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介入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资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维护一方金融平安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维护一方金融平安[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金融稳定是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而金融危机则会给整个经济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和后果,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维护一方金融平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基层央行工作的当务之急。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必要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有关部门为达到一方金融平安而建立的相互沟通信息、相互协调行动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当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积极构建地方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基层央行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是由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特点所决定。
最后贷款人职能决定了人民银行是法律支付手段决定者,天然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其目的是保证货币运行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金融稳定工作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宏观性的特点。
中央银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必须扩展视野,既要从宏观层面关注系统性风险,也要注意把握微观个体的风险;既要关注金融领域,也要关注经济领域;既注重分析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均衡发展,也要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传染性。
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恰好是搭建了这样一种平台,提供了操作手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它来多角度、全方位监测经济金融运行动态,切实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其次,与当前金融监管格局相适应,与地方金融发展程度相匹配。
随着银监会的分设,我国已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但各专职监管部门只能对其监管下的金融机构实施机构监管,而对诸如同一机构同时涉足几个市场、跨市场产品、金融控股公司的功能监管则明显缺失。
从发展眼光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这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和监管当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对金融业整体风险,特别是跨市场风险进行监测、防范和化解。
我国国有企业债务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不仅涉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也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债务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国有企业债务的基本情况1、规模庞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其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债务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占比较大。
2、债务结构复杂。
国有企业债务涉及各种类型,包括银行贷款、债券、信托融资等多种形式,而且存在固定期限和浮动利率等不同特点。
3、债务违约风险。
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或遭遇市场变化而导致债务无法偿还,出现违约的情况,对企业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1、企业经营压力大。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行业变革,一些国有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导致资金链紧张,还债压力大。
2、金融体系风险增加。
国有企业债务过高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风险,也会传导到金融体系中,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国家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影响资源配置。
部分国有企业债务过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而无法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对策建议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加强风险管控。
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识别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防范债务违约情况出现。
3、优化债务结构。
加大对国有企业债务的审计力度,通过债转股、债务重组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负债水平。
4、加强监管和约束。
加强对国有企业融资的监管力度,防止非理性扩张和过度融资,同时加强对企业债务的监督和约束。
5、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结语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合力共同应对。
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通过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放开市场准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然而,要实现国有企业真正的市场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
首先,国有企业改制应加大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明晰是确保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推动股份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也需要改革,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
其次,国有企业改制需要推进市场化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普遍面临高额债务问题,通过市场化债务重组可以有效化解风险,提振市场信心。
债务重组可以通过债转股、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减轻企业负债压力,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国有企业改制要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市场化融资活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资本市场化程度。
同时,要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市场透明度,为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国有企业改制还需要培育市场化人才。
市场化经营需要具备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技能的人才。
国有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
最后,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在于加强监管机制建设。
市场化改革需要在竞争和规范中进行,为了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防范市场风险,监管机制的建设非常关键。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需要加大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力度,推进市场化债务重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培育市场化人才,加强监管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改制加强资产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制加强资产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改制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重组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改制中加强资产重组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改制是为了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通过改制,国有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产重组作为改制的关键环节,能够将企业的资产进行优化整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资产重组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1. 提升核心竞争力资产重组可以促使企业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形成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例如,不同国有企业之间的资产整合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
此外,资产重组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2.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往往在多个领域拥有资源,但是由于管理和经营的限制,这些资源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可以将资源整合起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通过合并研发机构和生产工厂,提高研发效率和生产能力。
3. 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核心业务和主导产业,避免过多涉足非主营业务。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主营业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资产重组还可以减少企业的不良资产和债务负担,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
三、加强资产重组的策略与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惠的政策环境。
例如,通过减免税费、降低准入门槛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同时,政府还应确保资产重组的合规性和公平性,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避免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腐败和不正当行为。
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
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效益低下、资本运营不畅等问题。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优化重组和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
一、加强领导监管与引导领导作为国有企业的监管者和引导者,应加强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监督。
同时,领导还应引导国有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促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感。
二、推动优化重组优化重组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实现优化重组,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降低行政成本。
领导可以通过鼓励合并兼并、推动股权多元化等方式来推动优化重组。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可以通过加大对于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益的重要保障。
领导应推动国有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于董事、高管层等人员的监管,确保他们能够忠实履行职责。
五、推动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领导应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对于国有企业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引入民间资本,促进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有效融合。
六、加强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领导应加强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加强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同时,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七、推动创新发展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的重要驱动力。
国企改革 债务风险管控体系
国企改革债务风险管控体系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其效益和竞争力。
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债务风险管控体系,保障国有企业债务的可持续偿还,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建立全面的债务风险评估机制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国企改革应建立全面的债务风险评估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国有企业应及时公开其财务状况、债务情况以及债务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措施,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强透明度。
2. 设立独立的风险评估机构:国有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其债务风险进行评估,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应对债务风险。
3.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国有企业应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将债务风险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激励企业加强债务风险管理。
二、加强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为了及时发现和应对债务风险,国企改革应加强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债务风险监测系统: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债务风险监测系统,对关键的债务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债务风险的苗头。
2. 设立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债务风险的预警指标,一旦超过一定数值,即发出预警信号,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高层的重视。
3.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国有企业可以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定期交流债务风险信息,共同应对债务风险。
三、推行债务风险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国有企业的债务行为,国企改革应推行债务风险管理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债务融资审批制度: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债务融资的审批制度,确保债务融资行为合法、合规,并保证债务的可持续偿还。
2. 加强债务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国有企业应加强债务风险管理的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债务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严格债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国有企业应严格按照债务风险管理制度,对债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债务偿还计划,避免因债务风险而出现经营困境。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1.1 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主体力量,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1.2 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部分传统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等问题。
同时,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滞后等原因导致了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1.3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二、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2.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护产权、调动各类资源配置效率和激励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性制度。
在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机制,推进股份合作、员工持股等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2 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制,促进公平竞争和规范经营。
2.3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目标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的目标是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债务问题,降低债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 1. 清理债务,减轻企业的负债压力。
2. 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3. 保护债权人利益,确保债权人能够充分回收债权。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债务调查和清理1.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对国有企业的债务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包括债务的来源、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
2.建立完善的债务清理机制,对债务进行分类,分为可偿还债务、可重组债务和不可偿还债务。
3.对于可偿还债务,制定还款计划,并确保按时偿还债务。
4.对于不可偿还债务,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清算或破产清算。
第二阶段:债务重组方案制定1.对于可重组债务,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制定债务重组方案。
重组方案可以包括债务转换、债务减免、债务延期等方式。
2.制定债务重组方案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合法和可行,需要考虑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3.与债权人协商确定重组方案后,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在法律框架下执行。
第三阶段:资产优化和经营提升1.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
可以采取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等方式来降低企业负债压力。
2.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流程,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3.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阶段:监督和评估1.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实施债务重组方案的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估。
2.监督机制包括财务审计、合规审核等,确保债务重组方案的执行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
预期结果1.国有企业的债务得到清理,减轻了企业的负债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债务重组方案实施公平、合法和可行,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并确保债权人能够充分回收债权。
3.通过对资产的优化和经营的提升,国有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13•【文号】•【施行日期】2018.09.1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目标。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覆盖与分类管理相结合。
所有行业、所有类型国有企业均纳入资产负债约束管理体制。
同时,根据不同行业资产负债特征,分行业设置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指标标准。
突出监管重点,对超出约束指标标准的国有企业,结合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在综合评价企业各类财务指标和业务发展前景基础上,根据风险大小采取适当管控措施。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适度灵活掌握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坚持完善内部治理与强化外部约束相结合。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要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等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同时,通过强化考核、增强企业财务真实性和透明度、合理限制债务融资和投资等方式,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外部约束。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调查和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调查和研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做好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根据市委办《关于印发市委常委2018年重点调研计划的通知》精神,我深入有关市属企业,采取生产一线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的思路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共有48家,按隶属关系分:市属国有企业35家,县属国有企业13家;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6家、金融业1家、批发零售业10家、其他服务业21家。
2017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3亿元,从业人员6590人;实现营业收入58.37亿元、利税总额2.21亿元,分别占地方规模以上企业的52%、60.7%。
二、改革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3条”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工作,通过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国资监管和企业内部管理,全市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
将国资监管职能划入财政局,由财政局统一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和处置等工作。
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金泥、金化、金铁等企业初步建立了国资监管、考核评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制度体系。
全面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和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1年至2017年,市属国有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939.72万元,支出主要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在省属国有企业层面,八冶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推行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在市属国有企业层面,积极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通过产权合并、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形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由单一投资主体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如金泥集团由单一的生产建材产品,向生产电石、乙炔等化工行业扩展延伸,合资建设的40万吨电石项目已经建成,16万吨干法乙炔项目正在建设;金化集团公司与雅布赖盐业公司、德金物流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丰盛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和金雅德化工公司,正在积极与贵州瓮福集团、大洋公司(私营企业)等企业协商合作和股权转让事宜;金铁集团正在与台海集团洽谈合作建设高端装备特种合金材料项目。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21年第1期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凡是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社会组织可以替代、企业在法律范围内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政府部门不再审批。
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文|郝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是面向新发展阶段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当前,要深刻认识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改革创新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一、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判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是明确了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最新】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方式,优化企业负债结构。
03
防止债务危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有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企业财务状况监测,
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05
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资产负债约束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政策 、协调推进和监督检查工作。
约束目标
通过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推动国有企 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高质量 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到2020年,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比2017 年降低2个百分点。
到2025年,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得到更 加有效的控制。
约束重点
• 建立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 机制,明确企业资产负债率、负债规模等核心指标,制定企 业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风险防范应对预案。
资产负债管理
缺乏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
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和手段,难以有效控 制财务风险。
不良资产比率较高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较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影响企业资产质量和盈 利能力。
资本运作能力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缺乏经验,无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 和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和投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设定资产负债率上限
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资产负债率上限,约束企业过度举债行为 。
建立负债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对企业负债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财务风险, 防范债务危机发生。
优化国有企业负债结构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增加资本公积,优化负债结构。
2024年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2024年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积极稳妥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难题,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畅通法院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以及《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省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市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建立政府各部门与法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力处置”的长效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一体化处置模式,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涉及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财产接管、税收申报、资产处置、金融协调、信用修复、打击逃废债、变更注销、中介管理、费用保障等问题,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社会稳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制度化沟通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协调解决政府和法院提交的企业破产审判涉及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税务处理、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破产费用以及刑民交叉、打击逃废债等重点难点问题。
(二)推动企业破产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动预重整工作,探索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加快破产案件审理进度,发挥破产管理人作用,促进企业破产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
(三)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推进企业破产审判的决策部署,适用破产机制倒逼企业规范经营,使破产重整后的企业能尽快盘活重生、破产清算后的企业能尽快实现市场出清。
(四)建立维稳工作机制。
做好重大影响案件的风险评估、预警和舆情“三同步”工作,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包括债权人诉求、职工债权保障、信访群访、特殊财产预先处置、零清偿情形等,协同做好维稳预案,预防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产效益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产效益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资产效益,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是推动改革的关键,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对于市场化运作良好的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鼓励引入社会资本,以引导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对于那些效益不好、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应该进行市场化债转股等措施,引导其进行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首先,要加强董事会建设,提高内部治理效能。
通过引入专业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完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增强股东权益保护,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和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方式,更好地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
最后,要加强对企业经营层的监督,建立起科学、公正、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的决策能够真正顾及股东利益和国家利益。
三、深化企业改革,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资产效益,需要深化企业改革,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化改革的积极作用。
通过减少行政干预,精简冗余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育和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加强监管与约束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效益,必须加强监管与约束,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要建立健全各级国资委和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使其遵循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一、加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企业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要加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
通过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形成市场化运营机制。
首先,要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行政许可门槛,鼓励国有企业参与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激发国有企业内部活力,加强员工培训和创新机制建设,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要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国有企业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四、推进国际化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积极面向国际市场,拓宽市场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和布局。
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和国际合作,拓宽国有企业的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总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国际化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听取国企债务化解情况汇报
听取国企债务化解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向大家汇报国企债务化解情况。
当前,国企债务化解工作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国企在债务化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企债务化解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国企债务化解的进展情况。
国企债务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企积极推进债务化解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债务化解工作已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国企债务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企业债务过大,债务结构复杂,难以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国企债务化解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债务化解工作推进缓慢。
同时,国企自身在债务化解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管理和运营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最后,国企债务化解的下一步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企债务化解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债务化解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开展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工作,努力降低企业债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国企自身管理和运营的监督和指导,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国企债务化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国企债务化解工作的支持力度,努力推动国企债务化解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低效率、高成本、缺乏创新等。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在过去长期受到政府的直接管理和干预,导致其经营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让其更多地依靠市场竞争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这可以通过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等方式实现。
同时,还应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决策效率。
其次,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为了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同时,还应加强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第三,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可以通过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提供晋升机会和薪酬激励等方式实现。
第四,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实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加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还应加强企业的公益慈善活动,回馈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最后,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国有企业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债务情况的调查调查报告
融资渠道多样
国有企业可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获 取资金,降低流动性风险。
债务违约风险评价
信用评级较高
由于国有企业的背景和稳健经营,通常获得较高 的信用评级,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政府支持
在必要时,政府可能会为国有企业提供支持,进 一步降低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机制健全
国有企业往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债务 违约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
降低融资成本
进一步拓宽国有企业的融资 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 市场、两种资源,降低融资 成本,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同时,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稳定金融市场波动,为国有 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
提高偿债能力
国有企业应加强自身经营管 理,提高盈利能力,为企业 偿债提供有力支持。同时, 建立健全偿债保障机制,确 保企业能够按期偿还债务, 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利益。
02
国有企业债务现状
国有企业债务总体规模
规模庞大
国有企业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数 万亿的水平,占据了企业债务市 场的相当大一部分。
增长趋势
近年来,国有企业债务规模呈现 持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速高于其 他类型企业。
债务期限结构
短期债务为主
国有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以短期债务 为主,这增加了企业的即期偿债压力 。
国有企业债务情况的调查调 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有企业债务现状 •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分析 • 国有企业债务风险评价 • 对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国有企业债务问题逐渐 凸显。过高的债务水平不仅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能对国 家财政和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全面了解国有企业债 务情况,评估债务风险,成为当前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的紧迫 任务。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政策制定者、企 业管理者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
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过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国有企业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评估债务风险:对企业债务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债务总额、
偿还时间、利率等关键信息,以准确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
2. 调整债务结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债务调整计划,
包括延长期限、改变利率、减少总额等措施,以降低企业的偿债压力。
3. 筹措资金:针对调整计划的实施,需要筹措相应资金,可以
通过发行债券、吸引境内外投资等方式来实现。
4. 实施债务重组:根据调整计划和筹措资金情况,制定债务重
组方案,并开始实施。
企业也需要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5. 监督和评估:债务重组方案的实施需要监督和评估,以确保
企业能够顺利偿还债务,同时落实好由政府部门的管理。
国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推进债务重组方案,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
发展,同时加强监管,遏制企业债务增长的持续飞涨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信托业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介入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为顺利实现“国退民进”和“国退外进”服务。
论信托在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中的应用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马亚明从发达国家信托业的发展来看,信托业必须依托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
在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一宏观背景下,我国信托业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介入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为顺利实现“国退民进”和“国退外进”服务,是一个值得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国外信托业发展的二重性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和日本是当前西方国家信托业最发达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
美国开创了法人信托的先河,其信托业具有集团化、证券化的特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树一帜。
日本虽然是信托业的后起之秀,但它借鉴英美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对信托业务内容和经营方式进行创新和拓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托业发展模式。
纵览美国、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国外信托业的发展、信托产品的创新与演进具有如下两方面的一般规律:第一,信托业的发展和信托产品的演进总体上是与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
美国、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信托业主要是以财产管理和财产继承为主,不仅业务种类单一,而且规模很小。
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生产性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也扩大了家庭的闲置资金,从而社会各部门对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管理的需求也逐渐扩大,这为信托业的发展和信托产品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托业的发展和信托产品的丰富化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信托业的总体发展潜力和信托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任何超越经济发展规律的扩张都会造成信托业内部的混乱。
第二,美国、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和信托产品的具体定位与其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国情是紧密联系的,由此使得这些国家信托业的发展路径及其现状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从美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证券信托之所以高度发达,首先是因为二战后美国资本市场的急速扩大,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量的不断上升,直接融资成为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从而为证券信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与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相一致,其证券投资的立法和监管也相当成熟完善,这为美国的证券信托提供了依据和发展空间;最后,美国的诚信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得美国的投资者放心专业机构来管理自己的资产,这种理念也为证券信托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很多障碍。
再来看日本,其信托业之所以会走上以金钱信托为主的发展道路,也是与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是紧密联系的。
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因此日本信托业必然选择以金钱信托为主的信托模式。
由上述两方面的规律可见,信托业的发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托业由低级走向高级、信托产品由单一走向丰富与一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托业的发展受到政治、文化、历史,特别是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不同国家的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
信托业也只有依托特定的宏观经济背景进行创新和拓展,才能充分发挥信托的灵活性和优势,展现其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而且要注意,国有企业的调整不在数量,关键在质量。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开、共同发展的局面。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企业联合重组,鼓励外商,特别是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投资者,参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此后,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消息不断,先是深圳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国有股权出售转让和鼓励经营者持大股,甚至是买断国有股权;接着,国务院主要负责人又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四点重要意见。
种种迹象表明,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退民进”和“国退外进”将是今后几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超过10万亿元,但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每年达数百亿元。
因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多功能的金融服务,许多经济学者一直将信托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面对巨额的国有资产,信托业内人士也逐渐意识到所面临的巨大机遇。
但信托业到底如何为“国退民进”提供创新性服务,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质性的操作。
信托“回归主业”后,各信托投资公司纷纷以资金信托为突破口展开业务,但实践证明,单一的资金信托业务难以成为信托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
虽然信托公司被一致认为业务范围广阔、投资方式灵活,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信托公司没有自己的专属性领域。
巨额的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对信托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拓展高端金融服务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针对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资产托管经营、外资并购和管理层收购、不良国有资产的处置等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将其发展为信托业的专属性领域,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构建起核心的盈利模式。
信托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业务拓展与创新国有资产重组是国有经济运行战线的合理收缩战略,也是盘活存量,用存量换增量,增进资本并重新获取投资机会的一种战略,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调整资产结构,适当缩小国有资产在那些不重要的行业和领域中的比重。
退出“夕阳产业”、初级加工领域以及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市场,把国家的财力和精力集中到那些最重要、最必要的行业和领域中去,强化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导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社会存量资产需要重新配置;政府从一般性投资领域退出,需要长期资本金融机构弥补投资真空,目前公司法体系下,对于企业产权改制如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计划,信托是平衡各方利益最佳解决方案。
国有企业重组资产,国有存量资产的盘活,优化结构,兼并改造,涉及企业托管、企业收购、基金代管、债务重组等领域,信托的发展空间是相当广阔的。
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需要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资金市场,需要促进资源进入境内外各种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包装上市等工具手段、筹资中介、咨询顾问、代理财产管理等服务,它们形成较大的金融中介需求,这正是信托市场业务大拓展的良好时机。
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环境下,信托公司是唯一能够综合利用金融市场,连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机构。
从企业的兼并重组、转制改制到融资、租赁,信托公司能够提供几乎全程式的金融服务。
信托公司无论是在投资手段的多元化、经营的灵活性、服务的多样化和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方面都有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资产经营中,信托公司以其公信力和运营资本的能力,在经济结构调整、重组改制中,发挥着产权流动的凝结剂、流动剂作用,对国有资产在竞争性领域的顺利退出、国有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发挥综合优势,担当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财务顾问。
目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的竞争主体主要有证券公司、信托企业、民间咨询机构和部分商业银行等。
尽管每个主体各有优劣(见表1),但相对而言,券商与信托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券商有人才和客户资源优势,信托则以能提供融资、股权管理以及信用监督等综合金融服务取胜。
证券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在承担并购经纪人和并购重组方案设计方面具有优势。
但由于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在并购融资行为中只能发挥融资中介、设计融资方案的作用。
因此券商仅仅只能作为中介机构参与并购交易,无法提供融资,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行使信用监督功能以控制风险、从而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
而商业银行刚刚介入这一领域,人才资源与操作经验相当匮乏,并且银行本身的贷款融资功能与高风险的并购交易难以完全对接。
与证券公司、银行等相比,信托公司的优势在于更加“综合”。
在目前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环境下,信托公司是惟一能够综合利用金融市场、连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机构。
从企业的并购重组、转制改制到融资,信托公司能够提供几乎全程式的金融服务。
具体而言,信托企业在并购交易中不仅仅是中介机构,还可以通过发行单个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并购方提供融资,也可以受托进行股权管理和并购信用监督。
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进行受托收购;与收购方组成收购集团,避免要约收购;设立附担保的公司债信托,隔离目标公司债务以加快收购谈判进度。
具体而言,信托可以在两个方面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担当财务顾问:一是宏观层面,即担当地方政府的财务顾问如协助地方政府制定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方案、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计划、引进合格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进行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的投融资等。
二是担当微观企业的并购重组顾问,内容涉及国有企业改制、制定和实施并购重组方案及配套融资安排、并购信用监督、企业投融资等多个领域。
二、发起设立并购、重组信托计划,为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融资。
与一般企业融资相似,并购融资也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通过企业内部筹措资金,比如收益留存、闲散营运资金等。
一般来说,由于并购行为需要在短期内有巨大的资金流,因此除非收购主体在发起收购行为前有充足的闲散资金储备,否则内源融资很难成为并购融资的主渠道,强行为之,可能会影响收购主体正常的经营活动。
而外源融资则是收购方通过外部主体、外部市场以债务、权益、衍生工具、信托、或组合方式进行筹资。
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已开始投身于企业并购融资业务中,通过发行单个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来支持国企并购重组。
如新疆国投推出的为不特定企业并购项目提供资金来源的“企业重组信托投资计划”。
信托公司可按照有关政策条款,向社会各方面发行信托融资计划,主要募集对象可限定为投资机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及一定额度的社会团体资金,将资金运用于国有企业股权重组项目。
信托公司作为投资委托人的代表,代表各方面行使表决权信托,参与重大决策,合法分配信托利益等。
三、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开展管理层收购(MBO)信托和职工持股(ESOP)信托业务。
虽然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计划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财政部因此也曾一度对MBO叫停,但勿庸置疑,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仍然是当前实施“国退民进”的有效途径之一。
信托因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融资优势,在这一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信托公司应在这方面积极寻找业务机会。
MBO 和ESOP信托的首要作用是改变了以往收购的主体形式,通过信托的屏蔽作用降低收购风险。
其次是避免了设立公司收购主体的转投资限制以及持续经营问题,也解决了双重纳税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