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习题课三(第7-8章典型题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习题课说课稿

习题课说课稿

习题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将要讲解的是《数学习题解析》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数学中的常见问题和解题方法,将通过解析一些典型问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学中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典型问题的解析,引导学生掌握数学中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运用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做好铺垫。

2. 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内容,逐一解析不同的数学问题,并介绍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讲解的同时,尽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并互相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应用通过提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等。

五、说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解析典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中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标题:习题课说课稿内容:1. 教材解析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难点4. 教学过程5. 教学方法七、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第18讲——习题课二(第5-6章典型题分析讲解)

第18讲——习题课二(第5-6章典型题分析讲解)
据Cache容量为2K=211字,得Cache字地址11 位。根据块长为4,且访存地址为字地址,得字块内地 址为2位,即b=2,且Cache共有211/4=29块,即c=9。 根据256K=218字,得主存字地址为18位。 (1)Cache中可装入512块数据。 (2)在直接映射方式下主存字块标记为18-11=7。主 存地址格式如下:
4.28 主存容量为256K字,Cache容量为2K字,块长为4。 (1)设计Cache地址格式,其中可装入多少块数据? (2)在直接映射方式下,设计主存地址格式。 (3)在四路组相联映射方式下,设计主存地址格式。 (4)在全相联映射方式下,设计主存地址格式。 (5)若存储字长为32位,存储器按字节寻址,写出上述 三种映射方式下主存的地址格式。
4.16 设CPU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 作访存控制信号,R/#W作读写命令信号。现有8片 8K×8位的RAM芯片与CPU相连,试回答:(4)根据( 1)的连接图,若出现地址线A13与CPU断线,并搭接到 高电平上,将出现什么后果?
解:(4)如果地址线A13与CPU断线,并搭接到 高电平上,将会出现A13恒为“1”的情况。此时存 储器只能寻址A13=1的地址空间(奇数片),A13=0 的另一半地址空间(偶数片)将永远访问不到。若 对A13=0的地址空间(偶数片)进行访问,只能错 误地访问到A13=1的对应空间(奇数片)中去。
6.2 已知X=0.a1a2a3a4a5a6(ai为0或1), 讨论下列几种情况时ai各取何值。 (1)X > 1/2; (2)X ≥ 1/8; (3)1/4 ≥ X >1/16
解:(1)若要X > 1/2,只要a1=1,a2-a6不全为 0即可(a2 or a3 or a4 or a5 or a6=1); (2)若要X ≥ 1/8,只要a1-a3不全为0即可( a1 or a2 or a3 =1),a4-a6可任取0或1; (3)若要1/4 ≥ X > 1/16,只要a1=0,a2可任 取 0或 1; 当a2=0时,若a3=0,则必须a4=1,且a5、 a6不全为0(a5 ora6=1); 若a3=1,则a4-a6可任取0或1; 当a2=1,则a3-a6均取0。

第一章行列式习题课

第一章行列式习题课

0
1.3.用定义计算行列式Dn
0
0 a1
0 a2 0
an 0 0

Dn
(1)
n
ai
i 1
排列 n(n 1)(n 2)21 的逆序数 n(n 1) .
2
n(n1) n
所以Dn (1) 2
ai
i1
5x 1 2 3 24.设f (x) 2 1 x 3 ,求f (x)中x3与x4的系数
[a (n 1)b]
0 0 0 ab
[a (n 1)b](a b)n1.
x a aa
b x aa
例4、4: 求Dn b b x a .
b b bx
解 若a b,由例3知Dn [ x (n 1)a]( x a)n1;若a b,则有
(x a) a 0 a 0 a 0 a
2x x 1 2
1 f (x)
x 1 1 中 x4 与 x3 的系数.
3 2x 1
1 11 x
解I (用行列式的定义求解)由行列式的定义及 f (x)的性质知,只有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相乘才出现 x4,且这一项带正号,为2x2,故f (x) 中 x4 的系数为2. 同理,含 x3 的项也只有一项,为x 1 x x x3, 而且列标所构成的排列为2 1 3 4,逆序数为1.故 f(x)中 x3 的系数为-1.
2.行列式的定义
设有n2个数aij (i, j 1,2,, n),称
a11 a12 a1n
D
a21
a22
a2n
an1 an2 ann
为n阶行列式,表示数值
(1) ( p1p2pn )a1p1 a2 p2 anpn
其中p1 p2 pn为自然数1,2,,n的一个排列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精细讲义第7讲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解析)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精细讲义第7讲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解析)

第7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一.受力分析1.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等),最后分析已知力.3.受力分析的四种方法4.受力分析的三个常用判据(1)条件判据:不同性质的力产生条件不同,进行受力分析时最基本的判据是根据其产生条件。

(2)效果判据:有时候是否满足某力产生的条件是很难判定的,可先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力。

(3)特征判据: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判定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来判定该力是否存在。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 合=0或者⎩⎪⎨⎪⎧Fx 合=0Fy 合=03.平衡条件的几条重要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典例1】如图所示,一小车的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a ,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球在a 、b 两点处一定都受到支持力B .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一定不受支持力C .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D .球在a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也不一定受到支持力【典例2】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2 B .32C.22D.52【典例3】体操运动员静止悬挂在单杠上,当两只手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关于运动员手臂受到的拉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无法确定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3.研究对象选取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2)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3)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典例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在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典例2】如图所示,用轻杆拴接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物体,它们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关于a、b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受三个力作用,b受四个力作用B.a受四个力作用,b受三个力作用C.a、b均受三个力作用D.a、b均受四个力作用【典例3】(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一定受到4个力B .B 可能受到4个力C .B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考点二 共点力的静态平衡问题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常用的4种方法考向1: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典例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mgtan θB .F =mgt an θC .F N =mgtan θD .F N =mg tan θ考向2: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多体平衡问题中的应用【典例2】质量为m 的四只完全相同的足球叠成两层放在水平面上,底层三只足球刚好接触成三角形,上层一只足球放在底层三只足球的正上面,系统保持静止.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底层每个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为mgB .底层每个足球之间的弹力为零C .下层每个足球对上层足球的支持力大小为mg 3D .水平面的摩擦因数至少为66【典例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两物块A 、B 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无摩擦力B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αC .A 、B 间有摩擦力,且B 对A 的摩擦力对A 做负功D .B 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考点三 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地变化,物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3.常用方法:解析法、图解法和相似三角形法.A.推力F先增大后减小B.推力F一直减小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典例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面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3.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典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悬挂于O点,开始时轻绳OA水平,OA、OB 两绳之间的夹角α=150°,现将两绳同时顺时针缓慢转过90°,且保持O点及夹角α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NEW)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
第1章 导 言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语 音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形态学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句 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III. Scope of linguistics (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1. Microlinguistics(微观语言学) Phonetics语音学 Phonology音系学 Morphology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
Semantics语义学 Pragmatics语用学 2. Macrolinguistics (宏观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 Neurolinguistics神经语言学 Stylistics文体学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
3. Language is vocal—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languages is sound. 4. Language i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it is human-specific, very different from systems of animal communication. 1. 语言是一个系统——其元素非任意排列,而是根据一定规则组合的。 2. 语言是任意的——词与其所指物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3. 语言是口头的——是所有语言的基本交流形式。 4.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不同于动物的交流系统。

大学物理学清华张三慧7-8-9章习题课

大学物理学清华张三慧7-8-9章习题课
通过本次习题课,学生们对大 学物理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 章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学生们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公式和定理 ,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02
问题解决能力
在习题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如 何分析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他们学会了如何从题目中获取 关键信息,如何运用物理原理 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如何求解 方程得出答案。
掌握电磁学基本理论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第9章主要介绍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如库仑定律、电场、 电势、磁场、电流等。在习题解析中,需要重点掌握这些 基本理论的概念和公式,理解电场和磁场的性质和关系, 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同时,需要 注意不同介质中电磁性质的差异和特点。
第9章习题解析
总结词
增强实践能力
学生们应重视物理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 践能力。在实验中,要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电磁学现象
详细描述
第9章的习题涉及许多电磁学现象,如静电感应、静 电屏蔽、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在解析过程中,需 要理解这些现象的产生原理和特点,掌握相关计算和 分析方法。同时,需要注意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以便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第9章习题解析
总结词
掌握解题方法
详细描述
第9章的习题类型多样,解题方法也较为丰富。在习题解 析中,需要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如利用库仑定律和电场 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利用安培环路定律求解磁场分布、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等。同时,需 要注意不同解题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更好 地解决相关问题。
展望
深化知识理解
在未来,学生们应继续深化对大学物理第七章、第八章和 第九章知识点的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 要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

第三讲习题课选讲例题课件

第三讲习题课选讲例题课件

v0
解:此问题分为
三个阶段
C
(1) 单摆自由下摆
l (机械能守恒),与杆
碰前速度
h
h
v0 2gh0
5 –刚1 简体谐的运转动动简习谐运题动课的选振幅讲例周期题频率和相位
v0 2gh0
(2)摆与杆弹性碰撞(摆,杆)
C 角动量守恒 mlv0 J mlv
m
l
机械能守恒
1 2
mv02
1 2
mv2
1 2
FT1
mA (mBg M f / R) mA mB mC / 2
a
mB g
mA mB mC 2
FT1
mA
mAmB g mB mC
2
A mA
FT1
C mC FT2
FT2
(mA mC 2)mB g mA mB mC 2
如令 mC ,0可得
mB B
FT1
FT2
mAmB g mA mB
(2) B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下落的速率
v 2ay
2mB gy
m0
m
R
顺时针方向
2m0 2π
2m0 m
解:盘和人为系统,角动量守恒.
设:0、 分别为人和盘相对地
的角速度,顺时针为正向 .
1 2
mR2
m0R20
0
1 mR2 2
d
dt
m0R2
d 0
dt
0
1 mR2d
2
m0R2

0 d0
5 –刚1 简体谐的运转动动简习谐运题动课的选振幅讲例周期题频率和相位
1 2
J
2
1 2
J
2 0

《课后习题评讲》课件

《课后习题评讲》课件

针对错误进行讲 解,强调重点和 难点
提供正确的解题 方法和思路,帮 助学生理解并掌 握知识点
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引导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和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找出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
适当拓展相关知识点
YOUR LOGO
20XX.XX.XX
课后习题评讲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课 后 习 题 评 讲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03 课 后 习 题 的 选 取 与 整 理 04 评 讲 方 法 与 技 巧 05 P P T 课 件 制 作 要 点 06 实 际 应 用 与 效 果 评 估
图表和图片的 选择要与主题 相关,避免使 用无关的素材
图表和图片的 排版要美观, 避免过于拥挤
或空旷
配色和字体要统一
配色:选择与主 题相符的颜色, 保持整体色调统 一
字体:选择易于 阅读的字体,保 持全篇字体统一
背景:避免使用 过于花哨的背景, 以免干扰内容
格式:遵循一致 的格式,如标题、 正文、列表等
提高
按照题型分类: 将习题按照题 型进行分类, 便于学生掌握 不同题型的解 题方法和技巧
按照错误率分 类:将习题按 照错误率进行 分类,便于学 生了解自己的 薄弱环节,有 针对性地进行
复习和练习
确保习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习题来源: 选择权威教 材或教辅资

习题类型: 涵盖所有知 识点,包括 选择题、填 空题、简答
题等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评析题做题方法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评析题做题方法
评析题 做题方法
道德与法治 中考备考 2024.6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热点结合,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行为或观点 进行评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回答此类 试题要求观点正确、辨别准确、论点扼要、表达清晰、有理有据。常 见设问方式有:对上述……的言行,你是怎样看待的;运用……知识, 对……的言行进行评析;请你辨析材料中……的行为(或观点);等 等。
读了上述报告,有同学认为 “广东省落实民生实事惠利民 生,已经率先实现共同富裕”,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点评。 (6分)
①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②广东省落实民生实事有利 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可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分析惠利民生的意义,2分)③但是, 当前我国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还面临区域发展 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分析没有实现 共同富裕的原因,2分)④所以,广东省应继续坚持共享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1分)
③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 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也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2分)
第4题
(课标样题变式拓展)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
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题图《无人理睬》反映了家庭聚 会上的年轻一辈都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冷落,发出“回来陪我们? 他们就是换个地方玩!”的感叹。
有部分同学认为,爱国是个人对祖国怀有的一种高尚情感,用道德 就可以调节了,没有必要再出台相关法律。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 以评析。(6分)
此观点是错误的。(1分)
①爱国是个人对祖国的一种高尚情感,确实可以通过道德来调节; 但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1分)

二力平衡(习题课)

二力平衡(习题课)

02
01
03
静止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平衡条件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外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
03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静止物体受力分析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状态的判断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加速度 为零,速度保持不变。可以通过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断其是 否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力的性质
平衡力可以是性质相同的力,也 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力。例如,重 力和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等都 可以构成平衡力。
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举例
桥梁设计
在桥梁设计中,为了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使 桥梁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保持平衡。同时,还需要考虑桥 梁受到的风力和地震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斜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同时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 力或推力,这些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力分析
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且合外力的 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合外力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电梯运行
电梯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需要保持重力和支持力的平衡。 当电梯加速或减速时,需要调整支持力的大小来保持平衡 状态。
杂技表演
在杂技表演中,演员通过调整自身的姿势和动作来保持平 衡。例如,走钢丝的演员需要保持身体的重心在钢丝上方, 通过手臂的摆动和调整步伐来保持平衡。
对未来学习建议及展望

人教《习题训练》优质课教案

人教《习题训练》优质课教案

中考专题攻略——用列举法求概率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教材:《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一、教学目标1.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对某一事情的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

3.让学生能在对比中找到错误的原因,明确评分细则,查缺补漏。

4.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类比,提高辨别能力,争取中考中概率大题不丢分。

二、教学重点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分析事件是两步完成,还是三步完成,明确运用列表格还是树状图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已经学完本章内容,但在做模拟题中对三步以上事件判断不出,找不清调查数据的对象。

还是出现因“放回”、“不放回”分析不清楚,导致整道题不得分。

对如何修改游戏的评判规则尺度把握不好。

答题格式及步骤书写不规范,导致扣分,细节还需进一步强调。

五、教材分析用列举法求概率及其应用,在近十年的营口中考中必有一道10分大题,但往往因为学生审题不细,分析不准导致扣分甚至不得分。

概率题只要讲练得当,我相信学生会有所提高。

六、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考点解读问题1:用列举法求概率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列表法和树状图法”。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这两种方法,让学生明确当事件所有结果是有限的,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相同时可以应用列举法求概率。

问题2:用列表、树状图求概率时都应注意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放回、还是不放回”。

设计意图:这是解题的关键,引起学生注意。

(二)考例精析,巩固提高1.用列表法求概率例题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五月初五早上,妈妈给小红准备了四只粽子,一只肉馅、一只蛋黄馅、两只红枣馅,四只粽子除了内部不同外其他一切均相同,小红喜欢吃红枣馅的粽子。

若肉馅、蛋黄馅、红枣馅的粽子分别用字母R、D、H来表示,请你用列表法为小红预测一下吃两只粽子恰好都是红枣馅的概率?师生活动:教师在课前布置这道题,学生做后批阅,找出扣分点,利用微课形式在课上进行例题讲解、明确评分细则和注意事项。

高考数学总复习讲座解答题解法专题讲解 人教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讲座解答题解法专题讲解 人教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讲座解答题解法专题讲解人教版一、解答题在高考数学中占的分值解答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共有六个题,共占分值74分,占全卷的50%。

二、解答题难易题型情况分布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发展,解答题逐渐形成两大板块:由17、18、19三个小题组成的基础题板块,难度一般在0.55~0.75之间;由20、21、22三个小题组成的过关题板块,难度一般在0.3~0.5之间,极少出现难度在0.2以下的试题。

三、解答题解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弄清题意。

弄清题设条件及目标结论,侧重挖掘隐含条件;第二步:设计解题方案。

题目是否可以归结为基本题型,是否可以转化或归化为基本题型,是否可以用特殊方法,侧重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第三步:实施解题方案。

注意监控,及时调整,侧重说清楚,格式要死,从头到尾,坚持按格式规范作答(这是阅卷老师评分的依据,请特别关注);第四步:检验反思。

检验结论是否符合题意,是否书写规范,是否说明清楚,是否完善合理,侧重结论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符合题意尤其是应用题。

四、解答题的类型及解法在高考数学试题三种类型中,解答题占总分的比重最大。

解答题内涵丰富,模式灵活多变其基本框架是:给出一定的题设(即已知条件),然后提出一定的要求(即要达到的目标),让考生解答解答时,应把已知条件(有时把结论)作为出发点,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演绎、归纳或计算,最后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同时要将整个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和经过,有条理、合逻辑、完整地陈述清楚。

解答题是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主战场通过考生的解答和叙述,判断考生的思维水平,考查考生书写的准确性、表达的完整性和严密性、运用数学概念和推理的数学习惯和数学素养高考解答题在结构上比较复杂,既有基本知识点的整合,又有数学思想的组合,也有创新思维的参与但无论怎样变化,数学知识点是不变的,只要我们把握了知识点的真正内涵和外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本部分中,我们从所考查知识点的角度,将解答题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答题、立体几何型解答题、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概率型解答题、函数与不等式型解答题、解析几何型解答题、数列型解答题。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七章 教学环节、常用方法及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七章 教学环节、常用方法及

第七章 教学环节、常用方法及组织形式考纲提要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二、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进行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上做一个计划。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进行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借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

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备教材。

它包括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

钻研课程标准。

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

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钻研教科书。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

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在处理教科书的时候,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

尽管成套教材有个好处,也许不适合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情况,如资料中的语言也许不是当地的语言等。

因此,不要以为统一的教科书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按照它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教学就行。

对于以国家制订的教学文件为依据来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在面对他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也是有责任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更动、修改或加以补充,以便最好地适合于自己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因为结果为0,所以JZ跳转会实现,PC当前值为4000H。
执行JZ * +35时,要转移的位移量为+35,转换成补码为23H,高位补0,所以第二字节为00H,三字节为23H。
执行JZ * -17时,要转移的位移量为-17,转换为补码为EFH,高位补1,所以第二字节为FFH,第三字节为EFH。
8.12在5个功能段的指令流水线中,假设每段的执行时间分别是10ns、8ns、10ns、10ns和7ns。对于完成12条指令的流水线而言,其加速比为多少?该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为多少?
解:各中断源屏蔽状态见下表:设屏蔽位=1,表示屏蔽;屏蔽位=0,表示中断开放。
对于本题五级流水线而言,处理12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为T=5+(12-1)=16个,而非流水线处理12条指令需要5*12=60个,故该流水处理器的加速比为60/16=3.75。
8.25设某机有五个中断源L0、L1、L2、L3、L4,按中断响应的优先次序由高向低排序为L0、L1、L2、L3、L4,现要求中断处理程序改为L1、L4、L2、L0、L3,根据下面的格式,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案(第25次课)
章节
名称
习题课三
(第7-8章典型题分析讲解)
课时
安排
第13周2学时
授课
方式
习题课
教学环境及
教具准备
有投影仪的教室
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
目的
通过第7-8章典型题分析讲解,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梳理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
教学内容
7.6某指令系统字长为16位,地址码取4位,试提出一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有8条三地址指令、16条二地址指令、100条一地址指令。
解:流水线的时钟周期应按各步操作的最大时间来考虑,即流水线的时钟周期应取10ns。根据流水线时空图,第一条指令出结果需要5个时钟周期,当流水线满载时,以后每个时钟周期可以出一个结果,即执行完一条指令。完成12条指令需要16个时钟周期,故实际吞吐率为:
12/(10ns*16)=0.75*108条指令/秒
答:16-6-6=4,二地址格式最多有24-M-N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则为[(24*26*26-M)/26-N]/26种。
7.15一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3个字节,第一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三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而且数据在存储器中采用以高字节地址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假设PC当前值是4000H。试问当结果为0,执行“JZ * +35”和“JZ *-17”指令时,该指令的第二、第三字节的机器代码各为多少?
答:16-4-4-4=4,三地址指令最多可有24=16种,现在只需8种,16-8=8,剩余8种三地址指令,这8条三地址指令可变为8*24=128二地址指令,128-16=112,完全可以保证有100条一地址指令。
7.8某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一地址指令有N种,则二地指令最多有多少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