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23.2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点P与P′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

2.能运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

结合坐标系内点的坐标对称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归纳类比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导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以前我们学习过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问题,你能说说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吗?

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2),则点A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吗?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初步感受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新知.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已知点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A(4,0)B(0,-3)C(2,1)

D(-1,2)E(-4,-3)

思考通过你的作图,你能说出这些点和它们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教学说明】

通过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某点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的过程,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如图所示,可得到点A、B、C、D、E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分别为A′、B′、C′、D′、E′.以点C为例,作C点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C′的方法为:

连接CO并延长至C′,使CO=C′O,则C′点即为点C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

过C作CM⊥x轴于M,作C′N⊥x轴于N.

易知△OCM≌△OC′N.∴CM=C′N,OM=ON.

又C(2,1),即OM=2,CM=1,

∴ON=2,C′N=1.

∴C′点坐标为(-2,-1).

同理可知点A、B、D、E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B′、D′、E′的坐标分别为(-4,0),(0,3),(1,-2),(4,3)

【归纳结论】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x,-y).

【教学说明】

在上面的探索活动过程中,先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些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然后让学生观察坐标之间的变化,总结出规律,从而归纳出结论,即本节的重点.在这一活动中,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分析:(1)由图可知,A、B、C三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它们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又应分别是什么?

(3)这样画出的△A′B′C′与前面利用中心对称来作图有什么区别?

解:(1)A、B、C三点坐标分别是(-4,1)、(-1,-1)、(-3,2)

(2)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是(4,-1)、(1,1)、(3,-2)(3)略

例2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在坐标原点,AD∥BC,D(3,2),C(1,-2),求A、B两点的坐标.

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相对的两个顶点关于中心对称,图中该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为原点,故A与C、B与D关于原点对称,从而可求出A、B坐标.

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与C,B与D关于原点对称.∴A(-1,2),B(-3,-2).

【教学说明】

教师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又为解决问题寻求解题思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1的作图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点M(-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

A.(-2,-3)

B.(2,-3)

C.(3,-2)

D.(2,3)

2.下列各点中哪两个点关于原点O对称?

A(-5,0),B(0,2),C(2,-1),D(2,0),E(0,5),F(-2,1),G (-2,-1)

【教学说明】

设计这两个小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知识,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予以点评.

【答案】

1.B

2.C(2,-1)与F(-2,1)关于原点O对称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想法?说说看.

【教学说明】教师还可让学生及时回顾本节课的知识,通过反思、提炼学习的收获,并通过交流,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3.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

1.本节课通过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也为以后的函数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整个教学和知识点的衔接都比较的流畅,但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不是很到位,尤其是题目的设置,需要再斟酌.充分利用教材,适当的时候可以将教材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选取适当的载体呈现,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这一节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中心对称是以轴对称为基础,是三角形全等知识的运用,是平行四边形的进一步研究,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必备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