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1.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的专业

领域优势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提高生产效率。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国家在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

上具有绝对优势,应专门生产这种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实现互

利共赢。

-比较成本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指国家应该根据相对成本优

势选择专业化生产,提倡国际贸易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经济效益。

2.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推行开放的贸易制度,包括减少关税和非关税

壁垒、降低贸易限制等,以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增长。

-保护主义政策:主张用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保护本国劳动力和就业。

-贸易制裁政策:通过限制对国进出口、限制金融合作等方式来施加

压力,以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

-贸易自卫政策:当本国产业遭受来自外国的不公平竞争时,可以采

取临时性的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利益。

3.汇率理论与政策

-购买力平价理论:指不同国家货币汇率应该根据购买力对比来决定,即货币实际购买力能力相等。

-利率平价理论:指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根据两国利率之差来调整,以使资本在两国间流动时获得类似的收益。

-存款利率平价理论: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根据两国存款利率

之差来决定,高利率国货币将贬值,低利率国货币将升值。

4.国际投资

-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在国外直接购置、建造和管理生产设备、厂房

等资产,经营和管理国外的企业。

-间接投资:指通过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进行投

资和融资。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DOC)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DOC)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

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

PA’。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 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1. 国际贸易理论

1.1 绝对优势理论

1.2 比较优势理论

1.3 要素禀赋理论

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5 新贸易理论

2. 国际贸易政策

2.1 关税

2.2 非关税壁垒

2.3 国际贸易组织

2.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5 地区和自由贸易协定

3. 汇率与外汇市场

3.1 汇率类型

3.2 汇率决定因素

3.3 汇率波动的影响

3.4 外汇市场参与者

4. 国际货币体系

4.1 国际金本位制

4.2 固定汇率制

4.3 浮动汇率制

4.4 货币联盟

4.5 欧元区

5. 国际资本流动

5.1 直接投资

5.2 证券投资

5.3 债务投资

5.4 跨国公司与外汇风险

6. 国际货币危机

6.1 墨西哥债务危机

6.2 亚洲金融危机

6.3 欧债危机

6.4 俄罗斯金融危机

6.5 阿根廷经济危机

本文提供了一份简要的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顺利通过考试。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

1、代表⼈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祖

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2、按照绝对优势进⾏国际分⼯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产出⽔平;②提⾼消费⽔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容概括:

(1)如果⼀国⽣产某⼀商品的单位成本⽐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各国应专业化⽣产并出⼝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节⽐较优势理论:亦称⽐较成本理论、⽐较利益理论

1、代表⼈物及作品:(英)⼤卫?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按照⽐较优势进⾏国际分⼯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产出⽔平;②提⾼消费⽔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容概括:(核⼼: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产技术的相对差别(⽽⾮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产并出⼝本国有⽐较优势的商品,进⼝具有⽐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代表⼈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国际交换⽐例:国际交换⽐例以贸易前两国国的交换⽐例为限;国际交换⽐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课件)

练习:

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 不变

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国际经济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资料

一、绝对优势

1. 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或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怎样确定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产品j 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 ⎝⎛L Q j 来表示,其中Q j 是产量,L 是劳动投入。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

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单位产品j 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j Lj Q L a =表示。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两个国家 “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如下:

表1-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大 米(吨) 小 麦(吨) 中

100 50 美

80 100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中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大米,而美国每人每年只生产0.8吨,中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美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小麦,而中国每人每年只能生产0.5吨,美国具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表2-2列出了中美两国在大米和小麦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绪论

一、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统计指标

1、单独关税区,是指一个与其他领土之间的大部分贸易保持单独关税税率或其他单独贸易法规的领土。单独关税区是一个地理概念。

2、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地区)或集团在一国(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他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地区)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或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常用指标为对外贸易伙伴排名。

3、外贸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4、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就一国(地区)对外贸易而言,可表示该国一单位进口商品与其所需出口用以交换的商品数量的比率。

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1、重商主义(重出口限入口)——专业化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要素禀赋理论(H —O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结合形成标准模型)

2、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为代表)

3、新贸易理论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关系:⑴二者解释对象不同(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理论基础不同(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⑵二者不仅不是相互替代,而且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1. 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绝对优势理论: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生产某一种产品,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而不是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即便某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也应该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优势更明显的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使得贸易变得更加公平,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主义:强调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无干预的。

保护主义:强调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例如: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等方式。

2. 汇率制度

汇率的基本概念:

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例。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货币之间也存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往往只采取最基本的干预,不干预汇率的绝大多数波动。

固定汇率制度:

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持本国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这通常需要央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出售或购买货币。

货币联盟:

一些国家同意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汇率来绑定它们的货币。例如欧元区。

3. 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

投资者购买或者在国外建造实体物品,例如工厂和办事机构等。这种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且投资者可以控制所属企业的管理。

投资组合:

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证券或者通过其他投资计划来获得与国外市场有关的资产。

国际债务:

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国际债务是指跨越国界的借款。

4. 国际金融

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承受许多的风险。例如外国的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答:1、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国际经济学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概况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经济规律。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1)国际贸易扩大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近年来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市场,相反,被认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在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

4)金融动荡和金融危问题。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

务的国际转移。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假定PX和PY分别表示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又称名义价格,

那么PX/PY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它的含义是以商品Y代替货

币,作为商品X的价格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的原因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包括比

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

论指出,贸易可以使各国依据其相对成本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

效率。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贸易可以基于生产者的绝对成本优势,提高

国家的福利水平。要素禀赋理论则关注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针对特定产品的不同,解释贸易

的模式和动因。

2.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决策对经济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和利率平

价理论等。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全球货币体系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如金本位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

原因和影响,如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投资。外汇市场研究不同国家货币

之间的汇率变动和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则解释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和利率

的平衡。

3.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是指各国为了达到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常见的国际

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外汇政策、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等。贸易政策是

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政策。外汇政策涉及国家对

外汇市场的干预和管理。投资政策则指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间接投

资进行的限制和管理。产业政策则是国家针对特定产业或产业部门进行的

政策干预。

4.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合作关系。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关系、金融关系、投资关系和政策协调等。贸易关系涉及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包括贸易顺差和贸易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国家或地区间(有形或无形)商品的交换

2.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它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4.国际贸易集团化

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许多不同类型、大小不一、内容各异的区域性贸易集团。

5.国际贸易管理化

一种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对外贸易政策。

6.要素密集度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比例

7.要素丰裕度

用来衡量要素禀赋程度。它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定义:一是实物定义;二是价格定义。

8.要素价格均等化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的利率相等。

9.里昂惕夫之谜

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K/L)X/(K/L)M 只有0.77,这与美国属于资本供给丰裕而劳动供给相对稀缺型国家,应当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常识判断(即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相悖。

10.代表性需求理论

认为初级产品因往往用于制造工业品的投入受需求因素影响较少,而工业制成品大多直接进入消费,必须认真考虑市场需求,特别是代表性需求。

11.产业内贸易

是指同一产业部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个国家高,那么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进一步。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变化。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生产和贸易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规模经济理论

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完全相同,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国仍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来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政策

1、关税

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等多种类型。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价格效应、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和财政收入效应等。

2、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这些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往往比关税更加复杂和隐蔽。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1.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根源是不同国家的相对成本差异,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比较优势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根源是不同国家的绝对成本差异,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绝对优势产品。

-因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的生产要素差异,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国内市场失青利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市场规模不同导致的经济规模效应。

-产品寻租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在一国生产产品的厂商寻求经济利益。

2.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是针对输入产品征收的税,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准入限制、补贴、反倾销措施等,同样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

3.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子公司或控制权来扩大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

-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并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4.汇率与外汇市场: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换算比率,可以是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

-外汇市场是货币兑换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汇率的变动。

-汇率的变动会对国家的贸易、投资和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5.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

-全球化是国家、企业和人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互联互通。

-国际经济合作如贸易协定、投资协定、合作机构等有助于促进全球化,减少贸易壁垒和提高经济效率。

6.发展经济体与国际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体包括许多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他们通过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知识点一:绝对优势理论

1.概念: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通过图形判断各国具有的绝对优势:

例如:

据上图分析可以得出:美国的绝对优势的小麦,中国的绝对优势是布。那么,这样美国就出口小麦,进口布;中国则是出口布而进口小麦。这样就产生了贸易。

知识点二: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图形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1:2,布的机会成本是2:1;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3:2,布的机会成本是2:3。所以,美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要小于中国生产小麦的机会

成本,故美国的比较优势是小麦,应生产和出口小麦。中国生产布的机会成本要小于美国生产布的机会成本,故中国应该生产和出口布。

2.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时所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

知识点三:相互需求理论即国际交换比例越靠近对方原来的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越靠近本国原来的国内交换比例,本国从贸易中得道的利益越少。

知识点四:要素禀赋论

1.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投入的两种要素的相对比例。

3. H__-O理论的内容:在需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禀赋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应

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

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5.要素价格均等化:对同一种生产要素,自由贸易使其在供应丰裕的国家价格上升,在供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复习

国际经济学是对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关系、投资、汇率、国际支付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研究。从自由贸易的理论到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领域。然而,这个领域的信息极为广泛而繁杂,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考前的复习过程中,对国际经济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整理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一、复习内容

1. 国际贸易理论:了解自由贸易、保护主义、比较优势

理论、关税与贸易、关税与商业政策、出口补贴、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协定和关税壁垒等内容。

2. 国际经济关系:了解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和汇率、金融市场、国际投资、贸易政策、贸易限制工具等内容。

3. 国际组织与协议:了解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议,例如联

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二、学习技巧

1. 采用深度阅读和积极笔记的方式学习,使得你能够更

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理论和定义,并能深入理解其实际应用。

2. 通过应用学习策略巩固知识,例如进行编辑、研究和

构建辩论。此外,还可以用实例来阐释这些理论和概念,以使它们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3. 确定一个复习计划,以确保你在复习过程中有条理地

阅读学习材料,同时也保证了你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考试做准备。

4. 与他人讨论来检验你所有已经掌握的知识,更要尝试

通过特定的案例和情境,来和同样对国际经济学领域有兴趣的人共同探讨相关的问题。

三、考试技巧

1. 认真阅读、分析及考虑试题,以确保准确理解所有概

念并能够恰当地处理相关的问题。

2. 将自己的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便让考官充分理解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选择部分

1、甲国⽣产⼀单位酒需4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30个劳动⼒,⼄国⽣产

⼀单位酒需2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10个劳动⼒,则根据⽐较优势理论( A )

A.甲国专业⽣产酒,⼄国专业⽣产布

B.甲国专业⽣产酒和布

C.甲国专业⽣产布,⼄国专业⽣产酒

D.⼄国专业⽣产酒和布

★考核知识点:相对技术差异论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即使⼀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国处于绝对技术劣势地位,只要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的差别,就存在国际分⼯和贸易的基础和动⼒。“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假设⼀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

⽀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出现( C )万美元的顺差。

A.100

B.33.3

C.66.7

D.50

★考核知识点:国际收⽀调整的乘数论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若出⼝增加ΔX,会引起贸易差额扩⼤。但由于出⼝增加在乘数作⽤下会引起收⼊提⾼,进⽽使得进⼝增加,所以出⼝扩⼤引起的贸易差额的扩⼤被收⼊增加所引起的进⼝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差额的扩⼤⼩于出⼝的增加,但是出⼝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导致了国民收⼊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s与m的⼤⼩。

ΔX-m/(s+m)* ΔX=66.7

3、如果⼀国进⼝竞争部门和出⼝部门各有⼀种特定要素,⽽劳动⼒是共同要素,

则进⼝关税⼀定会( A )

A.提⾼进⼝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NO.1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核心:金银财富论

贸易保护主义

零和博弈

二、古典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二)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

(三)相互需求论-穆勒和马歇尔

(四)机会成本论-哈勃勒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分析)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1)用劳动生产率(2)用生产成本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揭示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双赢游戏”而非“零和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批判重商主义。

3、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利益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2、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根据该理论,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参加国际交换,如果参加也是只买不卖,与实际不符。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相对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比较劣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核心:金银财富论

贸易保护主义

零和博弈

二、古典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二)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

(三)相互需求论-穆勒和马歇尔

(四)机会成本论-哈勃勒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分析)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1)用劳动生产率(2)用生产成本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揭示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双赢游戏”而非“零和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批判重商主义。

3、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利益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2、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根据该理论,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参加国际交换,如果参加也是只买不卖,与实际不符。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相对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促成各国的分工与专业化,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呢?(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2)用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从整体上看,比较利益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他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比较利益理论表明,无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应该惧怕对外开放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静态的观点

3)忽视了生产关系在劳动分工中的作用

1)比较利益理论只是说明了两国进行交换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具体的交换比率则没有涉及。该理论虽然以劳动价值为基础,但是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这是他未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结果。为什么本国生产的6单位小麦同英国生产的6单位布能够进行交换,为什么这种交换还能互利以及交换的利益来自何处?

2)比较利益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该理论的适用性,现实世界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生产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3)与现实的实际不符合,按照这一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越可能发生贸易,目前国际贸易最应该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现实状况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四、相互需求理论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互需求理论,用以说明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边际转换率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两种产品相互替代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边际转换率(MRT)公式:

MRT =ΔY/ΔX = PX/PY

1.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某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2. 机会成本递增及其原因

李嘉图——机会成本不变

在现实中,多数商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原因:

1)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

2)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部门的转移受限

3)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有限

第四节要素禀赋贸易模型

五、要素禀赋理论

贸易的原因——比较优势:

1)各国资源相对供给不同

2)要素在生产中密集使用程度不同

这一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从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从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

(1)一个2×2×2模型;

(2)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6)要素密集度不可逆;

(7)两国均不完全分工化生产;

(8)要素在国际间不可自由流动;

(9)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成本;

(10)两国资源均充分利用;

(11)两国贸易平衡。

H-O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禀赋不同是国家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基本内容:

(一)国家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

(三)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

俄林得出结论:

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

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便贵,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

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

生产要素在各国中的重要作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

是使各国能更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国际贸易在使同种商品在两国相对价格差异均等化的同时,会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于绝对收入。

国际贸易

——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 定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各个部门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时,所有部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相同的。即有:

w = PX·MPLX = PY·MPL Y

r = PX·MPKX = PY·MPKY

如果X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要素——资本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上升,同时导致另一种要素—劳动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下降。由S - S定理可以推断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NO.2

“里昂惕夫之谜”

1951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贸易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