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轮状病毒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42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临床分析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临床分析
关键 。
选取 4 0
2 1.2— 0 1 3我院儿科住 院的轮状病毒 感染 性腹 泻合并多器官功能损 害患儿 4 0 01 2 1 - 0 0例 。人 院后均采 集新鲜 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 、 肝功能异常 、 尿常规检查异常 、 心肌酶异 常、 电解 质和 c反 应蛋 白改变 出现轮状病 毒感 染性腹泻患儿 易并 发肠道外脏 器功 能损害 , 时检测并 给予 早期治 疗是 防治 的 及
ae C E ogb g LA i o g LUJa , 1Dp r etfPdarsLuh uScn t n l n g H NH n —i ,IO L- n ,I n e a. eat n ei i ,i o eodMae a d n h u t m o tc z r a
月 H s i l Gu n x 4 0 6, h n op t , a g i 5 0 C i a a 5
a t ep o en i i h g a e c r t se ss ik ma k rf r u s b e c i r t i n h g —r d a oi tno i :rs r e o n t l v d a
i pt n wt s oe n 6m n ons [ ] A g l ) 2 1 , n aet i r d - ot p g i J . ni 0 r 0 0 i s h tk a h r os 0 g.
ar e o l e i lil ra u c o a g . eh d F r n a t wi o a iu n e t u irh a c m. rh a e mb i d w t mu t eo g n f n t n d ma e M t o s n h p i ot i f s t r t vr sif c o s d ar e o y n h i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李引会;杨锦莲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婴幼儿多发。

临床表现腹泻呈大量水样便,易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全身感染,侵犯多个脏器,严重者可致死亡。

我院儿科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196-2197)
【作者】李引会;杨锦莲
【作者单位】030006太原市太航医院儿科;030006太原市太航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J], 梁卫华
2.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J], 李飞飞
3.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 [J], 陈晓英
4.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研究[J], 郭丽
5.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 [J], 陈晓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 关键 词 】轮 状 病毒 ;腹 泻 ;临床 疗效
中 图分类 号 :R 7 2 5 . 7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5 - 0 2 2 3 - 0 2
轮状病 毒 ( r o t a v i r u s ,R V)是秋 冬季 婴幼 儿腹 泻病最 常 见的病 原 体 。1 9 8 5 年WH O统计报 到全世界每 年有 1 - 3 亿婴幼 儿患有 腹泻 ,各
数据均为计数资料 ,进行 卡方检验 , P <O . o 5 ;  ̄ U 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
2结 果 2 . 1两组患者手术 时间、出血量 、吸管进出宫次数 比较 研 究 结果 显示 ( 表1 ) ,与对 照 组相 比观察 组 患者 手术 时 间 显 著 缩短 ,手 术 过 程 中出 血 量显 著 减 少 ,进 出 宫 次 数显 著 减 少 ( 户
个 国 家年 龄在3 ~ 5 岁 的儿童 几 乎均 感染 过R V 病毒Ⅲ 。R V的感 染率 和 发 病率都 很高 ,国内的很 多地 区报到 儿童R V感染 腹泻病 的检 出率 为
 ̄/ d T F 右 ,呈水样腹泻 ,同时伴有腹痛 、发热 、呕吐 ,大便性状多为米
汤样 、蛋 花样或者稀 糊样 ,伴有 恶臭 ,但是 不含血 或黏液 。所有 患儿 均未见其 他并发症 ,进行大便 常规 、细菌培 养等实验 室检查 。随机分 为两组 ,治疗 组1 1 4 例 ,对照组1 1 0 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分布 、病程 、腹
用静脉 滴 注病 毒 唑 治疗 ,治 疗 1 个疗 程后 判 定疗 效 。结果 治疗 组 总有 效率 明显 高于 对照 组 ,分 别 为 9 0 . 5 %和 6 0 . 0 %, P < 0 . 0 5为有统 计 学 意 义 ,差 异显著 。结 论 阿托 品联 合 小剂量 干扰 素 治疗 小 儿轮 状 病毒 感染 性腹 泻有很 好 的疗 效 ,值得 临床 上推 广 使 用。

浅析如何预防治疗婴幼儿所患轮状病毒

浅析如何预防治疗婴幼儿所患轮状病毒

泛接触 , 只有这样, 咬合力才能有助于义齿的固位; ) ( 合理的排牙, 3 达到平 衡咬合力才能有利于牙齿的固位; ) ( 合理的基托磨光外形, 4 即外形为凹面, 唇面舌 肌作 用在 义齿基 托上 时能对义 齿形成 扶持 力 , 使义齿 更加稳 定。 32 全 口义齿 固位 不 良主要 表现 在下 颌义 齿 , 是 由于 下颌 牙槽 骨 . 这 总面积 比上颁 小 , 获得 的大 气压力 、 附力 比上颌 小 ; 吸 而下颌 义齿 的周界 比 上 颌长 。 易造 成下颌 义齿边 缘 封 闭不好 , 且舌 位 于下 颌 , 饭 、 话 时 容 而 吃 说 舌需运动, 也会影响下颌义齿的固位。对于全口义齿固位不 良, 患者需要 耐 心适 应 , 练习 , 医师要仔 细检查 , 量找 出影 响固位 的原 因 J 尽 。 33 固位不 良的情况处理方法 j( 张 口、 . ]: ) 1 说话或打呵欠时义齿易 脱位: 主要 原 因是基托 边缘 过长 、 厚 , 过 系带 区基 托 来让 开 , 托 磨光 面形 基 态 差 以及人造 牙排 列偏唇 面或偏 舌等 , 这些 一般 均可通 过 调磨 解决 。( 咀 2 ) 嚼食物 时义齿 脱位 : 主要原 因是咬合 不平衡 , 义齿翘 动时 破坏 了边 缘封 闭 , 这时应检查寻找人造牙的早接触点 , 调磨 即可。() 3戴义齿咬合时固位好, 不 咬合 时义齿脱 位 : 因可能是 基托 过长 , 原 过厚 或过 短引起 , 于前者 可磨 对
在临床上常遇到患者戴全 口义齿后主诉” 假牙戴不住, 说话、 吃饭时容 易脱落, 甚至中间折断” 等现象, 即全口义齿固位不良。义齿的固位效果一 直是评价全口义齿修复疗效的重要指标, 也是全口义齿研究 的重点和热 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逐步应用于无牙 颌 患者 的修复 治疗 , 取得 了可喜 的成 果 。本 文 对 20 并 05年 2月 一20 09年 I 2门诊 6 8例行全 口义齿修 补病 例做 回顾 性分 析 , 总结 全 口义齿 损坏 的 主 要 固位 因素。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每年在秋冬季节,都有不少孩子深受其害。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起轮状病毒中毒的案例,了解其发病经过、症状表现、诊断过程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

这起案例发生在一个幼儿园中。

起初,是一个小班的孩子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孩子的家长以为只是普通的消化不良,给孩子吃了一些助消化的药物,便将孩子送回了幼儿园。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这个班级里陆续有多个孩子出现了相似的症状,这引起了幼儿园老师的警觉。

这些孩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呕吐和水样腹泻,部分孩子还伴有发热和腹痛。

由于呕吐和腹泻的次数较多,孩子们很快出现了脱水的症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幼儿园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当地的卫生部门,并将患病的孩子送往了附近的医院进行诊治。

医生在对孩子们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后,初步怀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采集了孩子们的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经过检测,结果显示孩子们感染的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环境中,孩子们密切接触,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如果卫生条件不佳,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

在治疗方面,由于轮状病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

对于脱水症状较轻的孩子,医生会给予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对于脱水症状较重的孩子,则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止吐、止泻等药物治疗。

在护理方面,家长和老师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精神状态、呕吐和腹泻的次数等。

要让孩子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陆续康复出院。

然而,这起轮状病毒中毒事件也给幼儿园和家长们敲响了警钟。

从这起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作者:沈惠青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7期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0.5〜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在世界各地均有爆发流行以及散发病例报道,约50%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由轮状病毒所致,据推测,轮状病毒每年感染死亡人数约100万。

在我国每年秋冬季节有一个发病高峰,故又称为“秋季腹泻”,实际上除秋冬季节外,春末夏初季节也属于好发季节。

轮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分为A、B、C、D、E、F、G共7组,每组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各组病毒均可以致病,其中A组最常见、致病力最强,主要引起婴幼儿以及新生儿发病,B组主要引起成人腹泻流行。

轮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耐热,50℃加热1小时,病毒的形态结构无变化,室温可以存活7个月,不易被胃酸破坏,-20℃可以长期存活,所以非常容易传播,在医院内传播可以造成爆发流行,是儿童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由于轮状病毒分型较多,不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基因也容易发生突变,所以可以造成反复感染的可能性。

患儿以及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的感染源,试验证实,轮状病毒不但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猪、猴、狗等,属于人畜共患疾病。

感染症状出现前1天患儿大便中就开始排毒,病程3〜4 天为高峰,1〜2周排毒停止。

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呼吸道传播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是感染的高发季节,其他季节亦可以散发发病。

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以及近端空肠,极少数可以累及结肠,近年有轮状病毒全身播散的个例报道,即从病人的脑脊液、胸水、呼吸道上皮分离出轮状病毒。

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凋亡,上皮细胞刷状缘带有乳糖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乳糖,由于上皮细胞被破环,就会继发乳糖酶分泌不足,造成食物中的双糖吸收不良,糖类物质消化不完全,引起肠腔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积聚在肠腔内,引起水样泻,这种机制导致的腹泻又称为渗透性腹泻,所以患儿大便往往为水样,容易造成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

医学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

医学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2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2011年收治的1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2例rv肠炎患儿经治疗1~2 d后体温下降,3~5 d 腹泻呕吐停止,平均住院6 d;心肌酶谱异常者占25.4%(31/1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占8.2%(10/122),心肌酶及肝酶异常均为一般性,可随病情好转而渐恢复正常。

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应用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防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122 cases with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xu dongxiu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uyuan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ruyuan 512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ognition and diagnosis level of 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 methods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22 cases of infants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in pediatricsretrospectively from 2009 to 2011. results in 122 cases of infants with rv enteritis,the temperature dropped after being treated for 1-2 days, diarrhea and vomiting stopped after 3-5 days’ treatment,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6 days;myocardial zymogram of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25.4%(31/122), and the patients who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 increased accounted for 8.2% (10/122), myocardial enzymes and liver enzyme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 with the condition improved and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rotavirus acute infantile diarrhea in autumn and winter is still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s, for there is no especially effective treatment at present. we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from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flora,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v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ple organ damage. [key words] ratavirus enterritis; infant; clinica; analysis轮状病毒(ratavirus,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1],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肠炎病毒,全球每年因rv感染致死的病例超过一百万,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引起腹泻,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危害性极大。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2例,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并且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使患儿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26-02轮状病毒性肠炎在临床是婴幼儿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原体,是造成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而且有极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轮状病毒性肠炎不仅可以造成腹泻,还可能引起肠外感染,导致多种系统受到损害,使患儿的自身免疫力大大降低,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2]。

因此,临床如何采取正确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2例,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8±0.6)岁,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年龄(1.4±0.4)岁。

两组患而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分析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分析

龙源期刊网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分析作者:易昌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方法按照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疑似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大便。

结果对254例疑似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的检测,共检出94例患儿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701%。

从不同年龄段上来分析,02岁的幼儿患病率最高,其中0~1岁的阳性检出率为4409%,1~2岁的阳性检出率为3548%,明显高于2~10岁的人群。

按不同月份来分析,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主要高发于10~12月份和1~3份,检出阳性率为4519%和4286%,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之一,且轮状病毒主要好发于0~2岁幼儿,同时以10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较为流行。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作者单位:650000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多见于秋冬季,属于腹泻常见的一种,此病在国内外均较为流行,有研究报道全世界有50%~60%急性肠胃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1]。

当前个别临床医师在对腹泻患儿治疗时往往首选抗生素类药物,而一味的使用抗生素会加重肠道内菌群失调,使病毒性肠炎患儿久治不愈。

同时在临床上轮状病毒并没有快速、特异的检测手段,也没有特效药物,这也使得病毒性肠炎得不到较为准确的治疗。

为此我科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共254例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检查的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254份,其中0~1岁127份,1~2岁93份,2~4岁19份,4~6岁11份,6~10岁4份。

12 方法用A群单克隆抗体制成的ELISA试剂盒直接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操作过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试验方法取适量大便样品,加9倍体积生理盐水,搅拌2 min使得充分混匀。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轮状病毒,这个小小的“敌人”,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困扰,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们。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一起轮状病毒中毒的案例,了解其来龙去脉,以及从中能得到的启示。

在某个幼儿园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悄然蔓延。

起初,只是个别孩子出现了轻微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老师们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情况逐渐变得严重起来。

经过医生的仔细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这是一起轮状病毒中毒事件。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说,病毒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食物、水源等进入人体。

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们日常接触密切,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这就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看幼儿园的环境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卫生间设施相对简陋,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够及时和彻底。

孩子们在便后洗手时,往往只是草草了事,没有真正达到清洁双手的目的。

此外,教室里的玩具和公共用品也没有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病毒很容易在这些物品上存活和传播。

再看饮食方面,幼儿园的厨房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

食材的采购渠道不够规范,部分食材可能在源头就已经受到了污染。

烹饪过程中,生熟食品没有严格分开处理,导致交叉污染的风险增加。

而且,餐具的清洁和消毒也没有达到标准,为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师们虽然经常提醒孩子们注意个人卫生,但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很难完全落实到位。

比如,有些孩子会共用毛巾、水杯等物品,这无疑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当这起轮状病毒中毒事件发生后,幼儿园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将患病的孩子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通知家长。

同时,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洁,包括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各个角落。

加强对孩子们的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观察症状。

在治疗方面,医生们根据孩子们的病情轻重,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杂 志 ,9 82 ( )4 5— l . l9 ,6 9 :0 4 3
( 稿 E期 :0 8— 3— 0 收 l 20 0 3 )
( 文编辑 : 本 方华玲 )
[ ] 茹雪. 3 急性 冠状综 合征早期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价值[ ] 心 m管病 J.
寸 ll
பைடு நூலகம்
婴 幼儿 轮 状 病 毒 性 腹 泻 的临 床 观 察 及 治 疗
示轮 状病毒性腹泻以秋 、 冬季发病 率最高, 夏季发病率较低 。临床表现 大便呈 水样便 9 . % , 0 8 发热 5 . % , 19 脱水 5 .% , 73
以轻 、 中度脱水 为主 , 酸中毒 3 .% , 05 多为轻 、 中度酸 中毒 , 低血 钾 2 . % 应 用病 毒病 原 学方 法进行 检测 , 82 总检 出率
赵水平 , 大一. 胡 心血管病 诊疗指 I 解渎 [ . 幸 f M] 北京 : 民卫生出 人
版 社 ,0 4 1 9 2 0 : 7— 4
张 蓉 , 吕卓人. 调脂治疗理念 转变的思考 [ ] 中华心m管 病杂 J.
志 ,o 6 3 8 :6 . 2 0 ,4( )7 1
[ ] 刘国文. 6 2 心f符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 议[] 中华心血 管病 l J.

6 ・ 5
滑 肌 细 胞迁 移 和 增 生作 用 , 定 粥 样 斑 块 作 用 , 制 巾小 板 聚 集 稳 抑 1 .
和减轻炎性反应等 。临床实践证 明他汀类 药物对降低冠心病
患病率 、 病死率及粥样斑块 回缩具有肯定的疗效 综 卜所述 , 吡格雷 联合 辛伐他 汀治疗 U P 在抗 栓 和稳 氯 A ,
1 资料 与 方 法
标本 , 用酶联 免疫 吸附试 验 ( LS 及 MA A生物技 术 ( 采 E IA) S 多 功能悬浮式点阵仪 ) 进行轮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 康晓红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    康晓红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康晓红发表时间:2018-09-17T14:43:26.64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作者:康晓红[导读] 结论:将喜炎平静脉滴注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验价值。

湖南宁乡市人民医院儿科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7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实验组使用喜炎平静脉滴注,对比两组实验效果。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喜炎平静脉滴注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验价值。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方案及效果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损坏,导致腹泻[1]。

轮状病毒大多流行于夏秋冬季节,感染途径主要为口鼻途径,其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大概一周左右,伴有发热3天左右、呕吐2-3天左右、腹泻5天左右,出现脱水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2]。

近几年,较多患儿选择接种轮状病毒的疫苗,不过轮状病毒分为很多种类,目前,医学检验设施仅能检查出患有该病毒,无法查出病毒属性,所以打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不过接种后可以减少出现重症的几率。

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小二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0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年龄(1.3±0.8)岁,实验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2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5±1.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显示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分享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分享

01
02
03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 韦林等,对病毒进行抑制 ,缩短病程。
免调节治疗
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患 儿的免疫力,帮助抵抗病 毒感染。
症状治疗
针对患儿出现的发热、腹 泻等症状,使用相应的药 物进行对症治疗。
特殊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 调整饮食,保持水分和电 解质的平衡,避免刺激性 食物。
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 干燥清洁,防止皮肤破损 和感染。
呼吸道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患儿吸入二手烟等刺激性 物质,防止呼吸道症状加 重。
病情监测与预防复发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 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 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患儿的
相应治疗措施。
家长和医护人员教育
预防措施
向家长和医护人员普及轮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如勤洗手、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等。
护理技巧
教导家长如何正确护理患儿,如补充水分、观察 病情、调整饮食等。
心理支持
患儿和家长可能因病情产生焦虑、恐慌情绪,医 护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体质和免疫力。
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与感染源接触,降低再
次感染的风险。
疫苗接种
根据医生建议,及时为患儿接 种轮状病毒疫苗,提高预防效
果。
04
经验教训与总结
早期识别重要性
症状监控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了解轮状病毒 感染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呕吐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儿秋季腹泻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

在介绍了小儿秋季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小儿秋季腹泻中轮状病毒的检验方法、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防措施以及临床诊疗经验。

结论部分指出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检验和诊疗对患者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小儿秋季腹泻中轮状病毒的相关内容,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检验、临床诊疗、流行病学、病原学、治疗方案、预防措施、临床经验、主要病原体、诊疗至关重要1. 引言1.1 小儿秋季腹泻流行病学特点小儿秋季腹泻是指婴幼儿在秋季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秋季腹泻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中人群中更容易传播。

这可能与孩子们在秋季集中在室内活动、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有关。

小儿秋季腹泻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在9月至11月份。

在这个季节,天气变冷、气候干燥,人们生活在密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家长在这个季节要更加注意孩子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引起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还表现为年龄特异性,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

这可能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有关,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家长需要特别加强保健意识,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

1.2 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轮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轮状病毒科。

该病毒颗粒为圆形,直径约60-75纳米,表面有刺突,呈现出轮状的外观,因而得名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裹着内含正极性单链RNA基因组的核衣壳。

其基因组长度为约11-12千碱基,编码了6个结构蛋白和6个非结构蛋白。

轮状病毒能够通过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转录来感染细胞,造成细胞内的变化,进而引发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治疗方案

轮状病毒治疗方案

轮状病毒治疗方案
轮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婴幼儿是其主要易感人群。

对于轮状病毒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症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时应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退热、补充液体、控制呕吐等。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和呕吐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钠、钾和碳酸氢盐等离子浓度的改变,因此要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3. 抗病毒治疗:虽然轮状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针对其进行直接抗病毒治疗,但可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4. 免疫治疗:目前轮状病毒已有相应的疫苗上市,对于高危人群,如早产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接种相应的轮状病毒疫苗,以预防感染。

5. 对于严重病例的处理:部分婴幼儿可能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情况,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此时,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输液补液和电解质,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和对症支持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大多数是自限性的,即使
不进行特殊治疗,也能在1-2周内自愈。

因此,对于大部分轻
型病例,只需要密切观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对症治疗即可。

总之,对于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时给予疫苗接种,对于严重病例进行住院治疗和支持治疗。

同时,外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作者:刘璇殷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轮状病毒感染爆发病例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方法采用抽样法、统计法进行分析。

结果医护诊疗活动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忽视了洗手。

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测消毒灭菌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并建立对新生儿病房的控制流程,使新生儿感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进而很快地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关键词】新生儿;轮状病毒;爆发;分析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具有病情危重,体重较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差及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而轮状病毒感染(RV)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不仅会引起肠道的菌群失调,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近年来,已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本组资料通过对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制的流程等各环节的落实和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205人,无陪病区125人,有陪病区80人,其中早产儿33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0人,重度窒息2人,轻度窒息8人,缺氧缺血性脑病4人,腹泻15人。

在15例中(其中3例当月确诊,次月出院,2例查粪便中轮状病毒A群抗原为阴性),重型腹泻2例,轻型腹泻13例;男性8例,女性7例;1例为入院时即诊断,余14例均为入院后48小时开始发病,均在治疗3-8天全部痊愈。

余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其中3例为入院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1.2.1轻型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10多次,性状各不同,腹部可闻及肠鸣音和不定的轻压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1.2.2重型腹泻发病多急剧,大便每日10-20次左右,全身中毒症状重,体重明显减低,伴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一起轮状病毒中毒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放入到试管内, 加入9倍的生理盐水后均匀搅拌,在静止后或者 低速离心以后,在加样处另外滴加3-4滴粪便上 清液,在室温情况下,10min以后进行辨别分析。 如果测试卡显示的是两条红线,即可判断属于 阳性,如果只仅仅出现一条对照线,则阴性, 若没有出现对照线,说明检测结果无效,必须 重新进行检测。
加入50μL核酸释放液,95℃,5min 4℃,10000g,离心10min
转移上清液(RNA)到无Rnase的离心管
real-time RT-PCR
报告结果
荧光PCR结果的判定 1、对照结果
a) 阳性对照:有荧光增幅现象;
b) 阴性对照:无荧光增幅现象;
c) 空白对照:无荧光增幅现象;
d) 否则,实验视为无效
04
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该患儿为轮状病毒感染 确诊依据: 1、细菌培养未见可疑菌生长 2、WBC/CRP值未出现升高现象 3、实时荧光PCR确诊结果阳性
致谢
GN肉汤(35 ℃ ,24h)
接种平板分离:B-P平 板、SS/HE、MAC
血常规检测 CRP值检测
分离平板上未见 可疑菌生长
病毒检测
血常规监测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动态血常规检测、CRP值检测 来对两种疾病新生儿进行初步鉴别。
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儿通常有发热及轻微消化道症 状,易与严重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混淆。从严重细菌感 染新生儿的WBC、CRP检测结果来看,发病初始阶 段(<12h)的WBC、CRP水平与轮状病毒感染新生 儿无无显著差异,但发病24h后则显著高于轮状病毒 新生儿。
01
real-time RT-PCR检测A组轮状病毒的灵敏度优于其他 4 种方法,可用于轮状病毒的高通量检测; ELISA和胶 体金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且胶体金成本低,非 常适合于初筛检测。行业标准推荐的RT-PCR尽管特 异性较高,但灵敏度偏低,有待改进,ELISA法诊断效 能优于胶体金法,胶体金法敏感、快速、单独样本可 随时检测。 综上 本小组选用胶体金法作为初筛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轮状病毒论文: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42例临床及治疗
分析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是造成儿童营养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引起注意。

现将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经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的42例报告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36例生活在农村。

年龄3-6月10例,7月-1岁22例,1-2岁10例。

发病时间秋季发病为34例,冬季为8例。

1.2 临床表现:①入院诊断:本组病例以腹泻为主诉入院,起病急,常伴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

②本组病例入院时32例病初1-2天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2例2-3天好转,30例3-5天好转。

③全部病例腹泻次数约10次/天以下18例,10次/天以上24例。

粪便性状多样化,为蛋花汤样便,水样便,黄绿色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

④其它症状如惊厥等。

1.3 实验室检查:
1.3.1 外周血象:38例外周血象检查情况见表1。

1.3.2 粪便镜检:除6例初次粪便镜检脓细胞3-4个外,以后连续复查均无脓细胞。

36例初检阴性或脂肪球。

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42例。

1.3.3 粪便培养:粪便细菌培养42例均为阴性。

2 治疗及转归
2.1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本组42例均予不同程度地使用“病毒唑、炎琥宁、更昔洛韦及西咪替丁”等经验型治疗。

其中更昔洛韦+西咪替丁显效明显26例,其余病例予以炎琥宁、病毒唑及西咪替丁治疗共16例(高敏10例,中24例,低敏2例)。

观察平均止泻时间、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结果如下见表3。

2.2 对症及支持治疗:本组42例均给予纠酸,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

对少数年幼的病情重和体质差或有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给予输血或血浆。

3 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

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婴幼儿抵抗力低引起致病所需病毒量比成人少。

②婴幼儿胃酸及各种酶的活力均较低,肠粘膜免疫的防御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

自轮状病毒口服疫苗普遍推广以来,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大大减少。

本组38例小儿来自农村,营养不良21例,贫血19例,提示卫生条件及体质与轮状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本病是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曾被称为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在其病程中,粪便性状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为特点,由于病毒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于霍乱毒素引起的腹泻。

本组18例水样便,与霍乱难以鉴别。

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为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
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粘膜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内大量积累而引起的腹泻,具小肠绒毛柜状上皮细胞感染病毒后造成上皮细胞的双糖酶
含量减少,进一步引起双糖吸收不良,导致协调转运的钠、氯等离子吸收障碍,肠道内呈高渗状态而出现水样泻等表现,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其中1例高热40℃,有惊厥;有2例表现为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

尤其可见轮状病毒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

外周血象一般认为无特异性诊断价值,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部分可中度升高。

本组38例查末梢血象,白细胞(5.0-8.0) ×103/l共24例,中性粒细胞50-60%24例,
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对白细胞无明显影响。

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确诊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由于近年来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推广,此病逐渐减少。

凡发病具有本病特点,如:发病年龄小,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自然病程约3-8天,应及时作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本组42例均为阳性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