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从老师那里拷来的)
2018年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018 年版本,答案根据教材整理,仅供参考,敬请补充与指正)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宝贵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辨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创的,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
从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及其内容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深化和拓展。
④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旗帜。
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兴衰存亡与个人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2.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涉及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内附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简述题1、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人物的责任,突出表现在哪“三件大事”上?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突出表现在“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什么是“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家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3、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然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
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最新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
1.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
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处于中期时,由于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进度加快、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不可避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要看到,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发展质量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
更要看到,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
虽然我们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发展阶段固然不可超越,但发展是不是就必须搞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透析这些年发生的许多环保事件,污染并非都是必然发生的,其中也有不少主观因素。
一是衡量政绩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忽略了环境承载能力。
另外,在很多地区,一些污染企业还是纳税大户,甚至是当地的财政支柱,对这些企业“下死手”,无疑会断了自己的“财路”。
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二是环保部门不敢管、管不了,监管职能难以发挥。
由于基层环保部门隶属地方政府,环保局长不得不听命于地方党政一把手。
一些地方领导也常常以“挪位置”、“摘帽子”等手段干扰环境执法,致使环保局长“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
即使一些环保局长敢于挺身而出、严格执法,但由于技术落后、手段缺乏等原因,这样的“小马”也难以“拉大车”。
三是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手段隐蔽。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答案-13年最新版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二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知识点总结及思考题答案_百度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两大主要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4.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 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课后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修订版)课后题答案总结
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党紧紧依靠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当今时代相结合,终于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色。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P5)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P9)第一讲1-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p18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答案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XX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修订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修订版)课后习题及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修订版)导论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3. 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P14 第一章国情1. 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和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与最大实际2. 如何认识并切实抓住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P273. 如果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第二章经济建设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2. 为何说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P48-513. 为什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P54-554.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第三章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3. 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谈谈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第四章文化建设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哪些原则?1.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P88-922. 怎样认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3. 怎样科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4. 谈谈你对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问题的看法第五章社会建设1. 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P109-1122. 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204. 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有哪些(措施P127)第六讲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2. 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P133 第七章领导力量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1442.如果正确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如何应对新课题新考验P1513. 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P157 第八章当代中国与世界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纯属个人意见,有待指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3、如何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中国梦具有人民大众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又是人民的幸福梦;既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梦,又是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
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前提,后者是推进前者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动员亿万中国人为之奋斗。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_答案_13年最新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在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讲课后题答案
二.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践证明了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模式的反思,开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最终确立,得益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地得到了验证。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都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配置生产资源的手段,是维护行为主体利益的一种经济制度,即维护参与经济活动所投入的资源来获取利益的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政府计划指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商品交换,都是与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正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一样。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搞市场经济,不能抛弃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是所有制。
2. 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2)第六讲19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对这一重大部署和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人民群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量源泉,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方式。
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发表,鼓励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要在中小学进行国情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企业应自觉遵守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理所当然地包括企业在。
实际上,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在生产产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资源,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2)
第六讲19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对这一重大部署和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人民群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量源泉,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方式。
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发表,鼓励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要在中小学进行国情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企业应自觉遵守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理所当然地包括企业在。
实际上,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在生产产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资源,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因此,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企业,这既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从老师那里拷来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 多年、执政 60 多年、改革开放30 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2、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3、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2、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3、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给当今世界发展带来的新变化?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3、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是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基本问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它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结合实际,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开设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
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际战略等方面进行了专题阐述。
学习这门课程,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基本概念和范畴是一门课程的基础,也是理论思维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各种思想观点也会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认清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把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得升华,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是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产生“左”和右的干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不清。
(2)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科学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2.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