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苏教版数学一上《练习三》教学设计2-总结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的计算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计算题,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猫和老鼠赛跑,小猫跑了30米,老鼠跑了20米,它们谁跑得快?”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同时,呈现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解题思路。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选一个代表担任“小老师”,负责指导组内成员完成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第13课时练习三(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第13课时练习三(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第13课时练习三(2)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和数字完成简单的加减法口算;2.能够通过绘制图形来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绘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掌握程度,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来加深对于加减法的理解。

2. 导入在讲解本节课的内容之前,通过让学生通过绘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3. 讲解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看一下教材上练习三(2)的题目,让他们通过图形和数字的关系来确定答案。

随后,教师可以通过白板绘制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图形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详细讲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练习让学生自己练习,让他们通过绘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纸上计算出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5. 总结在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四、教学评价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图形,让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渐建立了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提高。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练习,让他们不断地巩固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误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之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让学生逐渐理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练习三》位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包含了8道练习题,每道练习题都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如看图列式、数列填空、计算等,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足够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购物、分配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主要内容是关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加减法运算对他们来说还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内容包括图片、动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一个关于加减法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练习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三》位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错误,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实物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水果的个数,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这些水果,一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加减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逐步掌握计算规律。

如:讲解加法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意义;讲解减法时,可以结合实物模型,让学生感受减法的运算过程。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三》选自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此外,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纸、彩笔等学习用品。

3.实际问题情境: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购物、分食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这些问题。

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3个小朋友,然后问学生:“如果有1个小朋友加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自由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以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则,找出问题的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精品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精品教案

《练习三》精品教案教学内容练习三教材第15~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熟练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试商的水平。

2.在试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不同内容的知识,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口算卡、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导入用竖式计算。

6 9 4 9 0 1 9 2 5 0 3 49 0 07 1 4 9 0 2 2 2 5 0 3 59 0 0教学实施1.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三第1题,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口述验算过程。

23268644 32990873 74836233626 76346044119(2)出示练习三第2题。

一部儿童电视剧共要播放288分,每天从17:00播放至17:32,多少天可以播放完?分析:电视剧每天播放的时间为17:00~17:32,共32分。

电视剧总长为288分,所以将整部电视剧播放完要用288÷32=9(天),在计算288÷32时,引导学生试商,可以把32看作30,用9试商。

(3)出示练习三第3题,指名让学生依次板演三位阿姨每天编织中国结的数量。

189÷21=9(个) 216÷27=8(个) 224÷32=7(个)9211891890 8272162160 732224224(4)出示练习三第4题,让学生用竖式在本子上计算出来,并且要求写出验算过程。

然后指名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中是如何试商的。

以99÷33和99÷38为例。

33399990 238997623比较两个式子,可以发现被除数都是99,除数分别为33和38。

在试商时,可以把33看作30,把38看作40,试商就变得简单易行了。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三教案导学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三教案导学案

练习二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教学重点:5—1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熟练有序地掌握2—1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2. 学具:圆片、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动手实践1. 师: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任意说,有说小白兔的顺势引导)今天小白兔要在家招待客人,她拿出蘑菇准备放在两个盘子里,你们说,可以怎么放?(屏显四个小白兔,分别拿出4、5、6、7个蘑菇)先让生任选一个,自己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再回答。

2.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放法。

二、小组合作交流1.(多媒体屏显第2题情景)师:蚂蚁来到小白兔家作客了,哪两只蚂蚁可以去同一家呢?2. 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任意说一说,然后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屏幕上蚂蚁移动)3. 师:蚂蚁去作客了,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让小组内拿出数字卡片,一人举数字,如举8,学生可以说:2和6合成8,8可以分成5和3,等。

(师巡视了解情况)三、想一想,说一说1. 师:看,有一只蚂蚁出来了,它在干什么?(屏显)小蚂蚁提着洒水壶说:“我来帮小白兔给花浇水。

不过花叶上的数填好了,我才能给花浇水。

”(屏显第4题)师:小蚂蚁真爱帮助别人,真勤劳,我们也来帮帮它,好吗?学生说一个对的数,花叶向上长了一节,表扬那些有序说的。

2.(屏显第6题)草地上的花摇着头说:“我也要喝水……”让学生说出花上的数后,小蚂蚁再浇水。

可以多说几遍,最后一朵花鼓励学生多说,多表扬说得完整和有条理的学生。

四、游戏活动1. 猜数(第5题)小组一人心里想好7的一种组成,另外三个人猜,直到猜对为止。

(还可以猜其它数的组成)2. 摆学具每组两位同学摆好8块学具,说一说几和几合成8,然后分一分,看可以分成几和几,边玩边说。

3. 出示第7题的图,问:哪两个图形可以拼成(如图),让学生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运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规则等方面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运算顺序、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图片中有几个苹果,小明拿走了几个,还剩几个?让学生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运算游戏。

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8页练习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8页练习三

分层练习 1.
分层练习
4
13 4
22
4 31
分层练习
5
14
5
23
5
41
5
32
分层练习
6
6
15 51
6
6
24 42
6
33
分层练习
2. 燕子南飞。
46
2
5
3
1
分层练习 3. 对口令。(同桌互动)
分层练习
4. 让花儿开得更美。
3
32
77
6 6
21 5
分层练习 5. 盖房子。
16
1 2
4 3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分与合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 om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 om
练习三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6和7的分与合,你能不能选择 一个数来分一分、说一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合成6?7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7?
1 2 3
5 4 3
2 3 4
5 4 3
3 4
2 1
4 5
2 1
5 6
2 1
自主检测
1. 看图填数。
▲▲▲▲ ▲▲
66 4 22 4
77 3 44 3
自主检测
2. 有7片荷叶,小青蛙跳了2 片,没跳的有几片?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2.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 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4. 游戏法: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和减法。

5.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加法和减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情景,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演示:通过示例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

5. 应用: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6.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加法和减法。

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练习题。

3.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条理地思考。

2. 在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和减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案:练习三(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案:练习三(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案:练习三(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珠心算工具中的“一个珠子”、“两个珠子”、“三个珠子”、“五个珠子”、“十个珠子”等表示数值的珠子。

2.学生能够掌握珠心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计算简单的珠心算题目。

教学重点1.珠心算工具的数值表示方法。

2.珠心算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计算含有连加、连减、连乘、连除运算法的珠心算题目。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让学生回忆前两堂珠心算课程所学内容,回答一些珠心算口算题目,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

新课讲解1.首先向学生展示珠心算工具,并指导学生认识珠心算工具中的不同颜色的珠子所代表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颜色数值红1白5黄102.引导学生掌握珠心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

示例1:计算 8 + 12,使用珠心算工具表示为:o o o oo o o o oo o oo o o o o其中,上排第一个珠子表示8,下排第二个珠子表示12,两排珠子合起来表示20,所以8+12=20。

示例2:计算 15 - 9,使用珠心算工具表示为:o o o o oo o o o o oo o o其中,上排第二个珠子表示15,下排第一个珠子表示9,两排珠子同时向右移动一格,并合并合起来表示6,所以15-9=6。

3.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完成练习三(2)中的珠心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根据练习三(2)上的珠心算题目,学生自行用珠心算工具计算并填写答案。

1. 6 + 9 - 4 =2. 5 + 8 + 10 =3. 5 - 4 + 7 =4. 10 - 2 - 3 =5. 9 + 10 - 8 =结合实际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珠心算的场景,如计算购物、算账等。

小结1.复习珠心算工具的数值表示方法。

2.复习珠心算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1.完成练习三(2)上的珠心算题目,写出答案。

2.搜索互联网或参考书籍,了解珠心算的历史渊源及其应用场景,并将所得结果写成一篇50-100词的小文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2)》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2)》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速度慢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速度,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的规律,提高计算的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操练(10分钟)1.学生根据计算规律,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3.学生互相交换练习本,进行互评和自评。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3”的形状和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提高对数字“3”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数字“3”的形状和含义2. 数字“3”的书写方法3. 数字“3”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3”的形状、含义和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数字“3”的书写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PPT、黑板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数字“3”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数字“3”的形状和含义。

2. 新课:讲解数字“3”的书写方法,并通过黑板示范。

3.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数字“3”,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通过PPT展示数字“3”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3”的形状、含义和书写方法。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书写数字“3”,并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苏教版2. 内容:数字“3”的形状、含义、书写方法和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练习书写数字“3”,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黑板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数字“3”的形状、含义和书写方法,使学生对数字“3”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练习环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在应用环节,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字“3”,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数字“3”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环节,即数字“3”的书写方法的教学。

这个环节是学生掌握数字“3”书写技能的关键步骤,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第2课时)》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第2课时)》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练习三(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实际问题等。

2.练习题: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和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笔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三(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用数字和图形表达的简单算术题2.能够带着数音思考解决问题3.学会使用竖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重点1.用数字和图形表达简单算术题2.竖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三、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四、教学准备1.包含《练习三(2)》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2.黑板和粉笔3.数学小物件:算盘、数条、计数棒、图形卡片等4.课堂练习题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小红去超市买了两根香蕉,买了三个橙子,她要花多少钱?请让学生自己思考有哪几种解决方法。

(二)讲解1.数字和图形表达简单的算术题请学生看课本上的例题,询问他们对例题的理解,如有不理解之处,有助于讲师更好的进行讲解。

2.计算请学生看课本上的例题,讲师使用理解模仿法进行讲解,并辅以算盘、数条、计数棒等小物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表示的意义,如何进位等问题。

3.应用请学生看课本上实际生活的应用题,讲解老师借助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例如小王每天早上练字10分钟,每周五天,他练过了多少时间?(三)练习请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帮助,例如提供算盘等小工具,或者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四)整理请学生互相交流他们如何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老师展示正确答案,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解决方法以及相关思路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已经学会如何使用竖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模仿发散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本次教学圆满结束。

七、参考文献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指导纲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图形比较大小;2.认识半圆和全圆;3.正确运用“先……,再……”法则。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练习三》;2.已经学过的知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大小比较、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正方形与长方形等;3.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板书、示范、举例、练习、互动。

教学步骤1. 课前复习1.学生回答上一讲学的问题;2.回顾已学的知识。

2. 导入新知识1.生动有趣地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和全圆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形,直观感受两者形状的不同;2.提问:两个半圆谁更大?全圆和一个半圆比较,全圆比半圆大还是小?3. 练习1.给出若干个图形,分别让学生用先比较大小,再用图形的名称表示出比较的结果;2.给出若干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对称;3.给出一个包含有若干个图形的图形集合,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出图形中的各个图形的位置和形状。

4. 总结反思1.汇总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方法;2.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评价和表扬;3.收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并认真检查和改正错误;2.参考教材上的内容复习已学的知识,充分准备下一次课堂。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半圆和全圆的概念,并能用图形比较大小;2.学生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对称;3.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和形状。

教学反思本次课,教师在导入新知识时,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画图,在参与中认识半圆和全圆的概念。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先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图形的名称表示出比较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分类抽象能力。

收集学生问题环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发言,提高了课堂氛围。

然而,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参与意愿不高,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理解数字“3”的概念,并能用数字“3”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个概念比较大小。

3.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分数计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3”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比较大小的概念及大小的判断3.分数的概念及计算4.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1.首先,让学生看看书上的课文,引起他们的兴趣。

2.然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数字‘3’吗?它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数字“3”的理解,来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

3.接着,老师可以介绍数字“3”的基本概念和其简单的计算方法。

2. 数字“3”计算练习1.老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3”的图案,让学生数一数里面有几个数字“3”。

2.接着,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例如:“3+3=?”、“3×2=?”等等。

3. 比较大小1.老师可以拿出两个数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描述大小关系。

2.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一些关于比较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4. 分数的概念及计算1.老师可以引出分数的概念,以半个蛋糕或半个苹果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计算练习,例如:第一天吃了三分之一的蛋糕,第二天吃了三分之二,那么两天一共吃了多少蛋糕?5. 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老师可以让学生切割纸片,然后让他们计算每一片纸的面积。

2.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图案,并告诉他们需要用到多少个纸片。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3”和比较大小的方法,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操作,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学设计】:练习三(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学设计】:练习三(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珠心算教学设计:练习三(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识、比较和排序1~5之间的数字;2.熟练运用珠心算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计算题目;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珠心算加减法;2.认识、比较和排序1~5之间的数字。

三、教法与教具1. 教法:珠心算教学法2. 教具:珠心算工具、数字卡片、黑板、彩笔、教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师生互动问答:当班学生带珠子上来,教师出题,如:将珠子放在这里,再在这里放几个珠子,问学生:“你们能不能数出它们的总数?”教师顺便教授珠心算的加法原理。

讲解新知1.通过数字卡片,教授15的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向学生介绍认识15的数字方法。

2.通过珠心算工具教授珠心算加减法的方法,讲解珠心算“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练习练习11.将1、2、3、4、5数字卡片打乱,让学生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2.将学生分成数组,每组7~8人,由一名学生担任“出题人”,其他学生按照出题人的指示,在珠心算工具上完成相应的计算。

3.组内同学进行排名,统计哪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珠心算的计算。

练习2教师布置珠心算练习题,要求学生用珠心算工具计算,比赛谁先完成。

1.小明有两个苹果,小红有一个苹果,请用珠心算解决减法题目。

2.小刚有四个橙子,小丽有一个橙子,请用珠心算解决减法题目。

3.小芳有两个苹果和三个橙子,请用珠心算解决加法题目。

总结1.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进行巩固,消化新知;2.教师通过点拨,巩固珠心算原理;3.鼓励学生,给予肯定。

五、教学反思珠心算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且通过珠心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简单地实践珠心算加减法,认识了1~5的数字大小关系,掌握了珠心算基本计算原理。

同时,珠心算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敏锐思维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2-7的分与合,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有条理地思考。

3. 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巩固2-7的组成。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请学生有序地说出2-7的分成。

2. 提问:6可以分成几和几?5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5合成几?5和2合成几?3和4合成几?1和4合成几?
二、练习巩固
1. 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1)读题,弄懂题意。

(2)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放?并追问为什么?还可以怎样放?
(3)学生独立完成。

2. 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1)学生有序地说说7的分成。

(2)引导学生看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反馈。

3. 做想想做做第四题
(1)引导学生看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开火车交流,集体订正。

4. 做想想做做第五题
(1)引导学生看题,强调“有序”。

(2)学生独立完成。

(3)开火车交流,集体订正。

三、游戏
师生说分合,进行比赛。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做练习册上相应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