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

合集下载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2)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2)

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心得体会和谐教育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

在个人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和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辛勤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

首先,科学发展是和谐教育的核心。

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和谐教育需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需求和理想。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和利用其潜能,为其提供适应其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和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再次,和谐教育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

和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与教师合作、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同时,学校也要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最后,和谐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成绩评价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唯一指标,更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多个方面,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品德素养等。

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

总结起来,构建和谐教育要求我们不断追求科学发展、尊重差异、强调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我深刻认识到和谐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挑战,也意识到只有不断探索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教育学中的教育与社会和谐

教育学中的教育与社会和谐

教育学中的教育与社会和谐在教育学中,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通过分析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探讨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一、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内涵教育与社会和谐是指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

这种关系要求教育在传承和发展社会文明的同时,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公民。

教育与社会和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一致:教育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相互吻合,教育要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也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等方式支持并促进教育的实施。

2. 教育资源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公平合理,避免出现教育资源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的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要相互契合,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4.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二、教育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 促进社会进步: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知识,教育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塑造社会文明: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和文明素养,通过教育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3. 提高社会稳定性:教育可以降低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4. 推动经济发展: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力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的途径和策略要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采取以下途径和策略:1.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

论陶行知的和谐家庭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陶行知的和谐家庭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

WA GQn, I i - u N i L a s n g N nh
( aghuP l eh i C l g , aghu2 5 0 , hn ) Y nzo o t n ol e Y nzo 20 9 C i yc c e a
Absr c t a t:Th a mo iu a l d ain c n e to o Xi z ii n i o tn ato i a mo iu d — e h r no sfmi e uc to o c p fTa ng h sa mp ra tp r fh sh r n o se u y c to lie l g . I iw ft e s o to n so h b oe eChi s a l d c to aina d oo y n ve o h rc mi g ft e o s l t ne ef miy e u ain,h on so ha a — h e p i t utt tp r e t h u d h v h e s fr s o sb l y o u t ai g t ln sf rt tt n ss o l a e t e s n e o e p n i ii fc li tn ae t o he S ae,t y s o l e pe tt e h t v he h u d r s c h uma n i h so hl e nd c e t a de c ai n a mo o s e vr n n ,e u ai hal e c rid o t rg t fc i r n a r a e mo r tc a d h r niu n io me t d c t n s l b a re utwih d o c i r n’ h r c e sis tk n i t o sd r to O t a a mo y c n b e l e r m t ft erp sc l h l e Sc a a tr tc a e n o c n i e ain S h th r n a e r ai d fo boh o h i hy ia d i z a d ps c o o ia s c s a e t h u d s ta mo e y t ms le n e a r h thamo y s l man y n y h lg c la pe t ,p r ns s o l e d lb he ev s a d b wa e t a r n hal i l fc so h t d o u n t e meho s,a d t a a l n c o ls l i i e wih e c te o ra ie ha o y n h tf mi a d s h o hal n ln t a h oh rt e lz r n .To r s a c y m e e r h o n e r r m o’ a o i u a l d c t n c n e ti fg e tr aitcsg fc n ef rbul i g h r n a d l an fo Ta Sh r n o sfmi e u ai o c p s o r a e lsi ini a c id n a — m y o i o

论黄炎培的和谐教育思想

论黄炎培的和谐教育思想

论黄炎培的“和谐教育谢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和谐”理念是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始终的红线。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是黄炎培毕生追求的理想状态.他所提倡的职业教育实为当代和谐教育的先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炎培“和谐教育”思想表现现实意义“和谐”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和系统之间通过“相应”和“配合得当”实现的一种协调与有序的发展状态。

综观黄炎培的一生。

他一直在为实现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种种和谐状态而努力.“和谐教育”思想在其职业教育体系中随处可见。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指导黄炎培职业教育实践及理论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那么,和谐教育目标的达成则是落脚点。

综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是黄炎培毕生追求的理想状态,他所提倡的职业教育实为当代和谐教育的先声。

一、黄炎培“和谐教育”思想的表现1.人自身的和谐。

黄炎培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二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和谐”理念首先体现在对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欲使学生实现肉体生存与个性发展的和谐。

一方面。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授人以学识、技能。

从而使之生存于世界,即职业教育首先应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为个人谋生做准备。

实现“治生”。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要“谋个性之发展”。

能提升人精神上的修养,实现“乐生”。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在于,在“治生”与“乐生”的基础上,使无职业者有业以解决生存问题,而有职业者则能从个性发展角度乐业。

从另一层意义来看.人的基本需求是“求生”,第二需求为“求群”。

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培养个体“为己谋生”的技能,在满足个体“求生”的基本需求基础上。

塑造个体“为群服务”的精神,满足其“求群”的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杨跃(四川宜宾学院高教所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他的这一思想仍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我国;基础教育;启示瓦·亚·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本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中国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今天的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过分强调劳动者知识化,而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50年代中期后,中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校招生计划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中学生的求学愿望;同时未能升学的中学生既无就业的思想准备,也无就业的技能,这时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众多的游手好闲的人,且数量逐渐上升,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并且相当数量的家长、学生都鄙视厌恶体力劳动,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一种耻辱,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此背景下,为了兼顾升学与就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这一教育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内涵他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而提出了这一教育思想。

这也是他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想。

他认为:“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是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摘要]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他一生从教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 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 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他从实践出发,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20世纪中、下叶的教育理念有影响, 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中度过的。

他1935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先后经历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改革,经历了60年代教育的现代化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活动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

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遍教育中,出现了普遍而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主要原因是苏联在 30~50 年代曾经强调劳动者知识化, 普通学校中也以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作为主要任务, 但在50年代中叶以后,因中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高校不能容纳全部中学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又未在中学做好直接参加社会劳动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因而不可能顺利就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游手好闲的人,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和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和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和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之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础,旨在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和谐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和谐教育强调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在学校中,学生们的情感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情绪失控和人际关系紧张。

而和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沟通能力。

其次,和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但在传统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而和谐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重点,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和项目学习,让学生们学会协作与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在参与团队活动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并互相帮助,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加深了与他人的友谊。

再次,和谐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标准化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而和谐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华和潜力,只有给予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和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紧张、道德观念淡薄的问题日益突出。

而和谐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发展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与他人相互包容和尊重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自豪和成就感。

总之,和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管理、团队合作、自主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和谐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和合德育 和谐发展

和合德育 和谐发展

和合德育和谐发展和合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发展,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和合德育和和谐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

和合德育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意识形态。

和合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专业道德,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和合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提倡各个方面协调、平衡、稳定地发展。

和谐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和合德育和和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贯通。

和合德育是培养和谐人才的重要途径,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和合德育的目标和方向,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为和合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施和合德育和促进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

在教育领域,学校是关键的实施主体,要加强师德教育,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还要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和谐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风尚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社会也要为和合德育和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文献综述】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文献综述】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第斯多惠(Friendrich Ado1f Wilhelm Diesterwe 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

1811年,第斯多惠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霍尔姆谢城中学、法兰克福模范学校、默尔斯师范学校、柏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使这两所学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

因其对师范教育所作出的贡献,被誉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和“德国的裴斯泰洛齐”。

第斯多惠是西方第一位较完整地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教育家,1835年出版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在这本以培养教师为主旨的著作中,第斯多惠首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这对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功不可没。

因此,对他的理论研究将检视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实施的和谐教育。

目前关于第斯多惠的研究,主要是以《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为本,集中力量研究他的教师教育思想及一般教育理论。

如学者陈利在《第斯多惠教师观解读》中重点论述了教师的读书观。

教育目的就是唤起人的主动性,引导人主动的追求真、善、美的和谐。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本能,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发展。

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教师本身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个体。

教师自我教育和完善的方式中,读书是最重要的方式。

在读书过程中应怀有追求真理之心、具有研究的精神以及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精神。

李定仁在《教会学生主动寻求真知》—问中谈到第斯多惠论认为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和科学,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自己主动去掌握知识”,等等。

近年来,随着对全社会对和谐教育的关注热情和深入研究,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他的教育思想中所闪耀的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这些研究使得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和谐教育思想的发端与本意,从而能够正确、全面的评价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对当时以至现在和谐教育的启示。

和谐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和谐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XI ANG ig Jn
(n tt t fCu rc lm ndI sr to I siu eo riuu a n tucin,No ma ie st fEa tChna r lUnv riyo s i ,Sh n h i 0 0 2,Chn ) a g a 0 6 2 ia
Ke r s h r n o s e u a i n;h r o i u o i t y wo d : a mo i u d c t o a m n o s s ce y;c n e o a y i l a i n o t mp r r mp i t c o
当今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我们 2 卷 第 6期 2
20 0 8年 1 月 2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 科 学版)
J OUR NAL OF HE E F I UNI RS T OF TE HNO OGY ( o i ee c s VE I Y C L S ca S i e ) 1 n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一五” 2 0 -2 0 ) ( 0 6 0 7 规划项 目(6Y 9 。 0J 0)
作者简 介: 向 晶(9 O , , 1 7 一) 女 浙江衢州人 , 讲师 , 博士生 。
第 6期
向 晶 : 和谐教 育思 想的 演 变及 其现 实意 义
6 9
合” 有“ ; 合和” 和谐”有“ 则“ , 和谐” 团结” 有“ 则“ , 团结” 成功” 则“ 。我 国和谐教育思想 的产生、 形成与发 展是与以下两个观念密切联系的 。一是天人合一论 , 这个 观念滥觞于我 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之 周易》其基本思想是 : , 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 。这一观点可以做如下解释 : 首先 , 自然的规 大

论邓小平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论邓小平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的科学 体 系。 在 这 一 体 系 中我 们 始 终 感 觉 到 贯 穿着 一 条红 线 , 那就 是 和谐 教育 思想 。在贯 彻 落 实十六 届 四 中全会 精神 ,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构 的今天 , 温邓 小 平 和 谐 教 育 的思 想 , 具 有 重 重 更
要 的现实 指导 意义 。

要: 和谐教育理论像 一条红线贯 穿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 系之中,三个面向” “ 点明了
教 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 ;四有新人” “ 确定了受教 育者 自身和谐发展的 目 :尊师爱生, 标 “ 教 学相长” 构建 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谐相处的关 系。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今天 , 重温邓小平和谐
的关键 性 问题 之 一 , 第三 次 复 出“ 从 自告奋 勇 ” 抓
科技 教育 工 作 , 直 到 19 一 9 2年 南 方 视 察 发 表 重 要讲 话 , 邓小 平站 在 建设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的高 度, 系统 论述 了教育 的 战略地 位 、 导方 针 、 指 目标
任务 等一 系列基 本 问题 , 构成 了邓 小 平 教育 思想
维普资讯
2006年 7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l 2 O uy 06
Vd. , o 3 8 N .
第8 第3 卷 期
Junl f hnagJ nh nvrt Sc l c ne ora o eyn i zuU i sy(oi i c) S a ei aS e
主 义现 代化 建 设 之 中 。教 育 发 展 要 适 应 社 会 的 发展, 会发展要促进教育发展 , 社 只有 教 育 与 社
分反 映 了邓小 平 对 马 克 思 主义 教 育理 论 的重 大 发展 。 现 代 教 育 是 以促 进 人 的 全面 和 谐 发 展 为宗 旨, 因此 , 更关 注人 的发展 的完 整性 、 面性 。邓 全 小平 历来 重视人 的全 面发展 , 四有 ” 人就 是 对 “ 新 受 教育者 全 面 发展 的基 本 要 求 。为 了提 高 人 的

邓小平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现实意义



邓 小 平 和谐 教 育 思 想 的 主 要体 现
jl l 8
争 的 外 向 型 、 际 型 人 才 作 为 现 代 教 育 的 重 要 任 务 围 和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 育 要 面 向 未 来 , 是 要 求 教 育 教 就 必 须 从 自身 特 点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长 远 目标 出 发 , 适
都 要 适 应 培 养 现 代 化 人 才 的 需 要 ,突 破 传 统 教 育 的
模 式 , 断 改革 创 新 , 现 代 化 的 教 育 为社 会 的现 不 用 代 化 服 务 ; 育 要 面 向 世 界 , 是 教 育 既 要 从 中 国 教 就 的 需 要 与 条 件 出 发 , 破 传 统 教 育 的 封 闭 性 , 要 打 又 着 眼 于世 界发 展 的趋 势来 考 察 中国 的教 育 问题 , 调 整 培 养 人 才 的 规 格 和 要 求 , 培 养 能 够 参 与 国 际 竞 把
和谐 教 育思 想 是一 种 更 加 注重 人 的 全 面发 展 、 更 加 强 调 人 的 发 展 与 社 会 政 治 、 济 、 化 和 生 态 经 文
应和 满足 未来社 会 发展 的需要 。 2 培 养 “ 有 新 人 ” 培 养 和 谐 发 展 的 人 . 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 境 协 调 发 展 , 加 注 重 教 育 内 部 本 身 诸 要 素 之 间 更
关键词 : 小平 ; 邓 和谐 教 育 思 想 ; 大 ; 程 开 放 教育 , 电 远
在 发 展 我 国 教 育 事 业 的 实 践 中 , 小 平 揭 示 了 邓
我 国社会 主义 教育 事业 的本 质 和发 展 规 律 , 辟 地 精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过 程 。”
全面 和谐 发展教 育思 想 的 内容 苏霍姆林 斯 基认 为” 谓和 谐教 育, 是如何 把人 的活动和 两 所 就 种职 能配合起 来 , 两者 得到平 衡 : 种职 能就是 认识和 理解 客观 使 一 世界 , 另一种 职 能就是 人 的 自我表 现 , 自己的 内在 本质 的表现 , 自 己的世 界观 、 观点 、 念 、 信 意志力 、 性格 在积 极的 劳动和创 造 林斯 认 为 , 学校 中德育 、 在 智育 、 体育 、 美 育和 劳动教 育都 是重 要的 , 没有 第一 、 第二之 分 。他说 , 在教 育 作 用 的完整 的体系里 , 怕只 是忽 略 了其 中 的一个环 节都 会破坏 哪
这 个有 机 的统 一 。 正 的全面 发展 关注 的是 学生在 所有 不同方 面 真 的一种 有差 异 的和谐 。 二、 全面和 谐 发展教 育 的途径 ( ) 一 创设 一个 有利 于学 生身 心发展 的环 境 为 了培养 全面 发展 的人 , 苏霍 姆林斯 基从 教育着 眼, 为学 生创 设 有利 于学生 身心 发展 的物 质环境 。这 个环境 包括 自然 风光 、 校 园美化 、 教学 设备 、 内陈设 以及 图书保 障 。 帕夫 雷什 中学 的校 室 在 园内 ,有 学校 博物馆 、 学科 活动 角 、 先队和 共青 团室 、 各 少 游艺 室 等 。他尽 力使一 切物 质环 境, 校 园器物 、 如 教学 设施都 ” ” 活 起来 , 利 用 学生所 置身于其 间的 大 E然环 境和周 围社会 生活环境进 行教育 , l 让学 生在 生活 中学, 在活 动 中学, 与周 围事物及 人 的关系 和作用 在 中批 判吸 收, ” 给儿 童 以能动 的有益 的影 响,以培养 他们 的观 点、 信 念和 良好 的 习惯” 。 帕夫 雷什 中学 的每 ~堵墙 都被 他利 用 了起 ④ 来, 苏霍姆 林斯 基 的 目的是尽 可能地 ” 墙壁 也能说 话” 强 调环境 让 , 和 氛围 的创设 感染 , 即注 重德 育环境 的渗 透性 。 在 全面 发展 的施教 上 , 霍姆 林斯 基为 学生提 供 了一 种精 神 苏 环 境-’ 富而 多方面 的精 神生 活” - I 丰 。在他 看来 , 、 、 、 、 德 智 体 美 劳各 育 都必 须在这 种” 精神 生活背 景 ” 上进 行 。 他总 的设想 是 : 学校 的精 神 生活应 当是如此丰 富而 多方 面的 , 以致每一个人 在德 、 、 美 、 智 体、 劳诸 方面 的需求 和兴 趣都 得 以形 成 、 展和满 足 , 使每 一个人 都 发 并 能 找到展 示 、 表现 、 确立 自己的力量 和创 造才 能的场 所 。 ( ) 二 建立 ” 学校 一 家庭 教育 体系 ” 苏霍姆 林斯基确信 , 完备的社 会教育就 是学校一 庭教育” ” 最 家 。

论马克思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论马克思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根本原因是教育割裂了人的整体 性 以及人与人 、 与社会 、 自然的有机统一” 与 。当下教育 已经到了 必须在思想源头上进行 深刻反省 的时刻 , 从马克思的和谐教育思 想 中我们得到许多启示 。 21 树立全面发展 的教育质量观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观所蕴藏的和谐意蕴 , 为当下教育 指 明了方 向— —树立全面发展 的教育 质量观 。和谐教育要促进 人的和谐发展 , 以至于带动整个 社会 的和谐发展 , 首先 , 教师要充 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 间, 最大限度 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 次, 评价学校 的标准应该以全体 学生 的个性 、 自身潜力 、 道德观念 的全面发展和心智 的成熟为指标。最后 , 和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的同时 , 还要挖掘各类学 生的突出潜能 , 兼顾差异 , 为培养 各类高端人才 打下基础 。 2 践行协调有序 的教育过程观 . 2 和谐 教育需要协调教育系统下各要 素的关系 , 使各项教育活
人作 为教育的出发点 , 教育对象作 了科学 的解答 , 的本质 对 在人
观和全面发展观 , 以及个性 的充分 自由发展观 , 和谐意蕴发挥 将 到极致 。因此 , 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 的关于人的学说进行探讨分 析, 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 发和裨益 。 1 人 的本 质 观 中 的和 谐 意 蕴 . 1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内涵丰富 , 并对人的本质提出了多样性 的解 释 , 人 是人的最高本质 ,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如“ 人 劳动是作 为生命外 在的生命 表现 , 人类 的特 性是 自由 自觉 的活动 ” 。马克 思运用兼具差异 的统一和谐观 , 用一种历史的真实关 系来述说他 对“ ” 人 的解答 。马克思开宗明义 :人直接地是 自然存在物 , “ 也是 类 的存在物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 的抽 象物。在其现 实性上 , 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这种社会关 系的总和正是规 ” 定每一个历史时代 中个人 的“ 的本质 ” 人 的现实基 础。马克思将 人 的 本 质 最高 概 括 为 人 具 有 自然 和社 会 属 性 , 有 思 维 和 意 识 且 人 从事实际的活动 。马克思提出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 人可以 改变环境 , 环境本身对人 的发展具有深远 的影响 , 以及 教育对人 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 从而为和谐教育这一教育理想 的实现奠定了 科 学 的理 论 基 础 。 1 人 的全 面 发 展 观 中 的和 谐 意 蕴 . 2 人 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 , 主要是指人的类特 性、 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 。 人的“ 特性 ” 类 即人的 自由 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个人作 为“ 人 类” 的一员 , 他必须追求 和实 现这 种类 特性才能无愧于 “ 这一 人” 称号。当马克思论及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 面发展 时, 他 将人的 自由发展和和谐发展有机地 纳人到他的理论之 中。正如 马克思所 言 ,一个人 的发展取决 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 的 “ 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他认为 , 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 面发 ” 人 展, 即个人所具有 的一切 社会 关系得到充分发展 , 中包括个人 其 与类 的关系 、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个人与他人 的关 系、 人 自身各 个 方面的关系等的充分发展 , 而这些发展又主要表现为这 些关 系在 个 人 那 里 的 和谐 发 展 。 马克思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全 面系统 的影响作用 , 认 为教育是通 达遍 布盛开着全面发展之花 的理想 国度的一座独木 桥 。教育可 以通过德 、 、 、 劳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 智 体 美 促使 人体力与脑力 的协 调发展 、 身心的和谐发展 、 人 才能和品质 的多 方面发展 以及人 的个体 发展与社会 的统一 。只有 在以每个人的 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的社会形式 中, 每个人 的 自由发展 成为一切 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下 , 教育对个人 和谐发展所起 的推 动作用为个人所驾驭的时候 , 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会从梦幻变 为现实 , 和谐教育的理想才能照进现实。 2 马克 思 和 谐教 育思 想 的 现 代 启 示 国际 2 世 纪教育 委员会 在《 育——财 富蕴藏 其 中》 1 教 中指

论和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论和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论和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文章在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和谐现象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氛围及人际关系等角度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和谐教育;高校;思政理论课和谐教育思想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意蕴深远。

现代意义上的和谐教育,既继承了历史上和谐教育的合理内涵,又远远超出了历史上和谐教育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

一般认为,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入的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调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关系等诸要素人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育条件氛围,以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目的。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和谐教育思想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诸多实效,并逐步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接受,成为高校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现实追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不和谐现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内容:陈旧而空洞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课程中一部分与中学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交叉重叠的现象,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远离大学生的思想基础,未能贴近生活实际。

结果是说教成份多,而可操作性内容少,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消化、感悟教学内容,人为地制造了课堂教学通往现实生活教育的障碍,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理论苍白无力,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模式:单一与固定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都沿袭着一种“我教你学”的单边施教模式,教学手段单一而固定。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引言裴斯泰洛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内涵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强调“和谐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以培养人为中心,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其在全面发展中实现和谐。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将人的全部潜力开发出来,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和谐地处理各种关系。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个性。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其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使学生能够在发展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具有充分的主体性,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主张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创造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二、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特点1. 人本主义特点。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差异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2. 全面发展特点。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道德、智力、体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3. 实践导向特点。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他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实践路径1. 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的和谐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贯穿于诸多领域。

这个概念源于夏商周时期,被后代传承并演变。

和谐思想包括道德和伦理观念、社会管理制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和谐思想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1. 道德和伦理观念。

和谐思想提倡的是道德和伦理上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仁爱"、"中庸"、"协和"等道德原则。

比如在中庸之道中,追求的就是平衡以达到事物的和谐,互相理解、宽容看待。

在家庭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规范明确的伦理要求,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等等。

2. 社会管理制度。

和谐思想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主张的是“君民一体、和合共生”,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君臣间互相理解,天下大治。

法律制度中,也强调“和而不同”,在司法过程中主张法官和被审查者之间要求宽容、尊重和理解。

经济制度中,和谐思想强调了合作、竞争和平共存。

3. 艺术和文学。

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学。

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的是尺度匀称,浓淡相宜等原则。

要达到这些原则的标准对创作者的心灵和意志也有要求。

在中国文学中,也追求的是文理并重,以及诗言志、文言情等原则,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文化的和谐。

二、和谐思想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1. 在政治方面,和谐思想的实质是民主和法制建设。

中国国家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公正。

这就需要君臣间互相尊重、民众间互相理解,才能实现当今中国的社会和谐。

2. 在经济方面,和谐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发展的思维基础。

这也就是要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精神文明等多领域的共建共享。

和谐教育思想下人本研究

和谐教育思想下人本研究

和谐教育思想下人本研究[摘要]和谐教育是面向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课题。

基础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和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应试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实施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革除弊端,发挥优势,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育的模式。

提出的“和谐教育”实验就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实践证明,和谐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和谐教育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核心是人的解放,而不是给人套上精神的枷锁。

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是充满情感的教育。

因此,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与学生应当是情感上的朋友,可以沟通交流;是求知道路上的伙伴,可以互相启迪;是完全平等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可以对等交流,抛弃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特点的新教学模式,才能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活动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和谐教育意义深远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主张实施体、德、智、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当前的和谐教育是在汲取以往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提出来的和一种教育模式。

由应试教育转向和谐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

教育系统中种种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着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

目前,和谐教育也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校的教育改革是从单项、单科改革开始的。

局部的单项改革促进了某一学科成绩的提高,却不能适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今后教育改革逐步从单项到多项,再向综合整体改革方向发展。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和谐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本文从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核心理念、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个体成长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和谐教育思想具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意义。

未来,应继续深化和谐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文明建设,造福社会各界人士。

和谐教育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都具有积极影响,其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不可低估,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和谐教育思想,历史渊源,核心理念,教育实践,社会发展,个体成长,未来发展,深远影响,实际意义。

1. 引言1.1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和谐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平衡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和谐教育思想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是历史渊源和当代实践的交融。

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包容、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当代社会,和谐教育思想的意义日益凸显。

它不仅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和探讨和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促进教育变革和教育质量提升。

和谐教育思想也可以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和谐教育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仁爱、礼仪、忠信等美德,倡导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建和谐社会。

在儒家经典中,如《大学》、《中庸》等篇章中,对和谐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阐述和表达。

佛教、道教等思想也对和谐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一定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这话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也是完全适用的。

就是说,和谐教育及其思想并非今日始,而是走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历程。

因此,为了把握和谐教育的实质,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现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一番考察,可能是十分必要的。

舛谬在所难免,尚望识者指正。

一、和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

其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

我国的和谐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与如下两个观念密切联系的。

一是天人合一论。

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

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

首先,认为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如天地运转、日月并明、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状态;其次,认为人是大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道应当服从“天道”;最后,认为既然是天道是和谐协调的,所以人道(包括人的发展)也就必须和谐协调。

我们认为,天人合一论的这一积极精神,乃是我国古代和谐教育思想的一项理论基础。

当然,天人合一论还有其神秘化的消极面,这却是与和谐教育思想格格不入的。

二是和合论。

“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

早在先秦时期,这个观念即已出现。

我国最早的古文献之一的《尚书·尧典》即提出了“和合”的理想模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儒家、道家、佛家都采用这一观念,以概括各自的思想宗旨。

一般说来,“和”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

合起来看,和合论的基本精神,都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

这种观念影响到教育,就是教育要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我国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

他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圣人、君子或成人。

而这种人应当获得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如对其低层次“成人”的培养要求便是如此: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论语·宪问》。

)什么是“成人”?据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云:“成人,犹言全人。

”而所谓“全人”,即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完全之人物”,亦即今之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

按孔子的意见,在知、情、勇、艺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便可称为“成人”。

正是从此种思想出发,孔子强调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以培养学习者成为“成人”、“君子”乃至于“圣人”。

而知、仁、勇“三达德”的统一,从教育上讲,实质上就是智育(“知”)、德育(“仁”)、体育(“勇”)的统一;从心理学上看,则是认识(“知”)、情感(“仁”)、意志(“勇”)的统一。

这两种统一,便为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

如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提出了培养“成人”的教育目的,并主张通过全(指人的知识、才智、品质等发展完全、全面)、尽(指发展彻底、极度)、粹(指发展精粹、完美)之学去予以实现。

西汉董仲舒继承孔子仁智统一的思想,对仁智协调发展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论述。

他认为,一个人没有仁,只有智,就犹如“操利兵(好兵器)”,做出坏事业;同样,没有智,只有仁,也会如“迷而乘良马”,达不到目的。

(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魏晋时期关于才性关系问题的争论,乃是仁智关系问题的深化与具体化。

“才”指智力、能力,“性”指性情、品格。

当时“才性之辩”存在着四种观点,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

三国魏人刘劭的《人物志》对此次讨论作了很好的总结。

就其总的倾向看,他虽然主张才性可离可合,但更强调才性的协调统一。

这一基本看法构成了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后来居上,明代王守仁在前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则提出了颇为明确的和谐教育思想: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导之习礼者,非便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讽之读书者,非便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仪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注:《传习录中·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王守仁认为,对学习者来说,教育就要开“开其知觉”、“调理其性情”、“发其志意”或“顺导其志意”、“导之以礼”,亦即要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统一发展。

不仅如此,还要“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亦即使心身也处于和谐发展之中,最终“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他并且指出,这种使人获得和谐发展的主张,乃是“先王立教之微意”,也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兴教育人的根本目的。

进入近现代以后,我国又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举起了和谐教育的旗帜,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即赋予了时代的色彩)。

王国维的有关主张便富有典型意义。

他1906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写道: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

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

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

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疲)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

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而精神之中又分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完全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

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

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欲)是也。

这段话的和谐教育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调和”即和谐,“发达”即发展(日文仍用“发达”表示发展);“调和之发达”显然就是和谐发展之意。

王国维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培养“完全之人物”,所谓“完全之人物”,就是身心两方面均获得了和谐发展的人。

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则必须实施体育和心育(智育、德育、美育)。

应当指出,王国维的和谐教育思想,是以孔子开创的知、仁、勇、艺四者和谐统一的传统教育思想为基础,又吸收了近现代的心理学知识而形成的,其核心思想是身心和谐发展,以培养“完全之人物”。

此外,蔡元培的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举、陶行知的手脑结合等主张,都寓有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并把它作为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众所周知,全面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它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因而其实质上也就是和谐教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全面发展教育特别是其和谐发展的要求,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和谐教育思想在西方的发展和谐教育思想在西方的发展,同中国一样古老,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古希腊的雅典奴隶制国家,为了适应当时其内部“民主”的需要,提出了培养“和谐的人”的教育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雅典教育则分为体操教育和缪司教育(指智育和美育),亦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古希腊“三哲”都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倡导者。

如亚里斯多德继承其老师柏拉图关于灵魂三分法的思想,也把灵魂分为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和植物灵魂三部分,还分别与三方面的教育相应对。

并认为三部分灵魂密切联系、处在和谐统一之中,所以体育、德育与智育也紧密地联系起来,即对人实施和谐教育。

到文艺复兴时,由于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的呼唤,涌现出了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

他们以重视儿童(把儿童看作发展的人)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教育任务;他们强调发展人的智慧,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他们都有一张包罗很多学科的广泛的课程表,希望通过它去培养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人。

如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把自己创办的学校称为“快乐之家”。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在其著名的教育小说《伽刚丘和潘德格罗尔》中,描绘了一幅使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新人接受新式教育而获得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图景。

此外,在这个时期,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英人莫尔通过其名著《乌托邦》,在勾画一幅社会主义制度的轮廓图时,也对“乌托邦岛的公民精通一切当代学问”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作了细致的描绘。

文艺复兴后的17至18世纪,欧洲经过英国与法兰西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近代社会。

当时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如英国的洛克在其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对“绅士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指出他所希望培养的是绅士,而不是普通的人;绅士应当接受体育、德育与智育,使他们既具有“文雅态度”的特点,又养成了资产阶级事业家的品质。

认为“一个在处理自己事物上有德行、有理智而又能干的人,比一个没有上述品质的伟大学者要好得多。

”很明显,这样的绅士在一定程度上是获得了多方面和谐发展的。

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教育家卢梭也具有和谐教育的思想。

他在其半小说、半论文体的《爱弥尔》(或《论教育》)中,明确指出了如何培养新社会即资产社会的新人的道路。

其基本思想就是倡导自然和自由的教育。

认为应当遵循自然即按照儿童的本性与年龄特征去教育他们,并强调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起来的儿童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

爱弥儿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一切基础的体育,也要通过示范教育让他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爱弥儿到12-15岁期间,还要对他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到16岁时,他进入社会接受道德教育,以培养自己具有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

在卢梭看来,只有经过如此多方面教育的爱弥儿,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在18至19世纪期间,有一批教育家也不遗余力地倡导全面的、和谐的教育。

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本身能发展的力量,人们每一种能力原来就有从不活动状态变成一种充分发展的力量的倾向,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同时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和谐的。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他的主要著作《人的教育》中,继承并发挥德国哲学家谢林的自然界、精神界发展都服从同一个法则的观点,认为这全能的法则的基础是永久存在的“统一”,而这个统一也就是全部生活和全部教育的出发点和主要法则,并据此而提出了其教育学体系的对立和对立调和的发展法则,以及教育应遵循自然的法则。

无疑地,福禄培尔的这些主张体现了和谐教育思想的精神,但无可讳言地也赋予了此种精神以神秘主义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