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资源创新是我国地方猪种保存和利用的重要途径——记我国近交系小型猪培育、利用20年

合集下载

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情况与对策

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情况与对策

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情况与对策【摘要】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一直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种质资源缺失、基因流失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遗传资源数据库、积极开展遗传资源的选择性繁育、加强遗传资源的宣传与推广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期望能够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以确保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畜禽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中强调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关键词】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数据库、选择性繁育、宣传、推广、期望、未来工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挑战、对策、展望、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安徽省是我国猪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包括黄山黑猪、宁国大耳猪、泾县水槽猪等。

这些地方品种猪具有优良的肉质、抗病性和适应性,对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商业养殖方式的普及,安徽省地方品种猪的遗传资源面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品种交叉繁育导致了遗传资源的流失和衰退。

加强对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的现状及其遗传特征,可以有效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促进地方品种猪的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的现状,分析遗传资源保护利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安徽省地方品种猪遗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增强其竞争力。

通过对猪遗传资源的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传承,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摘要: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曾在中国及世界猪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㊂本文基于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主要困境㊂关键词: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困境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黄瑞华李平华周波(南京农业大学养猪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江苏淮安223005)1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我国是世界上猪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且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对世界猪种改良﹑现代猪种培育与进一步改良发挥了积极作用[1-3]㊂17世纪末,中国广东猪和暹罗猪对英国当地土猪改良并先后育成小白猪﹑中白猪﹑大白猪[4],18 19世纪英国猪种﹑中国猪种与丹麦当地猪种杂交最终培育成长白猪[5],说明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对目前世界广泛使用的几大猪种的形成与进化发挥了积极作用㊂然而,地方猪遗传资源由于其生长速度慢﹑饲养期长﹑屠宰体重差异较大﹑饲料转化率低﹑瘦肉率低﹑脂肪较厚﹑毛色多样而难以加工等缺陷,难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经济生活方式,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屠宰加工与市场销售,或是消费者饮食取向,都难以形成竞争力,逐渐被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毛色相对整齐的外种猪所取代㊂应该说我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高度重视的,尤其是 十二五 以来制定出台‘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等系列法规及管理办法等,制定下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国家及各省市改选或组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公布国家级保种场(区﹚等,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笔者在此不作详述㊂对于地方猪种所处状况的分析,国内已有很多专家有所提及[6-8]㊂鉴于对地方猪及基于地方猪的培育猪种情有独钟,笔者二十余年来坚持与地方猪保种企业﹑育肥企业﹑销售企业接触,了解他们的运营﹑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了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实㊂与同行观点雷同部分,本文多未予列及,谨谈及自己最为担心的些许小事,希望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并研探出切实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对策㊂1.1保种成本逐年增加,地方猪资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及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不管是工业还是工业化的农业都存在一个人员﹑原材料﹑生产车间﹑产品﹑副产品相对集中化的特征㊂就养猪产业而言,原来的庭院式生产方式因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不论是原材料﹑还是产品或副产品都因总量小,生存空间没有压力﹑饲料资源就地取材﹑产品也就地消化﹑废弃物更是能够依靠自然界的自净与平衡功能真正转化为种植业的营养来源,所以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作用,可见当年的养殖模式尽管水平低下,但是能够与大自然和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关系㊂然而,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原先的庭院式养殖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㊂不完全是老百姓不愿意养,而是他们原先拥有的养殖环境由于农村城镇化而消失了,原先所住平房加小院加自留地的生存空间被 别墅 (因为农民离开了土地住进了高楼大厦﹚所代替;即使有的生存小环境没有改变,但周边竖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或一个个现代化工厂, 后来者居上 的近邻们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禁止这些老百姓继续养猪㊂这对地方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致命打击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到江阴申港镇调研,当地当时经济已经很发达,但仍有3万多头二花脸母猪分散饲养在各家各户;可现在不仅申港镇,在整个江阴已经找不到1头二花脸猪,二花脸猪这个拥有世界最高产纪录的我国特有的地方猪种也不得不让出原有阵地,退缩到可怜的几个保种场及唯一的保护区内了㊂现代集约化养殖环境下,由于集约化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土地资源,而中国发展到今天,土地资源已经严重稀缺,绝大多数原有地方猪资源保种场本来处于相当偏僻的地方,可现在周边多数已四通八达,本来可以就地循环的废弃物不得不成批量产出,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受限,很容易造成废弃物积压而破坏环境,因此很多原先较为偏僻的地段越来越不适宜养猪场生存㊂国内浦东白猪等几个地方猪种保种场面临不得不拆迁的尴尬局面就是一个例证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社会安定才是其首要任务,对于同样会影响社会安定的肉蛋奶供给问题,他们需要考虑的首先也不是资源保护与肉品档次,而是保障量的供给,而这似乎又可以通过外购方式实现短平快的方案解决㊂对于生产者而言,地方猪生长与生产习惯的特点,导致地方猪养殖企业单位占地面积养猪量显著低于外种猪,更由于其生长速度慢﹑饲料效率低﹑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低等原因,很多猪场逐渐压缩规模,不得不采取杂交甚至转成饲养外种猪的饲养模式㊂对于屠宰企业而言,由于地方猪体型大小差异较大不便机械化流程操作,屠宰率﹑瘦肉率低而脂肪率高,导致经营者不愿意收购这类肉猪,因而这类肉猪普遍不得不在条件相对落地后的小型定点屠宰点屠宰㊂对于消费者而言,尽管其也希望自己吃到优质安全的地方品牌猪肉,但他们很少体会地方猪生长期﹑瘦肉产量﹑饲料效率﹑母猪生产效率﹑整个生产效率等导致的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较长,只肯偶尔光顾一下比外种猪价格稍微高一点的销售点,而不肯长期接受这种消费方式㊂所有这些环节的问题都导致地方猪的相对竞争力下降㊂1.2运行模式整体单一,运行效果预期越来越模糊历史上由于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内到处散养着当地流行的地方猪种,尤其是当时没有推行人工授精,所以还相对应地散养着很多地方猪种的公猪㊂即使只有一个条件并不优越的地方猪保种场,其保种压力也不大,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到老百姓那里去换个血统,很少担心血缘近化问题㊂但当今的地方猪种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相当恶化,除了少数品种有2个以上保种场﹑保护区及相应的散养情况存在外,绝大多数品种已经只剩下1个保种场保着这个品种的地方猪,猪群规模相当小,有的猪场表面还有6个以上血统,但有的血统之间本身就有血缘关系;有的可能血统内近交系数已经很高,特别容易出现近交衰退现象㊂而周边已经没有猪场或老百姓饲养这些猪了㊂在这种情况下,猪场到哪里去换血呢?不能换血就必然出现近交衰退现象,这是地方猪能否保存下来面临的最大困境㊂地方猪遗传资源群体数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不但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些猪种仍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地方政府不重视资源保护的地方,其所拥有的地方猪资源已经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㊂1.3产业链各环节普遍脆弱,难以形成良性利益链国内很多地方猪种目前所处的状况是要么因当地经济较为发达,养殖业整体受到冲击,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瘦肉率低的地方猪种保种场只能压缩规模,基本处于被动保种境地;要么是经济条件本身就比较差,财政资金难以维持或支持相应地方品种的保护㊂不管是哪种情况,地方猪保种场相应的技术力量明显不如20世纪80 90年代,对地方猪保种的常规技术手段执行到位程度也远低于那个年代,相应技术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与系统性都可能打了大折扣㊂有的地方尽管在地方猪种保种基础上利用引入外血的技术手段培育了新的瘦肉型猪种,但由于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指标仍然比不过外种猪,仍然处于难以持久被市场接受的尴尬局面㊂绝大多数地方猪或基于地方猪基础上育成的瘦肉型猪种所在企业或地方政府等机构都试图开发其产业链,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规模较小﹑运行难度较大,即使真的从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所动作,但很少能够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相互之间脱节而不能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即使这些环节或多或少地启动了,由于体型差异较大﹑数量相对有限等原因导致大型屠宰企业难以接受这些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的商品猪进入流水线屠宰㊂生猪定点屠宰场多数是夜里12点到凌晨2点屠宰,缺乏冷链环节,读者可以想象猪自从放血之后其肉及其副产品发酵﹑酸化的过程,导致所谓的优质肉猪不一定能够以优质﹑安全的产业链运行,炎热的夏天更是如此㊂结果是绝大多数所谓的品牌猪都缺乏标准化的屠宰环节﹑缺乏福利化的宰前静养环节和致死环节,更缺乏胴体及副产品的冷链转运与销售环节,导致所谓的质量控制体系存在重大隐患,根本无法实现全程质量控制㊂2建议对策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被引起重视,地方猪或基于地方猪基础上培育的新品种或配套系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也尝试性地思考了一些对策,这里提出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㊂2.1多层次㊁多环节保种,防止种源丢失与杂化为了尽量让地方猪种不至于丢失,建议建设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保种场㊂对于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不但要设法建设至少1个国家级保种场,还建议至少建设1个省级备份场;对于没有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资源,建议至少建设1个省级保种场和1个市级备份场㊂同时整体进行‘畜牧法“基本知识的普及,各级财政将这些地方猪种的保种经费列入当地的财政预算,而不仅仅是通过项目形式予以资助,确保保种经费得以落实㊂同时完善相应的保种机制,从软硬件角度吸引人才,配备符合保种要求的技术力量,同时要完善不同级别的保种考核机制,对上述及上述未提及的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未来血统的更新,尽量避免近交系数的快速提高㊂2.2尽快完善细胞库保存与优质资源利用机制无论什么地方品种,在活体保种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加强国家级及省级猪遗传资源动态监测,提高种质资源预警能力,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细胞库,对重要﹑濒危的品种实施细胞库保存是保护好优质种猪资源的重要手段㊂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繁殖性能﹑肉质性能﹑耐粗饲性能﹑抗病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表观优势的资源的种质特征特性要进行系统监测,并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种质特性进行新品种或专门化品系的选育与开发利用㊂2.3着力建设特色品牌猪/肉产业联盟扶持产业链中猪源标准化和屠宰﹑运输与销售环节软硬件建设及监管工作,着力建设特色品牌猪/肉产业联盟㊂参考文献[1]Darwin C.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M].London,1868.[2]Jones GF.Genetic aspects of domestication,common breeds and their origin.In:Ruvinsky A and Rothschild M F. The genetics of the pig[M].CAB International,Oxon,UK,1998: 17-50.[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5]Clop A,Amills M,Noguera JL,et al.Estimating the frequency of Asian cytochrome b haplotypes in standard Euro-pean and local Spanish pig breeds[J].Genetics Selection and Evolution,2004,36(1):97-104.[6]于福清,王志刚.我国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J].养猪,2009(6):25-28.[7]彭中镇,刘榜,樊斌,等.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J].猪业科学,2006(4):32-36. [8]杨红杰,彭华,王林云.从我国猪肉消费趋势展望地方猪种发展前景[J].中国畜牧杂志,2014(16):6-10.。

浅谈地方猪种的保种与利用

浅谈地方猪种的保种与利用

04 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面 临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种质资源流失
缺乏科学合理的保种规划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外来品种的冲击, 地方猪种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种质资源 流失严重。
许多地方猪种的保种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 规划,导致保种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保种与利用的矛盾
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保护地方猪种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这 些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浅谈地方猪种的保种与利用
目 录
• 地方猪种概述 • 地方猪种的保种策略 • 地方猪种的利用 • 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
01 地方猪种概述
地方猪种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方猪种是指长期在特定地区内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具有独特遗传特性和经济 性状的猪种。
特点
地方猪种通常具有适应性强、耐 粗饲、肉质优良等特点,同时拥 有独特的遗传资源和育种潜力。
制定保种计划
1 2 3
确定保种目标
根据地方猪种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保 种目标,包括保护品种特性、提高生产性能等。
制定繁殖计划
根据保种目标,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包括配种、 产仔等环节,确保种猪血统的纯正和后代的优良 性。
定期更新种猪
定期对基地内的种猪进行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 及时更新核心群,保持种猪的优良遗传特性。
目前关于地方猪种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 全,难以对地方猪种的保护起到有效的法 律保障。
对策与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对地方猪种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保护意识。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种规划
根据地方猪种的分布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保种规划,确保保种工 作的有效开展。

浅析我国种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我国种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我国种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摘要提高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关键在于猪的质量。

突破育种界限,开展区域性联合育种,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良种猪资源,实现种猪质量的快速、可持续遗传改良。

关键词猪种资源;保护;利用1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良种猪,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例逐渐取代了地方猪种,占据了世界养猪生产的主导地位。

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饲养的只是少数生产性能与经济价值高的猪种及其杂交组合。

如采用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等配套生产商品猪的模式,其他品种只有少量的饲养。

对于发展中国家,虽有较丰富的猪种资源,由于盲目引进外来品种杂交和保种措施不当,造成地方猪种的退化和数量的锐减。

总之,世界性的猪种资源危机已成为严峻的现实。

我国猪种资源的多样性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创造性成果,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很重视地方猪种的保护工作,几乎每个地方猪种都设有国家或省、县级保种场,因此除少数猪种濒临灭绝外,绝大多数基本上保存下来了。

由于经济与财力的不足,保种工作仍有很多不足。

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保种目标和保种经费,限制了猪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深入开展。

1.1保种的重要性地方猪种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的遗传资源,使之免遭混杂和灭绝,其实质就是保全现有的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

遗传多样性保护就是管理和利用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它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存、维持、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的积极措施。

经过高度选育的几个瘦肉型优良猪种是现代养猪业的基础,但对大多数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猪种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提高,对资源多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会改变人们对猪肉产品的需求,进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

例如,过去备受欢迎的脂肪型猪,己被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瘦肉型猪种及其杂交配套系所取代,其销售价格也随瘦肉量的多少而变化。

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附件:荣昌猪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动物遗传资源是遗传改良育成新品种和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材料,是开展对外遗传资源交流的资本,是适应将来人们对畜产品需求变化的原始物质基础。

因此,有计划地保存现有畜禽品种资源免遭混杂和灭绝,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强调培育高产的“专门化品种(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品种资源的保存,造成品种单一,基因贫乏,难以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因此,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0年和1983年在罗马召开了“家畜遗传资源保存与管理技术咨询会”和“家畜遗传资源保存及管理专家小组会”,讨论、分析世界家畜遗传资源的现状,提出如何改进保存和管理家畜遗传资源的方法。

我国是一个畜禽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志》的各类畜禽品种有260个,这是祖国的宝贵财富,应倍加珍惜和爱护。

建国以来,在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各地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如何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没有全面的计划,对保护资源重视不够、政策措施不力,导致不少品种数量减少,品质下降,有的频临灭绝。

为此,农业部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于1984年11月在安徽召开了“全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学术研讨会”,1985年农业部将荣昌猪、太湖猪、东北民猪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

1996年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2000年5月将荣昌猪、太湖猪、民猪等20个地方猪种立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荣昌猪是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著名优良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配合力好的特点,其肉质和鬃质特性属世界一流,其毛色特征世界独一无二,各项生产性能在地方猪种中名列前茅,与其他猪种杂交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种后代肉质仍十分优良。

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仅主产区荣昌县每年外调杂交商品猪200余万头,受到广泛欢迎。

诚然,引进外来瘦肉型猪良种与荣昌猪开展广泛的经济杂交,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

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

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来源:彭中镇等(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发布时间:2007-02-26 浏览次数:2487 下载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并经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12月29日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畜牧法》中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紧随“总则”安排在第二章,运用法律手段就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作出了全面规定。

随后的第三章也涉及到一些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关的内容。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去贯彻执行。

为此,本文就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活体保护以及开发利用中的某些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并提出若干建议,供行政主管部门及同行参考。

1 成绩斐然我国地方猪的保种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数次猪品种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资源的基本情况,开始解决“同(品)种异名”问题;出版《中国猪品种志》及各地品种志;开展了地方猪种质特性与遗传距离研究;进行了保种理论与方法的讨论与探索;召开多次保种利用学术与工作会议;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国家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等遗传资源基因库;制订了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发布了《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始将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增加了保种的经费投入;建立了若干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抢救了一批濒危和濒临灭绝的珍稀品种;遗传资源的评估研究也有一定成绩。

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重要进展;资源创新方面的尝试在积极进行。

地方猪遗传资源作为育种素材对一些新品种(品系)的育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为杂交亲本所开展的杂交利用和配套系培育以及地方猪资源产品的开发,为繁荣市场、促进养猪业的增产增效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猪配套系选育及地方猪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猪配套系选育及地方猪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22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与引入猪种杂交培 育新品种或配套系,实现两种资源的优势互 补,也是我国猪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方向 太湖猪、黄淮海黑猪、荣昌猪、乌金猪、 撒坝猪、海南猪、湘西黑猪、民猪、清平 猪、藏猪等,有的已通过审定,有的正在 培育
23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杂种优势
➢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
根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 源状况》介绍,我国已认定的地方猪种 有72个,其中34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 源保护品种
9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 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20
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
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结合 在有选择的重点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技术 和设备的同时,加强新品种/系的培育, 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根据市 场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 的品种改良
21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对地方猪种资源进行分类,逐步形成以保护 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制定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培育计划,有 条件的地方要着手进行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从长远来看,可 以发展成真正的以中国地方猪种血统为主 的新品种
系目标清晰,避免选育的纯系和生产的 商品肉猪不一致) 育种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4
配套系猪的优点
➢群体整齐 ➢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 胴体品质好
➢品系选育、多系配套、健康养殖、食品安 全是世界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5
➢PIC、Sehgers和Topigs等,均采用多系配 套组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都很高,尤其 适合于规模化饲养,并且随着生产和市场的 变化,不断推出新的配套组合,实现了对资 源利用的最佳配置

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

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

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培育与创新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猪肉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具有适应当地环境、抗逆性强、生长性能稳定等特点,对于提高猪肉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猪肉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介绍、培育方法与技术创新以及创新利用策略与实践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为我国猪肉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猪种质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2. 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介绍:详细介绍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特点、分类和分布,为后续内容提供基础。

3. 培育方法与技术创新:探讨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培育方法和技术创新,在提高猪的品质和适应力方面做出贡献。

4. 创新利用策略与实践:介绍如何利用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进行创新利用,包括在养殖、育种和营养方面的实践经验。

5.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展望未来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6. 推广应用: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促进地方优质抗逆猪种质资源的应用和开发。

7. 可持续发展建议:提出关于如何实现地方猪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促使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优质抗逆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培育与创新利用。

通过对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介绍,培育方法与技术创新的探讨,以及创新利用策略与实践的讨论,旨在促进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地方猪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推动地方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也将总结展望当前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的现状,提出推广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议,为地方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

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

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王立贤 程笃学 赵克斌 苏振环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猪种资源,拥有令世界各国无不艳羡的育种素材,面对资源竞争、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优质种质资源,如何使我国养猪业冲出引种再引种的怪圈,如何使我国的地方猪种真正走向世界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当代育种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什么必须充分利用和如何创新利用等问题作一综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各位同行对地方猪种的共同关注。

1我国养猪业的基本现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004年全国生猪存栏4.82亿头,出栏商品猪6.18亿头,猪肉产量4701.6万吨;我国又是一个猪种资源富国,盛志廉等(1999)预计,中国地方猪种(类群)应当不下400个。

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2004版),我国现有猪种遗传资源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但我国并不是一个养猪强国,在诸多骄人数据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令我国育种学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太湖猪以其优良的种质特性被业界称为“国宝”,但随着近年来法、英等国的相继引进和其在遗传特性与利用等层面上的系统研究和巨大投入,研究水平和进度已领先于我国;猪育种素材极为丰富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可我们非但没有自己的优质种猪国际品牌,反而在养猪生产中所使用的当家品种多是国外现代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每年都需花大量外汇(超过1亿美元)从国外引进良种。

据中国种猪信息网跟踪统计,仅2005年我国就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引入种猪2859头。

而且由于缺乏保护与利用观念,我国自己不少优良地方猪种资源都被外国人拿去做了遗传材料,“混血”改良后再重新用来抢占中国市场,如PIC配套系的母系中就有梅山猪血统;此外,我国地方猪种还先后经历了50年代开展的大规模“杂交改良”运动和80年代以来以大白等引入猪种为终端父本的瘦肉型经济杂交两次冲击,在创造了可资一时之用的杂交优势和育成一些欧美猪血统为主的新品种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血缘不清的杂种。

猪粮安天下 求索勇争先——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刘娣及其团队

猪粮安天下 求索勇争先——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刘娣及其团队

事 民猪研 究 的人 员和相关 企业组 成团 得民猪全 基因组序 列及SNP分析基 础 和 博 士 后 。与企 业 联 合 创 立 了 “巴 民一
队 ,多年坚持,全 力攻关 ,其 “民猪优异 上 ,首次 在分 子水平上揭示了民猪的起 号” “雪猪”等 六大著名商 标品牌 ,技
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 源与进 化;二是 建立了适合 民猪的扩繁 术支持百余家养殖场 ,取得了较好 的经 化 ”项 目荣 获 了201721 ̄:度 国家科 学技 技术 ,研发了民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和精 济效 益 ,同时对民猪的保护和利 用,产
传 多样性 ,种 质资源特 性 ,保 护、杂交 力 。解 决 了一 个 又 一 个 难 题 。获 得 了一 化管理体 系和产业化信息平台。获发明
利用及配 套生产技 术等 方面进行 系统 项 又一项的突破 ……
专利23件,知识 产权81件 ,著作 7部 ,
研究和产业化推动,取得了可喜成绩。
用好中国地方猪种资源 ,黑龙江省农科 民猪 国家级保种场基础上 ,又建 立了民 了克 隆猪窝 产仔 数 纪录 ;三是 采 用三
院副 院长刘 娣及 其团队承 接了猪界老 猪核心群 、创 新实验站 ,并与企业合作 元杂交育成 了新品种 、新品 系 ,被 农 业
前辈 的重托 ,坚守攻 关 ,以东北地 区唯 建 立 了多 个 民猪 产 业 技 术 试 验 示 范 基 部列为主导和主推品种,并筛选 出受产
一 的国家级保护猪种—— 民猪为重点, 地 ,同时与吉林省 农科 院联合 ,带动东 业、市场欢迎 的 “巴民”组合 ;四是 研发
对 其 起 源 进 化 ,基 因组 和 功 能 基 因 ,遗 北农大等单位 的多位专家,经过 艰辛努 和 集 成 了养殖 配 套 生 产 技 术 体 系 、规 范

我国小型猪的培育及利用现状

我国小型猪的培育及利用现状

实践Practice94最近20年, 猪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

一方面是由于应用犬、猴等动物受到社会的压力和伦理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猪与人类在解剖和功能方面相似性的认识。

猪在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和对致动脉粥样硬化食物的反应方面与人类高度一致,使其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一般心血管系统研究的通用标准模型。

猪的胃肠道虽然在解剖上与人类有一些显著的差别,但是,它们的消化生理过程却与人类十分相似,使之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很有价值的模型。

猪的泌尿系统与人类在很多方面相似,尤其在肾脏的解剖和功能方面几乎是人类的复制品。

猪也是皮肤和整形外科手术的标准模型,而且已经建立了经皮给药的毒理学模型。

基于肝脏、胰腺、肾脏和心脏在解剖和生理上与人类的相似性,猪已成为异种器官移植手术供体器官最有希望的来源。

由于猪在上述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探讨将之应用于其他器官系统的研究。

与此同时,应用猪的外科技术、麻醉、饲养管理和操作技术也得以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猪的实验应用变得比较便利,也促进了研究者在应用猪的研究中更加符合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原则。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就开始了小型猪的培育开发研究,推出明尼苏达小型猪,至20世纪80年代又培育出更小的米尔它微型猪。

随后,德国、日本、原苏联等国先后培育了尤卡坦、哥廷根、西伯利亚等10多个小型猪品种、品系。

我国小型猪的培育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开发小型猪资源,开展了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的研究工作, 目前已初步培育出几个品系,有些品系仍在纯化培育过程中。

所有的家猪、小型猪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野猪在分类上都隶属于猪属,它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外观、行为和体型大小方面。

在医学研究中,家猪也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在慢性实验研究中,家猪的快速生长成为问题,而小型猪却具有明显的优势。

家猪在6月龄时体重超过100kg很常见,对于小型猪的体重范围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从发表的文献看,6月龄体重大多处于12~45kg范围内。

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14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全国畜牧总站策划|采编部执行|王旭 尹亚斌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威胁,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2019年6月中旬,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下发了《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实施方案》,全国26个项目承担单位围绕41个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开展保护工作,22个省市区5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协助配合。

本期特别关注,我们将选出部分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进展情况,以期对丰富地方猪品种保护手段、完善遗传资源保种体系提供参考。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畜牧业)(漫画│青菜)15非洲猪瘟持续蔓延,让濒危的莆田黑猪和槐猪等地方猪品种再遇危机。

为应对非洲猪瘟感染风险,福建农林大学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团队成员亲临地方猪保种场,指导开展猪遗传材料的采取与收集工作。

一、非洲猪瘟传及我国,影响生猪全产业链2019年8月上半月,非洲猪瘟在东欧暴发,使得整个欧洲受疫情影响,短短15天内损失了161138头猪,其中仅保加利亚就损失了126169头猪。

与此同时,中国发生5起,其中东北地区3起。

目前,随着全国各地有多起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影响了多个省、市、自治区。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猪传染病,对猪有致命性,其特征是高热(40~42℃)、烈性出血、病程短、死亡率极高。

ASF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由于疫区生猪的扑杀及大量生猪被限制调运,造成短期内猪肉市场的供需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生猪全产业链。

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对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潜在威胁,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出“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对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有机农业观点审视中国地方猪种保存与利用

以有机农业观点审视中国地方猪种保存与利用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
IFOAM制定的有机农业基本标准
1. 前提条件:凡属于IFOAM的成员单位(生产者和农 场)生产的产品才允许使用“ORGANIC”(有机)标 签
2. 基本标准内容参见《有机畜产的发展》一文(17项) 3. 所有应用的方法和技术都应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原则,
强调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制剂(化肥、杀虫剂、合成激素、 促生长剂、防腐剂、开胃药、合成饲料添加剂等) 4. 从不是有机产品转变到申请—检测—批准为合格的有 机产品必须设定转换期,由颁证机构规定转换期时间长 短(一年、二年或更长)。在转换期间考核和评估内容: 轮作制度、饲料生产和品质管理、饲养制度、肥料政策 和管理制度、环境评估、品种选择、病虫害管理、动物 福利等等。
展的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标,又分别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子目标
有机农业运动的组织结构
国内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
于2001年8月29日成立,负责对有机产品的认证、 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工作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是 我国早加入IFOAM成为会员单位的机构,其发布的 《OFDC有机认证标准》(2003年版)于2003年4 月通过了IFOAM的认可,标志着该标准已与国际接 轨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 缩写COFCC)是国家 认监委批准设立的首家有机食品机构
实践证明IFOAM具有权威性、创新性、预见性
有机农业运动的组织结构
IFOAM(2005-2008)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1. 构建全球有机农业运动的平台 2. 发展、传播与维护有机农业的原则(生态学、健
康、人与自然和谐完美、人文关怀) 3. 倡导与促进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广 4. 促进有机产品市场的开发 5. 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确保拥有充足的可持续发

中国主要地方猪种质特性的

中国主要地方猪种质特性的

02
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研究
地方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丰富
中国地方猪种质资源具有丰富 的遗传多样性,包括体型、毛 色、繁殖性能、抗病性能等多
个方面。
地理分布广泛
不同地区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在遗 传上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驯 化历史密切相关。
保护与利用价值高
地方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 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对于培育 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01
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群 体遗传结构研究
通过群体遗传学研究,解析地方猪种 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包括遗传多 样性和遗传变异等,为地方猪种质资 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02
地方猪种质资源的进 化历史研究
通过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地方猪种 质资源的进化历史和演化过程,为地 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依据。
在重点保护品种的原产地 和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种场
,确保种质资源的遗传完整性。
加强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展种质资源研究
加大对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其优良基因和特 性,为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促进产业化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对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开发力度,推动产业化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
地方猪种质资源的抗病性
抗逆性强
中国地方猪种质资源具有较广 泛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 气候、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条
件。
抗病性能各异
不同地方猪种质资源对抗病性 能的遗传基础和表现存在差异 ,包括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
抗病基因的分布等。
筛选与利用
对抗病性能优异的地方猪种质 资源进行筛选和利用,有助于 培育抗病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解析家猪遗传的“中国基因”——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

解析家猪遗传的“中国基因”——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

解析家猪遗传的“中国基因”——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9年第5期“猪粮安天下、良种筑基石”,养猪生产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种是决定养猪业发展的基石,种猪的种业安全已成为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

黄路生自1995 年获俄罗斯正博士学位回国后,主持构建了国内领先的种猪遗传改良研究条件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支在种猪遗传育种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系统、深入和创新性的重大成果,相关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种猪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扎根老区、攻坚克难,创建国际领先科研平台黄路生1995 年获俄罗斯正博士学位回国后,以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二级学科为基础,1999年牵头创建了江西省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相继建设成为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科学技术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后获批为科学技术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共建的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家猪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生猪产业和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基地。

围绕种猪遗传改良这一总体目标、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国际发展的前沿动态,1996 年以来,黄路生带领科研团队行程47 万公里,建立了全国最完善的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 库;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收集了几乎全球著名猪种资源,扩展成为全球最完善的家猪/ 野猪种质资源基因组DNA 库;2000 年以来,累计耗时7 年,建设完成了猪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定位资源家系;2006 年以来,构建的全球唯一的家猪嵌合家系群体已进入第九世代;二花脸、莱芜猪、巴马香猪、大规模杜长大商品猪实验群体等,这些全国共享的创新研究材料平台,为开展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及高效精准育种技术创建奠定了扎实的材料基础。

平台建设推动了学科发展。

2003 年,以黄路生为学科带头人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单位的突破;2006 年,该学科获批为江西省重点学科;2007 年,被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2008 年,批准为江西省首批“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10 年,以动物遗传育种为主要支撑的畜牧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 年,畜牧学科获批为江西省“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畜牧学科对应的动物科学专业也于2012 年起在江西省开展一本招生,带动了江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科群的发展,提升了畜牧学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中国地方良种猪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中国地方良种猪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中国地方良种猪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曹胜炎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2(000)006
【摘要】针对当前畜牧业中突出的中国地方良种猪遗传资源的保存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1、猪遗传资源保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世界猪遗传资源的保存概况;3、中国猪遗传资源保存工作简况;4、猪遗传资源保存的原理及其应用;5、中国猪遗传资源的评估;6、中国猪遗传资源保存中的一些问题;7、如何建立猪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繁育体系。

着重指出对保种概念必须重新认识。

还提出了确定保种对象可应用'层析分析法';建议使用'两个结合'即传统保种与系统保种相结合、保种与商品猪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种。

同时必须将保种体系贯穿到商品猪生产繁育体系中去,以建立保种与利用并举的优化繁育体系。

【总页数】1页(P34)
【作者】曹胜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2
【相关文献】
1.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模型与方案 [J], 张志武;盛志廉
2.对我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的建议 [J], 何远清
3.遗传资源创新是我国地方猪种保存和利用的重要途径——记我国近交系小型猪培育、利用20年 [J], 冯书堂
4.关于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思考 [J], 王彩莲;刘孟洲
5.对我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的建议 [J], 何远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科的发展,养猪行业从传统的表型数量遗传育种向分子标记,基因组选择育种方向发展,本文就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遗传育种进行比较,同时就分子遗传标记育种在猪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猪遗传育种常规技术育种技术在现代化养猪企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里通俗的说法是一种二病三营养,简要的说出了育种在养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养猪行业是以洋三元为主,即杜洛克公猪配长白和大白杂交的母畜后代。

传统的育种目标经历了从脂肪型到瘦肉型的转变,从纯种培育到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培育的转变。

育种目标考虑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提高种群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二是如何最大可能地实现这些遗传潜力。

从降低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商业角度考虑,目前猪育种的主要目标仍是提高生长速度、繁殖性能、产肉量及适应性。

常规的育种技术手段主要是按照数量遗传理论来进行的。

通过后裔测定,对种猪个体生产性能的测定,其中包括了体尺、生殖性状、背膘厚、生长速度以及料肉比等,结合血缘关系,按照BULP方法进行遗传育种的估计,结合综合指数的高低进行优秀个体种猪的选留。

这种育种方法在配套系及专门化品系的培育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方面时代间隔较长,遗传进展慢,另外一方面对那些遗传力低的性状选育效果不理想。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给传统的猪育种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2、目前新的育种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人基因组测序结束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和体细胞克隆为标志,已经向人类展示了生物技术的魅力,对猪遗传育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在育种目标、选择性状、遗传评估方法和整个繁育体系方面,能够更加高效率地按照人类意志定向改变猪生产类型、提高生产效率。

从20世纪90年代起,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迅速发展,2000年人类基因组框架图构建完成,大大带动了猪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

加强地方猪种保护利用提高生猪产业竞争优势

加强地方猪种保护利用提高生猪产业竞争优势

浙江畜牧兽医2021年第1期收稿日期:2020 08 29加强地方猪种保护利用提高生猪产业竞争优势刘国信(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山西阳城048100)中图分类号:S8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1)01-0015-002 地方猪种是我国家畜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新品种、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遭到重创,导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猪价肉价持续暴涨,已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对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保障与稳定市场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1 地方猪种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积极成效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也是对猪驯化、饲养最早的国家,地方猪种经过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选育,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优势。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我国共有地方猪种8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地方猪种是我国商品猪生产的当家品种,是生猪生产和育种的宝贵素材。

科学研究表明,与外来品种相比,我国地方猪种普遍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美等特性,有的还具有耐近交等特异性状。

这些资源禀赋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当然,我国地方猪种也存在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胴体瘦肉率低等不足,是今后开发利用中进行改良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1.1 完成了全国猪种资源调查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地方猪种分布、数量和保护利用的最新状况,掌握了大量地方猪种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对今后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1.2 编制了地方猪种的保种方案 按照“分级管理、重点保护”的原则,将34个地方猪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制订了有针对性的保种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 传 资源创新 是 我 国地 方猪种 保 存和 利 用 的 重 要 途 径

记 我 国近 交系 小 型 猪培育
冯 书堂


利用 2 0 年
10 0 1 9 3
( 中国 农 业 科学 院 北 京 畜 牧 兽 医 研 究所 北 京
)
近 交 系 实 验 动 物 基 因 高 度纯 合

能 象 物 理 学 研 究 中的 精

为培 育 近
育 目标
1
有 着 重 要 的 现 实和 历 史 意 义

交 系 猪 实 现 资 源 创 新 奠 定 了基 础
雨 产 地 山 区 寻 找 的 困苦

20
年来


经 历 了研 究 者 冒

开 阔视 野
奋 力探 索

实 现 小 型 猪遗 传资 源 的
年研 究者 在西 德学 习时
g e
n
” ,
白 云 山机 场 托 运 的 磨 难

19 8 7
年就 成 立 了 以 冯 书
息 中心 查 新
系小型 猪

2009
)

利 用 我 国 小 型 猪遗 传 资 源 创 新 培 育 近 交

初 步制 定 了培 育 研 究 技

近 交 系 猪培 育 成 功 作为 人 类

替难 者
” ,
将 会有 力
术路线 培育


①采用

仔母配




全同胞配



目前 已组 建 W Z S P 近 交 繁 育群

三 个家 系基 础母 猪群

现 了我 国 地 方 小 型 猪 品 种 资 源 十 分 丰富 据 不 完 全统 计 有 六 七种



公 猪 20 头

F 20
近 交 系数 高达 0 9 86


培育的近交

例如

香猪

五 指 山猪

滇南小 耳 猪

屡 配 不孕

创新
我 国改 革开 放 初期

的 困惑
19 8 3

卧 息 猪 圈等待产仔 的艰 辛

近 交带来






不 良影 响 的 焦 虑 发 展的无奈

因 保 种 负债 累 累


惨淡经 营

而 限 制 自我
幸 参 观 西 德哥 廷 根 小 型 猪 (G o t t e n 中心

M in ie t u


品 种 更 具 有体 型 小 品 种从 宏观 体色 不同
2 2

遗传稳定等优势
培 育的新品 系与原始
广 东 省 畜 牧 研 究 所 王 正 研 究 员等十 七 人 参加 的 考 察 报 告 )


体 型 到 微 观 等 位 基 因的 多 态性 已 有 本 质 的
资料和 定点观 测数据 上 分 析



肉质好

没 有 养 公 猪 习惯

近 亲繁殖

产量 极低


引进


定期 舍外运 动等综 合措 施
最大 限 度的 提 高近 交速 度

大 体 型 肉用 品 种 杂 交 改 良
灭 猪种

换种
而 造成 的

为挽 救 这


合作 猪

藏猪
系 较 之 原 始 种 猪 群 具 有性 情 温 顺
遗传背 景清楚

基 因高 度



五 指 山小 型 猪 (W Z S P ) 就是 其 中
例 但 已濒 临 灭 绝 ( 见


纯合

体 色 为 黑 白花


体型 和毛 色
致 等特 点


较 之 国 内外
19 8 7

7
月原 中 国 农 业 科学 院 畜牧 研 究 所 冯 维 奇 研 究 员

34


但 因大 型 动物 繁 育 生 理 等诸 多 方 面 与 小 型 动
需 开 展 大量 的研 究 工 作
至 今 国 内外 未 见 成 功 报 道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科 技 信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畜牧 研 究 所 原 在
堂 助 理 研 究 员为首 的 小 型 猪课 题 组

等近 交

实验 化
地 推 动 生 命科学 尤 其 是 人 类 医 学
发展

异 种 器 官移 植 应 用 研 究 的
② 近 交 鉴 定研 究

③ 遗 传 稳 定性
矮 小性 以 及 与 人 类

因此


利 用 我 国小 型 猪 遗 传 资 源 创 新 实 现 近 交 系 猪培

近似性研究
④品系

品 种 间鉴 定 方 法 等 研 究 等
r e
P ig

) 育种
历经 十
更 主要 的 是部


所领导 重视

成 功 自信 的
了 解到 该 品 种 是 通 过

三 品系
一 一
杂 交等措施

喜 悦 和 责任
2
2


多 年 培 育 而 成 的 遗 传资 源 创 新 到 多个国家和地 区

哥廷根小型 猪
并 已销售

近 交 系 小 型 猪 遗传资 源 创 新 取 得 的 成 就

W Z S P 的小 型 化特征


遗传稳


定性要远远 好于 西 德哥 廷 根 小 型 猪
W ZSP
具 有 较 好 的应 用 前 景

建 立 近 交 系 培 育技 术方 法

[2]

授权发 明专利
采用

素称

老鼠猪
"
l。

原 产我 国 海 南 省 中南 部 山 区

( ZL 0 2 14 9 0 3 0 9 )


偏 差 极 小 的 实验 结 果
为满 足 人 类 生

的繁殖
生 长 发 育性 能 观 察

对 其 种 质特性


有 何开 发 应 用

国 际 上 已 培 育 出近 交 系 小 鼠 3 8 8 个

价值

时 还 很 难 说 清 将 其 培 育成 为 理 想 的 近 交 系 实 验 动物

交 系家 免 物不同
上 世 纪 6 0 年 代 存栏 10 万 头

70
年 代存栏

600


80
年 代初

利 用 同窝的 l 公 1 母 W ZS P 为 系祖 全 同胞 交 配



仔配母


仅 发 现 纯种 10 余 头

如此迅速濒临灭 绝

主 要 原 因是 其 体 型


结 合分子 遗 传标记


诱导 发情
提 高营 养 水
1
大 量 应 用 于 人 类 多种 疾 病 动 物 模 型



2
头 猪 建 立 近 交 系群 体
( C1 1 0 1 0 0 1 )

确立 为国家第

批畜
是 产生 了引种 回 国开 发应 用的念头


但 由于 种 种 原 因 未 能 实

禽 遗传 保 种 场
230
在此 期 间

国 内 经 历 了大 规 模 的 家 畜 品 种 资 源 调 查

培 育的近 交 系
1 公 l

就 是 从 原 产地 定 点观 察 后


仅 存 留的 同窝的

密 仪 器 和 化 学 反 应 中的 分 析纯 试 剂 那 样
科学研 究提供 灵敏 的 命 科学 研 究 的 需 求


为生物 医学 及 生 命

母 近 交繁育而 成的

当时 对 该 品 系 的 研 究 仅 限 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