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实验八、角规测树

合集下载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角规测树enumeration with angle gauge用角规观测抽取样木的测树方法。

又称无样地抽样,可变样地抽样。

其特点是每株林木被抽中的概率与其某个测树因子(直径、树高、断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不需量测样地边界、面积和样木大小就能估计林分单位面积上的断面积。

1947年奥地利的W.毕特利希提出在样点上用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的方法,打破了 100多年来在一定面积样地上量测林木的传统,开辟了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可变面积样地和不等概率抽样的方便途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陆续出现新的角规观测法,以及美国L.R.格罗森堡在理论上阐明了使用角规抽取样木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角规测树的内容和理论,使角规测树成为测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于1956年引入角规测树方法,已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广泛使用。

角规任何一种能够产生固定大小视角的器具均可用作角规,产生水平视角的称水平角规,产生垂直视角的称垂直角规。

角规的形式,最初使用的是杆式,以后逐渐发展为各种形式的角规和角规测树仪。

杆式角规定长直尺的前端安上带有定宽缺口的薄片,即构成杆式角规(图1)。

由尺端通过缺口向前观望,由于缺口宽度的限制,构成了一个固定视角。

视角α的大小由直尺长l和缺口宽度ω确定:角规构造的基本要求是使视角α等于某个规定角度,这可以通过调整ω/l来达到。

棱镜角规它是一个顶角φ很小的三棱镜片。

视线通过棱镜产生偏折,形成偏向角α。

偏向角即角规视角。

制造棱镜角规时,根据所要求的视角,按公式φ=α/(η-1)计算顶角φ的大小。

式中η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林分速测镜杆式角规和棱镜角规虽然容易制作,但功能单一,不便在坡地上使用。

1952年按毕特利希设计制造的速测镜是具有代表性的角规测树仪。

它有4种不同大小视角的角规功能,可自动调整坡度,并可作测高、测距、测径和测斜仪使用。

60年代毕特利希把构成视角的带条改宽,后又在速测镜上增加了光学望远系统,制成了望远速测镜。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角规测树enumeration with angle gauge用角规观测抽取样木的测树方法。

又称无样地抽样,可变样地抽样。

其特点是每株林木被抽中的概率与其某个测树因子(直径、树高、断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不需量测样地边界、面积和样木大小就能估计林分单位面积上的断面积。

1947年奥地利的W.毕特利希提出在样点上用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的方法,打破了 100多年来在一定面积样地上量测林木的传统,开辟了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可变面积样地和不等概率抽样的方便途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陆续出现新的角规观测法,以及美国L.R.格罗森堡在理论上阐明了使用角规抽取样木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角规测树的内容和理论,使角规测树成为测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于1956年引入角规测树方法,已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广泛使用。

角规任何一种能够产生固定大小视角的器具均可用作角规,产生水平视角的称水平角规,产生垂直视角的称垂直角规。

角规的形式,最初使用的是杆式,以后逐渐发展为各种形式的角规和角规测树仪。

杆式角规定长直尺的前端安上带有定宽缺口的薄片,即构成杆式角规(图1)。

由尺端通过缺口向前观望,由于缺口宽度的限制,构成了一个固定视角。

视角α的大小由直尺长l和缺口宽度ω确定:角规构造的基本要求是使视角α等于某个规定角度,这可以通过调整ω/l来达到。

棱镜角规它是一个顶角φ很小的三棱镜片。

视线通过棱镜产生偏折,形成偏向角α。

偏向角即角规视角。

制造棱镜角规时,根据所要求的视角,按公式φ=α/(η-1)计算顶角φ的大小。

式中η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林分速测镜杆式角规和棱镜角规虽然容易制作,但功能单一,不便在坡地上使用。

1952年按毕特利希设计制造的速测镜是具有代表性的角规测树仪。

它有4种不同大小视角的角规功能,可自动调整坡度,并可作测高、测距、测径和测斜仪使用。

60年代毕特利希把构成视角的带条改宽,后又在速测镜上增加了光学望远系统,制成了望远速测镜。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一、角规知识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置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

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

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50cm,觇板缺口为1cm。

最简便的角规测器是在一根长度为L的直尺一端安装一个有缺口的金属片,缺口的宽度为l,l/L要根据预定要求设计为某一特定值,一般为1/50,即尺长L为50cm,缺口宽l应为1cm尺长L为100cm,缺口宽l应为2cm 。

这样,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割,则每公顷就有1m2胸高断面积;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则每公顷就有0.5m2胸高断面积。

二、角规用法使用时将角规杆的尾端紧贴于眼下,测者通过缺口照准胸高1.3m处,凡树木大于缺口宽度者,按一株记数;若树木等于缺口宽度者按半株记数;若树木小于缺口宽度者,不记数。

这样绕测一周,共记数的株数n,即为角规样地测得单位胸高断面积为n㎡/ha。

三、角规测树技术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施测方便,但如不能保证其精度则毫无意义,因此如何确保角规测树的精度是其中心问题。

角规测树的主要误差来源有: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绕测技术,坡度改正,林缘误差和样点数量的确定等问题㈠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常数F大,视角也大,视角越大,则被计数株数少,距离也近,可仔细观差,但如果搞错一株对结果影响很大;视角越小则观测距离越远,距离越远则肉眼观测的误差也大,漏测和错测的机会增多,也可能降低精度。

⑴平均直径8-16cm,或任意平均直径但疏密度为0.3-0.5的林分。

Fg=0.5⑵平均直径17-28cm,或疏密度为0.6-1.0的中近熟林分。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一、角规知识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臵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

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

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50cm,觇板缺口为1cm。

最简便的角规测器是在一根长度为L的直尺一端安装一个有缺口的金属片,缺口的宽度为l,l/L要根据预定要求设计为某一特定值,一般为1/50,即尺长L为50cm,缺口宽l应为1cm尺长L为100cm,缺口宽l应为2cm 。

这样,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割,则每公顷就有1m2胸高断面积;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则每公顷就有0.5m2胸高断面积。

二、角规用法使用时将角规杆的尾端紧贴于眼下,测者通过缺口照准胸高1.3m处,凡树木大于缺口宽度者,按一株记数;若树木等于缺口宽度者按半株记数;若树木小于缺口宽度者,不记数。

这样绕测一周,共记数的株数n,即为角规样地测得单位胸高断面积为n㎡/ha。

三、角规测树技术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施测方便,但如不能保证其精度则毫无意义,因此如何确保角规测树的精度是其中心问题。

角规测树的主要误差来源有: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绕测技术,坡度改正,林缘误差和样点数量的确定等问题㈠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常数F大,视角也大,视角越大,则被计数株数少,距离也近,可仔细观差,但如果搞错一株对结果影响很大;视角越小则观测距离越远,距离越远则肉眼观测的误差也大,漏测和错测的机会增多,也可能降低精度。

⑴平均直径8-16cm,或任意平均直径但疏密度为0.3-0.5的林分。

Fg=0.5⑵平均直径17-28cm,或疏密度为0.6-1.0的中近熟林分。

角规测树原理及应用

角规测树原理及应用

角规测树基本原理(重点:同心圆原理)及应用[ 提要] 在介绍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原理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利用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量及其生长量的原理和方法,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其他的角规测树方法。

角规(angle gauge)是以一定视角构成的林分测定工具。

应用时,按照既定视角在林分中有选择地计测为数不多的林木就可以高效率地测定出有关林分调查因子。

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Bitterlich W .,1947)首先创立了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了100多年来在一定面积(标准地或样地)上进行每木检尺的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测树学理论和方法上的这一重要新发现引起了全世界测树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

50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研究,角规测树的原理、方法和仪器、工具不断地有所发展和完善,现在已形成了角规测树的一套独立系统,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自1957年开始引入这一方法,并逐步得到推广和普遍采用,已设计制造了一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角规测器。

“角规测树”是我国对这类方法的通用名称。

最初曾把角规叫做疏密度测定器。

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名称有:角计数调查(angle —count cruising) 法、角计数样地(angle count plot) 法、无样地抽样(plotless sampling) 、可变样地(Variable plot) 法、点抽样(point sampling) 、线抽样(1ine sampling) 等。

这些名称是以不同角度反映角规测树的某一特征,通过下面有关内容的介绍就可以理解这些名称的具体含义。

角规测树理论严谨,方法简便易行,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便能取得满意的调查结果。

因此,角规测树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测定技术。

一、基本原理角规是为测定林分单位面积胸高总断面积而设计的,因此,林分胸高总断面积(简称断面积)是角规测树最早,也是迄今最主要的测定因子,应用也最广泛。

角规测树——精选推荐

角规测树——精选推荐

实验五 角规测树一、目的1、 理解角规测树原理,掌握角规的测树方法。

2、 掌握角规点抽样结合标准表求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3、 掌握角规控制检尺结合形高表求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钢卷尺、测高器、布卷尺、角规、粉笔,数量各1。

三、实验内容(一) 角规控制检尺结合形高表求林分蓄积量1、 踏查全林,了解林分情况,在林内选取典型的测点。

2、 每一个测点上绕测时,对那些相割和相切的林木实测胸径,本实验共进选了两个样点测量。

在进行第一个测点绕测时还用皮尺量距s ,量距的目的在于验证角规原理测距离S ,与树木的样圆半径R 相比(gF 50D ),S<R 则相割,等于则相切,大于则相离;第二次只对那些相割和相切的林木实测胸径,记录数据。

表1 角规控制检尺结合形高表求林分蓄积量记录表测点1测点2胸径/cm 相切/相割 距离/m 胸径/cm 相切/相割 7.63相割 3.20 6.70 相割 8.27 相切 4.05 8.71 相割 9.23 相割 4.53 9.20 相切 11.70 相割 5.50 10.15 相割 15.20 相割 6.80 13.20 相切 14.85 相割3、计算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从课本的一元材积表(P129)查出各个径阶的形高,分别计算两样点各个径阶的材积合计,再累计求和求得两样点的每公顷蓄积量。

两样点的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值即为该林分的平均蓄积量。

表2一元形高表径阶形高径阶形高4 3.875 15 5.9475 4.079 16 6.0836 4.371 17 6.2037 4.604 18 6.3278 4.816 19 5.9369 5.011 20 6.55410 5.191 21 6.61411 5.360 22 6.76612 5.520 23 6.87213 5.670 24 6.96714 5.813注:由P129一元材积表导出表3角规控制检尺计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Fg=1)/测点1径阶单株材积V(m3)断面积g(m)形高fh计算株数Z每公顷蓄积量M1=FgZ*(fh)8 0.02421 0.00503 4.816 1.5 7.225 10 0.04077 0.00785 5.191 1 5.191 12 0.06243 0.01131 5.520 1 5.520 16 0.12230 0.02011 6.083 1 6.083 合计24.018 表4角规控制检尺计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Fg=1)/测点2径阶单株材积V(m3)断面积g(m)形高fh计算株数Z每公顷蓄积量M2=FgZ*(fh)6 0.01236 0.00283 4.371 1 4.3718 0.02421 0.00503 4.816 1 4.81610 0.04077 0.00785 5.191 1.5 7.78714 0.08949 0.01539 5.813 1.5 8.720合计25.694由表3、表4可得测点1林分每公顷蓄积量M=24.018m3测点1林分每公顷蓄积量M=25.694m3则林分每公顷蓄积量M=(24.018+25.694)/2=24.856m34、林分每公顷林木株数的测定两个样点每公顷林木株数的测定按分径阶和不分径阶两种方法计算,并取2个样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林分的每公顷林木株数。

角规测树原理及应用

角规测树原理及应用
设立这种样圆要使样圆半径(R)恒等于树干直径(d)的一定倍数,上例是R=50d。这样,在同一个样点上,要为直径大小不同的树木设立相应半径大小不同的同心样圆。例如,若按上述 的比例关系设立样圆,则当树干胸径d为10cm时,相应的样圆半径R为5m,凡树干中心离样点的水平距离在5m以内的胸径d为10cm的树干,因位于样圆内,每有一株树就相当于每公顷有lm2的胸高断面积,有两株树就相当于每公顷有2m2的胸高断面积(在R=5m的样圆内,d=10cm的树干计数,而d≠10cm的树干则不计数,即该样圆只对d=10cm的树干起作用)。水平距大于5m的树干,因位于样圆之外,就不计数。水平距刚好等于5m的,可计数为O.5株,相当于每公顷有O.5m2胸高断面积。同理,胸径d为20cm的树干,其相应样圆半径R应为10m,凡树干中心距离样点的水平距在10m以内的d=20cm的树干计数,10m以外的不计数,刚好为10m的计数为O.5株。余依此类推。
我国自1957年开始引入这一方法,并逐步得到推广和普遍采用,已设计制造了一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角规测器。
“角规测树”是我国对这类方法的通用名称。最初曾把角规叫做疏密度测定器。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名称有:角计数调查(angle—count cruising)法、角计数样地(angle count plot)法、无样地抽样(plotless sampling)、可变样地(Variable plot)法、点抽样(point sampling)、线抽样(1ine sampling)等。这些名称是以不同角度反映角规测树的某一特征,通过下面有关内容的介绍就可以理解这些名称的具体含义。
例如,使用 =lcm、L=50cm的杆式角规进行观测( =1),如绕测计数Z=12.5株,则由(4)式计算出林分每公顷断面积为
G=1X12.5=12.5(m2/hm2)

《测树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测树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测树学实验》课程教学⼤纲《测树学实验》课程教学⼤纲⼀、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测树学实验(英⽂):Forest Mensuration Experiment课程编号:14241019课程学分:0.6课程总学时:1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测树学⼆、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林业的其它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法和技术,任何林业⼯作者都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定的测树学知识。

测树学是⼀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测树学实验是测树学的实践环节,是测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是让学⽣能熟练掌握森林资源调查的内外业⼯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测树仪器的使⽤⽅法,单⽊及林分的3⼤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长量)的测定,林分各调查因⼦的测算⽅法,林业数表的编制,以及遥感在森林蓄积测算上的应⽤等。

三、实验⽬标与要求测树学实验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能灵活运⽤课堂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森林资源调查的外业的⼀般程序与⽅法以及内业的分析处理⼯作,培养学⽣综合处理分析问题的能⼒,为林学学⽣顺利⾛上林业⼯作岗位,适应林业⽣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员及研究⼈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学时分配注:测树学实验课程总计0.6学分,安排9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11.1%,综合性实验占22.2%、设计性实验占66.7%。

五、实验内容安排实验⼀:⽴⽊胸⾼直径和树⾼测定1、实验⽬的与要求(1)掌握直径卷尺测定⽴⽊胸径的⽅法步骤、径阶整化⽅法;(2)掌握勃鲁莱斯测⾼器的原理及其测定⽴⽊树⾼的⽅法步骤。

2、实验主要仪器直径卷尺、勃鲁莱斯测⾼器、⽪尺等。

3、实验内容与⽅法(1)每⼈选测5株⽴⽊⽤直径卷尺测定其胸径并进⾏径阶整化;(2)每⼈选测5株⽴⽊⽤勃鲁莱斯测⾼器测定其树⾼。

4、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及之后的思考题。

实验⼆:伐倒⽊与⽴⽊材积测定1、实验⽬的与要求(1)掌握伐倒⽊材积测定基本技术,尤其是中央断⾯区分求积式的区分⽅法及计算⽅法;(2)掌握胸⾼形数、胸⾼形率及⽴⽊材积的计算⽅法;(3)熟练掌握《林业调查设计常⽤⼿册》上相关数表的查定⽅法。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四、使用角规测定断面积的技术要点

5、当树干挡住视线时,可稍左右移动位置避开,观测 后立即回到原测点,再观测其它树木。若因灌木杂草
挡信视线,可伐开或压低。

6、要记住起测林木,不可漏测和重测。每个点绕测两 次,取平均值;

7、混交林要分别树种组计算; 8、林地坡度超过12°时,应进行坡度改正。

五、使用角规测定林分蓄积量
2
2
2
※小班面积超过 10hm 时,每增加 4hm ,应增设一个角规调查点。
四、使用角规测定断面积的技术要点




1、测点选择要适当,有代表性,且能观测全圆。不应 选择林分边缘或地形起伏大的地方,以免影响精度; 2、施测时眼睛要紧贴角规一端,握称端平,不可以远 离眼部,否则等于增大了角规杆的长度,人为增加了 观测株数; 3 、绕测树干时,必须瞄准胸高(即 1.3m )位置,过 高偏小,过低偏大; 4、若胸高断面与视线很难确定是否相切,可测其胸径, 量其与测点的距离进行确定。使用50:1的角规,凡50 乘以树木的胸径的值大于量距时,作 1 株计算;等于 量距时,计半株,小于量距时不计数;





该林分树种组成为6马4枫
五、使用角规测定林分蓄积量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小班调查卡片(背面) 角规样地(样圆/样段)调查记录 观测 分树种组观测株数 坡度 点 马 枫 1 2 3 4 5 改正后株数 树高(m) 每公顷蓄积量(m3)
马 18 17 13
枫 12.5 12
马 9 8 8
枫 8 8
高总断面积、每公顷株数和平均胸径等。
一、角规的构造
关于角规常数的选择

当测定平均直径较小的林分(12 cm 以下的中、幼龄 林),常因计数株数较少,影响精度,可改用常数为 0.5的角规,反之,测树林分平均直径较大(20cm以上

8实验八、角规测树

8实验八、角规测树

实验报告
1、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1、8—2)。 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 2)。
2、按4所列方法(公式),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值角规 所列方法(公式) 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并分别计算各点单位面积的蓄积 ha)与平均蓄积量 与平均蓄积量(M ha)。 量(M2/ha)与平均蓄积量(M2/ha)。
林分蓄积量的计算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林分蓄积 量的计算
利用标准表
利用平均形数计算
①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一个点上林分蓄积量为:
M / ha = F ⋅
K

Z
i=1
ij
R
ij
式中: K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Z ——第i个点上第j个径阶绕测计数和; ——第 个点上第j R ij ——第i个点上第i个径阶的形高。 ——第 个点上第i 当坡度<5 当坡度<5°时,改正后的蓄积量为:
棱 镜 角 规
轮 尺 或 围 尺
皮 尺
测 坡 仪
计 算 工 具
表 格
(一)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方法和步骤 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 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1,2,4):角规常数F .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 4):角规常数F 取决于缺口宽与杆长之比,简易杆式角规可以参照下列数据自 制。
G = F ⋅Z

G
= F ⋅ Z
θ
⋅ sec
θ
(在坡地上时) 在坡地上时)
注意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值、在同一点上观测的 结果填入用表8 结果填入用表8—1。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内容提要 常用角规器角规测树的基本原理 角规绕测技术角规测定林分测树因子前 言角规(anglegauge)是以一定视角构成的林分测定工具。

1947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Bitterlich W .)发明了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和方法。

特点:不用设置标准的进行森林调查。

我国1957年引进。

第一节常用角规测器一、杆式角规构造:长度为L 的木尺的一端安装一个缺口宽度为l 的金属片 断面积系数(Fg ):视角α:取决于l 和L 的大小。

最常用的角规其l =1cm,L=50cm,Fg =1,而视角: 使用方法(1)选点:在远离林缘(50m )的林内选一测点,以此点为旋转中心,绕测一周并计数。

(2)绕测计数方法:与角规视线相割的计数1株,相切的计数0.5株,相离的计数为0。

(3)林分每公顷断面积:G =Fg ×ZFg 为角规断面积系数;Z 为绕测总计数"4.45'812)50/5.0(tan o 1=⨯-=α绕测:用角规逐株观测树木并进行计数的工作。

临界树:与角规视线相切的树。

二、棱镜角规构造、原理:光线折射产生位移。

用法:横持镜片,透过镜片观测胸高部位,树干影象产生位移:三、速测镜(relascope)毕特利希(BitterliehW.,1952)研制,主要用于角规测。

我国华网坤等(1963)仿造设计投产。

四、自平杆式角规简易杆式角规的基础上作了两点重大改进:(1)角规改为杆长可变;(2)具有自动改正坡度的功能,其原理:当坡度为θ度时,缺口宽度l相应变窄成为缺口宽度为lcm,对应的拉杆长度为50cm,即断面积系数Fg=1。

第二节角规测树的基本原理一、多重同心圆原理这种原理是以测点为中心,对每株树作一圆形样地(样圆)。

样圆的面积取决于D的大小,因此样地的面积是可变地,故称不等概率抽样。

1)假设林内所有林木地胸径相等为D j,如图设P j 为临界树(相切),则用角规绕测时,形成以R j 为半径,O 为中心的假想扩大圆。

测树学复习资料

测树学复习资料

测树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测树学:是研究树木生长规律、测定树木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森林经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2、林分生长模型:是指对林分生长过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3、角规测树:是一种用于测定森林中树木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方法。

4、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5、林分质量:是指林分中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健康状况、遗传特性等综合因素的表现。

6、森林生物量:是指森林中树木在某一时刻的干物质重量。

7、收获表:是指表示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8、地位级:是指根据林分中林木的生长指标(如树高、直径等)所划分的等级。

9、生长曲线:是指用曲线图表示的林木生长过程的变化趋势。

10、林龄结构:是指林分中林木的年龄结构,通常以各年龄组的林木数量或所占比例来表示。

二、填空题1、测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林分生长模型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角规测树的基本原理是______,其常用的测树方法有______和______等。

4、林分密度通常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5、林分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6、森林生物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______和______等。

7、收获表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内容。

8、地位级的主要划分方法有______和______等。

9、林木生长曲线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一、填空题1、测树学是研究_________的科学,它的目的是_________。

2、树木的年轮是测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宽窄变化可以反映_________的变化。

3、林学院在森林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技能训练:角规测树

技能训练:角规测树

技能训练:角规测树
实训目标
1.熟悉自平曲线杆式角规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技术;
2.掌握角规测树的方法。

实训场所
学院后山实训基地
实训形式
5-6人一组使用角规进行控制检尺
实训备品与材料
自平曲线杆式角规、围尺、皮尺,粉笔、表格等。

实训内容与方法
(一)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

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1,2,4):
角规常数F取决于缺口宽与杆长之比,简易杆式角规可以参照下列数据自制。

根据经验,认为在一个点上绕测计数为15株左右的F值较合适。

3.进行角规绕测:选择测点,把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下,选一起点,用角规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观测周围所有林木的胸高部位。

并按下列规则计数;
绕测时,
①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割),计数为1。

②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切),计数为0.5。

③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离),计数为0。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

角规测树操作方法
7、每个观测点的每个树种都要绕测两次 以上。两次观测值相差大于1的取平均值。 8、观测每株林木,缺口一端要对准树干 离地面1.3米处,另一端要紧贴眼睛,缺 口应保持水平状态,观测圆心要保持一致。 9、林地坡度大于5°的观测值(Gθ)要 改算: G=Gθ·secθ
G——改算后的断面积值。 Gθ——为斜面观测的断面积值。 θ——为坡度(与等高线成正交坡面的坡度)
10、根据改算后反算每公顷不同树种不同 径级的株数和测定的平均树高查该区域 《二元材积表》求算单位面积蓄积量,没 有《二元材积表》 查《一元材积林木在10年以上或平均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小班,适 宜采用角规测树。 2、角规测树采用目视判定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位。 要确保观测点的有效视距,该量测的树木都能清晰看到。 3、观测点数要求小班面积小于50亩的不少于2个点,小班面 积50至100亩的不少于3个点,小班面积100至150亩的不少于 4个点,小班面积150亩以上的不少于5个点。 4、一般使用杆长50厘米、缺口1厘米的角规观测。 5、在选择的观测点上,分树种观测胸径(树干离地面1.3米处 直径)等于大于5厘米的活立乔木。灌木、经济树木不测量。 6、观测时,胸径与观测视角成相割为1(杆长缺口比例50:1), 即树干断面积1m2/hm2,成相切的为0.5,成相离的为0.难以 确定相割或相切的应控制检尺。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一、角规知识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置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

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

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50cm,觇板缺口为1cm。

最简便的角规测器是在一根长度为L的直尺一端安装一个有缺口的金属片,缺口的宽度为l,l/L要根据预定要求设计为某一特定值,一般为1/50,即尺长L为50cm,缺口宽l应为1cm尺长L为100cm,缺口宽l应为2cm 。

这样,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割,则每公顷就有1m2胸高断面积;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则每公顷就有0.5m2胸高断面积。

二、角规用法使用时将角规杆的尾端紧贴于眼下,测者通过缺口照准胸高1.3m处,凡树木大于缺口宽度者,按一株记数;若树木等于缺口宽度者按半株记数;若树木小于缺口宽度者,不记数。

这样绕测一周,共记数的株数n,即为角规样地测得单位胸高断面积为n㎡/ha。

三、角规测树技术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施测方便,但如不能保证其精度则毫无意义,因此如何确保角规测树的精度是其中心问题。

角规测树的主要误差来源有: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绕测技术,坡度改正,林缘误差和样点数量的确定等问题㈠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常数F大,视角也大,视角越大,则被计数株数少,距离也近,可仔细观差,但如果搞错一株对结果影响很大;视角越小则观测距离越远,距离越远则肉眼观测的误差也大,漏测和错测的机会增多,也可能降低精度。

⑴平均直径8-16cm,或任意平均直径但疏密度为0.3-0.5的林分。

Fg=0.5⑵平均直径17-28cm,或疏密度为0.6-1.0的中近熟林分。

生态学野外实习

生态学野外实习

相对密度( %)
一个种的个体数 100 所有种的总个体数
某一树种的胸高断面积 和 100 所有树种的总胸高断面 积
相对显著度( %)
相对盖度(%)
某物种个体的盖度 *100 所有物种盖度的和
一个种的频度值 100 所有种的频度值和
相对频度( %)
频度( %)
一个种出现的样方数 100 样方总数

根据蓄积量(角规测定值)和控制检 尺计算平均胸径,可得到乔木密度 和树种组成比例(例如:5松4杨1桦)。
相切(0.5) 相余(0)
相割(1)
1



I. 杆式角规
构造:长度为L的木尺的一端安装一个缺口宽度为 l 的金属片
l 2 断面积系数(Fg) : Fg 2500 ( ) L
视角α:取决于l 和L的大小。最常用的角规其l =1cm, L=50cm, Fg=1。

20,0
3
0,0
直读式测高器及树高的测定
a
b
a、b分别在0刻度 的两侧,将它们 相加得树高,在 同侧则相减
4
(二)无样地法调查(仅用于乔木)——点-四分法(20点 )

调查数据可用于与典型样地乔木调查数据的比较
5m
乔木D1.3>3cm
5
3.4 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和多样性计算

以整个样地数据为基础,初步统计指标:
3.1 调查方法 3.2 数据处理方法 3.3 应用软件、公式等

4 计算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6 参考文献(5篇以上)
10
7

乔木重要值:
相对优势度 相对密度 相对显著度 相对频度 重要值 3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BC CBECCE' '' '⋅=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 E’C’值。

角规测树法——精选推荐

角规测树法——精选推荐

2、以树木为中心的扩大圆原理 在林地上对每株树按其直径的倍数作一假想圆,称为该树的 扩大圆。用角规对直径为 Di 的树木观测,则取扩大圆半径
R
i

L D l
i
显然,记数株数即为角规点落其扩大圆内的那些树木。 设扩大圆面积为 A i 树木断面积为 g i L 2L A R D ( ) D ( ) l 4 l 则
12 16 18 20
88.42 49.73 39.29 31.83
1 2 2 4
88.42 99.46 78.58 127.32
394
2、平均直径 通过平均断面积 g=G/N
g d 4
2
4 10000 g d 2
4 g 100 4 G N
d 100
第六节 其它无边界样地法
一、角规调查的优越性 1、角规测树是对样点(或线)邻域内立木按不等概原则与其胸 高断面积大小成比例概率抽取的,所以它要比以往小样圆样地按等 概抽取不同胸高断面积立木的效率要高,尤其是估计断面积及蓄积量 因子时,表现的更为突出; 2、角规样地属无边界标志样地,省工,抽取的株数少,便于检 尺; 3、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时,不必到立木处进行检尺,省 工且效率高; 4、仪器操作上和内业样地布设上比较简便易掌握。
2、实验形数法 M G ( H 3) F M测 M表 p 3、标准表法 ( p G测 G表 )
p 疏密度
4、形高法 运用形高与角规控制检尺方法,可较准确地确定林分蓄积量。 此法又称之为点抽样。 在角规样点对绕测计数的树木测量胸径,并按径阶记录计数 株数,称之为角规控制检尺。 1)根据平均直径,确定角规点数及Fg 2)每一样点绕测并将计数树木进行检尺,按经阶统计。 3)查一元材积表得径阶单株材积,查直径-圆面积表得该径 阶单株断面积,计算径阶形高和各点的形高值合计。 hf=v/g 4)计算所有测点的总株数及形高值总计,并计算每公顷蓄积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 G ⋅ ( fH 量和断面积 式中: 标准表查得的蓄积量和断面积。 式中:M表、 表 ——标准表查得的蓄积量和断面积。
③利用平均形数计算
M = G(H +3) f3 = FZ(H +3) f3
M = GHf = F ⋅ Z ⋅ H ⋅ f
式中: 式中:
实验报告
1、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1、8—2)。 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 2)。
2、按4所列方法(公式),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值角规 所列方法(公式) 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并分别计算各点单位面积的蓄积 ha)与平均蓄积量 与平均蓄积量(M ha)。 量(M2/ha)与平均蓄积量(M2/ha)。
θ
∑Zij
i =1

i =1
Z ij R ij

形 高
i =1
Rij
R=(Hf),一般可由合适的一元材积表导出R R=(Hf),一般可由合适的一元材积表导出R值。 调查者: 200 年 月 日
*
根据经验,认为在一个点上绕测计数为15株左右的F值 较合适。
3.进行角规绕测:立于点上,把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 下,选一起点,用角规依次观测周围所有林木的胸高部位。 并按下列规则计数。
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割) 计数为1 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割),计数为1
用杆式角规或 速测镜绕侧
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切) 计数为0.5 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切),计数为0.5 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余 ,计数为0 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 相余),计数为 相余 凡虚象与树干重叠时(相割 ,计数为1 凡虚象与树干重叠时 相割),计数为 相割
用棱镜角规 绕测时
ij
M / ha = F ⋅ sec θ
K

i =1
Z ij R ij
当设置n 当设置n个角规点时,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
F M / ha = n
n i =1 K i =1
∑ ∑
Z ij R ij
②利用标准表计算
已知角规测定断面积为 G = FZ ,根据角规点上测得的林 分平均高,选择适合当地的标准表, 分平均高,选择适合当地的标准表,即可迅速计算林分每公 顷蓄积量: 顷蓄积量: M
G ha
)
Hf
可以得到计数木的形高( 可以得到计数木的形高(
)
具体作法
1.三人一组,一入用角规绕测,另外一人持轮尺 三人一组,一入用角规绕测, 测定计数林木的胸径,按径阶(也可记实际值) 测定计数林木的胸径,按径阶(也可记实际值)记 入用表8 入用表8—2。 2、在混交林中应分树种记录。 、在混交林中应分树种记录。 3.测角规点检尺范围内林分平均高。 .测角规点检尺范围内林分平均高。 4.计算林分蓄积量 .
f3
f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为实验形数,见讲义。 ——为实验形数,见讲义。 为实验形数
思考
1.角规测林分断面积与标准地法有什么不同? 角规测林分断面积与标准地法有什么不同? 2.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要保证角规绕测的精度,其 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要保证角规绕测的精度, 关键应注意哪几项? 关键应注意哪几项? 3.在你实验的林分中,采用哪种F值最好?为什么? 在你实验的林分中,采用哪种F值最好?为什么? 4.从理论与实践上,谈谈角规测树为什么效率高? 从理论与实践上,谈谈角规测树为什么效率高? 5.通过角规控制检尺还可以间接获得哪些林分调查因子? 通过角规控制检尺还可以间接获得哪些林分调查因子?

角 规 类 型

Fg
用表8 用表8—1 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m2/ha) 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m
0.25 杆式角规 速 测 镜 望远测树仪 棱镜角规
调查者: 年 月 日
0 .5
1
2
4
Fg

用表8-2 Di Zij 点 1 2 3 …
n

K
坡度
角规控制检尺蓄积量计算表
K
改正后
K
4
6
8
10

i=1
杆 F 0.5 l. 0 2.0 4. 0 开 口a (cm) 0.70 1.00 1.41 2.00 式 角 规 的 比 例 杆 长l (cm) 70. 70.71 50. 50.00 35. 35.36 25, 25,00 杆 长1 (cm) 50 50 50 50 开 口a (cm) 1 1 1 1
实验 八
验证性实验
角 规 测 树


1.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望远测树仪、林分速 .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 测镜、棱镜角规等) 测镜、棱镜角规等)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技术; 2.掌握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仪器和工具
杆 式 角 规
望 远 测 树 仪
林 分 速 测 镜
林分蓄积量的计算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林分蓄积 量的计算
利用标准表
利用平均形数计算
①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一个点上林分蓄积量为:
M / ha = F ⋅
K

Z
i=1
ij
R
ij
式中: K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Z ——第i个点上第j个径阶绕测计数和; ——第 个点上第j R ij ——第i个点上第i个径阶的形高。 ——第 个点上第i 当坡度<5 当坡度<5°时,改正后的蓄积量为:
棱 镜 角 规
轮 尺 或 围 尺
皮 尺
测 坡 仪
计 算 工 具
表 格
(一)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方法和步骤 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 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1,2,4):角规常数F .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 4):角规常数F 取决于缺口宽与杆长之比,简易杆式角规可以参照下列数据自 制。
G = F ⋅Z

G
= F ⋅ Z
θ
⋅ sec
θ
(在坡地上时) 在坡地上时)
注意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值、在同一点上观测的 结果填入用表8 结果填入用表8—1。
(二)用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
用角规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和测定断面积方法步骤相 不同之处就是对绕测时计数的林木(相割和相切的林木) 同,不同之处就是对绕测时计数的林木(相割和相切的林木) 还要实测其胸径值,这项工作称做角规控制检尺 角规控制检尺。 还要实测其胸径值,这项工作称做角规控制检尺。 目 的 获得断面积( 获得断面积(
凡虚象与树干相切时(相切 ,计数为0 凡虚象与树干相切时 相切),计数为 相切 凡虚象与树干相离时(相余 ,计数为0 凡虚象与树干相离时 相余),计数为 相余
注 在同一点上正、反绕测两次,若计数结果相 意 差超过一株时应重新绕测,否则取两次的平均数。
4.注意临界木的取舍:应明确,临界木总是极个别情 况,所以应该检验,其方法是用皮尺量点至树干中心的距离 S,并对该株量测其实际胸径值。 根据下式判断计数与否,即: 当
S > Ri S = R S < R
i
相余计数为0 相余计数为0; 相切计数为0.5; 相切计数为0.5; 相割计数为1 相割计数为1。
i
这里: Ri
50 D = F

5.用杆式角规测定断面积,还应测量该角规点计数范围 内林地的坡度。若<5° 内林地的坡度。若<5°时,绕测计数结果应进行坡度改正, 即 Z = Z θ ⋅ sec θ 式中: Z θ ——在坡地上绕测计数值; ——在坡地上绕测计数值; ——水平地面上绕测计数值。 Z ——水平地面上绕测计数值。 6.计算每公顷断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