终保证每 个教师都 能在 自 fl 3郭淑斌, 蒋家傅. 中小学教 育技 术应用绩效分 工作结果 ,检查教师是否履行 了应完成的工作 己的领域内拥有持久的专业济力, 这是教 师绩 析模型的构建『. J 中国电化教育, 0 ,:一 2 1 2 949 l. 0 任 务 , 绩 效 是 否 达 到标 准 , 根据 教 师 的 工 效 评 价 的 根 本 。 工作 并 『I 薇 , 永 华 , 亚 男. 学研 究 型 大 学 的教 师 4李 李 王 教 作表现决定奖惩 。将教师绩效评价结 果作为依 3两种 评价模式的比较 绩 效评 价研 究I . 与管理, 0 , ( : 6 J l 科技 1 2 91 4 1 一 0 1 )4 据和标 准, 实施相应的激励和约束 。 高校依据教 奖惩性绩效评价和发 展性绩效评价在评价 18 4. 师绩效评价结果确定薪酬标准时相对客观的公 方法和评价过程上都存在筹异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

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学号:院(系):专业:年级: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6 分,共5 题)1.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 技术观:人们用来衡量技术的好与坏、高级与低级的价值尺度或评价标准,也是对技术的价值的看法。

3. 调查研究方法:是指为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或其他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状况的材料,并加以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推论的研究方法。

4.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它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5. 教育软件:是以服务于教育为目的,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等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供人们阅读、听录或观赏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或电子出版物。

6.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从该定义可知,信息素质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

7.绩效技术: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亦被称作人的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人的”主要针对“机器”而言)是一种获得理想成果或结果的方法,人类绩效专家以系统化的方法对绩效差距和系统本身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借鉴前人的经验,设计有效的干预方式,以尽可能理想的方法消除绩效差距。

8.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简称EPSS,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集成了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

五.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3、教学评价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成果。有些地区 在对某一课堂进行评价的时候,过于注重教学过程中 现代媒体的使用并把它作为衡量一课堂优质与否的重 要指标,是片面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却忽视教学效果 的一种表现,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绩效评价意识的结 果。重过程轻结果,导致教育技术流于形式,中看不 中用。而绩效技术特别注重结果,它的核心思想是要 以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来解决问题,提高组织的绩效。 既要注重灵活应用各种媒体手段传授知识和技能,也 不能忽略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三.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异同点 1、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都有自己的指导理论,这是它们在实践中应用, 以及继续发展的基础。教育技术的指导理论是: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 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教育学 理论,传播学理论,工程学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绩效 技术的指导理论是: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传 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控制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人 力资本理论,智力资本理论等)。 2、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相同点都是在提出各自的目标后,强调整体的 系统性,即用系统论的方法强调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其中隐含着 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与有效管理,因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 价“等都是由人来操作的。但教育技术指的是个体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 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而绩效技术指的 是整体(团体、组织、机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提高工作业绩的过程 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
一.教育技术定义 . 二.绩效技术定义 三.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四.现阶段关注的问题 五.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

绩效技术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及EPSS的设计

绩效技术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及EPSS的设计

绩效技术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及EPSS的设计摘要: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国家投入巨大成本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但就目前情形看,培训的效果却与培训要求结果相去甚远。

运用绩效技术对培训过程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设计了一个配合解决方案的EPSS。

关键词: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培训;EPSS1 绩效技术与EPSS1.1 绩效技术的模型绩效技术处理的问题都是基于一个系统,涉及到系统的方方面面,其操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为了推广绩效技术,并保证其使用的规范性,研究者们开发出了绩效技术模型。

绩效技术模型以结构化的形式为绩效技术专业人员说明绩效技术的操作步骤。

我们采用ISPI(美国绩效技术委员会)开发的HPT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实际上包含了以下5个基本过程: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设计与选择、干预实施及管理、评价。

1.2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lectr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简称EPSS)是应用绩效支持概念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它整合了软件工具、知识和学习经验。

它是绩效技术干预措施的一种新形式,用户可以通过友好的界面,以问答的形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

如果设计得好,它就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的支持,为员工和企业实时提供工作中所需的帮助,这样既能提高员工的工作速度,又能为组织学习提供电子设备,大大提高企业组织的绩效。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使用现代技术,提供综合的、即时的信息、建议、帮助、培训、学习经验和工具,使员工在没有培训和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基本目的是通过给员工即时提供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使他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2 应用绩效技术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的分析以及EPSS设计本文根据ISPI(美国绩效技术委员会)开发的HPT模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图2所示。

基于绩效技术的职教师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设计

基于绩效技术的职教师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设计
ZI E U 职 业培训 H E PI N Y X
基 于绩 效 技术 的职 教 师 资教 育 技术 能力培训模 式设计
口 曹 艳
摘 要 : 文 章 在 阐 述 当前 职 教 师 资 教 育 技 术 能 力培 训 存 在 的 若 干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结 合 绩 效 技 术 的 特
训 不仅 是为 了让 受训人 员 掌握 一定 的知识 技能 . 还
培 训 是 否 有 利 于 自 己 的 专 业 发 展 . 培 训 的 绩 效 问 即 题 。 培 训 的 绩 效 除 了 体 现 在 参 与 的 行 为 上 . 多 的 更 体 现在 培训 后受训 教 师在 实际 工作 中的价 值上 . 即 体 现 在 这 种 培 训 是 否 有 利 于 教 师 自身 的 专 业 发 展
首 先 , 训 内容陈 旧。 于历 史 的原 因 . 师参 培 由 教
加 信 息 技 术 培 训 的 第 一 反 应 就 是 去 学 习 计 算 机 技
术 或 是 某 种 计 算 机 软 件 的使 用 方 法 。实 际 上 . 种 这 类 似 的 、 轮 接 一 轮 的 计 算 机 扫 盲 教 育 在 我 国 早 已 一 进 行 了 多 年 。培 训 内 容 与 教 师 的 实 际 需 要 脱 节 . 造
关 键 词 : 效 技 术 ; 教 师 资 ; 育技 术 ; 训 模 式 ; 效 改 进 绩 职 教 培 绩
作 者 简 介 : 艳 ( 9 一 ) 女 . 南 农 业 大 学科 学技 术 师 范 学 院 教 师 。 曹 1 8l , 湖 中 图分 类 号 : 2 G7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 5 8 2 0 2 - 0 1 0 1 01 7 l ( 0 8) 1 0 3 - 3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驻马店财经学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驻马店财经学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所 以,需另辟蹊 径,探索开展 中职 教师教育技术培 训的新途
径 ,提 高培 训 绩 效 。
发 ,企 业绩效改进 等。国内将绩效技 术用 于教育培训 ,已经 构 建 了一些绩 效技术过 程模型 ,其用于教 育培训 的可行性和 对 于提高培训 绩效 的有 效性 已经初 步得到验 证。绩效技术过
程 模 型 能 为 开 展 校 本 培 训 提 供 清 晰 的 思 路 和 操 作 步 骤 , 有 效 避 免和 弥 补 校 本 培 训 易 于 出现 的 随 意 性 和 形 式 化 , 减 少 其 它 因素 的 干 扰 , 保 证 培 训 方 案 的科 学 性 、 可 行 性 和 有 效 性 。 所 以 ,将 绩 效 技 术 运 用 于 教 育 技 术 校 本 培 训 不 仅 是 可 行 的 , 而

引言
教育技 术 已经成为 中职 教师重要 的专业素质 ,开展 教育
2校本培 训
校本培训 ( co 1 ae ece riig S h o. sdT ah r a n )是指在教育专 B T n 家指 导下, 由学校发起 组织 ,以提 高教师教育教 学和 教育科
研 能 力 、 促 进 学 校 发 展 为 目标 ,通 过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来 培 训 学 校 教 师 的一 种 校 内在 职 培 训 。 ] 旨在 改 变 院 校 主 导 的 教 师 培 【它 训 脱 离 教 师 教 育 教 学 实 践环 境 的 问题 , 以 教 师 任 职 的 学校 为
为 开 展 相 关研 究 与 实 践提 供 了 参考 。 【 关键 词 】 绩 效 技术 ; 中 等职 业 学 校 ; 教 育 技 术 ; 校 本 培 训
【 中图分类 号】G4 0 2

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技 术 专 业 的 下 设 课 程 来 设 置 , 如 印第 安 那 大 学 教 学
系 统 技 术 系 的 “ 育 技 术 学 基 础 ” 程 中 , 大 量 关 教 课 有
是 人 类 为 了 改 造 世 界 的 产 物 , 同 时 也 是 人 类 生 存 和
发展 的基 础 , 是 所 有 知识 经 验 、 法技 能 、 质 工 它 方 物
角 度 出 发 来 探 讨 教 育 技 术 与 绩 效 技 术 的关 系 。

自然 之 间 的 物 质 变 换 的 过 程 。 人 自身 作 为 一 种 自然 力 与 自然 物 质 相 对 立 。 为 了 ̄ X 自身 生 活 有 用 的 形 E, T
( ) 关讨 论 二 相
有 学 者 认 为 ,绩 效 技 术 是 以 教 育 技 术 的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来 .并 且 大 部 分 的绩 效 技 术 培 训 师 都 是 教 育 技 术 专 业 毕 业 ,绩 效 技 术 目 前 在 学 校 只 是 作 为 教 育
员 会 理 工 分 委 会 秘 书长 , 究 方 向 : 算 机 、 息技 术 ; 萍 (9 6 ) 女 , 族 , 南 省 焦 作 人 , 研 计 信 董 18 一 , 汉 河 兰州 大学 教 育 学 向。

公 共 管 理
论 ( ) 术 一 技
技术 是一 套有 序化 的 、 智 的程 序 , 可 以将人 理 它 类 的 潜 能 转 化 为 资 本 ( l et 1 9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Gi r, 9 6) b 学 从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高 度 揭 示 了 技 术 的 起 源 及 本 质 ,指 出 技 术 起 源 于 人 类 对 工 具 的 使 用 和 对 工 具 制 造 的 劳 动 。“ 动 首 先 是 人 和 自 然 之 间 劳 的 过 程 。 人 以 自身 的 活 动 来 引 起 、 整 和 控 制 人 和 是 调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研究摘要: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在高职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这不利于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分析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关系的基础上,以《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绩效技术的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关键词:绩效技术;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1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即人类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成就[1]。

目前,它更多地被应用在企业培训中,关注的是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近几年,如何将绩效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许多教育学者正在探讨的问题。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过程”或“程序”[2]。

绩效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两者有独立、有叠加、有补充。

本文从两者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

1.1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等方法为绩效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绩效技术人员发现,组织中的教学(或培训)系统缺乏效率,需要综合考虑教学(或培训)之外的其它因素(如组织发展、人事选择、环境等),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变革,而不仅仅是教与学这个子系统。

绩效技术反过来又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也开始关注,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引入绩效技术的思想,更加关注在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成本效益比和教学绩效的结果。

1.2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相互补充尽管绩效技术起源于教学系统设计,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关于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的比较

关于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的比较

02
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03
该在线培训课程结合了教学设计和绩 效技术的理念,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和 提高培训效果为目标。课程采用模块 化设计,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 同的模块进行学习。同时,通过数据 分析及时了解学员学习进度和反馈,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
结合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的案例
绩效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评估机制,帮助教师识别哪些资源对学生更有价值,从 而优化教学资源。
提升员工绩效
通过教学设计,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绩效技术可以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激 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员工绩效。
关于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的比较
目录 CONTENTS
• 教学设计概述 • 绩效技术概述 • 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 • 结合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的优势 • 案例分析
01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定义
定义
教学设计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等进行系统规划、安排和实施的过程 。
05
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小学英语课程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该教学设计以小学生为对象,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交流,培养 其听说读写能力。教师采用游戏、歌曲、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教师可以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制定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方 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绩效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及时 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进行及 时调整和改进,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

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学系统设计

生产 工具和其 它物 质设 备 以及生产 的工艺 过程或作
业程序 和方 法 。 著 名 学 者 梁林 梅 也 认 为 : 技术 并 ” “
不 仅 指 机 器 、 备 等 有 形 的东 西 , 不 局 限 于 信 息 技 设 更
度与广度 上 , 中美 两 国关 于 绩效 技术 的研 究都 存 在 着差异 ” 。 …
领 域 。 它 在 美 国 获 得 长 足 的 发 展 , 在 我 国起 步 较 而 晚 , 展 较 慢 , 不 管 是 在 时 间 上 , 是 在 研 究 的 深 发 “ 还
涵也 在 不 断 地 发 展。 《 海 》中 对 技 术 的解 释 是 : 辞
“ 据生产 实践经 验 和 自然科 学原 理 而发 展成 的 各 根 种工 艺操作方 法 与技 能 。广 义地 讲 , 包括 相 应 的 还
成效和价值 , 不是 行 为 。绩 效 技 术 的先驱 吉 尔 伯 而
特 于 17 9 8年 也指 出 , 评 价业 绩 时 , 对 行 为 和绩 在 要 效加 以 区别 。他认为 , 一个人 可 以忙忙 碌碌地 工作 , 但成效 甚微 , 结果 相 反 , 或 在绩 效 的理 念 中 , 接 受 不
学 , 降低 成 本 , 高 学 习效 率 。 以 提
关键 词 : 绩 效 技 术 ; 学 设 计 ; 效 分析 ;干预 措 施 教 绩 中图 分 类 号 : G 2 . 441 文献标识码 : A
一 囊 ,橐 一
文 章 编 号 : 1 0  ̄4 4 I 0 0 0 一 叭 3 一 O 0 8 44 2 1 )2 4 3
基 于 绩 效 技 术 的 教 学 系统 设 计
管 爱 华
( 阳 市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河 南 濮 阳 47 0 ) 濮 5 0 0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设计模型的比较分析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设计模型的比较分析

标 志
把三个主要问题作为ID 把三个主要问题作为 模型的追求目标
教学评价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策略 进行教学评价 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ID1的理论指导,根据S→R 的理论指导 S 的理论指导, R
公式,教师的 教 置于教学设计的 置于教学设计的“ 地位 地位, 公式,教师的"教"置于教学设计的“S”地位,学习者 则处于被教、被控制的“ 地位 则处于被教、被控制的“R”地位 。
析问题的阶段,没有实现对改进整个绩效过程的具体描述
HPT模型 模型
HPT模型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摆脱了前面 模型有 摆脱了前面BSA模 模 型只局限于对绩效因素的罗列这一缺点, 型只局限于对绩效因素的罗列这一缺点,而是致力于绩效差
距的消除。
HPT模型将绩效改进分为五个环节: 模型将绩效改进分为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价 各个环节都因为绩效领域的特点而体现出其特色。 各个环节都因为绩效领域的特点而体现出其特色。
乔纳森CLE模型 模型 乔纳森
以“教”为中心
以“学”为中心
绩效技术模型的发展 及其结构特点
☆ 何谓绩效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工作模型 绩效技术是一种认识和解决人的绩效问题 是一种认识和解决人的绩效问题、 ※ 绩效技术是一种认识和解决人的绩效问题、提 高绩效的系统过程和方法 。 绩效技术工作模型则体现了如何提高绩效的过 ※ 绩效技术工作模型则体现了如何提高绩效的过 程,同时它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 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 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
ID1的代表模型“肯普模型”: 的代表模型“肯普模型” 的代表模型

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关系,然后对两者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定位等进行比较,最后是实际应用方面的分析,笔者希望能借本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字教学系统设计绩效技术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绩效技术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以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组织开发、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的研究推向更深。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而绩效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那么对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关系,二者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就十分必要。

二、为了对问题进行探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定义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绩效技术,又叫做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简称hpt),关注的是人的问题。

绩效技术之父thomas f. gilbert认为“人类绩效技术的目的是增加人力资本,一种实践和机遇的产物,在此,技术是指某种将潜能转化成资本的程序”。

我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祖忻教授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教学系统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其目的是尝试利用教学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

教学系统设计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对教学设计在商业和企业领域、军队的影响比较深入,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则较弱;20世纪90年代,绩效技术开始对教学设计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教学系统设计强调提高教学效率,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绩效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绩效水平,侧重环境动机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集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集锦

2000年教育技术试题1,你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含义的?基此谈谈你对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性质的认识。

2,什么是系统方法?它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3,以贝罗(D,BERLO)提出的SMCR传播模式为例,说明教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试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解释和评论。

5,课堂用的教学投影片可以用哪几种方法制作?这几种方法制作的投影片各有什么特点?6,录音机做为教学媒体有那些优点和局限性?它适用于什么范围?在外语教学中具体有那些应用方法?7,列出电视分镜头稿本的形式和主要栏目。

然后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教学或培训课题,编写一段包括10个左右镜头的稿本。

8,举例说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几点主要依据,并简单描述学则教学媒体的若干具体方法。

9,什么是远距离教育?以传播信息的媒体划分,它有哪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个有什么特点?10,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优缺点,并阐述网络技术对于发展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2001年教育技术试题1,简述教育技术的含义,并指出它与电化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2,教育技术从本世纪50年代起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3,试析传播与教育的关系,并阐述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意义。

4,传播理论主要有哪些派别?他们各有哪些基本观点?5,教育媒体具有哪些特性?你认为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比较有意义?为什么?6,制作教育电视节目的演播室应有哪些要求?演播室系统可分为哪几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哪些主要设备?7,什么是语言实验室?它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在教学中具有那些独特功能?8,试比较电视和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在功能上的特长和差异。

9,今后中国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话对不对?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论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论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迅速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领域和范畴,在企业、政府等机构的培训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教育培训及其对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教育培训的成本效益等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新的解决途径,对绩效技术的关注正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必然选择.1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概述1.1绩效技术定义及概述绩效技术也称人类绩效技术(HumanPerformanceTechnology ,缩略为HPT ),其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的范围,更多的是在企业、政府部门等的策划、发展与培训等.但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绩效技术概念的理解都没有达成统一的界定,本文比较认同我国张祖忻教授对绩效技术的定义:“绩效技术是分析组织和个人的绩效问题,对改进绩效的方案(绩效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以及对这些活动进行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其目的是取得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成效.”[1]绩效技术是以目标指导行动,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围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并对所做的行为负责.它具有结构化的实用方法与程序、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注重投入产出比,它始终努力寻找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方法,注重个体和组织的收益与价值的实现,它的目标是实现对个体和组织都有价值的业绩效果.绩效技术追求最佳“成本-效益”比,非常重视评价,始终以评价目标为核心,以系统方法对绩效差距和系统本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有效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理想的方式消除绩效差距.1.2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一般认为,绩效技术作为一个术语和实践领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之后的教学系统设计.[2]起初主要应用于企业中员工的培训,目的是把对员工的培训与员工的工作业绩结合起来,提高员工个人和整个组织的业绩效果.但是这种绩效培训并不仅仅是对员工进行知识传授,因为员工或组织的绩效不佳,不一定是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是由其它的一些因素导致的,如员工自身的态度、情商,企业的文化、自然环境以及管理体制等,于是人们尝试用教学之外的方法来提高员工及组织的绩效.1962年全美程序教学协会(National Society for Programmed Instruction,简称NSPI )建立,是绩效技术演进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绩效技术开始进入专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后改名为“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Improvement,简称ISPI )进一步强调绩效改进是最终目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系统论、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优秀成果,使其理论基础更为丰富.1.3教育技术的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几经演变,其中最有影响的1994年的定义: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影响并促进学习既是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目的和归宿,教育技术所包含的各个部分都要围绕促进学习来进行,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包括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最新的AECT'05定义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论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丁楠(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绩效技术源于教育技术,又作用于教育技术,对教育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拓展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使教育技术工作者更注重对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更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关键词: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影响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256-03Vol.28No .8Aug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8期(上)2012年8月256--. All Rights Reserved.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AECT'05定义体现了从教学技术到教育技术的回归、对伦理道德的重视以及“结果导向”的发展趋势等变化,在定义中加入了改进“提升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一表述,体现了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的转变: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学习,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进行有目的、有效果、有效率的学习.这个学习的结果是可以也应该延伸到学校课堂之外的.[3]1.4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是随着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外把教育技术作为专门的领域来研究发端于视觉教学,我国则始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即传统教育技术;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即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即信息化教育技术.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经历了视觉教育(1920年代起)、视听教育(1940年代起)、视听传播(1960年代),到1970年代定名为教育技术.我国的教育技术发端于1920年代,1930年代中期称为电化教育,一直沿用至今.早期教育技术的重点强调的是媒体.从AECT'94定义后,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的结果导向由强调媒体转移到强调教学,既强调教,又强调学,认为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有机的统一体,教与学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学不再强调如何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提供信息,而是学习者通过与产品的交互进行自主学习,教育技术研究转向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开始注意研究绩效技术的问题.数字化媒体的高度发展,必然导致更良好的“在真实世界里学习”的环境,比如,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这将使学习的过程与工作、生产和研究的过程结合起来.远程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者将会增加.另外,企业培训也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新领域.社会需求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习到工作的过渡缩短甚至取消,追求“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2绩效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2.1绩效技术拓展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绩效技术起源于教育技术,二者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习.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学习(教学)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绩效的改进;而绩效的改进,也不一定是因为学习(教学)所致.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方面,开始趋重关注并引入绩效是因为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认识到如果没有其它干预,比如管理开发、绩效评价和新政策的支持,学校中的许多教育问题通过教育技术根本无法解决,必须借助于非教学干预才能实现.学校教育是教育技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应用研究领域,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组织提供系统教育的组织层面上,也应当密切关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级各层事业、企业组织.绩效问题受到教育技术学界乃至整个教育学界的关注,绩效技术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被应用到教育技术领域,对学习者及共同体进行系统分析,一些非教学的方法被运用来解决学习绩效问题.绩效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的研究、企业培训中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培训研究.[4]AECT'05定义中“提升绩效”的表述更表明绩效技术拓展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2.2注重分析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程学方法,它追求最佳“成本-效益”比.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绩效分析是这种方法的第一步骤,它是绩效技术的基础,为进一步设计提高绩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绩效的干预措施有很多种,如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绩效支持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对”.而绩效分析则能使我们发现绩效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决定采用哪些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做对的事情”.运用绩效技术方法的整个过程就是要“把对的事情做对”.[5]而我国的教育技术实践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手段的使用或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很少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中更存在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低下、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缺乏数字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问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教育效益.然而企业组织的绩效技术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也应该寻求绩效技术,注重效果和效率,注重用“成本-效益比”来消除绩效差距,应该始终努力寻找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对绩效技术的关注帮助我们利用前段分析找出差距、剖析原因,评估解决问题的经济性、现实性和可行性等.这可能也是AECT'05定义中增加“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的表述的原因.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教育资源大部分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2.3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今天,有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把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与否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如果过于强调教学过程中现代媒体的使用与否而不考虑技术应用的效果,其实是片面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却忽视教学效果的一种表现,会使教育技术流于形式,这是不利于教育技术发展的.而绩效技术特别注重结果,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来解决问题,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教育技术融合了绩效技术的思想之后,既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能忽略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评257--. All Rights Reserved.价.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但不是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因此,对绩效评价的重视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瑞泽(Robert A.Reiser)分析了“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内涵,指出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包括对学习和绩效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教学和非教学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各种情境(尤其是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与绩效.他认为,绩效改进是近十年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且关于绩效问题的解决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6]2.4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关注并延伸到绩效技术领域.国际上许多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增加了绩效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的成立绩效技术系,如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设有教学与绩效技术系(Department of Instructional&Performance Technology);有的在系下开设相关专业,如弗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有的在教育技术学专业里设置绩效技术研究方向,如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等,有的在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绩效技术课程,如北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北得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等,有的在教育技术学课程中安排相关知识,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等[7].我国一些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也涉及了绩效技术,如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绩效技术的引入,能够使教育技术界从盲目追求硬件环境建设的误区中走出来,用绩效技术来动态调整教学过程,达到教学最优化.在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融合绩效技术的内容,使教育技术人才适应更广泛的社会需求.2.5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由于绩效技术要解决的是特定情景下的工作业绩不佳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前端分析和干预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环境的影响、资源的制约和用户的特点,要与员工及其所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样的,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技术发展不平衡,因此进行教育技术实践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实际出发,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技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地区用系统方法工作时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研究”[8].3教育技术在绩效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受绩效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学在未来发展中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只是关注个体的学习向同时关注社会情境、工作场所中绩效改进的扩展;从只是关注教学型问题解决方案向同时关注非教学型问题解决方案转变;从热衷于过程与资源,向关注学习和工作结果的转变;从注重方法向同时注重问题本身的转变;从热衷于设计和开发向注重设计和开发前的分析、规划及后期评价的转变;从主要关注微观教学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向同时关注宏观教育问题解决的转变[9].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除了接受传统教学型问题解决方案的训练和培养外,还应该接受非教学型问题解决方案的教育和训练(比如工作再设计、奖励等)[10].而我国教育技术多年来在企业培训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而且从事与企业培训有关的绩效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极少.教育技术专业实践人员所做的是逐步实现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关注技术与绩效的转变.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企业对绩效技术专家的需求会极大增长,对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也会有较大的需要.教育技术走向企业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参考文献:〔1〕张祖忻.绩效技术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7.〔2〕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J]援中国电化教育,2000 (7):5-8.〔3〕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8):9-15.〔4〕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教育研究,2002(4):44-48.〔5〕焦建文.绩效技术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浅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8,10(4):27—29.〔6〕尹睿,梁贵媛.近十年中美绩效技术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8(6):17-22.〔7〕方圆媛,刘美凤.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绩效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39-42.〔8〕潘海燕、苏晓丽,等.教育技术学科背景下绩效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7):30-31.〔9〕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10〕王枫,江北战.绩效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绩效技术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18):10-12.258--.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绩效技术的系统化模式比较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
【摘要】本文在对绩效技术系统化模式的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之间存在的一些相同和相异之处。

【Abstract】This text is systematizing the analytical foundation of the mode to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 find out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of an existent some homologies and dissimilitude of them.
【Key Words】Performance;Technologysystematize mode;Education technology 随着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和范畴的不断加深和拓展,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越来越受到教育技术人员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对绩效技术的研究中。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究竟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分析绩效技术的系统化模式出发。

1绩效技术的系统化模式
绩效技术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环节: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选择与设计、变革管理和结果评价,但这五个环节并不是要求人们必须按部就班的依次执行,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省略或重复某个环节都是允许的。

不过,绩效技术的基本模式,为解决绩效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步骤。

1.1绩效分析。

人类绩效技术是从绩效分析开始的。

绩效分析是依照组织发展的目标与期望达到的能力检测其绩效需求的,它是一个识别某一组织内部当前(或隐藏)的劳动力绩效/能力缺陷和不足(绩效差距)的过程。

1.2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就是寻找并确定引起绩效差距的因素。

很多时候对绩效问题解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往往是由于只看到了组织表面的症状而忽视了对基本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

当我们能找到并能根除引发问题的根源之时,绩效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原因分析是连接绩效差距识别和对其适当干预的关键环节,是绩效技术强有力的支柱。

1.3干预的选择与设计。

干预选择包含了针对绩效问题、引起问题的原因及绩效提高的可能机会所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广泛的、综合的考虑。

通常,选择的方案是多种干预的综合,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相关的方方面面。

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以及对组织的整体利益的综合考虑之上的,干预成功与否主要看是否缩小了原来的绩效差距。

1.4变革管理(干预的改进和变革)。

实施干预方案成功的关键是对变革过程的管理。

干预意味着要求组织和个人的某些改变,而改变会遇到阻力,阻力或是来源于利益冲突,或是来源于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或是来源于不安全感等。

在设计干预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到其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先行想好对策。

一般而言,领导者的支持、充分的宣传和沟通、严密的步骤是保证干预成功的重要因素。

1.5结果评价。

在干预方案实施之后,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完成。

结果评估就是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实现了消减绩效差距的目标。

2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同之处
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间有一种“血缘”关系,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二者都坚持系统方法。

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绩效技术都强调使用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的使用对实践专家意味着: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序的步骤和活动;清晰的目的,尽管这些目的不相同;可预测的、有目的的努力;步骤之间的联系,通常一个阶段的输出将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对分析或需要评估的信赖等。

教育技术是对教学系统进行研究,而绩效技术是对绩效系统进行研究,既然都是对某个系统进行研究,系统方法就自然而然的成为研究的首选方法,这是无可争议的。

同时,二者都强调系统的有序性(systematic)和全面性(systemic)。

也就是说,在有序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环境和资源等因素。

2.2二者都信赖分析。

分析在系统方法里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它是贯穿系统方法始终,是开展各个环节的前提基础。

忽略了分析将导致目标的盲目,甚至功败垂成。

既然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都坚持使用系统方法,那么分析顺其自然地成为二者所信赖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都是通过探求“现在怎么样,应该是什么,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存在差距,怎样解决或消除差距”这些细节问题来开展所有活动的。

这恰恰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分析的结果能使所有随后的、为解决问题和抓住机遇所做的努力更加明朗化。

2.3二者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上。

受Mager和Pipe,Harless和Gilbert的著作所影响,教育技术专家和绩效技术专家都认为培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在分辨出那些真正导致员工没有做或没有正确做某事的原因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要找出问题的真正的症结所在。

3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却不是完全相似的,还存在着诸多有趣又很重要的差异。

3.1目的。

对教育技术专家来说,无论他们在做什么或在哪工作,他们都会谈论学习和达到教学目标这类问题,相比之下,绩效技术专家则试图在他们的努力、商业需要和结果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当教育技术专家谈论学习的时候,绩
效技术专家更多的是在谈论事件或销售或信念或增加循环周期或…等更多的与结果相联系的东西。

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教育技术考虑的是如何促进学习,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而绩效技术考虑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成果。

3.2目标。

教学设计专家创设课程,创造自我教学,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个体,是为了帮助人们把他们的工作做的更好。

绩效技术专家通常关注的更多,他们把工作、工具、政策、技巧和商业成果作为一个联合体加以综合考虑,他们的目标是整个组织的绩效,个体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3.3活动或可传递的内容。

教育技术专家和绩效技术专家都把他们的努力建立在分析或需要评估以及任何类似活动的基础上,在这些活动中,你将利用有关数据和一些由监督者指出的应该做什么的观点。

在分析的一般过程中,干预措施或政策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差异。

习惯上,教育技术专家致力于计划、开发和评价教学,另一方面,绩效技术专家则转向对激励、工作设计、选择、反馈、资源分配、认识、操作程序(有时是教学)的研究,而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商业成果。

不管它是由于专业、工作描述还是习惯决定的,绝大多数教育技术专家都在开发教学产品或服务。

但是许多教育技术专家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些如管理开发、绩效评价和新政策等干预措施不支持的时候,教学很少能在组织里“运作”。

另一方面,绩效技术绝不假设教学是解决方法中的一个机械的部分,也不把教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们宁愿看情况和配置而决定哪些解决方法是最适合的。

3.4应用领域。

尽管技术的出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教育技术的常用领域仍然是课堂,而绩效技术在组织内被广泛的应用,跨越了功能范围,这可以为它带来更美好的前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将会帮助我们对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促进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巴拉·西尔斯等著.乌美娜等译. 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张祖忻. 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EB/OL]. , 2000-10-18/2005-04-13
[3]DEFINITIONS OF PERFORMANCE TECHNOLOGY [EB/OL]./edweb_folder/pt/PTdefinitions.html
[4] A PERFORMANCE TECHNOLOGY GLOSSARY [EB/OL]./edweb_folder/pt/PTGlossary.html
[5]What is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EB/OL]./WhatisCPT.htm ,2000-02-15/2005-0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