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医是我国固有的医学,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

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

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等。

一、中医学的起源
1、《内经》的辉煌与悲哀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用《内经》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治疗,在很多方面能够达到现代西方医学难以达到、无法解释的治疗效果。

甚至使不少西方学者瞠目。

一部两千年前的医学著作,竟然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在科学史上确属罕见。

就《内经》而言,无疑是它的幸运和骄傲。

然而作为一门科学,理应后浪推前浪,不断创新,各领时代风骚。

《内经》今天的地位,表明当今的中医学术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相比,还没有质的飞跃,古代的幽灵还时时左右着今天的一切。

就中医这门学科而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其中《伤寒论》以六经辨治伤寒、《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治杂病。

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法、方、药四位一体)
3、《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功用及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

该书不仅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和“七情各合”等药性理论,将中医的治疗理论通过中药与临床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为临床组方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上述典籍不仅构筑起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独特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中医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脉经》(晋代王叔和编撰)——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综合性著作:
《诸病源候论》——巢元方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
《外台秘要》——王焘
《新修本草》——唐政府颁布
(2)宋金元时期
四大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学派(寒凉派)以宋金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以探讨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来治疗火热病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一个学术流派。

贡献:打破了《和剂局方》一统天下的沉默局面;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以及三阴三阳结为热证的崭新理论;变革了辛温法,及时的总结和提出了以辛凉解表和寒凉清热治疗热病的治法与方药。

张从正——攻邪学派,在祖国医学领域里,以宋金著名医家张从正为代表,力主病由邪生,治病善用寒冷攻邪为中心学术内容的一大医学流派。

贡献:发展了《内经》发病学观点;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的祛邪三法;继承和发展了刘完素的火热学说。

因此,对温病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东垣——补土学派:以探讨脏腑病机及其辨证治疗为研究课题的一个医学派。

贡献:丰富了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为明代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朱丹溪——滋阴学派:以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为代表的,以阐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为中心学术思想,以善用滋阴降火为治疗特点的一个医学流派称滋阴学派。

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治疗内伤杂病的内容。

对温补学派和温病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3)明清时期
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奠定了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

根据三焦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传变规律,作为立法处方的依据,称之为三焦辨证。

王孟英《温热经纬》集温病学之大成;对暑、湿、火三气辨证尤有阐发,把传染病、流行病的理论从认识到治疗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三、中医学的特色
近几年,中医学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方面的知识,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一点,不管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做出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还是从
中医保健与诊病疗疾的电视节目和科普书籍大量增加上,都可见一斑。

中医是怎么对待健康的?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标准就是,是不是和谐。

要达到三个“和”:人与自然要和谐,这叫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这叫人我合一;人自己心身要和谐,这叫形神合一。

达到这三个层面的“和”,才是健康的人。

《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理阴阳,“以平为期”,就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

健康长寿的秘诀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以下四句话:
1.不治已病治未病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3.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养生的概念
养:护养、保养、调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天人相应”与养生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环。

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的变化主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

《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生。


中医专家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对每个人的体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制定出个性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方案,对受检者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情绪、运动锻炼等进行恰当的指导。

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和疲劳状态、增强身体素质、抗衰延年的目的。

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

最好用药膳等药食结合的方式。

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

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
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

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养生较好选择。

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所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进补。

“食”亦有道
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

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昭示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之时,亦彰显饮食之道。

中医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饮食方面更是如此。

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膳食”。

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就不宜多吃。

而在地域方面,由于夏季南方多为梅雨季节,因此应多吃健脾燥湿食物,如薏米。

除了注意因人、因地膳食之外,还要因时膳食。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
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养肺润燥。

山药: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核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取核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红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

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用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的红枣糯米粥,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熬夜后不适中药来调理
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夜生活丰富,爱熬夜,还有一些职业如医生、护士等夜班工作者常需通宵工作,长期熬夜易出现失眠、肌肤干燥、上火等症状,这时应该及时调理,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的简法。

失眠喝酸枣仁粥
症状: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非常清醒,失眠了……
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

视线模糊服杞菊地黄丸
症状:盯着电脑的眼睛越来越涩,视线慢慢模糊。

熬夜最伤的是眼睛,视疲劳与中医眼科肝劳一症相似。

因目为肝窍,故名肝劳。

因此,具有养肝益肾、明目益睛作用的中成药,比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成了缓解视疲劳的经典药品。

平日里爱熬夜的人不妨常备上述两种地黄丸,工作时吃上一枚,对护眼大有益处。

肌肤干燥服菊花蜜汁
症状:一宿未过,镜子里的人已是肤色晦暗、面如土灰,细看看,眼角还有几丝鱼尾纹。

菊花不仅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制成饮料喝还能润泽肌肤,延缓衰老。

做法如下:取鲜菊花30克,蜂蜜适量。

把鲜菊花用水煮开,熬至浓汁以后,再加入少量炼蜜制成膏。

每晚取15克用白开水冲服。

上火饮薄荷枸杞茶
症状:空气干燥,工作繁忙,劳碌一天后再熬夜很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的症状。

熬夜后上火最好不要靠喝清热解毒的凉茶来败火,因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上火”,为了人体“阴”的恢复,此时,应该多喝具有滋阴清热的茶饮,如薄荷、枸杞、金银花、麦冬等花草茶。

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麦冬易伤胃并会引起腹泻,不适宜长期饮用,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不要再饮用了。

而薄荷、枸杞性质温和,可以长期作为保健茶饮用。

另外,还可以多吃苹果、梨、萝卜、黄瓜等蔬果。

四、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瑰宝
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是当前最有可能带动我国科技创新并领先世界、引领全人类健康事业方向的医学。

中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

中医以不伤害人体为本,望、闻、问、切四诊,充分尊重人;针灸推拿等各种治疗以给人的损伤和刺激最小为基本原则,中医治病所选用的药物均来自天然药物。

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发展中医药是解决卫生事业发展困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必然选择。

中医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的复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数千年的不竭动力,在中医中药的庇佑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命得以繁衍,身体得以康健。

中医药学体系融合了历代的人文、科学成就,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今天的中国国力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有足够的自信来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

自然,我们也应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中医现实存在的问题,直面中医今天所处的困境,以理性的态度来继承和发展中医。

香港寳丽美容化妆品集团有限公司/寳丽瘦身家族
培训部培训资料(七)
制作:陈艾沅
2012年01月0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