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1.2《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C.蚯蚓要爬出地面取食D.土中温度太高,爬出来散热
5.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B.感觉声音C.协助运动D.运动器官
6.环节动物是指()
A.具有一个粗大的环带的动物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动物
C.蚯蚓和沙蚕等多体节、无足的低等动物D.身体具明显环状体节的动物
6、对陆生动物而言,足够的食物、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是基本的生活条件。
合作
交流
1.从湿度(干燥)、温度(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环境特点比较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举例说出陆生生物怎么适应环境的?
2.实验中蚯蚓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湿湿的痕迹,为什么蚯蚓的体壁总是保持湿润?
2、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湿度和温度、温差变化不大(变温动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深层潮湿的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一般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3、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大气中的氧可溶于体壁的黏液中,再进入蚯蚓体壁的毛细血管中。如果蚯蚓的体表干燥则无法完成上述功能。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③循环系统:心脏由_____个腔组成。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条途径,输送_________的能力强。有利于_________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_________。
④繁殖方式:兔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征,属于_________动物。
5、恒温动物包括_________类和______Biblioteka ____类的动物。自主学习

5.1.2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陆地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

5.1.2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陆地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
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5、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6、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设计
意图
情境导入:
器官和系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征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组成,靠近身体
端有环带;蚯蚓腹部有刚毛,刚毛在蚯蚓运动中起作用;蚯蚓靠进行呼吸。
图片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式学习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本节课,完成独立自主的学习
探究式学习,独立完成学习知识点。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设计
意图
航行路线:
反馈
概述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
教学反思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描述猴子、袋鼠、白熊和猎豹的生存环境。
课前准备:
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或;昆虫具有。
2、由于陆地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和。
3、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有防止散失的结构;(2)有支持和
的器官;(3)有能在中呼吸的,位于身体的呼吸器官;(4)有发达的

生物初二上人教新资料5.1.2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

生物初二上人教新资料5.1.2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

生物初二上人教新资料5.1.2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学习内容: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3、4、〔二〕蚯蚓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4—15页“饲养和观看蚯蚓”实验,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及生活习性。

2、在实验过程中什么原因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4、概括出环节动物的要紧特征。

〔三〕家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6—17页插图及资料,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家兔体表的毛作用。

2、家兔的牙齿有什么特点?3、了解家兔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

4、哺乳动物的要紧特征。

〔四〕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阅读教材18页,思考:什么原因动物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动物的灭绝是什么缘故教学目标:通过比较能够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特征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通过对蚯蚓的实验、观看、讨论、交流,描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通过对兔的“观看与思考”,总结出陆地生活的动物类群适应陆地环境的要紧特点,并概括哺乳动物的要紧特征。

本节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实验、观看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猎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说出陆生动物与陆地干燥环境相适应的一系列的特点。

2、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3、介绍家兔的形态特点。

【二】导入新课前面我们通过对水生动物的学习,明白了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那么,陆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它们又是怎么样适应环境的呢?【三】合作探究〔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请同学们观看分析教材第12-13页图片资料,讨论交流,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1、2、【四】拓展创新1、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2、结合生活常识,想一下兔上坡跑得快依旧下坡跑得快?3、依照所学的有关家兔的知识,你能否总结出家兔消化系统方面适于吃草的特点。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3)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13)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13)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讲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要紧形状、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看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爱护。

二、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比较与摸索等的学习活动来猎取知识,培养总
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课前预备
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爱护的现
状及措施等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预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
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看蚯蚓〞所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记住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说出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4、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仔细观察。

【重点难点】兔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16-19,黑笔勾画重点内容,疑点以红笔标出,老师课堂检查反馈。

2、全体同学独立、认真、规范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用红笔标注疑点。

3、小组长以身作则,督促组员认真阅读课本并完成导学案,并给与适当评价。

【自主学习】1、兔:(1)外部形态:体表被毛,有作用,具有四肢,前肢与后肢比较,发达,适于。

(2)结构及生理:兔用呼吸;心脏腔,血液循环包括和两条循环途径;家兔的体温,属于动物。

消化道中有发达的,这是与它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它有发达的及遍布全身的,所以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2、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可以通过自身的而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动物。

3、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_______种。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地生活的动物的基本生存条件是、和。

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动物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

所以保动物,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

【合作探究】5、观察活兔及课本P16图“兔的牙齿和狼的牙齿”、“家兔的内部结构”完成讨论题1、2、3、4。

6、尝试归纳兔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特点。

【当堂训练】7、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A、变温动物B、特殊的鱼C、陆生动物D、哺乳动物8、家兔的消化道适于其植食性生活的结构特点是()A、消化道长,盲肠不发达B、消化道短,盲肠发达C、消化道长,盲肠发达D、消化道短,盲肠不发达9、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是因为()A、恒温动物消耗的氧气多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多C、恒温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10、将下列左边的动物名称与右边相对应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知识结构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看图分析蚯蚓 — 实验观察兔 — 观察与思考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知识要点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3.蚯蚓(1)生活环境: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

(体温不恒定,只能生活在土壤深层)。

(2)食性: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又被看作为分解者)(3)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需要环境有一定的粗糙提供摩擦力)。

(4)呼吸:湿润的体壁。

(体壁中密布的毛细血管 空气)(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4.兔子(1)心脏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肺循环。

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2)兔的牙齿:门齿(切断植物纤维)和臼齿(磨碎食物)。

虎、狼还具有犬齿(撕裂食物)门齿发达——植食性动物犬齿发达——肉食性动物陆地生活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运动方式 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的比较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运动 呼吸 前肢短,后肢长,且肌肉发达 发达的大脑和遍布全身的神经 体表丰厚的毛发牙齿与食性相关 心肺的结构和功能 发达的盲肠 二氧化碳 氧气 使体温恒定,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灵敏感知,迅速反应(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5.对于陆地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设计理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因此我在设计时考虑到对比水中生物的特点,并通过相关内容课件的形式和学生已有经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与水域环境进行对比,引出陆地上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

然后以人类的好朋友蚯蚓为例分析它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还有从兔入手认识哺乳动物及特征。

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方式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十分充实,既有对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概述和特征的总结,又有适应陆地的特点以及身体恒定的重要意义等的阐述,又有对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的深入剖析和绝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的研究探讨。

生物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本节课内容同学对动物在陆地生活特点的分析与发现中的作用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怀疑,这是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样的疑惑存在,是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没有全面理解。

本节课在介绍陆地生活的动物时,先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各种陆生动物和他们的运动方式入手。

在解决学生疑惑的过程中,联系自然界存在而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的现象,剖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节课的落脚点仍然是提高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以及具体行为的落实,本节课最后也有适当地引导。

三、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陆地动物,分析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和结构特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挖掘课程资源,延伸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含量,体现人文关怀。

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观察,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探究技能和研究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繁为简,生动的小动物引人入胜,使课堂充满自然的气息。

让同学体会到:我们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应该爱护生态环境。

知识在课堂活动中生成,在交流中明朗,在共享中升华。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策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教材的编写特点,要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典型动物的介绍,得出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重点关注运动、呼吸等方面。

本节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也知道这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建议教师课前要亲自对“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对兔的“观察与思考”等栏目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实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作出相应的处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同时明确要求学生一定要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如制作观虫器、饲养蚯蚓等。

教师应充分注意“陆地生活的动物”既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在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也包括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概括出它们适于在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共性;同时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对环节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征的概括。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丰富,建议用3课时完成。

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并注重实效。

建议每节课前都布置学生课下进行观察、调查和搜集材料;课上再进一步认真观察、对比、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然后进行总结概括。

第1课时,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如湿度(干燥)、温度(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的环境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科书提供的图片资料或当地常见陆地生活动物的情况(注意包括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通过讨论、交流、填写记录表等教学活动,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5.1.2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5.1.2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设计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进行的是《陆地生活的动物》这一节的第三课时的讲授,在前两节探究了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再加上本节课的实验动物是学生身边经常见到的家兔,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比较容易。

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需要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中的辅导,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对哺乳动物的内部结构,以及哺乳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有充分的准备。

此外,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意义,还应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报道等资料。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学习,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总结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保护动物栖息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具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难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观察兔的形态结构并总结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的组织教学。

3.能使学生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方法谈话式、分组实验式、演示式、启发式、归纳总结式五、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内部构造的教学软件。

(2)多种哺乳动物生活习性等的教学软件或录像剪辑。

(3)动物栖息环境、哺乳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教学软件或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体温表1只。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分组观察,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如下:首先要求学生给自己小组的成员量体温,测量体温时间约需15分钟。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1)新人教版.DOC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分析,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记住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说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培养观察与合作的能力。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提升学习生物学兴趣,享受学习快乐【重点难点】蚯蚓的运动和呼吸,陆生动物适应于陆生环境生活的特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12-16,黑笔勾画重点内容,疑点以红笔标出,老师课堂检查反馈。

2、全体同学独立、认真、规范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

3、小组长以身作则,督促组员认真阅读课本并完成导学案,并给与适当评价。

【导学提纲】具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如气管、肺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陆地生活外部形态:环状体节、环带、刚毛的动物蚯蚓生活习性:潮湿、有机质、昼伏夜出运动:刚毛协助,肌肉呼吸: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环节动物的特征【自主学习】1、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1)一般有防止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昆虫具有。

(2)一般有支持和的器官。

(3)一般有能在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

(4)一般有发达的器官和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1)外部形态:体表有黏液,身体由许多组成,靠近身体端有环带,腹部有刚毛;(2)呼吸:蚯蚓靠进行呼吸;(3)运动: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蠕动;(4)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的土壤中,伏出,以为食。

【合作探究】3、尝试归纳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通过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完成课本P15讨论题。

【当堂训练】5、蚯蚓的生存环境是()A、干燥、疏松的土壤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6、在农田中,大雨过后往往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A、土壤中温度太低B、土壤中缺少食物C、土壤中水多氧气少,无法呼吸D、地面上温度高,有大量食物7、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是()A、湿润的体表B、口C、肺D、环带8、蚯蚓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是()A、蚯蚓能吃腐烂的有机物B、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蛋白质C、蚯蚓能使土壤通气D、蚯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N、P、K。

八年级生物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1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1人教版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

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课时分配】:三课时【教学过程】: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你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录像教师出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看到了哪些动物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生1:金丝猴攀援在树上,袋鼠在草原上跳跃,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白熊在雪地上行走。

生2:丹顸鹤在引吭高歌,猎豹在奔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老虎在行走……师:你们还能说出陆地上其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吗生1:两栖动物青蛙垢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生2:沙漠中行走的骆驼;草原上的绵羊……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生1: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生2: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生3:缺少水中的浮力;生4: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生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师:那么陆地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这样的环境相适应呢分小组观察讨论生1: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一般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 新人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陆地生活的动物》导学案 新人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A.变温动物B.特殊的鱼C.陆生动物D.哺乳动物3.下列动物中,体温均不恒定的一组是()①南极磷虾②野骆驼③褐马鸡④墨斑蛙⑤华南虎⑥孔雀雉鸟⑦壁虎⑧长臂猿⑨扬子鳄⑩蝾螈A.①③⑥⑧B.②⑦⑩④C.③⑤⑦⑨D.①④⑦⑨⑩4.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A.犬齿B.舌头C.臼齿D.门齿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C.食物不足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6.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B.视觉敏感C.具有较大的耳朵D.嗅觉灵敏7.蝙蝠与家鸽都适于飞行,但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它特有的特征是()A.双重呼吸B.体温恒定C.心脏四腔D.胎生哺乳8.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填写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②;③。

(2)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

简要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3)_____是兔的牙齿,_____是狼的牙齿. 人类的牙齿有几种齿型?。

(4)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课题§5.1.2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点。

2.描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5.1.2 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人教版 八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5.1.2 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案人教版 八年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所实验。

四、课时分配三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二、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1、观察并说出陆地各种环中的动物以及它乌的运动方式并进行想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4、观察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资料,讨论交流,概括出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介绍并展示蚯蚓。

5、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片。

6、出示录像资料及观察的问题。

7、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推测和概括。

8、鼓励学生列举实例,分析讨论,归纳概括。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描述蚯蚓的运动情环节动物的主要持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栖息地的保护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观察有关免的生活的录像片,描述免的外部特征。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3)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3)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教案(3)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准: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并回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课本12页有哪些动物,他们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生: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缺少水中的浮力;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师:那么陆地动物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这样的环境相适应呢?分小组观察讨论。

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例如,爬行动物体表一般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等;陆地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的运动器官,适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缘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御敌;陆地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陆地动物还普遍具备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所实验。

●四、课时分配三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二、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环节动物的主要持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栖息地的保护1、观察并说出陆地各种环中的动物以及它乌的运动方式并进行想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

4、观察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资料,讨论交流,概括出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介绍并展示蚯蚓。

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观察有关免的生活的录像片,描述免的外部特征。

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其前后肢的长度。

3、观察比较兔和狼的牙齿。

4、观察兔的内部结构。

归纳出陆地动物适应环境的主要特点,并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各小组汇报调查和搜集的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结合课本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分析出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三课时:观察蚯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蚯蚓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了解观察蚯蚓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陆地动物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蚯蚓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
陆生动物适于陆地生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讲解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
1、以蚯蚓为例,陆生动物适于陆地生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通过实验观察,蚯蚓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与陆地环境相适应?
二、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
1、以蚯蚓为例,陆生动物相对于水生动物而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水少:体壁分泌黏液,保水。

浮力小:环状的体节和刚毛完成运动。

气态氧:湿润的体壁——内有毛细管,气体交换的场所;外有黏液,溶解空气中的氧气。

环境复杂:发达的神经系统。

总结:陆生动物——因水少而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因受浮力小而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因空气中气态氧而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且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因环境复杂而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通过实验观察,蚯蚓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与陆地环境相适应?
体形:呈圆筒形,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

其中有一个体节颜色浅而宽——环带。

近环带端为前端,远环带端为后端。

体表:有黏液。

呼吸器官: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接场所;其外有黏液——溶解空气中的氧气和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运动器官:环状的体节和刚毛共同完成运动过程。

(其内有纵肌、环肌——提供动力;其外有刚毛——固定;分节——运动灵活。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在本节课内,我学到了。

五、巩固提升:
练习:《基础训练》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家兔维持体温恒定的原因。

2、能力目标:学生了解常见的陆地生活的动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陆地动物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家兔维持体温恒定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陆地生活的动物分类及其分类特征。

●教学方法:探究式、讲解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
1、家兔维持体温恒定的原因有哪些?恒温对动物有何意义?
2、常见陆生动物:蚯蚓、沙蚕、蝗虫、蜈蚣、蜘蛛、蝎、蛇、猪、狗、鸡、驼鸟。


能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吗?
3、我们如何保护陆地动物?
二、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
1、家兔维持体温恒定的原因有哪些?恒温对动物有何意义?
体温恒定原因:
产热原理
(1)氧——发达的呼吸系统。

(已学)
(2)有机物——发达的消化系统。

(已学)
补充:牙齿——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因食性不同而不同。

盲肠——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

长短与动物的食性不同而不同。

四肢——前肢短,后肢长,善于跳跃。

(3)运输——发达的循环系统。

(已学)
强调: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输氧能力强。

保温——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等。

调温——发达的神经系统。

体温恒定对动物的意义——更有利于动物分布、生存和繁衍。

2、常见陆生动物:蚯蚓、沙蚕、蝗虫、蜈蚣、蜘蛛、蝎、蛇、猪、狗、鸡、驼鸟。

你能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吗?
据体温是否恒定分:
类别体温是否恒定动物名称
恒温动物恒定猪、狗、鸡、驼鸟
变温动物不恒定蚯蚓、沙蚕、蝗虫、蜈蚣、蜘蛛、蝎、蛇据形态结构特点分:
类别形态结构特点动物名称
环节动物无脊柱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

蚯蚓、沙蚕
节肢动物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爬行类有脊柱体表具角质的鳞或甲等。


鸟类体被羽毛,前肢成翼、内有气囊等。

鸡、驼鸟
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

猪、狗
3、我们如何保护陆地动物?
对于陆的动物而言,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所以保护陆地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陆地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在本节课内,我学到了。

五、巩固提升:
练习:《基础训练》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