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互联网金融的来龙去脉
《无现金时代》让你看懂互联网金融全貌
BACKGROUND 背景透视
● 互联网金融跨界者谈互联网金融
Cashless Society : understanding the full picture of Internet Finance
《无现金时代》
让你看懂互联网金融全貌
■ 肖璟
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业务模式?还有哪些创业机会?它的风险 是否可控?它是否将带来更颠覆性的改变?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会如何?由中信出版集 团最近出版的肖璟著作《无现金时代》,以深入浅出思路,回答上述问题,帮读者了 解互联网金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以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risk) 为例,投融资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以及 行业本身的影响。全面掌握这些信息 将更好地让投资者了解不同项目的风 险及回报,让融资者清楚不同融资渠 道的成本,从而直接影响资金盈余者 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短缺者的融资决 策。
可能有读者会提出疑问:传统金 融机构是不是属于第三方?针对这个 问题,我将进一步解释第三方在投融 资流程中扮演的角色。
互联网金融论文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论文文献综述关于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变革的文献综述摘要: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 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迅速占领进军中国资本市场,给传统商业银行带了空前的挑战和压力。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流向多元化的宏观形势,也暴露出了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利润结构上的漏洞。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传统商业银行该如何做出改变?本文从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及传统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从中看到我国金融、银行业未来的变革之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金融、银行业变革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日趋深化,作为现代信息科技金融应用主力军的互联网金融已经以其势如破竹的姿态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碰撞、现代信息科技与金融的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金融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直接推动着传统银行业的深刻变革。
本文从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及传统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从中看到我国传统银行业未来的变革方向。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谢平(2012)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等,将会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即‘互联网金融模式’”。
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确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征,同时也显示很强的创造性和竞争性。
能否据此断定互联网金融将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呢?判断之前还是应该对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研究。
(一)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1、第三方支付的性质界定研究对于第三方支付理论研究的时间晚于市场的发育,关于第三方支付的性质界定,学术界争议较大。
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1.引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生活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日益网络化,形成了巨大的网络金融服务需求。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加快了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步伐,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在IT系统开发和信息化、数据化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促进了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了探讨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2.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互联网金融的含义:谢平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定义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互联网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2.1互联网金融客户在持续增长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尤其是零售业务和小微企业。
银行业在此方面除了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和网上商城等平台外,还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781万亿元,注册用户数达到4.34亿户,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
1此外在《CNNIC第33次调查报告——网民规模》中,经调查发现网民近几年规模继续扩大。
(见图1)1.中国电子银行网图1: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来源:CNNIC 《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
2.2第三方支付规模在不断扩大2.2.1 现状分析第三方支付优势:首先,使用很方便简捷,付款者所面对的是友好的界面,不必了解背后的运行程序。
一文看懂互联网金融背后的金融属性
一文看懂互联网金融背后的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近来一两年最火爆的话题,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定义。
谢平传授,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曾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提到:“在这类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能够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削减交易成本。
”有时候只是简单的被它的便捷和高收益而吸引,下意识的在做着转账和投资行为,并不知道自己的资金去向和收益的来源。
我想很多朋友应该也会有这种困惑吧,因为互联网的创新性让它的存在业态太过灵活,而使人们无法辨别它的金融本质。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去繁取精,用极简的思维来理清互联网金融背后核心的金融属性。
其实关于互联网金融所包含的业态,监管层在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给出过清晰的框架,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把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业态通过监管的归属,让其呈现出了最初的本质,在这个监管意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互联网金融目前所呈现的几个基本的业态。
接下来就让我们借着这个时机来仔细梳理一下,这样你以后无论看见任何跟互联网金融有关的APP也好,宣传BANNER也好,推广软文也好,都会很快分清它们的所属的金融本质。
然后再就事论事,来进行具体投资标的的详细考察和分析。
通过意见稿我们能看见互联网金融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业态组成它们分别是: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保险、信托销售和互联网消费金融。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的具体金融属性吧。
1、互联网支付它也叫做第三方支付,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支付宝、财付通等,它们的核心角色就是一个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本身是不参与金融运作的。
所以第三方支付也不能单独的称之为金融,更应该叫做金融服务。
在银行体系中,支付所形成的支付结算收入也是列入为中间业务收入,属于服务收入而不是风险性收入。
互联网金融模式将在未来二十年成为主流
10最后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个体之间直接金融交易这一人类最早金融模式会突破传统的安全边界和商业可行性边界,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诸如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容易解决。
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因此最有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
各种金融产品均可如此交易。
这也是一个最公平的市场,供需方均有透明、公平的机会。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
中国应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方面主要有以下进展。
首先是央行给三大移动运营商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其次是兴起了一批人人贷公司,比如红岭创投、宜信网、拍拍贷等。
最后是一些机构借鉴人人贷模式或社交网络信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如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阿里小贷公司。
截至2012年2月末,阿里小贷已累计为10.30万户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累计放贷超过260万笔、170亿元。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人人贷方面,银监会2011年发布通知(银监办发[2011]254号),向商业银行提示人人贷的潜在风险。
我们认为,目前以人人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个人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和便利,满足了普通民众的金融需求,手续简便、方式灵活,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在发展初期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将其扼杀在襁褓之中。
在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上,银行逐渐走到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前头。
互联网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的生存危机感正在银行圈子里深化蔓延。
以脸谱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这是马蔚华不久前在公开场合演讲时开始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X567-互联网金融基础-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在线练习
第一章在线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阿里小微贷款,是阿里巴巴面向淘宝、天猫()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贷款分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两种。
A、买家B、小微电商C、生产商D、批发商2.国内互联网金融是在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被引入中国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开始,()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是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的一年。
A、2012B、2013C、2014D、20153.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大数据技术出现以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会较传统金融行业大幅度提高,达到接近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
A、波动B、增加C、减弱D、稳定4.虽然目前“空付”是支付宝大胆设想的结果,但是未来在相关风控技术完善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实现。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和安全的超前识别模式有四种:指纹识别、虹膜识别、( ) 识别和掌纹识别。
A、人声B、人脸C、特征D、意念5.第三方支付,它通过在买家、卖家之间引入第三方的模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支付信用( )。
A、转移B、担保C、免责D、追溯6.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从消费结构上看,除了网络购物,其他的商业活动、公用事业缴费等也积极采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支付形式。
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在互联网金融元年2013年爆发的()市场一跃成为第三大细分市场,占比为10.5%。
A、航空购票B、网络游戏C、电信缴费D、基金申购7.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作为金融的核心资产,将撼动传统客户关系和抵质押品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
A、网络B、数据C、资金D、人脉8.余额宝在工作日(T)15:00后转入的资金将会顺延至工作日()确认。
A、T+0B、T+1C、T+2D、T+39. M-PESA的操作主要是借助于( )来确认交易信息。
A、电话B、手机短信C、电脑D、微信10.1998年10 月,在成功经营了5年之后,显赫一时的SFNB在1998年就出现了停滞,并在同年被哪个国家的银行收购?()A、中国B、日本C、加拿大D、英国11.芝麻信用的分值范围为()。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3)商业银行面对冲击的应对策略 (2)(4)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2)参考文献 (4)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与国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相比,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始于2013年,但作为后来者,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并在该领域掀起了热潮,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在2012年初,谢平教授就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名词,他解释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在社交网络、移动支付、搜素引擎和网络计算等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应用,同时也会猛烈冲击从前传统的金融模式。
到了2014年,谢教授对这个名词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他指出互联网金融不单是代表某种业务,而是一种多维度多种类的存在,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上的多种金融业务的结合。
在2020年的时候,赵元有了另一种新的解释: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业务上做出了新的改变,是时代技术飞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创新,它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大数据,并以此来开展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毋庸置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曾经一直以“高姿态”面对客户的银行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受到威胁。
因此,有许多国内的研究人员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2013年,梁璋、沈凡利用主要成分分析计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一种“长期结构性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会使银行的系统风险变大,而国内银行的中长期系统性风险所受的影响不大。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20150512
自我们于 2012 年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以来(谢平,邹传伟,2012),这 个概念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模 式和运行结构,能够大幅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王国刚,2014;吴晓求,2014a, 2014b; 张晓朴,朱太辉,2014)。另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来运作的 金融业务,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杨凯生,2013;陈志武,2014;殷剑峰, 2014)。
1
网贷平台。 互联网金融受到了决策层的重视。中国人民银行 2013 年 2 季度货币政策执
行报告给予互联网金融正面评价,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 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更为丰富和信息处理效率更高等优势。2014 年 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肯定互联网金融。部分地方政府(比如浙江、上海、广州、 深圳和贵阳等)都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予以扶持,出台了一系 列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惠措施。
(四)金融功能和金融契约的内涵不变 互联网尽管影响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但不影响金融的两个关键属性。首先, 金融的核心功能不变。互联网金融仍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 置,以服务实体经济,具体为:1.为商品、服务和资产交易提供支付清算;2. 分割股权和筹集大规模资金;3.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4.管理 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5.提供价格信息和促进不同部门的分散决策;6.处理信息 不对称和激励问题(Bodie & Merton,2000)。 其次,股权、债权、保险和信托等金融契约的内涵不变。金融契约的本质是 约定在未来不确定情景下缔约各方的权利义务,主要针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比如, 股权对应着股东对公司的收益权和控制权,债权对应着债权人定期向债务人收取 本金和利息款项的权利。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契约多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建立 了有关托管、交易和清算机制。但不管金融契约以何种形式存在,其内涵不变。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生了互联网金融,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技术性、跨国性等等特性,使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由谢平教授提出的,它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目前在我国主要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第三方支付和网络借贷。
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资金保管、资金清算和信用担保等服务。
自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国内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起,至今央行已经发放了五批支付牌照,持有牌照的单位已经达到269家,其中还包括一些外资公司。
网络借贷即通常所说的P2P,是指借款人和借出人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资金借贷。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的P2P平台数量已经接近1200家,用户合计累计为63万人,其中借款人数接近19万人,投资人数约为44万人,而且平台数量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二、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1.技术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中,信息的传输都是通过互联网系统进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
由于网络通讯系统的开放性,在密钥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黑客很容易在客机向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时候对网络进行攻击,而TCP/IP协议的安全性较差,很容易使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截获或窥探,进而威胁到交易主体的资金安全。
另外,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效率低下的现象,或者互联网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运营资本而使互联网技术受限,都可能出现满足不了要求而中止服务,造成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客户错失交易机会。
简析互联网金融的八大类型
简析互联网金融的八大类型相关资料显示,国内互联网金融概念,是由谢平教授在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公开提出。
目前,互联网金融备受监管层关注,成为金融界和IT界、电商界等领域的热门词汇,以及大资本所青睐的行业。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或电商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是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参考谢平教授的观点,互联网金融根据其在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可以大致划分为8种主要类型:1.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形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互联网逐步改变我们的传统服务行业,也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提高金融系统营运效率的手段与工具,转变为推动金融业务模式、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变革的外在动力。
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形态体现了互联网对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人工服务等的替代,包括:(1)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2)网络证券公司;(3)网络保险公司。
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在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或是将金融产品嫁接互联网平台,或是以互联网方式完善金融服务,或是实现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
近几年兴起的网上银行服务、手机银行服务,其方便快捷、功能丰富等特点使银行客户能更便捷、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服务。
根据人民银行第一季度有关支付体系运行数据报告,第一季度,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4业务227.39亿笔,金额772.54万亿元。
其中,网上支付业务71.24亿笔,金额6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9%和109.53%。
图表1: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报告2.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体现了互联网对金融支付的影响,以支付宝(阿里)、财付通和微信支付(腾讯)、汇付天下为代表。
互联网金融
一、金融的再认识二、互联网三、互联网金融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出现:2012年,谢平,CF40 FORUM●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的总称●互联网精神是指开放、包容、平等、协作、分享。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上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总额必定相等的情况。
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到无中介无市场之间的金融形态是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三、互联网金融●理论争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基础设施而非金融中介,无论是支付平台、信息平台,还是众筹平台,本质上都是为支撑金融资源配置、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的基础设施,等同于过去的支付技术设施或者交易所设施。
●互联网金融可以界定为: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基础的金融活动、金融形式等的总和,是互联网技术平台与金融活动的融合形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金融服务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依托于网络技术,提供支付、投资、融资等金融服务的成本较低,边际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金融网络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基于网络产生的收益和效应会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式增长●信贷双方搜寻匹配效率高:互联网金融能够降低交易双重的信息不对称,克服市场摩擦,提高信贷市场交易双方在投融资规模、风险偏好、收益期望等方面的匹配效率(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三、互联网金融1、技术属性●移动通讯、大数据应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互联网技术改变现有基于营业网点和交易所模式的金融交易形式和金融组织形式,远距离直接服务便捷化使得传统物理网点面对面服务大幅度缩减。
(三)互联网金融的属性三、互联网金融2、金融属性●金融属性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了金融交易活动双方的搜寻匹配效率,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支付清算、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信息提供和激励解决的金融功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类型及发展趋势浅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类型及发展趋势浅探李元齐(英国华威大学,英国)摘要: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简述基础上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大致经历了渠道扩张、数据挖掘、平台制胜三个重要阶段。
最后,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类型;第三方支付;P2P中图分类号:F724.6;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3—0156—0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也逐步涌现。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重要补充,同时也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挑战。
互联网金融在促进资金融通效率的同时亦加快了金融行业的改革进程。
目前,在我们身边存在和传播着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普通民众对互联网金融也普遍予以关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术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本文着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类型进行浅要探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2012年,时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实现资金的融通和收付的新兴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热门的新兴词汇,从字面理解来看“互联网金融”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与金融以某种形式结合而产生的综合体。
从近一两年的发展实践来看“互联网金融”更多的表现为: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非传统金融企业依靠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硬件、云计算以及社交网络等技术手段,以更为直接的互联网组织架构为用户尤其是小微企业、普通消费者,提供成本低且便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信息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交易更为便捷、运营成本较低、服务效率较高、融覆盖范围较广的典型特征。
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1)提高配置资金的实际效率;(2)促进市场利率化;(3)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如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传统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业态,在很多年前就已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不是简单取代,而将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形成共赢商业生态。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何为金融互联网?业内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至今仍未有定论。
谢平教授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资金供需双方摒弃银行、券商、交易所等金融中介的介入,实现直接交易,达到资源高效率配置,信息不对称程度低且交易便捷。
依据这一定义,尚未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如果从主体来考虑,认为互联网企业介入了金融领域,即为互联网金融;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提高自身效率,即可界定为金融互联网。
就目前而言,尽管互联网金融被视为“颠覆”传统金融的力量,但其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更多体现在理念和观念上。
我国金融体系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体系和保护壁垒,属于非市场化的竞争,面对互联网企业等异业的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传统金融机构感觉不适。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应如何应对呢?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也是一种补充,覆盖银行业务的盲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借助互联网金融热爱创新的基因,给银行带来创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银行对自身商业模式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打造特色经营,精耕细作,实施市场化运作,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利用搜索引擎及数据挖掘技术,及时分析用户需求动向以及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反馈,适时调整与改进;建立弹性信息构架和协作业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与解决方案。
二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实现对客户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管理,打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成为客户的财务全能管家;加强客户群的数据分析,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开展集群营销。
三是利用银行的互联网技术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合作。
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等互联网企业拥有庞大的客户群的交易信用记录,弥补银行的不足,银行可以利用在风险控制、大型支付结算和资金实力等方面优势,与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嵌入互联网企业相关数据信息来创新其征信手段,探索基于互联网与银行优势相结合,融合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整合各种网上资源,实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金融》章节测试答案
D:安全合作
答案:A
第四章
1、支付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伴随着价值交换和财富转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支付早期以一般等价物 (比如牲畜)、贵金属等特殊商品充当实物货币,这可以理解为早期
的信用支付
B:信用支付基于具有国家信用的货币形式,部分货币还成为国际化货币
C:消费信贷的发展,为信用卡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银行卡支付。 银行卡品类丰富,
A:京小贷
B:京东白条
C:京保贝
答案:A
4、目前, 电商小贷的监管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与电商合作发放小额贷款,
贷主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已纳入传统金融监管框架,由银监会按照审慎监管的原则进 行监管;另一种是电商企业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独立发放贷款。目前还是由中央监管部门出台 指导意见,具体由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一般是金融办负责审批和日常监管。
B:用户已经不满足单一的银行账户,需求已经向多元化支付账户,账户钱包化转变。
C:从刷卡签名或密码验证——基于生物特征、账户令牌化的识别技术 (如指纹、 虹膜、人脸、
声纹识别等)并不是正确的支付技术发展方向。
D:商业银行面临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的信息黑洞,比如说资金在银行,操作指令却在支付机构。
答案:C
5、 支付产业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关于支付商业模式发展预测说法正确的有:
A:对
B:错
答案:A
5、金融机构积极建设自有数据平台表现为()?
A:推出官方APP
B:推出网பைடு நூலகம்商城
C:在已有电商平台推出银行旗舰店
D:推出基于电商的银行卡
答案:BCD
第八章
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作者:张艳来源:《商情》2014年第15期【摘要】2013年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推出了一场思想观念与管理的变革。
传统金融业在这股浪潮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关系,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掘起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传统金融业应转变观念,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的冲击,同时也希望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形成一种相融的互补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金融市场发展力,而且能对实体金融服务的盲点进行有效的覆盖,对金融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影响,对策2012年互联网金融掘起,随着“三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位商界知名人士为相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使得中国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皆为之一振。
2013年,历经了十余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的带动下全面爆发,也把互联网金融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颠覆了传统的金融业,开启了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社会各行业都掀起了一场思想观念与管理模式的变革。
但与以往的变革不同,金融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可能,即互联网金融。
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
这一模式打破了长久以来的金融交易方式,同时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而且在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即为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仅仅限为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金融中介、第三方支付、金融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审核等模式。
与传统的模式有别的是:互联网融资模式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一般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或依托互联网进行的金融活动和交易。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关系1、传统金融业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_谢平
期
期
,
小 扮研 尤
《 兔
互联 网金融模 式研究
谢 平 邹传伟
以 刃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
摘
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 ,特别是移动支付 、 社 交网络 、 搜索 引擎和云计算
等 , 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 可能出现既不 同于商业银行 间接融 资 、也不 同于资本市
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 称为 “互联 网金融模式 ”。 本文研究 了互 联网金 融模式 的 支付方式 、 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 关键词 互联 网金融模式 移 动支付 社交网络 搜索 引擎 云计算
统 的运 转 四是二级 商业 银行 账户 体 系将 不 再存 在 。如 果 个人 和企 业 的存 款 账户 都 在 中
央银行 , 将对货币供给定义和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 同时也会促进货币政策理论和操作 的重大 变化 谢平 、 尹龙 , 。 比如 , 全社 会 用 作 备付 金 的活 期存 款将 会 减 少 , 定 期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 支付 系统具有 以下根本性特点 一是所有个人和机构 法律主 体 都在 中央银行的支付 中心 超级 网银 开账户 存款和证券登记
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 具体工具是手机 和掌上电脑 三是支付清 算 完全 电子化 , 社会 基本 不再 需要现 钞 流通 , 就算 有 极 个别 小 额 现金 支付 , 也 不影 响此 系
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 、 规范化 , 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普惠性 ,
促进 经 济发 展 ,但 同 时也 带来 了一 系列监 管 挑 战 ②。 对 业界 而 言 , 互 联 网金 融模 式 会产 生
巨大的商业机会 , 但也会促成竞争格局的大变化 。对学术界而言 , 支付革命会冲击现有的
互联网金融概论形成性考核名词解释
互联网金融概论形成性考核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互联网金融:是2012年8月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先生等人率.提出的概念,它涵盖了受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影响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
名词解释:国际金融组织:又称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经营与管理等业务活动,具有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
名词解释: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或网络,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各种金融机构、外汇需求者、外汇供给者、买卖中介机构以厦个人进行外汇买卖、调剂外汇供求的交易场所。
名词解释:外债:是任何给定时刻,一国居民欠非居民的,已使用但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名词解释:欧洲:是指一国居民在国外发行的、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一般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
名词解释:债务证券:是指由套司或政府发行的,约定在到期日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借据,债务证券主要是指债券和票据。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一、概念(1)当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结算、小微贷款、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就构成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别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现代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李博、董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李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董亮)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种模式。
他们认为,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属于这一范畴;互联居间服务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 信贷、众筹等;金融服务多为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的渗透,如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
互联居间服务和金融服务可划为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
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电商相结合的结算业务,二是基于销售信息的小微贷款业务,三是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四是借贷双方的信息平台,目前得到监管的是与货币运动关系密切的结算业务。
谢平(谢平,1955年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大学兼职教授)按照互联网金融形态,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保险、P2P 网络贷款、众筹融资、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等八大类。
高汉(2014)根据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将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保险类等三类。
——摘自于《金融论坛 2014年第7期(总第223期)》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魏鹏(2)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庄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PZ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放心保)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平:互联网金融的来龙去脉第一章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发展概况1.1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宏观背景。
其中,部分是全球性的,也有部分为中国所特有。
一、国际背景首先,互联网已经影响了许多行业,尤其是不需要物流的行业,金融业也不会例外。
过去10年,通讯、图书、音乐、商品零售等多个领域均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这点从传统书信在email兴起后的迅速式微中可窥一斑。
金融具有天然的数字属性(金融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组合,金融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移动),因此,作为一种本质上与互联网具有相同数字基因的行业,金融没有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不受互联网影响的"圣域"。
其次,走向数字化是未来社会的整体趋势。
目前,全社会信息中约有70%已经被数字化。
未来,各类传感器会更加普及,在大范围内得到应用(比如,目前智能手机中已经嵌入了很复杂的传感设备或程序),购物、消费、阅读等活动均会从线下转到线上(3D打印普及后,部分制造业也会转到线上),互联网上会产生很多复杂的沟通和分工协作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信息中的90%可能会被数字化。
这就为大数据在金融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如果个人、企业的大部分信息都存放在互联网上,那么基于网上信息就能准确评估这些人或企业的信用资质、盈利前景。
最后,部分实体企业已积累了大量可用于金融活动的数据和风险控制工具。
此外,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
这些互联网交换经济既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应用场景,也为互联网金融打下了数据基础和客户基础,体现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在互联网上的融合。
二、国内背景首先,中国金融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低效率或扭曲的因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这些因素包括:1.正规金融对小微企业服务不足,而民间金融(或非正规金融)有其内在局限性,导致风险事件频发;2.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大量消费信贷需求;3.普通投资者投资理财渠道匮乏,难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4.现行新股发行体制下,股权融资渠道不畅顺;5.在存贷款利差受保护的情况下,银行利润高,各类资本都有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6.证券、基金、保险等机构的产品销售受制于银行渠道,有动力拓展网上销售渠道。
其次,中国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与推动也是促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因。
普惠金融的实现与互联网金融息息相关。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那些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发展普惠金融,实现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取向。
然而,由于缺乏传统金融的资本实力、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普惠金融在传统经营方面天然处于劣势。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能有效消除海量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解决普惠金融所面临的诸多困难。
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丰富的数据资源,未来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建设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1.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相关概念界定互联网金融(InternetFinance)是由谢平等人于2012年提出的概念。
它涵盖了受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是一个谱系(spectrum)的概念。
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定义需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认识到该概念的前瞻性;二是辨明它和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三是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
一、互联网金融的前瞻性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除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电子商务公司、IT 企业、移动运营商等各类机构也纷纷参与到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创新活动中,演化出丰富的商业模式,模糊了金融与非金融业的界限。
尽管如此,到本报告写作时,互联网金融还远没有发展成形。
根据我们的乐观估计,互联网金融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迈入成熟期。
这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而非金融自身的发展速度。
我们预计,互联网技术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至少需要20年的发展时间;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大致在1980年后出生)将在20年后成为社会主流,他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将极大影响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研究要引领现实,就必须大胆推演,合理构建未来情景。
因此,互联网金融所包含的,更多是对未来的设想,是一个前瞻性概念。
然而前瞻并不意味着乌托邦式的空想。
互联网金融同时也扎根于理性思维,它有三个"理性之锚":一是立足于现实。
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是我们推演未来的出发点;二是符合经济学、金融学基本理论。
不管是对互联网金融已有形态的解释,还是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预测,都基于目前既有的经济学、金融学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三是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所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为研究基准。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表明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将会达到均衡状态,此时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正好相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好)。
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金融中介和市场都不必存在,货币也可有可无。
而现实中之所以存在金融中介和市场,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摩擦因素所造成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将显著降低,互联网金融将逐渐逼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
这是金融演变的内在逻辑。
直观理解是,有M个资金供给者和N个资金需求者,两边通过各种金融中介和市场进行金额、期限、风险收益上的匹配,设想M和N趋向无穷大,并且金融中介和市场被互联网替代。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沿袭与变革(一)对传统金融的沿袭第一,金融的核心功能不改变。
互联网金融仍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置,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支付清算、资金融通和股权细化、为实现经济资源的时空转移提供渠道、风险管理、信息提供、激励问题的解决等等。
第二,股权、债权、保险、信托等金融契约的内涵不改变。
金融契约的本质是约定各缔约方在未来不确定情景下的权利与义务,主要针对未来现金流。
比如,股权对应着股东对公司的收益权和控制权,债权对应着债权人向债务人收取款项的权利。
金融契约直到不久前还主要以物理形式存在(比如中国最早的A股股票),目前则多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建立了相关托管、交易和清算机制。
但不管金融契约以何种形式存在,其内涵不变。
第三,金融风险、外部性等概念的内涵不改变。
在互联网金融中,风险指的仍是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等概念和分析框架依旧适用。
互联网金融也存在误导消费、夸大宣传、欺诈等问题,故其监管的基础理论不变,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类型也都适用,尽管具体监管措施将与传统金融不同。
(二)对传统金融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变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因素对金融的渗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的渗入,主要包括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能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拓展交易可能性边界,使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易,改变金融交易和组织的形式。
这里面要特别强调三个技术趋势:一是信息的数字化(详见后文),这为大数据在金融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二是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集成电路(IC)领域摩尔定理至今仍有效,而云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有助于突破IC性能的物理边界;三是网络通讯的发展。
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将高度融合,高速Wi-Fi将覆盖全球。
这三个技术趋势不仅会影响金融基础设施,还会促成金融理论的突破。
二是互联网精神的渗入。
传统金融具有一定精英气质,讲求专业资质和准入门槛,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也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务。
传统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产品(契约)创新,即使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法律手段设计新的金融产品。
部分新产品具有新的现金流、风险、收益特征,实现新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从而提高市场完全性,比如期权、期货、掉期等衍生品。
部分创新产品以更低交易成本实现已有金融产品(及其组合)的功能,比如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s,ETF)。
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1)阿罗-德布鲁证券,在完全市场中,每一种未来状态都存在与之对应的单位证券,其他证券都可以表述成这些证券的组合;(2)马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3)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
互联网金融反映了人人组织和平台模式在金融业的兴起,金融分工和专业化淡化,金融产品简单化,金融脱媒、去中介化,金融民主化、普惠化。
除投融资外,互联网金融的很多创新产品还与衣食住行和社交联系在一起,经常内嵌在App中,产品实用化、软件化,自适应生成,强调行为数据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享原则,比如微信红包、余额宝、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创新,理论逻辑和创新路径不同,隐含着监管上的差异。
三、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的第一个支柱是支付。
支付作为金融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活动的形态。
互联网金融中的支付,以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为基础,通常活跃在银行主导的传统支付清算体系之外,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中的支付往往还与金融产品挂钩,促进了商业模式的丰富。
此外,由于支付与货币的紧密联系,互联网金融中还会出现互联网货币。
第二支柱是信息处理。
信息是金融的核心,构成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
在互联网金融中,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有效提高了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显著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其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的最大区别。
第三支柱是资源配置。
金融资源配置是指金融资源通过何种方式从资金供给者配置给资金需求者。
资源配置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础。
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交易可能性边界得到极大拓展,不再需要通过银行、证券公司或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进行资金供求的期限和数量匹配,而可以由交易双方自行解决。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态,在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上述特征(注意:不是三大支柱都具有相关特征)。
四、互联网金融谱系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它的两端,一端是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另一端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介于两端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