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作者:吴成明吴若男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7年第07期
摘要:该文分析了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观点新方法。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出路
吴成明,吴若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出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0):2+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

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由低端消费转入高端消费,而在供给端,农产品往往不能满足这些需求,造成大路货居多,一些品种过剩难卖,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紧缺,农产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就面临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1、农产品供需关系失衡
近四十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跃升,中高端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进口显著增加,大宗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甚至积压滞销。

这就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压减低端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

2、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农资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助推了农产品成本上涨。

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靠天吃饭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

生产经营规模小。

全国人均耕地占世界的43%,农户地块小而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使全国农业生产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流通环节较多成本增加。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至少经过5-6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

再加上农产品自身易腐易损,自然和人为损耗严重。

张家口地区最远的县距北京不足300公里,而蔬菜盛产季节有时要绕道山东寿光,再返回北京,增加了运输成本。

3、农业资源透支利用
长期以来农产品的总量是拼资源提高的,随之带来了生态恶化。

水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尤其是河北省北部地区属重度缺水,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旱灾频繁。

人均耕地减少,土壤安全日趋严重。

全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中国农村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农民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质地、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56%,总体而言,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以大豆为例,全国大豆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125 kg以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农业科技创新有待于提高整合,县级缺乏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引领和示范,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

5、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家庭为生产单元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必须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规模经营,现行土地流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不规范
大部分农民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强。

少数农民即使签有合同条款也不规范,双方责、权、利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的难度较大。

(2)土地流转制度不建全
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和土地投资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管理职能较弱;缺乏完善的土地价格机制;受国家惠农政策影响,农民争抢土地承包权。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路
1、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粮食呈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现象,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从大宗农产品看,大豆短缺,玉米积压。

从品质看,普通品质的农产品供给充裕,优质高端品牌的农产品紧缺,这就需要不断理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1]。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当前,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面对种种制约,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主要方向。

不仅要保障农产品数量,更要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

3、降成本
(1)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从而降低农业成本,降低不确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农业科技进步,可提高农业生产率。

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降低化肥盲目使用量。

通过农业物联网,打造出实时监控,精准种植,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新业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转型,从而实现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3)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产品成本
采用农超对接、互联网+等新业态,实现农产品直接销售。

(4)加快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应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县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成立服务站,村集体选派联络员。

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既不公平,又无效率,农民也不满意,国家应出台土地增减占补平衡补偿机制的政策法规。

4、去库存
目前的重点就是消化玉米库存,主要通过减供给,增需求来实现。

(1)减供给
通过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经济、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2)增需求
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来实现。

5、补短板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为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3]。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韩俊主编. 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
[2] 贾晋,申云. 农业供给侧改革[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8.
[3] 2015-2016中央一号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