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2
了解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思政122 蒋泽楠要了解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那么首先从它含义出发。
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
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公民教育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发展(公民)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发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最早提出实施的是古代希腊,斯巴达要求将奴隶主子弟培养成体格健壮、忠于邦国的勇敢武士;雅典除培养人的忠诚、勇敢品德外,更注意发展其智慧和审美力,以便公民参加雅典式的奴隶主民主社会生活。
在中国,公民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民本思想与教化传统,近代公民意识觉醒与公民教育兴起,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公民教育是在民本思想与教化传统中发展的。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这与以“民”为主的民主思想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封建教育与实践在根本上是以培养与教化忠臣顺民为指向的。
要更好了解近代中国不防从西方先探究。
随着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如黑格尔、费希特等都强调推行公民教育。
浅析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浅析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变2010-08-06 15:21:04 来源: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白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高传江(2010年8月6日)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长期占据主流位置。
这种价值观是建立在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之上的。
教育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按照统治者要求培养未来治理国家的接班人,绝不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教育限制了人性的发展,严格的等级制使受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其功能表现为能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但难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更加强化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个人本位”的价值思想,道家主张国家治理取法自然,以“为我”为中心,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不受外物的诱惑,一心一意保全个人的天性和生命,是典型的“个人本位”价值观。
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加强和维护封建君主政权,是社会本位的积极推行者。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试图通过每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它的价值取向偏向“社会本位”。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仍是处于以“个人本位”为表现形式,以“社会本位”为发展方向的阶段。
之后随着秦朝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举孝廉”,随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代代延袭,“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得到长期巩固。
从明末清初开始,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问有实际能力的有用人才。
“经世致用”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
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及其“自由”、“民主”思想的萌生,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受到重视。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公民概念的梳理 公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公民”这一概念不仅历史渊源较长,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含义。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polites)一词来源于“城邦”(polis),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
公民是“参加司法实务和职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
拥有参政权,对国家、社会的形成承担公共作用和责任,这一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形成于15世纪前后。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现在意义上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由于研究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概念也自然不同。
但根据概念形成基本的逻辑要求,我们认为公民教育概念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第一点,要明确公民教育的主体。
第二点,要确定公民教育的目标。
第三点,要区分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
第四点,要表明公民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
第五点,要说明公民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公民教育概念表述为: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
公民教育具有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三)公民教育的目标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
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
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建构,是公民教育实践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一般认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公民教育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公民人格的培育,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能力的训练和公民美德的养成。
我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随 着 我 市 场 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 、 民 主法 制 的 不 断 完 善 以 及 公 民社 会 的 逐 步 兴 起 ,如 何 通 过 公 民 教 育 课 程来 培 养 符 合 现 代 : 会要 求 的 合 格 公 民 ,这 一 问 题 引 起 了 学 界 的普 遍 关 注 。在 我 罔 已有 的 公 民教 育 课
一
、
我 国 公 民教 育 课 程 发 展 的 历 史 阶段
公 R 教 育 是 一 种 以 广泛 性 、基 础 性 为特 征 . 以实 现 公 民 的 基 本 权 利 与 义 务 为 前 提 的 培 养 社 会 合 格 成 员 的 敦 育 ,其 内 涵 与 一 同 家 特 定 口 史时 期 的 政 治 目标 和意 识 形 态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联 … 14 个 了 9 9年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我 罔 『小 学 公 民教 育课 程 受 不 同 时期 同 家 宪 政 建设 以及 方 针 政 策 的 影 响 ,经 历 了 一 段 曲折 发 展 f 1
德 ” 时 ,还 日确 规 定 : 巾 华 人 民共 和 同 国 民 均 有 保 卫 祖 、遵 守 法 律 ,遵 守 劳 动 纪 律 、爱 护 公 共 财 J j “ 产 、啦 公 役 兵 役 干缴 纳 『 税 的 义 务 。 需 要 指 的 是 ,《 同 纲 领 》 规 定 基 本 义 务 的 承 担 主 体 为 “ ¨ 斌 ” 共 同
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纲领规定基本义务的承担主体为国4本文系王文岚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谐社会视闽下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编号07jc880003及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编号070l一13的阶段性成果
人们对教育态度的变化
人们对教育态度的变化一、古代教育观念的变迁古代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源头,其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弘扬礼仪。
封建社会中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达官贵人、士大夫阶层的子弟,传授儒家经典和礼仪规范。
这种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几乎不重视实用性和技能培养。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传承封建礼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古代教育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隋唐时期开始,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和推广,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普及了基础教育。
科举制度使得教育成为社会的晋升通道,不再局限于地主阶层的子弟。
这一时期的教育重视实用性,培养官员和文人士大夫,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古代教育观念仍存在着批判和反思的空间。
在封建社会中,教育受到严格的约束和控制,思想教育过于约束,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
同时,古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
这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其次,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最后,现代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
202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高三毕业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高三毕业班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处中国以治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
这表明西周时期A.周王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C.家国一体观念得到了认同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2、研读下列一组历史图片,从中可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是,这些历史图片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呈现了古代手工技术的概貌C.可为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佐证D.反映了工艺品影响体育发展3.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
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
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
丧父,哀毁如成人”。
这表明宋代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之中。
以下关于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组织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B.唐朝: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C.明朝:路、州、县三级制——里甲制度D.清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里甲制度5.李鸿章曾上奏皇帝“以后诸国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演变
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演变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
本文将从古代儒家教育、现代教育制度以及当代教育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教育的演变与发展。
一、古代儒家教育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当时的教育主要由儒家教育所主导。
儒家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于中国后来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即人道主义的原则。
在儒家教育中,学生被要求尊敬父母、师长和社会上的长者,并追求个人的完美。
同时,儒家教育注重礼仪和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二、现代教育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
在这个时期,学者们开始反思传统儒家教育的局限性,并试图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新式学校开始兴起,西方的科学、文学等学科开始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被普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建立。
中国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此外,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当代教育思想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也在继续发展和演变。
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尝试和实践。
例如,素质教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只重视学术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
同时,也提出了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平教育的需求。
总结: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
从古代儒家教育开始,到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再到当代教育思想的创新,中国的教育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
浅析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之困境
古希腊强调公 民的选 民特权 到罗马帝 国侧 重 臣民与市民服从 法律成为古典公 民角色的基
本 雏形 。 古典公 民角色 在 中世纪 被完 整地封存 起
、
公 民之 内涵及 其 角色嬗 变
来, 但经过其后几百年 的实践以及文艺复兴、 启 蒙运动 ,现代公民逐步整合了市民的理性选择 、
臣 民的义务 消极 服从 、 选 民的投 票积极 参 与三种 特质。L 4 ] 到1 8 世纪后期为止 ,市民、臣民与选
原则和观念进入资本主义国家结构 , 在公 民一 国
家关 系模 式 中形成 了不 同 的公 民性 格 : 市 民是 按
照 自由主义原则而进入最弱意义上 的政治国家 ,
形成 理性 选择 型 的公 民性格 ; 臣 民是 按 照安全 需 求 原 则和 文化 观念 而进人 民族 国家 , 构成 消极 服 从型 的公 民性 格 ; 选 民是 按照 民主共 和 原则 、 主
《 辞海 》 指出 :“ 公 民通常指具有一个 国家 的国籍 , 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 享有权 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2 】 根据 《 大英百科全书》, “ 公民指一个人与一个 国家的关系 , 受那个 国家
的法律 所规 范 , 并 在那 个 国家拥 有 相应 的义 务及 权 利 。 ”【 ]
民主政治紧密相连 的。现代公 民角色是整合市
民、 臣民和选 民这三种遵循不同原则和运行逻辑
收 稿 日期 :2 o 1 3 — 0 4 . 2 0
权在 民的观念进入 民主国家 , 成为积极参与型 的 公 民性格。 】 在市 民、臣民和选 民获得宪法保
作者简介:杨婷婷 ( 1 9 8 2 一),女 ,山东潍坊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E - ma i l :y t l d 1 9 8 2 @1 6 3 _ c 0 m
中国公民教育现状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一
国家 还 是 发 展 中 国 家都 面 临 着 不 同程 度 的 政 治 、经 济 与 文 化 等 领 域 新 的 问题 与 变 化 , 全 球 化 认 同 、 值 多 元 与 一 元 、 主 与 如 价 民
时 也 是 形 成 国家 认 同 的推 动 力 量 各 个 国 家 都 在 探 索 适 合 本 国 反 民主 , 解 决 上 述 问题 , 公 民 的 教 育 息 息 相 关 。从 我 国 内 部 要 与 国情 的 整 合 方 式 . 获 得 合 法 性 资 源 , 无论 采 取 何 种 方 式 , 以 但 公 看 . 当前 随着 中 国 国际 地 位 的提 升 以及 全 球 化 浪 潮 不 断 推 进 . 公
见 , 国教 育强 调 公 民教 育 是 非 常必 要 . 是 时 代 的 呼 唤 。但 是 . 中 也 中 国现 实 公 民教 育 现状 存 在 下 列 亟 待 解决 的 问题 。 第 一 、 公 民教 育 与 国家 之 间权 利 义 务 关 系 而 言 ; 国公 民 从 中
摘要: 公民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 断深入和转型童 不 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 尤其是公民教育问题, 本
论 文探 寻 新 时 期 中国公 民 现 实 性 问题 , 其 公 民教 育 实践路 径 问题 , 及 进行 有 益 探 讨。
关 键 公 民 教育 公 民教 奄 权 秘 义务 囊战 略 径 —
本取 向 . 在 法 治 国 家 权威 、 会 公 众 利益 和 现 代 化 法 治 秩 序 和 站 社 理性 的 立 场 上 , 过 施 教 者 与 受 教 者 的 积 极 互 动 . 多种 形 式 和 通 以 主 动 参 与 的具 体 操 作 方 式 , 充 实 和 完 善 受 教 者 的法 治 意 识 、 来 道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摘要]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公民教育观;权利;义务;道德教育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
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
因此,把握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在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关联交汇中进行溯源性追寻。
一、与西方公民教育观相向运动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
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
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
虽然公民概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
①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
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西方有两种主要的公民观传统,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公民观,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观。
了解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思政122班XXX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涵,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是“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理念为核心和目标而开展的为民主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有效能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是终身教育过程。
”我国公民教育萌芽于清末民初,其发展过程既缓慢又曲折,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甲午战争以前。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第二个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公民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
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
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规法令。
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
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
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
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与现状
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与现状分析人类文化发展史和生命发展的历史,德、慧、智才是人类生命发展最原始的基因,是人类文明、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原生态基因。
德是人类心灵能量的源泉和支持,慧是大脑深层和右脑质层的生理功能,智是大脑皮层和左脑的生理功能,德慧智三位一体的高度和谐统一,才是人类生命和文明文化和谐发展的根本。
同时,中华的祖先伏羲黄老,早在2500年之前就给人类制定了、并且实践运用了几千年之久的大慧大智的“明明德”文化教育方案,并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原则传承给中华子孙。
“大”,在根文化中就是“道”,因为老子明确指出:“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黄帝也在《黄帝四经·称》中指出:“夫大上争于化,其次争于明,其下救患祸。
”这里的“大上”就是道,意思是说,道以化生为主要功能,德以滋生光明为主要功能,而其下一等的则处在阴阳之中以救助病患灾祸为主要功能。
同时,《黄帝四经·姓争》中也指出:“明明至微。
”也就是说,德所滋生的光明,可以达到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的程度。
可见,“大学之道”,就是自然大道的生化教育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明确告诉人类,只有遵循自然大道的生化教育原则,运用德的光明能量进行修身内求,来滋养人类的慧识与智识,使人类进入“慧明”与“智明”的大慧大智境界,从而步入“天人合一”之境,认识生命真相,通晓天下万物,从而“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和谐发展人生和社会。
但是,儒学却对这一黄老“明明德”的文化教育方案并未善加运用。
更有甚者,宋代大儒朱熹单独将这一方案从《小戴·礼记》中抽出,冠以《大学》之名而合入《四书》之中,并以“以儒解道”、“以智解慧”的改良做法对《大学》作了曲解。
例如,将“三纲”中的“亲民”解为“新民”就是其中的典型。
从此,大慧大智的黄老“明明德”文化教育方案,真义尽失、黯然失色。
并在明代明成祖亲自主持、官方全力催化的情况下孵化出了一个将中国教育推向灭亡深渊的“八股”怪胎,致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华之龙在“八股”怪胎的折腾下完全成了东亚病龙。
教育的发展脉络2000字
教育的发展脉络2000字
中国教育发展脉络
中国教育历来是将发展于国家民族大义之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历史阶段反映出中国各时期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特点。
从古老的“百家争鸣”及科举考试到近代从明代的四库全书的藏书建设和清代的改革,中国教育传统上注重“资质”而不是实践,因此,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文儒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不及。
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重视走路程式发展,开放了西方数理科学知识和技术,注重近代科学技术的转型,并全面改革大学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初,采取市场经济改革,积极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推行普及化、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激发更多的 stores4 劳动力,进而促进了实践教育的推广,尤其强调了娱乐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素质教育新进程发展,使中国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21世纪,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启动改革开放新时期时,中国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注重实践应用及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界也积极探索深化和完善发展体制,加强技术创新、实践、国际合作,建立规范发展体制机制,以提高教育素质,提升国家竞争力。
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从以文儒教育为主到致力与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独特,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努力改革改变,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
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及其中国意义
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及其中国意义一、引言公民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社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注重公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意识,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1. 社群主义的基本原则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在社群主义的视角下,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和共同建设社会来实现自身价值。
2. 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注重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公民教育应该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当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3. 公民责任感的培养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社会的影响,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公民教育应该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4. 公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注重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公民教育应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公民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这包括培养公民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使公民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三、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在中国的意义1. 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有助于加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可以促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建设社会。
这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2. 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有助于培养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公民的行为和选择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公民教育,可以让公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社会的影响,并培养他们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_教育规划纲要_细解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脉络
SHI JIE云南教育·视界2010·7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本期我们将通过《教育规划纲要》,细解未来10年中国教育发展脉络。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有专家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
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
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开始探索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
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试卷中的课本知识在一些地方高考的自主命题中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对此,《教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随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的兴起,传统教育在中国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传统教育思想却一直贯穿着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也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古代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那时的教育主要依赖于父母和部族长老的传授。
在商周时期,以经商为主导的部分地区开始有了一些私塾,这些私塾大多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成立,学生通过交纳学费来接受教育。
这些私塾之中最知名的是孔子创立的孔子学院。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道德修行,将人文主义与教育思想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代表之一。
在秦汉时期,中国开始实行统一的制度,教育也逐渐正规化。
公立学校也开始随之发展,诸如官学、太学等等。
秦始皇拓宽教育的基本渠道,开创了教育制度的划时代。
官方教育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教育体制,由一些已经合格的教师讲授,学生按照等级或者发愿去求学。
到了唐宋时期,社会生活逐渐繁荣起来,这时的教育才真正迎来一次空前的繁荣发展。
这个时期,私学和官学并行不悖,私塾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私塾除了咏史纂传之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官学的特色。
民办教育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
范仲淹、苏轼、陆游等名人都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优秀代表,成为后人追捧的人文主义教师。
他们的教育思想强调性与达性,通过教授必修课程而不是从课程之外寻求重点。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教育体系渐渐陷入危机。
科技革新、快速发展的经济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反复的社会改革和政策出台,都牵涉到了教育和传统教育体系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相对落后和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使得他们的存在是依然不够强大和有力的。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教育观念的塑造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教育理念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追求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
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对人的培养目标和方法的基本观念和认识。
我国的教育理念经历了多次转变和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需求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培养人才的多元化、注重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人的德行和知识技能,注重灌输和传承;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一转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培养人才的多元化我国的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选课和评价机制上。
在选课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例如文科、理科、艺术等。
在评价方面,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外,还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格、美感和劳动等综合素质。
这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能力。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个性发展是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教育系统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同时,教育部门也鼓励学校和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五、教育理念的实践问题虽然我国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是课程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另外,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够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条件有限,难以满足教育理念的要求。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改进。
探索中国的教育与公民素质
探索中国的教育与公民素质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公民素质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当今社会,中国越来越注重培养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公民,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之中。
本文将探索中国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关系,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公民素质。
第一部分:中国教育的演变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士人教育到现代综合素质教育。
古代中国强调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术才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暴露出问题,迫使中国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重点从学术能力向综合素质转变。
课程设置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然而,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应试教育的倾向、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在中国探索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问题。
第二部分:教育与公民素质的相互关系教育与公民素质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备良好公民素质的公民,而公民素质的提升也需要教育的支持和引导。
首先,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包括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等。
同时,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领导才能,使其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其次,公民素质对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学生更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更容易适应和融入社会。
他们对学习更积极主动,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并更容易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因此,教育与公民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影响。
只有通过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培养具备良好公民素质的公民。
第三部分:进一步提升公民素质的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公民素质,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中应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公民教育观;权利;义务;道德教育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
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
因此,把握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在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关联交汇中进行溯源性追寻。
一、与西方公民教育观相向运动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
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
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
虽然公民概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
①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
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西方有两种主要的公民观传统,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公民观,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观。
在多元文化论的讨论尚未兴起之前,这两种公民观主导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
②之后,又逐步发展起了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1.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共和主义者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公民实践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树立公共利益优先的观念,培养公民履行责任、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的主观愿望。
公民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培养公民德行与能力,强调公民德行是真正成为公民的先决条件,公民德行主要包括爱国与勇气、人性尊严、认同感、隐私权、自主性、关心他人、关怀社会、宽容、公民服务等,主张培养公民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关于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共和主义者认为民主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理性的仪式,合格公民是在参与政治理性仪式的民主过程中造就的。
参与公共事务,既是一种合理的决策方式,也是一种通过公民参与民主的方式进行公民教育、塑造合格公民的最好方式。
2.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其核心“是一套关于个人、社会、国家关系的理论”④。
自由主义公民观与共和主义公民观的区别在于,在公民与共同体关系上,前者以个人主义为基点,强调个人至上,即个人是本源、目的、第一位的,社会、国家是派生的,是手段、第二位的,社会是个体的联合体而不是有机体,政府建基于公意,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同意,国家职能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不得干预私人领域。
在公民与共同体关系的实践上,相对共和主义强调公民参与的“积极自由”,自由主义更强调公民活动不受干涉的“消极自由”;相对共和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善”,自由主义更强调道德的个体性与相对性,认为多元价值是不可消除的社会事实,否认存在“共同善”作为政府合法性依据及凝聚社会成员的共识,认为社会团结基于公共规范而非共同理想,好政府依赖制度制衡而非公民美德。
自由主义者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民主性格与批判能力的公民。
由于否认或不强调社会“共同善”的必要性,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所要求的只是培育公民素质和能力,而不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途径。
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培养的只是逻辑思考、批判反省、公平论证等相关能力,使受教育者有能力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
这些能力纯粹是形式上的,而非内容上的。
⑤3.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作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形成思潮。
社群主义者试图调和共和主义对共同体至上、自由主义对个体至上的绝对强调,既重视公民个体平等的权利,也提倡通过培养公民对社群的认同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善”;反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提倡积极的公民参与,重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与爱国热情的培养。
在教育内容选择上,社群主义者认为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不鼓励将与社会公共价值观相左的内容或者有争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对于公民教育是否应包括多元价值观持谨慎态度。
在教育途径与方法上,重视国家的教育责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的结合,重视服务学习。
多元文化主义者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观是一种同化论的理想,其平等仅是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主张消除弱势社群或族群面临的不公平以支持多元文化的发展。
反映在公民教育上,他们要求学校传递多元文化,培养能够尊重、容忍和包容文化差异,善于处理文化矛盾与冲突,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公民。
(二)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1.古代民本思想与教化传统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不乏“民贵君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但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以“君”为主的君主专制,它与以“民”为主的民主思想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
因此,专制体制只能孵化匍匐于王权之下的臣民而不能提供现代公民发育的土壤,封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根本上是以培养与教化忠臣、顺民为指向的。
2.近代公民意识觉醒与公民教育兴起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政治民主思想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借鉴、移植到中国。
清末立宪首次唤醒国人的民权意识。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宪政民主制度,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法律上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
近代公民教育思想发展的早期,尚未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思想,而主要体现为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的中西融合的德育观。
其典型例证如维新派从“新民德”角度提出的“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⑥,试图在教育实践中“淬厉其本有”,“采补其本无”。
“淬厉本有”即重新诠释、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美德,“采补本无”即积极借鉴、汲取西方之核心德性精神,以自由之德改造国民的奴性、愚昧、自私、迷信等,培养爱国、利群之公德心与自治力,特别是平等、独立、权利、义务、责任、竞争、合群等公民意识。
蔡元培提出的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五育并举,以公民道德为中坚”⑦的教育方针,既汲取西方独立、自由公民人格思想,又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重德精神,是一种以公民道德培养为核心、“中西合璧”的公民教育思想体现。
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不少教育界人士开始明确提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张,早期以公民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演变成为以“公民资格”为主题的公民教育思想。
如朱元善提出:“既为共和立宪之国,则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为此,“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
⑧五四前后,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传入中国,使我国公民教育思想发生了大改变,人们批评旧式训育模式过于偏重道德而压制个性,提倡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⑨此阶段公民教育以崇尚平民人格教育为理念,以重视公共生活与社会进步为教育标准,突出受教育者生活经验与自主性的教育意义,从而体现出对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深刻体认。
但惜于近代时局动荡,公民教育为抗日救亡及内战的硝烟所淹没。
3.现代公民教育的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开启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现代公民教育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时期,囿于社会发展水平与特定历史背景,现代公民教育的有关理念尚未得到明确体现。
新中国成立之初,“阶级斗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被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与此相应,“公民”为“人民”这一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所取代,教育宗旨亦着重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政治意涵,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德育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政治教育所代替,公民教育被等同于资产阶级教育而蒙上政治禁忌色彩。
虽然1954年宪法中明确了公民的法律地位,赋予公民普遍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为现代公民教育做了最重要的准备——具有普遍的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资格准备,但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都在强调公民服从、服务性的义务,公民权利在这几部宪法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这一时期“政治本位”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难以提供公民人格健康发育的社会、政治环境,现代公民概念并未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与思想领域,公民教育也未能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与宏观政策中有明确体现。
(2)“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拓开了公民教育的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文革”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公民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的条件和机遇。
国门打开为中国创造了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中国各项事业纳入了具有现代意识与世界眼光的发展框架之中。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体制替嬗,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塑造了人们崭新的生活方式,孕育了新型的人际关系,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震荡。
固有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遭到强力冲击,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领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态势。
在市场经济土壤中,社会公共空间日益拓展,民主、平等、法治、权利、契约等观念逐渐成长,为现代公民人格的生成拓开了空间。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现代公民教育新要求,发展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复兴”,也有学者预言公民教育的兴起意味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转型”。
(3)“以人为本”的社会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目标为现代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建设,中国步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