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③皇位世袭(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西周奴隶制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解决统治者内部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一体。

②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有中央之名无集权之实。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皇帝制度特点: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虚位,有职位但无人担任)(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也无封地。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3、影响: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三、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武帝集权措施: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1、左宗右社 自古建设皇城都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说。 前朝:指朝廷中枢机构的办公地点,譬如故宫前面为六部 后市:为市场 左祖:就是太庙,用来祭祀宗祖的 右社:是社(土地)稷(粮食)坛,祭祀天地和收成的
2、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 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 「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 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 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 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
(3)家谱是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 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2、分封制 (1)概念:依据宗法制,建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 治等级制度,以巩固周王统治。周天子将子弟、功臣 以及前代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 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的权利,承担对周天子定期 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 (2)根本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3)影响:①起初起到了稳定政治秩序的作用; ②但后来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
1.(2011新课标)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 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 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C)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C 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对材料信 息的解读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 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 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A、D与当时的史实不符,而B君主大权 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精心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2)(3)族。

(4)2(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
精心整理
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

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

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接任的。

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以行传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

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周王朝的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它的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圭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

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

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

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

1、同姓封国:凡是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复习·基础知识】【复习目标】——将目标融于心间,让每个脚印都坚实有力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温故】1.①夏商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②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特点和瓦解③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的内容、②秦朝中央政治体制的设置及特点③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背景、特点和作用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3.①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③由汉到元选官制度的变化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4.①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及特点②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影响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复习·知识线索】【归纳·核心知识】【重难点突破】——聚合智慧的真金1. 分封制和宗法制项目分封制宗法制主要目的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统治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权利与义务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但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奴隶等,是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双方关系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他们服从周王的命令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联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们共同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原因、发展历程、总趋势、作用一、选择题1.(2013·汕头检测)《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概念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概念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概念
宗法制是典型的中世纪萨克森王国政体,又称萨克森王国宗法。

宗法
制是一种权利和责任分「三个等级」的制度,主要特征是继承制度、以君
臣关系维护政治秩序与法律的有效性。

宗法制的基本原理是:宗主(君主)拥有一切统治权利和责任;宗主决定宗室(宗室公爵、贵族)的权力,比
如给予他们土地、封赋、运用王权给予宗室专有的权利等;由宗室人持有
的家族土地,由他们运作家族经济体,这叫分封制。

宗法制主要扶持宗室隶属于宗主的利益,它为宗室代表提供了一定的
持久性,宗室可以从中获得权利和财产,以确保宗主的统治。

分封制是一种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它由宗室人获得的土地,构成一个独立但宗室隶属于宗主的主体。

分封制的特征是由宗室统治,而
不是由宗主统治。

它不仅控制土地的使用,还控制受其保护的贵族社会的
秩序,贵族作为宗室的有力建设者,为宗主创造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


使宗室成员得以继承父辈的土地并获得宗主的护航,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
宗主对宗室的支配性。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4、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教法设计: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本周要学习的专题一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学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做阅读理解。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3页,大家快速阅读导语,解决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几个阶段?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末日。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考纲】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知识点一商周时期政治制度一、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周朝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

商朝已有分封。

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分封对象①首先是王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使得封国宗亲化,以实现“选建明德(王室亲族),以藩屏周”。

②其次是功臣,这一方面显示王的恩德,另一方面用姻亲拉拢功臣以巩固统治。

例如姜太公,“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③第三类分封对象是“友邦冢君”与古帝王后代,其有自己的族属和部众,在其原统治地区的族群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其分封并与之联姻,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族众的融合和对其进行统治,也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

分封对象及主要诸侯国: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4)诸侯权利和义务:诸侯享有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承担守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5)发展演变①溯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

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 的典型特征。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 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 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 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 和庶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该国则 是大宗。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 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则为"大宗", 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 宗"的关系与上同。世袭的嫡长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 如此层层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大宗、小宗的 宗法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于是,在全体贵族内 部,举国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的 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不但得到族 权而且得到神权的配合。"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 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是周礼 的根本原则。
• • • • •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①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②战国时,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还提 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 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到 第一 次重大打击; ④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根据宗法制,“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精神,周王朝规定:只有嫡长 子才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 也无权继承。这就使弟统于兄,小宗统于大宗。庶子虽然不能继承王位,但 他们可以得到次于王位的其他爵位。为此,周王朝依据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又创设了“分封制”,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 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圭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 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 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 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 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 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诸侯国的分封有两种情况:1.同姓封国。凡是姬 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 国。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修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者15 ,姬姓立 国者40人。如,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曹(今山东定陶),成王封其弟叔虞于 唐(山西翼城)。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又分封周朝王室子弟26国。2.异姓 诸修。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分封少数有功之臣,如姜子牙封于齐;二 是发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防止作乱的部落,如夏王朝的后裔东楼公(姒姓) 封于杞国,伏羲氏的后裔(风雄)封于宿国。周武王又将已灭国商纣王之子 武庚(子姓)封于宋国,以示政治安抚。后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公 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②细心审题,逐问作答。

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题关键:这是一道比较分析题,解答好此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准确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个历史概念,以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知识。

解题关键在于精心审题,明确试题的考查范围和重点,以及答题的要求。

思路引领:首先要概括指出分封制的特点,其次要从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不同的角度,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提示: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重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及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及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及知识总结高一历史复习提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4)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 治隶属关系。
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 2.血缘关系维系。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影响 1.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 政治法律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 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 3.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影响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周天子 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朝延续数百年。 3.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 4.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 级序列。 5.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具有较大的独立 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 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 密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诸侯义务: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3)忠于职守,朝觐述职。 (4)缴纳贡赋。 诸侯权利: (1)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如 设置官员、征派赋役和建立武装; (2)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特点
1.受封对象多样。 2.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 3.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发展演变
1、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宗族观念,中华民族 “认祖归宗”的民俗与此有密切联系。 2、它对中华民族美德的延续与传承、以德治 国战略的实现,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 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积极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简要对比

分封制与宗法制简要对比

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层层封授;2.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3.具有宗族统治色彩。 4.地方的相对独立性。
二者关系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的特点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 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1.以宗法制为核心。 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古代称为“封建”,封邦 建国)
内容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2.诸侯义务: 3.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诸侯权力。
宗法制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嫡长子继承 2.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2)严格的大 小宗体系;(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 性;(4)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 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1.嫡长子继承制。 2.父系血缘关系维系。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最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5)

最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5)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再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郡县制的背景、内容、影响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作用及评价(2)行省制度的内容及影响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评价(2)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梳理】【重点讲解】1、分封制和宗法制: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高考回顾】1、(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2、(08重庆文综)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A、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司3、(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4、(08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高一历史总结知识点(全详细)

高一历史总结知识点(全详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时西周和秦朝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某某08考试说明】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

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

高中历史必修

高中历史必修(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

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发动。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①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实施中央集权的统治特征。 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产 生的主要影响。
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BC221年统一 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 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 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 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周礼
《周礼》书影
思考:什么是“礼”?什么是 “乐”?“礼”和“乐”是什么关 系?礼乐秩序的实质是什么?后来 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
巩固拓展:
1.走进中国早期政治文明 (1)收集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材料。 (2)你认为要走近中国早期政治 文明应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从收 集到的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 息?
•总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汉承秦制
知识结构
实现统一 巩固统一,加强集权
灭六国, 北征匈奴, 统一岭南、 西南
推行郡县制 皇帝制 建立三公九卿制 焚书坑儒,挟书律
政治
思想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燕 秦
赵 秦 秦
前221年 定都咸阳
齐 秦
魏 秦
韩 秦
楚 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直 道
五 尺 道
灵渠
皇帝 中 央 太 尉
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
相 权


隋唐-----分散相权
汉朝
中朝 外朝
皇 权
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
郎 中 令 卫 尉 太 仆 廷 典 宗 尉 客 正 治 粟 内 史
丞 御史大夫 相
奉 常
少 ( 府 列 卿 )
郡 县 道 乡
郡 尉 县 尉 有 秩
郡 守 县 令 三 老
监御史 县 丞 啬 夫 游 徼 亭长 亭 里正 里
二、巩固拓展:



步骤一:假如你要再现秦始皇一生的政治事迹, 你将选择哪些内容? 步骤二:有一天,朝廷出现了以下的辩论场面。想 一想,当时参加辩论的都是什么官员?当时作为 “始皇帝”的你支持哪一派?为此,你采取了哪些 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特征? 步骤三:今天,我们如何看待秦始皇和他建立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选官制度
盛行时期 主要内容 评价
世 官 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 夏至春秋 围内,由贵胄子弟世 战国 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 两汉至魏 才,向中央推荐予以 晋 任用的选官制度。 具有封闭的特征,其形式是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 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 情形,体现了公平公正,保 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质量,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 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选才 比较单一,缺乏进取精神和 创新意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主要内容:
“六王毕,四海一” 秦的统一:
灭六国(时间、顺序、意义)
北方:击匈奴、夺河套、修长
过程
城、筑直道 南方:征岭南、修灵渠、臵郡县
西南:开“五尺道”、任官吏
意义
加强·· ·;扩大·· ·;推动·· ·
秦朝制度
地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中央:三公九卿制 思想:(焚书坑儒)挟书律
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位 世袭制度。
制度演变
夏 朝 世袭 制 确 立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兄终弟及、 嫡长子继承 父死子继 制确立
宗法 制
分封 制
逐渐形成
逐渐形成
发展完备
发展完备
动摇破 坏
逐渐解 体
分封制 目的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 内 容
宗法制 保证王权的稳定
由来: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承袭商末 重要诸侯国:齐、鲁、晋、燕 等 诸侯国义务:服从、镇守、随从、纳贡 基础:血缘关系 诸侯国权利: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 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 主 专 制 政 体 的 演 进 与 强 化
一、主要知识:
君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 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 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行省的设臵(秦、汉、唐宋、元) 认识:专制中央集不断加强
知识图表
西汉
削夺相权。 a.频繁任 免丞相。 b.设“中 朝”(又称 “内朝”) 抑制以丞相 为首的“外 朝”的权力。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
皇帝

建立

巩固
隋唐
完善

加强

加强
明清
强化

相权

三公九卿 太 御 尉 史 大 夫 三 中 书 省 省 尚 书 省 六 部 门 下 省 中 书 省 枢 宣 密 政 院 院

丞 央 相
地 方
郡县制
州县
道府县
行省制度

清朝-----军机处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唐朝
实行多相制度, 三省最高长官 都是宰相,相 权一分为三, 参加政事堂议 事的其他官员 身份亦等同于 宰相。
宋朝
设同中书 门下平章 事、枢密 使、参知 政事和三 司使,分 化相权。
明朝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基本特点
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和诸侯王 3.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臵, 如御史台、 都察院,但专制制度下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 是很有限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周

清朝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乃众人之事。 —孙中山
一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夏朝
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神权 与王权的结合; 商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带形成了国家的 西周 实行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蕃 政治结构,最高 屏周”。 执政集团尚未实 实行宗法制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 现权力的高度集 系统,与分封制互 中。 为表里的制度。 礼乐秩序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 具;当时文明中最 为高贵、典雅、精 致的文化。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主要内容:
专 明清王朝 明 制 朝 专制制度 代 清 晚 期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的 政 清朝的边 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疆政策 治 形 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 态 清末改良(主要原因、措施、结果) 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设臵内阁 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 设臵军机处,皇权独揽 密折制度
察 举 制
科 举 朝 郡县制
西汉初
隋朝 唐朝
郡国并行制
州 道 县 州 县
宋朝
元朝
路 行省


蒙古:岭北行省
东北: 辽 阳 行 省
云贵: 云南行省
台湾:澎湖巡检司
元代的行省
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 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 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 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 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 总和。 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 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 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 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 年)
保证贵族特权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作 1、强化了统治
2、扩大了统治区域 用 3、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4.促进民族融合 5、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影响深远
实 等级隶属制 等级制度 质 春秋战国日益削弱. 破 时间:西周后期,春秋战国,秦朝 坏 原因:独立性,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其观念与传统继续传承 关 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系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 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 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臵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 贤相,然其 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 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⑴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臵上看法有何不同? ⑵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⑶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⑷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 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一派说:以前,秦地不过千里,依赖陛下平定海 内,“以诸侯为郡县”,国泰民安。 另一派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实行郡县制,为“不师古”。“事不师古而能长 久者,非所闻也”。 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 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他指出,分封制是天下 大乱的祸根,坚决主张推行郡县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