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
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
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5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 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 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 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 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 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 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8
【考点方法指导】 考点一 信息概括提取
1.抓关键语句法 抓住总起句、结尾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出概念或解说的句子,抓住进行比较或 分析后得出结论的句子等。 2.抓关键词法 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或者标点符号 来筛选信息。 3.“点面结合”法 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多个材料中,这就要 求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山东各市 ★★★
考查频率
1.非连续性文本渐成中考新趋势,要引起重视
山东中考 2.非连续性文本选材贴近生活,社会热点、地域特色或传统文化较为常见,需要
备考建议 多加关注
3.平时注意训练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会转换和转述
必备知识·夯根基
4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专题14 导数一条飘带横跨阴阳两界(教案)【解题新方法系列】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4 导数一条飘带横跨阴阳两界(教案)【解题新方法系列】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十四)导数·一条飘带横跨阴阳两界【例题】已知函数1()ln 2f x x x x=++.(1)求()f x 的极值;(2)(2)若2()()3g x xf x x =-+,且1ab >,证明:()()0g a g b +>. 1)2x g ⎛⎫'= ⎪⎝⎭0<a <1g(b)>g(a)1a b <知,)1+而2x -所以()0x <,即函数x 是单调减函数()x ϕ<故111()ln 0g g b b b b b b b ⎛⎫⎛⎫⎛⎫+=-+-+> ⎪ ⎪⎪⎝⎭⎝⎭⎝⎭,即()()0g a g b +>综上,当1ab >时,()()0g a g b +>.【分析利弊】传统方法优点在于思路清晰,但是缺点是学生很难想到对条件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单独构造函数求正负(1)2(21)(1)()(0)x x f x x x -+'=>1()02f x x '>⇒>;1()002f x x <⇒<<'即函数()f x 在10,2⎛⎫ ⎪⎝⎭上单调递减,在1,2⎛⎫+∞ ⎪⎝⎭上单调递,所以()f x 的极小值为13ln 22f ⎛⎫=- ⎪⎝⎭,无极大值. (2)221()ln 1,()ln 21,()x g x x x x g x x x g x x -'''=-+-=-+-=,1()02g x x ''>⇒>;1()002g x x ''<⇒<<即函数()g x '在10,2⎛⎫ ⎪⎝⎭上单调递减,在1,2⎛⎫+∞ ⎪⎝⎭上单调递增,即1()ln 202g x g ⎛⎫''=> ⎪⎝⎭所以函数()g x 在()0,∞+上单调递增故只需证明0)1()(>+b g b g 即可,即2)1(ln )1()1()()(22-++-=+=xx x x xx g x g x h ,因为根据飘带函数得x x x 1ln -≥,所以02)1()1)(1()(22=-++--≥xx x x x x x h ,证毕 补充证明:设1()ln ,(1)x x x x x ϕ=-+>,则()222111()1x x x x x xϕ--+'=--=而22131024x x x ⎛⎫-+=-+> ⎪⎝⎭,所以()0x ϕ'<,即函数1()ln ,(1)x x x x x ϕ=-+>是单调减函数()(1)0,(1)x g x ϕ<=>【分析利弊】此方法巧妙将对数函数放缩,化简导数形式,十分巧妙!但是技巧性较强,需要后期多次训练!【飘带函数】何为飘带?古代有坤秋帽,是旗人女性所戴的一种秋帽。

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还在发展,但不是永恒王国

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还在发展,但不是永恒王国

表现一,跨国公司的数量剧增。
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共
有跨国公司7276家,受其控制的国外子公 司27300家; 而到1996年,全世界共有44508家跨国公 司,受其控制的子公司已达到276659家。 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 占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81.7%。
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效率更高,竞争性更 强,方便了国际资本转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 界经济的发展。 而在金融全球化中得益最大的首推各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各种机构投资者。


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 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
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 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


3.金融全球化使垄断资本国际化。

在投资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中,金融又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原因:国际金融本来就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 组成部分,它作为间接的资本流动,是投资全 球化的重要枢纽和杠杆。

金融全球化使得利率能更为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 金融机构能够更为自由地从事各种金融活动,亦 可跨越国界进行金融交易,从而便利了金融往来 和全球融资,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国际化。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更加完善了。进一步完善的市场经济 体制更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适合 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更快发展。
2.现代科技革命强化了宏观调控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提高,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加 强彼此间的协作关系,由于私人垄断资本自身的 力量弱小,需要国家出面加强宏观调控,以保持 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历史专题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历史专题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主题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时代特征】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巩固了人民政权。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专题十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十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十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1、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首先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之后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4、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5、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

6、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7、标志性的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8、交通工具变革(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美国富尔顿1807年发明汽船,也叫轮船;英国史蒂芬孙1825年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9、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10、工业革命的影响:(一)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立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与此同时,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

③欧美日益富强,而东方则日益贫穷落后。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1、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爱迪生代表性发明:1879年研制了电灯泡,被誉为“发明大王”。

3、标志性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卡以及内燃机发明。

4、新式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为动力,以石油为主要燃料):汽车,是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

由于使用电,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电话、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高考语法专题14强调句和省略句.

高考语法专题14强调句和省略句.

专题十四强调句和省略句按照考纲要求,考生应能够恰当地使用词语和强调句式对表达的内容进行强调,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谓语动词的强调的理解和强调句型的灵活使用,考查复合句中的强调句式;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还应掌握英语省略的一些基本原则,在行文中正确地使用省略。

强调句一、强调句句型1.陈述句的强调句型:It is / was +被强调部分(通常是主语、宾语或状语+that / who(当强调主语且主语指人+其他部分。

It was on the party that he met one of his old friends.2.一般疑问句的强调句型:同上,只是把is / was提到it前面。

Was it on the party that he met one of his old friends?3.特殊疑问句的强调句型:被强调部分(通常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is / was +it +that / who +其他部分?When and where was it that you were born?I met the film star—Jackie Chan at Beijing Airport yesterday.强调主语:It was I (that / who met the film star—Jackie Chan at Beijing Airport yesterday.强调宾语:It was the film star—Jackie Chan that / who I met at Beijing Airport yesterday.强调地点状语:It was at Beijing Airport that I met the film star—Jackie Chan yesterday.强调时间状语:It was yesterday that I met the film star—Jackie Chan at Beijing Airport.注意:构成强调句的it本身没有词义;强调句中的连接词一般只用that和who,即使在强调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时也如此,that和who不可省略;强调句中的时态通常用两种: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专题14 人民解放战争(解析版)

专题14  人民解放战争(解析版)

专题十四:人民解放战争【课标要求我知道】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事;3、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课本内容顺口溜】第23课老蒋三邀毛泽东,发动内战拖时间。

毛泽东亲赴重庆,争取和平来谈判。

双十协定有达成,政协会议有召开。

可惜老蒋毁协议,发动内战四六年。

敌强我弱狂进攻,歼灭敌人运动战。

全面进攻改重点,主动撤离存实力。

消灭王牌孟良固,反动派是纸老虎。

第24课土地政策有修改,实行耕者有其田。

颁布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制。

土改顺利作用大,激发革命积极性。

战略反攻在四七,刘邓挺进大别山。

决战时机已成熟,辽沈淮海和平津。

辽沈首选在锦州,淮海战役在徐州。

北平和平得解放,渡江战役消灭蒋。

【考点分解提分快】考点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考点2: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考点3:国民党发动内战1、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古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4、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考点4:粉碎重点进攻1、陕北解放区: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2、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考点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概况: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4专题十四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14专题十四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第四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十四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备课教师:蔡丽一、内容及其解析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这是原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第一个考点。

能力层级为A级。

考查的范围基本限定在2500个常用字内,个别出自1000个次常用字;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音同音近字、形似字。

取材多来源于课本的注释和课本附录的《词语表》以及容易读错的日常用字,注重书面语和成语读音的考查。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字音试题为一般为近年高考考查“首发阵营”,命题点聚焦于“常用”及“应用”,着眼于“认读”,着眼于“写作”;特别是“多音字”“形近形似字”“同音近音字”“习惯性误读误写”等。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包含如下重要信息:(1)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读音不会涉及;(2)考查的范围是“普通话”,对方言读音与普通话的读音的区别要多加注意。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

基本题型为:一是字音正选题;二是字音错选题;三是音形整合辨识题;四是音形义的整合辨识题。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记住常见汉字的读音。

2.目标解析:记住常见汉字的读音,就是指辨析多音字、形似字、同音字、形声字和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的正误。

掌握它关键就是要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出汉字读音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学生已经学过识字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对汉语拼音方案有所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辨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正误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行的。

由于它还是近体诗和对联格律的基础,所以在本学科中有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本学科语基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复习巩固,分析掌握多音字读音与词性和词义之间的联系,熟悉常见的形似字读音的差异,记住常见的声旁不表音形声字,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找出汉字致误的原因,指导学生建立自己容易读错的常见汉字错读库,不断积累,稳步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上课用课件)-【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上课用课件)-【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 命活动的部位。
21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喝酒为什么不能开车? ➢ 意识模糊,口齿不清:大脑被麻痹。 ➢ 步伐不稳,东倒西歪:小脑被麻痹。 ➢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脑干被麻痹。
23 新课导考点入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视 神 经
层 的 视 觉
形 成 视 觉


6
考点一 眼和视觉
近视
远视
7
考点一 眼和视觉
正 常 眼
近 视 眼
晶状体 曲度过大 或眼球 前后径过长 使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 。
矫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佩戴凹透镜
8
考点一 眼和视觉
思维警示 1、眼球的结构: ①虹膜可以调节 瞳孔 大小,明亮时瞳孔小,黑暗时瞳孔大。 ②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曲度。 ➢ 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 ➢ 看近处时,睫状体 收缩 ,晶状体曲度大(厚)。 ➢ 看远处时,睫状体 舒张 ,晶状体曲度小(薄)。 ➢ 公交车由远到近,晶状体曲度 由小变大 。 2、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 视觉 。 ➢ 视觉和听觉形成都不是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缺少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 ➢ 视觉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眼球结构、视觉神经、大脑皮层。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弧结构完整+相应的刺激→反射。
若感受器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传入神经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神经中枢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传出神经受损: 有 感觉, 无 反射; 若效应器受损: 有 感觉, 无 反射;

14专题十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

14专题十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

(续表)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为 解决危机,日本对内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 发动侵略战争,转嫁危机。(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 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材知识归纳
(续表)
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 海军基地,引发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专题十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
教材知识归纳
一、大国崛起 1.英国
教材知识归纳
思想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 政治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走上资本主义发
展道路
教材知识归纳
(续表)
经济
①16—19世纪,通过“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活动,英国的 殖民地遍布全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用抢来的财 富发展国内经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殖民地也为 英国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②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工业国家,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地位
“脱欧”
教材知识归纳
(续表)
自 万有引力定律 17世纪晚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

的力学理论体系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

生物进化论 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教材知识归纳
(续表)
①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 ②新航路开辟以来,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英国崛起的因素 ③较早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④拥有强大的海军 ⑤文学、自然科学领先(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 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美国方面
措施 政治 杜鲁门主义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军事 北约 评价
苏联方面
措施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点拨提升:“冷战”的影响怎样? 消极影响: (1)政治上,国际关系恶化,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经济上,阻碍经济全球化; (3)军事上,两个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 威胁之下,局部战争不断, 积极影响: 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 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 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实行社会主义缺 乏经验。 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 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联模 式。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 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 大成就。
易错点: 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 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 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单元知识结构
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 (欧、日衰落,美苏均势) 冷

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对立 战

政治:杜鲁门主义 加强党领导的政权
经济: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新高考历史易错题精选专题14世界近代史选必贯通部分3大考点9个易错点学生版(含答案)

新高考历史易错题精选专题14世界近代史选必贯通部分3大考点9个易错点学生版(含答案)

新高考历史易错题精选:专题十四世界近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考点一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文官制度与国际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破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1)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受到封建领主贵族的阻挠,城市市民支持王权打击地方贵族,利用王权保护城市的自主权,王权逐渐成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这是民族国家兴起的第一推动力。

(2)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网络,需要保护资产阶级的海外活动,这都需要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机器,这是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根源。

(3)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后,几乎涵盖欧洲的基督教会在很多国家的统治土崩瓦解,“民族”的宗教、语言、心理诞生,新教成为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宗教因素。

(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越了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民族国家在欧洲更加普遍。

【深度剖析真题】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

这反映了欧洲()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警示】掌握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问诊】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9世纪(欧洲)。

根据材料“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可知,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欧洲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B项正确;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及了国际协调,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但是这仅是题干的表象所在,与题干设问“反映”不符,排除A项;题干虽然述及了瑞士、荷兰等国家,但是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各国”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的转变,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由大国所主导的国际法是在20世纪,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专题十四非谓语动词

专题十四非谓语动词

专题十四非谓语动词【重点难点梳理】专题十四非谓语动词重点难点梳理概说: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称为非谓语动词,顾名思义,非谓语动词可担当除谓语外的任何成分。

一、非谓语动词的功能续表二、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三、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的比较四、非谓语动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区别五、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用法对比六、特别提示【梯度升级训练】梯度升级训练(见学生用书P269—P270)一、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turn(1) Turn to the left, and you’ll see the bus stop.(2) Turning to the left, you’ll see the bus stop.2. tell(1) Having been told/Told many times,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2) Having told me the bad news, he went out of the room sadly.3. give(1) Nothing could make us give up the hope.(2) Crusoe made a candle to give light.4. examine(1) I want to examine your bag.(2) Your eyes want examining/to be examined.(3) I want my eyes to be examined/examined this afternoon.5. get(1) What’s the way Smith thought of to get enough money to buy the new house?(2) I’m thinking of getting Tom to repair my bike.6. smoke(1) We don’t allow smoking in the office because of the public health.(2) We don’t allow anyone to smoke in the office because of the public health. 7. listen(1) My little brother enjoys nothing but listening to music.(2) My little brother does nothing all day but listen to music.(3) My little brother had no choice but to listen to me.8. hear(1) The teacher raised his voice in order to make himself heard.(2) The teacher raised his voice in order to make his students hear what he said.(3) The children talked so loudly at dinner table that I had to struggle to be heard.9. discuss(1) The problem is worth discussing again.(2) The problem is worthy to be discussed again.(3) The problem is worthy of being discussed again.10. get, fail(1) It passes right through their bodies, only getting a little thicker and sweeter.(2) He worked harder only to fail again.11. ask(1) No one can stop us asking questions.(2) We stopped to ask a schoolboy the way to the teachers’ office.12. face(1) Faced with so much trouble, we fail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n time.(2) Nearly every great building in Beijing was built facing south.13. hold(1) The parents’ meeting to be held next Saturday is very important.(2) The 29th Olympic Games held in Beijing was a great success.(3) The parents’ meeting being held in our school now is important.14. make(1) To make this cake, you need 2 eggs, 175g sugar and 175g flour.(2) Having made the cake, she got down to cooking some milk.(3) I lost my way in complete darkness and, to make matters worse, it began to rain. 15. clean(1) The room is so dirty that I can’t help cleaning it.(2) I’m too busy, so I can’t help (to) clean the room.(3) The room is too dirty. I can’t help but clean it.16. type(1) I knew I would be busy today, so I had my paper typed last night.(2) I can’t go with you. I have some papers to type.(3) Do you have any papers to be typed, Sir?17. settle(1) With many problems to settle, the president will have a hard time.(2) With the problem settled, he had a good sleep last night.(3) With the secretary settling the problem, he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 leisurely in the office.18. cheat(1) “I ever saw him cheat an old man of 500 yuan,” he said to the police.(2) He was seen to cheat an old man of 500 yuan in the street yesterday.(3) Unluckily, the policeman saw him cheating an old man around the corner.19. The film was disappointing and all of us were very disappointed. (disappoint)20.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the noise of desks being opened and closed(open and close) could be heard outside the classroom.二、语法填空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huge huge apple tree. A little boy came 1(sing) and jumping and lay under it every day. He would climb to the tree top, eat the apples, and take a nap in the shade. He loved the tree and the tree loved to play with him.In the 2(follow) years, the boy came and cut the branches 3(build) a house, used the trunk on which he used to climb 4(make) a boat and then never showed up for a long time.Finally, 5(be) tired of travelling, the boy returned. “Sorry, my boy, but I don’t have anything for you anymore. No more apples for you...” the tree said. “I don’t have teeth to bite. 6(eat) apples no longer appeals to me,” the boy replied. “No more trunk for you to climb on.” “I am too old 7(climb) now,” the boy said. “I really can’t give you anything...the only thing left is my dying roots,” the tree said with tears. “I don’t need much now, just a place 8(rest). I’m tired after 9(travel) all these years,” the boy replied. “Good! Old tree roots are the best place to lean on and rest. Come, come, sit down with me and rest.” The boy sat down and the tree was glad, 10(smile) with tears.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专题14 简单句(陈述句 感叹句 疑问句 祈使句)

专题14  简单句(陈述句 感叹句 疑问句 祈使句)

专题十四简单句(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一.陈述句陈述句用来陈述一句事或表达一种看法,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句末通常用句号,读降调。

一.陈述句的肯定形式结构:主语+谓语+其他。

如:That boy often helps others. 那个男孩经常帮助别人。

I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昨天我去看电影了。

二.陈述句的否定形式1.be的否定式(1)be用作系动词时,结构为:主语+be+not+表语+其他。

如:She is not a teacher. 她不是一个老师。

(2)be用作助动词,用于be doing/be going to/be done等时态或被动语态中,结构为:主语+be+not+动词的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其他。

如:Jim isn’t playing football. 吉姆不在踢足球。

The sweater isn’t made of wool. 这件毛衣不是羊毛做的。

2.助动词,情态动词的否定式Man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没有水人类不能生存。

3.除not外,其他否定词也可以构成否定句(1)用no表示,no=not any/a。

如:He has no sisters.=He doesn’t have any sisters. 他没有姐妹。

(2)never绝不,从来不。

如: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man.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3)little, few 几乎没有。

如:There are few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几乎没有学生。

(4)no one/nobody 没有人。

如:No one/Nobody is interested in the book.没有人对这本书感兴趣。

(5)Nothing什么也没有。

如: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you. 你没有什么问题。

14。专题十四 解答题的解法

14。专题十四   解答题的解法

专题十四解答题的解法近年来,高职高考的解答题难度有上升趋势,2009年解答题有4道,共50分,占总分的30%。

解答题是一种主观试题,不同于填空题,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的说明。

考题的内容主要涉及考试大纲中所列“理解与掌握”的层次条目,考试的目的不仅测试考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更侧重考生的四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运用意识。

解答题完成的好坏,直接拉开考生的得分,测出考生的水平。

要在高职高考中立足不败,就应注重解答题的解法和解题过程的表达方法。

解题指导:一、从审题入手审题的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对题目经行全面、细致地审读,理解弄懂题意,搞清题目的条件与结论,由此判断考点选择好解题思路与方法。

由于数学解答题所涉及的知识是交叉多维的,考查的能力是全面综合的,因此解题前正确领会题意、捕捉关键信息、弄清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特征、挖掘隐含、打开解题突破口,才能为准确解题创造条件。

一般地说,审题主要就是审条件、结论、隐含条件信息为结论所准备的,通过对给定的条件的分析,你能发现通过结论的可能途径。

题目的结论对解题往往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很多的解答题,条件尚未直接或明显给出,需要认真挖掘,才能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而一旦发现,题目也就基本破解了。

二、跟着问题走分析多年的高职高考题,除个别题目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外,大多数的解答题,在解题时候只须跟着问题,“一边翻译,一边走”,便有可能走到底。

由于任何一个解答题都是由若干基础问题有机地“组合”而成的,而每个小题都相对简单,使得“跟着问题走”便能得出结论或解题方法。

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解答题,在审题、分析以后,基本已“感觉到”解题脉络,这顺着题目给出的条件一步步解下去,也能达到结果,有时,对于题目较长的应用题,可以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审题,并且一边读题一边用提纲法列出要点,寻找相应的关系。

专题14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专题14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语法专项突破专题十四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当人们引用别人的话时,可以用别人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转述出来。

如果是引用别人的原话,被引用的部分就称为直接引语;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别人的意思就称为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通常都放在引号里;间接引语在多数情况下都构成一个宾语从句(祈使句的间接引语用不定式表示)。

考点一直接引语是陈述句时变为间接引语的方法直接引语如果是陈述句,变为间接引语时,用连词that引导(that在口语中常省略),从句中的人称、时态、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要作相应变化,在这一方面汉语和英语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作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句子的意义。

1.人称的变化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根据说话的主体和说话的对象进行人称的变化,通常是直接引语中的第一人称根据间接引语中的主语作相应的变化,直接引语中的第二人称根据间接引语中的主句的宾语作相应的变化,直接引语中的第三人称在间接引语中不发生变化(简记为“一随主,二随宾,第三人称不更新”)。

They said,“We love our country.”→T hey said that they love their country.他们说他们热爱他们的国家。

Tom asked me,“Are you a doctor?”→Tom asked me if I was a doctor.汤姆问我是否是一名医生。

Jim said,“She is my elder sister.”→Jim said that she was his elder sister.吉姆说她是他的姐姐。

2他说:“我很忙。

”→他说他很忙。

He said to me,“I am doing some cleaning now.”→He told me that he was doing some cleaning then.他对我说:“我现在正在打扫卫生。

”→他告诉我他那时正在打扫卫生。

一题多问 专题十四:常见的量

一题多问  专题十四:常见的量

专题十四:常见的量1.资料卡有一种中国速度,叫火神山。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决定于2020年1月23日(星期四)修建火神山医院,2020年2月1日完工。

从一块荒地到一座标准的传染病医院,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施工实现中国速度!放眼全世界来看,这都是一项“奇迹”!1月24日开始平整土地,300多名各专业管理人员,600多名工人,260多套机械设备在场施工,累计平整场地5万平方米。

火神山医院采用的是集装箱活动房,每个活动房长6m、宽3m,高约为27dm,火神山医院占地34000平方米,能容纳1000人,病区是四栋两层楼分有重症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普通病区等19个病区,是患者心中的武汉“小汤山”。

请根据资料卡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信息中,出现的有()单位、()单位、()单位。

(2)请先填空,再用下面的方法试着整理其他学过的量。

(至少2种)我想整理的其他两个计量单位是()单位和()单位。

①()单位:②()单位:(3)从2020年1月23日(星期四)决定修建火神山医院,2020年2月1日完工,从决定修建到完工共用了天,合()小时,合()分钟。

本题立意解读:以“火神山医院的修建”为素材背景,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理解生活中常见的量的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拓展学生的量感,同时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速度,领略生命高于一切的伟大情怀!本专题范围:主要考查常用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年、月、日及时间计算、单位换算的相关知识。

2.一棵成活的树苗,10年后就能长成直径大约是30厘米高2.5米的大树。

绿色树木不仅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杀菌素的天然制造厂。

①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0千克。

②净化1立方米的空气需要消耗80克杀菌素。

③1公顷阔叶林1天大约消耗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信息,自主选择问题并解答。

专题十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专题十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奥康集团创办于 1988年,其前身是 永嘉县奥林鞋厂。 创业初期,仅仅是 一家只有3万元资金 的家庭小作坊,如 今已成为拥有3亿多 元资产的全国制鞋 龙头企业。
有时修鞋也是需要的: 个体经济
百丽是外商独资企业, 旗下拥有Belle、 Teenmix、 Tata 、 Staccato、 Senda
(三)促进非公有 制经济健康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专题十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 济制度的确立
地主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 会主义 初级阶 段的分 配制度
2、社 会主义 实行按 劳分配 的原因
所有制 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
物质基 础
社会生产力发展 水平 劳动存在重大差 别
直接原 因
3、按 劳分配 主体地 位的体 现
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 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 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 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 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 照标准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 正确认 识“先 富”与 “共富” 的关系
(1)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提出
(2)承认和允许收入差别的必然性 (3)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原则: “两个大局”的思想
第二、 注重社 会公平, 防止两 极分
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 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 建国前中共的探索活动(革命活动)一、知识梳理① 背景: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将德国抢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本 ② 时间: 1919年5月4日 ③ 主力:(前)青年学生 (后)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④ 中心:(前)北京 (后)上海⑤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 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⑥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⑦ 结果: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⑧ 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⑨ 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理论基础: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干部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① 背景(条件) 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者到工人中宣传马克 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基础:五四运动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② 时间: 1921年7 月③ 地点: 上海(后改在浙江 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④ 代表人物: 毛泽东 、董必武 、李达等13人 ⑤ 内容: A 通过了党的纲领 a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 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B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⑥ 党的性质: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⑦ 党成立的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的成立①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革命党人②时间:1927年8 月 1 日南昌起义③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④经过:占武昌,南下广东,一部分转战湘南⑤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①背景: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②时间: 1927年 9 月9 日,秋收起义③领导人:毛泽东④地点:湘赣边界⑤经过:先攻占县城,后转向农村,到达井冈山,建立根据地⑥意义: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影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1927年4月,朱德、陈毅率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巩固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

①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②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远离大城市,毛泽东为什么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③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④附近农产品丰富⑤群众基础好,便于开展革命。

时间: 1931年 9 月18 日地点:沈阳九一八事变经过: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史称九一八事变。

结果:①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

②东北人民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始局部抗战。

时间: 1937年7月7 日七七事变地点:卢沟桥(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壮烈殉国。

结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一三事变时间: 1937年8 月13日地点:上海经过:进攻上海,向南京进犯。

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2、地点:南京3、日军杀害中国人民:30多万人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变目的: 逼蒋抗日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经过: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和平解决 ①中共的出发点: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②中共代表: 周恩来 ③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④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 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 式建立。

①时间、地点: 1937 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 ②作战双方: 八路军 115 师和 日军 ③战况: 歼敌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④意义: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① 时间: 1938 年春 台儿庄战役 ② 作战双方: 中国军队(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指挥)和日军 ③ 战况: 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 ④ 意义: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① 背景:抗战胜利前夕② 时间:1945年4月③ 地点:延安 ④ 内容: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⑤ 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⑥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1、日本投降标志: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2、抗日战争胜利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②洗刷了 民族耻辱③成为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 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抗日战争是正义的 ②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③中国人民八年的浴血奋战 ④世界人民的支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中的两次著名战役中共七大背景 全国人民: 渴望 和平、民主抗战胜利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 反共反人民内战美国: 为把中国变为美国的殖民地,积极支持国民党 发动内战 国民党: ①为了进一步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双方目的 ②为了 欺骗人民 ,把内战的罪责转嫁到共产党头上共产党: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 争取国内和平②为了戳穿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的阴谋 时间: 1945年8 月——10月10日 人物: 毛泽东、周恩来 等结果: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爆发: 1946 年 6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 面内战爆发。

2、粉碎重点进攻: ①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②毛泽东、周恩来主动撤离延安,但一直转战陕北。

③ 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

3、战略大决战: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军队、领导人 简单经过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至11月 东北人民解放军林彪、罗荣桓攻占锦州---长春起义---攻克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①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变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 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攻克张家口、天津,和平解放北京(傅作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4、结束——百万雄师过大江 ①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

(渡江战役) ② 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二、链接中考1、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 .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重庆谈判全 面 内 战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

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C.抗日战争D.三大战役4、下列描述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中,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是()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B.大军合力战淮海C.兵临城下,直取平津D.百万雄师过大江5、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6、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序号事件时间作用①卢沟桥抗战1937年7月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②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天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④百团大战1940年8月开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A.① B.② C.③ D.④7、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8、左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9、观察下面的史料,反映的信息是()A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B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C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D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10、1945年8月,毛泽东接受蒋介石邀请,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C .揭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罪行D .赢得战略决战的时间11、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2、艺术家们常常将革命年代那些经典的场面形象地再现出来,以启迪、激励后人。

仔细观察右图,其所示情景反映的是( ) A.南昌起义 B.陕北红军会师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1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3)“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