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断流

合集下载

黄河断流的原因

黄河断流的原因

1.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属于季风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②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③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④所在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为原因:①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②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

③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④水资源管理不协调5、水体污染严重措施1.植林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同时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3.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

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唤醒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6.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

这不仅要在黄河中下游推广,更应在黄河用水大户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广。

7.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8.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的程度分级是根据河道的断流形态和断流现象等指标,对河道断流程度进行
系统评定的重要工作。

一、分级标准
(一)断流形态
1. 基本断流:指水流完全停止,河床或河流水体明显受到影响,断面变曲,河床出
现破裂、断崖等现象。

2. 不完全断流:指河段中的部分流量总量下降较多,不能满足河段原有的富营养性
或自净特性,流量还在流动,但形态明显改变,影响河床变形。

(二)断流现象
1. 连续断流:在一段河网中出现连续断流状况,断流段长度可以达到几十公里。

2. 非连续断流:它主要指断流段之间仍有少量水流,断面出现提起与向下沉积,河
床上出现变形,且河岸线由原来的河床变成一条被暗示的陆地。

二、判别方法
1. 对比判别:比较断流地段当前情况与历史数据,如水位、流量,以及河道形态特
征等,看是否存在明显变化,从而判断河床是否面临断流的危险。

2. 取样判别:从地表水及地下水中采集样品,用测试仪器对河川及河流水体的水质
状况进行检测,发现河流水质下降持续不断,特别是外源物质浓度极高等,可以判定某段
河流水体受到污染严重或面临断流的危险。

3. 调查判别:到现场调查,对河道断流严重程度进行直接现场判断,总结断流现象,如河道汇流口断流,河口内北部断流,河段泥沙等方面的情况,从而确定河道断流的严重
程度。

以上是黄河断流的分级标准和判别方法,其中分级标准可以更加细致的划分出河道断
流的严重程度,而判别方法可以有助于收集现场信息,确定河道断流的严重程度,从而制
定出恰当的应对措施。

生活用水导致河流断流的例子

生活用水导致河流断流的例子

生活用水导致河流断流的例子
生活用水导致河流断流的例子,以黄河为例:
黄河下游断流始于1972年,年的28年中,下游利津站有21年发生断流。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断流年年出现,1997年利津站断流长达226天,断流河段最长延伸至开封。

长时间断流使河流生态系统濒临崩溃,依河而生的生物补给通道中断,黄河三角洲淡水湿地总面积下降。

长时间的小流量过程使河道过流能力急剧萎缩,20世纪90年代黄河下游主河槽淤积量占全部淤积量的90%,1996年8月黄河花园口站出现7600立方米每秒洪水,洪水位比1958年22300立方米每秒时还要高米,洪水威胁明显增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断流的原因和影响可能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

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

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摘要】黄河下游断流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源于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管理不善、降水量和水资源争夺加剧等原因。

水文监测数据显示明显的干旱现象,加之灌溉和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水资源浪费。

为应对此情况,需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黄河水源;改善灌溉和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减排力度,减少对黄河下游的不利影响。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解黄河下游的干旱问题,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黄河下游、断流、水量减少、水资源管理、干旱、水文监测、灌溉、排水系统、水资源浪费、水源保护、水资源利用率、减排力度。

1. 引言1.1 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黄河,中国古代七大文明之一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

近年来,黄河下游的断流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

黄河水量逐年减少,这是导致断流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黄河水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黄河下游水流的减少。

水资源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流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降水量和水资源争夺加剧了黄河下游的干旱情况,黄河下游的干旱情况在近年来愈发严重,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水文监测数据显示,黄河下游存在明显的干旱现象,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灌溉和排水系统不完善也是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黄河下游地区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断流问题。

黄河下游断流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黄河水源,改善灌溉和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减排力度,减少对黄河下游的影响,以保护黄河这条祖国的母亲河,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2. 正文2.1 黄河水量逐年减少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是导致黄河下游断流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从1972年黄河开始出现断流后,在以后的26年中,下游共有21年发生断流。

1991年至1998年连年断流。

1997年一年黄河就断流了9次,共226天,断流河段约700千米,并且第一次出现汛期断流。

黄河断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河断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河流域本身贫乏的水资源,因为黄河流域近年来降雨量较少。

原因之二是黄河流域的生产发展使得引水量不断增加。

另外,现有水库调节能力降低,水资源没有统一管理,遇到枯水年份或枯水季节,沿河争相抢水引水,使黄河供水十分紧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节水意识,因而产生了流域内工农业用水的巨大浪费。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黄河,号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其水流湍急、水势磅礴,被誉为“天下有余而水不及,若为神州首河”。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黄河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水质污染、河道破坏、水土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以致黄河断流,给中华大地带来巨大的灾害。

为了有效发现和辨别黄河断流的程度,就必须采用一套合理的等级和判别方法。

首先:定义黄河断流等级,一般分为一级断流、二级断流、三级断流,如果可能,可以建立有利于辨别及防治黄河断流状况的等级。

其次:针对不同等级断流,制定相应的判别方法,比如一级断流是指水流不足且正常水位以下,其水深不足以支撑水经,这可能是水坝枯竭或水草枯死的结果;二级断流是指水位正常,但水量供应不足,会造成水流滞涩或断流;三级断流是指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水流不足以支撑水经,这可能是自然灾害或人为控制,如水沟被挖穿等。

再次:确定黄河断流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一张“断流程度-影响程度”表格,根据“断流程度-影响程度”表格,可以判断黄河断流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人群健康状况及其洪水调度等的影响程度,并建立断流的管理策略。

最后:提出黄河断流的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区域统筹协调:维护好山水结构,防止河段因土地开发而产生断流;二是加强审批环节:合理规划水利工程,确保断流不恶化;三是加强长江工程管理:重视河岸管理,减少河流断流及堵塞;四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减少河段高坝洪水劣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防止植被损坏和水质污染。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黄河的断流程度和判别方法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它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和阻止源头断流,减少断流破坏,保护和提高黄河环境,有效落实黄河水利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在黄河断流等级和判别方法上的研究,健全管理体系,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努力为保护中国母亲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黄河断流的状况及影响解析

浅谈黄河断流的状况及影响解析

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黄河断流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 华北平原,流域面积的80%以上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 区;黄河径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而流域多年平均降 水量在400 mm左右(王海梅,2004)。 人为因素:沿河工农业引黄用水迅速增加;水库调节 能力低,管理调度不统一;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浪 费(程进豪,1998)。
黄河断流的解决对策
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 建设调蓄工程,加大水资源调节能力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全面推行节约用水 加大黄河水环境保护力度 加速流域治理,减少冲沙水量
主要参考文献
王颖等.1998.人类活动与黄河断流及海岸环境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 ,34(3):258-267.
王爱军等.2002.黄河断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自然灾害学报 ,11(2):104-107.
1
黄河断流的历史状

2
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3
黄河断流的影响
4 黄河断流的解决对策
黄河断流的历史状况
❖ 黄河水少沙多,时空分布不均匀,下游(三角洲)河道迁徙频繁。 解放后,加固大堤、建库发电、引黄灌溉、束水排沙,减轻了黄河 的水患。但黄河流域沿途开发,不断扩大灌溉与用水量,出现断流 现象。1960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据利津站记录,自1972-1996 年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共641d(王颖等,1998)。
王海梅等.2004.黄河断流与中上游气候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流域生态环境 的影响[J].内蒙占气象,(2):19-21.
王海梅等.2006.黄河断流与中上游沿岸气候的相关性分析[J].气象, 31( 专刊):18-22.
程进豪等.1998.黄河断流问题分析[J].水利学报,(5):75-79. 李政海.2007.黄河下游断流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16(2):686-690.

断流与黄河断流

断流与黄河断流

断流黄河下游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流量小于1立方米/秒时即称“黄河断流”。

断流情况及特点从历史上看,如遇持续干旱枯水年黄河干支流也曾出现断流现象。

初步研究表明,古代黄河干流断流约数百年发生一次,支流断流约数十年一次。

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频繁发生。

1972年~1998年的27年中,黄河有21年发生断流,首次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天数不断增加,断流河段长度不断增加,下游大流量时也发生断流。

70年代~80年代在花园口站月平均流量小于750立方米/秒时,下游才可能发生断流。

进入90年代以后,在花园口站月平均流量为1100立方米/秒时,也可能发生断流。

除黄河下游断流情况严重外,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控制站亦多次出现断流,黄河干流头道拐和潼关站出现了有记载以来的最小流量。

断流原因主要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仅占全国径流量的2%。

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耗水量的迅速增加、水土保持拦蓄,使本来就比较贫乏的黄河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

二是近期降雨、径流量明显减少。

1990年~1997年期间黄河流域降雨偏少,兰州以上降雨量平均35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减速少15%,河口至龙门41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减速少10%,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1毫米,比多年平均减速少21%。

三是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黄河流域灌区大多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程度差、渠道衬砌少、耗水定额普遍偏大。

加上灌溉方式简单落后,不少还是大水漫灌,管理粗放,致使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只达30%~50%,水量浪费严重。

工业用水也同样存在浪费问题。

四是水价太低。

难以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控引黄水量,不利于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加重了引黄供水的紧张状况。

五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制。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

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黄河是中国最著名的大河,也是一条象征着中华民族进步的河流。

其贯穿中国多个省市,滋养着两亿多人口,它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与人口由深远影响。

然而,受到环境保护的缺乏和污染不断加重,黄河断流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它的断流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确定黄河断流的严重程度,本文将从技术和科学角度,提出一个系统的分级与判别方法,来实现对黄河断流的各个程度的准确判别。

首先,我们从黄河断流的物理学定义谈起,断流是指黄河河道内某段水位低于其他河段的水位,导致水源断开的现象,也就是河流在某个位置断裂,使上下游的水源停止循环。

其断流的程度,就取决于断流点水位的高低,严重程度也就是水位断裂的深度。

具体而言,黄河断流可以分为四个程度:轻度断流、中度断流、重度断流以及极重度断流。

其次,要想精准判断黄河断流的程度,就需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断流程度分级系统。

比如,根据河道的断面形状定义一个梯度,记为ΔH,ΔH大小可以清楚反映黄河断流的严重程度;同理,还可以结合断流点的水位梯度与河流流速的关系定义一个断流系数K1,K1值愈大,断流程度愈严重。

此外,MAC-V(断流系数和断流点高程)参数也可作为断流程度分级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参数中,断流系数指在河段中断流点的断流系数,其值可以判断断流点的断流深度;断流点高程指在断流点的高程,其值可以判断河段的断流距离;通过计算这两个参数的乘积,可以得出断流程度的分级,断流系数K2值越大,断流程度越严重。

最后,可以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从地理位置上来明确判断黄河断流的程度。

比如,通过地球化学、激光扫描仪以及定位系统,可以将断流点附近的地貌特征测量出来,可以从地形高程、形态以及植被等多个方面,准确定位断流点的位置,再结合以上技术指标的值,就可以准确判断黄河断流的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科学的黄河断流严重程度分级与判别方法,利用梯度ΔH、断流系数K1、MAC-V参数和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将黄河断流的严重程度从轻量级到极重度,准确分为四个等级,形成一个完整的断流分级系统,对黄河断流的现象更加清晰地予以描述,从而更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黄河下游断流频繁,如无有效措施,黄河断流将继续下去,下游有变为季节性河流的危险,态势极为严峻。

断流加剧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决口的威胁交加,其后患无穷。

一、黄河下游断流态势严峻、后患无穷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

1972-1998年的27年间,有21年出现断流。

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且首次开始断流时间提前,断流时段和断流距离不断增长。

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曾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

黄河在枯萎。

根据引黄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引黄能力分析,如不及早采取控制引用水和有效的管理等措施,黄河断流将继续下去,并随各种用水量的增加在时空尺度上逐步扩大,黄河的下游可能变为季节性河流。

黄河断流的长期发展态势极为严峻。

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已直接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胜利油田用水,并使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黄河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

二、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黄河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以人为因素为主。

黄河流域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均、耕地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人均、亩均水平,特别是90年代后,降雨、径流偏少,这是黄河断流发生的自然背景,但这并不足以导致下游频繁的断流。

如人类活动强度较小的1922-1932年与人类活动强烈的90年代相比,其旱情要重得多,但并未出现断流。

可见,人类活动是造成黄河断流的主导因素。

首先,引用水量超过黄河的负载能力。

黄河供水地区总引黄能力为6000m3/s,仅下游引黄地区引水能力就达4000m3/s,引水能力远远超过了黄河可能的供水能力。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淤积形成"悬河",使黄河下游干流可资利用的稳定水量减少,导致干旱年份主要用水时期的河道水量供不应求,直接引发断流。

黄河断流及其原因

黄河断流及其原因

• 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 下游断流形势,国家计委、水利部颁布实 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和《黄河 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于1999年初,黄 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水调局,从1999年3月 17日开始,对黄河供水实行统一管理和有 计划的调配,自此以后,黄河下游未出现 断流现象。
黄河利津县段断流情况统计来自黄河流经区域类型及分布
14% 29% 11% 石山区 黄土和丘陵区
风沙区
平原区
46%
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 生在下游的山东河段。在 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 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 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 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 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 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 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 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 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 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 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 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 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 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 历时最长的年份。
尤其是1987年以来黄河来水量较小主河槽淤积进一步加剧19871997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每年淤高012016米平槽流量由6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降为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发生滚河斜河和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
2013.3.26
•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 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 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 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 “几”字形。流经青海、四 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 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 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 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 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 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 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 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 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 为“母亲河”。

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

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

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黄河断流形成的原因,总的可归纳为2个方面,一是天然因素;二是人为影响,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黄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含地下水)仅占全国2.6%,是长江的7.7%.按人均水量计,黄河流域每人每年占有水量约716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9%,为长江流域的28.6%.年均降雨量只有436mm,是全国平均值的71%,仅是长江流域年平均值的约43%,黄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这就自然的决定了黄河水资源的先天不足.再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丰、枯水量悬殊,变幅可达5-6倍,年内来水又特别集中,其中汛期四个月的来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而非汛期的八个月占来水量不足40%.而且上游来水时间又与灌溉用水季节有矛盾,即汛期来水多,用水少,而非汛期来水少,却用水多,特别是3-6月份的灌溉用水高峰期,也正是黄河来水的最少季节.因此,出现一面是汛期大量弃水入海,一面是枯水灌溉高峰期水资源十分紧缺,供需矛盾突出,这是造成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降水量偏小分析1950~1995年黄河流域的降水资料,花园口以上各地区、各年代,除兰州以上地区70、80年代降水较70年代以前的年均降水量偏多3.5%、2.8%外,其它地区70年代以后的降水量都比70年代以前偏小.花园口以上流域1970年以后年均降水较1970年以前年均降水量偏小6.5%,其中1990~1995年偏小14.5%.特别是用水大户兰州至河口镇区间1990~1995年降水偏小达19.1%.3~5月是黄河流域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但70年代以后3~5月降水较70年代以前偏少10%.统计1950年以来3~5月降水低于多年平均值的年份有31年,占统计年份的66%,其中1970年以前有14年,占统计年份的30%,1970年以后有17年,占统计年份的36%.花园口以下沿黄灌区70年代以后年均降水量比70年代以前偏小10.6%,其中1990~1995年比70年代以前偏小8%.而70年代以后3~5月降水较70年代以前偏少13%.统计1950年以来3~5月降水低于多年均值的年份有29年,占统计年份62%,其中1970年以前有12年,占统计年份26%,1970年以后有17年,占统计年份的36%.70年代以来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特别是1990年以后,降水偏少更多,相应径流随之减少,农作物灌溉用水增多.这是造成70年代以后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沿黄工农业引黄用水迅速增加 50年代,全河工农业年均引黄水量是128亿m3,到90年代增加到298亿m3,后者是前者的2.3倍,其中下游工农业引水量增长速度比上、中游更快,90年代比50年代增加了4倍.引黄用水最多的是1989年,全河高达334亿m3,接近黄河可利用径流量(340-380亿m3),该年下游的引水量是145亿m3,大大超过了黄河分水方案中下游的用水指标(124亿m3/年).上述说明,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度增加,使得下游径流量锐减,以利津站年均入海径流量为例:50年代492亿m3;60年代是509亿m3;70年代是311亿m3;80年代是287亿m3;1990-1995年为159亿m3,黄河径流锐减,令人忧虑.沿黄地区工农业大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黄河可供水量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这是造成黄河断流的又一重要原因.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浪费当前,黄河水资源一方面是严重缺乏,一方面又浪费严重.黄河水资源90%以上是用于农业灌溉,万亩以上灌区多建于50-60年代,较晚的也是70年代所建,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衬砌差,跑、冒、渗、漏严重,工程不配套,灌水方法落后,多用漫、串灌方式,耗水定额高,用水严重浪费.据初步推算,仅渠系引水和灌溉工程不配套,灌溉方法落后,全河每年就造成引黄用水100-120亿m3的严重浪费.造成上述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低水费政策.目前,黄河水费低廉,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水资源价格严重的贬低、扭曲和冻结,有害于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合理开发利用,有害于水资源的总量平衡和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水库调节能力低,管理调度不统一目前,黄河干流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三门峡等8座枢纽工程,调节库容约300亿m3,这些工程的运用为黄河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这些枢纽工程中仅有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3座水库有调节能力,其它水库调节能力很小.有调节能力的3座水库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下游仅有三门峡水库,由于泥沙淤积严重,该水库汛期只能低水头运用,水库灌溉库容仅有14亿m3,很难满足下游用水要求.再是,1972年以来,每年入海水量平均290亿m3,其中非汛期入海水量为105亿m3.1987年枯水年份(花园口实测径流量为228亿m3)入海年水量还有108亿m3,其中非汛期入海57亿m3.一方面是下游严重缺水,一方面是大量的黄河水排入大海,出现了黄河断流与弃水并存的局面.这突出反映了黄河现有水库调节能力低,致使大量水资源流失,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提高了水库的调节能力,并使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的严重局面得到缓解,就能够把汛期多余的水调节到非汛期,特别是调节到农灌用水高峰的3-6月份,不仅可以缓解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黄河断流.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不统一,多头管水,也是造成下游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黄河干流已建成的8座枢纽工程,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各自按照自定的运行方式进行调度,追求目标各异.1987年虽然有国务院批准的各省区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但只是多年平均分配指标,至于什么时候引水,引多少水,没有具体的规定.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力机构指挥用水,遇到枯水年或季节,很容易出现上、中、下游争水的局面。

黄河断流十年回顾与

黄河断流十年回顾与

黄河断流十年回顾与1、黄河断流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除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及凌汛蓄水发生过断流外,经常性断流的出现始于70年代。

从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有22年发生断流。

根据利津站的实测资料,22年中累计断流74次,共1093天,平均每年断流49.7天(有断流的年份平均),其中1991~1999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902天,平均每年断流100.2天。

1995、1997年两次断流到夹河滩水文站,以1997年尤为突出,该年由于黄河流域降雨和径流量较常年明显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下游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断流最为严重的一年。

创下了断流频次、天数、月份最多,利津站断流13次、226天、有11个月发生断流,断流河段最长到达河南开封市的柳园口长约704公里,汛期多次断流等历史记录,首次出现跨年度断流。

2、断流原因分析作者曾参与“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由黄委会完成的国家科委及水利部的项目,其成果对黄河断流成因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来最具权威的结论,为国内外主要媒体所报导。

“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1提出,造成黄河下游河道发生断流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黄河流域水资源相对匾乏,时空分布不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②近年气候影响,降雨最明显减少,径流量减少;③黄河流域及下游灌区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灌溉),尤其是下游引水量大幅度增加;④现行的管理体制与人为的浪费;⑤中游缺乏控制性的调节水库等。

3、黄河断流问题讨论1997年4月8日—1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在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召开黄河断流及其对策专家座谈会,各有关部门的院士、教授和专家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黄委会科研成果“黄河下游断流及对策研究报告”是会议的主旨报告。

1997年5月22日—23日国家环保局在北京召开“黄河断流与流域可持续发展---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讨会。

黄河断流的原因和保护黄河的建议

黄河断流的原因和保护黄河的建议

黄河断流的原因和保护黄河的建议
黄河断流的原因: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色河流。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黄河在过去几十年里曾多次断流。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黄河断流的原因: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不均,进而使黄河的水量减少。

2.水污染:在黄河流域,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化学和有机物的排放,这些物质会污染黄河的水源,影响水质和水量。

3.水资源开采: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水资源。

由于过度开采,黄河的水量变得不足,甚至会导致河流断流。

4.水土流失:黄河流域的土地长期以来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农田耕地减少、植被遭破坏、河床淤积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黄河水量减少。

保护黄河的建议:
为了防止黄河再次断流并保护其生态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更为节水的设备和生产方式。

2.加强污染治理:政府可以加强污染监管,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

3.优化水资源配置:政府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协调黄河流域内各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用水争端,防止过度开采造成黄河流域水源减少。

4.防治水土流失:政府可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地过度利用、植被遭破坏等问题,减少泥沙淤积和影响水量的因素。

5.促进科技创新:政府可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探索更为高效、可行的水资源管理和治理方法。

这些建议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黄河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黄河断流 生态环境 对策措施

黄河断流 生态环境 对策措施

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对策措施1.黄河断流的生态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黄河断流自1972年起始之后,•在距今(1996年8月)25年的变化过程中,其断流频数、历时和河长,均不断增加。

1995年,黄河断流河长高达662km,•占下游河道(以郑州花园口断面为代表)总长度的86%,起点已经上溯到河南开封附近的夹河滩断面,河口地区的断流历时已高达152天。

•断流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然而,黄河断流影响的深层次问题,即生态环境问题却很少有人去分析、去思考。

河道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近年来由于中上游地区用水量急剧增大,•河道断流的历时、•频率迅速增加,使得下游阿拉善盟(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在阿拉善盟西部,50年代有1700多万亩梭梭林,•现在已减少到300万亩,原来可采食的牧草有130多种,•现在减少到20几种。

50年代平均10~16亩草场养一只绵羊,现在30~40亩也养不起了,骆驼的数量已由1980年的25万峰降到现在的不足10万峰。

水量减少,植被退化,植物种类锐减,群落结构趋于简单,伴随而来的是群众生活贫困、沙漠化危害日趋严重。

•阿拉善盟的沙漠每年正以20m的速度向东南推进,流沙不仅埋没了大片牧场、湖泊和绿洲,而且时常切断电力、通讯,•阻碍交通,使公路改道。

流沙严重的25个苏木乡有2万多牧民被迫迁移它地。

虽然黄河断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难以与黑河情况雷同,但黄河断流的影响范围和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预计要比黑河情况复杂得多。

2.断流对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2.1.海岸蚀退和海平面上升黄河三角洲是由泥沙逐渐淤积而成的。

黄河多年平均有10.5亿t泥沙输送到河口地区,其中约有73%的泥沙淤积在河口三角洲,仅有27%被海流携带到深海。

致使三角洲以每年20多km2的造陆速度向外扩展,成为世界上陆地资源生长最快的地区。

7-1 中国水危机-黄河断流

7-1 中国水危机-黄河断流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
2014-12-9
50/65
森林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大约1.0×1018t;
若将其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可形成近3000m深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的水层。
约98%存在于海洋, 仅2.53%为淡水,
87%的淡水又被封闭在冰冠和冰川、大气、土壤 中或深藏于地下。
2014-12-9 3/65
各种水体所占比例
96.53 %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2014-12-9
11/65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水危机
2014-12-9 12/65


一.黄河断流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二.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勤 俭诚信 立己树人
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4-12-9
13/65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将进酒》
2014-12-9 49/65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③黄河流域及下游灌区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灌溉),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
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
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 化大。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内汇入较大支流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
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
要来源。
2014-12-9 28/65

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优选篇

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优选篇

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优选篇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 1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黄河断流形成的原因,总的可归纳为2个方面,一是天然因素;二是人为影响,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2 降水量偏小 3 沿黄工农业引黄用水迅速增加 4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浪费 5 水库调节能力低,管理调度不统一从上述断流的原因可知,要解决黄河断流问题,重点在于解决枯水季节来水少用__的矛盾,其原则有四:一是增加来水量;二是减少用水量;三是调整用水时间;四是强化水体质量保护。

同学们:长江、黄河用它们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它们灌溉了花的国土;它们推动了新的时代,它们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需要它们,大地需要它们,人类需要它们,它们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

由于时代的进步,投资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树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草木越来越稀少,导致大量的黄沙被冲进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

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种可爱的生灵,可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长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中孤独地死去。

为了那些仅存的生物,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1.在长江、黄河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

3.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7)保护母亲河在古代的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植物繁多,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黄河的下游是我国发展最早的国家,人口繁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比较先进,所以黄河成为我们民族的成长的摇篮.由于人口的激增,对资源大量的开发,科技手段无节制使用,向黄河排放大量的化学用品,造成大量鱼死亡,水土流失等问题.由于黄河受到了__污染,现在只能用一首顺口溜来描述黄河流域的污染状况: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这首顺口溜说明我国水污染太严重了.人们啊!我们要保护黄河,我们不能这样长期下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不止生态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会受到伤害.我们要保护母亲河,那是我们的发源地啊!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人们啊!咱们该醒醒了!只要我们民族一条心,就能成功,我们应该保护她呀赞同13| 评论(1)。

黄河断流记录

黄河断流记录

黄河断流记录黄河,那可是咱中国的母亲河啊!她奔腾不息,孕育了华夏文明。

可你知道吗,这条伟大的河流也曾出现过断流的情况呢!咱就说黄河断流,这可不是小事儿啊!就好比一个人突然喘不上气儿了一样。

那河水本来哗啦哗啦流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那么停了,这多让人惊讶啊!记得有一年,我去黄河边上玩儿,本想着能看到那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结果到了那儿傻眼了,河床上那一道道干裂的口子,就像大地张开的嘴,在诉说着什么。

这哪里还是我印象中的黄河啊!就好像一个强壮的大汉突然变得虚弱无力了。

黄河断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就好比家里的水龙头突然不出水了,那日子还怎么过呀?对于依靠黄河水的人们来说,那影响可老大了。

农田没了水灌溉,那庄稼还怎么长啊?老百姓的生活不就受影响了嘛。

而且啊,黄河断流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呢。

河里的鱼儿没了水,它们去哪儿呀?那些依赖黄河生存的动物们不也遭罪了嘛。

这就好像一个大森林突然没了阳光,那里面的生物能好受吗?咱们得重视这个问题啊!不能眼睁睁看着黄河断流越来越严重。

咱们得想办法保护黄河,让她重新焕发生机。

就像咱们人一样,生病了就得赶紧治,不能拖着呀。

那怎么保护黄河呢?首先得节约用水吧,不能随便浪费水呀。

你想想,要是每个人都浪费一点水,那加起来得是多少啊?那黄河的水不就更少了嘛。

然后呢,咱们得注意保护环境,不能让那些污水随便排到黄河里,那不是给黄河添堵嘛。

咱们都是黄河的儿女,得好好照顾咱的母亲河呀!别等到黄河真的不行了才后悔。

大家都行动起来吧,让黄河重新流淌起来,让那奔腾的河水继续滋养着我们这片土地。

总之,黄河断流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咱们每一个人,关系到咱们的未来。

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得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黄河!让她永远奔腾不息!。

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专题报告一、黄河断流原因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

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太阳辐射的改变。

太阳黑子。

③间冰期。

④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⑤流域状况。

⑥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⑦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②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③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④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⑤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⑦海洋沙漠化。

目前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

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

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

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

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⑧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

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⑨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
年份断流天数
70年代9天
80年代11天
1991年82天
1992年61天
1993年75天
1994年121天
1995年122天
1996年136天
1997年226天
1998年142天
1999年42天
这种情况在2000年得到了改变,2000年没有断流。
编辑本段成因浅析
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黄河河床
。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人为原因
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
危害
综述
严重危害
对沿河的危害
主河槽的淤积、萎缩
对策探讨
思考与回顾
特点
原因
讨论
认识过程
展开
编辑本段摘要
据黄河1919年以来水文观测资料统计,黄河下游在1972年以前,除1938年在花园口扒口改道和1960年6月由于花园口枢纽大坝截流及1960年12月由于三门峡枢纽关闸蓄水造成黄河下游断流外,没有出现过断流现象。
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中文名:
黄河断流
开始时间:
1972年
断流位置:
下游的山东河段
断流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断流影响:
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摘要
实况
成因浅析
自然原因
太阳辐射
太阳黑子
间冰期
大气层透明度的变化
流域状况
下游补给
上中游补给
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
人口和经济迅速
管理不协调
水资源浪费惊人
水体污染严重
温室效应
海洋沙漠化
3.地表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加重。由于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地表水减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不但超过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达到或超过鱼类致死浓度,许多河段鱼类基本绝迹。
4.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沙化,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黄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极易演替。植被以草地为主,现有各类草地218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185万平方公里,由于断流,不仅土壤盐碱化,使草地向盐生植被退化,而且还影响人工草地生长。
大气层透明度的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严重危害
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由于断流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1997年那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滨州地区,仅1992~1998年的7年间,由断流和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亿元,全区还投入抗旱资金35亿元。黄河断流使三角洲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
黄河断流
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的山东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年份。
对沿河的危害
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侵蚀后退。由于入海泥沙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为以净蚀退为主,造成海岸后退。
2.地下水环境恶化。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质恶化。在黄河入海口,由于近年来黄河入海水量大减,引起海水倒灌。山东省东营市的领导同志说,黄河是东营180万人的生命河,黄河一旦断流,这里将是一片毫无生机的盐碱滩。
人口和经济迅速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编辑本段实况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
黄河断流
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5.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断流使三角洲湿地水环境失衡,严重威胁湿地保护区数千种水生生物、上百种野生植物、180多种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结构趋向简单。断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种鱼类不能洄游等。
主河槽的淤积、萎缩
黄河断流,改变了河道冲刷模式泥沙淤积使河道萎缩,河床抬高,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决口和改道的风险,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黄河下游主河槽呈现出“浅碟子状”,平滩流量由过去每秒6000立方米降为不足3000立方米,汛期一旦来大水,洪水就会轻而易举地越出河槽,在横比降远大于纵比降的“二级悬河”形势下,洪水甚至是中小洪水在滩区极易形成“横河”、“斜河”、“滚河”,使黄河下游两岸大堤防不胜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