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 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D.申子 乃 辟舍请罪曰 乃 入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答:
5.请简要说说文中的韩昭侯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
6.简要谈谈你对文中“修功劳,视次第”的理解,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讽谏劝说类)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
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
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
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语智部·中牟令》)
【注释】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中牟令当马而谏 (
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 正确断句。 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 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 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 二、实词解释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题中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 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 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 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 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 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 “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 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 。 三、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二:代入检验法 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 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 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以将其中能确 定的某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 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四、句子翻译 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 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 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 技巧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 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 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准确,不偏离,不遗漏) “达”(不拘 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词语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 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五、内容理解与概况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 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 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 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 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 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 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 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 六、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标题 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第二步:通读原文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 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 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第三步:分析原文 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2)数之曰


(3)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

(4)以供岁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后唐庄宗猎于中牟
舜发于畎亩之中
B.Leabharlann Baidu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
其真无马邪
C.汝为县令
山峦为晴雪所洗
D.以待天子驰逐
以告先帝之灵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 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同学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 一理课外文言文怎么考怎么答! 常考课外文言文主题有写人记事和讽谏劝说。 先来两道题感受下(文末附翻译):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写人记事类) 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 1)内 修 政教(

( 2) 终 申子之身(

( 3)申子 尝 请仕其从兄(

( 4)申子有怨 色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申不害 者 马之千里 者
B.以 干昭侯
皆 以 美于徐公
C.我将奚听 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答:
4.从庄宗最终赦免了县令可以看出,庄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答:
5.伶人敬新磨通过什么样的说话方式使庄宗最终改变了主意?
答:
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 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一、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 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 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 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 “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 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④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 速记口诀: 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 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 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 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 物此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 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译文一】 申不害,是郑国的卑贱小臣,学习黄帝、老子和法家刑名的学说,用来向韩昭侯求取官职。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国相,(申不害)对内整治教化国家,对外应对诸侯,十五年的时间, 直到申不害去世,国家治理得很好,军事力量很强盛。 申不害曾经请求让他的堂兄做个官,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一脸不高兴。韩昭侯说:“我 之所以向你学习,是打算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我是同意你的请求来破坏你制定的法度呢, 还是施行你定的法度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要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现 在你却有私人的请求,我该听取哪种意见呢?”申不害于是退避一段距离,请求(昭侯)治 罪说:“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贤明君主!” 【译文二】 后唐庄宗在中牟狩猎的时候,将百姓的田地践踏得面目全非,中牟县县令挡在庄宗马前劝 谏。庄宗听后十分生气,让身边的随从将县令带出去斩首。有个叫敬新磨的乐工立即带着 其他乐工去追赶被押走的县令,然后将他带到庄宗的马前。数落县令说:“你身为本地的 县令,难道不知道天子喜欢狩猎吗?为什么要纵容百姓辛勤耕种和收获,以便缴纳每年的 赋税,你为什么不让百姓忍饥挨饿,让田地荒芜,好让天子能够尽情地驱马奔跑、追逐野 兽呢?你真是罪该万死,皇上请您立即下令将他处死吧!”其他乐工也在一旁唱和,于是 庄宗大笑起来,下令赦免了县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