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高中化学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特别提醒】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胶体。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物质变化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物理变化)或者物质的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具有某种性质,才会发生对应的变化;物质发生了某种变化,说明了该物质具备某种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注意:①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
③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知能点四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③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 nm
1~100 nm
>100 nm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点贯穿整个中学化学,高考试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新物质产生过程为栽体,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运用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的敏锐程度。
复习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多对比,要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知识讲解】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⑪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原子都称作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110余种元素。
⑫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位”是指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
同位素的特征是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
大多数元素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的同位素。
①同位素的实例H有三种同位素:O有三种同位素:C有三种同位素:U有二种同位素:目前已知的同位素达数千种。
②同位素的稳定性③同位素的性质a.天然同位素有稳定的百分组成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同种元素的同位素)④同位素的应用用作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示踪原子用测岩石的年龄放射治疗,如60C。
等核能,如2H,235U等⑬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即质子数、中子数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原子就称为一种核素。
例如:都各自独立称为核素,即10种核素(但属于4种元素)■注意: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⑭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如O 2(氧气)和O 3(臭氧),红磷(P)和白磷(P 4),金刚石和石墨等。
①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②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结构不同或组成不同。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如2.原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②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等)和分子的基本粒子。
高考化学学霸纠错笔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错因分析】不熟悉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错误地认为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则会错选 A;不知道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则会错选 B;不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则会错选 C。
为避免错解,先应明确概念的落脚点,再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判断其与概念的落脚点是否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D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 O2与 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 H2和 D2.(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 NaCO3.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 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
1.物质的分类多种多样,下列说法及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C、N、S、P、Cl、Si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一般是电解质,HCl、H2O、CH3COOH、AgCl、NH3、NaOH 均为电解质D.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橡胶、塑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漂白粉、小苏打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电解质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错因分析】不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易错选 A 或 B。
新高考化学易错剖析:专题03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专题3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2015·重庆理综,1,6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
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A项,用胆矾炼铜,即由CuSO4·5H2O生成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项,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改变,不涉及化学反应。
答案 D2.(2015·广东理综,7,4分)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答案 B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B项错误;HClO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4.(2014·北京理综,6,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解析HNO3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故答案选B。
答案 B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 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5 ℃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解析A项,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A项错误;B项,加少量浓盐酸后发生反应:CH3COO-+H+===CH3COOH,c(CH3COO-)减小,B项错误;C项,NaOH过量时发生反应: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无Ca(OH)2生成,C项错误;D项,Cu(OH)2(s)Cu2+(aq)+2OH-(aq),Cu(NO3)2溶液中c(Cu2+)较大,会使平衡逆向移动,Cu(OH)2的溶解度减小,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好题专题03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解析版)
2020年高考必刷好题专题03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瞄准高考1.(2019全国Ⅰ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同称为三大属硅酸盐产品,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D正确。
2.(2019全国Ⅱ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3.(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答案】A【解析】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 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1.3《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时作业及答案
第三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2011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2.在碱性条件下,由经过处理的工业级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通过氧化沉淀的方法,可以制备适合复印墨粉的高档四氧化三铁磁粉,则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属于()A.同素异形体B.同位素C.同分异构体D.同一金属的不同氧化物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生石灰C.铝热剂D.漂粉精4.(2012·深圳二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A.碘酒、干冰B.石油、液氮C.Na2CO3·10H2O、Na2CO3D.石灰石、氨水6.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二、双项选择题7.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化合物电解质C.溶液胶体D.溶液分散系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NaClO”的分类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B.电解质C.钠盐和氯酸盐D.碱性氧化物三、非选择题9.溶液、________、浊液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都(统)称为________。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________之间,溶液中的溶质一般以________或________形式存在。
10.下列物质:①Na ②Br 2 ③NaCl 溶液 ④CO 2 ⑤硫酸 ⑥Ba(OH)2 ⑦熔融KCl ⑧蔗糖(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以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分馏和煤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水蒸气的液化和煤的液化均属物理变化D.干冰和氨都属于非电解质解析:裂解汽油属于混合物,A错;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干馏属于化学变化,B 错;水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
答案:D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B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解析: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最本质的区别是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
答案:A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解析:A项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H2O、CO、Na2O2,A项中HCOOH是羧酸,Cu2(OH)2CO3是碱式盐,错误;C项CH3CH2OH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HCOOH分子中只有羧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错误。
答案:B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解析:A项硫酸是共价化合物,错误;B项正确;C项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D项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及应用
解析:文楼汤包的汤汁里含有许多物质,A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 传统文化与化学
基础梳理
1.经典史料中的化学物质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中“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4)《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5)《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
目录
CONTENTS
1
考点核心梳理
2
典型精研
3
真题研练
4
教学后记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基础梳理
1.宏观物质与微观组成
2.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易错提醒】
物质组成、分类的“四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则为混合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 物,而由H2、D2混合得到物质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A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的思想,制造过程里元素种类不变, B正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 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过程是钠单质置换出碳 单质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练习1 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C.《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2021年高考化学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化学用语易错点点睛与高考冲破(含解析)(1)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化学用语易错点点睛与高考冲破(含解析)【2021高考预测】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在选择题中要紧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起点,以反映重大科技功效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当中。
本节重点知识为物质的分类方式,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要紧考查常见物质的所属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彼此转化关系,胶体的性质、制备及应用,2015年高考对胶体的考查可能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试题中,对物质分类的考查会分散在其他试题中,单独考查的可能性很小. 展望2013年高考题命题,试题仍应要紧以选择题的形式显现,偏重概念的类比与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明白得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
应关注以下考点: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联系;②化学用语的正误判定;③依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判定分散系的种类;④以无机物知识为载体来考查常见物质的类别判定、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并形成科学、技术、社会彼此联系的大体观点。
一、物质的组成二、物质的分类三、化学用语【难点冲破】难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组成物质的大体粒子。物质组成的判定依据有:(1)依照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定该物质是纯净物仍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关于化合物可依照晶体类型判定: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组成的。(3)关于单质也可依照晶体类型判定: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别离由原子、分子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大体方式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别离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能够有多种分类方式,专门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把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
命题调研
11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 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项错误。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
命题调研
5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命题调研
6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 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 分子式为 C7H8 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
;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⑦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0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第三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 丁 达 尔 效 应 : 当 可 见 光 束 通 过 胶 体 时 , 可 以 看 到 __一__条__光__亮__的__“_通__路__”___,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 射作用。可用此性质鉴别溶液和胶体。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 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问题讨论
①可以利用_丁__达__尔__效__应___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成。 ②可以利用_渗__析___方法来提纯Fe(OH)3胶体。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完全分离的实 验方法是_将__半__透__膜__袋__将__半__透__膜__袋__再__浸__入__另__一__份__蒸__馏__水__中__,__片__刻__后__取__出__半__透__膜__袋__,__向__ _蒸__馏__水__中__滴__入__A__g_N_O_3_溶__液__,__无__白__色__沉__淀__产__生__,__证__明__F_e_(_O_H__)3_胶__体__与__C_l_-_已__完__全__分__离___。
(3)聚沉: 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此性质常用于制作豆腐、净水等。 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或搅拌。 (4)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 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答题模板
基于“类别观”预测陌生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
【课堂点拨】 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三馏 四色 五解
物理变化 蒸馏、分馏 焰色试验
化学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微粒。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S8、Br2、I2和Ar等),氢化物(如氨气、水等),酸酐(如SO2、SO3、P2O5等),酸(如硫酸等),和有机物等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化合态元素。
3.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6.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组合)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场伴随着物理变化,有放热、吸热、改变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
7.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聚集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和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和热稳定性等。
8.物质的分类:金属:钠、铁混合物酸性氧化物CO2、SO2单质非金属:氯气、硫物质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uO稀有气体:氖、氩纯净物氧化物两性氧化物Al2O3、ZnO不成盐氧化物:NO、CO、NO2无氧酸:HCl、H2S化合物酸含氧酸:H2SO4、H3PO4可溶性碱:NaOH、KOH、Ba(OH)2、Ca(OH)2碱不溶性碱:Mg(OH)2、Cu(OH)2正盐:Na2CO3、K2S酸式盐:NaHCO3、NaHSO4、CaHPO4盐碱式盐:Cu2(OH)2CO3、Mg(OH)Cl复盐:KAl(SO4)2·12H2O络盐:Na3AlF6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
答案: (A、D)
综合练习 5.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 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C)C6H5NO2
(B)SiO2
(D)Cu
答案: (C)
三、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 度、导电性、导热性、比热容……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金属腐蚀、干馏、裂化、变性、老 化、炭化、油脂硬化、硬水软化、水泥硬化、风化、 电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型体间的互变 ……
)
无机物的分类
氧化物 氢化物
无机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NO、CO) 过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Fe3O4、Pb3O4
氧化物
氢化物的分类
氢化物
常温时: 大多数为气态 (如HCl、NH3) 非金属氢化物 少数为液态 (氢显+1价) (如H2O)
密度分类
单 质
非金属
含量分类
常见金属 Fe、Al、Cu
稀有金属 Zr 、Nb 、Mo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
均为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单质
练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 C A、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A项,用胆矾炼铜,即由CuSO4·5H2O生成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项,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改变,不涉及化学反应。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答案】C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变式探究】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X
(2014·全国课标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A项,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项,热碱水能加快油污中油脂的水解,使油污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达到除去炊具上油污的目的,油脂水解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KMnO4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催熟剂乙烯氧化,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与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反应,起还原剂作用,避免O2氧化食品,导致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2)聚沉
(ⅰ)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100张)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命题角度1:物质的组成 【典例1】(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熟石灰:CaSO4·2H2O C.胆矾:CuSO4·5H2O D.小苏打:NaHCO3
【解析】选B。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A正确;熟石灰成分为Ca(OH)2, CaSO4·2H2O为生石膏,B错误;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晶体,C正确;小苏打 是碳酸氢钠的俗名,D正确。
(3)硅胶、P2O5、CaCl2·6H2O 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提示:×。CaCl2·6H2O 不能作食品干燥剂。 (4)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 提示:×。石油中含有碳、氢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二者无法直接转化。
(5)Fe 与 H+、Cu2+、S、I2 反应不能生成 Fe3+。( ) 提示:√。H+、Cu2+、S、I2 均为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成+2 价。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提示:×。海水淡化、海水晒盐都是物理变化。
2.同素异形体: (1)_由__同__种__元__素__组__成__的__不__同__单__质_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 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物__理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 化属于_化__学__变化。
(2)物质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是指没有_新__物__质__生成,即没有化学键断裂和形成。 ②化学变化是指有_新__物__质__生成,即有_化__学__键__的断裂和形成,也就是结构发生 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2.化学反应类型的五种分类: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与数目可分为_化__合__反__应__、_分__解__反__应__、_置__换__ _反__应__、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 (2)按反应中_是__否__有__电__子__转__移__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按反应中_是__否__有__离__子__参__加__或__生__成__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4)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_吸__热__反__应__和_放__热__反__应__。 (5)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可__逆__反__应__和_不__可__逆__反__应__。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命题趋势探秘】命题 规律考查内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查热度 考查题型 所占分值命题 趋势对于胶体知识,应重点理解胶体的特征和丁达尔现象,要注意渗析和丁达尔现象都是物理变化。
从命题的趋势看,有关胶体的试题有向着考查胶体性质及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靠近的趋势,试题的形式为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频考点聚焦】◇考点1物质的组成【基础知识梳理】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核心考点讲练】组成物质的微粒间关系【典例1】(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A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二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稀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③⑤
课件ppt
(3)混合物和纯净物 a.纯净物:由 同种 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混合物:由几种 不同 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性质 和 化学性质 。 (2)物质的变化包括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
课件ppt
题组二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1.物质的分类方法 a.单一分类法 单一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① 只用一种标准 进行分别归类的分 类方法,如: 化 学 物 质
课件ppt
5.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 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课件ppt
b.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按⑦ 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进行分类, 如:
课件ppt
c.树状分类法
课件ppt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反应 、 、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O+H2O Ca(OH)2 , Ca(OH)2+CO2 CaCO3+H2O , CO2+H2O H2CO3 。
d.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⑦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⑧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⑨ 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 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⑩ 物理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 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课件ppt
题组三 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①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 (1)外观特征:均一、较稳定。 (2)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介于② 1~100 nm 之间。 3.分类 按照存在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三类:
③ 气溶 胶 如烟、云、雾 ④ 液溶 胶 如AgI水溶胶 ⑤ 固溶 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课件ppt
b.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细小而具有较大的 比表面积 ,吸附能力很强, 能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电荷。 (3)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 系,其原因是: a.胶体粒子的 电性 相同,相互排斥; b.胶体粒子的 布朗运动 。 5.Fe(OH)3胶体的制备 a.将烧杯中的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 。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饱和 FeCl3溶液 。
课件ppt
4.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 散射形成的,这叫做⑥ 丁达尔效应 。
说明 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⑦ 物理 性质; b.丁达尔效应是区别⑧ 溶液和胶体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c.丁达尔效应能证明胶粒的⑨ 大小范围 。 (2)电泳 a.定义: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⑩ 胶体粒子 在分散剂 里做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答案 B 液氯是单质,①错;碘酒、漂粉精不是胶体,④错;Na2O2是过氧 化物,不是盐,⑤错。
课件ppt
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盐 A.硅 B.硫 C.铜 D.铁
答案 B SiO2与水不能反应,A错误;铜和铁对应的氧化铜、氧化铁不能 直接和水反应,C、D错误;S SO2 H2SO3 Na2SO3,B正确。
(8)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9)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
(10)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Hale Waihona Puke (10)✕课件ppt课件ppt
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 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6.胶体的提纯 原理:离子、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而 胶体粒子 相对较大, 不 能 透过半透膜。 方法: 渗析 。
课件ppt
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3)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 ( )
(4)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5)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6)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7)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原子构成,故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D选项中,FeCl2和
FeCl3、Na2O和Na2O2均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
但也属于混合物。
课件ppt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 ( )
1.下列物质肯定是纯净物的是 ( )
A.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答案 C A选项中,红磷和白磷、O2和O3均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 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属于混合物。B选项中,石墨、金刚石、活性炭均由碳
第3讲
课标版 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课件ppt
教材研读
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① 分子 、 ② 原
子
或③ 离子 构成的。
b.元素:具有相同④ 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单 质 :⑤ 只 由 一 种 元 素 组 成 的 纯 净 物 。 化 合 物 :⑥ 由 多 种 课元 件素 ppt组 成 的 纯 净 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