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高考数学考前指导立体几何练习题1

合集下载

2015届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15届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15届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解析:选A.原几何体为组合体:上面是长方体,下面是圆柱的一半(如图所示),其体积为V =4×2×2+12π×22×4=16+8π.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500π3 cm 3B.866π3 cm 3C.1 372π3cm 3D.2 048π3cm 3解析:选A.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 =8-6=2(cm),BM =12AB =12×8=4(cm).设球的半径为R cm ,则R 2=OM 2+MB 2=(R -2)2+42,∴R =5,∴V 球=43π×53=500π3(cm 3).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A .α∥β且l ∥αB .α⊥β且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解析:选D.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作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故选D. 4.(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 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23B.33C.23D.13 解析:选A.法一:如图,连接AC ,交B D 于点O ,由正四棱柱的性质,有AC ⊥B D.因为CC 1⊥平面ABC D ,所以CC 1⊥B D.又CC 1∩AC =C ,所以B D ⊥平面CC 1O .在平面CC 1O 内作CH ⊥C 1O ,垂足为H ,则B D ⊥CH .又B D ∩C 1O =O ,所以CH ⊥平面B D C 1,连接D H ,则D H 为C D 在平面B D C 1上的射影,所以∠C D H 为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设AA 1=2AB =2.在Rt △COC 1中,由等面积变换易求得CH =23.在Rt △C D H 中,s in ∠C D H =CH CD =23.法二: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 1=2AB =2,则D(0,0,0),C (0,1,0),B (1,1,0),C 1(0,1,2),则DC →=(0,1,0),DB →=(1,1,0),DC 1→=(0,1,2).设平面B D 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B →,n ⊥DC 1→,所以有⎩⎪⎨⎪⎧x +y =0,y +2z =0,令y =-2,得平面B D 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设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为θ,则s in θ=|co s n ,DC →=⎪⎪⎪⎪⎪⎪n ·DC →|n ||DC →|=23.5.(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 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23B.33C.23D.13解析:选A.法一:如图,连接AC ,交B D 于点O ,由正四棱柱的性质,有AC ⊥B D.因为CC 1⊥平面ABC D ,所以CC 1⊥B D.又CC 1∩AC =C ,所以B D ⊥平面CC 1O .在平面CC 1O 内作CH ⊥C 1O ,垂足为H ,则B D ⊥CH .又B D ∩C 1O =O ,所以CH ⊥平面B D C 1,连接D H ,则D H 为C D 在平面B D C 1上的射影,所以∠C D H 为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设AA 1=2AB =2.在Rt △COC 1中,由等面积变换易求得CH =23.在Rt △C D H 中,s in ∠C D H =CH CD =23.法二: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 1=2AB =2,则D(0,0,0),C (0,1,0),B (1,1,0),C 1(0,1,2),则DC →=(0,1,0),DB →=(1,1,0),DC 1→=(0,1,2).设平面B D 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B →,n ⊥DC 1→,所以有⎩⎪⎨⎪⎧x +y =0,y +2z =0,令y =-2,得平面B D 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设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为θ,则s in θ=|co s n ,DC →=⎪⎪⎪⎪⎪⎪n ·DC →|n ||DC →|=23.6.(2013·高考山东卷)一个四棱锥的侧棱长都相等,底面是正方形,其正(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A .45,8B .45,83C .4(5+1),83D .8,8解析:选B.由正视图知: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棱锥的高为2,∴V =13×22×2=83.四棱锥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为2,高为5,∴S 侧=4×12×2×5=4 5.7.(2013·高考山东卷)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5π12B.π3C.π4D.π6 解析:选B.如图所示,P 为正三角形A 1B 1C 1的中心,设O 为△ABC 的中心,由题意知:PO ⊥平面ABC ,连接OA ,则∠P AO 即为P 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正三角形ABC 中,AB =BC =AC =3,则S =34×(3)2=334,VABC -A 1B 1C 1=S ×PO =94,∴PO = 3.又AO =33×3=1,∴tan ∠P AO =POAO =3,∴∠P AO =π3.8.(2013·高考浙江卷)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m ∥β,则α∥β C .若m ∥n ,m ⊥α,则n ⊥α D .若m ∥α,α⊥β,则m ⊥β解析:选C.A 项,当m ∥α,n ∥α时,m ,n 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错误; B 项,当m ∥α,m ∥β时,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错误; C 项,当m ∥n ,m ⊥α时,n ⊥α,故正确;D 项,当m ∥α,α⊥β时,m 可能与β平行,可能在β内,也可能与β相交,故错误.故选C.9.(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解析:选A.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图形:四面体C 1-A 1D B ,标出各个点的坐标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正视图是正方形,如图(2)所示.故选A.10.(2013·高考安徽卷)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解析:选A.A ,不是公理,是个常用的结论,需经过推理论证; B ,是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 C ,是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 D ,是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 11.(2013·高考北京卷)如图,在正方体ABC D-A 1B 1C 1D 1中,P 为对角线B D 1的三等分点,P 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解析:选B.如图,取底面ABC D 的中心O ,连接P A ,PC ,PO . ∵AC ⊥平面DD 1B ,又PO ⊂平面DD 1B ,∴AC ⊥PO .又O 是B D 的中点,∴P A =PC .同理,取B 1C 与BC 1的交点H ,易证B 1C ⊥平面D 1C 1B ,∴B 1C ⊥PH . 又H 是B 1C 的中点,∴PB 1=PC ,∴P A =PB 1=PC . 同理可证P A 1=PC 1=P D. 又P 是B D 1的三等分点, ∴PB ≠P D 1≠PB 1≠P D ,故点P 到正方体的顶点的不同距离有4个. 12.(2013·高考辽宁卷)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A.3172 B .210C.132D .310 解析:选C.因为直三棱柱中AB =3,AC =4,AA 1=12,AB ⊥AC ,所以BC =5,且BC 为过底面ABC 的截面圆的直径.取BC 中点D ,则O D ⊥底面ABC ,则O 在侧面BCC 1B 1内,矩形BCC 1B 1的对角线长即为球直径,所以2R =122+52=13,即R =132.13.(2013·高考浙江卷)在空间中,过点A 作平面π的垂线,垂足为B ,记B =f π(A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对空间任意一点P ,Q 1=f β[f α(P )],Q 2=f α[f β(P )],恒有PQ 1=PQ 2,则( )A .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B .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锐)二面角为45°C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D .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锐)二面角为60° 解析:选A.设P 1=f α(P ),P 2=f β(P ),则PP 1⊥α,P 1Q 1⊥β,PP 2⊥β,P 2Q 2⊥α. 若α∥β,则P 1与Q 2重合、P 2与Q 1重合,所以PQ 1≠PQ 2,所以α与β相交. 设α∩β=l ,由PP 1∥P 2Q 2,所以P ,P 1,P 2,Q 2四点共面. 同理P ,P 1,P 2,Q 1四点共面.所以P ,P 1,P 2,Q 1,Q 2五点共面,且α与β的交线l 垂直于此平面.又因为PQ 1=PQ 2,所以Q 1、Q 2重合且在l 上,四边形PP 1Q 1P 2为矩形.那么∠P 1Q 1P 2=π2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所以α⊥β.14.(2013·高考湖南卷)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 )A.32B .1C.2+12 D. 2 解析:选D.由于该正方体的俯视图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因此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一个长为2,宽为1的矩形,其面积为 2.15.(2013·高考江西卷)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00+9π B .200+18π C .140+9π D .140+18π解析:选 A.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下面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是半个圆柱组成的组合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4、5,半圆柱底面圆半径为3,高为2,故组合体体积V =10×4×5+9π=200+9π.16.(2013·高考四川卷)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是( ) A .棱柱 B .棱台 C .圆柱 D .圆台解析:选D.由俯视图是圆环可排除A ,B ,由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可排除C ,故选D.17.(2013·高考广东卷)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16B.13C.23D .1解析:选B.如图,三棱锥的底面是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且其长度为2,故三棱锥的高为2,故其体积V =13×12×1×1×2=13,故选B.18.(2013·高考广东卷)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l ∥α,l ∥β,则α∥β B .若l ⊥α,l ⊥β,则α∥β C .若l ⊥α,l ∥β,则α∥β D .若α⊥β,l ∥α,则l ⊥β解析:选B.选项A ,若l ∥α,l ∥β,则α和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错误; 选项B ,若l ⊥α,l ⊥β,则α∥β,故正确; 选项C ,若l ⊥α,l ∥β,则α⊥β,故错误;选项D ,若α⊥β,l ∥α,则l 与β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可能:l ⊥β,l ∥β,l ⊂β,故错误.故选B.19.(2013·高考湖南卷)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A .1 B. 2C.2-12D.2+12解析:选C.当正方体的俯视图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时,其正视图的最小面积为1,最大面积为 2.因为2-12<1,因此所给选项中其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为2-12,故选C.20.(2013·高考江西卷)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 D ,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 E ,E F 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 ,n ,那么m +n =( )A .8B .9C .10D .11解析:选A.取C D 的中点H ,连接E H ,HF .在四面体C DE F 中,C D ⊥E H ,C D ⊥FH ,所以C D ⊥平面E FH ,所以AB ⊥平面E FH ,所以正方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与E F 平行,其余4个平面与E F 相交,即n =4.又因为C E 与AB 在同一平面内,所以C E 与正方体下底面共面,与上底面平行,与其余四个面相交,即m =4,所以m +n =4+4=8.21.(2013·高考重庆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5603B.5803 C .200 D .240解析:选C.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其底面为等腰梯形,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8,高为4,故面积为S =(2+8)×42=20.又棱柱的高为10,所以体积V =Sh =20×10=200.22.(2013·高考广东卷)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A .4 B.143 C.163D .6解析:选B.由三视图可还原出四棱台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上底和下底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和2,与底面垂直的棱为棱台的高,长度为2,故其体积为V =13×(12+1×4+22)×2=143,故选B.23.(2013·高考广东卷)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β,m ⊂α,n ⊂β,则m ⊥ n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 解析:选D.如图,在长方体ABC D-A 1B 1C 1D 1中,平面BCC 1B 1⊥平面ABC D ,BC 1⊂平面BCC 1B 1,BC ⊂平面ABC D ,而BC 1不垂直于BC ,故A 错误.平面A 1B 1C 1D 1∥平面ABC D ,B 1D 1⊂平面A 1B 1C 1D 1,AC ⊂平面ABC D ,但B 1D 1和AC 不平行,故B 错误.AB ⊥A 1D 1,AB ⊂平面ABC D ,A 1D 1⊂平面A 1B 1C 1D 1,但平面A 1B 1C 1D 1∥平面ABC D ,故C 错误.故选D.24.(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H 是球O 的直径AB 上一点,AH ∶HB =1∶2,AB ⊥平面α,H 为垂足,α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设球O 的半径为R ,则 由AH ∶HB =1∶2得HA =13·2R =23R ,∴OH =R3.∵截面面积为π=π·(HM )2, ∴HM =1.在Rt △HMO 中,OM 2=OH 2+HM 2,∴R 2=19R 2+HM 2=19R 2+1,∴R =324.∴S 球=4πR 2=4π·(324)2=92π.答案:92π2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正四棱锥O -ABC D 的体积为322,底面边长为3,则以O 为球心,OA 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V 四棱锥O -ABC D =13×3×3h =322,得h =322, ∴OA 2=h 2+(AC 2)2=184+64=6.∴S 球=4πOA 2=24π. 答案:24π 26.(2013·高考浙江卷)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cm 3.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直三棱柱被截去了一个小三棱锥,如图所示.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三棱柱的高为5,故其体积V 1=12×3×4×5=30(cm 3),小三棱锥的底面与三棱柱的上底面相同,高为3,故其体积V 2=13×12×3×4×3=6(cm 3),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30-6=24(cm 3). 答案:24 27.(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圆O 和圆K 是球O 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的半径,OK =32,且圆O 与圆K 所在的平面所成的一个二面角为60°,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公共弦为AB ,设球的半径为R ,则AB =R .取AB 中点M ,连接OM 、KM ,由圆的性质知OM ⊥AB ,KM ⊥AB ,所以∠KMO 为圆O 与圆K 所在平面所成的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则∠KMO =60°.在Rt △KMO 中,OK =32,所以OM =OKsin 60°= 3.在Rt △OAM 中,因为OA 2=OM 2+AM 2,所以R 2=3+14R 2,解得R 2=4,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4πR 2=16π.答案:16π 28.(2013·高考江苏卷)如图,在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AC ,AA 1的中点.设三棱锥F -A DE 的体积为V 1,三棱柱A 1B 1C 1-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解析:设三棱柱的底面ABC 的面积为S ,高为h ,则其体积为V 2=Sh .因为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所以△A DE 的面积等于14S .又因为F 为AA 1的中点,所以三棱锥F -A DE 的高等于12h ,于是三棱锥F -A DE 的体积V 1=13×14S ·12h =124Sh =124V 2,故V 1∶V 2=1∶24.答案:1∶24 29.(2013·高考北京卷)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其底面边长为3,且该四棱锥的高是1,故其体积为V =13×9×1=3.答案:3 30.(2013·高考北京卷)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 D-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过点E 作EE 1⊥平面A 1B 1C 1D 1,交直线B 1C 1于点E 1,连接D 1E 1,DE ,在平面D 1DEE 1内过点P 作PH ∥EE 1交D 1E 1于点H ,连接C 1H ,则C 1H 即为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当点P 在线段D 1E 上运动时,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点C 1到线段D 1E 1的距离,即为△C 1D 1E 1的边D 1E 1上的高h .∵C 1D 1=2,C 1E 1=1,∴D 1E 1=5,∴h =25=255.答案:25531.(2013·高考福建卷)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知组合体为球内接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为2,若球半径为R ,则2R =23,∴R = 3.∴S 球表=4πR 2=4π×3=12π.答案:12π 32.(2013·高考辽宁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柱内部挖去一个正四棱柱,圆柱底面圆半径为2,高为4,故体积为16π;正四棱柱底面边长为2,高为4,故体积为16,故题中几何体的体积为16π-16.答案:16π-1633.(2013·高考天津卷)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9π2,则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解析:设正方体棱长为a ,球半径为R ,则43πR 3=92π,∴R =32,∴3a =3,∴a = 3.答案: 3 34.(2013·高考陕西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其表面积为半个球面面积与截面面积的和,即12×4π+π=3π.答案:3π3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为________.解析:原几何体可视为圆锥的一半,其底面半径为1,高为2,∴其体积为13×π×12×2×12=π3.答案:π336.(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AB =AA 1,∠BAA 1=60°.(1)证明:AB ⊥A 1C ;(2)若AB =CB =2,A 1C =6,求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解:(1)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OA 1,A 1B . 因为CA =CB ,所以OC ⊥AB . 由于AB =AA 1,∠BAA 1=60°, 故△AA 1B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OA 1⊥AB .因为OC ∩OA 1=O ,所以AB ⊥平面OA 1C . 又A 1C ⊂平面OA 1C ,故AB ⊥A 1C .(2)由题设知△ABC 与△AA 1B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 =OA 1= 3. 又A 1C =6,则A 1C 2=OC 2+OA 21,故OA 1⊥OC .因为OC ∩AB =O ,所以OA 1⊥平面ABC ,OA 1为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高.又△ABC 的面积S △ABC =3,故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V =S △ABC ·OA 1=3.37.(2013·高考安徽卷)如图,正方体ABC 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为BC 的中点,Q 为线段CC 1上的动点,过点A ,P ,Q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当0<CQ <12时,S 为四边形;②当CQ =12时,S 为等腰梯形;③当CQ =34时,S 与C 1D 1的交点R 满足C 1R =13;④当34<CQ <1时,S 为六边形;⑤当CQ =1时,S 的面积为62.解析:①当0<CQ <12时,如图(1).在平面AA 1D 1D 内,作A E ∥PQ , 显然E 在棱DD 1上,连接E Q , 则S 是四边形APQ E.②当CQ =12时,如图(2).显然PQ ∥BC 1∥A D 1,连接D 1Q , 则S 是等腰梯形.③当CQ =34时,如图(3).作BF ∥PQ 交CC 1的延长线于点F ,则C 1F =12.作A E ∥BF ,交DD 1的延长线于点E ,D 1E =12,A E ∥PQ ,连接E Q 交C 1D 1于点R ,由于Rt △RC 1Q ∽Rt △R D 1E ,∴C 1Q ∶D 1E =C 1R ∶R D 1=1∶2,∴C 1R =13.④当34<CQ <1时,如图(3),边接RM (点M 为A E 与A 1D 1交点),显然S 为五边形APQRM .⑤当CQ =1时,如图(4).同③可作A E ∥PQ 交DD 1的延长线于点E ,交A 1D 1于点M ,显然点M 为A 1D 1的中点,所以S 为菱形APQM ,其面积为12MP ×AQ =12×2×3=62.答案:①②③⑤ 38.(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AA 1=AC =CB =22AB . (1)证明:BC 1∥平面A 1C D ; (2)求二面角D-A 1C -E 的正弦值.解:(1)证明:连接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的中点. 又D 是AB 的中点,连接D F ,则BC 1∥D F . 因为D F ⊂平面A 1C D ,BC 1⊄平面A 1C D , 所以BC 1∥平面A 1C D.(2)由AC =CB =22AB ,得AC ⊥BC . 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设CA =2,则D(1,1,0),E(0,2,1),A 1(2,0,2),CD →=(1,1,0),CE →=(0,2,1),CA 1→=(2,0,2).设n =(x 1,y 1,z 1)是平面A 1C D 的法向量,则⎩⎪⎨⎪⎧n ·CD →=0,n ·CA 1→=0,即⎩⎪⎨⎪⎧x 1+y 1=0,2x 1+2z 1=0. 可取n =(1,-1,-1).同理,设m 是平面A 1C E 的法向量,则⎩⎪⎨⎪⎧m ·CE →=0,m ·CA 1→=0,可取m =(2,1,-2).从而co s n ,m =n·m|n||m|=33,故s in n ,m =63.即二面角D-A 1C -E 的正弦值为63.39.(2013·高考陕西卷)如图,四棱柱ABC D-A 1B 1C 1D 1的底面ABC 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 D ,AB =AA 1= 2.(1)证明:A 1C ⊥平面BB 1D 1D ;(2)求平面OCB 1与平面BB 1D 1D 的夹角θ的大小.解:(1)法一:由题设易知OA ,OB ,OA 1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B =AA 1=2, ∴OA =OB =OA 1=1,∴A (1,0,0),B (0,1,0),C (-1,0,0),D(0,-1,0),A 1(0,0,1). 由A 1B 1→=AB →,易得B 1(-1,1,1). ∵A 1C →=(-1,0,-1),BD →=(0,-2,0),BB 1→=(-1,0,1), ∴A 1C →·BD →=0,A 1C →·BB 1→=0, ∴A 1C ⊥B D ,A 1C ⊥BB 1, ∴A 1C ⊥平面BB 1D 1D.法二:∵A 1O ⊥平面ABC D ,∴A 1O ⊥B D. 又四边形ABC D 是正方形,∴B D ⊥AC ,∴B D ⊥平面A 1OC , ∴B D ⊥A 1C .又OA 1是AC 的中垂线,∴A 1A =A 1C =2,且AC =2,∴AC 2=AA 21+A 1C 2,∴△AA 1C 是直角三角形,∴AA 1⊥A 1C .又BB 1∥AA 1,∴A 1C ⊥BB 1.又BB 1∩B D =B , ∴A 1C ⊥平面BB 1D 1D.(2)设平面OCB 1的法向量n =(x ,y ,z ). ∵OC →=(-1,0,0),OB 1→=(-1,1,1),∴⎩⎪⎨⎪⎧n ·OC →=-x =0,n ·OB 1→=-x +y +z =0,∴⎩⎪⎨⎪⎧x =0,y =-z . 取n =(0,1,-1),由(1)知,A 1C →=(-1,0,-1)是平面BB 1D 1D 的法向量,∴co s θ=|co s 〈n ,A 1C →〉|=12×2=12.又0≤θ≤π2,∴θ=π3.40.(2013·高考湖南卷)如图,在直棱柱ABC D-A 1B 1C 1D 1中,A D ∥BC ,∠BA D =90°,AC ⊥B D ,BC =1,A D =AA 1=3.(1)证明:AC ⊥B 1D ;(2)求直线B 1C 1与平面AC D 1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法一:(1)证明:因为BB 1⊥平面ABC D ,AC ⊂平面ABC D ,所以AC ⊥BB 1. 又AC ⊥B D ,所以AC ⊥平面BB 1D.而B 1D ⊂平面BB 1D ,所以AC ⊥B 1D. (2)因为B 1C 1∥A D ,所以直线B 1C 1与平面AC D 1所成的角等于直线A D 与平面AC D 1所成的角(记为θ).连接A 1D.因为棱柱ABC D-A 1B 1C 1D 1是直棱柱,且∠B 1A 1D 1=∠BA D =90°,所以A 1B 1⊥平面A DD 1A 1,从而A 1B 1⊥A D 1.又A D =AA 1=3,所以四边形A DD 1A 1是正方形,于是A 1D ⊥A D 1.故A D 1⊥平面A 1B 1D ,于是A D 1⊥B 1D.由(1)知,AC ⊥B 1D ,所以B 1D ⊥平面AC D 1.故∠A D B 1=90°-θ.在直角梯形ABC D 中,因为AC ⊥B D ,所以∠BAC =∠A D B .从而Rt △ABC ∽Rt △D AB ,故AB DA =BCAB,即AB =DA ·BC = 3. 连接AB 1,易知△AB 1D 是直角三角形,且B 1D 2=BB 21+B D 2=BB 21+AB 2+A D 2=21,即B 1D =21.在Rt △AB 1D 中,co s ∠A D B 1=AD B 1D =321=217,即co s (90°-θ)=217.从而s in θ=217.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 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7.法二:(1)证明:易知,AB ,A D ,AA 1两两垂直.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A 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t ,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 (0,0,0),B (t,0,0),B 1(t,0,3),C (t,1,0),C 1(t,1,3),D(0,3,0),D 1(0,3,3).从而B 1D →=(-t,3,-3),AC →=(t,1,0),BD →=(-t,3,0).因为AC ⊥B D ,所以AC →·BD →=-t 2+3+0=0. 解得t =3或t =-3(舍去).于是B 1D →=(-3,3,-3),AC →=(3,1,0).因为AC →·B 1D →=-3+3+0=0,所以AC →⊥B 1D →, 即AC ⊥B 1D.(2)由(1)知,AD 1→=(0,3,3),AC →=(3,1,0),B 1C 1→=(0,1,0). 设n =(x ,y ,z )是平面AC D 1的一个法向量,则⎩⎪⎨⎪⎧n ·AC →=0,n ·AD 1→=0,即⎩⎨⎧3x +y =0,3y +3z =0.令x =1,则n =(1,-3,3).设直线B 1C 1与平面AC D 1所成角为θ,则s in θ=|co s 〈n ,B 1C 1→〉|=|n ·B 1C 1→|n |·|B 1C 1→||=37=217,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 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7.41.(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如图,四棱锥P -ABC D 中,∠ABC =∠BA D =90°,BC =2A D ,△P AB 和△P A D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证明:PB ⊥C D ;(2)求点A 到平面PC D 的距离. 解:(1)证明: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DE ,则四边形AB ED 为正方形. 过点P 作PO ⊥平面ABC D ,垂足为O . 连接OA ,OB ,O D ,O E.由△P AB 和△P A 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 A =PB =P D ,所以OA =OB =O D ,即点O 为正方形AB ED 对角线的交点,故O E ⊥B D. 又O E ⊥OP ,B D ∩O =O ,所以O E ⊥平面P D B ,从而PB ⊥O E. 因为O 是B D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所以O E ∥C D.因此PB ⊥C D.(2)取P D 的中点F ,连接OF ,则OF ∥PB . 由(1)知,PB ⊥C D ,故OF ⊥C D.又O D =12B D =2,OP =PD 2-OD 2=2,故△PO D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OF ⊥P D. 又P D ∩C D =D ,所以OF ⊥平面PC D.因为A E ∥C D ,C D ⊂平面PC D ,A E ⊄平面PC D , 所以A E ∥平面PC D.因此点O 到平面PC D 的距离OF 就是点A 到平面PC D 的距离,而OF =12PB =1,所以点A 到平面PC D 的距离为1. 42.(2013·高考山东卷)如图,四棱锥P -ABC D 中,AB ⊥AC ,AB ⊥P A ,AB ∥C D ,AB =2C D ,E ,F ,G ,M ,N分别为PB ,AB ,BC ,P D ,PC 的中点.(1)求证:C E ∥平面P A D ;(2)求证:平面E FG ⊥平面E MN . 证明:(1)法一:如图,取P A 的中点H ,连接E H ,D H . 因为E 为PB 的中点,所以E H ∥AB ,E H =12AB .又AB ∥C D ,C D =12AB ,所以E H ∥C D ,E H =C D.所以四边形D C E H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 E ∥D H .又D H ⊂平面P A D ,C E ⊄平面P A D , 所以C E ∥平面P A D. 法二:如图,连接CF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AF =12AB .又C D =12AB ,所以AF =C D.又AF ∥C D ,所以四边形AFC 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F ∥A D.又CF ⊄平面P A D ,所以CF ∥平面P A D.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所以E F ∥P A . 又E F ⊄平面P A D ,所以E F ∥平面P A D. 因为CF ∩E F =F ,故平面C E F ∥平面P A D. 又C E ⊂平面C E F ,所以C E ∥平面P A D. (2)因为E ,F 分别为PB ,AB 的中点, 所以E F ∥P A .又AB ⊥P A ,所以AB ⊥E F . 同理可证AB ⊥FG .又E F ∩FG =F ,E F ⊂平面E FG ,FG ⊂平面E FG , 因此AB ⊥平面E FG .又M ,N 分别为P D ,PC 的中点,所以MN ∥D C . 又AB ∥D C ,所以MN ∥AB ,所以MN ⊥平面E FG . 又MN ⊂平面E MN ,所以平面E FG ⊥平面E MN . 43.(2013·高考江西卷)如图,四棱锥P -ABC D 中,P A ⊥平面ABC D ,E 为B D 的中点,G 为P D 的中点,△D AB≌△D CB ,E A =E B =AB =1,P A =32,连接C E 并延长交A D 于F .(1)求证:A D ⊥平面CFG ;(2)求平面BCP 与平面D CP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1)证明:在△AB D 中,因为点E 是B D 中点, 所以E A =E B =ED =AB =1,故∠BA D =π2,∠AB E =∠A E B =π3.因为△D AB ≌△D CB ,所以△E AB ≌△E CB ,从而有∠F ED =∠B E C =∠A E B =π3,所以∠F ED =∠F E A ,故E F ⊥A D ,AF =F D. 又PG =G D ,所以FG ∥P A . 又P A ⊥平面ABC D ,所以GF ⊥A D ,故A D ⊥平面CFG .(2)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A (0,0,0),B (1,0,0), C ⎝⎛⎭⎫32,32,0,D(0,3,0), P ⎝⎛⎭⎫0,0,32, 故BC →=⎝⎛⎭⎫12,32,0,CP →=⎝⎛⎭⎫-32,-32,32,CD →=⎝⎛⎭⎫-32,32,0.设平面BCP 的法向量n 1=(1,y 1,z 1), 则⎩⎨⎧12+32y 1=0,-32-32y 1+32z 1=0,解得⎩⎨⎧y 1=-33,z 1=23,即n 1=⎝⎛⎭⎫1,-33,23. 设平面D CP 的法向量n 2=(1,y 2,z 2), 则⎩⎨⎧-32+32y 2=0,-32-32y 2+32z 2=0,解得⎩⎨⎧y 2=3,z 2=2,即n 2=(1,3,2).从而平面BCP 与平面D CP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co s θ=|n 1·n 2||n 1||n 2|=43169×8=24. 44.(2013·高考江苏卷)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平面SAB ⊥平面SBC ,AB ⊥BC ,AS =AB .过A 作AF ⊥SB ,垂足为F ,点E ,G 分别是棱SA ,SC 的中点.求证:(1)平面E FG ∥平面ABC ; (2)BC ⊥SA . 证明:(1)因为AS =AB ,AF ⊥SB ,垂足为F ,所以F 是SB 的中点. 又因为E 是SA 的中点, 所以E F ∥AB .因为E 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 F ∥平面ABC . 同理E G ∥平面ABC .又E F ∩E G =E , 所以平面E FG ∥平面ABC .(2)因为平面SAB ⊥平面SBC ,且交线为SB ,又AF ⊂平面SAB ,AF ⊥SB ,所以AF ⊥平面SBC .因为BC ⊂平面SBC ,所以AF ⊥BC .又因为AB ⊥BC ,AF ∩AB =A ,AF ⊂平面SAB ,AB ⊂平面SAB ,所以BC ⊥平面SAB . 因为SA ⊂平面SAB ,所以BC ⊥SA . 45.(2013·高考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AB ⊥AC ,AB =AC =2,A 1A =4,点D 是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 1B 与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平面A D 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1)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0,2,0),D(1,1,0),A 1(0,0,4),C 1(0,2,4),所以A 1B →=(2,0,-4),C 1D →=(1,-1,-4).因为co s A 1B →,C 1D →=A 1B →·C 1D →|A 1B →||C 1D →|=1820×18=31010,所以异面直线A 1B 与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010.(2)设平面A D C 1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因为AD →=(1,1,0),AC 1→=(0,2,4),所以n 1·AD →=0,n 1·AC 1→=0,即x +y =0且y +2z =0,取z =1,得x =2,y =-2,所以,n 1=(2,-2,1)是平面A D C 1的一个法向量.取平面AA 1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1,0),设平面A D 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θ.由|co s θ|=|n 1·n 2|n 1|·|n 2||=29×1=23,得s in θ=53.因此,平面A D C 1与平面ABA 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53.46.(2013·高考湖北卷)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直线P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P A ,PC 的中点.(1)记平面B E F 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试判断直线l 与平面P AC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设(1)中的直线l 与圆O 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点Q 满足DQ →=12CP →.记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θ,异面直线PQ 与E F 所成的角为α,二面角E-l -C 的大小为β,求证:s in θ=s in αs in β .解:(1)直线l ∥平面P AC .证明如下:连接E F ,因为E ,F 分别是P A ,PC 的中点,所以E F ∥AC .又E F ⊄平面ABC ,且AC ⊂平面ABC ,所以E F ∥平面ABC .而E F ⊂平面B E F ,且平面B E F ∩平面ABC =l ,所以E F ∥l .因为l ⊄平面P AC ,E F ⊂平面P AC ,所以直线l ∥平面P AC .(2)法一(综合法):如图(1),连接B D ,由(1)可知交线l 即为直线B D ,且l ∥AC . 因为AB 是⊙O 的直径,所以AC ⊥BC ,于是l ⊥BC . 已知PC ⊥平面ABC ,而l ⊂平面ABC ,所以PC ⊥l . 而PC ∩BC =C ,所以l ⊥平面PBC .连接B E ,BF ,因为BF ⊂平面PBC ,所以l ⊥BF . 故∠CBF 就是二面角E-l -C 的平面角,即∠CBF =β.由DQ →=12CP →,作D Q ∥CP ,且D Q =12CP .连接PQ ,D F ,因为F 是CP 的中点,CP =2PF ,所以D Q =PF ,从而四边形D QPF 是平行四边形,PQ ∥F D. 连接C D ,因为PC ⊥平面ABC ,所以C D 是F 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故∠C D F 就是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C D F =θ. 又B D ⊥平面PBC ,所以B D ⊥BF ,所以∠B D F 为锐角.故∠B D F 为异面直线PQ 与E F 所成的角,即∠B D F =α,于是在Rt △D CF ,Rt △FB D ,Rt △BCF 中,分别可得s in θ=CF DF ,s in α=BF DF ,s in β=CF BF,从而s in αs in β=BF DF ·CF BF =CFDF=s in θ,即s in θ=s in αs in β.法二(向量法):如图(2),由DQ →=12CP →,作D Q ∥CP ,且D Q =12CP .连接PQ ,E F ,B E ,BF ,B D.由(1)可知交线l 即为直线B D.以点C 为原点,向量CA →,CB →,C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A =a ,CB =b ,CP =2c ,则有C (0,0,0),A (a,0,0),B (0,b,0),P (0,0,2c ),Q (a ,b ,c ),E ⎝⎛⎭⎫12a ,0,c ,F (0,0,c ). 于是FE →=⎝⎛⎭⎫12a ,0,0,QP →=(-a ,-b ,c ),BF →=(0,-b ,c ), 所以co s α=|FE →·QP →||FE →||QP →|=aa 2+b 2+c 2, 从而s in α=1-cos 2α=b 2+c 2a 2+b 2+c2.取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0,1),可得s in θ=|m ·QP →||m ||QP →|=ca 2+b 2+c 2. 设平面B E 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由⎩⎪⎨⎪⎧ n ·FE →=0,n ·BF →=0,可得⎩⎪⎨⎪⎧12ax =0,-by +cz =0,取n =(0,c ,b ).于是|co s β|=|m·n||m||n|=b b 2+c2,从而s in β= 1-cos 2β=cb 2+c2.故s in αs in β=b 2+c 2a 2+b 2+c 2·c b 2+c 2=c a 2+b 2+c 2=s in θ,即s in θ=s in αs in β. 47.(2013·高考浙江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 D 中,P A ⊥平面ABC D ,AB =BC =2, A D =C D =7,P A =3,∠ABC =120°,G 为线段PC 上的点.(1)证明:B D ⊥平面APC ;(2)若G 为PC 的中点,求D 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3)若G 满足PC ⊥平面BG D ,求PGGC的值.解:(1)证明:设点O 为AC ,B D 的交点.由AB =BC ,A D =C D ,得B D 是线段AC 的中垂线, 所以O 为AC 的中点,B D ⊥AC .又因为P A ⊥平面ABC D ,B D ⊂平面ABC D ,所以P A ⊥B D. 所以B D ⊥平面APC . (2)连接OG .由(1)可知,O D ⊥平面APC ,则D G 在平面APC 内的射影为OG ,所以∠OG D 是D 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由题意得OG =12P A =32.在△ABC 中,AC = AB 2+BC 2-2AB ·BC ·cos ∠ABC= 4+4-2×2×2×(-12)=23,所以OC =12AC = 3.在直角△OC D 中,O D =CD 2-OC 2=7-3=2.在直角△OG D 中,tan ∠OG D =OD OG =433.所以D 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433.(3)因为PC ⊥平面BG D ,OG ⊂平面BG D ,所以PC ⊥OG . 在直角△P AC 中,PC =P A 2+AC 2=3+12=15,所以GC =AC ·OC PC =23×315=2155.从而PG =3155,所以PG GC =32.48.(2013·高考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 D 中,AB ∥C D ,AB ⊥A D ,C D =2AB ,平面P A D ⊥底面ABC D ,P A ⊥A D ,E 和F 分别是C D 和PC 的中点.求证:(1)P A ⊥底面ABC D ; (2)B E ∥平面P A D ;(3)平面B E F ⊥平面PC D.证明:(1)因为平面P A D ⊥底面ABC D ,且P A 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 D ,所以P A ⊥底面ABC D.(2)因为AB ∥C D ,C D =2AB ,E 为C D 的中点, 所以AB ∥DE ,且AB =DE.所以四边形AB E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 E ∥A D.又因为B E ⊄平面P A D ,A D ⊂平面P A D , 所以B E ∥平面P A D.(3)因为AB ⊥A D ,而且四边形AB E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 E ⊥C D ,A D ⊥C D. 由(1)知P A ⊥底面ABC D , 所以P A ⊥C D.所以C D ⊥平面P A D. 所以C D ⊥P D.因为E 和F 分别是C D 和PC 的中点, 所以P D ∥E F .所以C D ⊥E F . 又因为C D ⊥B E ,E F ∩B E =E , 所以C D ⊥平面B E F .所以平面B E F ⊥平面PC D.49.(2013·高考天津卷)如图, 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侧棱A 1A ⊥底面ABC ,且各棱长均相等,D ,E ,F 分别为棱AB ,BC ,A 1C 1的中点.(1)证明E F ∥平面A 1C D ;(2)证明平面A 1C D ⊥平面A 1ABB 1;(3)求直线BC 与平面A 1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A 1C 1,且AC =A 1C 1,连接ED ,在△ABC 中,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所以DE =12AC 且DE ∥AC .又因为F 为A 1C 1的中点,可得A 1F =DE ,且A 1F ∥DE ,即四边形A 1DE 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 F ∥D A 1.又E F ⊄平面A 1C D ,D A 1⊂平面A 1C D ,所以E F ∥平面A 1C D.(2)证明:由于底面ABC 是正三角形,D 为AB 的中点,故C D ⊥AB .又由于侧棱A 1A ⊥底面ABC ,C D ⊂平面ABC ,所以A 1A ⊥C D.又A 1A ∩AB =A ,因此C D ⊥平面A 1ABB 1.而C D ⊂平面A 1C D ,所以平面A 1C D ⊥平面A 1ABB 1.(3)在平面A 1ABB 1内,过点B 作BG ⊥A 1D 交直线A 1D 于点G ,连接CG .由于平面A 1C D ⊥平面A 1ABB 1,而直线A 1D 是平面A 1C D 与平面A 1ABB 1的交线,故BG ⊥平面A 1C D.由此可得∠BCG 为直线BC 与平面A 1C D 所成的角.设棱长为a ,可得A 1D =5a 2,由△A 1A D ∽△BG D ,易得BG =5a5.在Rt △BGC 中,s in∠BCG =BG BC =55.所以直线BC 与平面A 1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50.(2013·高考四川卷)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AB =AC =2AA 1,∠BAC =120°,D ,D 1分别是线段BC ,B 1C 1的中点,P 是线段A D 的中点.(1)在平面ABC 内,试作出过点P 与平面A 1BC 平行的直线l ,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 ⊥平面A DD 1A 1;(2)设(1)中的直线l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求二面角A -A 1M -N 的余弦值.解:(1)如图(1),在平面ABC 内,过点P 作直线l ∥BC ,因为l 在平面A 1BC 外,BC 在平面A 1BC 内,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l ∥平面A 1BC .因为AB =AC ,D 是BC 的中点,所以BC ⊥A D ,则直线l ⊥A D.因为AA 1⊥平面ABC ,所以AA 1⊥l .又因为A D ,AA 1在平面A DD 1A 1内,且A D 与AA 1相交,所以直线l ⊥平面A DD 1A 1. (2)法一:连接A 1P ,过点A 作A E ⊥A 1P 于点E ,过点E 作E F ⊥A 1M 于点F ,连接AF . 由(1)知,MN ⊥平面A E A 1, 所以平面A E A 1⊥平面A 1MN .所以A E ⊥平面A 1MN ,则A 1M ⊥A E. 所以A 1M ⊥平面A E F ,则A 1M ⊥AF . 故∠AF E 为二面角A -A 1M -N 的平面角(设为θ).设AA 1=1,则由AB =AC =2AA 1,∠BAC =120°,有∠BA D =60°,AB =2,A D =1. 又P 为A D 的中点,所以M 为AB 的中点,且AP =12,AM =1.所以在Rt △AA 1P 中,A 1P =52.在Rt △A 1AM 中,A 1M = 2.从而A E =AA 1·AP A 1P =15,AF =AA 1·AM A 1M =12,所以s in θ=AE AF =25.所以co s θ=1-sin 2θ=1-⎝⎛⎭⎪⎫252=155. 故二面角A -A 1M -N 的余弦值为155. 法二:设A 1A =1,则AB =AC =2.如图(2),过点A 1作A 1E 平行于C 1B 1,以点A 1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 1E →,A 1D 1→,A 1A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点O 与点A 1重合),则A 1(0,0,0),A (0,0,1).因为P 为A D 的中点,所以M ,N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故M ⎝⎛⎭⎫32,12,1,N ⎝⎛⎭⎫-32,12,1,所以A 1E →=⎝⎛⎭⎫32,12,1,A 1A →=(0,0,1),NM →=(3,0,0).设平面AA 1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则⎩⎪⎨⎪⎧ n 1⊥A 1M →n 1⊥A 1A →,即⎩⎪⎨⎪⎧n 1·A 1M →=0,n 1·A 1A →=0,故有⎩⎪⎨⎪⎧(x 1,y 1,z 1)·⎝⎛⎭⎫32,12,1=0,(x 1,y 1,z 1)·(0,0,1)=0,从而⎩⎪⎨⎪⎧32x 1+12y 1+z 1=0,z 1=0.取x 1=1,则y 1=-3,所以n 1=(1,-3,0). 设平面A 1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则⎩⎪⎨⎪⎧ n 2⊥A 1M →,n 2⊥NM →,即⎩⎪⎨⎪⎧n 2·A 1M →=0,n 2·NM →=0,故有⎩⎪⎨⎪⎧(x 2,y 2,z 2)·⎝⎛⎭⎫32,12,1=0,(x 2,y 2,z 2)·(3,0,0)=0,从而⎩⎪⎨⎪⎧32x 2+12y 2+z 2=0,3x 2=0.取y 2=2,则z 2=-1,所以n 2=(0,2,-1). 设二面角A -A 1M -N 的平面角为θ,又θ为锐角,则co s θ=⎪⎪⎪⎪n 1·n 2|n 1||n 2|=⎪⎪⎪⎪⎪⎪(1,-3,0)·(0,2,-1)2×5 =155.故二面角A -A 1M -N 的余弦值为155.51.(2013·高考福建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 D 中,P D ⊥平面ABC D ,AB ∥D C ,AB ⊥A D ,BC =5,D C =3,A D =4,∠P A D =60°.(1) 当正视方向与向量AD →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P -ABC D 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写出演算过程);(2)若M 为P A 的中点,求证:D M ∥平面PBC ; (3)求三棱锥D-PBC 的体积.图(1)解:法一:(1)在梯形ABC D 中,如图(1),过点C 作C E ⊥AB ,垂足为E. 由已知得,四边形A D C E 为矩形,A E =C D =3,在Rt △B E C 中,由BC =5,C E =4,依勾股定理得B E =3,从而AB =6. 又由P D ⊥平面ABC D ,得P D ⊥A D ,从而在Rt △P D A 中,由A D =4,∠P A D =60°, 得P D =4 3.正视图如图(2)所示.图(2) 图(3)(2)如图(3),取PB 的中点N ,连接MN ,CN .在△P AB 中,∵M 是P A 的中点,∴MN ∥AB ,MN =12AB =3.又C D ∥AB ,C D =3,∴MN ∥C D ,MN =C D ,∴四边形MNC D 为平行四边形,∴D M ∥CN . 又D M ⊄平面PBC ,CN ⊂平面PBC , ∴D M ∥平面PBC .(3)V D-PBC =V P -D BC =13S △D BC ·P D , 又S △D BC =6,P D =43,所以V D-PBC =8 3.法二:(1)同法一.图(4)(2)如图(4),取AB 的中点E ,连接M E ,DE. 在梯形ABC D 中,B E ∥C D ,且B E =C D , ∴四边形BC DE 为平行四边形, ∴DE ∥BC .又DE ⊄平面PBC ,BC ⊂平面PBC , ∴DE ∥平面PBC .又在△P AB 中,M E ∥PB ,M E ⊄平面PBC ,PB ⊂平面PBC ,∴M E ∥平面PBC . 又DE ∩M E =E ,∴平面D M E ∥平面PBC .又D M ⊂平面D M E ,∴D M ∥平面PBC .。

江苏省2015年高考数学考前指导:立体几何(曹甸高级中学)

江苏省2015年高考数学考前指导:立体几何(曹甸高级中学)

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有关问题(曹甸高级中学)1.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E F G 分别是11,,AA AC BB 的中点,且1CG C G ⊥.(1)求证://CG 平面BEF ; (2)求证:平面BEF ⊥平面11AC G .证明:(1)连接AG 交BE 于D ,连接DF ,EG .E ,G 分别是1AA , 1BB 的中点,∴//AE BG 且AE BG =,∴四边形AEGB 是矩形.∴D 是AG 的中点.又F 是AC 的中点, ∴//DF CG ,则由DF ⊂平面BEF ,CG ⊄平面BEF ,得//CG 平面BEF ; (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 C ⊥底面111A B C ,∴111C C AC ⊥.又11190AC B ACB ∠=∠=,即1111C B AC ⊥,∴11AC ⊥平面11B C CB ,而CG ⊂平面11B C CB ,∴11AC CG ⊥, 又1CG C G ⊥,由(1)知//DF CG ,111,AC DF DF C G ∴⊥⊥,∴DF ⊥平面11AC G ,D F ⊂平面BEF ,∴平面BEF ⊥平面11AC G . 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PAB , //BC 平面PAD ,AD AB ⊥,PBA ∆为锐角三角形. (1)求证://AD 平面PBC ;(2)求证:平面ABCD ⊥平面PAB . 证明:(1)//BC 平面PAD ,又BC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PAD AD =,//BC AD ∴,又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 ∴//AD 平面PBC ;(2)在平面PAB 内,过B 作BO PA ⊥,垂足为O 点,平面PAD ⊥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PAB PA =,∴BO ⊥平面PAD , 又AD ⊂平面PAD ,∴BO AD ⊥,PBA ∆为锐角三角形,∴BO 与BA 是两条相交直线,且都在平面PAB 内,又AD AB ⊥,∴AD ⊥平面PAB ,又AD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PAB .3.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DE ⊥平面ABCD .(1)求证://AB EF ;(2)求证:平面BCF ⊥平面CDEF .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B ⊄平面CDEF ,CD ⊂平面CDEF ,∴//AB 平面CDEF .AB ⊂平面ABFE ,平面ABFE 平面CDEF EF =,∴//AB EF .(2)DE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DE BC ⊥.BC CD ⊥,CD DE D =,,CD DE ⊂平面CDEF ,∴BC ⊥平面CDEF .BC ⊂平面BCF ,∴平面BCF ⊥平面CDEF .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3BAD π∠=,PA PD =,F 为AD 的A 2图DP B A CB1B 1A 1C E G 1图CE A DF 3图中点,PD BF ⊥.(1)求证:AD PB ⊥;(2)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5PA =,求四面体PBCD 的体积;(3)若点E 在线段BC 上,且13E C B C =,能否在棱PC 上找到一点G ,使平面DEG ⊥平面ABCD ?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连接PF ,PA PD =,F 为AD 的中点,∴PF AD ⊥, 在底面菱形ABCD 中,3BAD π∠=,F 为AD 的中点,易得BF AD ⊥,又,PF BF ⊂平面PBF ,∴AD ⊥平面PBF , PB ⊂平面PBF ,∴AD PB ⊥;(2)解:由(1)得BF AD ⊥,又PD BF ⊥,,AD PD PAD ⊂平面,∴BF PAD ⊥平面,又BF ABCD ⊂平面,∴PAD ABCD ⊥平面平面,由(1)得PF AD ⊥,=PAD ABCD AD 平面平面,∴PF ABCD ⊥平面,∴PF 就是P 点到平面BCD 的距离,在直角PAF ∆中,5PA =,3AF =,90PFA ∠=,则4PF =,∴四面体PBCD的体积111664332P BCD BCD V V S PF -∆==⋅=⨯⨯⨯= (3)解:棱PC 上点G :23CG GP =,使平面DEG ⊥平面ABCD .证明如下:连接CF 和DE ,设DE 与CF 的交点为O 点,连接GO ,在底面ABCD 中,//CE DF ,且23CE DF =,∴23CO OF =,又23CG GP =,∴CO CG OF GP=,∴//GO PF , 由(2)中BF PAD ⊥平面,PF PAD ⊂平面,BF PF ∴⊥,由(1)中PF AD ⊥,∴OG BF ⊥,OG AD ⊥, 又,BF AD ABCD ⊂平面,=BF AD F ,∴OG ABCD ⊥平面, 又OG ⊂平面DEG ,∴平面DEG ⊥平面ABCD .讲授方案【归类总结】1.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准确画出相应的几何体,结合该几何体来研究各命题 的真假.若判定一个命题为假,只需举一反例(特殊状态、特殊位置、特殊图形)即 可.有时用反证法来判断也可以.2.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关系时,要认真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既要领会平行、垂 直内部间的转化,也要注意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研究策略:(1)求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底面和高,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选择恰当的底面和高,使计算简便.(2)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常用分割或补形的思想,将不规则几何体转化为几个规则几何体,再进一步求解.4.解决折叠问题要注意折叠前后位置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对折叠前后不变的条件的应 用.求三棱锥的体积,基本方法就是直接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其难点是求出这个三棱 锥的高,也就是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一般可以根据平行关系转化为其他的点到底面的 距离,也可以借助于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直接作出高,同时要注意转化思想的运 用.5.解决探究某些点或线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方法是先研究特殊点(中点、三等分点等)、特4图P A BCDEF殊位置(平行或垂直),再证明其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是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常常寻找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2015届高考数学预测卷一

江苏省2015届高考数学预测卷一

江苏省2015届高考预测卷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 假设关于x 的不等式2230x x a -+<的解集为(),1m ,则实数m =12.2. 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 的球面上,且6AB BC ==,,则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3.设函数)102)(36sin(2)(<<-+=x x x f ππ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过点A 的直线l 与函数()f x 的图像交于另外两点B 、C .O 是坐标原点,则()OB OC OA +⋅= 32 . 4.已知函数22,0,(),0x x x f x ax bx x ⎧+≤=⎨+>⎩为奇函数,则a b += 0 .5. 已知函数()2sin()(0)f x x ωϕω=+>,假设()0,()232f f ππ==, 则实数ω的最小值为3 .6. 假设()0,3m ∈,则直线(2)(3)30m x m y ++--=与x 轴、y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小于98的概率为 23 .7. 已知点,,,P A B C 是球O 外表上的四个点,且,,PA PB PC 两两成60角,1cm PA PB PC ===,则球的外表积为32π2cm . 8. 已知点G 、H 分别为ABC ∆的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假设46AC AB ==,,则HG BC ⋅的值为203- .9. 正方形铁片的边长为8cm ,以它的一个顶点为圆心,一边长为半径画弧剪下一个顶角为4π的扇形,用这块扇形铁片围成一个圆锥形容器,则这个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______cm 3.10. 假设方程[][]22221,1,5,2,4x y a b a b+=∈∈表示焦点在x 的椭圆,则z a b =+的最小值为 4 .11. 如已知函数22 () n n f n n n ⎧⎪=⎨-⎪⎩为奇数为偶数 ,且()(1)n a f n f n =++,则1232014a a a a +++⋯+=2014 .12. 设O 是坐标原点,F 是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A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FA 与x 轴正向的夹角为60°,为p . 13. 已知函数()sin f x ax x =+的图像在某两点处的切线相互垂直,则a 的值为 0 .14. 已知向量a ,b ,c 满足++=0a b c ,且a 与b 的夹角的正切为12-,b 与c 的夹角的正切为13-,2=b ,则⋅a c 的值为 4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设函数()sin()(0,0)f x x ωϕωϕπ=+><<的图象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π,函数()2y f x π=+为偶函数.〔1〕求()f x 的解析式;〔2〕假设α为锐角,3()2125f απ+=,求sin 2α的值.解:〔1〕由题设:1,22T T ππ=∴=,22Tπω∴==,()2y f x π=+为偶函数,∴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sin()1πϕ∴+=或sin()1πϕ+=-,0ϕπ<<,2πϕ∴=,()sin(2)cos22f x x x π∴=+=;〔2〕3()2125f απ+=,3cos()65πα∴+=,α为锐角,4sin()65πα∴+=24sin 2()2sin()cos()66625πππααα∴+=++=,27cos2()2cos ()166ππαα∴+=+-=-,2417sin 2sin[2()]()6325225ππαα∴=+-=⨯--=.16.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060DAB ∠=,平面PCD ⊥底面ABCD ,E 是AB 的中点,G 为PA 上的一点. 〔1〕求证:平面GDE ⊥平面PCD ;〔2〕假设//PC 平面DGE ,求PGGA 的值.〔1〕证明: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E 是AB 的中点,060DAB ∠=,211312cos60424DE ∴=+-⨯=,222DE AE AD ∴+=,DE AE ∴⊥,DE CD ∴⊥,平面PCD ⊥底面ABCD ,平面PCD 底面ABCD CD =, DE ABCD ⊂,DE ∴⊥平面PCD ,又DE GED ⊂平面, ∴平面GDE ⊥平面PCD ;〔2〕解:连接AC ,交DE 于H ,连接GH ,则//PC 平面DGE ,,PC PAC ⊂平面平面PCA 平面GDE GH =,PBCD E G//PC GH ∴,2PG CH DCGA HA AB∴===. 17. 如图,在半径为30 cm 的半圆形铁皮上截取一块矩形材料ABCD 〔点A ,B 在直径上,点C ,D 在半圆周上〕,并将其卷成一个以AD 为母线的圆柱体罐子的侧面〔不计剪裁和拼接损耗〕. 〔1〕假设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侧面积最大,应如何截取? 〔2〕假设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最大,应如何截取? 解:〔1〕如图,设圆心为O ,连结OC ,设BC =x ,法一易得BC =(0 30)x ∈,, 所以矩形ABCD 的面积为()2S x == 22900x x +-≤ 900=〔2cm 〕〔当且仅当22900x x=-,x =cm 〕时等号成立〕此时BC =cm ;法二 设COB θ∠=,()0 θπ∈2,;则30sin BC θ=,30cos OB θ=, 所以矩形ABCD 的面积为()230sin 30cos 900sin 2S θθθθ=⨯⨯=,当sin 21θ=,即θπ=4时,max ()900S θ=〔2cm 〕,此时BC =cm ; 〔2〕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体积为V ,由2AB r =π得,r =, 所以()231900V r x x x =π=-π,其中(0 30)x ∈,, 由()2190030V x '=-=π得x =,此时,()31900V x x =-π在(0,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当x =cm 3cm ,答:〔1〕当截取的矩形铁皮的一边BC 为cm 为时,圆柱体罐子的侧面积最大. 〔2〕当截取的矩形铁皮的一边BC 为cm 为时,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最大.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已知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过点(1,其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1〕求椭圆E 的方程;〔2〕假设A ,B 分别是椭圆E 的左右顶点,动点M 满足MB AB ⊥,且MA 交椭圆E 于点P .①求证:OP OM ⋅为定值;②设PB 与以PM 为直径的圆的另一交点为Q ,问直线MQ 是否过定点,并说明理由.解:〔1〕易得223121 a b c a ⎧⎪+=⎪⎨⎪=⎪⎩,且222c a b =-,解得224 2 a b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22142x y ;〔2〕设0(2 )M y ,,11( )P x y ,,①易得直线MA 的方程为:0042y yy x =+,代入椭圆22142x y 得,()2222000140822y y y x x +++-=, 由()201204828y x y --=+得,()20120288y x y --=+,从而012088y y y =+, 所以()()2220000022220000284888 (2 )48888y y y y OP OM y y y y y ----⎛⎫⋅=⋅=+= ⎪++++⎝⎭,,,②直线MQ 过定点(0 0)O ,,理由如下: 依题意,020200208822828PBy y k y y y +==----+(), 由MQ PB ⊥得,02MQ y k =, 则MQ 的方程为:00(2)2y y y x -=-,即02yy x =,所以直线MQ 过定点(0 0)O ,. 19.已知函数32()(63)x f x x x x t e =-++,t R ∈.〔1〕假设函数()y f x =有三个极值点,求t 的取值范围;〔2〕假设()f x 依次在,,()x a x b x c a b c ===<<处取到极值,且22a c b +=,求()f x 的零点;〔3〕假设存在实数[0,2]t ∈,使对任意的[1,]x m ∈,不等式()f x x ≤恒成立,试求正整数m 的最大值.〔1〕①23232()(3123)(63)(393)x x f x x x e x x x t x x x t e '=-++-++=--++∵()f x 有3个极值点,∴323930x x x t --++=有3个不同的根, --------2分 令32()393g x x x x t =--++,则2()3693(1)(3)g x x x x x '=--=+-, 从而函数()g x 在(,1)-∞-,(3,)+∞上递增,在(1,3)-上递减.∵()g x 有3个零点,∴(1)0(3)0g g ->⎧⎨<⎩,∴824t -<<. -----------------4分〔2〕,,a b c 是()f x 的三个极值点∴3232393()()()()()x x x t x a x b x c x a b c x ab bc ac x abc --++=---=-+++++-----6分∴23932a b c ab ac bc t abca c b++=⎧⎪++=-⎪⎨+=-⎪⎪+=⎩,∴1b =或32-〔舍∵(1,3)b ∈-〕∴111a b c ⎧=-⎪=⎨⎪=+⎩, 所以,()f x的零点分别为1-1,1+ -------------------10分 〔3〕不等式()f x x ≤,等价于32(63)x x x x t e x -++≤,即3263x t xe x x x -≤-+-. 转化为存在实数[0,2]t ∈,使对任意的[1,]x m ∈,不等式3263x t xe x x x -≤-+-恒成立. 即不等式32063x xe x x x -≤-+-在[1,]x m ∈上恒成立.即不等式2063x e x x -≤-+-在[1,]x m ∈上恒成立. ----------------12分 设2()63x x e x x ϕ-=-+-,则()26x x e x ϕ-'=--+. 设()()26x r x x e x ϕ-'==--+,则()2x r x e -'=-.因为1x m ≤≤,有()0r x '<. 所以()r x 在区间[1,]m 上是减函数. 又1(1)40r e -=->,2(2)20r e -=->,()3330r -=-<, 故存在()02,3x ∈,使得00()()0r x x ϕ'==.当01x x ≤<时,有()0x ϕ'>,当0x x >时,有()0x ϕ'<. 从而()y x ϕ=在区间0[1,]x 上递增,在区间0[,)x +∞上递减. 又1(1)40e ϕ-=+>,2(2)50e ϕ-=+>,3(3)60e ϕ-=+>,4(4)50e ϕ-=+>,5(5)20e ϕ-=+>,6(6)30e ϕ-=-<.所以,当15x ≤≤时,恒有()0x ϕ>;当6x ≥时,恒有()0x ϕ<. 故使命题成立的正整数m 的最大值为5. -----------------16分20.假设数列{}n b 满足:对于N n *∈,都有2n n b b d +-=〔常数〕,则称数列{}n b 是公差为d 的准等差数列.〔1〕假设⎩⎨⎧+-=.9414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当n n n n c n 求准等差数列{}n c 的公差,并求{}n c 的前19项的和19T ;〔2〕设数列{}n a 满足:1a a =,对于N n *∈,都有12n n a a n ++=.①求证:{}n a 为准等差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②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试研究: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数列{}n S 有连续的两项都等于50?假设存在,请求出a 的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数列⎩⎨⎧+-=.9414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当n n n n c nn 为奇数时,2[4(2)1](41)8n n c c n n +-=+---=,n 为偶数时,2[4(2)9](49)8n n c c n n +-=++-+=,∴准等差数列{}n c 的公差为8,19(375)10(1781)983122T +⨯+⨯=+=; 〔2〕①n a a n n 21=++ 〔*∈N n 〕〔i 〕)1(221+=+++n a a n n 〔ii 〕〔ii 〕-〔i 〕得22=-+n n a a 〔*∈N n 〕. 所以,{}n a 为公差为2的准等差数列. 当n 为偶数时,a n n a a n -=⨯⎪⎭⎫⎝⎛-+-=2122, 当n 为奇数时,解法一:12121-+=⨯⎪⎭⎫⎝⎛-++=a n n a a n ; 解法二:()[]11)1(2)1(21-+=----=--=-a n a n n a n a n n ;解法三:先求n 为奇数时的n a ,再用〔i 〕求n 为偶数时的n a 同样给分.⎩⎨⎧--+=∴为偶数) (为奇数)(n a n n a n a n ,,1②解:当n 为偶数时,()2212212222221222n n n n a n n n a S n =⨯⎪⎭⎫ ⎝⎛-+⋅-+⨯⎪⎭⎫ ⎝⎛-+⋅=;当n 为奇数时,()2212121212221212121⨯⎪⎭⎫⎝⎛---+-⋅-+⨯⎪⎭⎫ ⎝⎛-++++⋅=n n n a n n n a S n21212-+=a n . 当k 为偶数时,50212==k S k ,得10=k .由题意,有10502192129=⇒=-+⨯=a a S ;或1050211121211-=⇒=-+⨯=a a S .所以,10±=a .。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数——立体几何(选择+填空+答案)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数——立体几何(选择+填空+答案)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数——立体几何
1.2015年新课标II 文数10.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

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
2.2015广东文数6. 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
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3.2015山东文数9、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 (B )3
(C ) (D ) 4.2015浙江文数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且l α⊂,m β⊂( )
A .若l β⊥,则αβ⊥
B .若αβ⊥,则l m ⊥
C .若//l β,则//αβ
D .若//αβ,则//l m
5.2015上海文数
6.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316,则=a ___________.
1.C
2.A
3.B
4.A
5. 4。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

2015届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一轮练习题-数学试题第1课时立体几何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没有严格要求).[对应学生用书P109]【梳理自测】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教材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D.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答案:1.D 2.B◆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多面体棱柱棱柱的侧棱都平行且相等,上下底面是平行且全等的多边形.棱锥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棱台棱台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旋转体圆柱圆柱可由矩形绕其任意一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圆锥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圆台圆台可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中点连线旋转得到,也可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球球可以由半圆或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得到.二、三视图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A.棱台B.棱锥C.棱柱D.都不对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B.三棱锥C.正方体D.圆柱答案:1.A 2.D◆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名称几何体的三视图有: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画法1.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画成虚线. 2.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得到的正投影图.规则1.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摆放规则: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方.三、直观图及投影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的图形是()2.如图,过BC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部分,所得的几何体________棱柱(填“是”或“不是”).答案:1.A 2.是◆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原图形中x轴、y轴、z 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 (2)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等于原来的一半.投影1.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平行. 2.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指点迷津】1.一个程序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定底面根据俯视图确定定棱及侧面根据正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特征,调整实线、虚线对应棱的位置定形状确定几何体的形状2.三个“变”与“不变”斜二测画直观图时“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改变,与x、z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不改变,相对位置不改变.[对应学生用书P110]考向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直角三角形绕其任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都是圆锥;④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 D.3【审题视点】根据柱、锥、台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判定.【典例精讲】①不一定,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当以斜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时,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不是圆锥.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同底圆锥组成的几何体;④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答案】B【类题通法】(1)紧扣结构特征是判断的关键,熟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依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然后再依据题意判定.(2)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个.解析:认识棱柱一般要从侧棱与底面的垂直与否和底面多边形的形状两方面去分析,故①③都不准确,②中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故也不正确,④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与底面垂直且互相平行,故④也不正确.答案:4考向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014&#8226;陕西省高三质检)如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其中小立方体中的数字表示相应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审题视点】从左侧看这个几何体中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高度.【典例精讲】由俯视图知左视图从左到右最高的小立方体个数分别为2,3,1,选C.【答案】C【类题通法】(1)由实物图画三视图或判断选择三视图,此时需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2)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这一题型综合性较强,解题时首先对柱、锥、台、球的三视图要熟悉,再复杂的几何体也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其次,要遵循以下三步:①看视图,明关系;②分部分,想整体;③综合起来,定整体.2.(2014&#8226;山西高考训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围成该几何体的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1B.2C.3 D.4解析:选D.依题意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其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选D.考向三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A.34a2B.38a2C.68a2D.616a2【审题视点】画出正三角形◆ABC的平面直观图◆A′B′C′,求◆A′B′C′的高即可.【典例精讲】先画出正三角形ABC,然后再画出它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斜二测画法规则知B′C′=a,O′A′=34a.过A′作A′M◆x′轴,垂足为M,则A′M=O′A′&#8226;sin 45°=34a×22=68a.◆S◆A′B′C′=12B′C′&#8226;A′M=12a×68a=616a2.【答案】D【类题通法】对于直观图,除了了解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外,还要了解原图形面积S与其直观图面积S′之间的关系S′=24S,能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平面图形的水平放置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在斜二测直观图中,四边形A′B′C′D′是一直角梯形,A′B′◆C′D′,A′D′◆C′D′,且B′C′与y′轴平行,若A′B′=6,D′C′=4,A′D′=2.求这个平面图形的实际面积.解析:根据斜二测直观图画法规则可知该平面图形是直角梯形,且AB=6,CD=4保持不变.由于C′B′=2A′D′=22.所以CB=42.故平面图形的实际面积为12×(6+4)×42=202.[对应学生用书P111]忽视几何体的放置与特征致误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正解】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以推测几何体为半圆锥和三棱锥的组合体(如图所示),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恰是底面半圆的圆心,可知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且轮廓线为实线,故选D.【答案】D【易错点】(1)根据正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原几何体的形状时出现错误,误把半圆锥看成半圆柱,不能准确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而误选A.(2)对实线与虚线的画法规则不明确而误选C.【警示】 1.首先确定几何体,面对读者是怎么放置的.2.要分清三视图中的虚线是被哪部分挡住的.3.要明确三视图中三角形的高度是不是几何体的高度.1.(2013&#8226;高考四川卷)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析:选D.先观察俯视图,再结合主视图和侧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由俯视图是圆环可排除A,B,C,进一步将已知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可得选项D. 2.(2013&#8226;高考湖南卷)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A.32B.1C.2+12D.2解析:选D.根据正方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特征想象出其正视图后求面积.由于该正方体的俯视图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因此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一个长为2,宽为1的矩形,其面积为2.3.(2012&#8226;高考陕西卷)将正方体(如图(1)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解析:选B.还原正方体后,将D1,D,A三点分别向正方体右侧面作垂线.D1A的射影为C1B,且为实线,B1C被遮挡应为虚线.4.(2012&#8226;高考湖南卷)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析:选C.若为C选项,则主视图为:故不可能是C选项.。

江苏省2015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第10章-立体几何

江苏省2015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第10章-立体几何

目录(基础复习部分)第十章立体几何 (1)第57课平面的基本性质与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第58课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 (3)第59课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垂直 (4)第60课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第61课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8)第62课综合应用 (10)第十章立体几何第57课平面的基本性质与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若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则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①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不存在与直线m平行的直线;②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③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不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④若直线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答案:②④;提示:①注意到两平面是相交的,mα⊥,若两个平面是互相垂直的,显然存在;故不一定存在;②注意到是垂直,m一定与两平面的交线垂直,有一条直线就有无数条直线;③与④对立的,一定有一个是真命题;立体几何最重要的一个定理是“三垂线定理”;立柱、投影、作垂线即成.④是真命题.平时强调的重点内容啊!(南京盐城二模)③④(扬州期末)在三棱锥P-ABC中,D为AB的中点.(1)与BC平行的平面PDE交AC于点E,判断点E在AC上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若PA=PB,且△PCD为锐角三角形,又平面PCD⊥平面ABC,求证:AB⊥PC.PAB CD(1)E 为AC 中点.理由如下:平面PDE 交AC 于E ,即平面PDE I 平面ABC DE =, 而//BC 平面PDE ,BC ⊂平面ABC ,所以//BC DE . ……4分 在ABC ∆中,因为D 为AB 的中点,所以E 为AC 中点;……7分 (2)因为PA P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AB PD ⊥.因为平面PCD ⊥平面ABC ,平面PCD I 平面ABC CD =, 在锐角PCD ∆所在平面内作PO CD ⊥于O ,则点O 与点D 不重合,且PO ⊥平面ABC . ……10分 因为AB ⊂平面ABC ,所以PO AB ⊥.又PO PD P =I ,PO ,PD ⊂平面PCD ,则AB ⊥平面PCD .又PC ⊂平面PCD ,所以AB PC ⊥. ……14分 (淮安宿迁摸底)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且PB PD =. (1)求证:BD PC ⊥;(2)若平面PBC 与平面PAD 的交线为l ,求证:(1)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PO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BD AC ⊥ ……2分 又因为PB PD =,O 为BD 的中点, 所以BD PO ⊥ ……………………………………4分又因为AC PO O =I 所以BD APC ⊥平面,又因为PC APC ⊂平面所以BD PC ⊥……………………………………7分(2)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BC AD …………………………9分 因为,AD PAD BC PAD ⊂ ⊄平面平面.所以//BC PAD 平面 ………………………………………11分又因为BC PBC ⊂平面,平面PBC I 平面PAD l =.所以//BC l . ………………………………………………14分PACD OPAB CDE(淮安宿迁摸底) (第16题图) D第58课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镇江期末)设α,β为不重合两平面,m ,n 是不重合两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n ,n α⊂,则α//m ;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βα//; ③若βα//,m α⊂,n β⊂,则n m //;④若αβ⊥,m αβ=I ,n α⊂,n m ⊥,则β⊥n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 ④(苏北四市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已知平面PBC ⊥平面ABC . (1) 若AB ⊥BC ,CP ⊥PB ,求证:CP ⊥PA ; (2) 若过点A 作直线l ⊥平面ABC ,求证:l //平面PBC .(1)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平面PBC I 平面ABC BC =,AB ⊂平面ABC ,AB ⊥BC ,所以AB ⊥平面PBC .……………………………2分因为CP ⊂平面PBC ,所以CP ⊥AB . ………………………………………………4分 又因为CP ⊥PB ,且PB AB B =I ,,AB PB ⊂平面PAB ,所以CP ⊥平面PAB , …………………………………………………6分 又因为PA ⊂平面PAB ,所以CP ⊥PA .……………………………………………7分 (2)在平面PBC 内过点P 作PD ⊥BC ,垂足为D .…………………………………8分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又平面PBC ∩平面ABC =BC ,PD ⊂平面PBC ,所以PD ⊥平面ABC .…………………………………………10分又l ⊥平面ABC ,所以l //PD . …………………………………………12分 又l ⊄平面PBC ,PD ⊂平面PBC ,l //平面PBC .……………………………14分(南京盐城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 AD =CD =12AB , AB ∥DC ,AD ⊥APCB(第16题)APCBDCD ,PC ⊥平面ABCD . (1)求证:BC ⊥平面P AC ;(2)若M 为线段P A 的中点,且过C ,D ,M 三点的平面与PB 交于点N ,求PN :PB 的值.证明:(1)连结AC .不妨设AD =1.因为AD =CD =12AB ,所以CD =1,AB =2.因为∠ADC =90︒,所以AC =2,∠CAB =45︒.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所以AC 2+BC 2=AB 2.所以BC ⊥AC . …………………… 3分 因为PC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PC . …………………… 5分 因为PC ⊂平面P AC ,AC ⊂平面P AC ,PC ∩AC =C ,所以BC ⊥平面P AC . …………………… 7分 (2)如图,因为AB ∥DC ,CD ⊂平面CDMN ,AB ⊄平面CDMN ,所以AB ∥平面CDMN . …………………… 9分 因为AB ⊂平面P AB ,平面P AB ∩平面CDMN =MN ,所以AB ∥MN . …………………… 12分 在△P AB 中,因为M 为线段P A 的中点, 所以N 为线段PB 的中点,即PN :PB 的值为12. …………………… 14分第59课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垂直第60课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南京盐城模拟一)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E 分别为1B D ,AB 的中点.(1)求证://OE 平面11BCC B ; (2)求证:平面1B DC ⊥平面1B DE .证明:(1)连接1BC ,设11BC B C F =I ,连接OF .………………2分B ACDB 1A 1C 1D 1 E第16题图O (第16题图)PABCDM N(第16题图)PABCDM因为O ,F 分别是1B D 与1B C 的中点,所以//OF DC ,且12OF DC =. 又E 为AB 中点,所以//EB DC ,且12EB DC =, 从而OF ∥EB ,OF EB =,即四边形OEBF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E BF . ……………6分 又平OE ⊄平面11BCC B ,BF ⊂平面11BCC B ,所以//OE 平面11BCC B . ……………8分 (2)因为DC ⊥平面11BCC B ,1BC ⊂平面11BCC B ,所以1BC DC ⊥. …………10分 又11BC B C ⊥,且DC ,1B C ⊂平面1B DC ,1DC B C C =I , 所以1BC ⊥平面1B DC . …………12分 而1//BC OE ,所以OE ⊥平面1B DC .又OE ⊂平面1B DE ,所以平面1B DC ⊥平面1B DE .………14分(无锡期末)如图,过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形木块上底面内的一点P 和下底面的对角线BD 将木块锯开,得到截面BDEF .(1)请在木块的上底面作出过P 的锯线EF ,并说明理由;(2)若该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四边形11BB D D 是矩形,试证明:平面BDEF ^平面11AC CA .1BAC DB 1A 1C 1D 1EF O(泰州二模)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直角三角形ABE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 AE ⊥,点N M ,分别是CD AE ,的中点.(1)求证: MN ∥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ADE . 证:(1)取BE 中点F ,连接,CF MF , 又M 是AE 中点,则1//,2MF AB MF AB =, 又N 是矩形ABCD 边CD 中点,所以//,MF NC MF NC =,则四边形MN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 CF ,又MN ⊄面BCE ,CF ⊂面BCE ,所以MN ∥平面BCE .…7分NMADEA BC DMNQ(第15题)(2)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 ,BC AB ⊥,所以BC ⊥平面ABE , 因为AE ⊂平面ABE ,所以BC AE ⊥,又BE AE ⊥,BC BE B ⋂=,所以AE ⊥平面BCE ,而AE ⊂平面ADE ,所以平面⊥BCE 平面ADE . ……………14分(南通调研二)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平面BAD ⊥平面CAD ,BAD ∠=90°.M ,N ,Q 分别为棱AD ,BD ,AC 的中点.(1)求证://CD 平面MNQ ; (2)求证:平面MNQ ⊥平面CAD .证明:(1)因为M ,Q 分别为棱AD ,AC 的中点, 所以//MQ CD , …… 2分又CD ⊄平面MNQ ,MQ ⊂平面MNQ , 故//CD 平面MNQ . …… 6分(2)因为M ,N 分别为棱AD ,BD 的中点,所以//MN AB , 又90BAD ∠=°,故MN AD ⊥. …… 8分因为平面BAD ⊥平面CAD ,平面BAD I 平面CAD AD =, 且MN ⊂平面ABD ,所以MN ⊥平面ACD . …… 11分又MN ⊂平面MNQ ,平面MNQ⊥平面CAD . …… 14分(注:若使用真命题“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证明“MN ⊥平面ACD ”,扣1分.)(金海南三校联考)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D =BD ,∠ABC =90°,点E 、F 分别为棱AB 、AC 上的点,点G 为棱AD 的中点,且平面EFG //平面BCD .求证:(1)EF =12BC ;(2)平面EFD ⊥平面ABC .ABDGEF(第6题)EPDCBAA BCDE FG证明:(1)因为平面EFG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EFG =EG ,平面ABD ∩平面BCD =BD ,所以EG //BD , ………………………………… 4分又G 为AD 的中点, 故E 为AB 的中点, 同理可得,F 为AC 的中点,所以EF =12BC .……………………………… 7分(2)因为AD =BD ,由(1)知,E 为AB 的中点, 所以AB ⊥DE ,又∠ABC =90°,即AB ⊥BC , 由(1)知,EF //BC ,所以AB ⊥EF , 又DE ∩EF =E ,DE ,EF ⊂平面EFD ,所以AB ⊥平面EFD , ……………………………………………………………………… 12分 又AB ⊂平面ABC ,故平面EFD ⊥平面ABC.……………………………………………………………………14分第61课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与球的直径相等圆柱、球的表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有12:S S =▲ 3:2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 . 3 6.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矩形,2AB =,南通调研三3AD =,4PA =,点E 为棱CD 上一点,则三棱锥E -P AB 的体积为 .4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记三棱锥D ABE -的体积为1V ,P ABC -的体积为2V ,则12V V = .14 (南通调研一)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四棱锥的侧面积为 .4 2(南京盐城模拟一)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苏州期末)已知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侧面展开是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π2的正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淮安宿迁摸底)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各条棱长均为2,且 M 为11A C 的中点,则三棱锥1MAB C -的体积是 ▲ .3(泰州二模)若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值都是12π,则该圆柱的高为▲ . 3 (南通调研二)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3 cm ,AD =2 cm ,1AA =1 cm ,则三棱锥11B ABD -的体积为 ▲ cm 3. 【答案】1(南通调研三)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所有棱长均为1 cm ,其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V = ▲ cm 3. 【答案】1(苏北三市调研三)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平面11AB C ,11AA =,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 ▲ .(南京三模)已知正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则此六棱锥的体积为 ▲ .12 (盐城三模)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43,底面边长为2,则侧棱PA 的长为 ▲ .ABC1A 1B 1C M淮安宿迁摸AA 1 不C不B 1不C 1不D1不D不南通调研二ABC1A1B1C苏北三市调研三(苏锡常镇二模)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侧面积为,过圆锥的两条母线作截面,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则圆锥底面中心到截面的距离为 ▲(南师附中四校联考)若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cm ,侧棱长为3cm ,则它的体积为 ▲ cm 3.374(前黄姜堰四校联考)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2,则该正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12第62课 综合应用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D ⊥平面ABCD ,PB =PD ,PA ⊥PC ,CD ⊥PC ,O ,M 分别是BD ,PC 的中点,连结OM .求证:(1)OM ∥平面PAD ;(2)OM ⊥平面PCD .16.证明:(1)连结AC .因为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 ………………2分 在△PAC 中,因为O ,M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所以OM ∥PA .………4分 因为OM ⊄平面PAD ,PA ⊂平面PAD ,所以OM ∥平面PAD .………………6分 (2)连结PO .因为O 是BD 的中点,PB =PD ,所以PO ⊥BD . 又因为平面PBD ⊥平面ABCD ,平面PBD I 平面ABCD =BD ,PO ⊂平面PBD ,所以PO ⊥平面ABCD .从而PO ⊥CD . ………………8分又因为CD ⊥PC ,PC PO P =I ,PC ⊂平面PAC ,PO ⊂平面PAC ,所以CD ⊥平面PAC .因为OM ⊂平面PAC ,所以CD ⊥OM .………………10分 因为PA ⊥PC ,OM ∥PA ,所以OM ⊥PC .………12分 又因为CD ⊂平面PCD ,PC ⊂平面PCD ,CD PC C =I ,所以OM ⊥平面PCD . ………………14分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M ,N 分别为AB ,B 1C 1的中点.(第16题)(1)求证:MN ∥平面AA 1C 1C ;(2)若CC 1=CB 1,CA =CB ,平面CC 1B 1B ⊥平面ABC ,求证:AB ⊥平面CMN .证明:(1)取A 1C 1的中点P ,连接AP ,NP .因为C 1N =NB 1,C 1P =P A 1,所以NP ∥A 1B 1,NP =12A 1B 1. …………………… 2分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B 1∥AB ,A 1B 1=AB . 故NP ∥AB ,且NP =12AB .因为M 为AB 的中点,所以AM =12AB .所以NP =AM ,且NP ∥AM . 所以四边形AMNP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 ∥AP . ……………………………………… 4分因为AP ⊂平面AA 1C 1C ,MN ⊄平面AA 1C 1C ,所以MN ∥平面AA 1C 1C . ……………………………………………… 6分(2)因为CA =CB ,M 为AB 的中点,所以CM ⊥AB . …………………………… 8分因为CC 1=CB 1,N 为B 1C 1的中点,所以CN ⊥B 1C 1.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 ∥B 1C 1,所以CN ⊥BC .因为平面CC 1B 1B ⊥平面ABC ,平面CC 1B 1B ∩平面ABC =BC .CN ⊂平面CC 1B 1B , 所以CN ⊥平面ABC . …………………………………… 10分因为AB ⊂平面ABC ,所以CN ⊥AB . (12)A 1ABC B 1C 1MN(第16题图)A 1ABCB 1C 1MN(第16题图)P分因为CM ⊂平面CMN ,CN ⊂平面CMN ,CM ∩CN =C ,所以AB ⊥平面CMN . …………………………………… 14分16.在正四面体ABCD 中,点F 在CD 上,点E 在AD 上,且DF ∶FC =DE ∶EA =2∶3. 证明:(1)EF ∥平面ABC ;(2)直线BD ⊥直线EF .16.证:(1)因为点F 在CD 上,点E 在AD 上,且DF ∶FC =DH ∶HA =2∶3, ……1分所以EF ∥AC , ………………………………………………………………………………3分 又EF ⊄平面ABC , AC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6分 (2)取BD 的中点M ,连AM ,CM ,因为ABCD 为正四面体,所以AM ⊥BD ,CM ⊥BD , ……………………………………8分 又AM I CM =M ,所以BD ⊥平面AMC , ………………………………………………10分 又AC ⊂平面AMC ,所以BD ⊥AC , ……………………………………………………12分 又HF ∥AC ,所以直线BD ⊥直线HF .……………………………………………………………………14分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相交于点O ,//EF AB ,2AB EF =,平面BCF ⊥平面ABCD ,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 (1)求证:直线//OG 平面EFCD ; (2)求证:直线AC ⊥平面ODE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 =I ,∴点O 是BD 的中点.∵点G 为BC 的中点,∴//OG CD . ………………3分 又∵OG ⊄平面EFCD ,CD ⊂平面EFCD ,∴直线//OG 平面EFCD .………7分 (2)∵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FG BC ⊥. ∵平面BCF ⊥平面ABCD ,平面BCF I 平面ABCD BC =,GOFDEFG ⊂平面BCF ,FG BC ⊥,∴FG ⊥平面ABCD . ………………9分∵AC ⊂平面ABCD ,∴FG AC ⊥. ∵OG ∥AB ,12OG AB =,EF ∥AB ,12EF AB =,∴OG ∥EF ,OG EF =, ∴四边形EFGO 为平行四边形,∴//FG EO . ………………11分 ∵FG AC ⊥,//FG EO ,∴AC E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DO ⊥. ∵AC EO ⊥,AC DO ⊥,EO DO O =I ,EO ,DO 在平面ODE 内,∴AC ⊥平面ODE . ………………14分如图,四边形11AA C C 为矩形,四边形11CC B B 为菱形,且平面11CC B B ⊥平面11AA C C ,D ,E分别为边11A B ,1C C 的中点. (1)求证:1BC ⊥平面1AB C ;(2)求证:DE ∥平面1AB C .证明:(1)∵四边形11AA C C 为矩形,∴AC ⊥1C C ,………………………………2分 又平面11CC B B ⊥平面11AA C C ,平面11CC B B I 平面11AA C C =1CC ,∴AC ⊥平面11CC B B , ……………………………………………………………3分 ∵1C B ⊂平面11CC B B ,∴AC ⊥1C B , ……………………………………………4分 又四边形11CC B B 为菱形,∴11B C BC ⊥, …………………………………………5分 ∵1B C AC C =I ,AC ⊂平面1AB C ,1B C ⊂平面1AB C ,∴1BC ⊥平面1AB C .…………………………………………………………………7分 (2)取1AA 的中点F ,连DF ,EF ,∵四边形11AA C C 为矩形,E ,F 分别为1C C ,1AA 的中点, ∴EF ∥AC ,又EF ⊄平面1AB C ,AC ⊂平面1AB C ,∴EF ∥平面1AB C , ………………………………………………………………10分 又∵D ,F 分别为边11A B ,1AA 的中点,C 1B 1A 1(第16题)ECBAD∴DF ∥1AB ,又DF ⊄平面1AB C ,1AB ⊂平面1AB C ,∴DF ∥平面1AB C ,∵EF DF F =I ,EF ⊂平面DEF ,DF ⊂平面DEF , ∴平面DEF ∥平面1AB C ,…………………………………………………………12分 ∵DE ⊂平面DEF ,∴DE ∥平面1AB C .…………………………………………14分 (南通调研一)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C BC ⊥,14CC =,M 是棱1CC 上的一点.(1)求证:BC AM ⊥;(2)若N 是AB 的中点,且CN ∥平面1AB M ,求CM 的长.ACB MNC 1B 1A 1(苏州期末)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AD ,1DD 中点. 求证:(1)EF ∥平面1C BD ; (2)1A C ⊥平面1C BD .证明:(1)连结AD 1.∵E ,F 分别是AD 和DD 1的中点,∴EF ∥AD 1. ………………2分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AB ∥D 1C 1,AB=D 1C 1.∴四边形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D 1∥BC 1,∴EF ∥BC 1. ………………4分 又EF ⊄平面C 1BD ,BC 1⊂平面C 1BD ,∴EF ∥平面C 1BD . ………………7分 (2)连结AC ,则AC ⊥BD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AA 1⊥平面ABCD ,∴AA 1⊥BD . 又1AA AC A =I ,∴BD ⊥平面AA 1C ,∴A 1C ⊥BD . …11分 同理可证A 1C ⊥BC 1.又1BD BC B =I ,∴A 1C ⊥平面C 1BD .…14分(镇江期末)如图,在三棱锥ABC D -中,已知BCD ∆是正三角形,⊥AB 平面BCD ,a BC AB ==,E 为BC 的中点,F 在棱AC 上,且FC AF 3=.(1)求三棱锥ABC D -的体积; (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DB 中点,N 在棱AC 上,且CA CN 83=,求证://MN 平面DEF .11AB CDNFM E解:(1)因为△BCD 是正三角形,且AB BC a ==,所以2BCD S ∆=. 又AB ⊥平面BCD ,故13D ABC A BCD V V AB --==⋅⋅S △BCD 213a =⋅⋅3=. (2)在底面ABC 中,取AC 的中点H ,连接BH ,因AB BC =,故BH AC ⊥. 因3AF FC =,故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故EF ∥BH ,故EF AC ⊥. 因⊥AB 平面BCD ,AB ⊂平面ABC ,故平面ABC ⊥平面BCD . △BCD 是正三角形,E 为BC 的中点,故DE BC ⊥,故DE ⊥平面ABC .AC ⊂平面ABC ,故DE ⊥AC .又DE EF E ⋂=,故⊥AC 平面DEF .(3)当38CN CA =时,连CM ,设CM DE O ⋂=,连OF .因E 为BC 的中点,M 为DB 中点,故O 为△BCD 的重心,23CO CM =. 因FC AF 3=,CA CN 83=,故23CF CN =,所以MN ∥OF .又OF ⊂平面DEF ,MN ⊄平面DEF ,所有MN ∥平面DEF .(注意:涉及到立体几何中的结论,缺少一个条件,扣1分,扣满该逻辑段得分为止) 【说明】本题是由模考题改编,考查锥体体积、垂直的判定、平行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规范化书写表达能力.(南通调研三)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 1C ⊥AB ,侧面BCC 1B 1为菱形. (1)求证:平面ABC 1⊥平面BCC 1B 1;(2)如果点D ,E 分别为A 1C 1,BB 1的中点,求证:DE ∥平面ABC 1.解:(1)因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面BCC 1B 1为菱形, 故B 1C ⊥BC 1.……………………………………………………………………… 2分又B 1C ⊥AB ,且AB ,BC 1为平面ABC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B 1C ⊥平面ABC 1.5分因B 1C ⊂平面BCC 1B 1,故平面ABC 1⊥平面BCC 1B 1. 7分(2)如图,取AA 1的中点F ,连DF ,FE . 又D 为A 1C 1的中点,故DF ∥AC 1,EF ∥AB .因DF ⊄平面ABC 1,AC 1⊂平面ABC 1,故DF ∥面ABC 1. ………………… 10分同理,EF ∥面ABC 1.1 (第15题答图)1南通调研三因DF ,EF 为平面DEF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平面DEF ∥面ABC 1.……………………………………………………………… 12分 因DE ⊂平面DEF ,故DE ∥面ABC 1.……………………………………………………………………14分(苏北三市调研三)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三角形ECD 所在平面相交于CD ,AE ⊥平面ECD .(1)求证:AB ⊥平面ADE ; (2)若点M 在线段AE 上,2AM ME =,且N 为线段CD 中点,求证:EN //平面BDM .(1)∵AE ⊥平面ECD ,CD ⊂平面ECD , ∴AE CD⊥. 又∵AB //CD ,AB AE ∴⊥.……………………………………………………………2分在矩形ABCD中,AB AD ⊥,…………………………………………………………………………4分∵AD AE A =I ,,AD AE ⊂平面ADEAB ∴⊥平面ADE .………………………………………………………………………………………6分 (2)连AN 交BD 于F 点,连接FM ………………………………………………………………………8分∵AB //CD 且2AB DN =2AF FN ∴=……………………………………………………………………………………………10分又AM =2ME EN ∴//FM ………………………………………………………………………………12分又EN ⊄平面BDM ,FM ⊂平面BDMEN ∴//平面BDM . ……………………………………………………………………………………14分(南京三模)在四棱锥P -ABCD 中,BC ∥AD ,P A ⊥PD ,AD =2BC ,AB =PB , E为P A 的中点.(1)求证:BE ∥平面PCD ; (2)求证:平面P AB ⊥平面PCD . 证明:(1)取PD 的中点F ,连接EF ,CF .A B N EM C D (第16题)(第16题图)PABCDE因为E 为P A 的中点,所以EF ∥AD ,EF =12AD .因为BC ∥AD ,BC =12AD ,所以EF ∥BC ,EF =BC . 所以四边形BCF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F . ………………………… 4分 因为BE ⊄平面PCD ,CF ⊂平面PCD ,所以BE ∥平面PCD . ………………………… 6分 (2)因为AB =PB ,E 为P A 的中点,所以P A ⊥BE .因为BE ∥CF ,所以P A ⊥CF . ………………………… 9分 因为P A ⊥PD ,PD ⊂平面PCD ,CF ⊂平面PCD ,PD ∩CF =F ,所以P A ⊥平面PCD . ………………………… 12分 因为P A ⊂平面P AB ,所以平面P AB ⊥平面PCD . ………………………… 14分(盐城三模)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BB BC =,点,,P Q R 分别是棱111,,BC CC B C 的中点. (1)求证:1A R //平面APQ ;(2)求证:平面APQ ⊥平面1AB C .证明:(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BC B C 且11BC B C =, 因点,P R 分别是棱11,BC B C 的中点,所以1//BP B R 且1BP B R =, 所以四边形1BPRB 是平行四边形,即1//PR BB 且1PR BB =,又11//AA BB 且11AA BB =,所以1//PR AA 且1PR AA =,即四边形1APRA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1//AP A R,又1A R ⊄平面APQ,所以1//A R 平面APQ .……………………………………………7分 (2)因1BB BC =,所以四边形11BCC B 是菱形,所以11B C BC ⊥,又点,P Q 分别是棱11,BC C C 的中点,即1//PQ BC ,所以1B C PQ ⊥. 因为AB AC =,点P 是棱BC 的中点,所以AP BC ⊥, 由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知1BB ⊥底面ABC ,即1BB AP ⊥,PAB CDEF(第16题图)A 1第16题所以AP ⊥平面11BCC B ,则1AP B C ⊥,所以1B C ⊥平面APQ ,又1B C ⊂平面1AB C , 所以平面APQ ⊥平面1AB C …………………………………………………………………………………14分(苏锡常镇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2,2AB AD ==,PD ⊥平面ABCD ,,E F 分别为,CD PB 的中点 求证:(1)//CF 平面PAE ; (2)AE ⊥平面PBD(南师附中四校联考))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若CF ⊥AE ,AB ⊥AE ,求证:平面ABFE ⊥平面CDEF ; (2)求证:EF//平面ABCD.(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又∵AB ⊥AE ,∴AE ⊥CD ……4分 又∵AE ⊥CF ,CD ∩CF=C ,CD 、CF ⊂平面CDEF ,∴AE ⊥平面CDEF …………6分 又∵AE ⊂平面ABFE ,∴平面ABFE ⊥平面CDEF ………………7分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又∵AB ⊄平面CDEF ,CD ⊂平面CDEF ,∴AB//平面CDEF …………10分 又∵AB ⊂平面ABFE ,平面ABFE ∩平面CDEF=EF ,∴AB//EF ………12分 又∵EF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EF//平面ABCD.…………14分(前黄姜堰四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AC ⊥CD ,A B CD E F,PA AD M Q =、分别是PD BC 、的中点.(1)求证://MQ 平面PAB ;(2)若AN PC ⊥,垂足为N ,求证:PD ⊥平面证明:(1)(方法一)取PA 的中点E ,连结ME ,BE ,因为M 是PD 的中点,所以ME AD P ,12ME AD =,又因为Q 是BC 中点,所以12BQ B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C AD∥,所以BQ ME ∥, 所以四边形MQBE 是平行四边形, …………………4所以MQ BE P .因为BE ⊂平面PAB ,MQ ⊄平面PAB ,所以MQ P平面PAB . …………………………………………………………6分 (方法二)取AD 的中点F ,连结,MF QF .证得平面//MQF 平面PAB ,从而证得MQ P 平面PAB . (2)因为P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所以PA CD ⊥,又因为AC CD ⊥,PA AC A =I , 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所以CD ⊥平面PAC ,又AN ⊂平面PAC ,所以AN CD ⊥.………………………………………………………………9分又AN PC ⊥,PC CD C =I ,PC ⊂平面PCD ,CD ⊂平面PCD ,所以AN ⊥平面PCD ,又PD ⊂平面PCD ,所以AN PD ⊥, ……………………………………12分又PA AD =,M 是PD 中点,所以AM PD ⊥,又AM AN A =I ,AM ⊂平面AMN ,AN ⊂平面AMN ,所以PD ⊥平面AMN . ……………14分(第16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高考数学考前指导数列练习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高考数学考前指导数列练习题

数列1.已知数列{}n a 是首项为1a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n b 满足2n n n b a na -=. (1) 若134,,a a a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 当2218a -≤≤-时,不等式5n b b ≥能否对于一切n N ∈恒成立?请说明理由.(3) 数列{}n c 满足11()()2nn n c c n N +-=∈,其中11,()n n c f n b c ==+.当20a =-时,求()f n 的最小值. 解:(1)21432(1),,8,210n n a a n a a a a a n =+-=∴=-∴=-.(2)2(1)n a a n =+-,2n n n b a na -=,2214(1)()()244n n a a b n a n -∴=+=+-. 令224()()()44a a g x x -=+-,2218a -≤≤-,911[,]422a ∴-∈(对称轴方程) 又,5x N x ∈∴=,即20a =-时,()f x 取得最小值.∴当2218a -≤≤-时,不等式5n b b ≥对于一切n N ∈恒成立.(3) ∵11()()2nn n c c n N +-=∈,2111213211111()()()1()()2()2222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 ∴当20a =-时,22111011,()109()2n n n n b n n f n b c n n -=--=+=---2211(1)(1)10(1)9()818()22n n f n n n n n ∴+=+-+--=---1(1)()2()92nf n f n n ∴+-=+-5n ∴≥时,(1)()f n f n +>; 14n ≤≤时,(1)()f n f n +<即(1)(2)(5),(5)(6)()f f f f f f n >>><<<<min 545()(5)16f n f ∴==-.2.对于给定数列{}n c ,如果存在实常数,p q 使得1n n c pc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我们称数列{}n c 是 “M 类数列”.(1)若n a n 2=,32n n b =⋅,*n N ∈,数列{}n a 、{}n b 是否为“M 类数列”?若是,指出它对应的实常数,p q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证明:若数列{}n a 是“M 类数列”,则数列}{1++n n a a 也是“M 类数列”;(3)若数列{}n a 满足12a =,)(23*1N n t a a n n n ∈⋅=++,t 为常数.求数列{}n a 前2013项的和.并判断{}n a 是否为“M 类数列”,说明理由; 解:(1)因为2,n a n =则有12,n n a a +=+*n N ∈故数列{}n a 是“M 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1,2. 因为32n n b =⋅,则有12n n b b += *n N ∈故数列{}n b 是“M 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2,0.(2)证明:若数列{}n a 是“M 类数列”, 则存在实常数,p q ,使得1n n a p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 且有21n n a p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因此()()1212n n n n a a p a 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故数列{}1n n a a ++也是“M 类数列”.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2p q .(3)因为 *132()n n n a a t n N ++=⋅∈ 则有2013S =1a +()23a a ++()45a a +++20122013()a a +20142(24)t =+-若数列{}n a 是“M 类数列”, 则存在实常数,p q 使得1n n a p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 且有21n n a p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因此()()1212n n n n a a p a a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而*132()n n n a a t n N ++=⋅∈,且*132()n n n a a t n N ++=⋅∈ 则有132322n n t t p q +⋅=⋅+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可以得到(2)0,0t p q -==,(1)当2,0p q ==时,12n n a a +=,2n n a =,1t =,经检验满足条件。

2015届高考数学 立体几何1(基础及能力训练)

2015届高考数学 立体几何1(基础及能力训练)

2015届高考数学 立体几何1(基础及能力训练)11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A .①和②B D .④和②2.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 .1B .2C .3D .43.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右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0 cm 2B .129 cm 2C .132 cm 2D .138 cm 24.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表面积为( )A .54B .60C .66D .725.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连接AC ,得到三棱锥C - ABD ,其正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右图所示)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A.32B.12 C .1 D.226.四面体ABCD 及其三视图如右下图所示,过棱AB 的中点E 作平行于AD ,BC 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BD ,DC ,CA 于点F ,G ,H .(1)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2)求直线AB 与平面EFGH 夹角θ的正弦值.7.三棱锥A -BCD及其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设M,N分别为线段AD,AB的中点,P为线段BC上的点,且MN⊥NP.(1)证明:P是线段BC的中点;(2)求二面角A -NP -M的余弦值.8.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D=CD=1,AB⊥BD,CD⊥BD.将△ABD沿BD折起,使得平面ABD⊥平面BCD,如图所示.(1)求证:AB⊥CD;(2)若M为AD中点,求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9.如图①所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E⊥DC,AB=AE=13DC,F为EC的中点.现将△DAE沿AE翻折到△P AE的位置,如图②所示,且平面P AE⊥平面ABCE.(1)求证:平面P AF⊥平面PBE;(2)求三棱锥A-PBC与三棱锥E-BPF 体积之比.。

2015年高考试题汇编数学文-立体几何

2015年高考试题汇编数学文-立体几何

2015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1. [新课标卷1]1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B. 2C. 4D. 82.[全国课标2]6. 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B. C. D.3.[北京卷]7.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 A. 1B.C.D. 24. [天津卷]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5. [山东卷]9.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B.C.D. 6.[广东卷]6. 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81716151111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7. [重庆卷]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123π+ B. 136π C. 73π D. 52π8.[安徽卷]9. 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A.1B.1+C.2D.9.[江苏卷]9.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 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 .10.[浙江卷]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3cmB .123cmC .3233cm D .4033cm11.[湖南卷]10.某工作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该工作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作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 )A.89πB.827πC.21)πD.21)π221112212.[陕西卷]5.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3πB. 4πC. 2π+4D. 3π+313.[湖北卷]5.12,l 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q :12,l l 不相交,则( )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14.[新课标1]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交点,BE ABCD ⊥平面,(I)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 ;(II)若120ABC ∠=,,AE EC ⊥ 三棱锥E ACD -.15.[全国课标2]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16,BC=10,AA 1=8,点E ,分别在A 1B 1, D 1C 1上,A 1E= D 1F=4.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I)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II)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22FD C 1A 1C如图,在三棱锥E-ABC 中,平面EAB ⊥平面ABC ,三角形EAB 为等边三角形,AC ⊥ BC,且AC=BC=,O,M 分别为AB,V A 的中点.(I)求证:VB//平面MOC.(II)求证:平面MOC ⊥平面 V AB (III)求三棱锥V-ABC 的体积.17. [天津卷]17.(满分13分) 如图,已知1AA ⊥平面ABC ,11,BB AA AB=AC=3,1BC AA =,1BB =点E ,F 分别是BC ,1AC 的中点, (I )求证:EF 平面11A B BA ; (II )求证:平面1AEA ⊥平面1BCB 。

高考立体几何基础题库—(有详细答案)

高考立体几何基础题库—(有详细答案)

高考立体几何基础题题库一(有详细答案)1、二面角βα--l 是直二面角,βα∈∈B A ,,设直线AB 与βα、所成的角分别为∠1和∠2,则 (A )∠1+∠2=900 (B )∠1+∠2≥900 (C )∠1+∠2≤900 (D )∠1+∠2<900 解析:C1和∠2分别为直线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

根据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2ABO ∴∠>∠1902190ABO ∠+∠=∴∠+∠≤2.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PPQQRSSPPPQQRR RSSSPP PQQQ R RS SS PP Q QR RRSS(A ) (B ) (C ) (D ) D解析: A 项:PS 底面对应的中线,中线平行QS ,PQRS 是个梯形B 项:如图C 项:是个平行四边形D 项:是异面直线。

3. 有三个平面α,β,γ,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α,β,γ两两相交,则有三条交线 (B )若α⊥β,α⊥γ,则β∥γ(C )若α⊥γ,β∩α=a ,β∩γ=b ,则a ⊥b (D )若α∥β,β∩γ=∅,则α∩γ=∅ D解析:A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

B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互相垂直,却两两相交。

C 项:如图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 到直线AB 与直线B 1C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11111C解析:11B C ⊥平面AB 111,B C PB ∴⊥,如图:P 点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AB 的距离相等,建立坐标系画图时可以以点B 1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5.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成600角的面对角线的条数是(A )4条 (B )6条 (C )8条 (D )10条 C解析:如图这样的直线有4条,另外,这样的直线也有4条,共8条。

2015届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配套练习:立体几何(含答案)

2015届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配套练习:立体几何(含答案)

立体几何1.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俯视图放在正(主)视图下面,长度与正(主)视图一样,侧(左)视图放在正(主)视图右面,高度与正(主)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在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时,一定注意实线与虚线要分明.[问题1] 如图,若一个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均为面积等于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2.在斜二测画法中,要确定关键点及关键线段.“平行于x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减半.”[问题2] 如图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S 直棱柱侧=c ·h (c 为底面的周长,h 为高). (2)S 正棱锥侧=12ch ′(c 为底面周长,h ′为斜高).(3)S 正棱台侧=12(c ′+c )h ′(c 与c ′分别为上、下底面周长,h ′为斜高).(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 圆柱侧=2πr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 S 圆锥侧=πrl (同上), S 圆台侧=π(r ′+r )l (r ′、r 分别为上、下底的半径,l 为母线). (5)体积公式V 柱=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锥=13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V 台=13(S +SS ′+S ′)h (S 、S ′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6)球的表面积和体积S 球=4πR 2,V 球=43πR 3.[问题3] 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左)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4πB .3πC .2πD .32π4.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②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③异面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也没有公共点.[问题4]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则直线EG 和FH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5.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①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 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①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问题5] 已知b ,c 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则“直线a ⊥α”是“直线a ⊥b ,直线a ⊥c ”的________条件.6.空间向量(1)用空间向量求角的方法步骤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异面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它们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 〈v 1,v 2〉|.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有两种方法:方法一 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方法二 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③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方法一 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找到一个与棱垂直且从垂足出发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方法二 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设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分别为n 1和n 2,则二面角的大小等于〈n 1,n 2〉(或π-〈n 1,n 2〉).易错警示:①求线面角时,得到的是直线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容易误以为是线面角的余弦. ②求二面角时,两法向量的夹角有可能是二面角的补角,要注意从图中分析. (2)用空间向量求A 到平面α的距离:可表示为d =|n ·AB →||n |.[问题6] (1)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________.(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O 是底面A 1B 1C 1D 1的中心,则点O 到平面ABC 1D 1的距离为________.易错点1 三视图认识不清致误例1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48B .32+817C .48+817D .80找准失分点 不能准确把握三视图和几何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正视图可知,侧视图中等腰梯形的高为4,而错认为等腰梯形的腰为4.易错点2 对几何概念理解不透致误例2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 ②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③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④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找准失分点 ①是错误的,因为棱柱的侧棱要都平行且相等;④是错误的,因为长方体的侧棱必须与底面垂直.易错点3 对线面关系定理条件把握不准致误例3 已知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α⊥β,α∩β=m ,n ⊥m ,则n ⊥α,或n ⊥β; ②若α∥β,α∩γ=m ,β∩γ=n ,则m ∥n ;③若m 不垂直于α,则m 不可能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 ④若α∩β=m ,n ∥m ,且n ⊄α,n ⊄β,则n ∥α,且n ∥β; ⑤若m 、n 为异面直线,则存在平面α过m 且使n ⊥α.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 找准失分点 ③是错误的;⑤是错误的.1.已知三条不同直线m ,n ,l 与三个不同平面α,β,γ,有下列命题: 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l ⊂α,则l ∥β;③α⊥γ,β⊥γ,则α∥β; ④若m ,n 为异面直线,m ⊂α,n ⊂β,m ∥β,n ∥α,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2.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当m ⊂α时,“m ⊥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当n ⊥α时,“n ⊥β”是“α∥β”成立的充要条件 D .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64B .72C .80D .112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P ,Q 分别是AA 1,A 1D 1,CC 1,BC 的中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 1C ⊥MN ;②A 1C ∥平面MNPQ ;③A 1C 与PM 相交;④NC 与PM 异面.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 2B .3+ 2C .1+2 2D .56.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 ⊥平面ABC ,P A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B ⊥AD B .平面P AB ⊥平面PBCC .直线BC ∥平面P AED .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 7.对于四面体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 =AC ,BD =CD ,则BC ⊥AD ; ②若AB =CD ,AC =BD ,则BC ⊥AD ;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 ④若AB ⊥CD ,AC ⊥BD ,则BC ⊥AD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8.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 =1,AD =23,BC =3,CD =2,∠ABC =∠DCB =π2,则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________.9.已知直线l ,m ,平面α,β,且l ⊥α,m ⊂β,给出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③若α⊥β,则l ∥m ;④若l ∥m ,则α⊥β.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10.三棱锥D -ABC 及其三视图中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所示,则棱BD 的长为________.1.43 2.22 3.D 4.相交 5.充分不必要 6.(1)64 (2)24 1.C 2.②③ 3.②④CABCAD 7.①④ 8.π3 9.①④ 10.4 2。

2015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2015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2015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Sh,其中S是圆柱的底面积,h为高。

圆锥的体积公式:Sh,其中S是圆锥的底面积,h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2. 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3. 设复数z满足(i是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_______.4.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________.5. 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6. 已知向量=(2,1),=(1,-2),若=(9,-8)(m,nR),则的值为______.7. 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8.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9.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

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11.数列满足,且(),则数列前10项的和为。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个动点。

若点到直线的距离大于c恒成立,则是实数c的最大值为。

13.已知函数,,则方程实根的个数为。

14.设向量,则的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制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中,已知(1)求BC的长;(2)求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已知.设的中点为D,求证:(1)(2)17. (本小题满分14分)某山区外围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型公路,为进一步改善山区的交通现状,计划修建一条连接两条公路和山区边界的直线型公路,记两条相互垂直的公路为,山区边界曲线为C,计划修建的公路为l,如图所示,M,N为C的两个端点,测得点M到的距离分别为5千米和40千米,点N到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2.5千米,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假设曲线C符合函数(其中a,b为常数)模型.(I)求a,b的值;(II)设公路l与曲线C相切于P点,P的横坐标为t.①请写出公路l长度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其定义域;②当t为何值时,公路l的长度最短?求出最短长度.18. (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右焦点F到左准线l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和AB于点P,C,若PC=2AB,求直线AB的方程.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专项测试:立体几何

2015届高考数学一轮专项测试:立体几何

一.基础题组1.若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棱柱的体积为( )A.B.C.D .6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与侧(左) 视图的边界均为直角三角形,俯视图的边界为直角梯形,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3 B. 12C. 1D.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根据“正侧等高,正俯等长,侧俯等宽”的侧视图规则,其体积为11(12)21 1.32V =⨯+⨯⨯= 考点:三视图和几何体的体积.3.(1)中的网格纸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一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A.4B.8C.16D.20图(1)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08B.180C.72D.144第7题图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6633333333二.能力题组1.某由圆柱切割获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中心角为6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πB .23πC .πD .2π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均为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4+B.C.4D.8+图1三.拔高题组1.如图所示,圆柱的高为2,AE 、DF 是圆柱的两条母线,过AD 作圆柱的截面交下底面于BC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Ⅰ)求证BC BE ; (Ⅱ)求四棱锥E-ABCD 的体积.图3正视图 侧视图考点: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2.如图5,矩形ABCD 中,12AB =,6AD =,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3DE =,4BF =,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位置(如图6所示),连结AP 、PF ,其中PF =.(Ⅰ) 求证:PF ⊥平面ABED ;(Ⅱ) 在线段PA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FQ 平面PBE ?若存在,求出点Q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Ⅲ) 求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Ⅱ) 当Q 为PA 的三等分点(靠近P )时,//FQ 平面PBE .证明如下: 因为23AQ AP =,23AF AB =,所以//FQ BP ,又FQ ⊄平面PBE ,PB ⊂平面PBE ,所以//FQ 平面PBE .. .CDBEF图5图6ABCD PEF3.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点1O 为11B D 的中点. (1)求证:1//AB 面11AO D ; (2)若123AB AA =,试问在线段1B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1A C ⊥AE ,若存在求出1BEBB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A在AMB ∆和ABE ∆中有:90,90BAM ABM BAM BEA ∠+∠=︒∠+∠=︒ABM BEA ∴∠=∠同理:1BAE AA B ∠=∠1Rt Rt ABEA AB ∴∆∆,1BE ABAB AA ∴=123AB AA =4.如图6,在三棱锥P ABC -中,PA AC ⊥,PC BC ⊥,M 为PB 的中点,D 为AB 的中点,且AMB ∆为正三角形. (1)求证:⊥BC 平面PAC ;(2)若4BC =,10PB =,求点B 到平面DCM 的距离.B CDM -的高,即点B 到平面CDM 的距离;解法二是作BH CD ⊥或其延长线于点H ,然后证明BH ⊥平面CDM ,从而得到BH 的长度为点B 到平面CDM 的距离,进而计算BH的长度即可.因为MCD B BCD M V V --=,所以h S MD S MCD BCD ⋅=⋅∆∆3131,即11333h ⨯=,所以512=h . 故点B 到平面DCM 的距离为512.5.如图(5),已知A 、B 、C 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且111////AA BB CC ,111AA BB CC ==.(1)求证:平面ABC //平面111A B C ;(2)若1AA ⊥平面ABC ,且14AC AA ==,3BC =,5AB =,求证:1A C ⊥平面11AB C ;(3)在(2)的条件下,设点P 为1CC 上的动点,求当1PA PB +取得最小值时PC 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167.6.如下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四边形11A ABB 为菱形,1A AB ∠=45,四边形11BCC B 为矩形,若=5AC ,4AB =,3BC =.(1)求证://BC 平面111C B A ; (2)求证:1AB ⊥面1A BC ; (3)求三棱锥111C B A C -的体积.【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1)由四边形11BCC B 为矩形得到11//BC B C ,再结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BC 平面111A B C ;(2)先证CB ⊥平面11AA B B ,进而得到1AB CB ⊥,再由四边(第18题图)BCA1A 1B 1C形11AA B B 为菱形得到1AB ⊥1A B ,最后结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1AB ⊥平面1A BC ;(3)由//BC 平面111A B C ,从而将三棱锥111C A B C -的高转化为点B 到平面111A B C 的距离,计算出高后再利用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三棱锥111C A B C -的体积.(3)解:过B 作11BD A B ⊥于D ,由第(1)问已证CB ⊥面11AA B B ,11C B ∴⊥面11AA B B ,11C B BD ∴⊥,BD ∴⊥平面11AA B B ,由题设知BD =,11111111111433232C A B C V A B B C BD -=⨯⋅⋅=⨯⨯⨯⨯=,∴三棱锥111C A B C -的体积是考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2.直线与平面垂直;3.三棱锥的体积的计算。

立体几何专题(大题)(理科)之2015年高考真题分专题复习

立体几何专题(大题)(理科)之2015年高考真题分专题复习

2015立体几何专题(大题)(理)1.如图,已知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3和6的正方形,16AA =,且1AA ⊥底面ABCD ,点P ,Q 分别在棱1DD ,BC 上.(1)若P 是1DD 的中点,证明:1AB PQ ⊥;(2)若//PQ 平面11ABB A ,二面角P QD A --的余弦值为37,求四面体ADPQ 的体积.2.如图,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4PD PC ==,6AB =,3BC =.点E 是CD 边的中点,点,F G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且2,2AF FB CG GB==.(1)证明:PE FG ⊥;(2)求二面角P AD C --的正切值;(3)求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3.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 ,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两点,BE ⊥平面ABCD ,DF ⊥平面ABCD ,BE=2DF ,AE ⊥EC .(Ⅰ)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Ⅱ)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ABC BAD π∠=∠=,2,1PA AD AB BC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P 所成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5.如图,在几何体ABCDE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平面BEC ,BE ^EC ,AB=BE=EC=2,G ,F 分别是线段BE ,DC 的中点. G FB ACDE(Ⅰ)求证://GF 平面ADE ;(Ⅱ)求平面AEF 与平面BE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6.如图,在三棱台DEFABC -中,2,,AB DE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Ⅰ)求证://BD 平面FGH ; (Ⅱ)若CF ⊥平面ABC ,,AB BC CF DE ⊥= ,45BAC ∠= ,求平面FGH 与平面ACFD 所成的角(锐角)的大小.。

2015高考数学复习资料考点热点讲解练习测试专题16立体几何大题(江苏版)

2015高考数学复习资料考点热点讲解练习测试专题16立体几何大题(江苏版)

.即: a ,b
ab
4.平面与平面垂直
(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
( 2)判断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即: a , a
( 3) 性 质 定 理 : 两 个 平 面 垂 直 , 则 一 个 平 面 内 垂 直 于 交 线 的 直 线 与 另 一 平 面 垂 直 .即 :
S柱侧 =2 rl , S锥侧 = rl , S台侧 = ( r r ')l
.
S柱全 =2 rl 2 r 2, S锥全 = rl r 2 , S台全 = (r r ')l ( r 2 r '2),S球表 =4 r 2 .
几何体的体积公式
V柱
=sh,V锥
=
1 3
sh,V台
=
1( s+ 3
ss'+s') h,V球
请说明理由 . D1 C1
A1
F
D E A
C B
10.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3— 2014 学年第 一学期月考】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
形, AD // BC , BAD 90 , PA 垂直于底面 ABCD , PA AD AB 2BC 2 , M , N 分别为
PC , PB 的中点 .
P
A
C
D B
4. 【南京盐城 2015 一模】如图,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O, E 分别为 B1D, AB 的中点 .
( 1)求证: OE // 平面 BCC1B1 ;
( 2)求证:平面 B1DC 平面 B1DE .
D1

2015年高考真题分专题复习之立体几何专题(1)

2015年高考真题分专题复习之立体几何专题(1)

2015立体几何专题(1)(文)1.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 ⊥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3cmB .123cmC .3233cmD .4033cm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123π+ (B )136π (C ) 73π (D )52π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B .4πC .24π+D .34π+5.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6.如图,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30∠PAB =,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7. 12,l 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q :12,l l 不相交,则(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8.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 (B )2 (C )4 (D )8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1112A.8+.11+.14+.15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3(B)3()()11.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1 B.212.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A)1(B)1+(C)2+(D)m.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314.如图,在三棱锥V C -AB 中,平面V AB ⊥平面C AB ,V ∆AB 为等边三角形,C C A ⊥B 且C C A =B =O ,M 分别为AB ,V A 的中点.(Ⅰ)求证:V //B 平面C MO ;(Ⅱ)求证:平面C MO ⊥平面V AB ;(Ⅲ)求三棱锥V C -AB 的体积.15.如图,三角形DC P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CD AB 所在的平面垂直,D C 4P =P =,6AB =,C 3B =.(1)证明:C//B 平面D P A ;(2)证明:C D B ⊥P ;(3)求点C 到平面D P A 的距离.16.《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如图所示的阳马P ABCD -中,侧棱PD ⊥底面ABCD ,且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连接,,DE BD BE .(Ⅰ)证明:DE ⊥平面PBC .试判断四面体EBCD 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Ⅱ)记阳马P ABCD -的体积为1V ,四面体EBCD 的体积为2V ,求12V V 的值.17.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1,BC CC 的中点。

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I版)分项汇编专题10立体几何(含解析)理

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I版)分项汇编专题10立体几何(含解析)理

专题10 立体几何一.基础题组1. 【2013课标全国Ⅰ,理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500π3cm3 B.866π3cm3 C.1372π3cm3 D.2048π3cm3【答案】:A2. 【2012全国,理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6 B.9 C.12 D.18【答案】B3. 【2011全国新课标,理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答案】D4. 【2006全国,理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16π (B )20π (C )24π (D )32π 【答案】C5. 【2005全国1,理2】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A .8π2B .8πC .4π2D .4π 【答案】B6. 【2005全国1,理4】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32 B .33 C .34 D .23【答案】A7. 【2010新课标,理14】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三种) 答案:三棱锥、圆锥、四棱锥(答案不唯一)8. 【2014课标Ⅰ,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面C C BB 11为菱形,C B AB 1⊥.(Ⅰ)证明:1AB AC =;(Ⅱ)若1AC AB ⊥,︒=∠601CBB ,BC AB =,求二面角111C B A A --的余弦值.AA 1B1CC 1【答案】(Ⅰ)详见解析;(Ⅱ)17z yOAA 1BB 1CC 19. 【2013课标全国Ⅰ,理18】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AB =AA 1,∠BAA 1=60°.(1)证明:AB ⊥A 1C;(2)若平面ABC ⊥平面AA 1B 1B ,AB =CB ,求直线A 1C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10. 【2008全国1,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11. 【2015高考新课标1,理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含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的正四面体11A BDC -的棱长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异面直线1AB 与1AD 所成的角是3πB .1BD ⊥平面11AC DC .平面1ACB 截正四面体11A BDC -所得截面面积为3D .正四面体11A BDC -的高等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体对角线长的23【答案】ABD 【分析】选项A ,利用正方体的结构特征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选项B ,根据正方体和正四面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容易得证;选项C ,由图得平面1ACB 截正四面体11A BDC -所得截面面积为1ACB 面积的四分之一;选项D ,分别求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和正四面体11A BDC -的高,然后判断数量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A :正方体1111ABCD ABCD -中,易知11//AD BC ,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的角即直线1A B 与1BC 所成的角,即11A BC ∠,11A BC 为等边三角形,113A BC π∠=,正确;B :连接11B D ,1B B ⊥平面1111DC B A ,11A C ⊂平面1111D C B A ,即111AC B B ⊥,又1111AC B D ⊥,1111B B B D B ⋂=,有11A C ⊥平面11BDD B ,1BD ⊂平面11BDD B ,所以111BD AC ⊥,同理可证:11BD A D ⊥,1111AC A D A ⋂=,所以1BD ⊥平面11AC D ,正确;C :易知平面1ACB 截正四面体11A BDC -所得截面面积为134ACB S=,错误;D :易得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2222226++=2的正四面体11A BDC -的高为22222262213⎛⎫--⨯= ⎪⎝⎭,故正四面体11A BDC -的高等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体对角线长的23,正确. 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正方体的性质,找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平面角求其大小,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证明1BD ⊥平面11AC D ,由正四面体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确定截面的面积,并求高,即可判断C 、D 的正误.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一点.( ) A .若13A P =,则满足条件的P 点有且只有一个 B .若12A P =,则点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 C .若1//A P 平面11B D C ,则1A P 长的最小值为2D .若12A P =且1//A P 平面11B DC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23π【答案】ABD 【分析】选项A ,B 可利用球的截面小圆的半径来判断;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 上,1A P 长的最大值为2;结合以上条件点P 与B 或D 重合,利用12sin 60A P r =︒,求出63r =,进而求出面积. 【详解】对A 选项,如下图:由13A P =,知点P 在以1A 为球心,半径为3的球上,又因为P 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底面截球可得一个小圆,由1A A ⊥底面ABCD ,知点P 的轨迹是在底面上以A 为圆心的小圆圆弧,半径为22112r A P A A =-=,则只有唯一一点C满足,故A 正确;对B 选项,同理可得点P 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22111r A P A A =-=的小圆圆弧上,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中,可得点P 轨迹为四分之一圆弧BD .故B 正确;对C 选项,移动点P 可得两相交的动直线与平面11B D C 平行,则点P 必在过1A 且与平面11B D C 平行的平面内,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上,则1A P 长的最大值为12A B =,则C 不正确; 对选项D ,由以上推理可知,点P 既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小圆圆弧上,又在线段BD 上,即与B 或D 重合,不妨取点B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为11A BC 的外接圆,利用2126622,,sin 603A B r r S r ππ==∴=∴==︒.故D 正确.故选:ABD 【点睛】(1)平面截球所得截面为圆面,且满足222=R r d +(其中R 为球半径,r 为小圆半径,d 为球心到小圆距离);(2)过定点A 的动直线平行一平面α,则这些动直线都在过A 且与α平行的平面内.3.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BC ==,18AA =,点P 在线段11A C 上,M 为AB 的中点,则( ) A .BD ⊥平面PACB .当P 为11AC 的中点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半径为72C .三棱锥A PCD -体积为定值D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π 【答案】ACD【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判断出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求出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等体积法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计算出截面圆半径的最小值,求出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因为AB BC =,所以,矩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BD AC ⊥,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底面ABCD ,BD ⊂平面ABCD ,1BD AA ∴⊥,1AC AA A ⋂=,AC 、1AA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当点P 为11A C 的中点时,PA ===同理可得PB PC P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 取AC 的中点N ,则PN 平面ABCD ,且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在直线PN上,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PN R AN R -+=, 即2288R R -+=,解得92R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2114822ACDSAD CD =⋅=⨯=, 三棱锥P ACD -的高为18AA =,因此,116433A PCD P ACD ACD V V S AA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球心为E ,则E 为1BD 的中点, 连接EN 、MN ,则1142EN DD ==,122MN AD ==, E 、N 分别为1BD 、BD 的中点,则1//EN DD , 1DD ⊥平面ABCD ,EN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EN MN ∴⊥,EM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为平面α,点E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直线EM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d EM θθ==≤ 当且仅当2πθ=时,等号成立,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半径为R '==,所以,截面圆的半径()()222226252r R d '=-≥-=,因此,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为4π,D 选项正确.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4.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O 为11A D 的中点,若以O 6为半径的球面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有四个交点E ,F ,G ,H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1//A D 平面EFGHB .1AC ⊥平面EFGHC .11A B 与平面EFGH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D .平面EFGH 将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分成两部分的体积的比为1:7 【答案】ACD 【分析】如图,计算可得,,,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利用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可判断A 、B 的正确与否,计算出直线AB 与平面EFGH 所成的角为45︒后可得C 正确,而几何体BHE CGF -为三棱柱,利用公式可求其体积,从而可判断D 正确与否.【详解】如图,连接OA ,则2115OA AA =+=,故棱1111,,,A A A D D D AD 与球面没有交点.同理,棱111111,,A B B C C D 与球面没有交点. 因为棱11A D 与棱BC 之间的距离为26>BC 与球面没有交点.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而26<球面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有四个交点E ,F ,G ,H , 所以棱11,,,AB CD C C B B 与球面各有一个交点, 如图各记为,,,E F G H .因为OAE △为直角三角形,故22651AE OE OA -=-=,故E 为棱AB 的中点. 同理,,F G H 分别为棱11,,CD C C B B 的中点.由正方形ABCD 、,E F 为所在棱的中点可得//EF BC , 同理//GH BC ,故//EF GH ,故,,,E F G H 共面. 由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可得11//A D BC ,故11//A D EF因为11A D ⊄平面EFGH ,EF ⊂平面EFGH ,故11//A D 平面EFGH ,故A 正确. 因为在直角三角1BA C 中,122A B =2BC = ,190A BC ∠=︒, 1A C 与BC 不垂直,故1A C 与GH 不垂直,故1A C ⊥平面EFGH 不成立,故B 错误.由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可得BC ⊥平面11AA B B ,而1A B ⊂平面11AA B B , 所以1BC A B ⊥,所以1EF A B ⊥在正方形11AA B B 中,因为,E H 分别为1,AB BB 的中点,故1EH A B ⊥, 因为EFEH E =,故1A B ⊥平面EFGH ,所以BEH ∠为直线AB 与平面EFGH 所成的角,而45BEH ∠=︒, 故直线AB 与平面EFGH 所成的角为45︒,因为11//AB A B ,故11A B 与平面EFGH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故C 正确. 因为,,,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故几何体BHE CGF -为三棱柱,其体积为111212⨯⨯⨯=,而正方体的体积为8, 故平面EFGH 将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分成两部分的体积的比为1:7,故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线面位置的判断、空间角的计算和体积的计算,注意根据球的半径确定哪些棱与球面有交点,本题属于中档题.5.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2AD AA ==,P 、Q 、R 分别是AB 、1BB 、1A C 上的动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对于任意给定的点P ,存在点Q 使得1D P CQ ⊥B .对于任意给定的点Q ,存在点R 使得1D R CQ ⊥C .当1AR A C ⊥时,1ARD R ⊥D .当113AC A R =时,1//D R 平面1BDC 【答案】ABCD 【分析】本题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运用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0)P a,0a ⎡∈⎣,(2,)Q b ,[]0,2b ∈,设11A R AC λ=,得到(22,,22)R λλ--,[]0,1λ∈. 1(2,,2)D P a =-,(2,0,)CQ b =,142D P CQ b ⋅=-,当2b =时,1D P CQ ⊥,A 正确;1(22,2)D R λλ=--,12(22)2D R CQ b λλ⋅=--,取22bλ=+时,1D R CQ ⊥,B 正确;1AR A C ⊥,则1(2,22)(2)412440AR AC λλλλλ⋅=--⋅--=+-+=,解得:15λ=,此时12282()()05555AR D R ---⋅=⋅=,1AR D R ⊥,C 正确;113AC A R =,则44()33R,142()33D R =-,设平面1BD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n BD n DC ⎧⋅=⎪⎨⋅=⎪⎩,解得(3,n =-,故10n D R ⋅=,故1//D R 平面1BDC ,D 正确.故选:ABCD.【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是偏难题.6.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棱长为2,如图,M 为1CC 上的动点,AM ⊥平面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围为32⎣⎦B .点M 与点1C 重合时,平面α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其面积越大,周长就越大 C .点M 为1CC 的中点时,若平面α经过点B ,则平面α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图形是等腰梯形D .已知N 为1DD 中点,当AM MN +的和最小时,M 为1CC 的中点 【答案】AC 【分析】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证明出1AC ⊥平面1A BD ,分别取棱11A D 、11A B 、1BB 、BC 、CD 、1DD 的中点E 、F 、Q 、N 、G 、H ,比较1A BD 和六边形EFQNGH 的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空间向量法找出平面α与棱11A D 、11A B 的交点E 、F ,判断四边形BDEF 的形状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将矩形11ACC A 与矩形11CC D D 延展为一个平面,利用A 、M 、N 三点共线得知AM MN +最短,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得MC ,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点()2,0,0A 、()2,2,0B 、设点()()0,2,02M a a ≤≤,AM ⊥平面α,则AM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且()2,2,AM a =-,()0,2,0AB =,2232cos ,2288AB AMAB AM AB AM a a ⋅⎡<>===⎢⋅⨯++⎣⎦, 所以,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围为3232⎣⎦,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当M 与1CC 重合时,连接1A D 、BD 、1A B 、AC ,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C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1BD CC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则BD AC ⊥,1CC AC C =,BD ∴⊥平面1ACC ,1AC ⊂平面1ACC ,1AC BD ∴⊥,同理可证11AC A D ⊥, 1A D BD D ⋂=,1AC ∴⊥平面1A BD ,易知1A BD 是边长为22(12322234A BD S =⨯=△为22362=.设E 、F 、Q 、N 、G 、H 分别为棱11A D 、11A B 、1BB 、BC 、CD 、1DD 的中点,易知六边形EFQNGH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且平面//EFQNGH 平面1A BD , 正六边形EFQNGH 的周长为62,面积为()236233⨯⨯=,则1A BD 的面积小于正六边形EFQNGH 的面积,它们的周长相等,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设平面α交棱11A D 于点(),0,2E b ,点()0,2,1M ,()2,2,1AM =-,AM ⊥平面α,DE ⊂平面α,AM DE ∴⊥,即220AM DE b ⋅=-+=,得1b =,()1,0,2E ∴,所以,点E 为棱11A D 的中点,同理可知,点F 为棱11A B 的中点,则()2,1,2F ,()1,1,0EF =,而()2,2,0DB =,12EF DB ∴=,//EF DB ∴且EF DB ≠, 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2222015DE =++=()()()2222212205BF =-+-+-=,DE BF ∴=,所以,四边形BDEF 为等腰梯形,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将矩形11ACC A 与矩形11CC D D 延展为一个平面,如下图所示:若AM MN +最短,则A 、M 、N 三点共线,11//CC DD ,2222222MC AC DN AD ∴===+, 11222MC CC =≠,所以,点M 不是棱1CC 的中点,D 选项错误.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角正弦值的取值范围,同时也考查了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问题以及折线段长的最小值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7.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点,满足//DE BC 且AD ACλ=,(()01λ∈,),将ADE 沿直线DE 折到A DE '△的位置.在翻折过程中,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在边A E '上存在点F ,使得在翻折过程中,满足//BF 平面A CD 'B .存在102λ∈⎛⎫⎪⎝⎭,,使得在翻折过程中的某个位置,满足平面A BC '⊥平面BCDEC .若12λ=,当二面角A DE B '--为直二面角时,||104A B '= D .在翻折过程中,四棱锥A BCDE '-体积的最大值记为()f λ,()f λ23【答案】ABC 【分析】对于A.在边A E '上点F ,在A D '上取一点N ,使得//FN ED ,在ED 上取一点H ,使得//NH EF ,作//HG BE 交BC 于点G ,即可判断出结论.对于B ,102λ∈⎛⎫⎪⎝⎭,,在翻折过程中,点A '在底面BCDE 的射影不可能在交线BC 上,即可判断出结论.对于C ,12λ=,当二面角A DE B '--为直二面角时,取ED 的中点M ,可得AM ⊥平面BCDE .可得22A B AM BM '=+,结合余弦定理即可得出.对于D.在翻折过程中,取平面AED ⊥平面BCDE ,四棱锥A BCDE '-体积()3133BCDE f S λλλλ=⋅⋅=-,()01λ∈,,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详解】对于A.在边A E '上点F ,在A D '上取一点N ,使得//FN ED ,在ED 上取一点H ,使得//NH EF ,作//HG BE 交BC 于点G ,如图所示,则可得FN 平行且等于BG ,即四边形BGNF 为平行四边形, ∴//NG BE ,而GN 始终与平面ACD 相交,因此在边A E '上不存在点F ,使得在翻折过程中,满足//BF 平面A CD ',A 不正确.对于B ,102λ∈⎛⎫ ⎪⎝⎭,,在翻折过程中,点A '在底面BCDE 的射影不可能在交线BC 上,因此不满足平面A BC '⊥平面BCDE ,因此B 不正确. 对于C.12λ=,当二面角A DE B '--为直二面角时,取ED 的中点M ,如图所示:可得AM ⊥平面BCDE , 则22223111010()1()21cos12022224A B AM BM '=+=++-⨯⨯⨯︒=≠,因此C 不正确;对于D.在翻折过程中,取平面AED ⊥平面BCDE ,四棱锥A BCDE '-体积()3133BCDE f S λλλλ=⋅⋅=-,()01λ∈,,()213f λλ'=-,可得33λ=时,函数()f λ取得最大值()31231339f λ⎛⎫=-=⎪⎝⎭,因此D 正确. 综上所述,不成立的为ABC. 故选: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运动的观点理解空间线面面面位置关系、四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余弦定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考查了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8.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如图,,M N 分别是正方形ABCD ,11BCC B 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1D MN 与11BC 的交点是11B C 的中点 B .平面1D MN 与BC 的交点是BC 的三点分点 C .平面1D MN 与AD 的交点是AD 的三等分点 D .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1 【答案】BC 【分析】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连FM 并延长分别交,BC AD 于,P Q ,连1,D Q PN 并延长交11B C 与H ,平面四边形1D HPQ 为所求的截面,进而求出,,P Q H 在各边的位置,利用割补法求出多面体11QPHD C CD 的体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 连接FM 并延长,设FM BC P ⋂=,FM AD Q ⋂=, 连接PN 并延长交11B C 于点H .连接1D Q ,1D H ,则平面四边形1D HPQ 就是平面1D MN 与正方体的截面,如图所示.111111////,22NE CC DD NE CC DD ==,NE ∴为1DD F ∆的中位线,E ∴为DF 中点,连BF , ,,90DCE FBE BF DC AB FBE DCE ∴∆≅∆==∠=∠=︒, ,,A B F ∴三点共线,取AB 中点S ,连MS ,则12//,,23BP FB MS BP MS BC MS FS =∴==, 22111,33236BP MS BC BC PE BC ∴==⨯=∴=, E 为DF 中点,11//,233PE DQ DQ PE BC AD ∴===N 分别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11113C H BP C B ∴==所以点P 是线段BC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 点Q 是线段AD 靠近点D 的三等分点, 点H 是线段11B C 靠近点1C 的三等分点. 做出线段BC 的另一个三等分点P ', 做出线段11A D 靠近1D 的三等分点G ,连接QP ',HP ',QG ,GH ,1H QPP Q GHD V V '--=, 所以111113QPHD C CD QPHQ DCC D V V V -==多面体长方体正方体 从而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体积比为2∶1. 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多面体的体积,确定出平面与正方体的交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属于较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有关问题
1.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E F G 分别是11,,AA AC BB 的中点, 且1CG C G ⊥.
(1)求证://CG 平面BEF ; (2)求证:平面BEF ⊥平面11AC G . 证明:(1)连接AG 交BE 于D ,连接DF ,EG .
E ,G 分别是1AA , 1BB 的中点,∴//AE BG 且AE BG =, ∴四边形AEGB 是矩形.∴D 是AG 的中点.
又F 是AC 的中点, ∴//DF CG ,
则由DF ⊂平面BEF ,CG ⊄平面BEF ,得//CG 平面BEF ; (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 C ⊥底面111A B C ,∴111C C AC ⊥.

11190AC B ACB ∠=∠=,即1111C B AC ⊥,∴11AC ⊥平面11B C CB ,
而CG ⊂平面11B C CB ,∴11AC CG ⊥,
又1CG C G ⊥,由(1)知//DF CG ,111,AC DF DF C G ∴⊥⊥,
∴DF ⊥平面11AC G ,
D F ⊂平面BEF ,∴平面BEF ⊥平面11AC G . 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PAB , //BC 平面PAD ,AD AB ⊥,
PBA ∆为锐角三角形. (1)求证://AD 平面PBC ;
(2)求证:平面ABCD ⊥平面PAB . 证明:(1)//BC 平面PAD ,又BC ⊂平面ABCD ,平面
ABCD 平面PAD AD =,//BC AD ∴,
又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 ∴//AD 平面PBC ;
(2)在平面PAB 内,过B 作BO PA ⊥,垂足为O 点,
平面PAD ⊥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PAB PA =,∴BO ⊥平面PAD ,
又AD ⊂平面PAD ,∴BO AD ⊥,
PBA ∆为锐角三角形,∴BO 与BA 是两条相交直线,且都在平面PAB 内,
又AD AB ⊥,∴AD ⊥平面PAB ,
又AD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PAB .
3.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DE ⊥平面ABCD .
(1)求证://AB EF ;
(2)求证:平面BCF ⊥平面CDEF .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
AB ⊄平面CDEF ,CD ⊂平面CDEF ,
∴//AB 平面CDEF .
AB ⊂平面ABFE ,平面ABFE 平面CDEF EF =,∴//AB EF .
(2)DE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DE BC ⊥.
BC CD ⊥,CD DE D =,,CD DE ⊂平面CDEF ,∴BC ⊥平面CDEF .
BC ⊂平面BCF ,∴平面BCF ⊥平面CDEF .
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3
BAD π
∠=,PA PD =,F 为AD 的
中点,PD BF ⊥.
A 2图
D
P B A
C
B
1
B 1
A 1
C E G 1图
C
E A B D
F 3图
(1)求证:AD PB ⊥;
(2)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5PA =,求四面体PBCD 的体积;
(3)若点E 在线段BC 上,且1
3
E C B C =,能否在棱PC 上
找到一点G ,使平面DEG ⊥平面ABCD ?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连接PF ,PA PD =,F 为AD 的中点,∴PF AD ⊥, 在底面菱形ABCD 中,3
BAD π
∠=
,F 为AD 的中点,易得
BF AD ⊥,
又,PF BF ⊂平面PBF ,∴AD ⊥平面PBF , PB ⊂平面PBF ,∴AD PB ⊥;
(2)解:由(1)得BF AD ⊥,又PD BF ⊥,
,AD PD PAD ⊂平面,∴BF PAD ⊥平面,
又BF ABCD ⊂平面,∴PAD ABCD ⊥平面平面, 由(1)得PF AD ⊥,=PAD ABCD AD 平面平面,
∴PF ABCD ⊥平面,∴PF 就是P 点到平面BCD 的距离,
在直角PAF ∆中,5PA =,3AF =,90PFA ∠=,则4PF =,
∴四面体PBCD
的体积111664332P BCD BCD V V S PF -∆==⋅=⨯⨯⨯= (3)解:棱PC 上点G :2
3
CG GP =,使平面DEG ⊥平面ABCD .证明如下:
连接CF 和DE ,设DE 与CF 的交点为O 点,连接GO ,
在底面ABCD 中,//CE DF ,且23CE DF =,∴2
3
CO OF =,
又23CG GP =,∴CO CG OF GP
=
,∴//GO PF , 由(2)中BF PAD ⊥平面,PF PAD ⊂平面,BF PF ∴⊥,
由(1)中PF AD ⊥,∴OG BF ⊥,OG AD ⊥, 又,BF AD ABCD ⊂平面,=BF AD F ,∴OG ABCD ⊥平面, 又OG ⊂平面DEG ,∴平面DEG ⊥平面ABCD .
讲授方案
【归类总结】
1.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准确画出相应的几何体,结合该几何体来研究各命题 的真假.若判定一个命题为假,只需举一反例(特殊状态、特殊位置、特殊图形)即 可.有时用反证法来判断也可以.
2.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关系时,要认真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既要领会平行、垂
直内部间的转化,也要注意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研究策略:
(1)求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底面和高,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选择
恰当的底面和高,使计算简便.
(2)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常用分割或补形的思想,将不规则几何体转化为几个规则
几何体,再进一步求解.
4.解决折叠问题要注意折叠前后位置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对折叠前后不变的条件的应 用.求三棱锥的体积,基本方法就是直接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其难点是求出这个三棱 锥的高,也就是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一般可以根据平行关系转化为其他的点到底面的 距离,也可以借助于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直接作出高,同时要注意转化思想的运 用.
5.解决探究某些点或线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方法是先研究特殊点(中点、三等分点等)、特 殊位置(平行或垂直),再证明其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是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常常寻
4图
P A B
C
D
E
F
找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