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网络化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环境监测的目标是获取各种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声水平等,以便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多参数监测:能够同时监测多种环境参数,满足不同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2、实时性: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以便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
3、高精度:测量数据准确可靠,为环境评估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远程监控: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监测情况。
5、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够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上述需求,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通常由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以及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PM25、CO2 浓度、噪声强度等。
这些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编码,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 WiFi、蓝牙、Zigbee 等)或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存储和处理来自各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
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趋势,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预警。
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获取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实现对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三、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传感器节点是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监测效果。
传感器节点通常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电源管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等部分。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参数的类型和要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选择 PM25 传感器、CO2 传感器、SO2 传感器等;对于水质监测,可以选择 pH 值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
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环境监测平台作为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对于科学监测环境状况、制定环保政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并分别从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硬件设计环境监测平台的硬件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首先,需要选择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传感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等多种监测指标。
其次,传感器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等特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传感器设备的安装和配置上,需要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如安装位置的选取、防水、防尘等设计要求,以及设备的耐用性和维护性。
三、软件开发环境监测平台的软件开发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首先,需要开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
其次,需要开发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和存储,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查询性。
最后,需要开发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应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环境监测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首先,需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清洗、异常检测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次,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统计分析、多元回归、时空分析等方法,揭示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最后,需要进行数据可视化与传播,利用图表、地图等可视化手段直观展示数据结果,提高数据共享和传播的效果。
五、总结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实现对环境状况的科学监测与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不仅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以共同构建一个清洁、绿色且可持续的环境。
环境污染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器 即可 随 时 随地 地 查 看 当前 的状 况 , 且 还 具 备 了 对 于 数 据 库 的访 问 并 与 分 析 , 出 相 应 结 果 , 应 急处 理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和 数 据 支 持 . 可 通 得 为 还 等功能 。 过 GS实 现 地 图放 大 、 小 、 I 缩 定位 等 功能 。 该 系统 网络 在 设 计 时 并 不是 一 个 独 立 的物 理 网 络 , 是 可 以依 托 而 3 . 数 据 输 出 模 块 4 于 政 务 网 , 过 构 建 虚 拟 专 用 网 络(rta Pia ew r , P )相 关 通 、r l r t N tok V N , iu v e 用 户 可 以通 过 系 统 提 出指 令 。 系统 采 集 、 工 录 入 的 数 据 以 及 将 人 单 位 作 为 V N 的 一 个 数 据 端 1 客 户 端 , 实 现 与 监 测 站 所 属 各 成 员 数 据 处 理 的结 果 生 成 相 应 统计 分 析 报 表 、 类 图形 , 前 状 态 评 价 分 P 3或 各 当 单 位 及 各 级 监 测 点 的 网络 连 接 , 由此 实现 环 境 监 测 指 挥 专 网和 高 一 并
卿
图 3 环 境 污 染 源 监 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功 能 结 构 图 图 1 多 层 混 合 计 算 模 式 l 系 统 的 网络 结 构 设 计 _ 2 3 . 数据 输 人模 块 2
系 统 的设 计 过 程 中 , 络 建 设 是 整 个 系 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网 它 监测与管理系统 、 专家系统可 以提供数据传输 、 行平 台和环境支持 。 运 经 过 系统 分 析 , 网络 结 构 设 计 中 , 争 做 到 提 高 网 络 数 据 的 传 输 压 在 力 力 满 足 客 户 要 求 , 符 合 网络 的发 展 趋 势 以应 对未 来 系 统 的 进 一 步 扩 并 充。 企业 内部 网络传输 基于 ]t n t这样做 的目的是保证 大量数据 的 nr e, a
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测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热点。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也日益成熟。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目标的需求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监测的环境范围,以及需要监测的指标。
比如,我们需要监测的区域是城市,那么我们需要监测的指标就包括有害气体浓度、噪声指数、PM2.5浓度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式。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方式与管理方式。
二、系统架构设计在对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我们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
整个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网络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数据,包括噪声、温湿度、有害气体、气象等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模块中进行处理。
单片机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网络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网络模块负责数据的传输和管理,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数据库,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对云端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的查询、删除、更新等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的可视化操作,实现数据的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三、系统实现在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设备、单片机设备和网络设备。
其中,传感器设备需要选择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低误差的传感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单片机设备需要选择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单片机,以保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速度;网络设备需要选择稳定性高、数据传输速度快的网络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
软件方面,需要进行编程开发,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环境科研H A I X I A K E X U E年第6期(总第66期)海峡科学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陈文花[摘要]采用B /S 结构软件体系,建立一套技术先进、实用性强、运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环境监测数据的报送、查询、统计等工作效率。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开发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的法定职责,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执法的基本依据,是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履行环境管理职责最基础、最基本的技术支撑。
环境监测必须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福建省环境监测事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每年通过监测获得了大量数据,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数据高效及时传输、数据挖掘处理、数据综合分析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如目前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仍采用excel 或dbf 填写监测数据,再通过email 上报数据的手工传输模式,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借助excel 数据处理功能对全省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及评价,缺少相应的专用数据库。
如果单凭手工方法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不仅工作量非常大、时间相当长,而且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果。
因此,建立一套技术先进、实用性强、运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工作效率,还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提升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的整体运转效率,提供更准确快速的数据保障,从而圆满完成各项监测任务,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决策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系统结构1.1传输网络各环境监测机构属于相对松散的组织机构,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现专用广域网络的连接,各单位之间的数据传输只能通过互联网进行,本系统采用建立虚拟专网技术(VPN )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
1.2结构体系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网络环境和软件使用、维护的特殊要求,本系统采用B/S 结构软件体系。
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更需要注意环境监控和能源消耗的合理控制。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需求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设备稳定运行的环境条件,监控数据中心内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电力消耗及其它参数。
同时,在环境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感测并作出反应。
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环境监测系统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能够在分钟级别持续监测数据中心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以及其它参数,能够有效地避免环境异常对数据中心正常运营的影响。
2.智能化的环境控制:环境监测系统应该形成完整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数据中心内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计算,并作出灵活的调整,以达到更加合理的环境控制效果。
3.多重告警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应该设立包括声光报警、电话短信报警等多种异常报警方式,能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警示运维人员。
二、系统的技术构成基于以上需求,数据中心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构成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技术要素。
1.传感器技术: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需要用到传感器技术,优秀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感测到数据中心内部的环境变化,对于系统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2.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作为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实时计算、异常状态判断以及调整和处理算法等技术。
同时,为了保障监测系统的规模性、安全性和鲁棒性,在这个计算机技术中还需要考虑到容错能力、监控和维护等方面。
3.网络技术:环境监控系统的构建需要有高效的、可扩展的网络通讯技术,因此网络技术成为了影响环境监测系统核心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网络设计能够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读取,并能确保处理瓶颈和数据流量的缓解。
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管理环境信息,设计实现一套高效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的。
一、系统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管理系统的需求。
在环境管理领域,信息来自于许多不同的源头,例如环境监测和检测活动,行业和企业报告以及政府调查和监管。
我们需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并将它们转化为实用的知识和数据以帮助环境改善决策。
此外,公司和政府机构需要集中管理和跟踪其环境和持续发展的绩效。
该系统需要能够提供各种报告和指数,以评估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环境表现,并与各种环境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
同时,该系统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和分析工具,以支持环境管理的决策和绩效评估。
二、系统设计原则为了确保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能够满足需求分析,我们需要制定系统设计原则。
这包括以下几点:1.灵活性考虑到环境管理和监测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数据源,这个系统需要具有出色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轻松地适应各种新的数据和规则。
2.稳定性由于环境管理数据和决策的关键性,该系统需要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错误和故障情况下不会产生数据损失。
3.可用性此系统的用户包括环保部门、企业以及公众等各种类型的用户,所以该系统应该易于使用和访问,并应提供有效的学习和培训资源。
4.可扩展性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该系统需要具备可扩展性,以允许新技术和新数据的整合和接收。
5.安全性该系统将处理大量的敏感性数据点和信息流,这些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性。
此系统应具备先进的防火墙和数据加密技术等安全性保证措施。
三、系统实现随着对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原则的进一步细化,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可以满足需求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 数据库设计在确立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之后,需要确定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这包括环境数据的类型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存储操作,而这些操作通常需要多个表格和多个数据集来实现。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传感器选择和布局、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等。
一、系统的架构设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监测系统应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和数据分析子系统。
1. 传感器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负责感知环境的各种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土壤湿度等。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监测需求来确定,常见的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包括C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布局应覆盖监测区域的各个重要位置,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从各个传感器中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
数据采集设备应具有稳定的性能和高效的数据采集能力。
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等。
数据采集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通信功能,以便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存储子系统。
3. 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为了应对大量的数据产生,应选择适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合理设计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存储子系统还应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另外,数据的存储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确保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取。
4. 数据分析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负责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包括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和机器学习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环境状况的趋势、异常和预测,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传感器选择和布局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是保证监测系统准确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步骤。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监测要求和环境特征来确定。
同时,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一、前言物联网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被运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环境监测、医疗保健、智能家居等。
其中,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是要介绍一下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二、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是由传感器组成的,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等。
通过将这些传感器数据传送到云端,我们可以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同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三、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架构有以下三个层次:1.感知层在感知层,我们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湿度,气压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气压等等。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2.传输层在传输层,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无线技术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云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技术有着不同的性能和适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应用层在应用层,我们需要对传输过来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有用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搜集温度传感器数据来推断出当地的天气状况。
四、系统实现在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时,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物联网平台的选择我们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物联网平台,例如阿里云、华为云、AWS等等。
这些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和服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搭建物联网系统。
2.传感器的选择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感器。
例如,在环境监测系统中,我们需要选择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等。
不同的传感器有着不同的性能和适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3.数据传输的实现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无线技术来传输传感器数据。
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于环保的高度重视。
而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正是为了满足我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的设计1、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数据采集子系统2.数据处理子系统3.数据存储子系统4.数据查询子系统5.报表输出子系统6.系统管理子系统2、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整个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以分时段自动采集、手动采集、实时监测等多种方式采集环境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污染源数据采集2.天气及气象数据采集3.水文水质数据采集4.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集5.视频监控数据采集二、系统的实现1、网络安全策略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需要保障网络安全。
因此,在系统实现中,应采用安全措施,如SSL加密、WAF防火墙等。
同时,在用户认证授权方面也需要采用严格的认证授权机制,保证网络安全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2、数据处理与存储实现数据处理与存储是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实现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1.环境数据的存储格式及存储周期2.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3.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性能的优化4.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的优化三、系统的工程应用1、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是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环境质量评估,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环境污染源的监管管理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还可以对环境污染源进行监管管理,包括执法取证、监督管理和数据共享等方面。
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农业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作为智能农业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帮助农业从业者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并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2.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与开发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包括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两个方面。
在功能需求方面,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包括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风速等参数的采集和传输;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农业从业者能够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决策。
在性能需求方面,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请求,并且具备较高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设计与开发3.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基础。
系统需要传感器来采集农田环境参数。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与微控制器或嵌入式系统相连,通过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另外,系统还需要搭建通信网络,以便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或用户终端。
3.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
系统需要开发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等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从传感器节点中读取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例如建立数据库来储存历史数据;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负责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4. 系统实现4.1 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方案,我们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传感器节点的搭建。
首先,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将传感器与微控制器或嵌入式系统相连。
然后,搭建通信网络,确保传感器节点可以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通信。
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监测系统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物,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监测设备、数据采集设备、通讯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等组成。
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气象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噪音监测仪、VOCs(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等。
数据采集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监测设备的数据,并传输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中。
通讯设备则是用于传输数据的手段,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则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生成报告的中心。
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在于,监测设备通过采集环境污染物的数据,并以多种方式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收集数据后,通过网络或其他通讯设备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中,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生成环境监测报告。
二、环境监测系统开发的难点和挑战环境监测系统的开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电子工程、软件开发等。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需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成本等因素。
因此,环境监测系统的开发周期较长,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
此外,环境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多种挑战和难点。
例如,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存在时,数据处理和分析复杂度较大;环境监测设备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讯稳定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等。
三、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和发展环境监测系统在环保、公共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预警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近年来智能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在环境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环境监测系统更加智能化、实时化和精准化。
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加,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研究环境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与分析。
一、系统设计目标和功能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实时、准确地监测各种环境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于环境变化的掌握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调整。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系统应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参数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同时应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以便于对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进行研究。
3. 预警和报警功能:系统应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参数异常时进行预警和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和扩大。
4. 数据可视化和报表生成功能:系统应能够将监测数据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图表、地图等,并能够生成各种报表用于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决策的参考。
二、系统设计要素和流程1. 硬件设备: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进行,如大气监测可选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水质监测可选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
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布设情况进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央数据库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通过数据处理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建模等。
数据处理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规模和处理要求进行。
4. 预警和报警:系统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参数异常时进行预警和报警。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监测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需要被及时地收集,处理和分析,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而前期环境监测数据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和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和信息积累,降低了数据利用的效率。
因此,开发一个针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收集、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1.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在环境监测中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一个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2.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过程,避免数据质量受到人为干扰,从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3.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强的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系统分析和需求分析分析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并规定系统所需的技术和功能特性。
2.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完整流程的系统,并考虑如何设计数据库,使得数据存储方式合理。
3.数据库开发根据系统需求和设计,进行数据库开发,实现数据表的设计和数据管理的基础功能。
4.系统集成和测试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和功能测试,根据实际数据测试数据管理,同时进行系统性能评测。
四、预期结果本课题最终的研究成果是实现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满足环境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并能够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数据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环保行业智能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开发方案
环保行业智能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开发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4)1.1 环保行业现状分析 (4)1.2 智能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4)1.3 数据分析平台的功能需求 (4)第2章技术路线与系统架构 (5)2.1 技术路线概述 (5)2.2 系统架构设计 (5)2.3 关键技术选型 (5)第3章环境监测传感器部署 (6)3.1 传感器选型与采购 (6)3.1.1 选型原则 (6)3.1.2 传感器采购 (6)3.2 传感器部署策略 (6)3.2.1 部署原则 (6)3.2.2 部署方案 (7)3.3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 (7)3.3.1 数据采集 (7)3.3.2 数据传输 (7)第4章数据传输与存储 (7)4.1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7)4.1.1 传输层协议 (7)4.1.2 应用层协议 (7)4.2 数据加密与安全 (8)4.2.1 数据加密 (8)4.2.2 安全认证 (8)4.2.3 安全传输通道 (8)4.3 数据存储架构 (8)4.3.1 分布式存储 (8)4.3.2 数据库设计 (8)4.3.3 数据索引与查询 (8)4.3.4 数据备份与恢复 (9)第5章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9)5.1 数据预处理流程 (9)5.1.1 数据集成 (9)5.1.2 数据转换 (9)5.1.3 数据规范化 (9)5.1.4 数据采样 (9)5.2 数据清洗方法 (9)5.2.1 数据去重 (9)5.2.3 噪声处理 (9)5.2.4 异常值检测 (9)5.3 异常值处理与数据填补 (10)5.3.1 异常值处理 (10)5.3.2 数据填补 (10)第6章数据分析方法与模型 (10)6.1 数据分析方法概述 (10)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0)6.1.2 相关性分析 (10)6.1.3 聚类分析 (11)6.1.4 时间序列分析 (11)6.2 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 (11)6.2.1 决策树 (11)6.2.2 支持向量机(SVM) (11)6.2.3 神经网络 (11)6.2.4 集成学习 (11)6.3 模型评估与优化 (11)6.3.1 评估指标 (11)6.3.2 模型调优 (11)6.3.3 模型更新与迭代 (12)第7章可视化展示与报告 (12)7.1 可视化设计原则 (12)7.1.1 直观性原则 (12)7.1.2 美观性原则 (12)7.1.3 适应性原则 (12)7.1.4 动态性原则 (12)7.2 数据可视化展示 (12)7.2.1 数据图表展示 (12)7.2.2 地图展示 (12)7.2.3 时空数据分析 (12)7.2.4 交互式查询 (12)7.3 环境报告自动 (13)7.3.1 报告模板设计 (13)7.3.2 报告内容 (13)7.3.3 报告审核与发布 (13)7.3.4 定期推送 (13)第8章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13)8.1 界面设计原则 (13)8.1.1 一致性原则 (13)8.1.2 简洁性原则 (13)8.1.3 易用性原则 (13)8.1.4 可视化原则 (13)8.1.5 反馈原则 (14)8.2.1 数据监测模块 (14)8.2.2 数据分析模块 (14)8.2.3 报警预警模块 (14)8.2.4 设备管理模块 (14)8.2.5 系统管理模块 (14)8.3 用户交互体验优化 (14)8.3.1 个性化设置 (14)8.3.2 快捷操作 (14)8.3.3 动态加载 (14)8.3.4 智能提示 (14)8.3.5 用户帮助与支持 (15)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5)9.1 系统集成策略 (15)9.1.1 模块化设计 (15)9.1.2 集成顺序规划 (15)9.1.3 集成测试计划 (15)9.1.4 风险管理 (15)9.2 系统测试方法 (15)9.2.1 单元测试 (15)9.2.2 集成测试 (15)9.2.3 系统测试 (15)9.2.4 回归测试 (16)9.3 系统功能评估与优化 (16)9.3.1 功能评估指标 (16)9.3.2 功能优化策略 (16)第10章项目实施与运维保障 (16)10.1 项目实施计划 (16)10.1.1 项目启动 (16)10.1.2 系统设计与开发 (16)10.1.3 系统集成与测试 (16)10.1.4 部署与试运行 (17)10.1.5 项目验收与交付 (17)10.2 系统运维策略 (17)10.2.1 运维团队建设 (17)10.2.2 监控与报警 (17)10.2.3 定期巡检与维护 (17)10.2.4 数据备份与恢复 (17)10.2.5 系统升级与优化 (17)10.3 售后服务与持续优化 (17)10.3.1 售后服务 (17)10.3.2 用户反馈与需求收集 (17)10.3.3 持续优化 (17)10.3.4 定期回访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环保行业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于及时、准确地了解环境质量、预测和预防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和优化两个方面,探讨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设计(一)需求分析在设计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该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 环境监测:定时采集环境参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水平等。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系统分析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 数据传输: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到数据存储服务器,并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包括数据归档、备份、清理等。
4.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5.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并生成相应的报告,便于用户进行决策和行动。
(二)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分层架构,包括传感器层、数据采集与传输层、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数据分析与预测层、用户界面层。
1. 传感器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备,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和噪音监测仪等,能够准确采集各类环境参数。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服务器。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层:设置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归档、备份和清理等。
4. 数据分析与预测层: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发现环境问题并进行预警。
5. 用户界面层:设计友好直观的用户界面,以可视化方式展示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并生成报告供用户查看。
二、系统优化(一)数据质量优化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对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需进行数据质量监控和校正。
监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监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各种行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监测需求日益增多。
例如,环保、医疗、交通等行业都需要不同类型的监测与诊断系统。
本文将以环保行业为例,探讨监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一、系统需求分析环保行业中常见的监测需求包括:水质监测、大气质量监测、噪声监测等。
这些监测都需要采集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诊断。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满足以下需求:1. 实时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各种环境参数,例如:水质、气体排放、噪声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 跨平台兼容:系统需要能够兼容各种操作系统和终端设备,例如:PC、手机等,方便各方人员进行监测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3. 数据传输安全:系统需要考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监测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4. 大数据存储:对于大规模监测数据,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能力,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 高精度诊断:系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数据建模、分析与挖掘等技术,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异常检测、数据预测等操作,实现对监测数据的高精度诊断。
二、系统架构设计针对以上需求,我们可以采用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架构,并分别进行以下设计:1. 传感器部分:在监测点周围布置传感器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2. 数据传输部分: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一定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进行传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数据中心部分:对于传输过来的监测数据,需要对其进行数据清洗、分析、建模等操作,同时在数据中心也需要设置大规模数据处理库和数据挖掘平台,进行监测数据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4. 云计算部分:通过提供稳定的虚拟资源,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和提升。
5. 可视化分析部分:数据处理后,通过可视化分析模块实现数据展示,例如连续曲线图、区域图等,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指示和临界警报信息。
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构建与实现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其中,环境监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定义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是指通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系统集成、数据分发、共享和交换,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二、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环境监测网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1.监测设备:通过专业的监测设备对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大气、水、土地等多个方面。
例如,大气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站、气溶胶监测装置、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等;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流速仪、水位计等;土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土壤监测仪、地下水监测仪等。
2.数据采集系统:将监测设备产生的各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实时上传至网络平台。
3.网络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存储和共享,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查询和管理服务。
4.数据显示终端: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大屏幕等。
三、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实现方法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1.有线网络:使用通讯线缆将多个监测设备连接至主机,通过主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如此构建的网络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区环境监测系统中。
2.无线网络: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监测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如蓝牙、WIFI、GSM、移动通讯网等,适用于远程和野外环境监测等场合。
3.云计算:将大量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并通过云服务器的高速计算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分析。
四、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应用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1.城市环境监测:针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城市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对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用于环境治理和决策。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创新应用,旨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准确监测和智能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环境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选择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执行器通过控制器实现对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如风扇、加热器、灯光等。
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智能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
2.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环境参数。
数据处理可以通过数据滤波、数据校正等方法来提高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实现更精确的环境控制。
3. 智能算法设计智能算法是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常用的智能算法包括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和系统要求,自动调节执行器的状态,实现对环境的精确控制。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用户界面应该清晰、简洁,并能直观地显示环境参数以及用户对环境的控制选项。
同时,用户界面应该提供用户自定义参数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环境的个性化需求。
三、系统开发1. 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分别连接到一个中央控制器,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这样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管理和灵活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网络化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普及率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性备受社会关注。
监测数据管理在网络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该管理方式需要跟上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具备创新性。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数据库设计、网络系统实施情况、数据系统功能模块等等。
借助webgis技术以及b/s架构,对数据库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保障环境监测质量。
关键词:数据库;监测数据管理;设计以及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网络不断普及,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累积了各级部门数据,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监测数据。
虽然这些数据量比较充足,但是监测数据的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表面,只是进行简单的手工交互处理以及单机处理,这些数据无法被整合在一起,数据总是属于分散状态。
另外,数据审核主要是靠手工进行核实。
这些原因导致数据在运行中,数据无法得到高效运行、数据有序化程度比较低,最终导致信息在进行开发时,滞后性非常明显。
从发展现状上看,各级信息收集部门要自备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整合网络化、可以实现业务信息处理。
该方案适应环境监测数据管理需求,可以保障网络技术在高度发展环境下实现管理需求,从而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综合分析能力也得到提升。
1 系统设计实施
1.1 开发平台
该系统使用的是微软公司net作为技术开发平台,系统使用的开发语言是vb语言、net语言以及asp语言,这是系统最常使用语言。
有的webgis部分不采用语言进行编程,它使用的是mapx技术以及mapinfo家族技术,这两项技术同语言编程一样重要。
该系统主体使用的是b/s构建,该构建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其中录入使用的构建是c/s结构,该结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提升运行效率。
1.2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互换
系统使用了b/s架构之后,主要利用webservice就可以实现简化作用,该简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之间的交换。
众所周知,webservice在网络运行中,它可以发挥出调用的作用,满足客户端调用需求。
只要进行客户端调式,webservice就会在服务器中运行,运行中处理各种问题,收集各个服务端的数据,将最终的结果返回到调试区域内,用户只要进行互换便可以实现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高效互动。
系统在进行数据访问时,使用的是技术,该技术能够保障系统运行速率,能够实现数据缓存。
在系统中,该技术被称为数据缓存技术,这主要参照了该系统功能来定义。
技术保障数据在数据库中实现交互,交互成功的数据在放置内存中。
在后期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的归类,会使用到这些数据。
数据被使用,在系统运行时,交互速度明显提升,保障系统运行效率。
2 主要功能模块
2.1 进行监测数据录入
c/s结构类型的数据,该结构能够为数据提供清空数据库,也是人们熟悉的数据初始化处理。
可以在该结构中进行校验设置、数据导出、数据录入等等工作。
另外,还可以进行数据查询修改以及时间设置等等功能。
这些功能实现,主要为了各级数据查询修改每个月能够获取检测数据,能够高效的使用这些数据。
数据通过该方式处理之后,例行监测数据得到规范化运行。
这些数据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以其余的数据还可以直接导入网络版本系统中,提供给环境监测平台使用。
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有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录入、数据输出以及自动监测数据管理等等模块,这些模块在运行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系统高效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该功能模块还延伸到系统设置、定点数据分析以及webgis数据查询等等功能,功能不断增强,系统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2.2 例行监测数据导入
该系统可以提供两种数据导入格式,第一种是access格式,第二种是dbf格式,这两种形式借助数据导入工具进行传输。
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重复的数据以及校对不能通过的数据在该系统中全被拒绝在外,无法导入系统内部,如果强制性被导入,会有错误提示。
用户在该系统中,可以自行制定校对规则,该校对规则主要包含监测项目是否完整校对、监测点位是否完整校对、监测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等等,这些设置值用户可以完全自行进行设置。
根据工作需求,根据系统运行规律进行设置,该设置内容完全符合系统运行需求。
操作人员如果有需要对数据进行查询,或者是将对数据
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在excel中进行编辑,便可以实现。
另外,系统还向用户提供特殊的导入工具,该工具能够过滤不符合需求的数据,保障导出功能能高效率运行。
2.3 例行监测数据管理
监测数据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监测数据管理,另一种是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包含诸多内容,最主要的有时间转换基础代码、数据增加、数据修改以及按点位属性数据等等,它包含的数据类型比较复杂,这些数据在运行时,需要细分出数据间的关联点,才能保障这些数据存储安全性。
另外,监测数据管理,它主要包含高级查询、简单查询以及按照点位属性数据,这些数据查询方式都比较简单,而且数据类型也比较简单。
2.4 例行监测数据分析
这些被收录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分析的最终结果要绘制成报告以及图表,这样人们在查看数据的时候才更直观和清晰。
环境监测部门重视数据分析工作,该工作成为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的核心。
该分析模块主要是对入海河口、地下淡水、江河水源、近岸海域、空气质量以及噪声进行监控分析。
数据分析模式主要包含宏观以及微观两大模式,微观的分析模式是人们熟悉的污染物分析,在进行污染物分分析时,主要得出超标率、水质类型、数值以及平均值等等,这是微观分析主要内容。
因对应的宏观分析,它要对个站点进行分析,从监控点中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的结果能准确的反映出环境情况,环境情况主要由空气污染级别、综合污染指数、
大气污染指数以及水质污染指数等等。
宏观和微观数据分析方式,可以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最终的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展现,方便人们查看。
数据分析时,用户可以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对污染物地点、点位集以及地区等等,在进行设置时,应该基于标准体系要求下,这样才能保障数据分析得准确、科学。
webgis数据查询分析,该数据可以通过视图类型,将图景进行缩放,也可以进行移动。
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属性数据以及地图数据进行互换查询,在地图中便可以实现各种数控分析,分析效率高,保障分析精准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它方面了人们生活,提高人们工作质量。
数据管理平台在该技术下,得到完善和发展。
各个部门拥有了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之后,工作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社会,该平台方面各级部门开张工作。
3 结束语
该数据平台借助net平台开发,使用人们熟悉的b/s架构,再借助netremoting技术以及mapx技术,对网络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webgis技术推广使用。
环保部门利用该技术便可轻松的获取管理监测数据,而且该数据在新平台上,得到高效运行。
为日后软件系统开发应用提供了发展平台,该平台符合信息技术发展需求,保障系统快速运行。
参考文献:
[1]柯跃前,黄江福.基于zigbee模块的海洋网箱养殖环境监测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j].渔业现代化,2012,5.
[2]李晶,刘颖.浅谈实验室cma计量认证技术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33.
[3]徐健,郑业鲁.农田环境监测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3,2.
[4]范洪艳.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作者单位:青岛研博电子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