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专题13 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3氧化还原反应1.【2022年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4CCl ,振荡,静置,液体分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褪色原因为2I 被Fe 还原B .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 .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D .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 被氧化【答案】D【解析】A .Zn 比Fe 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2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2I 被Zn 还原,A 项错误;B .液体分层后,2I 在4CCl 层,4CCl 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 项错误;C .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Fe ,则Fe 不易生锈,反之,若Fe 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Fe 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Zn>Fe>Sn ,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 项错误;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2Ca(ClO),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 氧化,D 项正确;答案选D 。
2.【2022年湖北卷】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2322NaHS s +CS l =Na CS s +H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Na CS 不能被氧化B .23Na CS 溶液显碱性C .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D .2CS 的热稳定性比2CO 的高【答案】B 【解析】A .23Na CS 中硫元素为-2价,还原性比较强,能被氧化,故A 错误;B .类比23Na CO 溶液,O 与S 同主族,可知23Na CS 溶液显碱性,故B 正确;C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备了硫化氢气体,故该制备反应是熵增过程,故C 错误;D .S 的原子半径比O 大,故C=S 键长比C=O 键长长,键能小,故2CS 的热稳定性比2CO 的低,故D 错误;故选B 。
3.(2021.1·浙江真题)关于反应8NH 3+6NO 2=7N 2+1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3中H 元素被氧化B .NO 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答案】D【解析】由反应8NH3+6NO2==7N2+12H2O可知,其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NO2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到0,因此,NH3是还原剂,NO2是氧化剂。
专题1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问题-突破2021年中考化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透析与专练(解析版)
专题1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问题一、常见的酸(1)浓盐酸与浓硫酸(2)稀盐酸与稀硫酸(3)酸的通性(简记:酸五条)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或酸溶液中都含有H +) 酸的5条通性归纳如下:①酸+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碱―→盐+H 2O ③酸+某些金属―→盐+H 2↑ ④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H2O ⑤酸+盐―→新酸+新盐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特别提醒】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②氢氧化钠必须要密封保存的原因:a.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b.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
③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氧气等气体,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④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会增加。
(2)碱的通性(简记:碱四条)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或碱溶液中都含有OH-)碱的4条通性归纳如下: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简记:“蕊”蓝“酚”红)②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与酸反应(碱+酸→盐+水)④与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三、常见的盐(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2)盐的通性(简记:盐四条)盐的通性归纳如下:①盐+金属―→新盐+新金属②盐+酸―→新盐+新酸③盐+碱―→新盐+新碱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C.烘焙面包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D.室内洒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答案】D【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可以和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以及氢氧化镁反应,从而达到除水垢的目的,是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时面松软多孔,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室内洒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3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原卷版)-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
专题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扫描☆聚焦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为主。
也有少量填空题。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二个方面进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问题的探讨:(1)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物质的变化包括:和。
1、定义:(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的变化;微观,即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
例如:扩散、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宏观,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自身,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伴随的现象为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等;物理变化只是在和方面变化。
3、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变化,如:光能、和电能等的释放和吸收。
如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转化为和。
4、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
二、物质的性质包括:和。
1、定义(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举例:可燃性(如H2 )、助燃性(如O2 )、酸碱性、毒性、还原性(如CO、H2 )、氧化性(如Fe2 O3 )。
(2)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的性质。
举例: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吸水性、、导电性、、延展性。
2、性质和变化的区别(1)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是变化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是性质的,即性质决定,变化体现。
(2)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考点剖析☆典型例题2020重庆B】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2020湖南长沙】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2019江苏宿迁】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考点过关☆专项突破类型一物质的变化1·【2020安徽】《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裂矿石B.粉碎矿石C.淘洗矿粉D.取泥制坯2·【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微专题13 微观反应示意图-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13微观反应示意图1.(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CO 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图是CO 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3H CH OH+H O 一定条件。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丙为CH 3OH,该物质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为氧原子,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则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故说法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乙为氢气,该物质的微粒图示为,故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错误;故选D。
2.(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1)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CH 2O)可利用如下反应,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 的微观模型图___________;②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③由甲醛的化学式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突破一、补画微粒结构图示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P 2O 5___________;Fe 2+___________。
【答案】(1);;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或一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合理皆可给分);2222O O H OCH CO ++催化剂(2);每个(或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每个(或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解析】(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H、O 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3,反应后C、H、O 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0、2,所以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是:;②8号元素氧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③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CH3COOH 等。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KOH、Ca(OH)2、Ba(OH)2、NH3·H2O等。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CO3、CuSO4、NH4Cl等。
二、酸碱盐的通性酸的通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碱的通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的通性:有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有些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有些盐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
盐与酸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盐与碱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如: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盐与盐的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如: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四、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酸:用于清洁金属表面、除锈、生产化肥等。
碱:用于中和酸性废水、生产洗涤剂、肥皂等。
盐:用于调味、防腐、生产化学原料等。
五、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六、溶液的酸碱度pH值: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为0-14。
pH < 7为酸性,pH = 7为中性,pH > 7为碱性。
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七、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性质盐酸(HCl):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13 综合计算(第02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专题13 综合计算1、【2016年北京市】(3分)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2016年四川省资阳市】(5分)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成158.1g。
计算:(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10分)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 X Oy),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
(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g,过程ⅱ中固体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29g铁矿粉所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g,氧元素的质量为 g。
(4)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
4、【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1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
(2)下列有关海水及其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海水所含化学资源都是化合物b.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化学变化c.海水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3)海水中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有H2O、Mg2+和。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_综合计算(含解析)
专题13 综合计算1.【2018年甘肃省平凉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 50 3.8%2.【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现取废硫酸4.9 t 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得到FeSO4 1.52 t。
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20%【解析】设4.9t的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98 152x 1.52t=,解x=0.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答: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3.【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g 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g(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8 NaCl、CaCl2 16.7%【解析】(1)由图可知,加入120g的氯化钙溶液后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0g+100g-202g=18g(2)第四次数据中氯化钙溶液过剩,故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
化学式为NaCl、CaCl2;(3)设120g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Na2CO3+ CaCl2=2NaCl+ CaCO3↓111 100x 18g=,解得x=19.98g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6.7%。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是_H__C_l_,可能存在_C_a_C__l _或__N_a__C__O__。 ______________。
2 专题13 反应后溶液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1齐齐哈尔)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N__a_O_H__+__H_C_l_=_=_=__N_a_C__l+__H__2O___,当小 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红__色__溶__液__恰_好__变__成__无__色___的现象时,得出了氢 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 反应,理由是_生__成__物__中__没__有__气__体__或__沉__淀__或__水__。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实验1
_N_a_2_C_O__3_溶液 方案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加入足量的_稀__盐__酸__(合__理__即__可__)_ 实验2 方案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例2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完成后 ,同学们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 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2_H_C__l+__C__a_(O__H__)2_=_=_=__C_a_C__l2_+___ _2_H_2_O__,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__a_2C__O_3_+__2_H_C__l=__=_=_2_N__a_C_l _+__H__2O__+__C_O__2↑__。 (2)分析试管①、②中一定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 试管①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C_a_C__l2_,可能存在的 物质是_C__a_(O__H_)_2_或__稀__盐__酸__; 试管②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N__a_C_l_,可能存在的 物质是_N__a_2C__O_3_或__稀__盐__酸__;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三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复习自查案专题13含答案
专题复习自查案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1.培养基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两种纯化培养方法:(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开。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1)两种选择培养基。
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尿素分解菌。
②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2)两种鉴别培养基。
①添加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可使该培养基变红。
②加刚果红的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
4.两种微生物计数的方法:(1)直接计数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借助显微镜观察计数,不能区分菌种死活,实验结果偏大。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果偏小。
二、传统发酵技术1.四种传统发酵食品技术的比较:2.发酵过程中消毒、灭菌的措施:(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榨汁前葡萄应该先冲洗再去枝梗。
②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腐乳的制作。
①制作腐乳的玻璃瓶要洗刷干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酒、盐、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
③接种、封瓶时都要进行无菌操作。
3.影响酒精发酵的两大因素:(1)发酵前期供氧不足。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少,产生酒精少。
②原因:前期,酵母菌大量增殖,耗能多,需要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中留有一定空间。
(2)发酵后期密封不严。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充足,但是产生的酒精较少或不能产生酒精。
②原因:后期要通过密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以利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三、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植物有效成分的三种提取方法:(1)蒸馏法:适合提取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且不与水混溶的物质。
(2)压榨法:适合提取高温易分解或原料易焦糊且含量较高的物质。
(3)萃取法:适合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2.物质分离的五种方法:(1)分液法:分离油水混合物。
酸碱盐金属知识点讲义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酸、碱、盐和金属一、酸、碱、盐的组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且仅有H +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且仅有OH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二、酸1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活泼金属(除钾、钙、钠、钡) + 酸(盐酸和稀硫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5)盐+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可溶性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4)可溶性盐+可溶性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2Fe(OH)ΔFe 2O 3+3H 2O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 ③复分解反应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了解,不要求掌握)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 2)盐 化肥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2、盐+ 酸→新盐+ 新酸3、盐+ 碱→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盐+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三、化学肥料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高中化学专题1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1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利用1.(2021·全国高考甲卷真题)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
回答下列问题:(1)2I 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①加入Fe 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的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_______后可循环使用。
②通入2Cl 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反应物用量比()()22n Cl /n FeI =1.5时,氧化产物为_______;当()()22n Cl /n FeI >1.5,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
(2)以3NaIO 为原料制备2I 的方法是:先向3NaIO 溶液中加入计量的3NaHSO ,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3NaIO 溶液,反应得到2I ,上述制备2I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KI 溶液和4CuSO 溶液混合可生成CuI 沉淀和2I ,若生成21mol I ,消耗的KI 至少为_______mol 。
2I 在KI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3I +I I 。
实验室中使用过量的KI 与4CuSO 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蒸气蒸馏可制得高纯碘。
反应中加入过量KI 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2AgI+Fe=2Ag+ Fe 2++2I - AgNO 3 FeI 2+Cl 2= I 2+FeCl 2 I 2、FeCl 3 I 2被过量的2Cl 进一步氧化 --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 4 防止单质碘析出【解析】(1) ①由流程图可知悬浊液中含AgI ,AgI 可与Fe 反应生成FeI 2和Ag ,FeI 2易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能拆,故加入Fe 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I+Fe=2Ag+ Fe 2++2I -,生成的银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参与循环中,故答案为:2AgI+Fe=2Ag+ Fe 2++2I -;AgNO 3;②通入2Cl 的过程中,因I -还原性强于Fe 2+,2Cl 先氧化还原性强的I -,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该氧化产物只能是I 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I 2+Cl 2= I 2+FeCl 2,若反应物用量比()()22n Cl /n FeI =1.5时即2Cl 过量,先氧化完全部I -再氧化Fe 2+,恰好将全部I -和Fe 2+氧化,故氧化产物为I 2、FeCl 3,当()()22n Cl /n FeI >1.5即2Cl 过量特别多,多余的氯气会与生成的单质碘以及水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故答案为:FeI 2+Cl 2= I 2+FeCl 2;I 2、FeCl 3;I 2被过量的2Cl 进一步氧化;(2)先向3NaIO 溶液中加入计量的3NaHSO ,生成碘化物即含I -的物质;再向混合溶液中(含I -)加入3NaIO 溶液,反应得到2I ,上述制备2I 的两个反应中I -为中间产物,总反应为-3IO 与-3H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4SO 和2I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可得:--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 ,故答案为:--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 ; (3) KI 溶液和4CuSO 溶液混合可生成CuI 沉淀和2I ,化学方程式为4KI+2CuSO 4=2CuI ↓ +I 2+2K 2SO 4,若生成21mol I ,则消耗的KI 至少为4mol ;反应中加入过量KI ,I -浓度增大,可逆反应--23I +I I 平衡右移,增大2I 溶解度,防止2I 升华,有利于蒸馏时防止单质碘析出,故答案为:4;防止单质碘析出。
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这种结构顺序打破了传统复习的结构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遗忘规律和系统论的观点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初中化学总复习划分为以下六个单元36个专题进行复习。
初中化学总复习的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安排酸碱盐单元的系统复习专题1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和俗称专题2 溶液的酸碱性、pH值和指示剂的变色专题3 典型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专题4 各类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等)的条件及各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5 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物理性质、用途及保存方法专题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主要应用专题8 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检验专题9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10 物质的推断专题12 气体的净化、干燥、鉴定及仪器的连接专题13 酸碱盐中典型的选择题解法探究具体到碳、氧化物、酸、碱、盐方面的要求:1、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千年不变,在加热或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氢气、碳、一氧化碳具有相同的性质是可燃性和还原性。
3、一氧化碳是没有气味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煤气会使人中毒因为主要成分是CO。
4、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黑色碳层变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悬浊液),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因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浑浊消失,又变成澄清的溶液。
5、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石碱)会出现风化现象;浓硫酸会吸水,浓盐酸会挥发;活性炭会吸附空气中的水份、杂质(有毒)气体及溶液中进行脱色(吸附有色物质);生石灰会与水蒸气反应变成熟石灰;熟石灰或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氢氧化钠会潮解;氢氧化钠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检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可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部分变质。
专题13 化学实验 考能特训
要得到氯化钾溶液,必须过滤,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
有玻璃棒、烧杯、漏斗。(3)实验室制氯气,要加热, 应选装臵Ⅱ。为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要先除去氯气中的 氯化氢,后干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可降低氯气 在水中的溶解度。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
9
法收集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较慢,不会引起倒吸, 可以将氯气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4)氯化氢极易 溶于水,吸收氯化氢气体的装臵要防倒吸。e装臵中导管 插入水中易发生倒吸;f装臵能防倒吸,当液体进入双球 洗气管时,导管口已脱离液面;g装臵不能防倒吸,倒立 漏斗应放在液面上,不能插到液面下;h装臵能防倒吸;
1
一、学科内综合题的特点 学科内综合型试题往往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综合 考查双基(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反应
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有关实验问题。
为提高对主干知识的覆盖,高考中会联系生产与生 活,围绕某一物质或某一知识展开,并以之为素材,
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能力。同时涉及多个知识点
及实验内容,加强了学科内综合。
实验室吸收气体J,可以采用下列哪些装置
(填 序号)。
7
8
解析
本题可采用逆推法,黄绿色气体只有氯气(G),
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H),氯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氯化 氢(J),可联系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浓 盐酸。因A为黑色固体与白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根据焰 色反应现象知,溶液Ⅰ中含有K+,所以A由二氧化锰和氯 酸钾组成。(2)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组成的混合物,
列比例式整理得:m∶n=16 w1∶(44w2-aw1)。 答案 (1)d HCN+OH(2)减弱 (3)CN-+H2O
(4)16w1∶(44w2-aw1)
高考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
考前30天之备战2013高考化学冲刺押题系列第一部分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考试内容: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题型示例1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样题1】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 D.6种【解题指导】选B。
三个碳原子只有一个碳架结构,氯原子的存在形式包括在不同碳原子上和相同碳原子上两类,有 4种。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纵观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对于有机化学的考查任然是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考试内容的热点,其中对于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任然是重点,只是考查的形式和对象不同而已。
在《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1)选择题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确定;(2)在有机推断和合成题中相对较复杂的有机物限定条件要求判断个数或补充部分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的试题可触及有机化学任一块内容,根据分子式判断同分异构体编制试题是考查同分异构体问题常见的题型。
同分异构现象常从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以及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题中常出现单官能团与多官能团的异构。
如羧基与羟基、醛基的异构。
另外,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与分子式的书写分不清也是学生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考试大纲》相关要求是:“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同分异构体。
2024年武汉中考化学终极押题密卷(2)(含解析)
2024年武汉中考化学终极押题密卷(2)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铜制品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导线B.火锅C.耐酸阀门D.乐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食盐D.过滤液体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B.糖类和蛋白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C.化肥和农药不可以不用,也不可以无限使用D.回收废弃塑料、废旧金属等可以节约资源4.VCD光盘上的光记录材料记录和储存信号的原理为:在激光照射下该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能发生某种改变,从而记录储存信号.碲(Te)的化合物是常用的VCD光记录材料中的一种,对于碲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碲是一种金属元素B.H2Te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H2Te中碲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TeO4中碲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物质可以用作保护气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D.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氮分子6.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导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该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只要有水,铁制品就会生锈A.A B.B C.C D.D7.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如下是物质甲、乙和反应Ⅰ、Ⅱ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和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H2OA.若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甲可以为有机化合物B.若反应Ⅱ属于中和反应,则甲、乙可以均为碱C.若反应Ⅰ、Ⅱ均属于复分解反应且甲属于盐,则乙可以为非金属氧化物D.若反Ⅰ、Ⅱ均属于置换反应且甲为金属单质,则乙可以是非金属单质8.现有80g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专题
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 NaOH、HClB.BaCl2、Na2CO3C.NaCl、Na2SO4D.CuSO4、KOH4.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KNO3B.NaClC.CuSO4D.Mg(OH)26.制作松花蛋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只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在鉴定某无色溶液的组成时,四位实验者得出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Na2CO3 NaCl HClB. NaOH KCl Ba(NO3)2C.AgNO3 NaCl HNO3D. H2SO4 NaOH FeCl38.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观察K2SO4溶液的颜色B.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C.向CuSO4溶液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D.加水稀释后CuSO4溶液颜色变浅9.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10.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Na2SO4BaCl2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NaOH BaCl2Na2SO4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13 盐和化肥课件
考点透视
一、新课标的要求: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是否发生。 二、考情分析: 1、考查情况:盐和化肥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化合物,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占着 重要的位置。所以本专题内容在中考命题中颇受命题人的青睐,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
二、盐的化学性质: 1、 某些盐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单质 (该金属一定要比盐溶液中的金属 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如:CuSO4+Fe=FeSO4+Cu(湿 法冶金的原理) 2、某些盐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如: BaCl2+H2SO4=BaSO4↓+2HCl(硫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有时生成的新酸不稳定,会 继续分解。如:CaCO3+2HCl=CaCl2+CO2↑+H2O(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水) 。 3、某些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如:Na2CO3+Ca (OH)2=CaCO3↓+2NaOH(可用于制氢氧化钠) 。 4、盐能与盐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如: CaCl2+Na2CO3=CaCO3↓+2NaCl。 △ Na2CO3+CO2↑+H2O。 5、某些盐受热分解(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如: 2NaHCO3 =====
2、考查形式:从近几年的中考题中不难发现,本专题内容大多以物质的用途、化学反应 的类型判定、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推断和鉴别、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方案的设 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等形式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 计算题。 3、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 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近年来,以生活、生产、实验为背景来考查是中考的一个趋势。 4、试题难度:试题的考查更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试题的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综 合性更强。且它们能发生的反应大部分都是复分解反应。上述因素都增加了试题的难 度。
3.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13年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3.2物质的变化&性质(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2置换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 或有 或有 ,则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2.非基本反应类型(特征反应)⑴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氧氧化,失氧还原;若是问剂,恰好相反。
)①氧化反应: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例如:S + O 2 =SO 2( 被氧化) 2CuO + C = 2Cu + CO 2↑ ( 被氧化)●氧化反应有两种: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酿酒等)一般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 ②③②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
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CuO + H 2 = Cu + H 2O ( 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⑵放热、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
有些反应能 热量(如碳等的燃烧,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等),有些反应 热量(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⑶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在所以的复分解反应中,中和反应优先发生,且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 会、易、难”等字眼。
如:⑴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⑵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重点疑点讨论1.仅通过下列现象就一定判断某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吗?判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A 、产生气体的变化B 、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C 、发光发热的变化 2.变化与性质有何区别和联系?3.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吗?哪些物质燃烧能产生火焰?4.燃烧、点燃、加热和自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吗?燃烧一定引起爆炸吗?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吗?6.CO 2 + Ca(OH)2 = CaCO 3 ↓+ H 2O 是复分解反应吗?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归类?(提示:CuO + CO = Cu + CO 2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7.“Cu+2AgCl=CuCl 2+2Ag”的反应是否正确?为什么?8.在金属动顺序表中氢排在铁的后面,为什么Fe 3O 4 +4H 2 = 3Fe+4H 2O 反应还能发生?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什么范围内使用?【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绝对精品)
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 (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2)、用途: 实验:取出一小匙熟石灰,观察它的颜色后,放入一 试管,再在试管中倒入水并振荡,熟石灰是否全部 溶解?
二.碱
(一).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 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电离通式:
碱=金属阳离子+ OH-
(三)、可溶性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变红色.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 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 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5.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
下图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 A )
(2006年广东揭阳)试管内壁附着的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 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 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 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 红色固体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11.BaCO3:_不___溶___
6.BaCl2:_溶_______ 8.Na2CO3:_溶______ 10.AgNO3:__溶_____ 12.Ma(OH)2:不___溶___
13.H2SO4:___溶____ 14.H3PO4:___溶_____
4、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Na2CO3
Fe3+ 不
溶 溶溶 -
Cu2+ 不
溶 溶溶 不
Ag+ ---
2022中考化学微专题13酸碱盐__图像分析精讲本课件
×100%=20%。
答: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
质量是多少? (4)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质量为 b。
H2SO4+2NaOH===Na2SO4+2H2O
80
142
60 g×20% b
80 142
=60
g×20% b
甲
乙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H__2S__O_4__; 过滤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3)设由 CuO 生成的 CuSO4 的质量为 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80 160
=8xg
x=16 g
跟踪训练1-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 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 g 10%的NaOH溶 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 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了8 g 10%的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7_.2__g__。
跟踪训练1-2 H2S和SO2两种气体溶于水都能形成相应的酸溶 液,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向一定量的H2S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SO2后所得溶液pH的变化,已知两者反应的方程式是:SO2+ 2H2S===3S↓+2H2O,请结合图表分析:
(1)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pH变化规律是 ___由__小__变__大__,__然__后__由__大__到__小_______________。
A
B
C
D
图2
此类题型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和格式,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同时,还要注 意以下几点: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 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 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 “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 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首页
【解析】甲和丁能反应生成气体,则甲和丁为硫酸和碳酸钾中的一种, 则氢氧化钠、硝酸钡为乙、丙中的一种;由图标信息可知,丙与其他物质
混合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丙为氢氧化钠,乙为硝酸钡;由于硫酸和碳酸钾
反应产生气体,又和硝酸钡反应产生沉淀,故甲为硫酸,丁为碳酸钾,故 选D 。
氯化银沉淀。
【答案】A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首页
7.(2011·娄底)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解析】 D.NaNO3溶液
A B C D KCl K2CO3 HCl NaNO3 - ↑ - - - - - - - ↓ - -
首页
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表示为:AB+CD―→AD+CB。
沉淀 析出。 气体 放出、有_____ 水 生成或有______ 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______ 2.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①盐+盐=新盐+新盐 ②盐+碱=新盐+新碱
③盐+酸=新盐+新酸
④酸+碱=盐+水 盐 +________ 水 ⑤酸+金属氧化物=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6.(2011· 盐城)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2 A.NH4 、Na 、Cl 、SO4
+ + - -
首页
)
2- B.H+、Na+、NO- 、 CO 3 3
- C.K+、Ba2+、OH-、SO2 4 - D.K+、Ag+、NO- 3 、 Cl
【解析】B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中钡 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中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
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 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学反应,回答问题: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
【解析】做除杂题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带入 新的杂质。用硫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会生成硫酸钠,生成了新杂质, 应该选择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答案】B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首页
9.(2011·日照)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
(2)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只有两种。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等。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Z 甲 乙 丙 丁 甲
沉淀 - 气体
首页
(2010·桂林)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
乙 沉淀
- 沉淀
- 沉淀,则该溶液含有 SO2 4
D.向某钠盐溶液加入稀盐酸后会产生 CO2 气体,则该溶液是 Na2CO3 溶液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首页
【解析】A.无色溶液使石蕊变蓝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就 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是盐溶液,故A错误;B.氯离子和
银离子生成的氯化银也不溶于硝酸,故B错误;C.加盐酸无现象,说明没
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解析】所有的钾盐都会溶于水,加入硫酸钾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 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所以原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加入硝酸银也出现了不溶 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氯化银沉淀,所以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即溶液 为氯化钡溶液。 【答案】A
“-”表示不反应或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 产生,分析表格不难发现,只有B项中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现象。 【答案】B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首页
8.(2011·滨州)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 )
物质 NaCl固体 NaCl溶液 KNO3溶液 N2 杂质 泥沙 Na2CO3 B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通过红热的铜丝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aCl2+Na2CO3===BaCO3↓+2NaCl。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首页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 子,如①中有 H 和 OH ,②中有 H 和 CO2 Cu2+和OH- ,④中有 3 ,③中有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2011·吉林)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
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的反 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
中都有_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NaOH(或Ba(OH)2) (填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首页
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首页
【解析】(1)②是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盐和碱的反应;(2)根据发 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沉淀(
难溶物或不溶物);(3)制取一种新碱要考虑K2CO3溶液与可溶性碱反应,并
且反应后生成的碳酸盐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故应填氢氧化钙[或Ca(OH)2 或氢氧化钡或Ba(OH)2]。
A×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位于铜的前面,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B×氢氧化镁是碱,稀盐酸是酸,二者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C×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3.(2011·南昌)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Cl → KNO3 B.Fe(NO3)2 →AgNO3 )
丙 - - -
丁 气体 沉淀 -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A、Ba(NO3)2、NaOH、H2SO4、K2CO3
)
B、H2SO4、K2CO3、Ba(NO3)2、NaOH
C、NaOH、Ba(NO3)2、H2SO4、K2CO3 D、H2SO4、Ba(NO3)2、NaOH、K2CO3
【答案】(1)碱 (2)沉淀(难溶物或不溶物) (3)氢氧化钙[或
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中考典例精析
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首页
实验中学的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训练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广州)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首页
)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解析】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成白色沉淀;氧化铁不溶于水也不
C.CaCl2、Na2CO3、AgNO3
B.BaCl2、Na2SO4、NaOH
D.K2SO4、NaNO3、NH4Cl
【解析】溶液为无色透明可以确定不能有带颜色的物质,A中FeCl3是 黄色的,CuSO4是蓝色的;B中BaCl2和Na2SO4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 共存,NaOH也不能和pH=1的酸性物质共存;C中CaCl2和Na2CO3可以反应生 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CaCl2和AgNO3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答案】D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b.生成物至少一种为沉淀、气体或水。 ④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首页
发生条件:a.盐必须可溶或微溶。
钾、钙、钠 b.金属单质除_________________ 。
强 c.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________ 。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二 复分解反应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训 练
10.(2012 中考预测题)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首页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色,则该溶液 是碱溶液 B.向某溶液滴加 BaCl2 试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